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教学要点_第1页
社会心理学教学要点_第2页
社会心理学教学要点_第3页
社会心理学教学要点_第4页
社会心理学教学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咨询师培训班

《社会心理学》

吴正国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结构概述对象和范围:PSP、SSP、综合;四个层面简史:哲学思辩、经验描述、实证分析研究方法与研究原则主要理论:4大理论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发展:社会化、角色与自我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印象、归因社会动机与社会行为态度:形成、转变与测量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群体层面:从众、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模仿、暗示、感染社会层面:爱情、婚姻与家庭◆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社会心理学诞生: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社会心理学:大纲与资料集》;PSP倾向(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或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主张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揭示个体的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这个定义目前在学术界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可。SSP倾向(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具有代表性的是艾尔乌德的定义,他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CCSP倾向(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Cross—CulturalSocialPsychology)着重研究文化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和调节作用。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有自己的独特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B=f(P.E)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内隐、主观与外显、客观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层面: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社会层面。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霍兰德三阶段论哲学思辩阶段——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经验描述阶段——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实证分析阶段——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期哲学思辩阶段哲学思辩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叶。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辩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在这一阶段,有关的社会心理学思想和一般的心理学见解是混杂在一起的,很难把“纯”的社会心理学观点分离出来。这一阶段对人性的争论的假说,不能用经验方法获得证明,因而不具有科学形态。但这类的思考和争论对后来的社会心理学具有启蒙作用。经验描述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对社会经验的描述分析主要在欧洲进行。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对了解自身的需求及其现实可能性都在不断增加,相关的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都陆续建立起来。这一切,都为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提供了合适的土壤。这一时期,有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催生”作用。经验描述阶段5大理论来源:达尔文进化论德国民族心理学法国群众心理学英国本能心理学奥地利精神分析实证分析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向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由于研究方法的进步,社会心理学取得了越来越丰富的研究成果,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日益广泛。奥尔波特1924年《社会心理学》“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社会测量(瑟斯顿、李克特、莫里诺);勒温与美国心理学的发展。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原则——客观性系统性理论联系实际伦理原则研究方法——观察方法调查法档案研究法实验法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理论是经验研究的总结,是概括化的经验。目的是描述现象、解释事实、探求规律、预测行为,最终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实践是理论的出发点,也是理论的归宿。“好理论,最实际”。社会学习论社会交换符号互动论精神分析一、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多拉德、班图拉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纳的老鼠社会学习论的关键是观察学习。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与强化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或对已有的行为加以修正。学习机制—联想、强化、模仿;观察学习四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动机过程中包括外部强化、间接强化与自我强化。二、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基本假设: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人们所付出的行为要么是为了报酬,要么是为了逃避惩罚,并且按照尽量缩小代价,尽量提高收益的方式行动。五个普遍性命题:成功命题(奖赏导致行为的重复)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引起相同或相似的行为)价值命题(行为对个体越有价值,行为的重复性越高)剥夺与满足命题(相同的奖赏越多,个体感到越无价值)侵犯与赞同命题(侵犯与赞同行为与个体行为受到的奖惩有关)西鲍特与凯利的代价与报酬的关系理论:认为在人际互动模式中,人际关系的付出代价与获得报酬比个人的人格特征更为重要。reward(报酬)—cost(代价)=outcome(后果)报酬包括物质财富、心理财富(精神奖励、鼓励等)、社会财富(身份地位、声望);代价或成本包括体力、时间、放弃享受、忍受惩罚、精神压力等。有三种基本的获得报酬与付出代价的关系:对称的获利:双方付出的代价都最小而获得的报酬最大,这种人际关系最为巩固;对称的吃亏:双方付出的代价都极大,而获得的报酬根本不存在或很少;报酬的不对称:一方认为自己付出的代价多而获得的报酬少,但对方所获得的报酬多而付出的代价少。这样的人际关系就不利于自己。双方关系趋于破裂。三、符号互动论戈夫曼,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基本假设: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的;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中;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主要观点:心智、自我和社会不是分散的结构,而是人际互动的过程,都是以使用符号为前提的。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个体的行为是自己“设计”的,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制约。人际互动中,身份及其意义具有重要影响。自我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四、精神分析论创始人是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一)早期的精神分析论心理结构:意识与前意识、潜意识发展动力:力比多、本能发展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7—青春期)、两性期(或生殖期,青春期以后)人格结构: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与超我(道德原则)。适应:宣泄、心理防御对焦虑的防卫机制

