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巍2015年11月10日《阳明学》浅谈
及对医者启示目录前言浅谈阳明学12对医者的启示3结束语4前言1习近平总书记对王阳明的评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他的多次重要讲话中,倡导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讨论时,提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王阳明的历史作用进行了肯定。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余姚市首次举办阳明文化日系列活动2015年10月31日是王阳明诞辰543周年纪念日。余姚市在阳明先生的出生地瑞云楼前,隆重举行阳明文化日礼贤仪典。阳明文化传承接力长跑、王阳明遗墨特展、王阳明家训学研会、王阳明诗歌大型朗诵会、“知行合一青春报国”演讲比赛、《王阳明的传奇人生》专题讲座、心学大师王阳明图书展、动画片《少年王阳明》展播、“王阳明的传说”故事会、“致良知与友人”微信大赛、阳明文化日纪实作品大赛等系列活动。孔子的智慧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提出断言:今后统治人类思想的将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释迦牟尼为代表的佛家思想。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国学又是以儒家为核心。
右图:爱默生左图:孔子上图:诺贝尔奖儒家五子(新加坡教育当局的说法)孔子:强调“仁”,立儒学。孟子:强调“义”,性本善。荀子:强调“礼”,性本恶。朱子:定“四书”,创“理学”。阳明子:致良知,成“心学”。阳明子孔子孟子荀子朱子五子儒家杜维明教授的二个预言在东亚近五百年来,儒家学说的源头活水在王阳明。21世纪将是阳明学的世纪。链接:杜维明杜维明: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东亚语言和文明系系主任和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YenchingInstitute)社长。当今世界著名新儒家代表人物。浅谈阳明学2二、浅谈阳明学认识王阳明阳明心学讲什么?二个问题龙泉山上最高大的纪念亭叫什么?余姚城区最纵横两条主要马路叫什么?(一)认识王阳明爱余姚:从乡贤(四先贤)说起王阳明简介阳明子对近现代历史人物的影响阳明子对东亚及世界的影响学者对阳明子的评价1、爱余姚:从乡贤(四先贤)说起山高水长真三不朽胜国师宾名邦献遗
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黄梨洲东汉初期明朝中叶明朝晚期明末清初四先贤碑王阳明碑额:真三不朽三不朽链接:“三不朽”是我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个命题。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附录:《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传: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问题之答案龙泉山上最高最大的亭是阳明亭。余姚最主要的纵横两条马路:阳明路与新建路(以前人民路和解放路)。都是以王阳明命名——凸显其地位之崇高。2、王阳明简介辉煌成就生平简介龙场悟道天泉证道(1)辉煌成就哲学家与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与书法家哲学家与思想家阳明心学的创始人。新儒家的第一个代表人物。分十余支分支;门生二千余人。阳明哲学不仅仅是理论哲学,更是生活和实践的哲学。军事家“文人治武,上下五百年,无人出其右”——清人评价。建有八大“功事”,均为平寇、守疆和定叛。毛大可说:“有明世多贼···而守仁剿后,天下无贼···”《明史》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教育家著书立说。《五经臆说》、《王守仁全集》、《传习录》讲学。34岁始进门人,数量尚少。40岁以后数量剧增。滁州聚会。“环龙谭而坐数百人,歌闻振山谷。”书院。龙岗书院、濂溪书院、白鹿洞书院、稽山书院、岳麓书院、龙泉山讲学处。据《岳麓志》载:“(阳明)寓居岳麓,为朋徒斤斤讲良知之学。是时朱张遗迹久湮,赖公过化,有志之士复多兴起焉。”文学家与诗人《古文观止》录入王阳明文章三篇《瘗旅文》《象祠记》《尊经阁记》《古文观止》为清朝秀才的“语文”课本。为是清人吴楚才、吴调侯叔侄两人选编和注释的一部文言散文选集,原是作為家塾訓蒙讀本而編選,也是清以来最流行的散文选本之一。《古文观止》成书于清康熙34年,书中选编了上启先秦下至明朝的220篇。后人编《王阳明诗集》。书法家《王阳明法书集》(计文渊编)西泠印社出版。