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12个_第1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12个_第2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12个_第3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12个_第4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12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7年月日教师姓名戴朝霞专业部机电汽修任教班级二机电11教材版本□国家统编教程□省编教材□工科教材□校本教材其它()学科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周课时数2单元课题透视经济现象教学内容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一、商品和货币二、价格和价值规律三、消费和消费观第二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中的劳动者第三课个人收入与理财个人收入与分配依法纳税投资理财教学目的和要求知识目标: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货币及货币的基本职能;3.商品的价格及影响价格的因素;4.价值规律的作用;5.消费方式及常见的消费心理;6.科学的消费观;7.企业的含义和类型;8.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9.劳动者应具备的素质;10.个人的收入与分配;1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12.个人收入所得税;确立纳税人意识;13.认识储蓄、证券、商业保险。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从一般到特殊,从普遍到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改革开放意识,是学生树立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2.培养学生树立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商品的概念;2.货币及货币的基本职能;3.价值规律的作用;4.科学的消费观;5.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6.劳动者应具备的素质。难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2.价值规律的作用;3.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结合典型案例,使用多媒体教学,运用提问、讨论等形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抽象的问题讲好、讲活。教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注意事项课时安排第1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4课时第2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2课时第3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4课时课时序号:1年月日教师姓名戴朝霞专业部机电汽修任教班级二机电11教材版本□国家统编教程□省编教材□工科教材□校本教材其它()学科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周课时数2课题商品及商品的基本属性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商品的概念。2.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学好商品经济理论,有助于正确认识经济现象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主观念、开放概念、平等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教学重点难点商品的基本属性教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棵设疑:以农夫山泉为例分析:农夫山泉源出于千岛湖水面下70米,长年水温12摄氏度,天然清纯,味道甘洌,富含多种矿物质,经过十三道工序加工成可口的农夫山泉天然千岛湖水、采集来的千岛湖水、经过加工后的农夫山泉三种水有何不同?分别以自然物品、劳动产品、商品来命名。学生讨论、回答讲授新课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商品和货币1.多种多样的商品(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要准确地理解商品的概念,首先必须把握两个条件:一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学生分析A.自然状态下的阳光,空气?B.商店里卖的农夫山泉,乐百氏是不是商品?C.声音不是商品,美国加州某青年游历全世界,录下了各种鸟鸣,松林喧哗,瀑布奔泻,小溪潺潺的声音,经过剪辑,开办了“自然之声”豪华商店,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要,成为很多失眠者的催眠曲,生意兴隆,这种声音是不是商品?D.你从商店买来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是不是商品?E.废品是不是商品?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品是不是商品?(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社会分工(需要,商品经济存在的基础。);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交换,不能无偿获得)2.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商品的使用价值。(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价值。(3)关系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学生讨论并分析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小结小节本节内容,指明重难点作业什么是商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什么?板书设计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商品和货币1.多种多样的商品(1)商品的含义(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2.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使用价值(2)商品的价值。(3)关系教后反思课时序号:22009年月日教师姓名戴朝霞专业部机电汽修任教班级二机电11教材版本□国家统编教程□省编教材□工科教材□校本教材其它()学科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周课时数2课题货币的基本职能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货币产生的过程;货币的含义、职能;通货膨胀。2.能力目标:使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会管理和运用好自己掌握的货币。3.觉悟目标: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货币的产生、含义和职能。教学难点:通货膨胀教法讲授法、探究法学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棵复习提问:什么是商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有哪些?什么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导入新课:设问导入:我们生活中必需的物品主要从哪里来的?什么是“钱”?钱是货币吗?提问和设问,学生回答。讲授新课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三、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是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中产生的。(1)原始社会末期出现最初的商品交换物物交换。(2)随着生产和分工的发展,交换出现难度。(3)难题解决的办法出现一般等价物。什么是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可以与其他各种商品相交换,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4)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5)货币出现。1.什么是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啥商品。2.货币的职能(1)基本职能A: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叫价格。B: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价值尺度。(2)纸币A:含义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B: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数量,纸币就会贬值,引起物价上涨,叫通货膨胀。(3)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4.货币的发展提问和设问,学生回答。提问和设问,学生回答。小结学生概述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教师点评并进行德育教育。作业1.什么是货币?2.货币的职能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基本职能?3.什么是纸币?板书设计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三、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2.什么是货币?3.货币的职能(1)基本职能(2)纸币(3)货币的其他职能4.