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电大金融学(原货币银行学)1-6次作业1.
结合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相关数据分析汇率的作用考核目的:这是一道综合思考题,同时与我国汇率制度改革方向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同学们不仅要从人民币汇率最近的变动数据入手去探讨问题,并且要深刻结识货币理论发展、货币制度变革同汇率变动之间的理论和实践渊源,以及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在把理论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同时,提高同学们运用实例来综合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增强对我国经济和金融改革政策的理解。规定:(1)认真审题并重点研读教材第1~3章,特别是有关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汇率制度的演进等内容,清楚货币制度发展演变同汇率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2)认真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自2023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并据以进行相关的文献调研。(3)举例说明时视域尽也许开阔,同题目紧密联系即可。(4)论述过程不必面面俱到,但要有自己的观点。(5)字数不低于800字。解题思绪:(1)汇率制度是货币制度特别是国际货币制度发展的结果,国际货币制度是解决汇率问题的根源;(2)我国目前实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为基础的;(3)目前人民币的汇价趋势是不断升值,这种趋势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4)我国人民币汇率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解答: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由HYPERLINK""市场供求决定,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市场操作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实践证明,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对的选择。加入WTO以后,随着贸易和投资的变化,国际收支的变化也许会较大,同时也会面临更大的外部冲击。为此,我们将继续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本HYPERLINK""外币政策的协调,发挥汇率在平衡国际收支,抵御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方面的作用。自2023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次汇率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汇率调控的方式。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这里的"一篮子货币",是指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重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篮子内的货币构成,将综合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外商直接投资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重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参考一篮子表白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将有助于增长汇率弹性,克制单边投机,维护多边汇。二是中间价的拟定和日浮动区间。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天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3%的幅度内浮动率稳定。三是起始汇率的调整。2023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这是一次性地小幅升值2%,并不是指人民币汇率第一步调整2%,事后还会有进一步的调整。由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重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而非人民币汇率水平在数量上的增减。这一调整幅度重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限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拟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公司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放弃单一盯住美元,不仅表现为以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更富弹性,并且在于发挥汇率价格的杠杆作用,以便用汇率价格机制来调节国内外市场资源流向,以便促进短期宏观经济的目的(由于,汇率如同利率同样是短期宏观调控重要手段)。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此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化,完全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变化,取决于国内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不是理论模型的高估或低估。这也预示着人民币汇率水平也许会有向上或向下的浮动。目前人民币的汇价趋势是不断升值,这种趋势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趋势是顺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表现,它对缓解中国贸易顺差会有一定的作用。人民币升值趋势对中国的贸易不会有太大的负面影响。中国的贸易仍然会有很大的发展,只是出口商品的构造会更加高度化,出口产品的附加价值会越来越高。中国人天生会做生意,又能吃苦。此外人们应当更多的关注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经济平衡、产业构造调整的作用。2.
【问题讨论】结合我国信用发展状况,讨论利率如何改革才干充足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考核目的:这是一道讨论题,希望通过师生教学交互和同学们之间的协作学习与互相启发,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发明性,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大家对利率在现代经济和金融发展中作用的结识,为以后更好的研究其他金融问题和货币政策运营机制奠定良好基础;利率是少数几个既能在宏观经济领域发挥作用,又能在微观经济中发挥作用的经济变量之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通过进一步讨论,可以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其作用机制,为充足发挥其作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规定:(1)认真研读教材第4~6章的教学内容;(2)掌握有关利率的概念、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3)掌握利率在宏、微观经济中的功能与作用,清楚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4)由辅导教师组织学习小组讨论,每组5~10人为宜。(5)讨论结束后每人完毕不低于600字的作用。解题思绪:(1)讨论应从信用与利率的关系入手;(2)必须清楚利率发挥作用的世界性趋势;(3)讨论的核心内容是我国利率改革的方向及其在宏观和微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4)清楚我国利率改革碰到的重要障碍及化解方法。解答:一、信用与利率的关系信用与货币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不同所有者之间调剂财富余缺的一种形式。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作为价值尺度,媒介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商品互换。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用历史的眼光来考察。信用与货币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互相独立发展到密切联系再到融为一体的过程。初期的信用与货币这两个范畴是独立发展的。从时间上考察,信用的出现比货币要早,当时的信用重要采用实物借贷方式,在很长时期内独立于货币范畴之外。从初期的实物货币直至足值的金属货币制度,货币的发展也长期独立于信用关系之外。可以说,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之前,信用与货币两者虽有联系,但从重要方面看,是各自独立发展的。但是两者互相独立发展并不意味着否认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历史进程中,信用与货币的联系有着长远的历史,其密切联系表现在两者的互相促进发展之上。一方面,货币借贷的出现是信用获得更大发展的基本条件。货币借贷扩展了信用的范围,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另一方面,信用也促进了货币形式和货币流通的发展。信用的出现发展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使货币能在更大范围内作为商品流通媒介。信用还加速了货币的流动,补充了金属货币数量的局限性。可见,信用与货币是互相促进发展的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确立,情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金属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实行不兑换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信用与货币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和货币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整个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础上的。