(2)生平简介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和文学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有兴趣者可去“阳明故居——瑞云楼”参观。瑞云楼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九月三十日余姚龙泉山北麓(今武胜门内寿山堂),祖母岑梦神人衣绯玉云中,鼓吹送儿授岑,岑惊醒,已经闻到孩儿啼声,故祖父竹轩公命名「云」,将其降生住宅称作“瑞云楼”。少年王阳明王阳明幼年聪颖过人,“过耳成诵”母亲郑氏怀胎十四个月,阳明五岁还不会说话。一天,与群儿嬉戏,有一僧人经过,曰:「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竹轩公悟,便更今名,即能言。开始学说话时,一日忽然诵出祖父平日所读过的书句,家人惊讶并问之,答曰:「闻祖读时,已默记矣。」11岁(1481年):其父王华35岁状元及第,任职翰林院修撰。次年随祖父进京,途径江苏镇江金山寺,与客即席赋诗,气度非凡,满坐皆惊。12岁:阳明正式寓京就学塾师。提出“读书学圣贤为第一等事”。15岁:时出游居庸关,慨有经略四方之之志,询诸夷部落,悉闻备御之策。学骑马射箭。屡次上书皇帝献计,被其父斥之为“狂”。人生第一次挫折——两次落第21岁:参加乡试,中了之后赴京师,遍求朱熹遗书读之,实验「格」竹功夫,道理没领悟出来,反而大病一场。使他的思想发生一次变迁。22岁:参加会试失败,第二次会试依然落榜,这对自信的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挫败。28岁:举进士,任职工部,这是他进入仕宦之途的开始。时与居京师的文学才子李梦阳、何景明(明朝的七子领袖李何)等“以才名争驰骋”,上《陈言边务疏》提出一整套战略思想。次年授刑部主事。学道迷惘31岁:在绍兴会稽山筑阳明洞,得道家引导之术,后发觉修炼长生,“此簸弄精神,非道也”。以明圣学为事34岁:与湛若水定交,相约共“以明圣学为事”。圣学即儒学。链接:湛若水(1466~1560)明代哲学家。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广东省增城县)人。孝宗弘治间进士,选庶吉士擢编修。世宗嘉靖初,官南京祭酒、礼部侍郎。后历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少师事陈献章,后与王守仁同时讲学,各立门户。著有《湛甘泉集》。第二次打击35岁:宦官刘谨矫旨逮捕言官戴铣、薄言徽等“以谏忤旨”下狱,阳明抗疏直谏被廷杖四十,被捕入狱。狱中写下《泛海》诗。随即贬谪贵州龙场驿丞。途中遭暗杀,设计逃脱。“驿”是当时专供递送公文得差役和来往官吏暂住、换马得处所。龙场驿在九驿中规模较小,只设“一丞一吏,马23匹,铺陈23副”。§龙场悟道37岁:历尽艰险三年到达贵州龙场驿,住石洞(后人称“遗爱处”),条件十分艰苦。开始悟道、创“龙岗书院”,为开化西南首举。次年应聘主府城“文明书院”讲席。40岁:“龙场悟道”后出任江西庐陵县知事。八月,刘瑾伏诛。期间阐述《大学》等“五经臆说”与“知行合一”思想。龙场悟道三阶段超越功名利禄之求突破“生死之念”彻悟“格物致知”之旨来源:《“百死千难”悟“良知”——探寻“阳明小洞天”》郑晓江:119-128第一阶段:超越功名利禄之求经过30余年的苦苦追寻,已从佛老归于“圣学”,又从小立志成“圣贤”,对世俗功名和感性享乐早已看破和超越。贬谪龙场之后,物质生活几乎降到最低点,根本无得无失、无名无誉可言。人到此空空落落之时,一种“生死之念”当会油然而生。但若时时担忧“生死”,则难以去“悟道”。生与死是每一个人一生中所遭遇的最艰难的问题,阳明子也不例外,其学生黄绾称其“不能遣于心”。第二阶段:突破“生死之念”“生死之念”的内容是什么?“惧死恋生之念”:曾遇“四死难",阳明子做一石棺体验死亡,”吾今唯俟死而已”。“求死解脱之念”:人为结束自我生命的想法,此时的阳明子人生似乎步入绝境:外有追杀者,前程已断送,举目无亲,生活难以为继,也难免涌出“他复何计”的念头。当阳明子置生死之度外后,才将世间一切全都放下,得以真正进入到“悟道”的状态之中从“宿命”到“俟死”,进入转化到“天命”到“俟命”:把外在客体的“天”与内在主体的“人”贯通为一。从内外相合的“天之命”获得了践履人伦道德的坚定性,从而也获得了面对死亡的坦然态度,是谓“尽性至命之学”,终于突破了“生死念头”。达到了“胸中洒洒”之妙不可言。第三阶段:彻悟“格物致知”之旨悟到了:只要自明本心就可以解决一切人生困厄,完成道德人格的建树矗立,止于至善超越生死,提出了“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仁者浑然与天地万物同体”当人们的良知“和融莹彻,充塞流行”之际,自然会为人们现世的人生构建出社会担当及伦理责任。“良知”之心性本体的构建又为阳明子离开贵州龙场之后接受新的人生挑战的无穷无尽之精神资源。到底悟出了什么??平叛宁王48岁:获悉宁王反,即返安吉起义兵,水陆并进捣南昌,连下九江、南康、费时35天,平叛擒朱宸濠。九月抵杭州献俘,因宦官许泰、张忠谗言,非但无功,反遭诬获咎,太监张永设法得以免祸,即称病居西湖净慈寺、九华山诸寺院。致良知说50岁:始于南昌揭示“致良知”学说,终完成“心学”体系。明世宗即位,升南京兵部尚书,被封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余姚新建路名的来由)。