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全解_第1页
《记念刘和珍君》全解_第2页
《记念刘和珍君》全解_第3页
《记念刘和珍君》全解_第4页
《记念刘和珍君》全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念刘和珍君》全解TOC\o"1-1"\h\z\u一、《记念刘和珍君》知识点 2二、《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评点 5三、《记念刘和珍君》课文题解 13四、《记念刘和珍君》写作特点 13五、《记念刘和珍君》写作背景 13六、《记念刘和珍君》写作特色 14七、《记念刘和珍君》问题探究 14八、《记念刘和珍君》疑难解析 16九、《记念刘和珍君》词语分析 18十、《记念刘和珍君》难句解析 19十一、《记念刘和珍君》中心思想 21十二、《记念刘和珍君》重点难点 21十三、《纪念刘和珍君》的修辞效果 24十四、女师大风潮与“三一八”惨案 25十五、杨德群烈士事略 29十六、陶潜的四句诗 30十七、未婚妻刘女烈士和珍事略 31十八、血尸 35十九、《记念刘和珍君》中“然”字 37二十、《记念刘和珍君》教材问题解析 39二十一、《记念刘和珍君》配套练习 41二十二、高考真题 48二十三、鲁迅名句 54二十四、关于鲁迅的高考满分作文 55二十五、周作人散文:故乡的野菜 59一、《记念刘和珍君》知识点重要字音:多音字易混字洗涤(dí)尸骸(hái)立仆(Pū)风尘仆仆(pú)浸渍(zì)干练(gàn)诧异(chà)长歌当哭(dāng)桀骜(ào)赁屋(lìn)创伤(chuāng)转辗(zhǎn)黯然(àn)喋血(dié)噩(è)耗潜(qiān)移默化重要字形:徘徊深味微漠羽翼接济旧观引退虚妄沉勇憧憬谈资尸骸和蔼苟活赏赉渺茫血痕诬蔑惩创慰藉词语正告:此处不是“严正告诉”之意,而是“郑重劝告”之意。销行(xíng):(货物)销售。大抵:大概,大都。毅然:坚决地;毫不犹疑地。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洗涤:洗。偷生:苟且地活着。词语苟活:苟且图生存。噩耗: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不惮(dàn):不怕。虐杀:残暴地虐待人而致死。攒射(cuán)集中射击。屠戮(lù)杀害。寥寥:极小。谈资:闲谈的材料。绯红:鲜红。桀骜:形容性情倔强。骜,不顺从。干练:精明强干。长歌当哭:意思是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当作。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殒,死亡。恤,顾虑。近义词辨析:正告、告诉:都是及物动词,可带宾语,都有向别人陈述,使人知道的意思。告诉是指在一般情况下,向别人陈述事情,使别人知道。例如: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正告”是指严正的告诉,适用郑重的场合。或阐明自己的立场或郑重地陈述事情,以便让人知道。例如:我们要正告那些无视法律的亡命之徒,玩火者必自焚。句子1.“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开头以“中华民国”作纪年,这是作者愤慨的揭露和讽刺。“三·一八”惨案发生的当天,鲁迅正在写作《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愤怒揭露和控诉了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在叙述事件的开始,同样写道:“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所谓“中华民国”,早已不是人民的国家,所谓“执政府”,那是屠杀爱国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民国的敌人,是屠杀爱国人民的刽子手!2.“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反动军阀屠杀爱国青年,使鲁迅深感这非人间社会的黑暗,他感受着悲凉,他十分痛苦,他要让敌人对自己悼念爱国青年的痛苦感到快意,自己把这痛苦作为祭品,献于烈士灵前。作者的这篇以揭露敌人,控诉黑暗社会为目的的纪念文字,正是奉献给死者的最好祭品。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这里的“真的猛士”,就是指像刘和珍那样的革命者。这样的人,敢于面对黑暗的现实和流血斗争,以现实的黑暗和人生的惨淡为自己最大的哀痛,以献出鲜血来变革黑暗现实为自己最大幸福。这是多么伟大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庸人”,即平庸之人,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虽然对反动派的血腥暴行有所不满,对死难的烈士也有所同情和哀痛;但是,他们却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会轻易地“忘却”历史教训,随着时间的流逝,鲜红的血变成了“淡红”,浓烈的悲哀也就变得“微漠”了。“庸人”们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的作用。4.“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由于刘和珍牺牲而成为了烈士,作者认为不能再以一般的学生相待,她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应该对她表示自己的尊敬和哀悼。作者一贯严于解剖自己,在刘和珍的壮烈牺牲面前,自称是“苟活到现在的我”,从而更增添了对烈士的崇敬与怀念之情。这里要说明的是,“苟活到现在的我”中的引号不能省略,否则“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一句就成为歧义句。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反动文人为虎作伥,制造流言诬蔑青年是“自蹈死地”“没有审判力”,鲁迅十分愤怒,“我还什么话可说呢?”表明作者悲愤之极。衰亡民族之所默无声息,是反动统治者制造的“惨象”和流言家制造的“流言”造成的。最后分析沉默可能出现的两种结果,作者并不认为我们的民族会永远沉默下去,他强调的是“爆发”。不用肯定语句,有利于启发读者思考,激励人们警觉起来进行战斗。这里,表现了作者对革命的召唤和期待。6.“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作者认为人类进步的历史,如同煤的形成,是要付出比较大的代价的。这段话也委婉地表达了鲁迅对徒手请愿的看法,因为这种行动使得爱国青年蒙受的损失太大,无利于对敌人的斗争,因而不值得提倡,这种教训是应当记取的。7.“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这里的“苟活者“是指有一定的是非观念,没有忘记烈士的死难却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他们”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有走向斗争的可能。一般的观点认为,“庸人”和“苟活者”所指不同,“庸人”是作者批评的对象;而“苟活者”由于“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而被作者归为可以觉醒的人。他们受到烈士们的斗争勇气和牺牲精神的感召,从死难者的血迹中能逐渐提高认识,看到希望。二、《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评点一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点拨:指1926年。“三·一八”发生时,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如1925年在《忽然想到》中说:“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氏国”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我们要注意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段祺瑞执政府: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军阀失败,奉系军阀推段祺瑞为北洋政府“临时执政”。段祺瑞(1864~1936),北洋军阀皖系首领,曾几度把持北洋军阀的中央政权,1926年4月被冯玉祥驱逐下台]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杨德群:湖南省湘阴县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预科学生,遇害时年仅24岁]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点拨:3月24日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遗容。