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共同犯罪_第1页
第十章共同犯罪_第2页
第十章共同犯罪_第3页
第十章共同犯罪_第4页
第十章共同犯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学讲义主讲人:周立刚

第一节共同犯罪概述第二节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第三节共同犯罪的形式第四节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刑事责任第五节共同犯罪的特殊问题第十章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刑法》第25条

第一节共同犯罪概念一、必须二人以上二、必须有共同故意(一)共同故意的含义“共同故意”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各共犯人均有相同的犯罪故意,二是各共犯人之间具有意思联络。

视频:《追捕》片段

关于片面共犯

(二)没有共同故意的情形三、必须有共同行为

第二节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1.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2.同时犯3.二人以上实施危害行为,罪过形式不同的

(例:刑400-2与刑316)4.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的5.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实行犯过限)

视频:《天下无贼》打劫片段6.事后通谋的窝藏行为、包庇行为7.间接正犯8.先后实施的相关犯罪行为,彼此没有主观

联系的(二)没有共同故意的情形

片面共犯是指参与同一犯罪的人中,一方认识到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犯罪,而另一方没有认识到有他人和自己共同犯罪。我国刑法理论大多肯定片面帮助犯。一般认为以从犯处理为宜。片面共犯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关于片面共犯

一是片面的共同实行,即实行的一方没有认识到另一方的实行行为。二是片面的教唆,即被教唆者没有意识到自己被教唆的情况。三是片面的帮助,即实行的一方没有认识到另一方的帮助行为。例如,甲明知乙正在追杀丙,由于其与丙有仇,便暗中设置障碍物将丙绊倒,从而使乙顺利地杀害丙。片面共犯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共同行为”指各共犯人的行为在共同故意支配下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形成为一个整体。

共同犯罪的表现形式:一是共同作为;

二是共同不作为;

三是作为与不作为相结合共同犯罪行为的分工可能表现为四种情况:一是实行行为;二是组织行为;三是教唆行为;四是帮助行为。视频:共同的“钓鱼”行为三、必须有共同行为(一)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二)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中通谋的共同犯罪

承继共犯(三)简单的共同犯罪和复杂的共同犯罪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四)一般的共同犯罪和特别(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犯罪集团视频:1.2

第三节共同犯罪的形式

例如,甲意欲抢劫而对A实施了暴力,在抑制了A的反抗后,乙到了现场,并且明知甲在抢劫A的财物,乙与甲一起共同强取了A的财物。在这种情况下,甲与乙仍然成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再如,丙意欲抢劫B的财物而对其实施暴力,并且造成了B的重伤,此时丁到了现场,并且明知丙要抢劫B的财物,丁与丙一起共同劫取了B的财物。丁虽然与丙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但丁不对B的重伤承担刑事责任,只有丙对B的重伤承担刑事责任。分清不同情况区别处理

例如,甲、乙二人共同故意杀A,即使只是甲的一发子弹打中了A,乙也应承担杀人既遂的责任再如,丙、丁二人共同故意伤害B,但不知道是谁的行为导致了B的重伤,对此,丙、丁二人均应对B的重伤承担责任。“部分行为,全部责任”的原则1.对行性共同犯罪

2.聚合性共同犯罪

3.集团性共同犯罪

必要的共同犯罪

如果先行为人已实施一部分实行行为后,后行为人以共同犯罪的意思参与实行或者提供帮助,则为承继的共同犯罪。后行为人就其参与后的行为与先行为人构成共同犯罪。至于后行为人就其参与前的行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则应分清不同情况区别处理。承继共犯

1.《刑法》26—2“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2.构成犯罪集团必须具备的条件

3.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集团的类型犯罪集团

一、主犯及其刑事责任二、从犯及其刑事责任三、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四、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

视频讨论:安徽阜阳吴某杀妻案第四节共犯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

(一)主犯的概念与种类“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1.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2.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又称其他主犯,或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二)主犯与首要分子的关系(三)主犯的刑事责任一、主犯及其刑事责任