此后6年许,丁父忧,在越家居,服满亦不召用,专事讲学。§天泉证道55岁:天泉证道之“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1527年的夏历九月初七,阳明先生即将南下平抚土司之乱,因王阳明的高足王畿(汝中)和钱德洪因对四句教的理解不同而发生了争执,所以就有了“天泉证道”这段公案的发生。四句教四句教,指王阳明(王守仁)用来表述自己思想精华的四句话,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阳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功夫,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著空,直趋中道。若将四句教加以扩展,那就要读王阳明的《大学问》。最后的辉煌56岁:又再度奉命到广西思茅以及江西等地区征讨。57岁:定乱,归途径江西大余青龙赤江古码头,病故于船上,后人在此建亭以示纪念(内有《记功碑》)。亭中之碑阴刻“王阳明先生落星处”。该亭距县城13公里,每年都有大批日本及东南亚国家的学者前来凭吊。《记功碑》是王阳明平定朱宸濠叛乱后在此勒石记功写的碑文,碑文共136个字,字体庄重遒劲,入石三分。后人评述此碑刻云:此山此刻同不朽,风雷呵护森光芒。王阳明临终前学生问他,阳明只说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3)对近现代中国历史人物的影响毛泽东曾国藩、林则徐、左宗棠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孙中山宋教仁蒋介石毛泽东历史学家王元化研究,毛泽东很早便通读过《王阳明全集》,并逐字逐句地批注。早年毛泽东的很多思想本来是跟王阳明比较接近的。他年轻时曾服膺王阳明。毛泽东自传中曾经提过,他年轻时是王阳明的崇拜者,学习王阳明的《心学》有感,写过一篇满分的作文《心之力》,原来以为全文遗失,但近日在他当年的师范同学的遗物中找到手抄本。作为毛泽东的授业恩师,杨昌济是王阳明的忠实信徒。在他的指引下,毛泽东对阳明心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链接:《心之力》全文著于1917年,时年24岁。堪称神州少年之楷模,曾被老师杨济昌打满分100分。此文当年在湖南一师广为流传和誊抄,后一度失传,今终于被湖南一师当年同学的后代所发现。《心之力》撰写时间大约是1917年,当时毛泽东24岁,已初现大志。毛泽东与黎锦熙、罗章龙、刘少奇毛泽东在给黎锦熙(北师大校长,解放初期,毛泽东经常一个人跑到黎锦熙家聊天,因为和他聊天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收获)的信中提到:“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宇宙之真理,各具于人人之心中”“今吾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这与王阳明“天下之事虽千变万化,而皆不出于此心之一理”“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矣”的表述完全一致。与曾任中央宣传部长的罗章龙是好朋友,写过一首《送纵宇一郎东行东行》的古诗。诗中“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是对王阳明《心学》发自内心的赞美,“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是对王阳明后无来者的感叹。毛泽东在戎马倥偬之余读了刘少奇讨论人性善恶问题的书信,觉得意犹未尽,还特意补充了一句“王阳明也有一些真理”作为提醒。《伦理学原理》批注与心即理《伦理学原理》(泡尔生著,蔡元培译)是当年杨昌济讲授伦理学时采用的教材,毛泽东很喜欢这门课,但对于一向思想独立的他而言,书本的作用只是与脑中的见解相互印证。于是,这本书成了他六经注我,驰骋思辨的乐园,那些批注也便拥有了研究毛泽东早年哲学思想至关重要,独一无二的地位。在批注中充分阐释了阳明心学里“心即理”的命题,认为“个人有无上之价值”“以我立说,乃有起点,有本位”。在“心即理”的影响下,毛泽东摒弃了少年时期朴素的“无我论”(牺牲小我以成全大我),转变为一名坚定的“唯我论”者。他热情弘扬主体意识,讴歌人的价值,喊出了“我即宇宙”“己即神也”“宇宙间可尊者惟我也,可畏者惟我也,可服从者惟我也”的时代之声。很显然,这直接来自于心学中“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的表述。又化用王阳明“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的语句,写道:“世界固有人有物,然皆因我而有,我眼一闭,固不见物也。”《实践论》与知行合一国际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高徒,历任美国社科院院长,美国史家学会会长的魏斐德在他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巨著《历史与意志》一书中写道:“任何受过中文教育的读者读到毛泽东《实践论》的最后一行文字,就会立刻联想起王阳明。