(defensemechanism)解脱(undoing)指用一种象征性的事物或行为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固着(fixation)指行为方式发展的停滞和习惯反应的刻板化。

退行(regression)指心理发展因受到挫折而重新倒退到较为原始的水平。

对焦虑的防卫机制

(defensemechanism)压抑(repression)指自我把意识不能接受的欲望、冲动、意念、情感和记忆抑制到潜意识中。

投射(projection)指自我把不能接受的或不好的欲望、冲动和意念归咎于别人。

内向投射(introjection)指将本来指向外界的敌视、攻击、伤害等冲动和情感,转而指向自己。

反向形成(reactionformation)指把某种不容许的冲动、欲念潜意识地转化成强烈的相反形式对焦虑的防卫机制

(defensemechanism)升华(sublimation):将本能的欲望冲动转化到被社会所赞许的目标和对象上去。

否认(deny)指自我与某一对象潜意识地视为等同,以解脱自我焦虑。

合理化或文饰作用(rationalization)指用一种自我能接受的、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或理由(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人格(三)新精神分析论摈弃早期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性本能的观点,强调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代表人物:沙利文、霍妮、弗罗姆、埃里克森等。霍妮“文化因素论”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期别年龄心理危机(发展关键)发展顺利发展障碍11岁对人信赖---对人不信赖(trustvs.misstrust)对人信赖,有安全感与人交往感到焦虑不安22---3岁活泼自动---羞愧怀疑(autonomyvs.shameanddoubt)能自我控制行动有信心自我怀疑行动畏首畏尾33---6岁自动自发---退缩内疚(initativevs.guilt)有目的方向能独立进取畏惧退缩,无自我价值感46---青春期勤奋进取---自贬自卑(industryvs.inferiority)

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缺乏生活的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5青年期自我统合---角色混乱(identityvs.confusion)

自我观念明确,追求方向肯定生活缺乏目标,时感彷徨迷失6成年期友爱亲密---孤独疏离(intimacyvs.stagnation)

成功的感情生活,奠定事业的基础孤独寂寞,无法与人亲密相处7中年期精力充沛---颓废迟滞(generativityvs.stagnation)热爱家庭,栽培后进自我恣纵,不顾未来8老年期完美无缺---悲观绝望(integrityvs.despair)随心所欲,安享天年悔恨旧事,徒呼负负◆个体层面

