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土木课程地下结构3_第1页
清华大学土木课程地下结构3_第2页
清华大学土木课程地下结构3_第3页
清华大学土木课程地下结构3_第4页
清华大学土木课程地下结构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下结构设计与施工

UndergroundStructure—DesignandConstruction主讲:宋二祥

第三章基坑支护设计

本章主要参考书:

【1】刘建航、候学渊主编,基坑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3-1概述§3-2土水压力计算§3-3传统支护结构设计计算§3-4锚杆设计§3-5土钉支护设计第三章基坑支护设计

为地下工程施工提供安全的空间§3-1概述

对邻近建筑和设施提供可靠的保护有不同程度的止水作用

讨论基坑支护的必要性一、基坑支护的作用及研究的必要性:§3-1概述

0.901.001.10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周边环境及地下设施影响不严重

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周边环境及地下设施影响一般

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周边环境及地下设施影响很严重

破坏后果

三级二级一级安全等级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二、设计准则考虑两种极限状态:支护体系或周边环境破坏及不能接受的变形。

支护体系的验算:均需验算强度,对一级及有变形控制要求的二级基坑还需验算变形(需先确定变形限值)。§3-1概述

设计内容:支护设计、水的控制措施,质量检测与施工监测要求地下水控制验算:抗渗透验算,抗突涌验算三、支护类型及选用原则§3-1概述

放坡开挖:用于三级基坑,场地允许、深度较小的情况,可与其他方式联合使用其计算属于土坡稳定问题。§3-1概述传统支护方式:挡土构件+横向支撑。用于一、二、三级,悬臂支护在软土中深度小于5m挡土结构:有桩、墙等,可分为骨架式、连续式、半连续式等横向支撑:内支撑、背拉锚杆等§3-1概述

§3-1概述土钉支护:二、三级,非软土场地,深度不宜大于12m(18m)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城市基坑支护中应用。其新发展为复合土钉支护—与锚杆、微桩等联合使用。在上海,坑深〈6米左右,多用钢板桩加一道拉锚或内支撑;>10米左右则多用连续墙加内钢砼内支撑。北京土钉支护应用广泛。§3-1概述其他支护形式:水泥土墙、逆作拱墙、双排桩。各种形式的联合支护

§3-1概述§3-2土水压力计算§3-3传统支护结构设计计算§3-4锚杆设计§3-5土钉支护设计第三章基坑支护设计

几种情况下的土压分布如图。§3-2土水压力计算与土的性质、体系变形、施工过程等有关,较复杂。一、挡土构件上的土压力

实际土压力值(动用土压)一般并非主动土压或被动土压。特别是被动土压,所需变形大,一般不能充分发挥。§3-2土水压力计算设计时依据上述原理及经验假定土压分布如图(国外多用):

基坑支护规程:按经典理论计算,但墙后坑深以下主动土压计算时取坑深处的竖向应力。§3-2土水压力计算地面荷载引起挡土结构上的土压力:大面积分布荷载:见图局部荷载:仅在CD段用扩散后的竖向应力计算土压。§3-2土水压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宽度:连续式挡土结构按每延米计算结构刚度和土压力;骨架式挡土结构:取一根桩计算:基底以上主动土压计算宽度按桩基规范取0.9(D+1m)。或者说,应以此确定挡土桩间距。挡土桩桩距较桩基小。否则要么发生破坏,要么全部土压由桩承受。§3-2土水压力计算但最终值要小于按桩间距计算的值。

基底以下主动土压按D计算,被动土压力由宽度D内值乘以M(两体积之比)计算土压力所用C、φ值:在与现场条件相近的试验条件下测定,一般是固结快剪或固结不排水剪强度指标。§3-2土水压力计算二、挡土构件上的水压力§3-2土水压力计算绕墙下端C有渗流:同“基础工程”所讲。绕墙下端C无渗流:如图b所示。三、土-水压力的分算、合算§3-2土水压力计算土水分算:土水合算:末式严格说无意义,因土压力系数与有效容重不对应。故不宜理解为水压折减。基坑支护规程:粗粒土分算,细粒土合算§3-1概述§3-2土水压力计算§3-3传统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3-4锚杆设计§3-5土钉支护设计第三章基坑支护设计

验算内容与可能的破坏形式密切相关。一、悬臂桩、墙计算§3-3传统支护体系设计计算仅用于开挖深度较小的情况相应的验算:对1按土坡稳定验算,对后两者按以下方法验算。可能的破坏形式:1)整体滑移破坏;2)挡土构件强度不足而破坏;3)嵌深不足而倾覆§3-3传统支护体系设计计算据实际变形情况,设墙体绕E转动,则E以上墙后为主动土压,墙前为被动土压,E点以下则相反。E点以下墙段对上段的作用力记为P(图)。可求出嵌深的上段t,再乘由以1.2作为嵌固深度§3-3传统支护体系设计计算即桩长Mmax由Q=0的条件求出,用于验算挡土构件的强度问:Mmax发生在坑底以上还是坑底以下?

