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第三章_第1页
国际贸易第三章_第2页
国际贸易第三章_第3页
国际贸易第三章_第4页
国际贸易第三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比较优势理论本章内容介绍重商主义基本思想与政策主张对重商主义的古典批判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重商主义第一节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指在1500~1750年这一时期内存在于欧洲的经济思想的一个集合。我们不能把它划归为一个正式的思想流派,它只是把有关国内经济活动和国际贸易作用的一些相同的观点总结起来,这些观点支配着这段时期的经济思想与政策制定。实际上,新大陆的发现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贸易机会并扩大了国际联系的范围,人口的增长,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商人阶级地位的上升,在西半球(美洲)贵金属的发现,人们对利润与资本积累的宗教观念的变化,以及民族国家的兴起等,这些都促进了重商主义思想的发展。事实上,重商主义常常被看作是国家建设的政治经济学。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3.1.1经过劳动人民的长期实践,在15世纪前后,西欧社会的生产力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出现了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15、16世纪,西方世界酝酿着重大的变化关于西欧15世纪以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比利时著名史学家亨利·皮朗(HenriPirenne)的《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EconomicAndSocialHistoryOfMedievalEurope),该书中文译本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参考书地理大发现是指在十五~十七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

1409年,湮没了一千多年的托勒密《地理学指南》被译为拉丁文后,大地球形说广泛传播。但古代学者没有可能直接验证地球的形状,也很少能精确地测定地球的大小和海洋陆地的分布。15~17世纪,由欧洲通往印度新航路的发现、美洲大陆的发现、环球航行的成功以及其他航海探险活动,圆满解决了这个问题,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产生飞跃。这些事件被通称为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变革,对地球科学的进步和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都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地理大发现的驱动因素

15世纪以来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很快,对货币尤其是贵金属的需求急速增加。1493-1520年间,欧洲产银共4.5万公斤,年产量只有1600公斤。在同东方的贸易中欧洲又是入超逆差,所以当时欧洲的贵金属是极度的匮乏。向外扩张寻求贵金属是首要目的。同时对香料尤其是食用香料的追求也是原因之一。

经济因素

基督教自认为是普世的宗教,凡有人类的地方都应该有基督教,教会应该成为大一统的世界教会,异教徒必须皈依基督教,否则便应该为基督徒所奴役。基督教的理想是探险、发现、扩张的催化剂,它使各种的世俗要求丢罩上神圣的光环,成为探险家和征服者的精神支柱之一。所以他们所到之处都会立十字架、给当地土著洗礼。宗教因素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欧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思想运动,其对西欧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在史学、哲学、政治学等几乎所有领域为现代思想的生成奠定了基础。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有大量的文献可供大家参考。同学们可以找美国历史学家罗兰·斯特龙伯格(RolandN.Stromberg)的《西方现代思想史》,该书由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彼特拉克卜伽丘达芬达·芬奇但丁拉伯雷伽利略哥白尼莎士比亚任何想赢得君王恩宠的人,向来都是这样:不是把自己认为最宝贵的东西献给君王,就是把自己认为君王最喜爱的东西献给君王。…..鉴于我的能力所限,不能献给您丰厚的礼物。…仰赖你的宽厚博大,这部著作一定会蒙你接纳的。…因此,殿下,请你体谅我的心意…当您细心研读这部著作时,就会从中了解我的热切愿望;同时,如果殿下有朝一日从你所在的巍巍顶峰俯瞰这卑下的地方,你就会察觉我是多么无辜地受着命运之神地那种恶毒的、持久的、巨大的折磨!——给洛伦佐殿下的献词拉斐尔米开朗琪罗3.1.2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政策主张重商主义者的核心思想是一国的财富反映在其所拥有的贵金属上。此外,重商主义者思想体系的一个最重要的支柱是世界资源的静态观。在此体系下的经济活动被看成是一种零和博弈(zero-sumgame),即一国经济的所得一以另一国经济的所失为代价的。因此,攫取贵金属就成为增加财富和福利的一种手段,也是新兴的欧洲民族国家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在一个敌对的世界里,加强国家权利对一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这成为重商主义者的另一个教条。强大的军队,庞大的海军力量和商船海运,以及具有较高生产率的经济是维持和提高一个国家实力的关键。重商主义者认为经济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制造业、农业部门(本国腹地)和外国殖民地。他们把商人阶级看作是对经济体系顺利运行起关键性作用的一个集团,劳动力则是最重要的基本生产要素。他们承认并应用劳动价值论(labortheoryofvalue)。在那时,大部分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都赞成经济活动应该受到管制,而不能让其放任自流。最后,重商主义者强调有必要维持一个贸易顺差(favorablebalanceoftrade)或者说正的贸易差额(positivetradeofbalance)。这一见解在于,他们把财富等同于贵金属的积累,同时为维持一定规模的战争基金以养现有的军队需要一个富裕的国家。这种观点的中心思想是一种含蓄的重商主义信条,即经济都运行在非充分就业的状态下,因此,增加货币供给就会刺激经济发展,导致产出和就业的增长而不引发通货膨胀。这样,保持正的贸易差额对一国经济就很有益了。(一)重商主义者的经济体系国家控制贵金属的使用和交易,这通常被称为重金主义(bullionism)。尤其是,国家力图禁止个人出口金银和其他贵金属。同时,政府还赋予一些特定的公司在某些航线和区域的特许贸易权。通过垄断和垄断性市场力量,贸易垄断滋生了高额垄断利润。政府为了最大可能地获取贸易顺差,从而使货币流入本国,还会使用一些特殊的政策来控制国际贸易。比如对出口进行补贴,对消费品的进口实行配额和征收高关税。但对那些可以被本国劳动力转换成可出口商品的原材料的进口,所征关税却很低,或者根本就不征收。政府也鼓励与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殖民地被看做是低成本的原材料和农产品的来源地,同时也是宗主国出口工业品的潜在市场。国际贸易,并使船运服务中的货币流入量达到最大化。

