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 2016.11.22_第1页
第九章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 2016.11.22_第2页
第九章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 2016.11.22_第3页
第九章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 2016.11.22_第4页
第九章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 2016.11.2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59.1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9.3高阶有源滤波电路*9.4开关电容滤波器(见书P435,本课程不作要求)9.5正弦波振荡电路(分类、原理、振荡条件)9.2一阶有源滤波电路9.6RC正弦波振荡电路*9.7LC正弦波振荡电路(见书P444,本课程不作要求)9.8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第九章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

(大纲第8章)2023/2/512023/2/5本章主要内容涉及信号的处理、信号的产生包含:滤波器电路-----高通、低通和带通、带阻电路信号产生电路-----正弦波产生电路、非正弦波产生电路2023/2/51.基本概念滤波器:是一种能使有用频率信号通过而同时抑制或衰减无用频率信号的电子装置。有源滤波器:由有源器件构成的滤波器。滤波电路传递函数定义时,有其中——模,幅频响应——相位角,相频响应群时延响应9.1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32023/2/59.1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分类低通(LPF)高通(HPF)带通(BPF)带阻(BEF)全通(APF)分类42023/2/51.低通滤波电路传递函数(推导见下页)其中特征角频率故,幅频相应为同相比例放大系数9.2一阶有源滤波电路

52023/2/5传递函数推导见书424运放输入电流近似为0,R与C电流相等假设则有表示输入减小F倍,故放大倍数减小F倍2023/2/59.2一阶有源滤波电路2.高通滤波电路

一阶有源滤波电路通带外衰减速率慢(-20dB/十倍频程),与理想情况相差较远。一般用在对滤波要求不高的场合。

低通电路中的R和C交换位置便构成高通滤波电路72023/2/59.3.2有源高通滤波电路9.3.3有源带通滤波电路9.3.4二阶有源带阻滤波电路9.3.1有源低通滤波电路9.3高阶有源滤波电路

82023/2/51.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2.传递函数对于滤波电路,有得滤波电路传递函数(二阶)(同相比例)9.3.1有源低通滤波电路

92023/2/5模拟的一阶滤波器带外衰减是20db/十倍频,而二阶则是40db/十倍频,阶数越高带外衰减越快。可以粗略地认为阶数越高滤波效果越好,但有时可能需要折中考虑相移,稳定性等因素。一阶滤波器和二阶滤波器的区别:阶数越高滤波效果越好。当然,无论电感电容滤波器还是模拟滤波器,算法都会随着阶数的增加变得复杂。102023/2/52.传递函数令称为通带增益称为特征角频率称为等效品质因数则滤波电路才能稳定工作。注意:112023/2/52.传递函数用代入,可得传递函数的频率响应:归一化的幅频响应相频响应122023/2/53.幅频响应归一化的幅频响应曲线132023/2/54.n阶巴特沃斯传递函数传递函数为式中n为阶滤波电路阶数,c为3dB截止角频率,A0为通带电压增益。142023/2/51.二阶高通滤波电路

将低通电路中的电容和电阻对换,便成为高通电路。传递函数归一化的幅频响应9.3.2有源高通滤波电路

152023/2/52.巴特沃斯传递函数及其归一化幅频响应归一化幅频响应162023/2/51.电路组成原理可由低通和高通串联得到必须满足低通截止角频率高通截止角频率9.3.3有源带通滤波电路

结论:RC的值不同,R1C1

<R2C2172023/2/59.3.3有源带通滤波电路2023/2/5182.例9.3.2请同学计算中心频率和带宽,画出幅频曲线2023/2/5

令传递函数得193.二阶有源带通滤波电路2023/2/5可由低通和高通并联得到必须满足说明:带通滤波电路条件是9.3.4二阶有源带阻滤波电路20实际设计时把带通电路作为旁路2023/2/59.3.4二阶有源带阻滤波电路21双T带阻选频网络2023/2/59.3.4二阶有源带阻滤波电路22双T带阻滤波电路2023/2/5