另一计算方法:忽略P,由水平力平衡求嵌深,再乘以1.2。结果相同吗?嵌深与H之比随H增大而增大。在上海嵌深可大于坑深,在北京地区可远小于坑深。

§3-3传统支护体系设计计算2、单锚(撑)支护结构常见破坏形式:(a)锚杆拉断(地面堆载)、拔出(c)挡土构件本身强度不足而破坏(b)踢脚破坏,嵌深不足(d)整体滑移破坏相应的验算:对d按土坡稳定验算,对前三者按以下方法验算。§3-3传统支护体系设计计算土压分布与前类似,但这里多一未知量,超静定,用等值梁法求解。设合土压=0处M=0(近似,x0/H和有关),由CA段SMC=0,可求出拉力T、P0;由下段SMC=0求t,再乘以1.2。§3-3传统支护体系设计计算Mmax此时在坑底以上水平。模型误差修正:M折减30~40%,支撑力增大35~40%(上海地基基础规范)。原因:假定的墙前被动土压偏大及桩后上段主动土压因桩变形而减小。(见3-2节图)考虑摩擦影响对土压的修正:墙前被动土压增大,墙后被动土压减小,主动土压不折减。调整系数查表。

另一验算方法:设桩前为被动土压、桩后为主动土压,由可定支撑轴力与最小入土深度。(用于嵌深小的情况)

§3-3传统支护体系设计计算3、多锚(撑)支护结构基坑深度大时用多撑。计算方法有多种,如二分之一分割法、等值梁法、山肩邦男法等。施工过程:先挖后撑(或先撑后挖)§3-3传统支护体系设计计算§3-3传统支护体系设计计算

a)

二分之一分割法(我国铁路部门常用,见图)设各支撑承受上下各半跨的土压和水压;由SM=0确定最小插入深度;再以桩为连续梁,其下端据土的密实情况假定为铰接或嵌固于基底下(0.33-0.5)倍插深处,进行支撑力及内力计算(可用力矩分配法)§3-3传统支护体系设计计算b)相当梁法关键是确定反弯点位置,有几种假定:土压为零的点;

坑底水平;

由土的性质定,硬土浅(0.1倍H1),软土深(0.4H1),H1—最下层支撑与坑底的距离;

上海隧道公司统一假定为3米深处。反弯点确定后,其余计算与单撑的情况类似。§3-3传统支护体系设计计算c)山肩邦男近似法基本假定:考虑粘性土层,墙前取被动土压,墙后取三角形分布的土压(可用主动土压系数计算)计算过程:随施工过程计算,每次两个未知量—新起作用支撑的轴力、当前坑底下反弯点位置,由力、力矩平衡两个方程可解。开挖面以下必存在弯矩为零的一点(其位置未知),忽略该点以下桩段对上段的剪力作用下道横撑设置后,认为上道横撑的轴力不变;§3-3传统支护体系设计计算开挖前,墙两侧均受静止土压。开挖到某一深度时,开挖侧土压释放,释放的压力即为墙所受的荷载。d)模拟开挖的杆系有限元法据此可分步计算,模拟施工过程:支撑和土的约束用弹簧模拟,开挖一步计算一次。注意:每开挖一层,应将模拟其约束作用的弹簧力反向加到结构上。有模拟开挖功能的程序中则只需将其关闭。最终结果为各步结果之和。(如程序可分步计算并累加计算结果,在计算过程中又可修改荷载,则更简便。)§3-3传统支护体系设计计算计算图示算例,其中γ=18kN/M3,φ=14°,C=7kPa,墙厚0.8m,C30砼。e)计算方法比较§3-3传统支护体系设计计算杆系有限元法§3-3传统支护体系设计计算各层支撑最大轴力计算值(kN)方法支撑1支撑2支撑3支撑4二分法12355882弹性法19335882杆系有限元16466667地层有限元16486885由M之差别可见现有计算方法不成熟,可能的原因:(1)未考虑支撑、墙、土相对刚度的影响;(2)未考虑开挖过程;等方法仍然可用的原因:(1)工程类比(经验);(2)保守设计;(3)结构本身有一定内力重分布能力。4、基坑稳定验算a)荷载引起的基坑失稳计算模型如图转动力矩:稳定力矩:要求:(和x无关)§3-3传统支护体系设计计算其他几种不同的模型:(1)桩刚度及嵌深大,可设滑移中心在桩下端,但X=?试算(2)桩刚度小,可设滑移中心在最下层支撑处,滑面过桩下端(3)可考虑竖直面上的抗滑力§3-3传统支护体系设计计算b)渗透稳定验算:突涌验算:渗透破坏验算:结合渗流计算可求地下连续墙嵌固深度由覆土重>水压有:坑底以下有承压水时验算§3-3传统支护体系设计计算§3-1概述§3-2土水压力计算§3-3传统支护结构设计计算§3-4锚杆设计§3-5土钉支护设计第三章基坑支护设计