毛泽东的‘知行统一’立刻会使人想起王的‘知行合一’。”《实践论》的副标题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全文思路清晰,论证严谨;条分缕析,层层推进,最后得出一个和王阳明完全相同的结论——知行合一,使人不得不心生感叹: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即使时间的车轮已经转过整整二十年(《实践论》的写作时间是1937年),王阳明对毛泽东的影响依旧深远。王阳明认为: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同理,《实践论》中说: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王阳明举例说: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同理,《实践论》中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王阳明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同理,《实践论》中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同理,《实践论》中说: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曾国藩、林则徐、左宗棠曾国藩:死后挚友的挽联:“尽瘁武乡侯,千秋臣节;望隆新建伯,一代儒宗。”“武乡侯”是诸葛亮,而“新建伯”就是曾国藩的精神导师王阳明。“明代论学,每尚空谈,惟阳明能发为事功”“阳明之文有光明俊伟之象”林则徐:看重的是他以天下为己任,对国家的贡献:“以王阳明之才,国家所祈祷以求也。”并将其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之”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左宗棠:佩服的乃其事功:“阳明先生,其事功,其志业,卓然一代伟人,断非寻常儒者所能几及。”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康有为:从他那吸取的是“六经皆我注脚,群山皆其仆从”的气概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期间“斥数百年旧儒学都是无用之学,乃教之以陆王心学”,其演讲内容汇编成《南海康先生口说》一文,语涉王阳明达十七次梁启超:1926年向青年学生发表《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阳明先生,百世之师”“我辈今日所犯者,阳明以前社会之普通病”“王学绝非独善其身之学,而救时良药,未有切于是者”“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章太炎: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维新,王学为其先导”。孙中山孙中山:更是赞叹道:“心之为用大矣哉!”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发表演讲时指出:“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的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学说,皆具独立尚武的精神,救四千五百万人于水火,成就大功。”以此激励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孙中山接受阳明心学的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反映出来:其一,在知行观上,他吸取阳明“知行合一”说,进一步发展为“知难行易”论。其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上,孙中山同样受到古代心学思想(包括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在内)的影响。孙中山从哲学的高度总结自辛亥革命以后的历史经验,提出“心为万事之本”的理论。晚年,孙中山在改组国民党、重释三民主义时,仍坚持“心为万事之本源”的思想。宋教仁宋教仁:“服膺”阳明学,主要是吸取阳明学“致良知”、“躬践履”、“即知即行”之旨,投身革命运动。宋教仁在日记中写道:“阳明先生之说,正吾人当服膺之不暇矣!”宋教仁通过对王阳明的著作和年谱的研读,将王阳明的思想和学说贯穿于其对革命理论的宣传当中去。譬如:关于树立革命的志向的问题,王阳明关于立志的言论对其启发很大。对此,他就明确指出,要确立革命的志向,首先必须除去自己的私欲。(4)对东亚及世界的影响《王阳明的五百年》,它的副题叫做《中国与世界的王阳明》作者是余怀彦。余怀彦先生祖籍广东,出生在湖南,中国人民大学受的教育,是贵州师范大学阳明研究中心的主任。日本奉心学为圭臬,心学在日本的地位,几乎相当于文艺复兴之于中世纪,尼采超人哲学之于德意志。