从学校回来后,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3月25日,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一阵阵低低的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程君:指程毅志,湖北孝感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莽原》:鲁迅编辑的一种文艺刊物]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点拨:第一次“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对这样一位热情地渴求革命真理的青年,对这样一位与作者有着师生之谊、读编之情的人,当然有必要写文章来加以记念。这就预示了文章的内容之一──悲痛的悼念。感情的基调显而易见是悲痛。“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是因为程君的请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和珍的关系。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特别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dàng),当作。],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阴险的论调:指陈西滢等人污蔑遇害的爱国学生的言论],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点拨:“它们”指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就将这”的“这”指“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抒写了作者极度悲愤,与反动派势不两立的鲜明立场。本句包含三层意思:①表示将要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非人间”;②因为不能用更好的方法记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③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肆无忌惮的杀人而高兴得过早,血债一定要偿还。]二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点拨:“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这两句话的含义是:真正的革命者,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里,“猛士”性格正是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点拨:“庸人”,平庸之人,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感“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点拨:第二次“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紧接在“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之后,“这样的世上”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的“似人非人的世界”,是既有“猛士”又多“庸人”的世界,是“造化”易于使人“暂得偷生”的世界。为了促醒“庸人”,使不知“何时是一个尽头”的世界早日到它的“尽头”,这就正有写“一点东西”来揭露暴行,揭露“流言”的必要。这就预示了文章的内容之二──愤怒的揭露。感情的基调是愤怒。“也”字既针对文章内容之一,也针对反动文人的文章而言。]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点拨:第三次“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惨案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则快要降临了。烈士的鲜血就这样白流了吗?敌人欠下的血债就不讨还了吗?因此有必要写“一点东西”,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要总结教训,为了“更奋然而前行”。这就预示了文章内容之三──沉痛的总结。感情的基调是深沉。“正”是恰到时候的意思。][第一层:(1~2部分)主要写纪念的目的。第一部分写鲁迅先生参加追悼会,程君希望作者为刘和珍君写些什么。此时,烈士的鲜血,社会的黑暗使鲁迅极度愤怒,从而使鲁迅认为有理由要写作。极度愤怒的鲁迅也认识到,有必要通过写作来唤醒民众,这是第二部分的内容,也是写作的必要。]三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云者:助词,表示提顿,引起下文],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杨荫榆女士:江苏无锡人,1924年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依附北洋军阀势力,迫害进步学生,镇压学生运动。后因参加抗日活动,被日寇杀害]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刘百昭:时任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兼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校长)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广有羽翼:到处都有帮凶。羽翼,鸟的翅膀,这里指帮凶]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桀骜(jiéào):形容性情倔强。骜,不服从]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偏安:原指封建王朝失去中原而苟安于仅存的部份领土,这里指刘和珍等爱国青年被迫离开原地,暂居宗帽胡同)于宗帽胡同,赁[赁,租借]屋授课之后,[点拨:反对杨荫榆的女师大学生被赶出学校后,在西城宗帽胡同租赁房屋作为临时校舍,于1925年9月21日开学。当时鲁迅和一些进步教师曾去义务授课,表示支持。]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四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喋血:血流满地。喋,血流出来的样子]呢?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点拨:靠单句的段落来表达强烈的感情,一句作一段,加上其独特的内涵,有力扛千钧之势。]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点拨:“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下句“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烈士被杀,无限悲痛。无话可说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鄙视和愤慨,曾用笔墨形象地描绘过走狗的劣性:“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主人的意旨和使唤。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从本文中,也能找出例子:“惨象……流言,尤使我……”同样用了个“尤”字,两次使用,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可遏止的不同寻常的恨。朗读时,“流言家”“下劣”要重音读出,读得铿锵有力,只有这样才能传达出作者的无比愤慨和仇恨的感情。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腾交织。]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点拨:“沉默”,就是“默无声息”。这里说的是两种沉默:一种是“出离愤怒”、陷于极度悲痛的“沉默”,“于无声处听惊雷”,预示着革命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沉默”;一种是逆来顺受,真正“默无声息”,不敢反抗,走向灭亡的“沉默”。