货币的发展教后反思课时序号:3年月日教师姓名戴朝霞专业部机电汽修任教班级二机电11教材版本□国家统编教程□省编教材□工科教材□校本教材其它()学科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周课时数2课题价格和价值规律课型新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理解价格上下波动的原因,掌握价值规律的作用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意识运用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价值规律分析市场现象教学重点难点价值规律的作用教法案例教学法学法讨论式、启发式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棵商店里的商品种类繁多,每种商品都有自己的价格,随着时间的不同,各种商品的价格都不相同。那么商品价格的变动时什么原因引起的?商品价格的波动又有什么规律?本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谜团。讲授新课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二、价格和价值规律(一)多变的商品价格在经济生活中,商品价格总在不断变动,不仅不同商品的价格不同,就是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价格也不尽相同;而且商品的价格不会无限上涨,也不会无限下跌,似乎有规律可循。(二)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的价格不会无限上涨,也不会无限下跌,汽车再便宜也不会比自行车价格低。这就是商品价值决定的。2.市场上商品的价格高低不等的原因首先,它们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反之,则越低。其次,价格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时间、地域、文化等。3.供求影响商品的价格。在市场上,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短缺会造成该商品紧俏难买,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当某个商品供过于求时,过剩造成商品的积压,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4.价格对供求的反作用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消费者会相应减少对这种商品的需求,生产者会扩大生产,增加对这种商品的供给;反之,价格下降,消费者的需求会增加,厂商的供给会减少,从而改变供求关系。5.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被称为价值规律。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三)价值规律的作用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高于价值,表明这种商品供不应求。商品生产者为了利润就会扩大这种商品的生产,使这个生产部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增加;某种商品价格下跌,地域价值,表明这种商品供过于求,商品生产者为了避免亏本就会减少生产,使这个生产部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减少。在这里,价值规律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动,优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配置。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盖上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照其价值来交换,谁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改善经营管理,谁的劳动生产率就高,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会少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利就多,就会刺激其他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消耗,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各不相同,生产条件好,经营管理水平高的生产这,生产出来的商品适销对路,因而获利较多,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反之,生产者就可能被市场淘汰。让学生看第五页图,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商品不同的价格,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以及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和作用。请同学们课下做好复习,深刻理解。作业价值规律的作用有哪些?板书设计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二、价格和价值规律(一)多变的商品价格(二)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决定价格2.市场上商品价格高低不等的原因3.供求影响价格4.价格对供求的反作用5.价值规律(三)价值规律的作用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教学反思课时序号:4年月日教师姓名戴朝霞专业部机电汽修任教班级二机电11教材版本□国家统编教程□省编教材□工科教材□校本教材其它()学科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周课时数2课题消费和消费观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识记的知识。A.影响消费的因素。B.消费类型的分类。(2)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的知识。A.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B.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D.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点。E.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F.为什么要坚持四大消费原则。G.艰苦奋斗在今天是否过时了。(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问题。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并初步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2.能力目标。本课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进行理论抽象的能力,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针对今天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等观念,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关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以及避免盲从等消费观念,使学生成为理性的消费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常见的消费心理难点:科学的消费观教法案例教学法学法指导启发讨论式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棵出示图片P8,请学生思考:你认同图中哪种消费行为,为什么?讲授新课三、消费和消费观1.不同的消费行为(1)消费的类型消费行为主要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和信贷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是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消费方式;信贷消费是用未来的钱实现今天的消费,这种消费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用。补充:漫画,引出“先储蓄后消费”和“先消费后还款”两种消费行为,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怎样看待这两种消费方式?老师帮助总结:二者并无好坏之分,各自适用的情况不同,再列举何种情况下用前者,何种情况下用后者,如在收入前景稳定的情况下,大宗商品的购买可以考虑贷款消费。贷款消费这部分的内容,首先要简单解释什么是贷款消费;把握贷款消费的特点;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哪些消费品和服务。可以使用一个具体的案例(或者买车、或者买房),将要办理的各种手续和程序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对这种消费方式形成更客观的评价。让学生比较贷款消费与钱货两清消费、租赁消费在商品所有权和使用权转移方式上的差异,使学生了解商品的所有权可以逐渐地发生转移。作为引申,可以讲解贷款消费的作用。包括对个人和对社会各有什么影响。另外,可以讲授贷款消费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如讲究信用,及时还贷;理性消费,不铺张浪费;量入为出,保持适度消费等等。租赁消费。请学生思考:我们在消费的时候,是不是想怎样消费就怎样消费呢?请学生总结:消费受哪些因素的影响?(2)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首要因素。商品价格、消费心理等也是影响消费的因素。2.常见的消费心理(1)求同心理。(2)求异心理。(3)求名心理。(4)求实心理。3.科学的消费观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首先,要保证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消费者要把过去、当前和未来的收入综合考虑,作出合乎自身状况的消费计划。另外,过分抑制消费虽然是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但并不可取。可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也可以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角度说明合理消费的重要性B.统筹兼顾,合理消费。从探究活动中中学生容易随大流买东西的现状分析出发,说明从众、攀比心理造成的浪费,让学生在消费中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另外,针对中学生容易凭一时冲动购物进行分析,教育学生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使消费结构合理化。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核心问题是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并做到可持续。