(二)国家的作用重商主义提倡通过控制行业生产和劳动力的方式来管理一国的经济活动。利用发放独家生产许可证来推行一套全面的管理体系。还通过手工业行会对劳动力实行各种限制。重商主义者认为这样有助于提高熟练工人的素质和他们所生产的工业品的质量——质量可以增强出口的能力并增进一国的财富。最后,重商主义者推行低工资政策。在当时,普遍地存在这样一种看法,认为下层社会只有处于贫苦之中才能保持其勤勉精神,提高工资会导致生产率的降低。工资不是由市场来决定的,而是由当时的经济体制决定的,提供给工人的工资收入要与他们的社会地位相一致。但是,由于劳动力被看做是一国经济的生力军,产出增长的关键在于不断增长的人口。这样,政府又通过鼓励大家庭,对儿童给予补贴,给结婚的人提供资金援助等方式来刺激人口增长。

(三)重商主义和国内经济政策国内对重商主义的几种典型评价何新:首先应当指出,"重商主义"这个名称是一个错误,需要为它正名。重商主义既是一种理论思潮,又是一种政策本系。重商主义是近代经济学的起点,是经济民族主义的理论代表,也是国家干预主义的前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经济思想。中国人由于不了解和忽视这一理论体系,在经济的对外交往中吃了很多亏。熊彼特在所著《经济分析史》中指出:

“十九世纪的绝大多数作家,不仅不赞同而且很轻蔑”重商主义“--他们看到的只是这些见解的错误,而且在论述其前辈时,养成了一种作风,即只要认为某一种著作具有一丁点”重商主义“气味,就几乎足以判处这部著作的死刑。

这个传统是亚当·斯密建立起来的,来自他对他(也许是效法重农学派)称之为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体系的著名攻击(《国富论》,第四编)。”《经济分析史》1-140页。

熊彼特说,由于某一权威的谬误立说,常常在科学中造成积非成是的谬见。结果是:

"在科学方面同在其他方面一样,我们所拥护和反对的并不是人和事的本来面目,而是我们为其所作的漫画。"同上,第142页。

应当指出,虽然重商主义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它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主张,都是为国家制订宏观经济政策服务的。重商主义并不是为商人服务的,而是为国家制订方针和政策服务的,因此它是"政治经济学"或"国家主义经济学"的前身。重商主义可以休矣毫无疑问,重商主义也曾经影响过中国的外贸政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展开了一场“创汇运动”,这一运动在整个90年代达到高峰。为了创汇,中国采取了诸如出口退税等一系列促进出口的外贸政策,中国的外汇储备也由此快速增加。自1990年的110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1655亿美元,中国的外汇储备在10年中增加了15倍。当然,正是由于巨额外汇储备作为后盾,才使中国顺利度过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维护了中国的国家金融与经济安全。

但是,推行重商主义的外贸政策对中国而言并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因为今天积累的外汇储备只是美元这个纸币而已,它不能像黄金那样保值。一旦发生美元贬值,中国所遭受的损失不言自明。因此,中国目前已经开始加大进口力度,努力平衡国际贸易收支,逐步摆脱重商主义对中国外贸政策的影响。随着每个国家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理智、越来越具备长远眼光、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整体利益所在,她们就会越来越学会控制自己为了一时的局部利益而做出的冲动行为(比如高关税乃至战争),国与国之间的关税堡垒就越来越小、战争就越来越少。在欧洲,这个过程从15世纪欧洲专制主义国家建立开始,到二战结束,历时五百多

年。

人类对自由贸易规则意义的自觉认识,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第一次得到充分体现;而今天的中国,也终于通过加入WTO、从而以自由贸易的规则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之中。

从欧洲历史发展的顺序来看,如果我们把罗马帝国和欧洲中世纪作为其农业社会的典型形态,把以产权明晰、自由经营、自由贸易、“看不见的手”为特征的近现代欧洲作为其工商业社会的典型形态,那么,重商主义的欧洲国家显然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附录3·1MarketAccessandCompliance

MessagefromAssistantSecretaryWilliamH.LashIII:

"KeepingforeignmarketsopentoAmericanbusinessesandworkersisourtoppriority.

MAClooksforexportingproblemscausedbyforeigngovernmentsanduseseverypossibletooltoachieveequaltreatmentforU.S.companiesandworkers.

Pleasecontactusifyouareencounteringanyforeignmarketbarriersandwewillquicklyevaluateandaddressyourconcerns."

HowisMACorganized?

Thefollowingcomponentsarecrucialinaddressingmarketaccessandcomplianceproblems:

TheTradeComplianceCenter

-staffmonitorsdevelopmentsinourtradeagreementsandprovidessituation-specificassistanceoncomplianceproblems

RegionalOffices-countryexpertsmonitoreconomicandpoliticalchangesthatcouldaffectexportingU.S.businessesandworkers

DevelopmentPrograms-focusonstrengtheninghumanandinstitutionalcapacityindevelopingnations

OutreachandCommunication-ourstafftravelsacrosstheUnitedStatesandmeetswithexporterstoidentifyforeigntradebarriers

附录3·1第二节对重商主义的古典批判在18世纪早期,对经济活动本质的认识开始发生变化。重金主义和重金主义者被认为是幼稚的。在农民暴动和君主制动胜利的压力下,国家政治集团已经出现,封建制度让位于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度。技术进步及伴随而来的利润动机的不断加强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发育,同时国家垄断开始消失。一部分由文艺复兴所带来的新观念和新的哲学(特别是人道主义观点对不可知论的探索),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日新月异。到了18世纪后期,当早期的古典学者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质疑的时候,有关国际贸易的思想就开始发生了变化。(一)大卫·休谟的价格---货币---流转机制大卫·休谟像,1766。藏于苏格兰国家肖像画廊大卫·休谟(1711—1776)是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近代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著有《人性论》(1739—1940)、《人类理智研究》(1748)和死后出版的《论灵魂不死》等。休谟从贝克莱的主观唯心论走向不可知论,认为人们只知其感知,至于是否有客观事物存在则是值得怀疑的,也是无法知道的。他对观念和感觉印象作了区分。他认为观念和感觉印象是两种心理现象,印象是有力、生动的知觉;观念是微弱的不生动的知觉,观念是印象的摹本。他把观念加以分类,复杂观念是通过简单观念的联想而成。他提出的两条联想律是相似律以及时空上的接近律。两个观念越相似和越接近,它们越容易形成联想。另外,休谟把因果律看作是人类经验的习惯。他说:“在我看来,观念的联系只有三条原则,就是‘相似性’、时空上的‘连续性’以及‘原因’或‘结果’。”大卫·休谟(在1752年的《政治论丛》中)运用其建立的价格---货币---流转机制(price-specie-flowmechanism),第一次对重商主义者的理论提出挑战。他对于重商主义者所认为的一国能够连续不断地积累货币而不会影响对其国际竞争地位产生影响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他认为,通过贸易顺差来积累黄金的做法会导致一国货币供给增加,从而抬高价格和工资水平。这种上涨会降低贸易顺差国的竞争力。注意到,休谟假定货币供给的变化会影响价格而不影响产出和就业水平。同时,贸易赤字国黄金的流失会导致其货币供给、价格和工资水平的下降,从而提高其竞争力。这样就不可能让一国无限期地连续保持贸易顺差。贸易顺差(或逆差)会自动地影响内部经济的运行,从而改变一国的顺差(或逆差)状况。货币在国家间的流动就起到了经济自动调节机制的作用。这一机制总能使一国的出口额等于其进口额(也就是零贸易差额)。