第二节个体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体由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必不可少的过程、必然发生的过程、个性化过程、终身过程类型:早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内容:教导知识技能;教导规范;教导生活目标;培养角色;保障社会延续。条件:较长的生活依赖期;超越本能的能力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1.政治社会化:获得某种社会意识,如反对或赞成某种政治制度、政治主张;拥护或反对某个政党;2.民族社会化:获得某种民族社会意识,使个体尊重自己民族的习俗和传统,为自己民族的文化而自豪。3.法律社会化:使个全养成法的意识和精神,按照法律制度调节自己的行为。4.道德社会化:获得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并据以调节自己的行为。5.性别角色社会化:理解与性别角色相符的行为规范和要求,按照社会的性别期望和要求行事。6.语言社会化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按角色获得方式:先赋角色、成就角色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规定型角色、开放型角色按角色功能: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自觉角色、不自觉角色案例Zimbardo囚犯与狱卒角色扮演研究他的目的是探讨角色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实验是在一群修心理学的学生之中进行,实验的地点则是在大学校园中一栋建筑物的地下室。在公开的方式之下学生被随机分派为囚犯组或是狱卒组,学生也都知道这个分派的过程是随机的角色扮演研究角色扮演研究角色扮演研究角色扮演过程: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失调: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第三单元自我、身份与自尊自我或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詹姆斯:自我具有两重性,即自我是由主观的我(I)和客观的我(me)两方面构成。库利:镜我第一镜像阶段与第二镜像阶段自我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自我概念形成自我概念发展三阶段:生理自我(0-3岁)—社会自我(3-14岁)—心理自我(青春期—成年)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角色是由身份决定的行为期待。地位身份是身份的主体,具有相对稳定性;处境身份具有易变性。身份特点:客观性、主观性、多重性、稳定性、契约性自尊1.自尊的概念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2.影响自尊的因素①亲子关系模式②行为表现(成绩)的反馈③选择性参与和扬长避短④社会比较3.自尊的测量(罗森伯格的自尊量表)◆个体层面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社会知觉社会知觉的范围:对他人表情的知觉;对他人人格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对行为原因的知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认知者的经验;

图式的概念: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图式的作用: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影响记忆;影响自我知觉认知者的动机和兴趣;认知者的情绪。面部表情a)快乐, b)惊讶, c)害怕d)悲伤, e)生气, f)厌恶他们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情绪?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印象形成的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效应(定型)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印象形成是信息的输入,印象管理是信息的输出。印象管理,亦称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印象管理模式——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行为符合角色规范投人所好第三单元归因行为原因的分类:内因与外因

内因:人格、品质、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个人所具备的因素。

外因:周围环境、他人、规则、奖惩、工作的特殊性与难度、运气等。稳定性:原因是不是行动者比较持久的特征。可控性。稳定性控制的位置内因外因稳定能力工作难度不稳定努力运气罗特:控制点理论(内控者、外控者);归因原则:不变性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归因偏差:社会视角、自我价值保护、观察位置、时间因素。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过程: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需要满足、紧张解除——新的需要——心理紧张◆个体层面: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动机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调节功能。按性质:自然动机;社会动机按作用:优势动机;非优势动机按意识程度:清晰动机;模糊动机动机与活动效率:一般情况下倒U型曲线关系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一、亲合动机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合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亲合起源于依恋;

亲合的作用——1.

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2.

获得信息3.

减轻心理压力4.

避免窘境影响亲合因素:情境因素、情绪因素、出生顺序二、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即个体在各种情境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个体抱负水平高低取决于成就动机的强弱。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目标的吸引力风险与主观成败的主观概率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儿童成就动机的培养——家庭教养方式;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三、权力动机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麦克利兰:个体都有影响和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满足这类需要的心理倾向具有动力性质,这就是权力欲或权力动机。权利需要是权力动机的决定因素。权力需要较高的人喜欢支配、影响他人,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喜欢具有竞争性和能体现自己身份和地位的场合和情境。追求出色的成就,目的是为了获得地位和权利,或者让成就与已经有的权力和地位相称。温特认为存在两种权力动机:积极的权力动机和消极的权力动机。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大致有两个:社会控制的需求;对无能的恐惧。四、侵犯动机有意伤害别人而获得平衡与满足的动机侵犯行为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因素构成;侵犯理论:(1)本能论:弗洛伊德Freud(1948)生的本能:爱与建设的力量死的本能:恨与破坏的力量向内:自杀、自虐向外:侵犯、征服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释放洛伦茨:习性学(2)挫折—侵犯理论

最初由心理学家多拉德(J.Dollard_)等人于1939年提出。基本观点: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的。侵犯线索(武器)

挫折(目的受阻)侵犯的激发其它反应(补偿、压抑、合理化等)

外向侵犯内向侵犯

直接侵犯间接侵犯(3)侵犯的社会学习理论侵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观察榜样的侵犯行为+合理的+相似的情境