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这一问题。教材的探究活动中使用了一次性塑胶餐盒的例子及环保电池和绿色食品的图片,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观念。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首先,从探究活动中的“打包”获得多数人认同这一事例来反映社会主流对勤俭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因为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是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后出生的一代,艰苦奋斗精神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距较远。在讲解中,可从文化传统的传承、国情现状、个人成长等角度来帮助学生认识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小结1.师生回顾所学知识,点名重难点。2.课堂练习。作业如何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板书设计三、消费和消费观1.不同的消费行为(1)消费的类型(2)影响消费的因素2.常见的消费心理(1)求同心理。(2)求异心理。(3)求名心理。(4)求实心理。3.科学的消费观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统筹兼顾,合理消费。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后反思课时序号:5年月日教师姓名戴朝霞专业部机电汽修任教班级二机电11教材版本□国家统编教程□省编教材□工科教材□校本教材其它()学科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周课时数2课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课型新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掌握企业的含义,了解企业的类型,理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效益的观念、竞争观念运用目标:运用经济效益的有关知识分析经济建设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教法案例教学法学法讨论式、启发式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棵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要赢利就必须讲求经济效益,那么什么是经济效益、什么是利润?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怎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将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问题。讲授新课第二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一、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例: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是我国中小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现有10万余家生产企业在这里常年展示着170万种商品。2007年,小商品城总成交额348亿,其中,外贸出口占总成交额60%以上,商品辐射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里成就了数以万计的“老板”,涌现了“吸管大王”“雨衣大王”……2007年“吸管大王”的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饮用吸管生产企业,公司90%以上的吸管销售世界各地,一年的产量占了全球的四分之一以上。(一)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人们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是由企业提供的。企业从事上购买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商品,同时也源源不断的向市场输送自己生产的商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二)企业的含义和类型1.企业的定义企业是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商品的经济组织。2.企业的特点(1)企业是营利性组织,能够自负盈亏,对自己的经营活动成果承担责任;(2)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要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办理相关的登记审批手续。3.企业的类型(1)按所有制形式划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2)按组织形式划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占据着支配地位。大中型企业通常采取这种形式。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①有限责任公司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最低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万元,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中小企业一般选择这种公司形式。②股份有限公司由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最低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万元,全部资本化分为等额股份,通过发起或者募集设立。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责任。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被称为上市公司。这种公司形式适合于大中型企业。(三)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1.经济效益的定义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销售收入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即产出与投入之比。2.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方法①面向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市场需求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激烈,只有不断生产出适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为此,企业要研究市场,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使新产品符合乃至能引导市场的需求。例:青岛一家民营企业,开发出科技含量高的环保型“果冻蜡”“魔术蜡”等科技蜡烛,畅销欧美市场,每支蜡烛获利2美元,该企业每年仅蜡烛出口一项就达2500多万美元。②创新科技,推动企业集约型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之源。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节约型社会的建设,顺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大趋势……都要求企业必须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积极采用“高、新、精、尖”技术武装企业,使企业的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近年来,我国企业出口一台售价为32美元DVD,需交给外国厂商18美元的专利费,而制造成本是13美元,算下来我国企业只能赚取1美元的利润。一台售价79美元的国产MP3,国外厂商要拿走45美元的专利费,而制造成本是32.5美元,算下来我国企业获得的船利润只有1.5美元。③提高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有效保证。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以质量求生存,向质量要效益,已成企业的共识。④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管理出效率,管理出人才”,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管理者要以先进的管理理念武装自己,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手段来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⑤适度扩张,追求规模效益“规模出效益”,企业适度扩大规模,生产成本就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低,利润随之增加。实现规模经营,企业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努力:一、充分实现生产和管理过程的标准化和专业化,发挥分工和协作的效益二、通过企业间的合并和联合,扩大产出规模,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企业实力。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企业,企业有哪些种类,企业应如何来提高经济效益。请同学们课下做好复习,深刻理解。作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有哪些?板书设计第二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一、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二)企业的含义和类型1.企业的定义2.企业的特点3.企业的类型(三)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1.经济效益的定义2.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方法①面向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②创新科技,推动企业集约型发展。