A国B国

贸易顺差贸易逆差货币积累货币流出通货膨胀物价上升通货紧缩物价下跌商品竞争力下降商品竞争力提高出口减少顺差减少

出口增加逆差减少休谟价格-货币-流转机制示意图(二)亚当·斯密和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AdamSmith)

(1723-1790)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代表英国工场手工业已高度发展、产业革命开始时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在爱丁堡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讲授文学、逻辑学、道德哲学。1776年发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从人类利己心出发,以经济自由为中心思想,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相当正确地表示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在关联。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价值的尺度,是他的一大功绩;但又说价值由工资、利润和地租所构成,则为庸俗的生产费用说之滥觞。主张自由竞争,抨击重商主义,对英国经济政策曾起过重大作用。另一重要著作是《道德情操论》。(引自《辞海》2204页)看不见的手(invisiblehand)卡伦沃恩(KarenI.Vaughn)著杨敬年译,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1069-1071页附录3·2“看不见的手”是一个隐喻,亚当·斯密(AdamSmith)用来描述这样一种原理:由于个人行为的非故意的结果,一种能产生善果的社会秩序出现了。虽然斯密在他的著作中从这种意义使用“看不见的手”这个词只有两次��一次是在《道德情操论》中,一次是在《国富论》中,但是这个隐喻所表达的思想是渗透在他的全部社会和道德理论之中的。的确,正是看不见的手这个概念,使得斯密能够建立一种将经济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社会制度开创性的综合理论。说看不见的手使得理论的社会科学本身成为可能,并不是什么夸张。附录3·2(续一)在《道德情操论》中,在解释追求财富和奢侈的欲望怎样促使人们去从事巨大的工业和生产时,斯密指出,通过所有这种努力而变成富有的人们,在真正重要的尘世物品的享受方面,并不比为生产这些物品而劳动的穷人处境更好。例如,富有的地方想要得到无足轻重的奢侈品,但是只能消费他的努力所生产的粮食的一小部分;其余的粮食须支付给为他服务的人们。富有地主“……尽管生性自私和贪婪,虽然他们只图自己的方便,虽然他们从其所有雇用的千百万人的劳动中所要达到的唯一目的就是满足自己的无聊的和无砂的欲望,他们却同穷人分享他们所获得的全部改进的产品。他们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进行生活必需品的分配,这种分配差不多同假设土地在其所有居民中分割成相等的部分时所能有的分配一样;这样,没有打算去作,没有真正去作,却促进了社会的利益,为人类的繁衍提供了生活资料”(《道德情操论》,第4卷,第304、305页)。附录3·2(续二)在《国富论》中,斯密在说明为什么对进口或对使用自己的资本进行限制为不必要时,使用了“看不见的手”一词:“因此,当每一个人企图尽可能地使用他的资本去支持本国工业,从而引导那些工业使它的产品可能有最大的价值时,每一个人必然要为使社会的每年收入尽可能大而劳动。的确,他一般既无心要去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对之正在促进多少。他宁愿支持本国工业而不支持外国工业,只是想要确保他自己的安全;他指导这种工业去使其产品能具有最大的价值,只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也像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这样做了他自己的利益,也像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这样做只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促进一个并不是出自他本心的目的。”(《国富论》,第4卷,第456页)附录3·2(续三)由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并非有意去造成的秩序这种基本思想,不是斯密的创新。在17世纪配第(Petty)和洛克(Locke)的著作中,这种思想已经隐约可见。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在18世纪最早的先行者之可见。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在18世纪最早的先行者之一,是伯纳德·曼德维尔(BernardMandeville)。虽然关于曼德维尔是否有一种堪与斯密比拟的自行建立的秩序的概念还有一些争议,但是他的关于贪婪,奢侈和不知餍足这些私人恶癖会导致财富丰盈这种公共利益的名声不好的说法(《蜜蜂的寓言》,1714年)激起了许多辩论却是十分清楚的。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哲学家们——斯密是其中之一——拒绝接受曼德维尔把私利同贪婪等同起来这种耸人听闻的说法,但是他们创立了这样一种基本思想作为他们写作的一个主题:私人行为可以产生行为人所不曾预期的有益的公共影响。例如,亚当·弗格森(AdamFerguson)把私人财产和一般政治制度描述为“人类行为的结果,但不是执行任何人类意图的结果”(《关于文明社会史的论文》,1767年)。大卫·休谟(DavidHUME)在解释司法制度怎样作为关于具体争端处理的一系列个人为自己谋利益的决定的副产品而出现时,在他主张说人类体制(如货币和语言)是从个人指向另一目的的行为而产生时,均曾乞灵于这一概念(《人性论》,1740年)。附录3·2(续四)亚当·斯密也像曼德维尔、弗格森和休谟一样,把他的体系建立在这样一种观察上:人的动机就是利已。可是,对斯密来说,利已可能是一种值得赞美的人类特性,反映了一个人不仅关心他的物质福利,还关心他的荣誉。更重要的是,对斯密来说,利已是社会理论中的“运动原理”,就像吸引力是牛顿物理学中的运动原理一样。斯密相信,那些认为政府可以自由制定它用来调节社会的任何法律的人,是不懂得人性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的。斯密所称的“制度的人”,“似乎想象他能摆布一个巨大社会的不同成员,就像一只手在棋盘上摆布不同的棋子一般容易;他不考虑,在棋盘上的不同棋子除了那只手在移动它们之外,还有其他的运动原理;在人类社会这个巨大棋盘上,每一个棋子都有它自己的运动原理,与立法者可能想要施加于它的原理完全不同”。(《道德情操论》),第380-381页)附录3·2(续五)自然,18世纪是紧随牛顿的伟大发现之后的一个世纪。亚当·斯密不仅熟悉牛顿的思想,他在自己的早期学术生涯中甚至还写了一部天文学史,其最后10页赞扬了伊萨克·牛顿爵士(SirIsaacNewton)的体系。因此,从“牛顿的”体系去看亚当·斯密的经济体系,即把它看作是根据少数简单的人类行动原理去解释一种复杂的社会秩序的企图,似乎是合理的。斯密在事实上所描述的经济体系,乃是人的利已心以及就一种东西和另一种东西进行交换、互易和交易的特有的人类习性二者的产物。交换导致劳动分工,而劳动分工使工人能利用规模经济,从而产生比没有交易时得到更大的财富总额这种非预期的结果。因此,国家财富不是依存于自觉的政府计划,而是依存于个人进行交换、专业化和扩大他们的市场自由。其次,斯密的“天然自由的简单体系”总的有益性质不是依存于个人的善心,而是依存于在一种自由交换制度中利已心的作用。