大众传媒的影响Phillips(1986)美国谋杀率重量级拳击赛第2周上升受害者原因:麻木不同情他们可以,我也可以降低约束力他们是这样做的呀!模仿手段

侵犯的影响因素情绪唤起水平道德发展水平自我控制能力社会角色与群体大众传媒的影响五、利他行为利他性质利他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由利他动机引起的,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2、利他产生的目标外部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责任分散与社会冷漠);时间压力;利他的对象特点(与利他者相似的人,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有吸引力的人)。利他者的心理特点:心境;内疚;人格利他的技能3、对利他行为的解释社会生物学的解释——利他具有生存的意义,是遗传学上的基本人类特性。社会交换论的解释——每个人都有社会性需要,也有满足需要的社会性资源,通过付出,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社会规范论——在所有文化中,都有助人的规范和准则。社会提倡和奖励助人行为,批评和谴责见难不救的行为。个体通过社会化,逐渐将这些规则和准则内化于心。第三单元社交情绪一、社交情绪的概念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人的社会需要获得满足,就会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

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一)

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社交焦虑的人不仅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情绪,而且在离开使他焦虑的社会情境后,还在头脑中不断分析和“回放”焦虑情境,使社交焦虑获得强化。社交焦虑的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往往还伴随有生理上的症状,如出汗、脸红、心慌等。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它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缺少社会支持、自我意识感强、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强化社交焦虑。(二)嫉妒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嫉妒情绪的特点——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三)羞耻与内疚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社会生活、改变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过少或过多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都对个体发展不利。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做出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健康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报警器”,是人类良心的情绪“内核”,会提醒我们照顾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调整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适应社会生活;过少或过多的内感都是不健康的。◆个体层面

第五节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第一单元态度概述态度: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态度特性: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态度成分:(态度的ABC模型)认知成分情感成分

行为倾向成分态度与行为关系比较复杂。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受情境、认知因素,甚至是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态度来源于价值,价值是态度的核心态度功能——工具性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知功能态度维度:方向、强度、深度、向中度、外显度态度的形成:凯尔曼认为经历三个过程服从:出于报酬或避免惩罚认同:出于与其他个体或群体保持一致而自愿接受的态度内化:个体真正把某种态度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第二单元态度的转变态度转变:霍夫兰德态度转变模型:态度转变的因素:传递者、接受者、沟通信息、情境

传递者:信息传递者的可信度;说服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

沟通信息:信息差异;

畏惧;信息倾向性

接受者:原有态度与信念;接受者的人格因素;逆反心理、心理惯性情境:预先警告;分心;重复态度转变理论平衡理论海德提出P—O—X模型。P:指认知者;O:指他人,即P认知的另一个人;X:指对象,即涉及P和O的第三者的人或事。海德认为,如果P—O—X关系相适应,则该体系呈现均衡状态,P的态度无须变化;反之,如果不相适应,P就会产生心理压力,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XPPPPPXXXXOOOO++++---+--+-++-O平衡理论艾贝尔森和罗森伯格的“心理逻辑”:(1)A喜欢B而B喜欢C,意味着A也喜欢C;(2)A喜欢B而B不喜欢C,意味着A也不喜欢C;(3)A不喜欢B而B也不喜欢C,意味着A喜欢C。2.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改变或否定认知因素的一方;引起或添加新的协调的认知因素;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3.社会交换论

从个体对得失进行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是得与失的代数和。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态度测量:瑟斯顿等距量表;李克特累加量表;奥斯古德语义分化量表;博达加斯社会距离量表投射测验行为测量态度的测量1、瑟斯顿(Thurstone)量表(等距量表,equalintervalscale)Thurstone,1928.《态度可以测量》

题序项目分值1.在某些情况下,为了维持正义,战争是必要的(7.5)4.战争是没有道理的(0.2)6.战争通常是维护国家荣誉的唯一手段(8.7)9.战争徒劳无功,甚至导致自我毁灭(1.4)14.国际纠纷不应以战争方式解决(3.7)18.无战争即无进步(10.1)