从货币形式看,货币形式同时就是一种信用工具,货币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流通的,任何信用活动都导致货币的变动。信用的扩张会增长货币供应,信用紧缩将减少货币供应;信用资金的调剂将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应的结构。这样,当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不可分割地联给在一起时,则产生了由货币和信用互相渗透而形成的新范畴——金融。因此,金融是货币运动和信用活动的融合体。当然,在金融范畴出现以后,货币和信用这两个范畴仍然存在。二、利率发挥作用的世界性趋势利率不仅可以反映货币与信用的供应状态,并且可以表现供应与需求的相对变化。利率水平趋高被认为是银根紧缩,利率水平趋低则被认为是银根松弛。因此,西方传统的货币政策均以利率为中介目的。为了控制投资的高速增长,在央行采用的诸多货币政策操作中,被西方金融界称为货币政策“猛药”的存款准备金率一调再调,而调整法定存贷款利率这一传统的政策工具,却一直没有使用。这让市场感到很意外。我们认为,央行之所以迟迟没有提高法定存贷款利率,除了考虑CPI、经济增长速度等正常的经济指标外,还受到一些特殊的外部因素的约束。在我国利率发挥作用还不具有条件。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利率政策非常有效,因而成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国的情况十分复杂。记录分析显示,在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同利率变动的关系不大。并且,利率水平的减少对存款总量的增长以及增长的速度都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其重要因素是:地方政府、国有公司是重要的贷款需求者,贷款需求的利率弹性必然较低;作为贷款的重要供应方,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的利率敏感性一直较低。此外,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将导致大量短期资本涌入到国内,从而达不到提高利率紧缩信用的目的。因此,有研究人员认为升息不能解决经济过热问题。三、我国利率改革的方向及其在宏观和微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利率市场化是指所有利率均由市场决定,即由资金供求关系拟定。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在利率制度方面,国家应尽早建立并完善利率决定机制以及利率风险管理制度,保证利率决定机制在最大限度的灵活性和自主性的基础上实现利率风险水平的最小化;在规范微观主体行为方面,应一方面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国有公司问题,加速国有公司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公司管理制度,同时进一步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在产权制度和银行治理结构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在金融市场方面,国家应努力朝着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金融体系的目的迈进,为市场上的各类竞争主体提供一个尽也许公平,公正的投融资环境,从而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实现发明条件。四、我国利率改革碰到的重要障碍及化解方法:目前我国的这种低利率管制在一定限度上扭曲了金融商品的价格,也使得利率这一重要的经济杠杆难以充足发挥作用,因此很多人主张通过利率市场化来理顺金融商品的价格体系,提高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恢复利率杠杆应有的作用。我们认为,利率市场化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一个必然进程,谁也没有理由反对利率市场化,但目前我国宏微观经济环境都不利于利率市场化的过快推动。如下:1、市场经济发育限度低。我国过去长期搞计划经济,建立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许多方面都与成熟市场经济的规定有较大差距。2、利率运作主体行为不规范。(1)中央银行的独立自主性不强。中央银行并未真正拥有利率的制订权和调整权。(2)国有商业银行行为非市场化。国有商业银行由于产权制度建设落后,银行的产权界定模糊,加上管理层和一般员工没有利益驱动机制,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难以实现利益的激励兼容,经营者非市场化选择的倾向很强,这是引致银行效率低下的根源所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非市场化行为的存在,即使利率自主权放开,银行也难以按照市场规律借贷资金。(3)公司的行为不规范。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有公司的现代公司制度改革并未达成预定目的,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大多数公司只负盈不负亏,在国家的保护伞下安稳过日子,利率高低对其来讲并不很重要。3、公司对利息的承受能力低下。4、金融监管不完善。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因不能摆脱行政干预而缺少超脱性和真实性。此外,监管标准、手段和技术也不能保证监管的信息质量和使金融机构采用稳健和审慎的经营原则。在我国这样一个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要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需要一个很长的过渡期。就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点而言,不是去设计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时间表,而应是为利率市场化发明条件。如前所述,利率市场化同一国的市场经济完善限度、金融交易主体的市场化倾向以及金融监管等外围制度环境紧密相关,所以我们应从这些方面着手,为利率市场化发明条件。如下:(1)深化市场经济改革。从西方的经验来看,很多国家都是在市场经济相称成熟的条件下放开利率的。应当说相对有效的市场机制有助于熨平利率放开后金融领域乃至经济的波动。我国通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商品市场,但是我国的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发育都不完善,这就极大地制约了利率的市场化。当然,深化市场经济的改革不仅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更需要经济主体行为的市场化。(2)哺育利率运作主体的市场化行为:①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目的并未摆脱对国家计划和经济增长目的的依附,中央银行甚至还承担着大量的财政职能。在这种央行与政府关系难以理顺的条件下放开利率,很难保证中央银行可以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来调节利率。因此,现实的选择是:一方面,必须分离政府与央行的“天然”联系;另一方面要提高中央银行自身管理水平,使其可以做到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去调控商业银行利率和其它市场利率。②构建真正的商业银行。在市场化利率制度中,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充当央行货币政策中介,另一方面又要根据货币政策的意图调控公司和居民的行为。商业银行的这一中介地位,规定它必须是自负盈亏和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否则无法起到中介传导作用。对此,我们只有加快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步伐,才有也许实现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运作。一方面,要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另一方面,按照现代公司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最后,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发布。此外,我们还应放宽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组建一批新的商业银行,为利率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③在国有公司中建立现代公司制度。④提高居民的金融意识。(3)把握好利率改革的着力点。①增强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利率敏感性和弹性较低是我国七次利率下调效果不显著的根源。而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状况,一方面取决于利率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又取决于银行和公司的改革状况。所以一方面我们要逐步放松管制,即放宽利率的浮动范围和幅度,另一方面要加快银行和公司的市场化进程。②明确利率调整目的。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央银行利率变动的着眼点是整个宏观经济状况,而不是公司的利息支出承担问题,只有从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出发考虑利率水平变动,利率才干发挥其作为间接宏观调控重要工具的作用,所以应将我国的利率调节目的转移到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上来。事实上,目前我国以减少公司利息承担为目的的利率调整方式,既不利于国有公司的体制转换,也不利于国有经济部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③重构利率结构,理顺利率关系。要对现行利率划分方法进行改革,根据公司和金融机构会计制度和业务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期限、数量、风险等因素设立利率档次,划分利率种类;要逐步清理优惠贷款利率,明确贴息来源,减轻商业银行的承担。(4)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利率放开后,要保持资金市场秩序,不能像过去同样靠行政命令来实现,而必须依赖于灵活有效的金融监管。一方面,金融监管要摆脱行政干预,独立自主地进行;另一方面,要贯彻金融监管责任制,实现层层负责;最后,要尽早制定科学的监管标准,引入先进的监管技术和监管手段。3.