③提高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④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⑤适度扩张,追求规模效益教学反思课时序号:6年月日教师姓名戴朝霞专业部机电汽修部任教班级二机电11教材版本□国家统编教程□省编教材□工科教材□校本教材其它()学科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周课时数2课题企业中的劳动者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为什么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2.高素质劳动者应具备什么?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成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难点: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教法案例教学法学法指导启发讨论式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棵提问:大家将来希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总结:对于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大部分同学具有明确的志向,但是大家是否关注过我们国家这些年或者将来几年的形势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实现我们的职业理想呢?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来做一个新时代的劳动者呢?讲授新课二、企业中的劳动者材料一:名人论劳动劳动使人建立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高尔基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正是劳动本身构成了你追求的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获得的享受,很快就会变得枯燥无聊,索然无味。——休谟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陶铸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欧文材料二:许振超是个初中毕业生,他与同龄的工人一样受教育少,年龄偏大,在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下岗再就业“特困户”时,他却坚信“悟性在脚下,路由自己找。”他踏着时代前进的节拍刻苦专研吊桥技术,由一名普通的吊桥司机成为公司出名的维修专家,世界一流的技术专家.问:以上材料体现了作为新时代劳动者什么样的择业观?1.劳动模范显身手劳动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工作岗位有区别,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有作为,都应受到尊重。2.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材料三: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董事长曾说;”如果你把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留下,把我们的人带走,我们的公司会垮掉;相反,你拿走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而留下我们的人,十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问:说说你对这一段话的理解。材料二:许振超例子给你什么启发?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企业长盛不衰的保证。材料四:某电机厂支撑关键技术的是70多岁的四位老人,缺少他们,万人大厂只能关门。另一方面,因缺乏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因不合格产品造成的损失也十分惊人.材料五:工程师、技术员、技术工人比例:发达国家1:4:10我国1:0.8:4材料四、五说明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3.成为高素质劳动者(1)我国劳动力资源存在的问题一是劳动力整体受教育程度低;二是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高级技能人才更为短缺。(2)成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应从以下方面努力:第一,确立职业理想,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培养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学好专业,提高职业技能。第四,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第五,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心理素质。小结师生回顾所学知识,点明重难点。课堂练习。作业如何成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板书设计二、企业中的劳动者1.劳动模范显身手2.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3.成为高素质劳动者(1)我国劳动力资源存在的问题(2)成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应从以下方面努力:教后反思课时序号:7年月日教师姓名戴朝霞专业部机电汽修任教班级二机电11教材版本□国家统编教程□省编教材□工科教材□校本教材其它()学科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周课时数2课题个人收入与分配课型新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运用目标:让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提高效率教学重点难点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教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棵怎样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学生讨论、回答讲授新课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分配一、个人收入与分配(一)多元的家庭收入1.城镇居民收入结构(1)工资性收入(2)经营性结构(3)财产性收入(4)转移性收入2.农村居民收入结构(1)工资性收入(2)家庭经应收入(3)财产性收入(4)转移性收入(二)个人的收入与分配1我国的分配制度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非配方式并存2.按劳分配的定义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中,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其他分配方式(1)按个体劳动者成果分配(2)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4.实行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有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也是有我国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三)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因此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坚持效率原则,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使劳动者的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紧密结合起来,就要让按各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打破平均主义,激励劳动者和建设者的积极性,鼓励人们多劳动多积累。坚持公平原则,就是要防止分配不公,避免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合理,投入同样的劳动和生产要素,应当获得大致相同的收入。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效率与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社会公平才能逐步实现。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只有分配公平,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小结小节本节内容,指明重难点作业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板书设计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一个人收入与分配(一)多元的家庭收入1.城镇居民收入结构2.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二)个人收入和分配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3.其他的分配方式4.实行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原因(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坚持效率原则2.坚持公平原则3.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教后反思课时序号:8年月日教师姓名戴朝霞专业部机电汽修任教班级二机电11教材版本□国家统编教程□省编教材□工科教材□校本教材其它()学科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周课时数2课题依法纳税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税收的概念及特点。2.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教学重点难点确立纳税人的意识教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棵怎样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学生讨论、回答讲授新课二、依法纳税(一)个人纳税面面观1.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2.税收的特征:(1)强制性(2)无偿性(3)固定性3.