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啊”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两种沉默,两种前途,两种结果:不在沉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统治,被灭亡。作者怀着最大的愤怒,发出最有力的号召,启示人们:事情已经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也没有用,必须起来和凶残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意图所在。]这里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的怀抱与民族之爱。作者有着中国历代正直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可贵品质,尤其是杜甫以来的关怀政治现实与民族前途的人们身上所具有的。作者为何对“三·一八”惨案如此地表示出自己极大的愤慨呢?这不外于戮杀烈士或青年使他感到极点的悲愤。“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他将议论提高到民族存亡的高度,足以见出他的制高的峻拔与浑厚,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强烈的期待。而这些都厚寄于传承文明与进步知识的人们身上。他对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道义感的苛求程度是如此的强烈!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对作者为什么尤其痛斥无耻文人的阴险论调就不难理解了。五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罗网:捕鸟的罗和捕鱼的网,这里指反动派迫害爱国青年的恶劣手段]。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点拨:“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执政府卫队的卑鄙。]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点拨: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点拨: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的谣言“通电”。“通电”造谣说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在北京大学公祭大会上,作为代理校长的蒋梦麟沉痛发言:“我任校长,使人家子弟,社会国家之人材,同学之朋友,如此牺牲,而又无法避免与挽救,此心诚不知如何悲痛。”蒋氏言至此,潸然涕下。全场学生相向而泣,门外皆闻哭声。]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点拔:一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强调刘的善良,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张静淑:湖南长沙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受伤后经医治,幸得不死)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转辗:现在通作“辗转”,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身体翻来覆去;二是指经过许多人的手或住过许多地方。这里指刘和珍等三位爱国学生临难时互相救助所作的努力)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攒:cuán]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置疑:有人认为“伟大”是正语,当指刘和珍等人的从容、勇毅;有人认为是反语,应该是指军阀政府的残暴和血腥;有人认为是“正反语”,既指刘和珍等,又指反动政府,还有人莫衷一是;干脆下个结论:说不清。其中,较典型的看法是第一种。例如许振兴在《试析〈记念刘和珍君〉中两个疑点》中认为:“‘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刘和珍等的勇毅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惊心动魄’指她们的行为、精神震撼人心,用以修饰‘伟大’的程度;‘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这个介宾短语作‘转辗’的补语,补充、突出了刘和珍等的勇毅和无畏,又揭露了反动派镇压革命青年的罪行,同时还给予帝国主义顺手一击。你的老师是怎么认为的,你自己又是怎么看的呢?讨论分析一下,哪种理解更接近作者的原意,哪种理解能更好地表达思想。]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习惯上指1900年镇压我国义和团的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国家组成的侵略军队。这里是指日本、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的联合军队。]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点拨:这句话用了反语、借代的修辞方法。“伟绩”是指灭绝人性的劣迹;“武功”是指凶残野蛮的暴行。“几缕血痕”借代段政府充当帝国主义走狗对爱国学生的血腥屠杀,“抹杀”则指制造这次惨案的段政府的下劣凶残比“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和“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有过之而无不及。表达了作者对执政府的愤怒、憎恨和嘲讽。]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第二层:(3~5部分)写鲁迅先生回忆过去,引出纪念的内容。第三部分写作者回忆与刘和珍的交往。本部分多次写到刘和珍君的笑容,这与敌人的残酷相对比,更显出敌人的下劣凶残,也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刘和珍君的悼念之情。第四部分交代遇害事实,在这一部分的行文中饱含着作者的愤怒与哀切,敌人的下劣凶残又一次激起鲁迅先生的愤怒。第五部分主要写遇害经过,极度悲愤的鲁迅先生将热血青年被杀的事实展现在我们面前,文章以沉痛的笔调不仅刻画出了青年的英勇,而且把反动派的本质揭示得淋漓尽致,尽显鲁迅先生情感的悲愤。]六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点拨:“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一词最好的注释,也就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看来,“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社会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词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点拨: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指陈西滢之流]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点拨: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大吸收。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不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陶潜:公元365~427年,陶渊明,东晋末年著名诗人]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是陶潜所作《挽歌》中的四句。意思是亲族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也已经唱过挽歌。人死了还有什么可说呢,不过是寄托躯体在山陵,最后和山陵同化罢了。鲁迅引用这几句话,有青山埋骨之意,寄托了希望死者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点拨: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七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点拨:这里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他们心灵深处更多的是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劣根性”。]