1.首要分子分为两类:一是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二是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2.犯罪集团中的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因为在犯罪集团中,除了首要分子是主犯以外,其他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也是主犯,但他们不是首要分子。3.在聚众犯罪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原则上也可以认定其中的首要分子是主犯。(例外,刑291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二)主犯与首要分子的关系

《刑法》第97条规定:“本法所称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首要分子

1.“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并不等同于“集团成员所犯的全部罪行”;2.如何判断集团成员的行为是否实行过限呢?

可以结合犯罪集团的性质进行判断,因为犯罪集团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犯罪集团的共同故意。以某一种或某几种确定性质的犯罪为目的的集团,如果个别成员实施了确定性质的犯罪之外的犯罪,则可认定为实行过限。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应分为两种情况处罚:

对于组织、指挥共同犯罪的人(如聚众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其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对于没有从事组织、指挥活动但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应按其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其他主犯的刑事责任“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1.从犯的种类:从犯是相对于主犯而言的。主犯是共同犯罪中的核心人物,没有主犯就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只有主犯(须二人以上)没有从犯的现象是存在。

2.处罚原则《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视频:薄谷开来、张晓军故意杀人案

二、从犯及其刑事责任1.“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是胁从犯。2.胁从犯的认定:(1)胁从犯可能转化为从犯或主犯;(2)行为人身体完全受强制、完全丧失意志自由时实施的某种行为,以及符合紧急避险条件的行为,不成立胁从犯。3.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其中的“情节”主要是指被胁迫的程度、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三、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例如,抢劫犯持枪劫持出租车司机,令司机将其送往某银行实施抢劫行为的,出租车司机因为完全丧失意志自由,不构成抢劫罪的胁从犯。再如,民航飞机在飞行中突遭武装歹徒劫持,机长为避免机毁人亡,不得已将飞机开往歹徒指定地点。机长的行为是紧急避险,不是劫机犯的胁从犯。不成立胁从犯情形(一)教唆犯的概念和成立条件“教唆他人犯罪的,是教唆犯。”(二)教唆犯的认定(三)教唆犯的处罚四、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1)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被教唆的人)必须是特定的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间接正犯(2)必须有教唆行为(3)必须有教唆故意2.成立教唆犯的条件将他人作为工具来利用、从而实现犯罪的情既,就是间接正犯。间接正犯是实行行为的一种样态,不可单纯理解为行为人。间接正犯区分为以下类型:第一,利用无责任能力者的身体活动;第二,利用他人不属于行为的身体活动。例如,利用他人的反射举动或者睡梦中的动作实现犯罪的,属于间接正犯。

下页

间接正犯第三,利用者对被利用者进行精神或身体)强制,使他人丧失自由意志时,使之实施一定的犯罪活动。例如:药物控制。第四,利用缺乏故意的行为。这就是所谓利用不知情者的间接正犯。例如,医生指使不知情的护士给患者注射毒药,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第五,利用有故意的工具。第六,利用他人的合法(不知情的第三者)行为。例如:甲为了非法拘禁乙,谎称乙是现行犯,使警察拘留了乙。第七,利用被害人的行为。所谓有故意的工具,就是指被利用者虽然有责任能力并且有故意,但缺乏目的犯中的目的,或者不具有身份犯中的身份。例如,甲以牟利目的利用没有牟利目的的乙传播淫秽物品。如果乙明知甲具有牟利目的,则乙与甲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共犯。如果甲支配了犯罪事实,则成立间接正犯,否则成立教唆犯或者帮助犯。如果乙不仅自己没有牟利目的,也不明知甲有牟利目的,则应认为甲支配了犯罪事实,肯定甲成立间接正犯。利用有故意的工具当利用者使被害人丧失自由意志,或者使被害人对结果缺乏认识或产生其他法益关系的错误,导致被害人实施了损害自己法益的行为时,利用者成立间接正犯。如行为人强迫被害人自杀的,成立杀人罪的间接正犯。利用被害人的行为