税收的种类根据征税对象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二)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取得的各项收入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按照征税项目的不同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三)确立纳税人的意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纳税不仅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而且是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同时,公民要增强对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学生讨论并分析小结小节本节内容,指明重难点作业什么是税收?税收有哪些特征?板书设计二、依法纳税(一)个人纳税面面观1.税收的概念2.税收的特征:(1)强制性(2)无偿性(3)固定性3.税收的种类根据征税对象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二)个人所得税(三)确立纳税人的意识教后反思课时序号:9年月日教师姓名戴朝霞专业部机电汽修任教班级二机电11教材版本□国家统编教程□省编教材□工科教材□校本教材其它()学科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周课时数2课题投资理财课型新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理财的几种方法和途径:基金、储蓄、证券、保险等德育目标:钱不是万能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情感目标:要花钱就要学会自己挣钱教学重点难点1、要花钱就要学会自己挣钱2、理财的几种方法和途径:基金、储蓄、证券、保险等3、钱不是万能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教法案例分析法、谈话法、讨论法相结合学法指导启发式、合作探究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棵什么是投资?拿钱出来?钱生钱?赚钱?什么是理财?还是钱生钱?管理很多钱?理财+投资=合理的整理和规划自已的资产然后有效的投放出去完成某种目的。理财投资不是有钱人才可以做的事,而是每个人都需要,只是有钱和没钱的区别只是他们有各自的方法来规划。而不是说有钱人才需要理财,没钱人就不需要。如果只有富人才理财投资,穷人不理财投资,那只有一个结果就是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想变得富裕不是很难,只要你有一份固定的工作有着稳定的收入,工作一定年限后。只要你能养成良好的理财投资习惯就可以过上富裕的晚年的生活。今天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讲授新课三、投资理财1、安全方便的储蓄含义:储蓄是指将货币存入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当存款到期或储户随时提取时,由金融机构归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活动。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储蓄的种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特点:存取自由、安全性高、收益稳定,一种最简单的保本理财方式,目前是我国家庭主要的投资方式。投资误区:风险几乎为零,认为储蓄无风险。(实际上,在通货膨胀时,进行储蓄要考虑负利率)。掌握储蓄的多种形式,以有效避免存款利息上不必要的损失。2、风险与收益并存的证券企业债券(风险大,收益大)(1)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风险大,收益大)金融债券国债(风险最小,收益低)债券是一种稳健的投资工具,利率固定,风险小。(2)股票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工具,是股份有限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和红利收入;二是通过买卖股票带来的差价收益。股票的分类方法因此也是多种多样的。按股东权利分类,股票可分为普通股、优先股和后配股。依据股票的上市地点和所面对的投资者,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S股等区分。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国境内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港、澳、台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B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它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而H股、N股、S股是指注册地都在内地,而上市地分别在香港、纽约、新加坡的外资股。此三种股票的名称是取三地地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而得。基金:由专家经营管理,比较适合缺乏足够投资知识、时间、精力有限的投资者。特点:由专门的基金公司操作,买进和赎回都要收取相应金额的手续费。收益低于股票相应发行也低,适合长远投资。投资法则:选择业绩良好的基金公司的优秀基金经理人管理下的基金。基金的投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投入,另一种是定期定投。适合人群:有长远投资计划,希望获得较高回报又不愿有太大风险的人群。投资误区:把基金当股票,频繁买进卖出。3、冷暖相知的商业保险投资特点:保险是风险管理工具,是为无法预料的事情做准备,可以在意外发生时,弥补我们的经济损失。商业保险的种类: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投资法则:保费不超过年收入的20%,先为家庭支柱投保,首选保障次选投资。适合人群:普遍适用,即使是有三金的人,也要考虑购买商业保险。投资误区:没有目的的购买保险。4、其他投资理财的方式,如房产投资理财有多种工具,不同的人因经济状况、性格特点、投资兴趣、知识结构的不同,理财目标和投资方式也因人而异。无论选择何种理财方式,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投资时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理财。拓展部分:(一)“钱是赚来的”——要花钱自己挣(二)钱不是万能的1、钱可以买到什么,但是不可以买到什么总之,钱不是万能的······2、六个好习惯让你理财成功一半习惯一:记录财务情况。习惯二:明确价值观和经济目标。习惯三:确定净资产。习惯四:了解收入及花销。习惯五:制定预算,并参照实施。习惯六:削减开销。以上六个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开始自己的理财生活。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小结总之,中职阶段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会理财的黄金时间。在中职阶段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往往可以享用终生。作业课本介绍了那集中投资理财的方式?板书设计三、投资理财1、储蓄2、证券3、商业保险教后反思课时序号:10年月日教师姓名戴朝霞专业部机电汽修任教班级二机电11教材版本□国家统编教程□省编教材□工科教材□校本教材其它()学科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周课时数2课题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课型新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掌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并理解为何要坚持和完善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运用目标: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教学重点难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教法案例教学法学法讨论式、启发式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棵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是社会主义,在世界上是社会类型最先进的国家,但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却不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在这一时期,我们的经济发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讲授新课第四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我国1978年的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占77.6%,集体企业占22.4%。改革开放为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如雨后春笋半迅猛发展,呈现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活跃局面。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行业和领域主要有: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诸如造币业、重要国防军事工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矿产资源行业,诸如电力、电网、煤炭;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诸如港口、机场、水利设施、城市供水、公共交通、煤气、大型环保设施、金融、保险等;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包括大型油气田、石化企业、钢铁企业、汽车企业、矿山企业以及重要电子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以及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国有、非集体成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对国民经济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应保持国有经济的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竞争中提高国有经济的笑意,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何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还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有我国目前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且发展不平衡。