日本用心学理念教化日本国民,去除私欲讲究团队精神,改造国民素质,短短几百年从中国一个属国发展为今天的世界经济强国。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海军的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刻了一块印章,一直佩戴在身,上面刻着“一生伏首拜阳明”。(5)后人对王阳明及其学说的评价郭沫若对阳明子的评价余秋雨对阳明子的评价董平《传奇王阳明》中的评价郭沫若王阳明《泛海》诗救郭沫若:“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沫若文集》第十卷《王阳明礼赞》《伟大的精神生活者王阳明》和《王阳明礼赞》
余秋雨“《明史》说,整个明代,文臣用兵,没有谁能与他比肩。这当然是不错的,但他又不是一般的文臣,而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因此他的特殊性就远不止在明代了。我觉得文臣用兵真正用到家的还有清代的曾国藩,曾国藩的学问也不错,但与王阳明比显然还差了一大截。”
——摘自《文化苦旅》之《乡关何处》篇“倘若把中国历史上集大成式的哲学家的名单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王阳明(守仁)的名字。”
——摘自《王阳明法书集》序董平《传奇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他是继朱熹之后中国最重要、最有创造性的思想家、哲学家。古今完人,真三不朽《明史》评价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他的思想被众多后人传习,黄宗羲、张岱、曾国藩、王士慎、李贽、梁启超、孙中山、陶行知、蒋介石等名人都是他的追随者;他的思想还传播到海外,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先导,日本当代政商两界还视其为精神偶像。这些最终成就了他成为“古今完人”、“真三不朽”、“明第一流人物”,实现了中国古代的最高人格理想。链接:董平教授董平,男,1959年9月生于浙江衢县。杭州大学文学硕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院学术委员。现任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浙江省儒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编委及部类主编、中华大藏经(续编)编委、浙江文献集成编纂中心副主任等职。专著有《王阳明的生活世界》、《陈亮评传》、《天台宗研究》、《浙江思想学术史—从王充到王国维》等,编著有《陈亮文粹》等,古籍整理著作有《王阳明全集》(合作)、《邹守益集》、《敬斋集》、《甘泉先生文集内外编》等,以及学术论文百余篇。最近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演讲《传奇王阳明》《名相管仲》,反响良好。讲授浙江大学公开课《阳明心学》。(二)阳明心学讲什么?阳明心学主要内容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什么是良知?良知的来源人性良知的三方面阳明先生又是怎样阐述的?什么是致?阳明心学主要内容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一)心即理道——形而上,不知道——德——仁、义理——说得清——朱程理学(南宋):礼心学即理学:心即理。儒学正宗说明了阳明心学源于儒家学说,并发展使然,使其流传有序。(二)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2010年2月5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把学习作为党组织建设的主要特征:一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一句话。创建学习型政党——知创建服务型政党——行也是“厚德载物”的顶级功夫。一般人很难做到。王阳明也在五十岁以后很少提及。厚德载物《周易·象辞》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使······增厚。即“致”,扩充。德:即“良知”。载物:形而上的“德”通过形而下的具体“器物”给表达出来。厚德载物:把我们“知”道的“德”不断地扩充增厚,(而且我们还“愿”意为之而努力,同时我们也有这个“能”力,然后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把其通过具体的事“物”给展示出来,即达到了所谓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玄机知行之间省略了两个字:愿和能。知:知道这样做很重要愿:但你愿意这样做吗?能:你有能力这样做吗?行:假如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你行!也能这样做出来!