1.教唆行为必须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进而使之实行犯罪。

2.教唆行为的方式没有限制(口头的、书面的,或示意性的动作<如使眼色、做手势>)。3.必须是唆使他人实施较为特定犯罪的行为,让他人实施所谓不特定犯罪的,难以认定为教唆行为。4.教唆行为的成立不要求行为人就具体的犯罪时间、地点、方法等作出指示。(2)必须有教唆行为教峻犯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可能成立教唆犯。一般来说,教唆犯认识到自己的教唆行为会使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故意进而实施犯罪,认识到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被教唆人实施犯罪行为并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3)必须有教唆故意教唆行为的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但特定并不意味着只能对一人教唆,对特定的二人以上实施教唆行为,也能成立教唆犯。

如果唆使的对象不特定,则叫“煽动”,不成立教唆;煽动是比教唆更为缓和的概念。特定的教唆对象(1)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所教唆的罪定罪。如果被教唆的人将被教唆的罪理解错了,实施了其他犯罪,或者在犯罪时超出了被教唆之罪的范围,教唆犯只对自己所教唆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实行(犯)过限

(2)对于间接教唆也应按教唆犯处罚(3)分则将教唆他人实施特定犯罪行为规定为独立犯罪的情形3.教唆犯的认定

(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第29条第1款)

(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教唆犯的处罚

一、共同犯罪与身份(一)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的共同犯罪(二)不真正身份犯的共同犯罪二、共同犯罪的认识错误三、共同犯罪与犯罪形态第四节共同犯罪的特殊问题

1.共同犯罪人超出共同犯罪故意又犯其他罪的,对其他罪只能由实行该种犯罪行为的人负责,对其余的人不能按共同犯罪论处。这种情况叫实行犯过限。

2.教唆犯罪中实行过限的认定:

(1)“你把他给杀了!”——明确表达的教唆

(2)“你去给他放放血”,“让他吃点苦头”。

——盖然性教唆是一种不确定的教唆。只要基于这种教唆,他人产生犯意并实施一定的犯罪行为,造成了侵害后果,教唆犯就应当对此承担刑事责任,不存在过限的问题。(3)“你或者把他打一顿,或者把他家的房子给烧了,或者把他东西给偷了。”

——选择性的教唆实行(犯)过限

1.被教唆的人在教唆者所提供的几种方案之中选择了一种来进行犯罪,那么教唆犯都应当对此承担刑事责任。

2.如果被教唆的人犯了所提供的所有犯罪,在这种情况下就属于实行过限。教唆犯只是让被教唆的人在这几种情况中犯一种罪,并没说所有罪都犯,因此不是教唆他人犯数罪。如果几种都犯了,那对教唆犯应当按照最重之罪的教唆的既遂来认定。

3.教唆犯提供几种罪,但被教唆人一种罪都没犯,这种情况属于刑法第29条第2款所规定的被教唆人没犯所教唆的罪。对教唆犯应当按照最重之罪的教唆的未遂来认定。选择性的教唆

(1)教唆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任何罪,都应当依照《刑法》第29条第1款的规定从重处罚。(2)教唆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八类行为),应当对教唆犯从重处罚。(3)教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以外之罪,以及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犯任何罪如何处理,应当按照间接正犯(实践上即按照实行犯)处理并从重处罚。(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

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1.就共同正犯而言,当所有正犯者都自动中止犯罪时,均成立中止犯。2.共同正犯中的一部分正犯自动停止犯罪,并阻止其他正犯实行犯罪或防止结果发生时,这部分正犯就是中止犯;其他没有自动中止意图与中止行为的正犯,则是未遂犯。3.如果共同正犯中的一部分正犯中止自己的行为,但其他正犯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时,均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