高中历史人教版经济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说课一等奖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经济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说课一等奖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经济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说课一等奖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经济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说课一等奖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经济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说课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基础夯实1.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A.播种方式的变革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及生产工具演变历程的认识与判断。图片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由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的转变。答案:D2.下图展示的耕作方法,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A.商周 B.西汉 C.隋唐 D.明清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判断能力。图中所示的代田法是西汉时赵过推行的。答案:B3.导学号52340001下面两幅民间剪纸作品寄托了劳动人民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反映出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我国古代农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解析:从题干来看,劳动人民既希望“五谷丰登”,也祈盼“六畜兴旺”,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点。答案:B4.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由此可知()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D.商朝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解析:材料反映了农业活动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说明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答案:D5.西汉桑弘羊说:“铁器者,农夫之死士(敢死的勇士)也。”他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A.当时农民必须用铁器B.农业生产开始使用铁器C.西汉冶铁业技术提高D.铁器成为必备生产工具解析:“铁器者,农夫之死士”强调铁器在生产中的重要性,D项正确。A项错在“必须”,B项错在“开始”,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皆排除。答案:D6.关于从图1到图2变化的说明正确的是()A.图1反映的是铁犁牛耕,图2反映的是耒耜锄耕B.从图1到图2反映出生产工具由石器到金属的变化C.从图1到图2反映出由畜力到人力的变化D.从图1到图2反映出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变化答案:B7.导学号52340002(2023海南单科)右图反映的是()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解析:图片的上半部分是铁犁牛耕,下半部分是女子纺织,因此图片内容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形式,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虽然与家庭有关,但无法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故排除D项;图片无法反映夫妻伦理观念,故排除C项。答案:B8.著名文学家余秋雨认为:中国历史上最让老百姓激动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都江堰()A.修建的时间比长城早B.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C.世界影响比长城大D.化害为利,为人类服务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中的观点是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突出了都江堰的实用价值,D项符合题意。答案:D9.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渴时而止”。以上材料均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国农业()A.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C.尊重自然规律D.注重因地制宜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的理解。题干信息中《农书·粪田之宜》强调施肥的作用,《吕氏春秋·上农》强调节气的重要性,二者都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答案:B10.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意思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D.八卦是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解析:材料表明人们测量影子长度的目的是掌握春耕秋收的季节规律,这说明八卦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故C项正确。答案:C1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对此话理解合适的是()A.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生活状况B.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心态C.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对立D.强调了人定胜天的思想答案:A12.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解析:从题干中社日的由来、表达的愿望可以看出农耕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A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C、D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答案:B能力提升13.导学号52340003(2023山东济南检测)据《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结果导致“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涕泣于市道”,不得已“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上述材料说明王莽()A.改制时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国有土地B.得到了无地农民的大力支持C.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D.最终重新肯定了土地的私有权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土地制度。解题的关键是分析材料:材料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为王莽的土地改革,后一部分为改革结果,结果为王田制事实上被废除,答题时侧重点应在后一部分。王田制的性质是土地国有,但王莽改制时分的是“余田”,而不是政府手里掌握的国有土地,A项不符合题意;王莽的土地改革最终失败,无地农民的状况没有改变,也没有抑制兼并,故B、C两项不符合史实;王田制的失败,使土地制度仍回到之前的状态,即土地私有,故D项正确。答案:D14.(2023浙江文综)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题干材料中的“家给人足”反映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妇人纺织,男子桑蓬”则体现了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故C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涉及土地的集中程度,故A项排除;从题干材料中无法看出土地的拥有者没有能力耕田的信息,故B项排除;题干材料中的“佃则有田”是说佃农有田可耕,但耕种的是地主的土地,故D项表述错误。答案:C15.导学号52340004(2023天津文综)《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与农业的关系。题干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神农、尧、舜都非常重视农业耕作;《诗》《书》等儒家经典也教导人们要重视农业耕作,这样才能国富民安,因此A项正确。“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体现了改造生产工具和改革农业技术的意义,“尧命四子,敬授民时”体现了历法与农业的关系,由以上分析可知,B、C、D三项只反映了题干的部分内容,不是题干强调的主旨,故可排除。答案:A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古代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汉书》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的古代中国的生活方式有什么特点?(2)以上两则材料哪一则更能反映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概括该材料的观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小农经济的特点。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要充分认识到小农经济是建立在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参考答案:(1)特点:①自给自足。②以家庭为单位。③封闭性。④分散性。(2)材料二。主要观点:农民长年辛勤劳作、生活贫困;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17.阅读下列图片:图1: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剪纸作品。图2:世界首套夏绣特种邮票《民间传说——牛郞织女》作品首次将邮票与江西新余市特有的手工夏布刺绣艺术完美结合,填补了世界邮票收藏史上的空白,属中国首创。请回答:(1)材料中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形态?它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2)这种经济形态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