【案例分析】关于国有银行是否被贱卖的争论进入21世纪,中国为了应对入世承诺,以引入外资战略合作者的方式对银行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却因此引发了“国有银行是否被贱卖”的争议。其背景如下:2023年,汇丰银行以每股2.49元人民币入股上海银行,获得每年每股0.5元左右的回报,五年就能收回初始投资,并拥有了上海银行8%的股份;2023年8月6日,汇丰银行入股交通银行并拥有了19.9%股份。交通银行半年报显示,该行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6.05亿元人民币。按此估计,汇丰银行2023年就可从交通银行发明的利润中分得20亿元人民币左右,5年左右就可收回在交行的投资,并获得了对中国第五大银行的永久控制权。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引资更是激发了这一争论,成为“银行贱卖论”的重要导火索:2023年交通银行引进汇丰银行,获得86%的资产溢价;2023年建行股权转让却仅获得17%的净资产溢价,中行获得的溢价更低,只有10%,而对工行的股权转让也只有15%的溢价预期。在初次公开发行之前,建行以每股1.15元左右的价格售予美国银行和淡马锡,仅建行公众招股价每股2.35元的一半;苏格兰皇家银行和淡马锡控股分别出资31亿美元各购得了中国银行10%的股份,美国银行和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分别以25亿美元和14.66亿美元持有建设银行9%和5.1%的股份;高盛、安联和运通三家战略投资者组成的财团将以36亿美元左右的价格购入工行10%的股份。正是基于以上种种经济行为,“银行贱卖”论被激化。考核目的:案例分析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法与思绪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上面的案例分析,既可以加深学生对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深层理解与把握,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爱好;也有助于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方向与内涵,增强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途径与方法的理解,加深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结识。规定:(1)认真研读上面给出的“关于国有银行是否被贱卖的争论”材料和教材第7~9章的内容,写一份案例分析材料,对上述争论表白自己的观点并“自圆其说”。(2)分析材料应完整、准确阐述案例中涉及的基本原理、存在的重要问题及解决此类问题的思绪或建议。(3)字数不少于600字。解题思绪:(1)清楚我国银行改革为什么要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重要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2)从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水平角度分析;(3)解释何谓“贱卖”?可自己给出一个定义,然后依据这一定义进行解析;(4)从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绩效比较方面也可有所分析;(5)可以结合建行、中行等上市银行目前的状况进一步讨论。一、清楚我国银行改革为什么要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
“外引”有助于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就是要建立多种股权互相制约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使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金融主体,完善金融运营与金融发展的微观机制。而仅仅引进国内投资者,是难以完全实现这一目的的。道理很简朴:作为国有银行股东,无论是国有公司还是民营资本,在现实条件下都很难有效避免行政干预和其他非市场因素的干扰。国有公司改制上市后并没有使治理结构和经营效率发生质的变化,就是一个实际例证从另一个角度看,银行的经营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和经验,而国有公司和民营公司大多缺少这方面的知识。而国有银行引进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大多是国际上有影响的金融机构,具有丰富的银行经营管理经验,更具有抵御行政干预的天然优势。“外引”是以开放促改革的需要。境外战略投资者在投资前通过尽职调查,充足了解了国有银行的经营状况、投资价值及潜在的投资风险,提高了国有银行的信息披露限度和公信力,增进了市场对国有银行的了解,有助于国有银行在公开募股过程中的股票营销。
“外引”不会威胁国家金融安全。有人紧张“外引”会威胁国家金融安全,其实这种紧张是不必要的。在金融开放的条件下,一国的金融安全取决于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取决于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和控制,取决于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水平,而与银行的股权结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境外投资者入股的国有银行在国内办理业务,重要为国内客户服务,要接受国内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从持股比例看,外资也不会超过中资。ﻫ并且,也不是所有的银行都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ﻫ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外商独资公司和中外合资公司,有些外向型经济比重大地区的“三资”公司数量甚至超过了中资公司。数量庞大的“三资”公司,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了吗?恰恰相反,三资公司成了这些地区经济高增长的连续推动力和重要引擎。ﻫ也不能过度夸大“外引”的作用ﻫ有人说,外资机构不是洋雷锋,外资投资国有银行是为了赚钱。此言不错。别说外资机构,中资机构入股银行大抵也是为了赚钱。作为一种商业投资行为,中资和外资投资银行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是,只有被投资的银行业绩好了,得到发展了,境外投资者才干赚钱。ﻫ由于对境外投资者所持股票有锁定期,其不能在国有银行股票上市后立即变现走人,这就规定境外投资者关心和促进国有银行的发展。“你赚钱,我发展”,这有什么不好?ﻫ当然,也没有必要过度夸大“外引”的作用。银行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从多方面入手,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但是是改革的途径之一,不能奢望这种引进会解决国有银行的所有问题。但廓清在引进战略投资者问题上的种种迷雾,给“外引”以公正、客观的评价,则不仅为顺利推动“外引”所必需,也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重要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ﻫ我国银行业一个颇为突出的问题在于缺少核心竞争力,更缺少有效的竞争机制。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不是简朴的业务、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差距问题,而是理念和功能的差异问题。假如仅是业务、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差距,那么在竞争过程中,通过学习、借鉴甚至是模仿,差距很容易缩小甚至消除,问题在于有无缩小这些差距的理念和动力。竞争理念的淡薄和竞争机制的缺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方面。缩小差距的理念和动力局限性,重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拓展与创新理念的差异,二是银行功能的差异。
体制问题表现在治理结构方面。中资银行目前大多数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但股权制度大体以国有控股为主。在组织构架方面,尽管设有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等,但董事、监事以自身非为银行的股东者为主,几近于荣誉性或福利性的兼职。如此,使代表所有者利益、或者是银行整体利益的董事和监事缺少对银行高管层监管的积极性,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形成了董事长为事实上的行长、行长则为事实上的常务副行长的领导层格局。因此,双重的委托代理关系,使得领导层自身利益和银行利益相分离,形成特有的“领导文化”,从而使决策层和管理层的求稳意识强于发展意识,创新与开拓的原动力局限性。在这种体制环境和文化氛围中,银行的竞争动力必然弱化,创新能力必然局限性。ﻫ银行整体利益和经营管理人员个人利益上的“错位”,是我国银行业缺少竞争和创新机制的重要因素。银行业的正常业务经营活动、以致创新与开拓,都必须通过银行经营管理人员来具体实行的。就商业银行整体而言,其盼望通过业务活动获得尽也许高的收益,其所面临的重要风险是资产受损、支付发生困难;就银行经营管理人员而言,其盼望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更高的职位和更多的收入,其所面临的风险是降职、免职、甚至失业。假如在体制上不能保持银行利益与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利益相统一,保证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利益与责任相对称,就会产生银行的整体利益与风险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利益与风险的不统一问题,并由此而形成“内部人控制”现象。
