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国际分工_第1页
第四章国际分工_第2页
第四章国际分工_第3页
第四章国际分工_第4页
第四章国际分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章系统的分析了国际分工产生的基础,国际分工的新发展,制约国际分工发展的各种因素和各种国际分工理论。通过学习,学生应了解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知悉制约国际分工发展的各种因素,掌握国际分工学说的主要内容。第四章国际分工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当代国际分工第三节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第四节国际分工理论第一节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劳动分工:是指若干劳动者从事各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工作。二、国际分工的形式

主要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国际分工形式:即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垂直型国际分工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它分为两种。一种是指部分国家供给初级原料,而另一部分国家供给制成品的分工型态,如发展中国家生产初级产品,发达国家生产工业制成品,这是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间的垂直分工。另一种是指同一产业内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或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工序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工序之间的国际分工,这是相同产业内部因技术差距所引致的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水平分工可分为产业内与产业间水平分工。前者又称为“差异产品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虽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程度,但其外观设计、内在质量、规格、品种、商标、牌号或价格有所差异,从而产生的国际分工和相互交换,它反映了寡占企业的竞争和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化。后者则是指不同产业所生产的制成品之间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有先有后,侧重的工业部门有所不同,各国技术水平和发展状况存在差别,因此,各类工业部门生产方面的国际分工日趋重要。各国以其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去换取非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工业制成生产之间的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由此形成水平型国际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

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把“垂直型”和“水平型”结合起来的国际分工方式。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萌芽阶段(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地理大发现等因素使社会分工进一步提高2、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发生了以英国为中心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的形成。3、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促进了新的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4、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各个殖民地走向独立,资本输出形势发生变化以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并参加国际分工等,国际分工出现了新的变化。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地理大发现将市场从国内扩展到国外,促进了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过渡,专业化生产产生。西欧国家推行殖民政策。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进行掠夺,开矿山、建立种植园,为西方国家提供各种矿产品和农作物原料。出现了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分工形式。但这一时期国际分工是建立在自然条件不同的基础上的,具有明显的地域局限性,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只能算是国际分工的萌芽形式。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60年代完成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工业。大机器生产条件使生产能力和规模急剧扩大,需要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和更多的原料来源,从而推动社会分工向国际分工的转变。(机器工业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格局是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分工。英国处于国际分工的中心地位。宗主国成为工业国,广大亚非拉殖民地成为农业国,成为宗主国的工业品销售市场和仪器、原料的来源地。国际分工格局正式形成。(思考英国此时会采取什么对外贸易政策?)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到二次大战)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发生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生产的发展,确立起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这一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加强,形成了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国际分工的特征表现:1.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垂直型”分工继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分工的中心由英国变为一组国家,工业生产集中在世界人口少数的欧洲、北美和日本,粮食和原料的生产集中在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分工中心国家扩大)2.在工业国之间形成了“水平型”的国际分工。3.亚非拉美国家垂直型分工加深,主要生产和出口农产品和矿产品,进口中心国家的工业品和消费品、4.生产和消费变成世界性石油、汽车、电力、电器工业,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开通,电报、电缆出现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

第二节当代国际分工

4、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战后)一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背景(看书48页)二当代国际分工的特点

1、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世界性产业结构在扩大

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化技术、工艺为基础的分工经济全球化快速进行:20世纪90年代以后—P49市场经济体制普遍接受: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分工参与度扩大:用数字说明问题,P492、国际分工的形式多样化垂直型:二战后有所消弱,但仍然是一种主要的分工类型。水平型:二战前后的区别。产业间的分工----产业内的分工混合型:德国是“混合型”的典型代表。它对第三世界是“垂直型”的,向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品;而对发达国家则是“水平型”的,在进口中,主要是机器设备和零配件,其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西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外包型:外包型的分工形式正在全球兴起。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外包业务的发展。自制—外购;供应链管理网状型: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形成的网状国际分工体系3、国际分工格局的主导与层次化发达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

科学技术、跨国公司的母国、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发达国家地区经济贸易集团效益显著。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层次化