9.3.4二阶有源带阻滤波电路23带阻滤波电路的幅频特性2023/2/524正弦波振荡器非正弦波振荡器振荡器波形产生机理反馈式振荡器负阻式振荡器反馈型LC振荡器反馈型RC振荡器

本节主要介绍反馈型振荡器的工作原理。石英晶体振荡器9.5正弦波振荡电路振荡器的分类25正弦波振荡器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利用正反馈原理构成的反馈型振荡器,它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类振荡器(本课程);另一类是负阻振荡器,它是将负阻器件直接接到谐振回路中,利用负阻器件的负电阻效应去抵消回路中的损耗,从而产生等幅的自由振荡,这类振荡器主要工作在微波频段。从原理上分类2023/2/5图电阻器件的伏安特性(a)正电阻器件(b)电压控制型负阻器件(c)电流控制型负阻器件负电阻是流过其间的电流越大,电阻两端电压越小,故电流、电压增量的方向相反,两者的乘积为负值,如图(b)、(c)所示:本页了解27振荡器本质正弦波振荡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自动转换成所需交流电能的电路。它与放大器的区别在于这种转换不需外部信号的控制。振荡器输出的信号频率、波形、幅度完全由电路自身的参数决定。28应用场合:正弦波振荡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无线发射机中的载波信号源,接收设备中的本地振荡信号源,各种测量仪器如信号发生器、频率计、fT测试仪中的核心部分以及自动控制环节,都离不开正弦波振荡器。指标:输出f范围;输出幅度范围;f稳定度。振荡器的应用和指标2023/2/529反馈型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反馈型振荡器是通过正反馈联接方式实现等幅正弦振荡的电路。这种电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放大电路,二是选频网络,三是正反馈网络(有时称为两部分组成,把选频和正反馈合为一部分),见图。放大电路A选频网络ω0正反馈网络FUiU’i=AUi

Ui,,=AFUi

30图

反馈振荡器的组成方框图及相应电路反馈振荡器框图31平衡起振要求:(1)接通电源后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起具有某一固定频率的正弦波输出。(信号源,正反馈,选频)平衡要求:(2)振荡器在进入稳态后能维持一个等幅连续的振荡(从变大到保持不变)。(增益随着输入的增大而减小)稳定要求:(3)当外界因素发生变化时,电路的稳定状态不受到破坏(保持输出不变)。(负反馈)振荡器保证性能的三点要求起振稳定2023/2/532振荡电路是单口网络,无须输入信号就能起振,起振的信号源来自何处?接通电源瞬间引起的电压、电流突变,电路器件内部噪声等。

初始信号中,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的某一频率0的信号被保留(被选出),成为等幅振荡输出信号。(从无到有)

然而,一般初始信号很微弱,放大很小,易被干扰信号淹没,不能形成一定幅度的输出信号。因此,起振阶段要求(由弱到强)起振条件9.5.1振荡器的起振条件33起振条件分析

振荡过程描述(A是放大系数;F是反馈系数;T(jω)表示环路增益)

第一次循环:Ui→→→AUi→→→AFUi

第二次循环:AFUi→→A2FUi→→(AF)2Ui………

第n次循环:(AF)(n-1)Ui→→A(AF)(n-1)Ui→→AF(AF)(n-1)Ui

=(AF)nUi放大电路A选频网络ω0正反馈网络FUiU’i=AUi

Ui,,=AFUi

任意第n次循环,信号由小到大的条件:AF>1,正反馈第n次循环前后的通式:(AF)(n-1)Ui

=(AF)nUi9.5.1振荡器的起振条件小结第n次循环前后的通式:(AF)(n-1)Ui

=(AF)nUi任意第n次循环,信号由小到大的条件:AF>1,正反馈所以等幅振荡的起振条件为起振相位条件起振幅度条件2023/2/535负反馈稳定电路。若环路增益则去掉仍有稳定的输出。又所以等幅振荡条件为振幅平衡条件相位平衡条件+