商业银行的利益和风险,都必然与银行业务经营管理工作直接相关:银行通过业务经营获得尽也许高的收益的经营目的,需通过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主观努力来实现。而剔除本人违法犯罪因素外,风险自身存在于发明业绩的工作之中。银行经营管理人员在实现利益目的的工作过程中,始终随着着因工作失误给银行导致损失的风险。假如仅有强硬的风险责任约束机制,而缺少与之相对等的利益激励机制,就会导致银行整体利益与经营管理人员个人利益不一致的情况,结果因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缺少工作积极性而使银行的整体利益受损。可见,由于缺少激励与约束相兼容的机制,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利益与风险的不相统一,从而使基层人员的安全意识强于发展意识,缺少创新与开拓的积极性,更缺少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和机制。
从功能上看,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在于业务结构方面。
由于历史的因素,中资银行还带有很大的行业性垄断或地区性垄断的惯性,竞争机制先天局限性。特别是处在主体地位的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是由原专业银行转化过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银行统管公司流动资金、1985年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划分资金”方式等,拟定了四大国有银行在各自领域中的信用业务垄断地位。以后尽管几经改革,这一状况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加之为在资源约束下的短缺型经济背景下高速度发展经济,通过以间接融资为主体、银行信用为主导的投融资体制来解决资金严重短缺问题,更是助长了商业银行的垄断性,银行成为向国有公司供应资金的部门,银行与公司,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公司之间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长期的行业垄断,银行信用为主导的投融资体制的惯性,使商业银行在机构设立与网点分布、人员的技术素质、所拥有的客户群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行业特色或优势,从而也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体制方面具有浓厚的管理型银行特性,固守着“信用中介”这一基本功能,以存、贷款和结算等传统银行业务为主,提供金融服务性中间业务的功能很弱。而随着金融的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发展,竞争进一步加剧。特别利率的市场化以后,运用资金价格的竞争将成为银行业的核心竞争手段之一。而以存、贷款为重要业务、以利差为重要收益来源的经营模式,运用利率手段的空间很小,竞争能力就相对比较弱。
而同时,进入市场的外资银行大部分已从传统银行业务转向现代化银行业务,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的金融服务性中间业务已成为他们重要的利润来源。据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非信用性金融服务的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益中所占比重一般在30%以上,有的甚至达成70%。中间业务收入具有高收益、高附加值、低成本、不存在信贷风险和稳定性强的特点。因此,外资银行在传统业务竞争剧烈、利差收益收缩的环境下,纷纷注重优先发展中间业务,将其作为竞争战略和功能创新的重点。相比较而言,中资银行的收益结构中,中间业务收入所占比重较小,仅在0.3%~0.7%之间,反映了国内中间业务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效益不高。假如说,将来的利率竞争是银行间市场竞争的重要形式,那么争夺提供非信用性金融服务的中间业务市场将成为焦点。或者说,银行的金融服务功能的强弱将决定其核心竞争力强弱。因此,我国银行业加强竞争和创新势在必行,这是迎接加入世贸组织挑战的需要,也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ﻫ三、解释何谓“贱卖”?可自己给出一个定义,然后依据这一定义进行解析
针对中资银行遭“贱卖”的传闻,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昨日上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达,境外的战略投资者投机获利的机会很少,他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我们做到长期合作、互利共赢,因此在价格方面自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也要考虑到他的风险成本。从目前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银行的价位来看,都高于他的账面净值,所以“并不存在着贱卖的情况”。
刘明康强调,选择战略投资人是有严格标准的:他在中资银行当中投资占股的比例不低于5%;最短的股权持有期必须是在三年以上;作为战略投资人必须要派出董事,并鼓励向中资银行派出高级管理人才,参与银行的运营管理等。
刘明康进一步解释说,建行股份的每股发行价格是2.35元港币,相称于建设银行2023年财务重组以后比较好的状况之下市净率1.96倍,处在五年来我们大型国企境外上市定价的较高水平,也是2023年以来亚太新兴市场合有银行上市股值当中比较高的。ﻫA、165亿美元外资参股17家中资银行ﻫ截至10月末,已有22家境外投资者入股17家中资银行,外资投资金额已超过165亿美元,占国内银行总资本的15%左右。
B、8.6%不良贷款率初次降到一位数
截至9月末,所有商业银行(涉及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了5502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到8.6%,初次下降到一位数。资本充足率达成8%规定的商业银行已达35家,其资产占所有商业银行总资产的68.1%。ﻫC、892人前三季度解决银行涉案人今年1到3季度,银行业的发案894件,其中自查发现的有613件,占整个案件数接近70%。共解决涉案人员892人ﻫﻫ四、从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绩效比较方面分析ﻫ发达国家资产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多采用混业经营(即全能银行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而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则采用专业银行体制。分业经营增长了成本,阻碍了竞争,最终影响了绩效水平。按照标杆管理的原理,我们选取全球范围内一级资本排名前5名的全能银行(花旗集团、美洲银行、汇丰控股、摩根大通、法国农业信贷集团)与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比较,从不同角度考察四大国有商行与国际最高水平银行的绩效差距。ﻫ1.赚钱能力。5家全能银行的资本回报率平均为22.34%,资产回报率平均为1.254%。而我国四大国有银行资本回报率平均为4.325%,资产回报率平均仅为0.19%。可见,这5家全能银行的资本回报率、资产回报率分别是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5倍、6.5倍。这说明我国银行的赚钱能力比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不小的差距。ﻫ2.资本状况。商业银行作为高财务杠杆率的金融公司,充足的资本和合理的资本结构是维护公众对银行信心的基本需要,也是银行自身承受各种损失和风险的“缓冲器”。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2023年新资本协议强调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的充足资本储备是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一支柱,涉及信用、市场、操作风险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规定为8%。国外5家全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超过资本协议的最低规定,平均水平为12.126%,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54%、8.15%、6.91%,只有中国银行达成巴塞尔协议的最低规定。
3.资产质量。银行资产质量好坏直接反映银行经营的安全限度,并影响银行赚钱的多少、资本损失的大小、各种资产的流动性强弱及银行信誉的高低。5家全能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平均仅为2.51%,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为22.49%、25.69%、30.07%、15.78%。ﻫ
五、全能银行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启示ﻫ作为金融机构的制度创新,全能银行能运用一个综合业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高效率、一站式、全面的金融服务。尽管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不同,欧美各国金融机构纷纷走上混业经营的道路,说明这些国家已充足结识到全能银行具有其他银行组织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而完善金融系统功能对解决经济发展的效率问题至关重要。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打破金融市场的分割格局,实钞票融业的混业经营,从主线上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整体竞争力,迎接外资银行的冲击与挑战。