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离开国际分工的外围区域性经贸集团内部分工加强地区性区域分工在加强服务分工正在逐步形成尚未形成固定形式服务分工正在逐步形成尚未形成固定形式在服务业的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在高技术投入、高资本投入、高人力资源投入、管理密集的服务行业占据控制地位,如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设计咨询等部门。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拥有优势,如建筑承包、劳务输出服务项目。第三节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一、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任何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迄今为止所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不断地改善了工艺技术和劳动过程以及生产过程,使国际分工无论是它的形式或是广度、深度都随之而不断发生变动。从个别国家来看,也是如此,一国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历史上,英国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它最先,以后又和美国一起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和支配力量。二战以后,许多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它们努力发展民族经济,大力提高生产力,特别是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使它们过去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逐步得到改善。再如,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强,那么也改善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二、自然条件是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基础性因素)自然条件对于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最初的国际分工甚至是围绕自然条件为基础展开的(地域分工)。另外,自然条件也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一国的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固然会给一国在国际分工中带来某些优势,但是这种优势的发挥,也仍然以科技的发展为条件,科技不发达,很可能眼看着一些宝贵资源沉睡或流失,而由于科技发达,很可能使无资源变成有资源。当今日本成为世界强国就是典型的例证,当空气可以提炼氮肥,海浪也能发电;当无土可以种植,海底也能行驶列车时,人们不能不惊叹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而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的国家也不得不哀叹随着科技的进步,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影响作用被不断地削弱。三、各国的政策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发展在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各国政府就曾采取过种种经济上的措施,甚至通过暴力和不平等条约等,来加强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在现代国际分工体系中,各国所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也直接、间接地阻挠国际分工的正常发展,当然各国采取的自由贸易的政策和建立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等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措施,也会不同程度地促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发展。四、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国际分工总是和一定的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有什么样的国际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性质的国际分工。当代的国际生产关系的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据主导地位。在当代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也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中心和支配地位。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固有的两重性(进步性和不平等性)也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两面性,即既具有进步性,国际分工能给各国带来共同利益,都可以起到扬长避短,节约社会劳动的积极作用;同时又具有不平等性,存在着不等价交换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具有剥削、掠夺和侵略的性质。除此之外,人口多寡、劳动力规模、市场大小等也影响和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加内容: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体现为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一、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发展速度的影响二、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影响三、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影响四、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的影响五、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六、国际分工对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要求课下找资料学习第四节国际分工理论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技术差距理论里昂惕夫之谜偏好相似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战后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比较利益理论绝对成本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又名《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Inquiryinto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中提出了经济自由主义国际分工观点,创立了绝对利益理论。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大学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1750年后,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一直到1764年离开为止;这时期,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3年,《国富论》已基本完成,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1778~1790年间亚当·斯密与母亲和阿姨在爱丁堡定居。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也被任命为苏格兰的海关和盐税专员。1784年斯密出席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任命仪式,因亚当·斯密之母于1784年5月去世所以迟未上任。直到1787年才担任校长职位至1789年。亚当·斯密在去世前将自己的手稿全数销毁,于1790年7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68岁。斯密的《国富论》整体贯穿着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想,贸易思想是其整个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他认为,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是实现自由放任原则的主要内容。他通过对家庭和国家的对比分析来描述国际分工、贸易的必要性,由此提出他的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的理论有:分工理论;货币理论;价值论;分配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赋税理论。分工理论:在对其国际分工理论的论述中,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原因在于: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能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

斯密认为,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举例1:英国、葡萄牙两国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两种产品的情形下,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最终两国享有的产品总量都有所增加。国家酒产量(单位)所需劳动投入(时间)毛呢产量(单位)所需劳动投入分工前英国葡萄牙总产量1122111212分工后英国葡萄牙总产量333333交换后社会财富增加4--6从表中可以看出,酒的的生产效率是葡萄牙高于英国,而毛呢的生产效率却是英国高于葡萄牙。结论