正反馈产生自激振荡。(注意与负反馈方框图的差别)9.5.2振荡器的平衡条件1800180036振荡器起振后,振荡幅度不会无限增长下去,而是在某一点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反馈振荡器既要满足起振条件,又要满足平衡条件。在接通电源后,依据放大器大振幅的非线性抑制作用,环路增益T(jω)必具有随振荡器电压振幅Ui增大而下降的特性,如下图所示。

平衡条件分析A点2023/2/52023/2/537

平衡表示,第n次循环时输出信号与输入相等,所以:振幅平衡条件从AF>1到AF=1。(由增到稳)平衡条件分析(黄色底纹部分)第n次循环前后信号通式:(AF)(n-1)Ui→→(AF)nUi放大到一定程度(A点)时,放大倍数下降(进入非线性区域)2023/2/52023/2/538

以上分析了保证振荡器由弱到强地建立起振荡的起振条件和产生等幅振荡的平衡条件。

实际上,平衡状态下的振荡器仍然受到外界因素变化的影响而可能引起幅度和频率不稳。因此,还应该分析保证振荡器的平衡状态不因外界因素变化而受到破坏的稳定条件(这里,外界因素变化有一定限制)。

稳定条件也分为振幅稳定与相位稳定两种。以下分别讨论之。9.5.3振荡器的稳定条件稳定不稳定2023/2/52023/2/539

要保证外界因素变化时振幅相对稳定,就是要:当振幅变化时,AF的大小朝反方向变化。图振荡特性1)振幅平衡的稳定条件2023/2/52023/2/540

相位稳定条件是指相位平衡条件遭到破坏时,相位平衡能重新建立,且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振荡频率。外部扰动

稳定原理:

频率ω相位φ频率ω2)相位平衡的稳定条件

由公式推导由并联选频电路得2023/2/541图并联谐振回路的相频特性并联谐振回路的相频特性

外界因素的变化同样会破坏相位平衡条件,使环路相移偏离2nπ。相位稳定条件是指相位条件一旦被破坏时环路能自动恢复φT=2nπ所应具有的条件。42可见,振荡电路中,依靠具有负斜率相频特性的谐振回路来满足相位稳定条件的,且Q越大,φZ(ω)随ω增加而下降的斜率就越大,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也就越高。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稳定更快稳定43

(1)放大电路。(2)正反馈网络。

(3)选频网络(有时与反馈网络合二为一)

(4)稳幅环节(有时与上面网络合二为一)9.5.4正弦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

从上面的讨论可知,要使反馈振荡器能够产生持续的等幅振荡,必须满足振荡的起振条件、平衡条件和稳定条件,它们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应该包括:2023/2/544原理框图与满足条件的实际电路1、放大(合适偏置,放大到一定程度,进入非线性区域满足条件AF>1,AF=1;平衡点附近有dAF/dUi<0

)2、反馈(正)支路(φT=n2π,AF>1

)3、选频(并联)支路(选出所需频率,相位特性为dφ/df<0)满足条件的实际电路分析45反馈型振荡器原理小结反馈型振荡器是由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组成的一个闭合环路,放大器通常是以某种选频网络(振荡回路)作负载,是一调谐放大器,反馈网络一般是由无源器件组成的线性网络。2023/2/546去掉仍有稳定的输出。

正反馈产生自激振荡。(注意与负反馈方框图Xf的差别)由正反馈的观点来决定振荡的电路

正负+选频含在放大2023/2/52023/2/51.

电路组成2.

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选频特性3.

振荡电路工作原理4.

稳幅措施9.6RC正弦波振荡电路

2023/2/5472023/2/5反馈网络兼做选频网络RC桥式振荡电路电路组成图见书P4402023/2/5482023/2/5低频段:高频段:在频率从0~∞中必有一个频率f0,φF=0o。1、RC串并联选频网络高通电路低通电路合成一个带通电路50512023/2/5当幅频响应有最大值相频响应2.

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选频特性

2023/2/5522023/2/5此时若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为

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可知,电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则振荡电路满足振幅平衡条件当时,电路可以输出频率为的正弦波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一般用于产生频率低于1MHz的正弦波3.