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客观上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在利用分散资源、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上不完善,只有通过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当前的国情决定的,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请同学们课下做好复习,深刻理解。作业为何要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板书设计第四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为什么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教学反思课时序号:11年月日教师姓名戴朝霞专业部机电汽修任教班级二机电11教材版本□国家统编教程□省编教材□工科教材□校本教材其它()学科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周课时数2课题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明确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实例说明社会主义的宏观调空更为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能力。觉悟目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难点:资源配置方式教法案例分析法、谈话法、讨论法相结合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教具使用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棵案例导入:关于水的思考如何利用价格手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保护和利用水资源问题上,市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讲授新课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1、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盲目性与滞后性等缺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既具有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又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占主体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所有制结构不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只有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才能得到实现,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才能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现实生活中,同时,同步,同等程度地富裕起来这不现实也不可能,所以我国首先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后走向共富。在走向共富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收入上的差距存在,在我国,就应该坚持分配中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个原则既承认收入分配中差距的存在,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目的是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又强调国家必须对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加以适当调节。否则,如果造成收入水平的过分悬殊,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实事求是的说,目前我国对市场经济所进行的宏观调控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高档宾馆、大型商店供过于求,大量商品房无人购买,彩电大战,冰箱大战等等。但我们必须清楚,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而宏观调控也需要经过一个长期摸索、实践的过程。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保持了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会得到更充分,更好的发挥,一定比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更有效。第一,公有制决定了各部门、各企业以及劳动者之间利益上的一致性,使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第二,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控制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第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革命开放事业的领导核心,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有能力将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统一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师)总结:而这些条件都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不具备的。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运用多种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广泛的宏观调控,并且能比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更有成效。(提问)谁能列举我国正在集中力量兴办的几件大事?(生)三峡水利工程的兴办、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等3、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一方面,要求企业与居民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督,维护市场秩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市场经济的规则包括:自愿交易,平等竞争,诚实守信,等价有偿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采取哪些措施?学生回答小结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不可分割、互相联系的整体。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富为根本目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实行强有力宏观调控的基础。同时,只有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才能巩固、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才能处理好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作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规则?板书设计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看不见的手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遵循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教后反思课时序号:12年月日教师姓名戴朝霞专业部机电汽修任教班级二机电11教材版本□国家统编教程□省编教材□工科教材□校本教材其它()学科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周课时数2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旧三步走、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情景导析合作探究。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棵在《好日子》的歌声中,播放建国六十周年辉煌成就图片,同学们感觉我们现在的日子过得怎样?想不想吧我们的日子过得更好?那我们该怎么办?进入情景,感受新生活,激发学生激情。学生讨论、回答讲授新课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展示改革开放后30年的成就图片,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三步走”发展战略和总体小康