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殒,yǔn,死亡。恤,顾虑]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点拨: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这一段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点拨:与开头一部分中“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相呼应。][第三层:(6~7部分)写鲁迅先生对“三·一八”惨案的总结。第六部分主要写鲁迅先生对“三·一八”惨案的经验总结,作者以沉痛的笔调表达了对烈士的哀悼,又以形象的比喻告诫青年要选择正确的斗争方式。第七部分写鲁迅先生阐释有关死难的意义,对烈士们进行了高度评价和热情讴歌,探求出死难对于将来的意义。笔墨至此,作者也已悲愤到极点。这是一种“欲吐还吞,欲吞不得,吞而复吐”的具体的痛苦的情状与深情叙说。行文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而接下来的却是“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在于无话可说处,作者说“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但后面又出现了“我还有什么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而接下来的又是“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而却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可以理解为这是作者从“重复”性语句出发,用还原那荒诞而重复的历史来“还丑恶以丑恶,还荒谬以荒谬,让所有的真相裸呈”。三、《记念刘和珍君》课文题解“记念”表明这是一篇记叙性文章。用“记念”而不用“纪念”是因为“记”是记住不忘的意思,“记”还兼有“记录”之意。“君”是对人的一种尊称。作者用“君”来称呼刘和珍等遇难青年是对她们的礼赞。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目的是以记念刘和珍为切入点对“三·一八”大屠杀事件总结评述。

四、《记念刘和珍君》写作特点1、记叙、议论、抒情熔为一炉。2、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3、反复重迭,回旋起伏。4、把抽象的事物和议论具体化形象化。

五、《记念刘和珍君》写作背景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八国联军入侵时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端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二百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爱国青年都是在当时遇害的。

然而,当时的反动文人却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的热血青年进行中伤、诬蔑,致使鲁迅悲愤之极,他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写道:“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以往的史实教过我们,将来的事情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同时,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痛斥反动政府的凶残行径,揭露反动文人的丑恶嘴脸,深刻指出了烈士死难意义,总结了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六、《记念刘和珍君》写作特色作者运用最精炼、最有力而又蕴藏着深沉意义的一句话或一段话,来表达最丰富、最凝炼的思想,透辟地阐发一个道理,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并留下深刻的印象,简直如诗一般,让人永世不忘。本文语言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大量运用反复修辞手法:1、“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文中两次强调“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这里反复强调“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说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还活着,就要用行为(“写一点东西”)来悼念逝者;第二层是说庸人们已快忘记了三月十八日的鲜血,所以“写一点东西”来提醒他们。这个反复手法强调了写作此文的重要性。2、文中第三节两次出现对刘和珍的描写:“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作者反复写刘和珍的“微笑”和“温和”,有两个目的:一是表明对年轻美丽生命消殒的无比痛惜,这“微笑”与“温和”是刘和珍留给作者永远的印象。二是揭露执政府的残暴和流言家的无耻,执政府诬蔑她们是“暴徒”,流言家说她们是“受人利用”,有了“微笑”和“温和”,谎言便不攻自破,而执政府和流言家丑恶嘴脸更暴露无遗。

七、《记念刘和珍君》问题探究1、鲁迅是因为什么事件而写作这篇文章的?贯穿于全文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刘和珍她们因为参加反对日本军舰闯进天津、炮击我大沽口炮台及“八国联军最后通牒”的集会、游行而被段祺瑞执政府杀害,“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执政府竟然指责学生的爱国行为,而且还有文人帮腔。鲁迅贯穿于全文的情感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悲和愤。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笔之所及并非限于刘和珍一人,通读全文,看看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刘和珍,提到了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点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就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这类人表达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颂扬她们的勇毅,告诫她们要注意斗争的方式,激励她们“更奋然而前行”。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执政府(“当局者”)、几个“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对于他们,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第三类是那些“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以及这种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3、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中国人”、“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各指什么样的人?“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里的“中国人”是泛指所有的中国人,而不是特指“反动派”。“庸人”即平庸之人,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苟活者”是指有一定是非观念,不忘怀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有恶意的闲人”指蓄意制造流言的反动当局的走狗文人。“庸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特别容易“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的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的作用。“苟活者”是指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有走向斗争的可能的人。