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频率高于1MHz的正弦波,一般用LC正弦波振荡电路。2023/2/553

原因:要提高其振荡频率,必须减小R和C的值,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和晶体管的极间电容将影响其选频特性,输出频率不稳定。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一般用于产生频率低于1MHz的正弦波。542023/2/5采用非线性元件负温度系数热敏元件热敏电阻起振时,即热敏电阻的作用稳幅见书P443思考:当温度上升时…….提示此时A先变大…..4.

稳幅措施

55见上公式2023/2/5采用非线性元件稳幅二极管稳幅原理稳幅起振时稳幅环节56思考:设计一个频率为1K的正弦波振荡电路(设C=0.01uF)典型稳幅正弦波振荡电路2023/2/59.7.2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9.7.3三点式LC振荡电路9.7.4石英晶体振荡电路9.7.1LC选频放大电路9.7LC正弦波振荡电路

57(见书P444,本课程不作要求)2023/2/59.8.2方波产生电路9.8.3锯齿波产生电路9.8.1电压比较器单门限电压比较器(门限有0和非0两种)

(双向比较器)迟滞比较器(门限随着输出不同而不同)集成电压比较器(转换速率高)9.8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

582023/2/5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电压比较器

当集成运放工作在开环状态时,由于它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很大,即使在两输入端之间输入一个微小的信号,也能使运放饱和而进入非线性状态。电压比较器便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电压比较器就是将一个模拟量的电压信号去和一个参考电压相比较,在二者幅度相等的附近,输出电压将产生跃变。所以,通常电压比较器输入的是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输出的是以高、低电平为特征的数字信号或脉冲信号。电压比较器广泛地用于越限报警、模/数转换、波形变换及信号测量等方面。

一、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图9-22为电压比较器电路。其中,(a)图为反相型电压比较器,(b)图为同相型电压比较器。以图9-23的电压比较器为例,输入信号ui加于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UR为参考电压,接在同相输入端。根据9.4.2节中关于集成运放在非线性区工作特点的分析,我们可对图9-23中的反相型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当ui<UR

时,差动输入信号UA-UA′<0,uo=+Uom当ui>UR时,差动输入信号UA-UA′>0,uo=-Uom图9–22简单的电压比较器电路

图9-23反相电压比较器及传输特性

也就是说,当输入电压ui>UR时,电路反转,输出负饱和电压-Uom;当输入电压ui<UR时,电路反转,输出正饱和电压+Uom。

二、传输特性传输特性就是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关系特性。根据9.7.1节中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反相电压比较器的传输特性如图9-23(b)所示。

三、过零比较器在图9-23的反相电压比较器中,当参考电压UR=0时,该电路就变为一个过零比较器。其关系是:当ui>0,UA>0时,Uo=-Uom

当ui<0,UA<0时,Uo=+Uom

过零比较器的电路和传输特性如图9-24所示。利用这个特性,可以进行波形变换。例如,将输入的正弦波变换成矩形波电压输出。图9-25就是将图(a)中的正弦波输入到过零比较器,然后在t1、t2、t3等时刻反转成图(b)的矩形波输出。图9–24过零比较器及其传输特性

图9–25过零比较器的波形转换

2023/2/59.8.1电压比较器,由于|vO|不可能超过VM,特点:1.单门限电压比较器(1)过零比较器开环,虚短不成立增益A0大于105(忽略了放大器输出级的饱和压降)所以当|+VCC|

=|-VCC|=VM=

15V,A0=105时,可以认为vI>0时,vOmax=+VCCvI<0时,vOmax=-VCC(过零比较器)运算放大器工作在非线性状态下-VCC≤vO≤+VCC|vI|≥662023/2/59.8.1电压比较器特点:1.单门限电压比较器(1)过零比较器开环,虚短不成立增益A0大于105

输入为正负对称的正弦波时,输出为方波。电压传输特性-VCC≤vO≤+VCC2023/2/567输入端在反相端和同相端输出相反,见左两个图,后面不重复。2023/2/59.8.1电压比较器1.单门限电压比较器(2)门限电压不为零的比较器电压传输特性------本图中只有输入大于VREF时输出为正(虚线是输入信号接反相端)(门限电压为VREF)682023/2/5图单门限电压比较电路典型单门限电压比较电路