§3-4锚杆设计优点:改善施工条件;解决大基坑内支撑的困难;施工设备占空间小;施工噪声小;能施加预应力控制变形100-200,L=10-30m,倾角15-35°,仅水平分力有效,竖向分力有害,但为注浆方便,不宜小于15°自由段、锚固段:后者要在主动破坏区之外,预应力约为设计拉力的70%。上覆土4-5m,否则会拔出或地面隆起(因有竖向分力)

组成:锚头(台座、承压板、紧固器)、拉杆、锚固段锚杆布置:需考虑群锚效应,桩、梁内力等因素。目前趋势是用密而设计拉力小的锚杆,可靠性较好。§3-4锚杆设计锚杆所受拉力:用前述方法计算。

注意:极限摩阻力非均匀分布,锚固段<10m可近似按均布算,锚固段过大无用;粘性土的Ip大,则qs小。不宜用永久锚杆的土层:蠕变大的土层,例有机土,高塑性粘土,松砂。

抗力估计:决定于拉杆强度,钢筋握裹力,岩土锚固力(砂浆与岩土间摩擦力、咬合力)。在土层中由土层锚固力控制:§3-4锚杆设计

群锚效应考虑:锚杆密时近似用下式计算其抗拔力折减系数§3-4锚杆设计锚固系统的整体稳定,决定其总长度(Nt仅定Ls),用Kranz方法.由KRANZ在50年代提出,后经发展于60年代用于德国规范,日本和我国也多用该方法。

KRANZ经研究提出:1)最可能的破裂面为BCF;2)考虑土体EBCF的平衡,可求出图示锚杆抗拔力。图中BE、CF均为主动破裂面,由ABE和CDF的平衡可求Qa与Q0,则土体EBCF所受外力仅P和Qr的大小未知,由力的平衡条件(或力多边形)可解。§3-4锚杆设计推广到多层锚杆安全系数的验算,以下为两种典型配置型式:

a)上短下长上层锚杆:由abc1d1平衡可求其拉力A1(知Ea、E1、G1),此时下层锚杆无影响。所求拉力与其设计拉力之比为安全系数。下层锚杆:由abc2d2平衡可求两锚杆拉力之和。所求锚杆合力与其设计拉力和之比即为安全系数。§3-4锚杆设计b)上长下短此时除按上述方法定出各锚杆相应的破裂面外,bc2c1f亦可能成为破裂面,所以要分析三个土体的平衡求安全系数。实际工程问题千变万化,但理解了上述原理总可分析。§3-1概述§3-2土水压力计算§3-3传统支护结构设计计算§3-4锚杆设计§3-5土钉支护设计第三章基坑支护设计

§3-5土钉支护设计参考文献:【1】陈肇元、崔京浩主编:土钉支护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宋二祥等:深基开挖的土钉支护—设计方法;地下空间,1996年第2期§3-5土钉支护设计一、构造与作用机理

(图)土钉:在土体中成孔后放入钢筋并沿全长注浆所形成的细长杆件,也可仅用钢筋、钢管等。§3-5土钉支护设计施工过程:随基坑开挖的进行,在坑壁做土钉、挂钢筋网片并喷混凝土。

§3-5土钉支护设计同锚杆的区别:土钉间距密、长度小、沿全长注浆、无预应力。与锚杆作用机理的差别见图。

§3-5土钉支护设计作用机理:1)加固作用—加固土体,使其类似于重力式挡土墙。故不要求一定穿过滑移面,也不分自由段和锚固段。2)锚固作用—将可能滑移的土体锚于稳定区,需穿越滑移面。优点:简便、有效,显著缩短工期、节省造价。缺点:需占用场外地下空间,需排除地下水,要求土体有一定自稳能力。二、土钉设计的基本考虑设计目的:保证基坑的安全稳定并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设计内容:坑壁坡度,土钉倾角、土钉长度、加筋直径、孔径及间距,支护面层厚度及配筋,每层开挖深度等。§3-5土钉支护设计坑壁坡度:适当放坡增加稳定性,也较经济。土钉倾角:10~15度,以便注浆。但水平设置能更好控制变形§3-5土钉支护设计孔径:一般由成孔机具决定,10cm左右。间距:要有一定密度,否则难以有效约束钉间土体。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