1.建立全能银行促进我国金融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将置身于一个竞争更为剧烈的全球性市场。在这种发展格局下,金融业国际化的实现从主线上取决于金融体系整体的国际竞争能力。就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而言,由于体制、政策和法律诸多约束,金融体系的整体竞争力不强。一方面,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存在着规模偏小、资金实力局限性、资产质量状况不抱负等问题,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利润、规模、资本回报率、资本充足率、抗风险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业相比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业务品种单一,业务发展的空间和回旋余地较小,服务功能不完善。而西方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助推下,金融业已由传统的媒介金融发展到交易金融阶段,“综合化金融经营”成为各种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基本特性和方向,有效地提高了金融业总体资产质量和赚钱能力。基于这种比较,在分业体制框架下,我国的商业银行不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无法与综合化全能经营的金融集团进行竞争,甚至难以在国内市场上应付外资银行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国际金融业综合化发展的趋势,调整经营战略,积极探索和构建全能银行势在必行。ﻫ2.通过建立全能银行,减少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由于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没有到位及其他因素,我国银行业目前还暂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经营的实行事实上是把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限制在一个更狭窄的范围内,这样会使金融机构的业务风险进一步集中和扩大。同时,绝对化的分业经营会压抑甚至窒息我国本来就先天局限性的金融体制创新。在这种情况下,构建全能银行无疑会在一定限度上减少金融机构风险,增强金融业创新的空间和能力,为业务范围的拓展、客户和信息资料共享、收人结构的调整和赚钱能力的增强奠定基础。2023年12月25日,“中信控股”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该公司集中了中信集团的所有金融业务。其中,涉及中信实业银行、中信证券、中信嘉华银行、信诚保险、长盛基金管理公司。“中信控股”公司成为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大局下实现联合经营的第一例。从宏观角度讲,建立全能银行有助于保障我国的金融安全。对于一个开放经济体系而言,金融安全既取决于外部因素冲击的限度,更取决于内部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的健康状况及抵御外来冲击和内部风险的能力。虽然在资本市场开放限度不高的条件下,我国现有的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可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但随着对外开放限度的提高,特别面对我国加入WTO这一客观事实,现有的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在维护我国金融安全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对这一挑战的基础在于不断改革和完善金融制度,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竞争能力。为此,必须积极探索和构建全能银行,发挥金融协同效应,应对来自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和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ﻫﻫ六、结合建行、中行等上市银行目前的状况进一步讨论
(一)从国内银行的同业分析角度来看,民生银行的资产质量和不良贷款的准备情况最佳,甚至在目前达成了美国银行业的水平,但其他方面比较起来,基本处在行业平均水平;浦发银行的整体赚钱水平最佳,重要得益于其注重银行传统业务的稳健发展和良好的内部管理能力,但其存贷款的期限结构不平衡的情况也最为突出;招商银行已初步运用其技术优势形成了较为特殊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其非利息收入水平一枝独秀以及资产运用渠道的相对多元化,但是其资产质量情况以及在资本充足率状况方面的技术解决,使其稳健经营的形象打了折扣;深发展主营的存贷款业务特别突出,票据业务也是其强项,但是资产的质量问题和赚钱能力成为其连续发展的羁绊。ﻫ(二)通过与美国银行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国内上市银行的重要问题集中在三点上:1.不良资产的包袱较重,赚钱资产的占比偏低。同时,呆账准备金的计提水平还显局限性;2.资产的营运和管理能力较低,资金的来源和运用渠道都相对狭窄,从而导致整个行业的赚钱水平远远低于美国银行;3.资本充足率水平令人担忧。资产质量不高,赚钱水平偏低,加上片面追求规模增长,导致未来连续的资本需求压力。ﻫ但是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国内上市银行的资本收益率和收入利润率已经基本达成甚至超过了美国银行,表白国内银行在控制费用支出、增进资本赚钱能力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能力。ﻫ(三)在整个分析过程中,笔者切实感受到国内银行与美国银行在观念上的重大差异。如对投资在商业银行业务中所处地位的结识,对资产规模扩张的结识、对存贷比指标运用的结识、对费用支出和赚钱产出关系的结识等等。这里,在总结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我也想对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和未来发展提一点粗浅的建议:1.改变和加强风险管理工作。商业银行是高风险行业。风险管理工作的失职,将使银行背上沉重的包袱。强化风险管理,不应当仅仅盯住存贷比等单个指标的数值,资金来源与运用中的期限匹配控制和严格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才是信贷风险管理的主线。2.银行没有规模是不行的,但片面追求规模增长,并不可以实现使银行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的。从趋势上看,未来资产营销比存款营销对于银行的稳健、连续发展更具有战略意义。3.银行连续赚钱能力的获得和维护,仅仅依靠压缩和控制费用支出还远远不够,如何提高资产的营运和管理能力、提高资产的运用效率,才是维系和增强银行赚钱能力的主线课题。4.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与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监管环境休戚相关。如何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适时拓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和运用的渠道,为商业银行发明稳健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应当成为银行监管部门重要的工作内容。4.【材料一】尚福林指出,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之初,由于种种因素,一些政策、制度过于注重市场的筹资功能,而忽视完善和全面发挥资本市场本应有的功能,这也是近年来市场上投资者信心下降,市场长期低迷的重要因素之一。完善市场功能实质上是恢复市场应有的作用,这是十一五期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的。资本市场基本功能的发挥,可以使国家宏观调控更为灵活有效,促进公司提高经营水平和增强竞争力,并且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增长财富的机会。完善资本市场基本功能,要通过基础性制度建设和不断深化改革,强化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从主线上改变上市公司重融资、轻改制和重投资、轻回报的现象,提高资本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要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形成涉及股票、债券、金融衍生产品和其他固定收益类产品在内的基本产品系列,满足投资者对多元化的投资产品、多样化的交易体系、交易方式的规定,满足投资者对投资避险工具和各种投资组合工具的需求,使资本市场真正成为一个对融资者和投资者都具有吸引力的功能完善的市场。——摘引自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23中国论坛上的演讲【材料二】不管是中国还是印度,都没有发展起一个有效的公司债券市场。在中国,公司债市场仅仅占整个金融资产存量的5%,而印度的这一比例只有1%。但是在过去的2023中,中国公司债券存量正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而印度几乎是零增长。