斯密指出,在交换中,我们达到自己的目的,既不是由于强迫我们的交易伙伴,也不是由于乞求他的慈善心,而是由于在交易过程中同他自己的利已心相契合。两个人进行交易,因为从交易中均能获得好处。或者像斯密所说:“……人差不多总有机会去获得他的兄弟们的帮助,然而只是期望从他们的善意去获得这种帮助,那是徒劳的。但是他如果能激起他们的利已心,使之倾向于他,并向他们表明,正是为了他们本身的利益才去作他所以他们为他要作的事情,那他就很可能达到目的。……我们不能期望从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慈善心得到我们的晚餐,而是从他们关怀他们自己的利益去得到。”(《国富论》,第1卷,第26页)附录3·2(续六)一般说来,“看不见的手”如此生动地概括的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卡尔·门格尔(CarlMenger)改称为“对社会现象的有机理解”((1883年)1963年,第127页以上),哈耶克(Hayek)最近称之为“自发的秩序”是由三个逻辑步骤组成的。第一步是一种观察:人类行为常常导致行为人所不曾存心和不曾预见物结果。第二步是一种论点:从大量个人或从长时期来看,这些没有存心而产生的结果的总和,在适合的环境下,要能形成这样一种秩序:它是人心所能理解的,它的出现好像是某一个明智的计划人所造成的产物。第三和最后一步,是一个判断:总的秩序对于这种秩序的参与者能以他们所不曾存心而又感到可取的方式,对他们产生善果。附录3·2(续七)自然的反复无常,人类计划的总不可靠,是自从有史籍记录的最初时刻起,宗教教义、哲学和戏剧文学中所谈论的主题。只是从引用了下面这个观念以后,人类计划的非存心的结果才变得在科学上饶有兴趣:人类各个成员的独立行动能在无意中使一种可以理解的秩序井然的社会过程得以产生。显然,没有人类行为中的看不见的手的某些概念,社会科学是不可能产生的。唯一的不把社会过程描述为有目的的个人行为的非存心的副产品的办法,就是将全部社会制度和习惯作法或者看作是自觉的人类计划的预定的开展,或看作是超出人类经验的自然的或超自然的结果。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哈耶克把自发的秩序称为第三类现象,介乎由自觉计划形成的组织与物质世界二者之间。“看不见的手”这个表述中的第三步,比其他两步的争议大,它对于社会秩序的描述甚至也并非必要。判断一种自发秩序地是否能产生善果,如斯密显然所作的,是从一种具体的道德眼光并在一种具体的政治和历史环境中去判断它。斯密的道德眼光就是这个制度的参与者的道德眼光,而他的判断是,在一种主要是自由的市场制度下,比起在18世纪英格兰仍在实行的重商主义管制的制度下,这些参与者的处境会更好一些。可是,人们能够很容易设想一个自发的社会,其中人民好像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促进一个邪恶的和令人不愉快的目的。由于人类行动的非故意的结果而出现的那种秩序的优良与否,最终取决于人类在其中行动的规则与制度的种类,以及他们面临的各种真实的选择。附录3·2(续八)自发的秩序可以从两种互相关联的方式去设想。可以把这秩序描述为一种社会制度中的一组规章,这种社会制度是在一套社会规则的范围内用某种方式自行组织起来的。依照这种解释,这个制度中的约束物很可能是由人的设计树立起来的,可以起好作用,也可以起坏作用。反之,自发秩序可以被设想为演进的秩序,其中的规则本身是人类行动的非存心的产物。例如,我们设想市场经济是根据一套“博弈规则”来起作用的,这套规则使得资源配置上的错误能在这个制度以内自行纠正。这些规则(法律、习惯、政治组织的命令以及各种财产权利)会被设想为自觉的人类计划(如在具体的立法中和宪法设计中)的产物。反之,它们也可以被设想为其本身是旨在达到具体的和狭隘的目的的人类行动所产生的非存心的结果。在亚当·斯密的著作中,对自发秩序的这两种解释均可找到。斯密在他的道德哲学中,也像大卫·休谟一样,主张说;我们的道德规范是从在具体历史中个人经验和个人判断的积累逐渐演进而来的,而演化出来的规范本身却具有促进社会稳定的那种非存心的结果。在他的《国富论》中所陈述的经济理论中,货币价格、利润和亏损提供了信号,对资源的配置失当进行纠正,导致经济增长,而市场、货币、劳动分工这些经济体制,全都是依演进的方式出现的。人们怎样看待社会的各种体制,不仅使他的政治观点有所不同,而且使他怎样去评价一种经济制度亦有所不同。附录3·2(续九)从自行建立秩序的制度这种意义来说的自发秩序的概念,在整个19世纪直到现在继续为经济科学、特别是一般均衡理论提供了基础。在一般均衡的表述中,自利心被解释为对于一切商品(但不是慈善心或荣誉感)的偏好秩序,而社会的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是可以通过政府的纠正行动去改变的。根据这种看法,看不见的手仍然会使制度运转,但不一定能保证结果是最佳的。的确,如果人们遵循这种论点的逻辑直到得出它的结论,那末看不见的手从最好的方面说也是瘫痪的,因为它实际上只能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得到满足的条件下,才能起产生善果的作用。关于看不见的手的另外一种表述从亚当·斯密到卡尔·门格尔均可找到,它把一个社会的经济体制看成是自利的经济行为的非存心的副产品,把这些体制看成是对于自行建立秩序的过程所不可缺少的。因此,不去过问需要有何种体制去使看不见的手能完全起作用。这种观点提出了一个问题:现有市场体制出现的经济理由是什么,这些体制为之服务的未被觉察的目的又是什么。在这里,只是企图表明,现有市场体制是怎样作为人类行动的非存心的结果而出现的。这一点,连同这类体制服务于比计划人所知道的更多的目的这个论点,使得人们在解决市场的安排时更加谨慎。附录3·2(续十)/njuc/dep/shangyuan第二次对重商主义者理论的攻击来自于亚当·斯密。斯密发现,一国的财富反映在其生产能力上,而不是其所拥有的贵金属水平。这就把人们的注意力从获得货币转向了扩大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来。斯密相信一个人在其中自由地追逐自身利益的环境,最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追求自身利益会导致人们根据各自的专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交换商品与劳务。对商品和劳务“交换、交换、再交换”的自然趋势通过不断深化的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就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追求自身利益是经济活动的催化剂,竞争是经济活动的自动调节机制。斯密看不出有让政府来管理经济的必要。他强调,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的政府政策才能更好地为增进一国财富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政府该尽的职责只在于,通过消除那些妨碍市场“看不见的手”有效运作的障碍,来保证市场以一种不受约束的方式自由地运作。斯密把他对国内经济分工的观点运用在进行国与国之间的专业化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情况中。他得出结论,认为各国应当专业化生产并出口那些具有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的商品,同时进口那些其贸易伙伴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绝对成本说的举例说明一个小时一个中国工人4双1辆一个韩国工人一个小时3双2辆鞋汽车中国41韩国32表3.1-中国和韩国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假设:2、中国和韩国都只有2个劳动力,且在两个行业平均分配;3、中国和韩国各自国内都只生产鞋和汽车这两种产品。1、世界上只有中国和韩国这两个国家;结论在没有分工和贸易时,世界鞋的总产量为7,汽车的总产量为3。鞋汽车中国4

