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三精品复习)_第1页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三精品复习)_第2页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三精品复习)_第3页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三精品复习)_第4页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三精品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中华帝国政治制度

的奠基者这个制度叫什么?由几部分组成?对中国历史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中华帝国政治制度

一个核心:君主专制三大特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和官僚制度。主要影响:对中国统一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历程1、战国萌芽2、秦朝形成3、汉元发展?4、明清加强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重点: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难点: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内容演变的三条线索:1、君主专制的演变2、中央集权的演变3、官僚制度-----选官制度的演变演变的时序:汉朝(西、新、东)--(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宋元1西汉 前206-公元8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汉族 高祖刘邦2新朝 9-23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汉族 王莽3东汉 25-220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汉族 光武帝刘秀4、三国220-2805、西晋 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汉族 晋武帝司马炎---五胡十六国304--439--北朝386-5816、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汉族 晋元帝司马睿----南朝宋齐梁陈420--5897、北宋 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汉族 太祖赵匡胤---金灭(辽国907-1125)--金灭(西夏1032-1227)---蒙古灭(金1115-1234)---蒙古灭8、南宋 1127-1279 临安 浙江临安 汉族 高宗赵构--蒙古灭9、元朝 1206-1279---136810、明1368-164411、清朝 1616-1644-1911一、中央集权的演变(一)地方机构设置的演变:1、秦朝:郡县制2、汉初:郡国制3、唐朝:道州县三级制4、宋朝:路州县三级制5、元朝:行省制--路府州县;宣慰司。6、明朝:省府县7、清朝:省道府县1、西汉郡国制:设置背景:西汉建立,汉承秦制;吸取秦孤立而亡的教训实行分封制。内容:郡县制和封国制并行。影响:出现“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酿成“七国之乱”。2、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武帝前举措:削藩---“七国之乱”--武力平叛武帝举措:推恩令(含义、实质)其它措施?左官律:.在诸侯手下当官要受诸多限制,比如不能住在首都,不能提升,诸侯犯罪跟着连坐等等。限制臣民擅自出仕诸侯,进而削弱诸侯的私人班子,剪除其羽翼.阿党法:中央给诸侯派傅、相等官,名为辅助,实为监视.但是皇帝又怕傅相大臣与诸侯串通一气。规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报,则傅相有罪,重至弃市.附益法.诸侯也知道"朝里无人莫做官"的道理,往往贿赂中央大臣,让他们在皇帝面前说几句好话,附益法就是针对这个情况制定的.朝廷大臣交结诸侯,帮助其获得不正当的利益,或者自己受贿,为附益,重者也至于弃市.私出界罪.为了防止诸侯王互相沟通,重现吴楚七国联盟之类的组织,干脆规定诸侯国王不经中央同一不得擅自离开封地,违者降为侯爵.酎金律:所谓酎金,是每年春节祭祖的时候,诸侯要献上贡金,助天子祭.此法本来是汉文帝所订,没有特别的含义.武帝时候,为了收回权力,本着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精神,于元鼎五年(前112年)忽然宣布检查贡金的成色,"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结果一连免了一百多个倒霉的侯爵。非正与乱妻妾位之律:汉代诸侯王仍然施行的嫡长子继承,但却严格到了苛刻的地步.本来嫡长子继承制讲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但是汉律却只允许嫡子也就是正妻之子为嗣.如果正妻无子,则除国为郡,庶子再多也不能继承.如果试图让庶子继承,就叫"非正",依律免为庶人;如果试图从母亲那里变更庶子的地位,则为"乱妻妾位",不仅免为庶人,有时候还要处以迁刑.汉武帝措施效果如何?效果:见课文推恩的办法易于为有关的皇族所接受。推恩法不断加强了中央的统治,也不断削弱了地方的力量。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其它措施还有?思想上:制度上:小结: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1、原因:汉承秦制,又吸取秦孤立而亡的教训,推行郡国制。导致封国威胁中央集权的王国问题。2、措施:推恩令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建立刺史制度3、结果:基本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唐朝设立节度使