“苟活者”中包括“苟活到现在”的“我”,是作者的谦词,意在反衬刘和珍“为中国而死”的光荣。“无恶意的闲人”这种人尽管在政治上同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有恶意的闲人”)有着根本的区别,但是他们对世界的态度极端的冷漠,冷眼旁观,甚至把烈士的鲜血当作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几乎不寄希望。4、阅读文章的第三段,尽量用文中的原话把鲁迅所设想的和他亲眼看到的刘和珍的形象概括出来,那么那“几个学者文人”是怎样污蔑这样的刘和珍的呢?两相对比,有什么意义?在见面之前,鲁迅认为刘和珍应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因为她敢于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待到见面之后,才发现“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于是让他忍不住“暗自诧异”;见面的次数多了,她“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而且刘和珍还表现出了“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的责任感。然而就是这样微笑而和蔼的青年,被别有用心的人污为“暴徒”。这样就更深刻的表达出了鲁迅先生对“三一八”惨案的愤慨。5、《记念刘和珍君》·文中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体现了她什么品质?刘和珍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莽原》杂志战斗性强,常常遭到查禁,因此销行寥落。刘和珍预定《莽原》全年,体现了她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品格,她不仅是鲁迅的学生,也是他的战友。参加学生自治委员会,反对校长杨荫榆,“不为势力所屈”,表现出她的反抗性、斗争性。“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她待人和蔼亲切,坚毅乐观。“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写出她的责任感。“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员陆续引退,刘和珍为母校的前途而黯然泣下。“她,刘和珍,那时是欣然前往的”,是她为国为人民自觉参加请愿,写出她的民族责任感及勇敢坚强的品质。6、如何理解第六节“煤”的比喻?此处以煤的形成来比喻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以“大量的木材”来比喻人类社会在残酷的斗争中流了大量的血,付出了很高的代价,“结果却是一小块”写由大量木材凝成的煤只是很小的部分,以此来比喻大量流血牺牲而换得的人类历史的前进只是一小步。同时,作者沉痛指出“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请愿并未推动历史前行。“更何况是徒手”,徒手请愿更不能推动历史,使之有任何进步。在貌似平淡的语言中,饱含了鲁迅深深的哀痛与惋惜之情。八、《记念刘和珍君》疑难解析1、文章第一、二节中三次写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三处行文不完全一样,联系每次出现时的上下文,说说作者究竟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从文中可以得知,刘和珍有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坚强意志,她不仅是鲁迅的学生,更是志同道合的战友。现在鲁迅满怀激情地回忆起这件事,写下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是出于对渴求真理的好青年,自己的学生,自己的战友刘和珍的哀思和纪念。“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第二次出现在第二节第二段的开头。第二段开头的一句话是:“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见这里是针对“这样的世界”而言的,即写文章要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早日到尽头,这是对烈士最好的纪念,也是作者为生者而写的最大心愿。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针对“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而言的,即针对“庸人”而言,作者写文章是为了唤起庸人投入战斗。综合以上分析,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很清楚了。2、《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是鲁迅先生对“三·一八”惨案的评述,但他并没有直接对此事件加以评价,请问他切入的角度是什么?这个角度就是记念刘和珍。写刘和珍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反复写她的“微笑”、“和蔼”。这可以以一当十,侧面表现请愿群众的群体形象,让人了解这么一批可爱的青年。段政府杀害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流言家诬蔑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其凶残卑劣便不言而喻,什么“暴徒”,什么“受人利用”,无耻谰言都不攻自破。写刘和珍遇难,用了一系列特写镜头,枪弹的攒射、大棍的挥舞都历历在目,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景也历历在目。这样的特写镜头远比全景式的描写更为细致,能使人想到这场发生在段祺瑞执政府前的惨案的全景。写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写程君的话,又真切地反映了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怎样深切地悼念死难者。3、本文引用陶潜诗句有何作用?陶潜,字渊明,我国晋代著名诗人。文中引用的是《挽歌诗三首》中的第三首的最后四句。所谓《挽歌诗》第三首的全文是: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寒九月中,送我出西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是陶潜自挽之词,最后四句设想自己死了之后,“亲戚在送葬之后也许还能留下一点哀伤,至于别人则已唱过了挽歌,就算尽到了朋友的情谊了。人死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把自己的躯体葬在山里,和山在一起就行了。”鲁迅引用陶诗后说:“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这说明他主要借用“托体同山阿”一句,表示自己希望烈士的精神象高山一样永垂不朽,“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以激励后死者向反动派作斗争。4、“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一般民众和有些“所谓学者文人”分别有什么样的反应?鲁迅先生怎样看待这样的国民性?一般民众或许会慢慢将其忘却,继续苟活于世间;而有些别有用心的文人则攻击、侮蔑刘和珍等烈士。批判中国人的这种麻木、别有用心和奴性,唤起更多中国人的警醒,是鲁迅先生一直的追求。5、如何讲解“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这是全文思路的收束。“此”的内容:涉及对烈士的崇敬,对其牺牲精神的评价,对其斗争方式的总结,对反动军阀的愤怒声讨,对所谓学者文人的揭露、鞭笞,对庸人警醒的期盼,以及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等等。再次强调“我说不出话”,表达无尽的悲愤和深深的歉疚之情。6、鲁迅对刘和珍等人这一次的和平请愿行动有什么评价?在鲁迅先生看来,这次徒手的请愿除了供无恶意和有恶意的闲人所用之外,没有什么深的意义,因为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而在当时的中国,是没有合法斗争的权利的。但是,他从刘和珍等人的行为见到了中国女子勇毅的一面,这会使苟活在淡红血色中的人们“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奋然而前行”,这也是鲁迅所总结的这次请愿行动的意义。