①亚当·斯密主张分工,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每个人专门从事于一种物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②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是各种分工形式中的最高形式。因此,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要便宜(生成成本绝对地低),那么就应该输出本国在有利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便宜)的产品,而不要自己去生产。③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无论是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都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生产成本绝对低的产品,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总之,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国际贸易,对各国都有好处,这就是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所以发生的原因。但是,用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原因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他没有能够解释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即生产成本绝对地低于别国),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即生产成本绝对地高于别国),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还能不能发生?如果进行国际贸易是否能增加生产总量,对双方是否有利?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比较优势理论/比较成本理论生平:1772.04.18—1823.09.11;犹太人,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古典学派的最后一名代表,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是1823年9月11日去世的(耳疾),年仅51岁。业余经济学家(没有专业研究经济学)商业天才(14岁,21岁,证券经纪人,去世时-他的资产大约价值70万镑<如果折合成现在的货币,可能价值数千万美元>)比较优势论的产生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产生与“谷物法”有关,当时的历史阶段资本主义形成阶段。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国家各种产品生产都处于绝对优势,另一国家都处于劣势,但它们在同种产品生产上的优、劣势程度是不相同的,具体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是不同的。谷物法(CornLaws,或称“玉米法案”)指英国1672年制订的限制谷物进口的法律,并在1815年通过新的谷物法提高对农业的保护力度。规定国产谷物平均价达到或超过某种限度时方可进口。目的是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国家酒产量(单位)所需劳动投入(时间)毛呢产量(单位)所需劳动投入分工前英国葡萄牙总产量1123411216分工后英国葡萄牙总产量2.51044交换后社会财富增加4—6.5比较优势论的结论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地位,而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地位,则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优势最大的那种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劣势最小的那种产品,然后参与国际贸易,双方均可以获得利益。贸易模式优势国家出口优势较大的产品,进口优势较小的产品。劣势国家出口劣势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较大的商品。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原则是“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劣”。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基本假设与斯密基本相同,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存在的相对差异,而不是绝对差异。研究过程用的是2*2模型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世界永恒不变):

1、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2、自由贸易;3、劳动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但两国之间不能自由流动;4、每种产品的国内生产成本都是固定的;5、没有运输费用;6、不存在技术变化;7、贸易按物物交换方式进行;8、劳动价值论—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每单位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投入维持不变,所以任何商品的价值或价格都完全取决于它的劳动成本。事实上,中国的田忌赛马故事也反映了这一比较优势原理。田忌所代表的一方的上、中、下三批马,每个层次的质量都劣于齐王的马。但是,田忌用完全没有优势的下马对齐王有完全优势的上马,再用拥有相对比较优势上、中马对付齐王的中、下马,结果稳赢。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着理论上的“硬伤”,或者说,存在理论分析上的“死角”。这是因为,在李嘉图的理论分析中,比较优势所以能够成立,全然取决于两国间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度”的差异。但是,如果只是考察经过高度抽象的“2×2贸易模型”,势必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即两国间在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不存在“度”的差异。下表所示即为“等优势或等劣势贸易模型”(EqualAdvantageorEqualDisadvantageModel)。A国B国F商品13C商品26一旦出现此种等优势或等劣势的情况,即便具有相当的普遍适用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基本原则“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就不再灵光了。人们惊异地看到,李嘉图陷入了“此优为彼优,无甚可择!”或“彼劣即此劣,何以权轻?”的尴尬境地。三H-O-s要素禀赋理论如果两国的生产率水平相同,是否存在国际贸易的基础?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Heckscher)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中从要素禀赋差异角度解释了这一问题他的学生俄林(B·Ohlin)在“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的论文中发展了赫克歇尔的论点,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指出要素禀赋的差异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天然的差异影响国际贸易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逊在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理论。所以人们又称为H-O-S理论赫克歇尔伊·菲·赫克歇尔(EliFHeckscher,1879-1959),瑞典人,生于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贸易理论最重要部分-要素禀赋论就是他和他的学生贝蒂•俄林(BertilOhlin)最早提出来的,并命名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定理)。

1897年起,赫克歇尔在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University)跟耶尔纳(Hjarne)学习历史,跟戴维森(Davidson)学习经济,并于1907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曾任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的临时讲师;1909年-1929年任经济学和统计学教授。此后,因他在科研方面的过人天赋,学校任命他为新成立的经济史研究所所长。他成功地使经济史成为瑞典各大学的一门研究生课程。