9.8.1电压比较器1.单门限电压比较器(2)门限电压不为零的比较器(门限电压为VREF)(a)VREF=0时(b)VREF=2V时

(c)VREF=-4V时vI为峰值6V的三角波,设±VCC=±12V,运放为理想器件。可以用于占空比调节2023/2/570双向比较器---双限比较器(窗口比较器)

图电路由两个LM339组成一个窗口比较器。当被比较的信号电压Uin位于门限电压之间时(UR1<Uin<UR2),输出为高电位(UO=UOH)。当Uin不在门限电位范围之间时,(Uin>UR2或Uin<UR1)输出为低电位(UO=UOL),窗口电压ΔU=UR2-UR1。它可用来判断输入信号电位是否位于指定门限电位之间。2023/2/5应为高电平产生了错误电平72为避免产生错误电平,引出迟滞比较器提高单门限比较器的抗干扰能力

2023/2/5迟滞比较器迟滞比较器又可理解为加正反馈的单限比较器。前面介绍的单限比较器,如果输入信号Uin在门限值附近有微小的干扰,则输出电压就会产生相应的抖动(起伏)。在电路中引入正反馈可以克服这一缺点。

2023/2/59.8.1电压比较器2.迟滞比较器----门限电压与U0有关(1)电路组成(2)门限电压门限电压上门限电压下门限电压回差电压2023/2/574推导见书P455,运用叠加定理2023/2/5迟滞比较器小结----门限电压与输出状态有关设:门限电压为VP,因为加有正反馈支路,输出会反馈部分到比较端,叠加到门限电压VP上,使实际的门限电压改变(见例题)此时,实际的门限电压减小,为VT-,见左图;输入在5V左右时,输出为低电平,VT-为-5V左右,有部分干扰信号,只要不变为负的就不会影响输出。此时,实际的门限电压增加,为VT+,见左图,输入在-5V左右时,输出为高电平,VT+为-5V左右,有部分干扰信号只要不变为正的就不会影响输出2023/2/59.8.1电压比较器2.迟滞比较器(3)传输特性2023/2/5762023/2/5解:(1)门限电压(3)输出电压波形电路如图所示,试求门限电压,画出传输特性和图c所示输入信号下的输出电压波形。(2)传输特性2023/2/577例2023/2/5通过上述几种电压比较器的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1)用于电压比较器的运放,通常工作在开环或正反馈状态和非线性区,其输出电压只有高电平VOH和低电平VOL两种情况。(2)一般用电压传输特性来描述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函数关系。(3)电压传输特性的关键要素

输出电压的高电平VOH和低电平VOL

门限电压输出电压的跳变方向令vP=vN所求出的vI就是门限电压vI等于门限电压时输出电压发生跳变跳变方向取决于是同相输入方式还是反相输入方式2023/2/5782023/2/59.8.1电压比较器3.集成电压比较器------见书P460集成电压比较器与集成运算放大器比较:开环增益低、失调电压大、共模抑制比小,灵敏度往往不如用集成运放构成的比较器高。

但集成电压比较器中无频率补偿电容,因此转换速率高,改变输出状态的典型响应时间是30~200ns。

相同条件下74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响应时间为30s左右。792023/2/59.8.2方波产生电路1.电路组成(多谐振荡电路)稳压管双向限幅802023/2/59.8.2方波产生电路2.工作原理

由于迟滞比较器中正反馈的作用,电源接通后瞬间,输出便进入饱和状态。假设为正向饱和状态2023/2/5812023/2/53.占空比可变的方波产生电路9.8.2方波产生电路822023/2/59.8.3锯齿波产生电路end同相输入迟滞比较器积分电路充放电时间常数不同832023/2/51.基本概念滤波器:是一种能使有用频率信号通过而同时抑制或衰减无用频率信号的电子装置。有源滤波器:由有源器件构成滤波器,对有用频率信号有放大作用。滤波电路传递函数定义84本章小结无源滤波器:滤波器中不含有源器件,对有用频率信号无放大作用。2023/2/5本章小结2.分类低通(LPF)高通(HPF)带通(BPF)带阻(BEF)全通(APF)分类852023/2/51.低通滤波电路传递函数其中特征角频率故,幅频相应为同相比例放大系数9.2一阶有源滤波电路