——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院长杨威荣教授知行合一阳明子三十八岁在贵阳首倡“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等于不知,行而不知是为盲行以对治“讲习讨论以求知,俟知得真时方去行,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的弊病(三)致良知——良知思想什么是“良知”?良知的来源人性良知的三方面阳明先生又是怎样阐述的?什么是“致”?小结1、什么是良知?良知的来源人性良知的三方面阳明先生又是怎样阐述的?(1)良知的来源《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学》:“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人皆有之”、“非由外铄”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等等。良知:指天赋的道德观念。(2)人性良知的三个方面一曰知耻二曰知愧三曰知恩一个人,干了坏事知道羞耻,做了错事知道愧疚,受人恩惠知道报答,这就叫有良知。当然,关键是要知道什么是错,什么是对,什么叫恩,什么叫仇,这种分辩是非的能力的形成还是要靠后天的培养。良知是天赋的道德,道德靠后天的修养;道德的沦丧,是教育的失败,而良知的沦丧,就是人性的泯灭了。良知也许与生俱来,但保持良知要靠自觉磨练。(3)阳明先生对良知的阐述王阳明所说的“不假外求”,是生而知之,而且是“被圣灵充满”的优良之知。王阳明所谓“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也就是“天理”、“天则”、“道”。他说:“鄙夫自知的是非便是他本来天则”,“良知即是道”,“良知即是天理”。阳明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母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摘自《传习录》上)因此,良知的基本内容是伦理道德。良知是道德生成的根本及为人的本质所在,良知就是天理,并没有说是先天就有的,否则阳明先生也不用在其面前加上“致”加以强调了。王阳明的良知良知=孝+悌+恻隐之心(王阳明《传习录》)孝=仁(“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事亲即孝敬父母)悌=义(“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从兄即悌)恻隐之心=慈(道家三宝之首、佛家核心价值观、孟子四心之首)道德(道家)=仁义(传统儒家)=孝悌(民众)=良知(王阳明)良知=伦理道德链接:当代“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西学东渐”以来,中西“伦理”与“道德”概念经过碰撞、竞争和融合,目前二者划界与范畴日益清晰,即“伦理”是伦理学中的一级概念,而“道德”是“伦理”概念下的二级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们有着各自的概念范畴和使用区域。
2、什么是致?学界有不同的注解和诠释,让人无所适从,但王阳明有自己的理解。他在解释《大学》时说:“「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致”的真实含义便是“充扩”。也就说,人心中的良知随着修身的精进,需要不断地扩充。社会主义荣辱观链接: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于2006年3月4日下午在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提出的。提出“八荣八耻”的目的在于引导中国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王阳明对“致良知”的说法阳明五十岁以后专弘“致良知”一说他慨叹道:”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生中得来。”“自经宸濠、忠、泰之变,益信良知足矣忘患难,出生死,所谓考三王,建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弗同者。”2、对阳明学(致良知)的小结王阳明的良知思想是不断扩充的伦理道德,即“致良知”。伦理是道德的浅层表现,道德是伦理的根本。传统儒家道德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以王阳明为首的新儒家(整合了道家和佛家),其道德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慈。儒家的核心价值观用一个字来表达就是“仁”。用王阳明的话就叫“致良知”。2、什么是《阳明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吴光认为:所谓阳明学,就是形成于明代中叶,有王阳明所奠定、其弟子后学所传承发展,而兴盛于明代末叶、转型与明清之际、开新于近现代的良知之学。这个良知之学,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功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是富有人文精神的道德理想主义哲学。它和陆九渊心学乃至孟子心性之学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是良知学。我们可以把阳明心学定义为阳明良知学。演讲者:高巍2015年11月10日浅谈《阳明学》及对医者的启示课间休息对医者的启示3三、对医者的启示对人文的启示对服务的启示阳明学(新儒家学说)(一)对服务的启示医乃仁术,医者仁心。什么是仁?仁者爱人孟子的解释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对管理的启示从仁者爱人到以人为本从人需为儒到患者至上、员工第一用良知思想来指导人脉1、什么是“仁”?国学——儒家学说——孔子思想——孔孟之道孔子强调“仁”,孟子强调“义”。仁义道德。“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仁”也是王阳明良知思想的主要内容。(1)仁者爱人《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者爱人。孔子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爱”怎样的人?仁者见仁。(2)孟子对仁的解释“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离娄上》解释:事亲:侍奉双亲,即孝敬父母——孝;从兄:听大哥的话——悌。于是,让我们明白仁之爱是爱长辈、爱父母。(3)传统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日本孔庙前的石刻内容。日本新首相访华第一站:必定是孔子故里;美国总统访华第一站:必定是西安秦陵。(4)新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仁义慈礼智信把道家和佛家的核心价值观整合到传统儒家的核心价值观,继而形成新儒家的核心价值观。这也是王阳明对儒家的最大贡献。