对贸易理论的贡献主要反映在1919年《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文中,--萨谬尔森称之为“天才之作”。俄林戈特哈德·贝蒂·俄林,1899年4月出生于瑞典,1979年8月逝世。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1899年,4月出生于瑞典.先后在隆德大学,斯德哥尔摩商学院,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学习和深造。1925年,任哥本哈根大学经济学教授1924年,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经济学教授1930年,应聘到斯德哥尔摩商学院任经济学教授1938年,当选为议员,俄林不仅是经济学家,而且是瑞典著名的政治活动家1944年,聘任瑞典主要反对党自由党的主席,在联合政府中任贸易部长,连任自由党主席达23年之久1977年,贝蒂尔·俄林因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运动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研究,与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斯·爱德华·米德一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1979年,8月于书桌前逝世。(一)要素禀赋理论各个地区生产要素赋予不同,是地区间或国家间开展贸易的前提各个地区生产要素赋予不同,决定了各个地区要素价格的不同要素价格的不同,导致各地生产成本的不同生产成本所决定的商品价格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没有解释为什么两国之间的比较成本会发生差异,赫—俄继承和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俄林认为,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是由于成本的绝对差异,而成本的绝对差异是由于:第一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即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第二,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的比例不同(要素密集程度不同)。俄林的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这个国家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进口的应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这个国家最感缺乏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并据此把产品分成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等等)按照俄林的理论,国际贸易的商品流向应该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去;资本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到资本相对缺乏的国家去,同样,技术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到技术相对缺乏(落后)的国家去。1.两个关键概念生产要素禀赋:表明一国生产要素的拥有状况。通常用“丰裕”和“稀缺”表示。丰裕是相对的概念,用资本劳动比率,即人均资本来衡量。例如,中国是劳动相对丰裕,而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美国是资本相对丰裕,而劳动力相对稀缺的国家。要素密集度:表明某种产品要素比例的状况。在生产某种产品的各种要素中,比重最大的要素决定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性质。例如,可以分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等。2.要素秉赋论的三个主要结论(1)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应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2)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3)商品贸易趋向于(即使是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一致的趋向。

3.贸易形成的原因

要素禀赋和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差异—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的差异—要素价格的差异和使用要素的比重—商品成本的差异—商品价格差异—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各国生产同种产品的价格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或直接原因。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源于成本的国际绝对差异,因而成本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第一个条件比较成本(各国国内各种商品成本比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第二个条件。

(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拓展-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FactorPriceEqualizationTheorem)1.主要内容: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国际贸易的结果不仅使贸易国之间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使生产要素的绝对价格和相对价格趋于均等,即所谓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在俄林看来,通过国际贸易,要素价格均等化是一种趋势,而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在特定的条件下,国际要素价格均等是必然的,而不是一种趋势。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的进一步发展,便是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这一定理的基本涵义是:随着自由贸易的发生,两国间产品的价格将趋于均等,并将使得两国间要素的价格也趋于均等。要素价格均等化形成的原因:贸易开始前,由于两国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因而两国的要素价格不一致。随着贸易发生,原来A国相对价格较低的X商品,由于对方国家的需求,其相对价格趋于上升。那么,X商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资本的价格上涨,而劳动的价格将下跌。于是,原来在A国比较廉价的资本现在变得不那么廉价了,而原来在A国比较昂贵的劳动现在也因贸易变得不那么昂贵了。在B国,则出现相反的情况,原来比较昂贵的资本现在变得不太昂贵了,原来比较廉价的劳动现在也不那么廉价了。随着贸易的开展,两国X、Y商品各自的相对价格差异会不断缩小,并最终达到均等。在这个过程中,两国各自的丰裕要素的价格不断上升,稀缺要素的价格不断下降。随着商品价格的拉平,两国要素价格也将达到均等。萨缪尔森在其《再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1949年)一文中认为,讨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实现必须以下列条件为前提:(1)不变的产出物,即贸易发生前后两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如粮食和纺织品。(2)不变的要素投入与同一且不变的技术,就是说生产每种商品都使用土地和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两国生产每种商品的技术水平一样。(3)不同的要素密集度,即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一种是土地密集型的,另一种则须是劳动密集型的。(4)不变的要素供给,即两国要素禀赋状况不变。(5)没有贸易壁垒与运输成本,商品在国际间完全自由流动,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完全不流动。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要素价格的均等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的。在现实中,由于运输成本和一些贸易壁垒的存在,各国的商品价格难以达到一致,因此国际间要素价格均等化在现实中一般难以实现。另外,要素价格均等化还要求生产技术条件必须完全一致,这也是一个比较苛刻的条件。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指出,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都能得到同样的土地报酬率,所有的资本都能得到同样的收益率,而不论两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和禀赋状况有任何差别。任何人为的贸易障碍都会阻止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实现,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停滞或反向运动。保罗·萨缪尔森

(PaulSamuelson)

评价:

(1)H-O理论通过分析国家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并且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要素价格、收入的影响,要素禀赋变化对产量和贸易的影响。