862023/2/59.2一阶有源滤波电路2.高通滤波电路

一阶有源滤波电路通带外衰减速率慢(-20dB/十倍频程),与理想情况相差较远。一般用在对滤波要求不高的场合。

低通电路中的R和C交换位置便构成高通滤波电路872023/2/5模拟的一阶滤波器带外衰减是20db/十倍频,而二阶则是40db/十倍频,阶数越高带外衰减越快。可以粗略地认为阶数越高滤波效果越好,但有时可能需要折中考虑相移,稳定性等因素。一阶滤波器和二阶滤波器的区别:阶数越高滤波效果越好。当然,无论电感电容滤波器还是模拟滤波器,算法都会随着阶数的增加变得复杂。882023/2/51.电路组成原理可由低通和高通串联得到必须满足低通截止角频率高通截止角频率9.3有源带通滤波电路

结论:RC的值不同,R1C1

<R2C2892023/2/5

令传递函数得902.典型二阶有源带通滤波电路2023/2/5可由低通和高通并联得到必须满足说明:带通滤波电路条件是9.4

二阶有源带阻滤波电路912023/2/5典型二阶有源带阻滤波电路92双T带阻滤波电路带阻滤波电路的幅频特性2023/2/593正弦波振荡器非正弦波振荡器振荡器波形产生机理反馈式振荡器负阻式振荡器反馈型LC振荡器反馈型RC振荡器

本节主要介绍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石英晶体振荡器9.5正弦波振荡电路振荡器的分类94正弦波振荡器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利用正反馈原理构成的反馈型振荡器,它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类振荡器(本课程);另一类是负阻振荡器,它是将负阻器件直接接到谐振回路中,利用负阻器件的负电阻效应去抵消回路中的损耗,这类振荡器主要工作在微波频段。从原理上分类正弦波振荡器定义:正弦波振荡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自动转换成所需交流电能的电路。它与放大器的区别在于这种转换不需外部信号的控制。振荡器输出的率、波形、幅度完全由电路自身的参数决定。95应用场合:正弦波振荡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无线发射机中的载波信号源,接收设备中的本地振荡信号源,各种测量仪器如信号发生器、频率计、fT测试仪中的核心部分以及自动控制环节,都离不开正弦波振荡器。指标:输出f范围;输出幅度范围;f稳定度。振荡器的应用和指标96平衡起振要求:(1)接通电源后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起具有某一固定频率的正弦波输出。(信号源,正反馈,选频)平衡要求:(2)振荡器在进入稳态后能维持一个等幅连续的振荡(从变大到保持不变)。(增益随着输入的增大而减小)稳定要求:(3)当外界因素发生变化时,电路的稳定状态不受到破坏(保持输出不变)。(负反馈)振荡器保证性能的三点要求起振稳定稳定的振荡器工作波形示意图2023/2/597振荡器的振荡条件(公式描述的条件)起振条件振荡器的平衡条件振幅平衡条件相位平衡条件振荡器的稳定条件放大电路A选频网络ω0正反馈网络FUiU’i=AUi

U’i=AUiUi’’=AFUi

振幅起振条件相位起振条件振幅稳定条件相位稳定条件98

(1)放大电路。(2)正反馈网络。

(3)选频网络(有时与反馈网络合二为一)

(4)稳幅环节(有时与上面网络合二为一)

正弦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

从上面的讨论可知,要使反馈振荡器能够产生持续的等幅振荡,必须满足振荡的起振条件、平衡条件和稳定条件,它们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应该包括:2023/2/5991、放大(合适偏置---软自激,放大倍数随输入大小自动调整----放大的非线性,在不同时间满足条件AF>1,AF=1;AF/

Ui<0)2、反馈(正)支路(φT=n2π,使AF>1

)3、选频(并联)支路(φ/

f<0稳定相位,选出所需频率)对应条件的实际电路框图分析电路名称放大(平衡点附近A随输入变化反向变化)反馈(正)支路选频(并联)支路满足条件(或电路目的)AF>1,AF=1;

AF/

Ui<0φT=n2πAF始终稳定大于等于1

φ/

f<0选出所需频率,稳定相位条件的分析放大到一定程度失真自身非线性限幅;负斜率(软自激)必须正反馈w=wo时输出最大,选出需要的信号;并联谐振电路负斜率的相频特性

2023/2/51.