1、唐睿宗为了加强西部与北部边防,于710年开始设置节度使,以掌管地方军政。开元以后,唐政府在沿边相继设立了安西、北庭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经略使。节度使设置之初,对稳定边疆形势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2、节度使的势力不断扩大,“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尾大不掉。节度使有何权力?极容易导致什么政治影响?3、安史之乱后,“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些节度使名义上是唐政府的节度使,但实际上“虽奉事朝而不用其法令”。该材料说明什么?小结唐朝节度使:设立目的:加强西部与北部边防内容:设立节度使,掌管地方军政大权。认识:设立初期有利于稳定边疆形势。后来节度使的势力不断扩大,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局面形成,中央集权严重削弱。天祐四年(907),朱温灭唐称帝,是为后梁太祖,国号梁,史称后梁,朱温本是黄巢之大将。降唐后,受封为宣武节度使,据汴州.乾化二年(912),朱温为其次子朱友珪所杀。次年,第三子朱友贞平乱后,即帝位。李克用参加镇压黄巢起义,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其子李存勖建立后唐,灭后梁。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是明宗的女婿。他乘后唐内乱,于清泰三年(936)夏向契丹称臣,并认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以幽蓟十六州为代价换取契丹援助。十一月,契丹主耶律德光册立石敬瑭为帝于太原,是为后晋高祖,改元天福,国号晋,史称后晋。石敬瑭攻入洛阳,后唐亡。刘知远是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当后晋与契丹交战时,他广募士卒,有步骑五万人,声言防备契丹,但却按兵不动。待辽帝将出帝迁往北方后,他于947在太原称帝,随后,他统兵南下,定都开封,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后周郭威当时出镇邺都,督抚诸将,北御辽国。隐帝杀他未成,郭威遂引兵南下,攻入开封,隐帝被乱兵所杀,后汉亡。广顺元年(951)正月,郭威即帝位,是为后周太祖,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仍都开封。陈桥兵变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崩,八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石守信等掌握了军权。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石守信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实质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时代此情此景,刚刚代周而立的北宋怎么办?北宋怎么办?北宋初,君臣讨论国家长治久安之策。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你能解答太祖之问吗?宰相赵普对曰:“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赵普的问题分析和对策是什么?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1、背景:北宋统一五代十国,谋求解决藩镇割据和君弱臣强问题。2、措施:削其权,制钱谷,收精兵(1)从集中军权入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禁军。(2)派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加强中央对地方军、政、财权的控制。3、效果如何?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一方面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成功地防止了地方割据的局面。另一方面逐渐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膨胀,造成“三冗”问题,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问题:还记得北宋的国策吗?还记得理学兴起吗?为什么实力强大的北宋始终处于国防的被动局面?藩镇割据

君弱臣强北宋国策:重文轻武军事政策:强干弱枝;统兵权(三衙)与调兵权(枢密院);“更戍法”(轮流驻防);兵将分离(将在朝,兵在营)。军事部署:重内虚外;藩镇割据造成儒家道德信仰的破坏和社会道德秩序的混乱----理学要求重建儒家信仰和社会道德秩序。4、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①重文轻武;②强干弱枝;③分化地方事权,并集权中央;④设通判监察和牵制地方长官。紧随宋朝的元朝的统一,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统治区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异族地区?特别是社会文明更先进的汉族地区。元朝的行省制度1、设立原因:辽阔疆域的管辖需要加强中央集权;民族政权的统治需要加强对异族控制。2、内容:在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并兼管腹地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下设“路府州县”。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辖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和全国佛教事务设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今天台湾)“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行省的二元化特点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故“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理财”门引赵天麟奏议)。如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几无任官和诠调权,在这方面远不如汉唐地方大员。------中央政府对行省的有效控制元代行省内部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同时中央在行省也构制了监察行省。------行省内部权力的相互牵制------中央对行省的监察