韩国

2如果我们比较一下中、韩两国的劳动生产率的话,我们发现中国制鞋的劳动生产率比韩国的高,而韩国生产汽车的劳动生产率比中国的高。按照亚当·斯密的意思,两国就可以分工并进行贸易,而分工的原则是各国避其劣而择其优。从而,中韩两国的分工模式就是中国专业化于制鞋,而韩国专业化于造车——中韩两国间的贸易模式出口鞋出口汽车贸易后世界福利的变化贸易之前世界鞋的总产量=1×4+1×3=7世界汽车的总产量=1×1+1×2=3贸易之后世界鞋的总产量=2×4=8世界汽车的总产量=2×2=4结论8>7且4>3贸易后世界福利得以改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DavidRicardo)

1772-1823

英国经济学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曾从事证券交易活动,后参加当时经济问题争论,代表产业资产阶级利益,反对英格兰银行发行不兑现的银行券,要求稳定通货;反对谷物法,和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马尔萨斯相对立。在经济理论上,制定了在资产阶级眼界内所能达到的最彻底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指出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益的冲突,对经济学科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他还不明确劳动的二重性和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内在联系,混淆了价值和生产价格等,因而未能解决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平均利润论等所存在的矛盾。1819年曾被选为下院议员,极力主张议会改革,鼓吹自由贸易。主要著作有《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引自《辞海》1534页)废除《谷物法》,开启自由贸易

作者:秋风思想评论: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网站发达国家口口声声说要帮助穷国,这确实非常感人。理论上,帮助穷国最简单的方法是对穷国开放市场,尤其是开放农产品市场,因为穷国的农产品总还有一定的竞争力。然而,这些发达国家、尤其是法国和日本,却坚决拒绝开放农产品市场。相反,他们每年拿出巨额资金补贴本国农业,平均每天高达10亿美元!谁说人类的历史是在直线进步?这种荒唐的事情,就发生在英国勇敢地废除《谷物法》、开创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自由贸易时代一个半世纪之后!重商主义的灾难

1836年,一场来势凶猛的涨价浪潮席卷整个英国,随着物价上涨,失业增加,整个社会陷入混乱。这种混乱的颠峰是爱尔兰大饥荒,单是1847年冬天,就有25万人被饿死。在农业出现歉收的时候,商人们却不能通过进口来缓解供应不足,相反,国内本已短缺的粮食,却因为政府的鼓励措施而继续被用来出口。制造这种反常的局面,就是臭名昭著的英国《谷物法》。《谷物法》所依据的是重商主义的错误理论。从17世纪开始,英国就可以逐步施行这种政策。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就对这种贸易限制法令提出批评,“歉岁,人民由于此种法律的严格施行而遭受的痛苦,也许是很大的。”因为它限制了人民得到外国廉价的粮食。进入19世纪,随着农业人口大量转移到城市,粮食问题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所描述的情形令人恐惧,而政府想到的方法,却仍然是片面地鼓励、保护本国的生产。斯密早就清楚地揭示过这种重商主义的本质:“但在重商主义下,消费者的利益,几乎都是为着生产者的利益而被牺牲了。”《谷物法》施行的结果是,粮食消费者(事实上也就所有人)的利益被牺牲了,新兴的工业也因为成本上涨而受到损害,唯一得益的是农场主。狄更斯的小说所描写的阴暗的伦敦市区贫民的饥饿,就是施行这种法律的结果的形象写照。曼彻斯特学派

