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画面和意境_第1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画面和意境_第2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画面和意境_第3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画面和意境_第4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画面和意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难点画面和意境画面诗歌中的画面是指由一组意象组合而成的特定的情景,其考查重点在于要求考生描述诗歌中所描绘画面的内容,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两句,就由“星”“平野”“月”“大江”等意象组成了一个星月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泳、大江东去的壮阔瑰丽的画面。意境诗歌中的意境指的是由一组意象组合而成的带有作者情感的特定的情景,是诗歌中的意象与作者情感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境界,其重点在于描述诗歌中主人公的情感与心境。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变式提问: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赏析本诗或词。苏北四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柳州开元寺夏雨吕本中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①。面如田字②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释】①沈(沉)浮:遗失。②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3分)自主学习,思考探究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3分)学习要求:自读诗歌,深入体味,形成书面提纲学习时间:6分钟小组交流,合作探究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3分)学习要求: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小组内形成发言提纲,选派代表,展示小组成果。学习时间:10分钟成果展示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3分)比较反思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3分)描绘了夏天的傍晚,风雨交加,乌鸟归巢,僧客相伴的清幽的景象。(“夏天的傍晚”1分,“风雨交加,乌鸟归巢,僧客相伴”三点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2分。)技巧点拨解答概括画面和意境题的步骤1、找出诗歌中的意象2、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3、点明意象营造的氛围特点4、指出意境特点,说明诗歌表达的情感技巧点拨答题套路: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②通过()等意象(景物描写),构造了一幅()的画面,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迁移训练2012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诗歌开关两句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潇潇、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迁移训练南京、盐城2012一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幽州夜饮张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这两句通过对“凉风”“夜雨”“寒林”的描写,突出了边地之夜萧瑟、荒寒的特点。(2分)一方面渲染了“夜饮”的氛围,另一方面也为全诗奠定了愁苦的情感基调。(2分)迁移训练盐城市2013届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落日怅望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第五、六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入”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

第五、六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入”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夕阳沉到近处的树梢之下,远处野火似的余晖映红秋山。由近到远,层次分明。“入”字既写出夕照逐渐暗淡,又表明诗人伫望之久和思念之深。迁移训练南京市、盐城市2012届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南海旅次曹松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颈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颈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清晨城头上号角吹响,寒霜消散;城外渐渐消退的潮水中荡漾着月影。营造凄清的氛围,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4分,每问2分)课堂小结解答概括画面和意境题的步骤1、找出诗歌中的意象2、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3、点明意象营造的氛围特点4、指出意境特点,说明诗歌表达的情感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选自《宋诗精华录》)【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