九、《记念刘和珍君》词语分析文章之所以如此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灵魂,是因为它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感情,而这内容和感情又是通过语言尤其是其中准确、含义深刻的词语表现出来。试揣摩、品析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简述其含义及作用。1、“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中“毅然”为什么用得好?“毅然”是“坚决地、毫不犹豫地”的意思。因为鲁迅编辑的期刊多是思想进步的期刊,且“往往有始无终”,而刘和珍“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说明她对进步的追求十分投入。2、作者写道:“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那么,这个“缘由”又是什么呢?“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极其凶残地用武力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另外,走狗文人也跟着阴险地“说他们是受人利用的”。作者用“缘由”这个词更能引起我们对这个民族三缄其口原因的思考。3、将“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加粗词语分别改为“野蛮”和“射击”好不好?为什么?不好。“文明人”是反语,更能揭露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而且,“文明人”发明的枪弹被用来屠杀三位手无寸铁的中国女学生,更能显示出所谓“文明人”的野蛮性。“攒射”是集中射击的意思,其子弹密度比“射击”要大,这个词充分揭示了段祺瑞执政府的残暴,用密集的子弹对付爱国的学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屠杀行为的无比愤慨。4、“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中加粗词语为什么用得好?“深味”是“深深地体会”的意思;“悲凉”本无颜色,用“浓黑”修饰之,化抽象为具体,突出了“悲凉”之重。因为四十多个爱国青年的血洒在执政府前,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对他们进行诽谤,这种屠杀和造谣给作者带来的悲痛是多重的,是“浓黑”的,作者只有“深味”方能表其痛苦之深。5、能否将“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中的“竟至于”去掉呢?不能。因为“竟至于”表明“竟然至于”,有点出乎意料的意思,表明他对自己当时“怀疑”的后悔,亦即对执政府残忍本质认识不足的后悔。作者的意思是,尽管自己发挥出了最大的想像力,但想像不出执政府会屠杀刘和珍等徒手请愿的爱国学生,这三个字其实是对某些“中国人”下劣凶残本质的控诉。6、“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中的“中外的杀人者”是否用错了呢?没有。表面上屠杀爱国学生的是段祺瑞执政府的卫队,但当时学生请愿的背景是,日本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遭反击,便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向中国政府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在天津附近集结各国军队,所以学生示威的目的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执政府屠杀爱国青年学生也是为了取悦帝国主义,所以“杀人者”有中国的,更有外国的。7、“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中加粗词语如何理解?“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更,表示程度的加深或进一步。这个并列复句,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便是“苟活者”,也将从先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哪怕是“依稀”“微茫”的希望;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地去斗争,前进。十、《记念刘和珍君》难句解析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从思路上看,这里说的是记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淋漓的鲜血”就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从“艰于呼吸视听”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的一次飞跃。上文,已经写了这个感情的发展变化。追悼会时独在礼堂外徘徊,心头是超乎寻常的悲愤。欲写不能,还是“艰于呼吸视听”,几乎被悲愤压倒。而“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愤懑达到极点。“出离愤怒”,便是一个飞跃。“出离愤怒”之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2、“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第一部分里,鲁迅称自己为“生者”、“后死者”,与“死者”、“逝者”相对。第三部分把自己说成“苟活到现在的我”与“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相对。显然,“苟活”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他不惜贬抑自己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其实鲁迅是大智大勇的猛士,当然他的智与勇也是在不断地从奋斗者身上汲取养料形成的。所以“苟活者”首先说的是自己,而“真的猛士”首先是作者的自我策励。当然,“暂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苟活者”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像他一样,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希望”是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而来的,女子如此,男儿自不待言,中国人非一概糟糕,“三·一八”事件表明勇毅者大有人在,这正是中国的希望所在。这世上固然一片“浓黑”,路正长,难见“尽头”,希望也只是微茫的一点,但是毕竟还有希望,真的猛士为希望所鼓舞,必“将更奋然而前行”。3、“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开追悼会时,作者因无法承受会上的悲凉,独自在礼堂外徘徊思索。追悼会本已勾起他对烈士悲痛的怀念,恰逢程君索稿,“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更主要的是出自“我”自己的意愿;而“早”字则进一步说明,写文章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单是程君的请求引起的。“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是因为反动统治者的血腥屠杀,使“我”感觉到“我所住的并非人间”,在这样的黑暗社会里“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这既有社会的原因,同时也因“我”出离愤怒。当叙及烈士遇难及又遭流言诬蔑时,作者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慨。血腥屠杀和舆论钳制是中国反动派惯用的两手,是中国“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可以说是“悲”和“愤”使作者说不出话来,也是“悲”和“愤”使作者一定要说,要让人们看清反动派的真面目,要让人们不忘记烈士的鲜血。理解这些话的含义,一定要把握全文的内容,依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去分析。4、“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本句既承接上文,也引起下文。“这”所指的主要是:对反动军阀和所谓学者文人的无情揭露,对血的教训的冷静总结,以及自己绝不妥协的抗争精神。5、“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作者以煤的形成作比喻,指出人类社会是在残酷的流血斗争中发展的,历史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价,正如一小块煤是由大量的木材形成的一样。