曼彻斯特自由主义学派应运而生。其领袖人物是理查德·科布登和约翰·布赖特。科布登(1804-1865年)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后来到曼彻斯特创业,成为一家雇佣着2000名工人的工厂主,他的厂子因出产的白布质量出众而闻名遐尔。布赖特(1811-1889年)则是纺织业中心城市兰开夏的一位工厂主。开办工厂的生涯令他们深刻地意识到,《谷物法》已经对工业发展和消费者福利构成了损害,必须废除这种恶法。但当时的商人跟任何时候的商人一样,并没有明确的政治意识。他们只知道在现有的体制下保持自己的体面,而根本看不到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于是,科布登和布赖特决心发动一场政治和思想运动。1838年,他们创建了反谷物法联盟。这个联盟包括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组织,有工商业主,有政治激进分子,有功利主义者,有自由主义者,也包括广大的普通工人。他们聚集到一起的共同目标是:废除《谷物法》。联盟的主要目标是说服民众,让民众对政客们施加影响。这个联盟是一个传播自由贸易思想的庞大机器。单是在1848年,科布登就募集到了10万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们共散发了900多万本向民众说明自由贸易好处的小册子,在英国各地举行了无数演讲活动,其中包括在伦敦一个公园每周都举行一次的群众集会。他们还在曼彻斯特建立了一个巨大的自由贸易大厅。他们又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签名活动,来自各阶层民众的请原书雪片般地飞往国会,仅1842年就有2800份请原书,在上面签名的人达到150万。不少报刊也加如自由贸易的大合唱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伦敦《经济学人》(TheEconomist),这家也许是历史上最悠久的财经杂志,几乎就是为了鼓吹自由贸易而建立的,时为1843年。创始人詹姆斯·威尔逊是个来自苏格兰的帽子制造商,他信奉自由贸易、国际化(也就是全球化)和政府最少干预原则。他相信斯密是正确的,通过看不见的手,市场会造福于每个追求利润的个人。在他为《经济学人》所写的内容简介中说:“我们真诚地相信,自由贸易、人员、物资的自由往来,比任何东西都更有利于扩展整个世界的文明和道德——是的,甚至对于消灭奴隶制也同样如此。”该杂志连篇累牍地发表捍卫自由贸易的文章。保守的托利党人首相皮尔先生终于撑不住了,他决定采取决定性步骤。1846年6月25日,在他的提议下,英国上院废除《谷物法》。权威的《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评价说:“如果对曼彻斯特学派给予简单的描述,那可以说,它是消除通向市场道路上主要障碍的一次卓越的成功的努力。”《谷物法》的废除,标志着重商主义时代的结束,自由贸易时代的到来。在这之后,重商主义的大坝开始瓦解。新上任的辉格党人政府在1849年又废除了1651年的《航海法》,从而解放了英国的海上交通。1860年,在当时担任贸易部长的科布登的积极倡导下,英国和法国在荷兰的乌特勒支签订了著名的双边通商条约,史称《科布登-舍瓦利埃条约》。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个贸易自由化双边协定,该协定包括了现代模式的最惠国条款。这种自由化通商条约模式很快就通行于全欧洲,1882-1889年间英法分别与所有西欧国家以及美国签订了一大批科布登-舍瓦利埃式友好、通商与航运协定。人类进入了自由贸易、或者说第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个时代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个全球化比今天更像全球化,因为最起码,往来于各国之间,是不需要复杂的护照和签证的。第一个全球化时代这一切,正是曼彻斯特学派所向往的。回头再看该学派,事实上,他们采取了一种比亚当·斯密及后来的古典经济学家还要极端的自由主义原则,这就是后来法国人不怀好意地所说的“自由放任”(laissez-faire)。他们的纲领是自由贸易,政府从经济中退出,对于自由企业资本主义会产生“和谐的”后果充满信心。不过,他们不仅关注经济问题,事实上,他们相信,自由贸易本身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手段。他们都具有强烈的反帝国主义、反干涉主义、反军国主义倾向,他们厌恶一切政府权力扩大;在他们看来,公共开支的增加主要应归咎于对海外事务不必要的干涉。他们的矛头所指,主要是中央政府权力的扩大,他们希望大多数改革是来自地方政府或自愿组织的努力。不幸的是,这种思想在一战以后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却成了异端邪说,正统的学说则是形形色色的集体主义、国家干预主义,甚至很多国家又以种种理由重新回到了自给自足、闭关锁国的状态。等到20世纪末第二个全球化时代到来的时候,许多人依然一百个不情愿。稍微遭遇挫折,他们就飞快地条出来咒骂自由贸易。我们不能不怀疑:人类果真是理性的吗?国际分工理论中的李嘉图模型,给出了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一个非常简洁的框架,被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誉为“社会科学中逻辑最严密、最不可辩驳的理论模型”。李嘉图模型假定国家之间在相同产品的生产中,“相对”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在这两个国家相同产品的“相对价格”不同,也就是说,某种商品在一个国家的相对价格比其在另一个国家的相对价格要高或者低。这样,就存在产生了交换——国际贸易的动力。鞋汽车中国41韩国62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此时中韩两国间不可能产生贸易。但是李嘉图认为,虽然韩国两项相对都强,但是汽车相对更强;中国两项均弱,但是制鞋相对劣势较小,这样,在一定条件下,两国进行分工并开展交换对双方均有好处。4/6>1/22/1>6/4对中国而言鞋的相对优势汽车的相对优势鞋的相对优势对韩国而言按照“两利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中国韩国李嘉图的这种分工模式对世界福利有什么影响呢?在前面的假设下,我们假定汽车的国际交换价格为——1辆汽车=3.5双鞋4双鞋=1辆汽车2辆汽车=6双鞋4双鞋=1.14辆汽车2辆汽车=7双鞋中国韩国分工前分工后注意!我们在前面说过:“在一定条件下,两国进行分工并开展交换对双方均有好处。”这个“一定条件”指的是什么呢?具体地说,我们在上面的分析中,假设中国和韩国的贸易中,汽车的交易价格是1辆汽车=3.5双鞋。这里的3.5这个数字是随便写下的吗?如果不是,有什么样的限制呢?鞋汽车中国41韩国62在分工之前,中国国内的经济是这样的:1辆汽车可以交换4双鞋,韩国是1辆汽车交换3双鞋。由于我们此时还没有引入货币,所以我们用鞋来表示汽车的价格,这样,中国汽车的价格是4,韩国汽车的价格是3。我们现在假设国际交换价格是5。结果呢?中国制鞋工人不会同意,因为他们同分工前相比要多花一双鞋才能换一辆汽车。如果国际价格是2,韩国汽车工人又不同意了,因为分工前他们用一辆汽车可以交换3双鞋,现在少了一双。一个基本的结论——分工之前两个国家国内商品的相对价格构成了分工之后国际交换价格的上限和下限!具体说,在我们的例子中,中国汽车的国内价格是4,韩国汽车的国内价格是3,所以分工之后国际交换价格的上下限就是4和3,即:PRICE国际价格[3,4]贸易前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贸易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社会无差异曲线李嘉图模型的经济含义李嘉图模型的规范表述要理解比较优势在决定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我们先作一些基本假设。我们首先探讨一个封闭经济,看看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一国的经济是什么样的,然后再放宽假设,允许进行贸易,探讨贸易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假定有一个国家,称为本国。它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它利用这唯一的生产要素仅生产两种产品:布和麦。本国的生产技术用每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表示。我们用单位劳动投入来衡量劳动生产率。所谓单位劳动投入就是生产1斤小麦或1尺布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我们定义aLW和aLC