“三步走”发展战略(展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小康〈展示“小康”一词的由来〉表现宏观上: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总结〉结合课件(展示改革开放后30年的成就图片4幅,播放西部落后教育的视频和图片)讨论问题:我国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上经济发展实力比以前都进步多了。但是我国的小康社会,还存在那些缺陷?哪些不尽如意之处?总结总体小康的特点,并对整体小康和全面小康进行比较。总体小康的特点: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结论:我国的小康只是一种总体上的小康,那我们下一步的任务应该是什么?引出全面小康。2.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全面小康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定了“新三步走”战略,即: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意义1.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展示图片党的十六大提出这一目标)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过渡)六个更加从经济、政治、科教、文化、社会、人民生活等方面对未来社会勾画了一幅美好的蓝图,我们有信心去实现、去创造美好的社会,下面请大家把范围缩小一点,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讨论一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经济目标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3.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4.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已经迈入了小康社会的门槛,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这是我国发展史上的伟大成就,但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小康是个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为此,我们制订了经济建设目标,在本世纪头20年,将实现更高水平、更加全面、更加均衡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当然,其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作业为什么要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怎样实现全面小康?板书设计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三步走”发展战略和总体小康2.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全面小康(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意义教后反思课时序号:13年月日教师姓名戴朝霞专业部汽修任教班级09汽修教材版本√国家统编教程□省编教材□工科教材□校本教材其它()学科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周课时数2课题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课型新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掌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容、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增强节约和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爱护环境资源,养成环保习惯。运用目标:让学生能出不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自己职业生涯与发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教法案例教学法学法讨论式、启发式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棵例1:从2000—2005我国GDP稳步增长,2007年GDP增长速度高达11.4%,今年GDP总量可能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每亿元GDP能源的消耗量是美日的30多倍。而现在我国的人均GDP只相当与30年前日本的人均GDP例2:癌症村的悲哀(一):河南省俊北县老关嘴村被两条污水河夹着,吃的是污水,呼吸的全是臭气。癌症村的悲哀(二):村里已近有百人得癌症死亡。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我国的GDP增长了但是以过多的消耗来换来GDP的增长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会造成资源的短缺,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案例二说明河南省俊北县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会使环境遭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最终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由此得出,我们在发展经济时,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讲授新课第五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一)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1、让学生阅读课本42—43页的材料,回顾历史,然后谈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总结:在高速的工业化进程中,我国仍然存在科学技术进步相对缓慢,第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够协调,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对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重视不够等问题。因此,在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进一步明确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暴露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等内容。(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走的是一条外延式发展道路,主要依靠数量扩张实现增长,存在忽视技术进步,忽视内涵式发展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把自主创新能力放在首位,由原来主要依靠人力物力投入的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好、管理创新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主要保罗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两方面内容。(1)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a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和水平。b同事要重视第一产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化农业。(2)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在保持东部继续发展的前提下,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实现东北地区振兴,发展西部地区,从而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三)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1、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发展经济重要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基本,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2、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技术和道德等手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容,如何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内容非常重要,请同学们课下做好复习,深刻理解。作业如何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板书设计第五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一)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三)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教学反思课时序号:14年月日教师姓名戴朝霞专业部汽修任教班级09汽修教材版本□国家统编教程□省编教材□工科教材□校本教材其它()学科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周课时数2课题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课型新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的伟大成就、我国日益扩大的对外开放经济贸易。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增强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运用目标:让学生自觉增强自我保护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的双重渠道教法案例教学法学法讨论式、启发式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棵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进联合国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要准备什么,就在邓小平和乔冠华带队的代表团匆忙出发前,才突然发现带人民币不行,要带点美元。于是紧急下令全国的银行能收集到的全部美元收集起来,共是38000美元。这是整个国家赴联合国唯一的现金经费,以至于代表团住进了美国的豪华酒店,却付不起小费,最后没办法,是邓小平把他的全部个人经费省下来付给了服务生,他回家的时候只给孙女带回来一块巧克力。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就发生在30年前,30年后的现在,2006年1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0663亿美元。通过这个故事,你发现当时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怎样?——30年前的中国处于半封闭状态,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差距巨大。不仅仅是和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相比,差距巨大,而且和60年代崛起的亚洲四小龙相比,我们也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面对如此大的差距,继续自我封闭行吗?那应该怎么办呢?