2、李凯特量表(Likert-typeAttitudeScale)R.Likert,1932(summatedratingscale)(1)战争是维护正义的必要手段。非常同意同意无所谓不同意非常不同意(5)(4)(3)(2)(1)

(2)发动战争是不人道的。非常同意同意无所谓不同意非常不同意(5)(4)(3)(2)(1)3、语义分化(差异)量表(semanticdifferentialscale)

奥斯古德(C.E.Osgood,1957):让被试用成对的双极形容词(如好–坏,聪明-愚蠢)去评价态度对象

我认为这场战争是无益的1234567有建设性的光荣的7654321可耻的不必要的1234567必要的主动的7654321被动的强有力的7654321虚弱的4、博达加斯社会距离量表(Bogardus,1925)主要测量人与人之间亲疏态度的一种技术。最早用来测量种族之间的关系。例:你愿意同黑人处于什么关系?可以结亲量值1可以交朋友量值2可以做邻居量值3可以在同一行业中共事量值4可以作为国民共处量值5只能作为外国移民量值6应被驱逐出境量值75、投射法投射法(projectivetechnique)主要是通过间接的方法了解人们对某事、某人的态度。这是通过人们对某个刺激物所产生的联想来推测其态度,这种联想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想象、愿望、要求以及思想方法等无意识地在某个刺激物上的反映。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Apperceptiontest,TAT)。由墨瑞和摩尔根共同完成。测验时向被试出示一图片,要求他根据图片内容编一故事,被试者在看图编故事时会不知不觉地将自己对某事的态度投射进去,从而表露自己的真实态度。TAT:她怎么了?罗夏墨迹造句测验(sentence—completiontest)是事先准备好几个有关某一事物的未完成的句子,让被试把句子写完,从中反映被试的态度。如——“我的学校-------”;“我希望学校-------”;“假如我重新选择学校------”;“假如我离开学校---------”等6、行为反应测量行为反应测量(behaviormeasures)是观测人们对有关对象的实际行为反应,把行为反应作为态度测量的客观指标。常用的行为反应观察和测量技术有空间距离测量和生理反应测量。距离测量(destancemeasures)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交往时的接近程度和亲切表现来研究人们的态度。如两人的空间距离、目光接触、紧张程度等方面的观察和测定。生理反应测量(physiologicalmeasure)是通过检查被测者的生理状况来测定其态度的一种方法。人际层面: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一、沟通的概念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人际沟通是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大众沟通,又称传媒沟通,是一种沟通媒体中介的信息交流过程。二、沟通的结构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等七个要素构成信息源:在人际沟通中,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他确定沟通对象,选择沟通目的,发动沟通过程。比如口语、文字、表情等等。信息: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在沟通使用的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语词。词语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以是形象符号;面对面沟通除了语词本身的信息外,还有沟通者的心理状态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使沟通双方产生情绪的互相感染。通道:通道是沟通过程的信息载体。人的各种感官都可以接受信息。人接受的信息中,通常视听信息的比例较大,人际沟通是以视听沟通为主的沟通。信息接受者:沟通的另一方。个体在接受带有信息的各种音形符号后,会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把它“转译”为沟通者试图发送的信息或态度、情感。由于信息源和信息接受者是两个不同的经验主体,所以信息源发送的信息内容,与“转译”和理解后的信息内容是有差异的。沟通的质量取决于这种差异的大小。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在沟通中,双方都不断把信息回送给对方,这种信息回返过程叫反馈。反馈可告知发送者,接受者所接受和理解信息的状态。障碍:人际沟通常常发生障碍。例如信息源的信息不充分或不明确,编码不正确,信息没有正确转化为沟通信号,误用载体及沟通方式,接受者的误解以及信息自然的增强与衰减等。背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它影响沟通的每一要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沟通中,许多意义是背景提供的,语词和表情等的意义也会随背景不同而改变。沟通的背景包括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