电路组成2.

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选频特性3.

振荡电路工作原理4.

稳幅措施9.6典型RC正弦波振荡电路

2023/2/51002023/2/5反馈网络兼做选频网络RC桥式振荡电路电路组成图见书P4372023/2/51012023/2/5低频段:高频段:在频率从0~∞中必有一个频率f0,φF=0o。1、RC串并联选频网络高通电路低通电路合成一个带通电路1031042.

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选频特性2023/2/5此时若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为

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可知,电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则振荡电路满足振幅平衡条件当时,电路可以输出频率为的正弦波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一般用于产生频率低于1MHz的正弦波3.

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频率高于1MHz的正弦波,一般用LC正弦波振荡电路。2023/2/51052023/2/5采用非线性元件负温度系数热敏元件热敏电阻起振时,即热敏电阻的作用稳幅见书P439思考:当温度上升时…….提示此时A先变大…..4.

稳幅措施

106见上公式2023/2/5采用非线性元件稳幅二极管稳幅原理稳幅起振时稳幅环节107思考:设计一个频率为1K的正弦波振荡电路(设C=0.01uF)典型稳幅正弦波振荡电路2023/2/59.8.2方波产生电路9.8.3锯齿波产生电路9.8.1电压比较器单门限电压比较器(门限有0和非0两种)

(双向比较器)迟滞比较器(门限随着输出不同而不同)集成电压比较器(转换速率高)9.8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

1082023/2/5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电压比较器

当集成运放工作在开环状态时,由于它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很大,即使在两输入端之间输入一个微小的信号,也能使运放饱和而进入非线性状态。电压比较器便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电压比较器就是将一个模拟量的电压信号去和一个参考电压相比较,在二者幅度相等的附近,输出电压将产生跃变。所以,通常电压比较器输入的是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输出的是以高、低电平为特征的数字信号或脉冲信号。电压比较器广泛地用于越限报警、模/数转换、波形变换及信号测量等方面。2023/2/59.8.1电压比较器特点:1.单门限电压比较器(1)过零比较器开环,虚短不成立增益A0大于105

输入为正负对称的正弦波时,输出为方波。电压传输特性-VCC≤vO≤+VCC2023/2/5110输入端在反相端和同相端输出相反,见左两个图,后面不重复。2023/2/59.8.1电压比较器1.单门限电压比较器(2)门限电压不为零的比较器电压传输特性------本图中只有输入大于VREF时输出为正(虚线是输入信号接反相端)(门限电压为VREF)1112023/2/59.8.1电压比较器1.单门限电压比较器(2)门限电压不为零的比较器电压传输特性------本图中只有输入大于VREF时输出为正(虚线是输入信号接反相端)(门限电压为VREF)1122023/2/5图单门限电压比较电路典型单门限电压比较电路

9.8.1电压比较器1.单门限电压比较器(2)门限电压不为零的比较器(门限电压为VREF)(a)VREF=0时(b)VREF=2V时

(c)VREF=-4V时vI为峰值6V的三角波,设±VCC=±12V,运放为理想器件。可以用于占空比调节2023/2/51142023/2/5迟滞比较器迟滞比较器又可理解为加正反馈的单限比较器。前面介绍的单限比较器,如果输入信号Uin在门限值附近有微小的干扰,则输出电压就会产生相应的抖动(起伏)。在电路中引入正反馈可以克服这一缺点。

2023/2/59.8.1电压比较器2.迟滞比较器----门限电压与U0有关(1)电路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