讲授新课第六课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对外开放的伟大成就通过30多年对外开放,我国逐步成为开放程度最高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工业已高度对外开放,服务业开放日益扩大,对外经济领域吸纳直接就业超过1亿人,世界经济中的“中国因素”日益凸显。取得的成就:全球贸易排名有改革开放之初的32位跃升至2008念得第3位进出口总额占全球比例由不足1%上升至8%贸易伙伴由40多个发展到220多个1993年以来,连续16年称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累计利用外资超过7800亿美元对外投资从无到有,规模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二)日益扩大的对外经济贸易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也称世界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货物、技术和服务的进出口贸易活动。2、对外开放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是我国经济在更广领域、更深程度上与世界经济融合在一起。(1)对外开放式我国迅速实现了国际贸易大国的转变(2)对外开放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3)对外开放加快了工业化进程,成为促进自主常新的重要途径(4)对外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5)对外开放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三)“引进来”和“走出去”1、过去,我国以“引进来”为主,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化,“走出去”也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渠道。2、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走出去”的规模将越来越大、范围将越来越广,并将与“引进来”共同构成支撑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的两大支柱。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三十年来对外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了日益扩大的对外经济贸易,深刻理解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请同学们课下做好复习,深刻理解。作业对外开放的伟大成就?板书设计第六课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对外开放的伟大成就日益扩大的对外经济贸易国际贸易对外开放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三)“引进来”和“走出去”1过去,我国以“引进来”为主2、现在,“走出去”和“引进来”共同构成支撑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的两大支柱教学反思课时序号:15年月日教师姓名戴朝霞专业部汽修任教班级09汽修教材版本□国家统编教程□省编教材□工科教材□校本教材其它()学科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周课时数2课题面对全球化,增强开放意识课型新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必要性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坚定自主创新的信念,拥护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运用目标:让学生就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能提出合理化建议。教学重点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们的应对态度教法案例教学法学法讨论式、启发式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棵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改变了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虽然由于彼此间的扩军备战、争霸,使世界形势动荡不安,但由于势均力敌,避免了人类世界再次爆发战争,尤其是极具毁灭力的核战争;但是由于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开始向多极化发展。可以说,二战后,人类社会经历的几番动荡。可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如何?五六十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时代,七八十年代是一些后起的国家的黄金时代,但全球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又是如何?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的《面对全球化,增强开放意识》。讲授新课第六课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二、面对全球化,增强开放意识(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强,各国再生产、贸易、资本活动中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商品、服务、技术、资本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其表现形式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1)生产全球化(2)贸易全球化(3)资本全球化(二)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我国实行对外来访的基本国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首先,对外开放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其次,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对外开放最后,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三)增强风险意识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它在促进了各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的同时,也是本国经济更容易受到他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们要提高风险意识,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的负面影响。在分享全球化带来收益的同时,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全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正确面对全球化在经济对外开放中,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我国政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的主导权,坚持开放市场的循序渐进,坚持权利和义务的平等。积极参与全球化历史经验证明,将自己置身于国经济之外,必然会落后。我们要认真对待融入全球化后面对的挑战,变压力为动力,提高我国的企业管理水平,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有关产业和服务的也得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化中加快发展本国经济,增强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应旗帜鲜明的维护和争取自身的经济利益,只有本国的经济实力强大了,在国际社会中才有地位,在国际事务中才能发挥个大的作用。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经济全球化、坚持对外开放的今本国策和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请同学们课下做好复习,深刻理解。作业我国为何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板书设计第六课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二、面对全球化,增强开放意识(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定义(1)生产全球化(2)贸易全球化(3)资本全球化(二)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首先,对外开放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其次,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对外开放最后,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三)增强风险意识1、要正确面对全球化2、积极参与全球化3、在全球化中加快发展本国经济,增强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教学反思年月日教师姓名戴朝霞专业部汽修部任教班级09汽修教材版本□国家统编教程□省编教材□工科教材□校本教材其它()学科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周课时数2*单元课题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学内容第七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第八课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学目的和要求知识目标:明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必然性理解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求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情感目标:认同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与优势,确立主人翁意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同我国民主发展道路的选择,坚定走中国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