三、沟通的功能获取信息的手段。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能协调群体内行为,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四、人际沟通的分类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前者是通过组织规定的通道进行的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后者是在正式通道外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正式沟通的优势是信息通道规范,准确度较高;非正式沟通形式灵活,传播速度快,但存在着随意和可靠性差弱点。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按信息流动方向分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及平行沟通。上行沟通是下情上达,下行沟通是上情下达,平行沟通是在组织的同级间的沟通。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位置不变的是单向沟通,不断变化位置的是双向沟通。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前者是面对面的口头交流,如会谈、讨论、会议、演说、电话联系等;后者是文字形式的沟通,如布告、通知、报刊等。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现实沟通是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都有比较清楚的把握的沟通,面对面的沟通是最普遍的现实沟通形式。虚拟沟通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一种沟通形式,在网络上,沟通的双方可以匿名,每个人都可以扮演各种他喜欢的角色,每个人都在和他自己想象的个体在沟通。五、沟通网络人际沟通往往有群体背景。群体成员间的沟通模式组合起来形成沟通网络。正式沟通网络非正式沟通网络第二单元身体语言沟通体语即身体语言。体语是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装饰、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等。一、目光与面部表情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最有效地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面部表情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人的面部有数十块表情肌,可产生极其复杂的变化,生成丰富的表情。二、身体运动和触摸身体运动是最易为人发现的一种体语。其中手势语占有重要位置。聋哑人借助于手语,实现与他人沟通。三、姿势与装饰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这也是常见的体语沟通方式。四、人际距离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美国学家霍尔提出了四种人际距离的概念。公众距离(12—25英尺)社交距离(4—12英尺)个人距离(1.5—4英尺)亲密距离(0—18英寸)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主要有性别、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民族等。第三单元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人际关系特点: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建立与发展阶段:定向、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往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分4个水平。情绪爱好方面——态度——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隐私方面。原则:相互性原则、交换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平等原则舒茨:人际关系三维理论。三种基本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第四单元人际吸引亲合是较低层次人际吸引;喜爱是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爱情是强烈的人际吸引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相似性、互补、外貌吸引、人格品质、熟悉与邻近容貌相似的人容易成为夫妻第五单元人际互动人际互动就是人际相互作用。人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信息、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交流,也可能是行为动作的交流。自我互动、人际互动、社会互动合作基本条件:目标一致、共识与规范、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竞争基本条件:对同一目标的争夺、目标稀有、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按照一定社会规范进行。多伊奇: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个体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行为目标手段间如存在相关或依赖关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群体层面:

第七节社会影响社会影响的手段:强制、奖赏、威望、法权、参照、信息第一单元从众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引起从众产生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从众行为是个体的自愿行为;从众的类型:真从众、权宜从众、反从众从众行为的原因:寻求行为参照

避免对偏离的恐惧

群体凝聚力影响从众的因素——群体因素(态度、吸引力、规模)个体人格(自我评价、自信心)

情境的明确性阿希(Asch,1956)“三垂线”实验33%的被试至少有一次屈从了群体压力,作了从众的判断第二单元社会促进与社会情化社会促进(社会助长):有他人在场(非竞赛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结伴效应最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促进的是心理学家特里普里特(1897),他通过实验研究发展,青少年骑自行车,在独自、有人跑步伴同、竞赛这三种情境中,竞赛时的速度大幅度提高。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严格的社会心理学实验。观众效应社会惰化:有他人在场,会降低个人的活动效率,也称社会削弱。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机也相应下降。理论解释:优势反应强化查荣克(1965)实验:投蓝实验高水平选手:无旁观者,命中率71%有4名旁观者,命中率80%低水平选手:无旁观者,命中率36%有4名旁观者,命中率25%提高动机水平

他人在场促进简单熟练工作干扰非熟练的复杂工作第三单元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模仿: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情况下,个体仿效他人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模仿的意义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