(2)按照H-O定理决定一国的贸易模式,能够发挥比较优势,有利于一国经济的发展。例如,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和纺织品、鞋帽、玩具和箱包等轻工业产品,对于中国出口创汇、解决就业,融入国际市场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东地区出口石油;美国等发达国家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都发挥了其比较优势。

同时出现了误导作用—例如:我国外贸中早期的出口方向导致的问题。。。。。

(3)H-O理论仅是从一国要素禀赋出发分析一国的贸易模式,只强调了要素禀赋的静态结果,忽略了技术进步、政策因素对于要素的影响。当已有的要素通过技术进步和政府政策得到改善和调整之后,一国可以重新选择它的贸易模式。举例说明。例如资本积累和集中可以改善资本要素;引进外资政策可以改善资本要素;合理的教育制度可以改善劳动者素质等等。(4)H-O理论对于需求因素以及其他一些现实存在的条件缺乏充分的重视,影响了该理论对实际情况的分析。众多的假定条件使得该理论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后来的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总结: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又称绝对成本说地域分工说。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创立。所谓绝对成本,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主要阐明了如下内容:(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2)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3)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4)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评价:绝对成本说是科学成分与非科学成分的混合,其正确的方面,是深刻指出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各国之间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通过国际贸易使各国都能得利。其错误主要表现在,认为交换引起分工,而交换又是人类本性所决定的。事实上,交换以分工为前提,在历史上分工早于交换。同时,交换也不是人类本性的产物,而是社会生产方式和分工发展的结果。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将只适用于某种特例的贸易模型推广至对普遍存在的一般经济现象的理论分析,正是李嘉图在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一大贡献。缺陷:无法解释两国间在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不存在“度”的差异。要素禀赋理论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俄林提出建立的赫克歇尔---俄林原理:H-O模型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其要素丰裕度决定的。一国应生产和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简而言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对H-O模型的评价H-O模型被认为是李嘉图模型的重大发展。它提出以后就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最重要的基石。生产要素禀赋论也有其局限性。首先,这种理论仍然假定各国生产要素的质量和素质没有差别,实际上这种差异是存在的;其次,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生产要素的禀赋不是固定不变的。四、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

(Wassly.W.Leontief)

美籍俄国经济学家,于197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于1953年利用美国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1947年美国的贸易结构,对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里昂惕夫将生产要素分为两类,资本和劳动,对200多个子部门进行了分析,再整合为五十个产业部门,其中有三十八个部门和国际贸易有关。计算出每百万元的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的资本和劳动投入四、里昂惕夫之谜美国的贸易模式和要素禀赋论理论相悖。这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解释列昂惕夫之谜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契机:基辛(Keesing)的人类技能理论凯能(Kennen的人力资本理论格鲁伯(Gruber)、麦赫塔(Mehta)、弗农(Vernon)的R&D说波士纳(Posner)的技术差距理论

(一)劳动熟练说(人类技能说)1.劳动不同质H-O理论假定各国劳动具有相同的性质,劳动熟练说强调各国劳动力不同质。里昂惕夫提出美国工人的效率和技巧更高,是其他国家的三倍,这是因为美国人更勤奋、美国工人所受教育和培训较多较好、美国管理水平更高。2.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如果把美国的劳动量乘以3,则美国就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是符合H-O定理的。(二)人力资本说1.人力资本世界贸易商品生产所需的资本应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即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一国用于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等方面投入的资本。2.解释里昂惕夫之谜以人力投资的差异来解释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其结论符合赫一俄生产要素禀赋的理论。由于美国投入了较多的人力资本,而拥有更多的熟练技术劳动力,因此,美国出口产品含有较多的熟练技术劳动。如果把熟练技术劳动的收入高出简单劳动的部分算作资本并与有形资本相加,美国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个结论是符合赫一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三)技术差距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U.Posner)提出,经格鲁伯(W.Gruber)和弗农(R.Vernon)等人进一步论证,是关于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形成或扩大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的理论。波斯纳认为,人力资源是过去对教育和培训进行投资的结果,因而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而技术是过去对研究与开发进行投资的结果,也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但是,由于各国技术投资和技术革新的进展不一致,因而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差距。这样就使得技术资源相对丰裕的或者在技术发展中处于领先的国家,有可能享有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五产业内贸易理论二战后,贸易的商品种类发生变化,突出表现为,不是单纯的不同种商品的贸易,出现了产业内贸易。1、两个概念产业间贸易:指不同产业产品之间的贸易。例如计算机与纺织品之间的贸易。产业间贸易是以产业间的国际分工为基础,贸易双方依据各自在特定产业中拥有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和贸易。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内产品之间地贸易。产业内贸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可以完全替代的产业内产品的贸易。例如中国在出口水泥时也在进口同一标号的水泥。(2)差异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如美国既向日本出口别克轿车,又从日本进口丰田轿车。产业内贸易大量发生在经济技术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2、产业内贸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它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而不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2)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