徒手请愿不在其中,这句话反映了鲁迅先生对请愿的看法:徒手请愿不是有效的斗争方式。鲁迅是不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方式的。十一、《记念刘和珍君》中心思想通过悼念刘和珍,深刻地揭露北洋军阀政府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有力地抨击帮闲文人造谣诬蔑爱国青年的无耻卑劣,高度赞颂爱国青年临危不惧、团结友爱的崇高品质和大义凛然、殒身不恤的爱国精神,呼唤民众、激励猛士,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 十二、 《记念刘和珍君》重点难点1、本文的大体脉络是怎样的?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和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的死难意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上的大体脉络。2、本文结构是怎样的?文章第一、二、三部分,侧重于悲痛的忆念、哀悼;第四、五部分侧重于愤怒的揭露控诉;第六部分侧重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三者交错融汇,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3、本文的思想意义是什么?本文的内容,其实是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鲁迅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他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者,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鲁迅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改变斗争的方式,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颂扬她们的勇毅,激发人们“更奋然而前行”。作者记念一个刘和珍,评述的是“三·一八”惨案整个历史事件,要理解这篇课文,应首先把握其博大而深刻的思想意义。4、怎样从理清思路入手来解读难句?遇到难句,要把它放到思路中去,这样就容易理解了。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就是根据思路去解读。理清思路是阅读理解的一把钥匙。例如: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从思路上看,这里说的是记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从悲哀、愤懑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的飞跃,要做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样,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⑵“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极端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作者的思路是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反革命的两手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箝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⑶“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伟大”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辗转”是概括她们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枪弹的攒射”给凶残的执政府以辛辣的嘲讽。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⑷“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苟活”,苟且图生存的意思。“苟活”是鲁迅的自我贬抑,说明他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他不惜贬抑自己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其实鲁迅是大智大勇的真的猛士。“真的猛士”首先是作者的自我策励。同时,这又是战斗的号召,鲁迅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像他一样,看到希望,为希望所鼓舞,奋然前行。本句的“苟活者”与第三部分“苟活”一语相对照,但范围扩大了。本句肯定了刘和珍牺牲对两类人(“苟活者”和“真的猛士”)所起的积极作用,抒发了崇敬之情,表现了决意奋进、义无反顾之意。⑸“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本句既承接上文,也引起下文。“这”所指的主要是:对反动军阀和所谓学者文人的无情揭露,对血的教训的冷静总结,以及自己绝不妥协的抗争精神。⑹“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引号明确了“苟活到现在”所修饰的中心词是“我”,而不是“学生”。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刘和珍的确是自己的学生;另一方面又说但与她的伟大的牺牲精神相比,自己不过是“苟活者”。这样写,是对第一部分“程君”那段话从另一方面的补充,即自己并不是以一个老师的身份来给一个喜欢自己文章的学生写悼念文字,自己所悼念的其实是一位真的猛士。这样写,既把第一、二部分的内容紧紧熔铸在一起,又突出了鲁迅对这位学生极高的崇敬。这种崇敬之情贯穿于第三、四、五部分的记叙,至第七部分的议论进一步发挥。总之,本句中引号起强调作用,表现了作者对烈士的崇敬之情,也表现了作者以死难烈士为榜样,英勇奋斗的强烈愿望。刘和珍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作者为此感到骄傲和崇敬。⑺“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这是总收全文的一句,是全文思路的收束。对于“此”所概括的内容,既有对敌人的控诉、揭露,又有对烈士的崇敬和悼念;既有对“三·一八”惨案的评价,又有自己奋然前行的斗志。即“此”涉及对烈士的崇敬,对其牺牲精神的评价,对其斗争方式的总结,对反动军阀的愤怒声讨,对所谓学者文人的揭露、鞭笞,对庸人警醒的期盼以及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等等。5、从表达方式上看,本文写法有何特点?本文采用了叙述、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法。叙事简练,清楚地写出了刘和珍思想性格的特点和壮烈牺牲的情景;议论深刻,有力地揭露出反动派的反动本质,总结了对敌斗争的经验教训;抒情强烈,颂扬了烈士的崇高精神,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悲愤之情。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交错,融于一体,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高度的说服力。十三、《纪念刘和珍君》的修辞效果《纪念刘和珍君》这篇记念性散文,不仅寄托着作者对死难青年的沉痛哀悼,而且燃烧着作者对凶残当局的强烈抨击。作品中作者的这两种悲愤的情感,主要是对通过以下几种修辞手法表达出来的:一、运用反语,揭露敌人的反动罪行。用反语来讽刺和揭露敌人的罪行,是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战斗方法。本文就多次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如文章开头以“中华民国”来纪年,实际上表明了作者对段褀瑞执政府的极大愤慨和讽刺。既然是“中华民国”,就应是中国人民的政府。可这样的政府,竟然公然开枪射击请愿的学生,制造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可见这样的政府根本就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伪政府。讽刺之余,作者以犀利的笔调,一针见血的揭露了反动政府的罪行。又如在六部分中,作者说到:“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众所周知,“太平”本义是指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在这里显然是指反动政府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和可悲的局面。“太平”一词的运用,可见蕴涵了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同时又饱含作者多少辛酸与无奈。