——转引自戴安娜·法利阿尼塔·马切法·基发表在《经济》杂志“中国金融资产规模远大于印度效率却远比印度差”一文(作者均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研究人员)考核目的:这是一道材料分析题。规定学生可以根据材料提供的内容,结合学科重要知识点对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深化对学习重点的理解和结识。规定: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资本市场除了筹资功能,尚有哪些重要功能?你是怎么理解这些功能的?(2)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重要问题有哪些?(3)你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有什么具体建议?解题思绪:(1)在复习金融市场各章的学习要点的基础上回答问题;(2)全面结识资本市场的功能与作用;(3)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结构问题入手分析。解答:一、资本市场除了筹资功能,尚有哪些重要功能?你是怎么理解这些功能的?1、资本市场是指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借贷的金融市场,涉及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其融通的资金重要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使用,因此称为资本市场。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券市场,具有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吸取中长期资金的巨大能力,公开发行的股票和债券还可在二级市场自由买卖和流通,有着很强的灵活性。
2、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ﻫ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来意义是指长期资金的融通关系所形成的市场。但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资本市场的意义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其原始内涵,而成为社会资源配置和各种经济交易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的功能可以按照其发展逻辑而界定为资金融通、产权中介和资源配置三个方面。
(一)融资功能ﻫ
本来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即是纯粹资金融通意义上的市场,它与货币市场相对称,是长期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因此,资金融通是资本市场的本源职能。ﻫ
(二)配置功能
是指资本市场通过对资金流向的引导而对资源配置发挥导向性作用。资本市场由于存在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而投资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始终具有明确的逐利动机,从而促使资金流向高效益部门,表现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三)产权功能
资本市场的产权功能是指其对市场主体的产权约束和充当产权交易中介方面所发挥的功能。产权功能是资本市场的派生功能,它通过对公司经营机制的改造、为公司提供资金融通、传递产权交易信息和提供产权中介服务而在公司产权重组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上述三个方面共同构成资本市场完整的功能体系。假如缺少一环节,资本市场就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扭曲的。资本市场的功能不是人为赋予的,而是资本市场自身的属性之一。从理论上认清资本市场的功能,对于我们对的对待资本市场发展中的问题、有效运用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ﻫ3、我对这些功能的理解:
(1)、资本市场推动了经济和金融的市场化进程
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改革的宏大目的确立之后,资本市场的发展已成为推动体制变革和经济、金融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力量。由于在各种金融改革措施中,资本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最能反映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定,最能体钞票融市场化取向,因而对催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化金融体制的作用最为直接。同时,由于生产资料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等各种要素市场均要以资金来媒介和推动,使得金融市场成为各种要素市场组合而成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枢纽和核心,金融市场发展成为其他要素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资本市场规模扩展、结构深化及容纳的金融工具种类的增长,提高了金融市场的发育限度,为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推动经济市场化作出了重要奉献。
(2)资本市场是推动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
资本市场的发展丰富了筹资方式结构和金融资产结构,同时引致金融组织结构、金融工具结构、金融市场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其对融资制度及总体金融制度变革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上,资本市场对制度变迁的推动绩效还延伸到整个经济制度层面。ﻫ(3)资本市场促进了经济增长
从理论上分析,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涉及间接影响和直接影响两方面。所谓直接影响,指证券业发明的增长值对经济增长的奉献。证券业增长值,是资本市场的各类中介机构为证券交易及与此相关的金融活动提供服务所发明的价值,构成GDP的一部分。在具体计算时,可按生产角度和收入角度分别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所谓间接影响,指资本市场通过其筹资功能和配置金融资源功能的发挥,来促进经济增长。这种间接影响可分为4个方面:1、资本市场发展使投资者有了多样化的保值和增值手段,从而强化了各种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关系,提高了国民的储蓄倾向。在近年来储蓄利率水平连续下降的情况下,出于对高投资收益的追逐,投资者纷纷把手中的资金投向资本市场,为上市公司提供了递增的资本支持。2、资本市场上较为丰富的证券品种结构,使投资者可以根据收益最大化原则和对投资风险的偏好限度,自由地进行投资选择。市场的连续交易和广泛性,则在很大限度上克服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时间结构矛盾和空间结构矛盾。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3、资本市场结构调整功能的发挥,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这种功能重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使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间的对比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社会资金的分派结构因此得到了改善。直接融资比例的上升,减轻了商业银行体系提供应信贷资金的压力,有助于减少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二是证券管理层优先安排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的公司上市,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三是资本市场为公司之间通过股权收购实现资产重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机制。
(4)资本市场激发了人们的金融意识