分别代表麦和布的单位劳动投入。本国总的生产资源也就是本国全部的劳动供给为L。一、基本假设(mainassumptions)二、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本国麦的产量QW本国布的产量QC0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在一种生产要素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就是一条直线。该线可以这样推导出来:令QW为该经济中麦的产出,QC为布的产出。这样,用于生产麦的劳动就是aLWQW,用于生产布的劳动就是aLCQC。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生产可能性边界在这里就由劳动的有限性决定,本国的总劳动供给为L,因此生产就由下列不等式限定:aLCQC+aLWQWL

(3.1)当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时,以布表示的麦的机会成本是不变的。所谓机会成本就是本国为了多生产1尺布所要放弃的麦的数量。这里,要多生产1尺布就需要多投入aLC

人时(person-hours),每一人时可生产1/aLW

斤麦,因此,用麦表示的布的机会成本就是aLC/aLW

。这恰好是生产可能性边界斜率的绝对值。三、相对价格和供给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国家能够生产的不同产品的组合。但是要确定一个国家究竟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还需要知道产品的价格,尤其是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价格之比。在物物交换的情况下,相对价格就是以一种商品的可交换数量表示的另一种商品的价格。我们在这里假设有货币,即每一种商品都有其货币价格。在一个竞争经济中,供给取决于生产者为实现收益最大化所作的努力。在我们简化的模型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而劳动力总是流向工资比较高的部门。因此,布和小麦的供给就取决于劳动力的流向。令PC和PW

分别为布和小麦的价格。生产1个单位的布需要aLC

人时的劳动;同样,生产1个单位的小麦需要aLW人时。在一个单一要素模型中不存在利润,因此每个部门工人的工资就等于其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我们可以看出:织布部门工人的小时工资为:PC/aLC;小麦部门工人的小时工资为:PW/aLW。如果PC/PW>aLC/aLW,织布部门的工资就较高;反之,如果PC/PW<aLC/aLW,种麦部门的工资就较高。由于每个人都想在工资较高的部门工作,在劳动力这种要素流动充分的条件下,如果PC/PW>aLC/aLW,本国就只能专门生产布;而如果PC/PW<aLC/aLW,它就专门生产麦;只有在PC/PW=aLC/aLW时,本国才会两种商品都生产。

由于aLC/aLW就是以麦表示的布的机会成本,而PC/PW是布的相对价格,因此我们得出价格与生产之间的关键命题:当一个国家的布的价格高于其机会成本时,该国就专门生产布,当布的价格低于其机会成本时,该国就专门生产小麦。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本国可能不得不自己生产这两种产品。但是也只有在布和小麦的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本国才会两种产品都生产,这其实是由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条件所决定的。机会成本又等于布和小麦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之比。这样,在没有国际贸易时,产品的相对价格等于它们的相对单位产品的劳动投入。四、单个要素世界中的贸易假定有两个国家,一个就是本国,一个是外国。每一个国家都只有劳动这一种生产要素;并能生产布和小麦。另外L为本国的总资源,aLC和aLW分别是本国布和麦的单位劳动投入。我们以同样的符号代表外国的劳动供给和单位劳动投入,只是都加上一个星号。这样,外国的总劳动供给为L*,外国布和麦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a*LC和a*LW。在一般情况下,单位劳动投入在各国可以很不相同。本国可能在布的生产方面比外国的生产率高而在麦的生产方面生产率较低,也可能相反。这里我们假定:aLC/aLW<a*LC/a*LW也即

aLC/a*LC<aLW/a*LW

即本国布与麦的单位劳动投入比比外国要低,或者说本国布的机会成本比外国要低,本国布的相对生产率要高于麦的相对生产率。这时,我们说本国在布的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比较优势的定义包括四种单位劳动投入,并不是两种。如果仅仅比较一种产品两个国家的单位劳动投入,并不能显示出比较优势。例如我们比较aLC和a*LC

,若aLC<a*LC

,那只是表示本国生产布的效率比外国高,本国在布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可以看出,在只生产两种商品的假设下,如果两个国家各自都在某一商品的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那么该商品也就必然是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所以我们说,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只是比较优势论的一个特例。但是如果某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的效率都比另一个国家高,即它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其比较优势就必须根据上述四种单位劳动投入的大小来确定。若劳动力和单位劳动投入给定,就可以画出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已前面绘出。根据前面的假定,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要比本国的陡峭。在没有国际贸易时,两国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就是aLC

/aLW

,外国的就是a*LC

/a*LW

。一旦允许进行国际贸易,价格就不再完全由国内因素决定了。如果外国布的相对价格高于本国,则本国出口布而进口小麦可能是有利可图的。当然,这种进口和出口不会无限制地进行下去,随着本国布的出口增加,本国布的相对价格会提高,外国的会降低;而本国小麦的相对价格则会随着进口的增加而降低,外国的会提高,进口和出口在两国相对价格相等时停止。所以关键的一个问题是确定贸易后的商品的相对价格。

注:根据我们前面的假定,aLC/aLW<a*LC/a*LW,外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比本国的要陡峭。QWQC0Q*WQ*C L*/a*LW