作为民族统治的得力工具,元朝行省主要由蒙古、色目官员掌握权力,以最关键、最敏感的统军权为例,行省官员中只有平章以上得掌军权,而平章以上又不准汉人担任,通常只能由蒙古、色目贵族担任,“虽德望汉人,抑而不与”(《元史》卷一八六《成遵传》),这些人更多地是元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忠实维护者,很难成为地方割据势力的代表------行省大权的归属蒙古、色目官员秦汉以来,地力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如: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被划归陕西行省,使四川盆地的北向门户洞开,无险可守。-------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的行省划分特点。元朝的行省制度1、设立原因:2、内容:3、特点:4、历史影响:(二)行政区划演变的特点1、县行政区最稳定,最高级行政区变动大;2、行政区级数增加,原高级行政区逐步下降;3、最高级区多由非行政区(监察区、军区)演变为行政区,由虚而实。(三)、中央集权的演变特点:1、地方机构设置有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完备。2、改革地方机构,削弱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加强。3、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央集权的演变。4、对边疆地区和地方官吏的管理日趋严密。二、君主专制的演变(一)中央机构演变的过程1、秦朝:(三公九卿制)2、汉朝武帝:(中外朝制)3、隋唐:(三省六部制制)4、宋朝:(“二府三司”制)5、元朝:(一省一台二院)6、明朝:废除宰相,权分六部;设立内阁。7、清朝:设立军机处(二)宰相制度及演变商朝的太宰是百官之首,辅佐王处理政务,是宰相的前身;春秋战国时期,个诸侯国纷纷设立丞相只为,建立了各种宰相制度;1、秦朝正式建立宰相制度,内容为: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并负责管理百官,设立相府。---宰相制度?2、宰相制度概念:皇帝设立宰相辅佐自己总理国家政务的政治制度。实质是?3、宰相制度内容:①宰相由皇帝任免;②宰相为百官之首,辅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管理百官,决策机要,处理国政)③设置相府,有僚属;中朝与外朝汉武帝用内朝官来压抑外朝官以侵夺相权,是汉代中央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宰相是封建国家行政管理的最高长官,为天下政本所在。汉武帝要加强皇权专制,自然会与宰相制度发生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汉武帝便引严助、主父偃辈入值,参与谋议。自霍光辅政,至于东汉,遂成为外戚与宦官专政的局面。外戚当政者则加“将军”名号,宦官专权者又多加“中常侍”。不论外戚还是宦官,都是作为内朝官而专朝政的。汉武帝为什么要把职掌朝政的实权,由外朝的宰相转移给内朝的尚书呢?主要因为:(一)内朝官地位很低,可以减少对他们盗权窃柄的顾虑;(二)内朝官多是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不致受到外朝大臣的牵制;(三)内朝官多由外戚、宦官充任,这些人本是卑微之徒,皇帝可以随意更换,这样既能保持外朝相府传统地位的稳定性,又可以加强皇权对相权的制约力量。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①三省六部的分工与职权三省分工明确(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互相牵制;三省长官集体行使宰相职权;尚书省下分设六个行政管理机构。②三省六部制的影响?宋代的中央官制枢密使──唐代宗时,开始设内枢密使,用宦官掌管朝廷机密。唐末,枢密使专权,造成祸乱。五代时,仍存枢密院掌管朝政。枢密使等于宰相之外的又一个宰相。宋朝建立后,枢密使改为专掌军事政令,调动禁军,与宰相文武并立。中书省与枢密院号称“二府”(政府、枢府)。枢密院的大事都要奏报皇帝批旨。宰相与枢密使分别朝奏,彼此不相知。皇帝由此分别控制了政权和军权。宰相行政宰相──宋沿唐制,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尚书、门下列于外朝,中书设于禁中,称政事堂。实际执政的宰相仍沿唐制,用同平章事名号,无定员,有二人即分日掌印。宋初仍用后周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为相。964年,范质等三相请退,独用赵普作宰相。为了防止赵普擅权,又以薛居正、吕余庆作副相,称参知政事,此后成为定制。三司使三司使──三司使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三司使统领三部:盐铁掌管工商收入及兵器制造等事;度支掌管财政收支和粮食漕运等事;户部掌管户口、赋税和榷酒等事。地方州郡赋税收入除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三司权任甚重。全国统一后,宋太宗甚至曾亲自裁处。4、相权演变①秦:设立,掌握行政权,决策机要,处理国政。②西汉武帝:决策权与行政权分离。中枢制约机制形成。③隋唐:再分散决策权,群相决策。决策权制约机制形成,宰相制度成熟。④宋朝:“三权分立”,打破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君强臣弱局面形成,宰相制度衰落。⑤元朝:中书省独大(独揽中央行政权,决策执行合一,议行合一。)⑥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内阁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没有决策权,有“票拟权”即参与决策权。⑦清朝: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没有任何权力。可以理解为出席决策过程。5、相权演变规律:①、演变表现:宰相人数增多,不断分散相权;频繁更换宰相;君臣等级关系日益森严。②、演变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直到废除,君权不断加强。5、相权演变规律:

①、演变表现:②、演变趋势:③、削弱相权办法:改革中央官制,分散相权。具体办法为:皇帝起用亲信近臣,以形成决策核心;皇帝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彼此牵制。--------这也是君主专制演变的规律6、立废宰相制原因①立原因封建制度确立,君主专制统治和官僚政治的需要;政事繁多,君主一人无法应付。②废原因封建制度衰落,君主专制加强的要求;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相权威胁皇权,不利于保证君主的绝对权威。君相矛盾的制度根源

皇帝拥有最高统治权,宰相拥有最高行政权,他们两个要分割中央的权力。7、宰相制度的双重作用:①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有效治理国家,巩固君主专制统治。②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形成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甚至导致权臣专权、政治腐败和动乱,危及君主专制统治。---------相权存废取决于?(三)君主专制演变的规律1、中央机构设置有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完备。2、改革中央机构,削弱相权,君主专制不断加强。3、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君主专制的演变。三、选官制度的变化(一)选官制度演变的历程1、先秦:世官制2、秦国(朝):军功制3、汉朝:察举制、征召制4、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5、隋唐:科举制---明清“八股取士”世官制:又称世卿世禄制,贵族按照宗法世袭世代为官的制度。世官并不等于世职。世官制的弊端:政权为世家大族(贵族)控制,底层优秀人才无法进入政权参政。

军功制: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按军功授爵的制度,替代贵族世袭的“世卿世禄”制。“察举”:是地方长官在其辖区内,定期考察、选拔人才并推荐给朝廷。这些被推荐的人,经过考核授予不同的官职。“征辟”:“察举”之外,皇帝和高级官员也可以征聘有名望和才能的人来做官。由朝廷征聘为朝廷官员的,称为“征”,由高级官员征聘为自己属官的,称为“辟”,或称“辟除”,因此称为“征辟”。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实行。起初家世、才能并重;后注重门第和家世,促进了士族制度的发展。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实行这种制度,就为世家大族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保证,堵塞了庶族地主做官的道路。然而,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人数比士族多的庶族地主,经济实力日渐壮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的愿望愈来愈强。况且,世家大族操纵地方政权,称霸一方,对中央集权的加强极为不利。隋朝建立后,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基础,逐步实行了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开皇七年,隋文帝下诏“罢州郡之弊,废乡里之举”,规定所有官员的选任一律须先分科参加考试,然后由吏部录用,按考试成绩的优劣决定其去留和所任官职的品位。从而开创了科举之途,至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正式形成。大业二年(606),隋炀帝在已有诸科中,又特设进士科和明经科,由吏部按“策试”成绩选拔官吏(见《大唐新语》《旧唐书·杨绾传》),科举制形成。宋代科举考试,但最主要的有乡、省和殿试三级考试,大体上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主要在州一级考试,考试合格者称“举子”“贡生”,再由州府保举赴京城参加省试(不同于明清时各省区里的乡试)即尚书省礼部主持的全国举子考试;省试通过后要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以进士科最为重要。进士的前三名有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别称。防作弊,北宋科举考试中采取了一系列防微杜渐的措施①“锁院”制度②“弥封”制度③“誊录”制度(二)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1、标准:世袭制→血缘等级;察举制→品德能力;九品中正制→门第;科举制→才学。2、实质:将知识分子纳入皇帝的控制范围中来3、趋势:①范围由贵族扩展到平民,官员基础群体日益扩大,体现了官僚政治的逐步完善;公开。公天下。②标准由出身门第到才学,体现了公正公平的趋势。③选拔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八股取士,科举制僵化,体现了君主专制强化的趋势。④选官途径日益多样化。四、古代监察制度(一)演变历程1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全国监察事务2汉武:刺史,13个州监察区3

唐太宗:(道台史),10道监察区4

北宋:(监司),改唐朝“道”为“路”;地方设通判。5元朝:中央御史台,地方行台6

明太祖:按察司,掌管地方监察事务四、古代监察制度(一)演变历程:(二)特征:①受命皇帝,服务统治;②机构独立,自成系统;③选官严格;④级低权高,以小监大(三)实质:维护皇权的工具。(四)影响:对澄清吏治有积极作用;君主专制的工具,监察效果有限。

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权利高度集中成为统治的最基本特征。特点:强化了皇权。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特点:用分权的办法加强皇权。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考试成绩取代了门第出身。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