3、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或前提条件(1)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形成的重要基础。(2)规模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成因(3)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4、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理论意义和政策价值(1)产业内贸易理论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自由竞争、机会成本不变或递增的经济基础,以规模经济和市场不完全竞争为基础,标志着现代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产业内贸易理论破解了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现实与“对对外贸易依赖递减规律”的悖论。(3)产业内贸易理论揭示了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没有比较优势时,可以通过创造竞争优势(如规模经济)来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4)产业内贸易理论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5)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国家干预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六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协议性分工原理的内容是,在实行分工之前两国都分别生产两种产品,但由于市场狭小,导致产量很小,成本很高,两国经过协议性分工以后,都各自生产一种不同的产品,导致市场规模扩大,产量增加,成本下降。协议各国都享受到了规模经济的好处。

协议性分工原理是由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他认为: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如果仅仅依靠比较优势原理进行分工,不可能完全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反而可能会导致各国企业的集中和垄断,影响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分工的发展和贸易的稳定。因此,必须实行协议性国际分工,使竞争性贸易的不稳定性尽可能保持稳定,并促进这种稳定。实行协议性分工的条件是:1.必须是两个(或多数)国家的资本、劳动禀赋比率没有多大差别,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相等,协议性分工的对象商品在哪个国家都能进行生产。在这种状态之下,在互相竞争的各国之间扩大分工和贸易,既是关税同盟理论所说的贸易创造效果的目标,也是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目标。而在要素禀赋比率和发展阶段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由于某个国家只能陷入单方面的完全专业化或比较成本差距很大,所以还是听任价格竞争原理(比较优势原理)为宜,并不需要建立协议性的国际分工。

2.作为协议分工对象的商品,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商品。因此产生出如下的差别,即规模经济的获得,在重化工业中最大,在轻工业中较小,而在第一产业几乎难以得利。3.不论对哪个国家,生产协议性分工的商品的利益都应该没有很大差别。也就是说,自己实行专业化的产业和让给对方的产业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否则就不容易达成协议。这种利益或产业优劣主要决定于规模扩大后的成本降低率,随着分工而增加的需求量及其增长率。从第三个条件(没有优劣之分的产业容易达成协议)可以得出:协议性分工是同一范畴商品内更细的分工。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经历三个时期。它们是产品创新时期,产品成熟时期和产品标准化时期。

(1)产品创新时期。少数在技术上领先的创新国家的创新企业根据本国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首先开发出新产品,而后在国内投入生产。此时期该创新企业在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享有垄断权。新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出口到与创新国家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和地区。在这时期,创新企业几乎没有竞争对手,鉴于国外还没有该产品的生产,当地对该新产品需求完全依靠创新国家的创新企业的出口来满足。

(2)产品成熟时期。随着技术的成熟,生产企业不断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增强了,对企业来说,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变得日益重要。与此同时,随着国外该产品的市场不断扩展,出现了大量仿制者。这样一来,创新国家企业的生产不仅面临着国内原材料供应相对或绝对紧张的局面,而且还面临着产品出口运输能力和费用的制约、进口国家的种种限制及进口国家企业仿制品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若想保持和扩大对国外市场的占领就必须选择对外直接投资(3)产品标准化时期。在这一时期技术和产品都已实现标准化.参与此类产品生产的企业日益增多,竞争更加激烈,产品成本与价格在竞争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对各国市场、资源、劳动力价格进行比较,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从事产品的生产活动。此时往往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较高,生产的最佳地点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创新国家的技术优势已不复存在,国内对此类产品的需求转向从国外进口