体制转轨和社会进步固然需要技术、经济组织和制度方面的创新,但人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创新精神的确立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资本市场拉近了金融和人们的联系,使金融走进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的生活。资本市场是人们学习金融知识,营造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的文化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大学校。二、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重要问题有哪些?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在规模、功能、结构、规则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而高效的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的作用,资本市场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表白,我国迫切需要哺育和建立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以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1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与局限性随着中国经济的连续成长,中国的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金融资产,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成长和发展膨胀时期,但是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形成的是高度集中的以沪、深交易所并存发展的模式。且从证券市场的发行主体来看,上市公司为获得证券发行资格,虚报会计报表,信息披露不规范,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部分持股大户经常采用不合法的手段操纵资本市场,导致严重侵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现象发生。2我国资本市场有其局限性之处:(1)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通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已初具规模,但资本市场的现状不能满足经济可连续性发展过程中各种类型公司的资金需求。第一,债券市场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规模小、市场化限度低、发行和交易市场割裂,特别是公司债券,相对于国债和金融债,更是发展缓慢。第二,股票市场也存在着不平衡发展问题。(一)是虽然2023年沪深总市值已经超过我国内地GDP总量,与发达国家的比例相称,但因流通市值无论绝对量还是占比都相对较小,沪深股市总流通市值约9万亿元,仅占两市总市值的30%左右,股市结构亟待完善;(二)是股市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发展不平衡,削弱了证券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2)我国单一层次的证券市场规定了严格的上市条件,阻碍了中小公司通过证券资本市场获得资金。公司公开发行的股票和债券进入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须受到严格的上市条件限制(涉及公司规模、赚钱性等),大多数公司不能满足这些条件。沪、深市场的大一统、高门槛,致使高成长性的科技创业型公司和中小公司由于风险太大和公司的赚钱性等因素得不到资本市场的支持。这一切导致中小公司和科技创业型公司在我国融资困难,阻碍了中小公司和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3)我国证券资本市场关于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存在着局限性之处,我国只有单一层次的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尚未建立,沪、深主板市场门槛太高,公司往往由于一时经营不善或其他因素就有也许被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4)过多的行政干预不能体现证券市场的高度市场化的特性。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前2023重要是用行政手段管理,公司上市需要由自上而下的指标下达与自下而上的推荐相结合。这种管理方法与证券市场高度市场化的特点非常不适应,因此,此后公司的上市制度应当有所改革,凡符合条件的,可由公司自己申请上市,能否成功由市场决定,这样能通过资本市场的剧烈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三、你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有什么具体建议?完善资本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由于资本市场对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推动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规范法律框架,完善交易规则,整合现有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创业板市场建设,促进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市场良性互动;不断扩大股市和债市的市场规模,丰富金融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2)必须积极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实现股市的“经济晴雨表”功能。(3)要重视直接融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推动公司债市场的发展。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全面推动必须依托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提高市场深度的基础还在于全方位开展中国资本市场以效率为导向的创新改革,涉及建立合理的多层次的市场结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的发行上市以及股指期货等具有不同功能的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和推出,继续提高市场投资者中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不断深化发行制度改革,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进一步加强市场约束,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等等。(4)顺应国际化趋势,循序渐进地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对于一国资本市场的价值形成、流动性的提高、制度的完善等多个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要努力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努力深化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融资方式向市场化方向迈进;完善公司治理,加强信息披露,增进投资者信心;逐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高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我国来说,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总之,我国资本市场通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我们的资本市场在起发展中也有着很多不如意之处,在以后的运作中需要不断的更新、不断地改善。让这片肥沃土壤为我给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更加大的光和热。5.【社会调查】我国货币政策近期发展情况考核目的: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对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讲授,使学生对本学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使学生对金融业有一个理性结识。一般说来,其实践教学环节较少。基于广播电视大学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特色,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借助于实践教学,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具体业务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金融业务的感性结识,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学活用中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习金融学和其他经济管理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规定:(1)综合复习课程教学内容,特别是货币政策理论;(2)由辅导教师组织针对我国近期货币政策实行情况的文献调研和讨论,发挥教师对调研的指导作用;(3)学生根据实践教学目的收集相关资料、走访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阅读信用制度、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变化的各种政策规定或文献;(4)、整理调研材料,写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原则上不少于800字。解题思绪:(1)结合货币政策最终目的;(2)结合我国独特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或操作指标;(3)我国货币政策手段的使用及其因素;(4)你对近期货币政策效果的评价。解答:货币政策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的而采用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方针政策的总称。为实现货币政策目的所运用的调控手段一般涉及: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直接信用控制等。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中国再也无法以出口拉动经济,保持每年20%的出口增长,而只能靠增长政府投资来应对经济失速之急,靠扩大内需吸纳过剩的产能。