二、通过对比,展现猛士的勇毅形象。本文中,作者拿两种人与刘和珍这样的猛士进行了对比,从中彰显猛士的勇毅和干练。如第二部分中,作者拿“庸人”与“猛士”进行了对比。“庸人”之所以“庸”,在于他们对“淋漓的鲜血”,虽有哀痛和不满,却不能“直面”和“正视”。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驶,庸人们早已忘却哀痛,继续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真的猛士”却能面对黑暗的现实,不怕流血牺牲,勇敢地站起来反抗,企图打破这黑暗的铁笼子,赢得全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从两种人对待现实的的不同态度中,读者从中可以窥见猛士的高大人格。又如第五部分中,作者拿“反动军阀”和“猛士”进行了对比。“反动军阀”看似强横,然而它却要依靠八国联军,与它们共同勾结,才能镇压学生的徒手请愿。请愿的学生都是手无寸铁的文弱书生,然而当她们面临危难时,却能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鲜明的对比之中,勇士大无畏的形象再次展示了出来。

三、借助反复,强化作者的悲愤情感。鲁迅先生作文时,向来惜墨如金,可在本文中,他多处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从中深化自己的情感。如开头的第一部分中“我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这句话,在文中就运用了三次。第一次是承接程君的请求而言的。刘和珍不仅是作者的学生,更是作者志同道合的战友。现在她“为了中国而死了”,作者自然觉得该“写一点东西”来表达自己的哀思的悼念;第二句是针对这“似人非人的世界”而言的,作者要“写一点东西”是为了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早日到尽头,这才是对烈士最好的纪念;第三句是针对“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而言的,即针对“庸人”们而言的。作者要提醒人们,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可见,这三句话虽然在字面几乎完全相同,但在反复的运用中,意义却在逐层加深,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悲愤情感。倘缺少了反复这一手法,艺术表现力势必削减大半。十四、女师大风潮与“三一八”惨案许广平女师大事件发生的经过以及有关情节,我们倘一翻阅《华盖集》的正续编,对于当时的一些人物,如杨荫瑜、陈西滢、章士钊之流,以及这个事件的真相,大抵可以了然。鲁迅在这一次,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使敌人望风披靡,弃甲曳兵而走,遭到了彻底的失败,翻不过身来。女师大事件,就是当时北京的革命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卖国的军阀政府之间斗争的一个环节。学生们其始不过想对自己的学业有所提高,对学校措施有些不满;倘使接受这些正确的要求,风潮本可避免。但既属于反动一面,他就会产生出一套反动的办法:嗾使貌作旁观、置身事外、其实是同伙的一批人,在外大说“闲话”,如陈西滢;大放流言,如现代评论派;颠倒黑白,如《甲寅》周刊与老虎总长章士钊。鲁迅在旁随时看出敌人的弱点,立即给以抨击,不使敌人野心得逞。杨荫瑜不学无术,到美国“镀金”回来,拉拢了一些臭味相投的人,活动了几个拥护女人长校不问贤愚的狭隘的唯女权论者;再投靠了当时的权贵段、章,利用歪曲事实、无耻造谣的陈西滢,就以为炙手可热,人莫敢违了。于是与教师、学生、群众为敌。1925年,在反抗杨荫瑜卑鄙治校的风潮起来不久,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孙中山先生3月间在北京逝世。正值人们痛悼之际,杨荫瑜竟然污蔑中山先生是“共产公妻”,不许学生去追悼,因而群情大愤。5月7日是日本军国主义强迫中国反动政府签定二十一条的一天,杨荫瑜利用人们必然踊跃参加国耻纪念大会的爱国热情,企图偷梁换柱,把国耻纪念大会,变为替她洗涤污垢的场所,从而达到回校办事的目的。同学们有所违抗,即加以捣乱国耻纪念会的罪名,于是着令其私党历史教员(亦在教育部供职),威胁刘和珍和我代表大家向杨认错,否则有几个人要被开除学籍。我们秉全体同学之命,且以手加颈表示:宁死不屈,决不认错。这个毒计未能使坚持正义的学生屈服,于是杨荫瑜躲在校外写出开除六个学生的布告,清晨挂在墙上。大众看见,知是预为布置的阴谋,更加愤不可遏。学生会决定不承认这个非法开除,就把这个布告牌取下来丢在教室讲台里的地板内。杨荫瑜四处搜索无着,不好再发布告,我们便照样上课。上海五卅惨案事起,学生们纷纷声援工人阶级的英勇斗争。女学生们(我们)组织护士训练班,学习看护。杨荫榆诡计多端,为了破坏学生的这一革命运动,一面扬言学校暑假大修理,不准大家住校,一面向学生请来讲习护理知识的医生进言,劝阻其来校。这样,学生对她的阴谋诡计更加愤慨。离家万里,一时不易回去的各地学生,因见杨荫瑜欲借题发挥,想借口学校修理,而迫令被开除的和未开除的学生一同离开学校,于是气愤不过,就把真相揭露出来。杨荫瑜见恶毒的一计不成,又生二计,把学校电路截断,伙房关闭,大门并用铁链锁了起来,杜绝往来。学生们借烛光照明,饿着肚子与各界、亲人、慰问者隔着大门相对饮泣,而“正人君子”们却为杨荫瑜帮腔,说她的这惨无人道的卑鄙措施,是“以免男女学生混杂”。学生们于此更感到这批家伙卑劣阴险,于是由我执行学生会总干事的职责,在大门内宣言:象这样关闭电灯,迫令燃点蜡烛,并且封锁大门,杜绝出入,倘有失火,连逃命都有问题;为自卫计,大家毁锁开门!号令一声,众人奋起,不一时锁毁门开,亲友执手互庆得以直面相见。为避免奸人造谣,堵塞“正人君子”的流言,学生们在这最紧张的一夜,请了几位师长住在教务处,并请有声望的妇女来当临时舍监。鲁迅就是被请来校执行任务之一人,就这样,我们把杨荫瑜的诡计,一件件地揭破了。杨荫瑜是失败了。然而她的“上司”、她的后台老板章士钊等辈并不就此甘心。因此,就发生了堂堂教育总长下令其司长刘百昭,公然引领警察及打手,雇用流氓和三河老妈子(身体特别高大)殴打学生,并驱逐出校,禁闭在女师大附设的补习学校空屋内的事件。记得那时,我眼看着同学们象货物一样被拖走,象罪犯一样被毒打,痛哭失声,惨无人道的这一幕活剧之后,即离开女师大,跑到学生联合会告急。连夜开紧急会议,向各界呼吁。当时,章(士钊)杨(荫榆)不顾青年学生离乡来京远道求学的渴望,惟恐拔不掉这几根眼中钉,惟恐学生“啸聚学校”(他们的话),不易达到解散学校的目的,于是又设法叫两个警察押一个。押解被开除的六个学生回籍的计划传出。试想:这六个学生,为了学校之事,却要活演“林冲押配沧州”的一幕!如果真个实现出来,乡亲和家长们,还以为她们想是犯了什么滔天罪行呢!在旧社会内,遭到这种不平的待遇,能设想它的后果吗?这种倒行逆施,能不叫稍有正义感的人气愤?!鲁迅在学生中威望很高,其原因是和群众站在一起。当学校风潮起来时,他作为一个讲师,没有很多时间在校,开始采取慎重态度。后来学生被开除了,“正人君子”们又大放流言,把女学生糟蹋得不成样子,章士钊又据流言写成文章刊出,杨荫榆又据之以发“感言”。一群牛鬼蛇神围攻着青年学生,这就更加引起鲁迅的注意,应学生请求,代拟了两个呈文到教育部,催促赶快另换校长;又感到“正人君子”们污蔑女学生太甚,于是亲自拟好《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邀请马裕藻、沈尹默、李泰棻、钱玄同、沈兼士等人和他共同联名发表,证明学生被无辜开除,而她们品学兼优,“平素尤绝无惩戒记过之迹”。章士钊对女师大风潮迟迟不予处理,不予解决校长问题。他利用杨荫榆恋栈之心,死硬到底。一面支持她压迫学生,一面暗中布置,要他夫人吴弱男来做校长,所以解散女师大如此积极,实想打扫好“臭毛厕”为夫人登坑也。但他倒先行试探,派人向鲁迅说:“你不要闹(因为鲁迅站在青年一边作者),将来给你做校长。”鲁迅何等样人,岂为图做校长而参加斗争?所以不予理会,于是章士钊就越权(旧制度佥事职务是总统任命,总长无权撤换)撤鲁迅教育部佥事的职以泄愤。本来,女师大风潮不是单纯的一个学校的事情。因为女师大的国文系,也就是我选课的一系,六位教员都是在北大国文系任教的,且又多是反对胡适的,所以斗争又牵涉到北京大学内部。这个斗争,是中国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之后,走向分化的具体反映。鲁迅当时反对以胡适为首的现代评论派,有些问题常常隐蔽在个别的、甚至私人的问题之下,然而这种斗争,在原则上的意义,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却越来越明显了。当时的斗争,是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