L*/a*LC

0斜率a*LC

/a*LW

斜率aLC/aLW

(a)(b)本国(a)和外国(b)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五、贸易后相对价格的决定国际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和其它价格一样,也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但是在考虑比较优势时,我们不能仅作局部均衡分析,而要联系两个产品市场,作一般均衡分析。要这样做,就不仅要注意麦和布的供给与需求数量,而且要注意它们的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以布为例,这就是说,要用布的供求数量除以麦的供求数量。后面的图显示了整个世界相对于麦的布的供给与需求,这种相对供给和需求是布的相对价格的函数。相对需求曲线用RD表示,相对供给曲线用RS表示。世界一般均衡要求相对供给等于相对需求。这样,世界相对价格就由RD和RS的交点决定。应该注意图中相对供给曲线RS的形状。它像一个“台阶”,上下是水平线,中间由垂直线相连。只要理解这条曲线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整个模型就容易理解了。首先,RS线表明,如果布的世界相对价格PC/PW<aLC/aLW,本国和外国都不会生产布,世界就不会有布的供给。这是由于,根据我们前面的假设,如果PC/PW<aLC/aLW,本国就会专门生产麦。而现在假定aLC/aLW<a*LC/a*LW,因此如果PC/PW<aLC/aLW

,本国都不会生产布,外国就更不会生产了。这样,在相对价格低于aLC/aLW时,世界就不会有任何布的供给。0布的相对价格PC/PW

a*LC/a*LW

aLC/aLW布的相对数量(QC+Q*C)/(QW+Q*W)RD*RD布的相对价格处于此区间时,世界没有布的供给其次,如果布的相对价格正好等于aLC/aLW,那么本国工人在生产两种产品中的任何一种时都会得到相同的报酬,所以本国工人就会愿意同比例地生产可能数量的两种商品,使相对供给曲线成为水平线。0布的相对价格PC/PW

a*LC/a*LW

aLC/aLW布的相对数量(QC+Q*C)/(QW+Q*W)RD*RD布的相对价格处于aLC/aLW时,世界布的供给为一条水平线第三,如果PC/PW>aLC/aLW,则本国就会专门生产布。这时,只要PC/PW<a*LC/a*LW,外国仍会专门生产小麦。前者生产的布的产量为L/aLC,后者小麦的产量为L*/a*LW。因此,对于任何介于aLC/aLW和a*LC/a*LW之间的相对价格,布的相对供给线就是一条垂直线,其数量水平由下式决定:(L/aLC)/(

L*/a*LW)

0布的相对价格PC/PW

a*LC/a*LW

aLC/aLW布的相对数量(QC+Q*C)/(QW+Q*W)RD*RD布的相对价格处于纵轴两点之间时,世界布的供给为一条垂直线第四,当PC/PW=a*LC/a*LW时,外国工人由于在两个产业得到相等的工资,外国就会两种产品都生产,使相对供给曲线又变成水平的了。

0布的相对价格PC/PW

a*LC/a*LW

aLC/aLW布的相对数量(QC+Q*C)/(QW+Q*W)RD*RD布的相对价格处于a*LC/a*LW时,世界布的供给又变成一条水平线最后,当PC/PW>a*LC/a*LW时,本国和外国都将专门生产布而不愿意生产麦,这时布的相对供给无穷大。

0布的相对价格PC/PW

a*LC/a*LW

aLC/aLW布的相对数量(QC+Q*C)/(QW+Q*W)RD*RD布的相对价格处于a*LC/a*LW点之上时,世界没有布的供给六、贸易利得

比较优势要说明的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贸易,都会得益。在我们的例子中,本国会专业生产并出口布,而外国会专门从事麦的生产和出口。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第一种方法是把贸易看作一种间接的生产方法。本国本来可以直接生产麦,但是与外国进行贸易使它可以通过生产布,并用布来交换麦而间接“生产”麦。这种间接的“生产”方法比直接生产的效率更高。我们可以考虑使用1小时劳动的产出。如果本国直接生产小麦,1小时劳动生产1/aLW斤小麦,如果用这一小时的劳动去生产布,可以生产1/aLC尺布。每尺布的相对价格是PC/PW,所以1小时劳动生产的布可以换取(1/aLC)(PC/PW)斤小麦。只要(1/aLC)(PC/PW)>1/aLW或者PC/PW>aLC/aLW

它就比用1小时劳动直接生产的小麦要多。而前面的分析说明,如果两国都专门生产某一种商品,实行完全的专业化,必然有PC/PW>aLC/aLW。这就说明本国生产布,然后用布交换麦的这种间接“生产”方法比直接生产麦更有效。同样的道理,外国可以直接生产麦,并用麦来交换布而间接地“生产”布。另一种方法是看贸易如何影响了各国的消费可能性。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没有贸易时,消费的可能性是与生产可能性相同的(图中的实线)。开展贸易后,两国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本国在E点,外国在F点。由于用本国生产的一部分产品去交换外国生产的产品可以得到比本国两种产品都生产时更多的商品组合,本国的消费可能性就扩大了。反之,外国也是一样。在图中,本国贸易后的消费可能性由虚线Eb表示,外国的由Fd表示。对于两个国家而言,贸易都使它们消费选择的范围更大。00QWQCQ*CQ*Wabcd(本国)(外国)EF布麦本国aLC=2aLW=3外国a*LC=3a*LW=4课堂作业本国和外国的单位劳动投入

1、本国和外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各是什么?2、如果分工,则布的国际价格应该在什么水平上?对李嘉图模型的评论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关系为什么说绝对优势是比较优势的一个特列?aLC/aLW<a*LC/a*LWaLC/a*LC<aLW/a*LWaLC<a*LCaLW<a*LW或者aLW>a*LW但是,反过来——aLC<a*LCaLW<a*LWaLC/a*LC<aLW/a*LW从而,由RCAij=Xij/XitXwj/XwtRRCAij=Xij/XitXrj/XrtNXij=Xij–MijXij+Mij若NX大于零且数值越大,竞争优势越大。文章来源:《经济评论》2002年03月

文章作者:王佃凯

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人“比较利益陷阱”。比较优势陷阱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它是指执行比较优势战略时,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机会成本的大小来确定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只能获得相对较低的附加值。并且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化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加上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甚至是贫困化增长现象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第二种类型是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由于初级产品出口的形势恶化,发展中国家开始以制成品来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利用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升级。但由于自身基础薄弱,主要通过大量引进、模仿先进技术或接受技术外溢和改进型技术等作为手段来改善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并有可能进入高附加值环节。但是这种改良型的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