为了应对经济失速,预计我国明年将扩大国债发行规模,以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增长。为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拉动消费,政府将增长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并改善医疗保健服务,这样将解决中低收入阶层消费的后顾之忧。中国经济将处在漫长的经济转型阶段,从投资与出口拉动,转向投资与内需拉动,这说明,政府与市场不会鼓励资产价格的大幅上升,资产价格将处在漫长的盘整期。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为应对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实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注入的流动性在未来经济好转后也许转化为通货膨胀压力。因此,货币政策在近期要防止通货紧缩,在长期要防止通货膨胀。报告认为,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明显,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中的先行指数、消费者预期指数、公司景气指数等均呈现下行,通货膨胀预期也出现回落。这为中国结构调整提供了空间和时间窗口,可择机推动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为长期内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奠定基础。ﻫ从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前景来看,降息将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各国货币政策的重要方向。目前,国际金融市场进一步动荡、世界经济下滑态势加剧,在全球出现利率走低的大环境下,进一步考虑到中国经济减速的风险,我国继续不对称地调低贷款基准利率或同步减少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刺激内需的货币政策正在逐步加大实行力度。
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为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出现的新形势,我国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近一个多月来决策层对我国未来调控政策走向作出的最新部署。这些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重大的调整,实属形势所迫。此番将“稳健的财政政策”重新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从紧的货币政策”重新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仅是一个提法上的转向,它同时表白在当前特殊政经环境下,决策层为防止经济萎缩,提振市场信心,仍然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组合拳”寄予着厚望。对于全球金融危机威胁下的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央行而言,在决策者越来越青睐财政政策时,应当坚信货币政策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政策工具。
一方面,宽松的财政政策必须搭配宽松的货币政策才干发挥最大效果。单纯使用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产出的同时,将导致利率上升,从而实质上“挤出”居民消费和私人投资;若辅之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则可消除挤出效应,使产出最大化。此外,像中国这样庞大的财政政策刺激方案,假如没有货币政策配合,很难得到足够的资金保证。市场预计,最近一次降息加上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将至少为商业银行增长6600亿元资金流动性。ﻫ另一方面,宽松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即将到来的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比通货膨胀更危险,由于它使实际利率上升,推动经济趋向于长期萧条。随着国际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回落,特别是出口和消费的萎缩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各国物价指数目前都在快速下滑。预计2023年全球范围内有也许出现连续通货紧缩局面,国内经济学界也普遍认为,2023年年中或年终,中国的CPI也许呈现负增长。
第三,利率空间逐步收窄并不代表央行货币政策就失去用武之地了。中国人民银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已表达,未来将推出多项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以缓解国内金融机构的短期流动性局限性。最近央行大幅减少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108个基点,即表白它同样不认为利率工具就代表货币政策的所有。ﻫ第四,增值税全面转型,全国公司至少减负1200亿。这意味着,试点多时的增值税转型方案将正式进入起跑的轨道。增值税全面执行后,对于国家财政来说将出现减税效应。在眼下这个“最佳时机”全面推开增值税改革,不仅有助于减少改革成本,并且也是宏观调控任务从“防通胀”转向“保增长”以来的形势必然。我国目前执行的增值税率为17%,假如按照该税率计算,此番减税规模可达千亿以上。国务院常务会议则审慎预计,此举将有望为全国公司减轻1200亿元税负。很显然,在增值税全面铺开后,将对公司购进的固定资产进行税前扣除,因而可以减轻公司困难、提高公司设备投资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因此有望刺激更多的公司增长固定投资的热情,此外,增值税转型有助于广大公司从生产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
第五,财税、货币政策双实行,4万亿投资激荡内需。对于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重新定位“是一个重大的调整”。拟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国务院还初步匡算,为了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实现内需活跃的目的,到2023年终约需投资4万亿元。单靠积极财政还无法支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未来还要更倚重于增强广大居民的消费能力,提振居民的消费信心,从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ﻫ第六,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实行,继续适时改革。国家主席胡锦涛近日表达,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削弱中国在外贸方面的竞争优势,一些国家也许会因经济问题加深而兴起贸易保护主义,从而对中国经济导致不利影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美国财政部部长保尔森也在其任上最后一次强调了继续汇率改革的必要性,据称中方承诺会继续调整汇率。事实上,汇率改革与汇率工具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最近推出“金九条”明确表达,有也许使用涉及银行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在内的多种手段,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充足供应。虽然前几天人民币汇率连续四天下跌,但人民币贬值的幅度是很有限的,人民币有效汇率的贬值幅度将会低于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我们应当推动和推行人民币汇率的双边走势,预期汇率应当是双边的。人民币不会就此进入贬值通道,中国经济基本面显示,人民币仍面临升值的结构性压力。资本项目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有也许已经放慢,其他资本项目也许有一定量的流出,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衡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学科素养检测物理(无答案)
- 2024年代理推广合作合同范本
-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 别墅基础知识培训
- 变频器技术培训
- 临床围手术期
- 会计知识点培训
- 2024山东省物业服务合同范本
- 2024《手房买卖合同范本》
- 2024至2030年中国超涂层环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瓶装水项目市场营销方案
- 狮子王-中英文-剧本台词(全)
- 【幼儿园语言文字教学的规范化分析3000字(论文)】
- 瓶口分液器校准规范
- 硅pu塑胶施工方案
- 学校学生会学生干部工作素质提升培训教学课件
- 2023年辽阳市宏伟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 课件
- 四川美丰梅塞尔气体产品有限公司5000吨-年干冰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 2013部编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评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