2、对服务的启示从“仁者爱人”到“以人(患者)为本”从“人需为儒”到“病人至上”“员工第一”用良知思想来指导人脉做一个“有良知,践承诺”的医者(君子)修身养性做人的现代说法(1)仁者爱人到“以人为本”繁体的“爱”中间是“心”字,就是说,用心去爱人。去爱怎样的人?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事亲就是孝,就是用尽孝一样的去爱人。孝为百善之长,因为《易经》里面也说“积善有余庆”怎样尽孝?孔子教我们三招:一是“忧”:不让父母亲担心;二是“色”:不能给父母亲脸色看;三是“礼”:不能让父母亲没有面子。医者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患者?(2)从人需为儒到“患者至上”孔子、儒家及其《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治:管理。管理什么?人。怎么管理?儒字怎么写?人需为儒——以人的需求为导向这也是现代组织管理的精髓。患者至上是梅奥诊所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梅奥诊所的核心价值观:患者需求至上:客户至上团队医疗:团队精神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最佳管理工具是价值观管理价值观管理的三个维度:长快乐、长本领和长薪资其实质是强调:员工第一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患者)小结仁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阳明学核心内容的集中体现给医者的启示:仁者爱人:坚持以人为本人需为儒:坚持“患者至上”、“员工第一”(二)人文启示社会模式转变什么是人文素养谈?做一个有道德(有良知、践承诺)的医者1、社会模式的转变时代由身经济向心经济的转变上世纪的人:穷困、劳累、贫困、肮脏这个世纪的人:忙碌、郁闷、焦虑、苦恼硬资本与软资本物资、劳工、设备、金钱知识、信息、制度、文化改善心智模式2、什么是人文素养“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素养”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讲如何做人的道理,也就是说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人文素养的通俗说法通俗说法:培养成一个有道德的人对医者来说: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医者或者:成为一个“有良知,践承诺”的医者问题:1、什么是人?2、什么是道德(良知思想)?4、怎么培养?什么是道德?道:就是万事万物运转的规律。德:是人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关系的规则。道德的本义:并不是为了他人,而首先是为了自己。道德约束自身行为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付出和牺牲自己的利益以成全别人,而是既是利他也是利己的事情。与其说道德是一种约束人的规范,还不如说它是一种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哲学。正确认识道德道德:不是一种束缚,而是一种指向和指导,用更加科学和可行的指示语来指导我们的活动,是我们在现实中更加容易实现个人的价值和事业的成功。遵守道德的好处有二:这些准则都是先贤的经验之谈,让我们少走弯路,少一些盘根错节,多一些稳定坚定的方向,使我们的行动在指向目标的过程中多一些必然性和可控性,少一些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可增强学习和实践能力,在检验这些真理的过程中不断增长自身才干。《阳明学》告诉我们的道德内容:良知思想3、做一个有道德的医者什么是君子怎样成为君子,即如何进行修身养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用良知思想指导人脉做人的现代说法(1)什么是君子?《西游记》的启示
君子就是大人。就是一个“有理想、守道德、思良知、践承诺”的管理者。(2)君子该如何修身养性?养性:《中庸》修身:《大学》君子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强调“仁”——杀身成仁《孟子》——强调“义”——舍生取义《大学》——怎样成为大人的书——修身。《中庸》——怎样成为儒家特色的大人——养性。A、《论语》《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就以此为基础。B、《孟子》“孟子者,七篇止。”——《三字经》七篇文章,系统地对孔子学生编撰的《论语》,进行进一步系统的解释和阐述。孔子——圣人;孟子——亚圣。孔孟之道——儒家学说。C、《大学》大学,是成大人(君子)之学,是成为君子的成功学。链接:《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大学》讲什么?三纲八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提高我们的人文修养。《大学》之三纲123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解释:明明:明白和光明正大;德:良知;亲:爱;民:民众;止于至善:做到尽善尽美。《大学》之八目八目关键:修身至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修身D、《中庸》具有儒家特色的成功之道。《中庸》开篇说:“天命谓之性,率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口才基本功培训
- 16.3 电阻(7大题型)(含答案解析)
- T-YNAEPI 0003-2024 绿美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指南
-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 21高炉转炉流程
- 生命体征PBP的评估与护理
- 高中语文第3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一将进酒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设计
-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全省小学数学教师赛课一等奖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2024年新编)《在教室里认一认》课件
- 汽车维修工时定额与收费标准精编版
- 师范生实习证明模板(共1页)
- 生产科异物控制程序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ppt课件
- 5s推进计划(绝对经典)
- 小学数学答题卡模板(共3页)
- 药品研制情况申报表
- 简易呼吸气囊操作评分标准
- 厨房安全生产培训内容
- 苹果公司岗位职责任职要求
- PON网络组网安全问题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