2.三个时期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1)产品创新时期(技术密集型产品,创新国出口,模仿国进口)(2)产品成熟时期(资本密集型产品,模仿国出口,创新国和发展中国家进口)(3)产品标准化时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出口,创新国和模仿国进口)例如:美国—日本—中国(录音机、摄像机、电视等产品的生产)中国必须对产业结构升级,到研发和销售的环节上贸易模式图示3.比较优势的动态化比较优势的动态化: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是在不同国家之间不断地转移。因为某一国家的要素禀赋是既定的,而某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因而,一国不可能在各个阶段都拥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转移。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特点,比较优势一般是从技术较先进的国家向资本较丰富、劳动力较多的国家转移。汉密尔顿和李斯特保护贸易学说保护幼稚工业,实行关税保护。

生产力理论,此为根源。历史发展理论,原始未开化,畜牧,农业,农工业,农工商时期。保护关税在农工业时期。对古典学派批评。有些缺陷,对生产力理解比较含糊,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歪曲了真实过程,保护对象选择缺乏标准。八偏好相似原理

需求偏好相似说又称偏好相似说或收入贸易说(IncomeTradeTheory),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提出的,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似性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他认为赫-俄原理只适用于工业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无法解释工业品的贸易。二战后出现的贸易新特征: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是主流,出现了买方市场,消费者中心论,由需求决定生产。林德认为,工业品生产的初期是满足国内的需求,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才会想到扩大销售范围,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由于该产品是为满足国内市场偏好和收入水平而生产的,故该产品较多的是出口到那些偏好相似的、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这些国家间的需求结构和偏好越相似,其贸易量就愈大,如果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完全一样,一国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就是另一国的可能进出口的商品。

那么,影响一国的需求结构的因素是什么?林德认为主要因素是人均收人水平。人均收人水平的相似可以用来作为需求结构相似的指标。人均收人越相似的国家,其消费偏好和需求结构越相近,产品的相互适应性就越强,贸易机会就越多,而人均收人水平的差异则是贸易的潜在障碍。需求结构三要素:人、购买力、购买欲望例如两个发达国家之间的需求决定了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易。九国际竞争优势论20世纪80-9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先后出版了《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三部著作,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角度论述了“竞争力”的问题,指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未必具有竞争优势。1、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指出:一国国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同该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成正比;如果本国市场上有关企业的产品需求大于国内市场,则拥有规模经济优势,有利于该国建立该产业的国家竞争优势;如果本国消费者需求层次高,则对相关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利;如果本国的消费者向其他国家的需求攀比,本国产业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而且改进产品的能力强,则有利于该国竞争力的提高。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是“创新是竞争力的源泉”。一国的竞争优势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国家的繁荣不是固有的,而是创造出来的。一国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其产业发展和创新的能力高低。在全球性竞争日益加剧的时候,国家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家的作用随着竞争的基础越来越转向创造和对知识的吸收而不断增强;国家竞争优势通过高度地方化过程得以产生和保持,国民价值、文化、经济结构、制度、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均有助于竞争的成功。然而,各国的竞争格局存在明显的区别,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或会在所有产业或绝大多数产业上有竞争力,各国至多能在一些特定的产业竞争中获胜,这些产业的国内环境往往最有动力和最富挑战性。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波特的钻石理论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生产因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政府机遇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

第一,要素推动阶段,该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的要素禀赋优势,即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

第二,投资推动阶段,该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本优势,大量的投资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第三,创新推动阶段,该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研究与开发。

第四,财富推动阶段,在此阶段,创新竞争意识明显下降,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推动力。4、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多角度、多层次阐明了国家竞争优势的确切内涵,指出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根本点在于竞争,在于优势产业的确定。这一理论对于解释二次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国际贸易新格局、新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展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任何一个国家不再可能依靠基于要素禀赋上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分工与贸易,只有通过竞争优势的创造,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因此,一国必须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重视国内市场的需求,重视企业的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这些观点对所有国家特别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

但是,波特的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它过于强调企业和市场的作用,而低估了政府的作用,在波特看来,一个国家要具备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企业的创新,政府的作用只是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是辅助性的。

十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1950年,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个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报告,即著名的“拉丁美洲经委会宣言”。1、主要论点

(1)国际经济体系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

普雷维什认为,国际经济体系在结构上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发达工业国构成的中心:另一部分是由广大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外围。中心和外围在经济上是不平等的:中心是技术的创新者和传播者,外围则是技术的模仿者和接受者;中心主要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外围则主要从事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中心在整个国际经济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外围则主要从依附地位并受中心控制和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