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验099课件_第1页
单片机实验099课件_第2页
单片机实验099课件_第3页
单片机实验099课件_第4页
单片机实验099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片机实验教程实验内容实验一P1口开关量输入输出实验实验二定时/计数器实验实验三单片机中断实验实验四D/A输出方波实验选做类实验实验五八段数码管显示实验六电脑时钟(定时器、中断器综合实验)实验七2×16LCD液晶显示接口实验实验八工业顺序控制实验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程序框图实验程序源代码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收获与心得注意:1)实验前应预习实验指导书,编写实验程序。(2)实验报告使用统一的青岛大学实验报告纸书写。(3)实验报告于实验后第二周的周四之前交。(4)成绩由出勤、实验报告和实验情况构成。实验系统概述二、实验系统组成系统资源分配实验系统寻址范围定义如下:系统资源分配系统已定义的I/O地址如下:1、运行仿真调试环境打开文件编辑窗口:点击“确定”便进入Dais集成调试环境。2、点击进行编辑原文件。3、保存所编辑的文件,并进行编译。即点击图标。

如果是新文件,屏幕上会提示保存文件,输入文件名。注意:文件名和路径名要使用英文字母和数字等,不超过8个字符,不能使用中文,否则,会提示找不到文件。4、查看寄存器窗口信息,可以按下图打开寄存器或窗口。点击寄存器栏就可观察寄存器窗口的内容。可同时打开多个窗口,如数据窗口等。按图标会对所打开的窗口进行重新排列。垂直、平行、或卡片式排列。停止运行复位实验一P1口开关量输入输出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P1,P3口的使用方法;(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二、实验内容1、P1口亮灯实验:P1口作为输出口,接八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2、P1口转弯灯实验:P1.0开关接5V时,右转弯灯闪亮,P1.1开关接5V时左移弯灯闪亮,P1.0、P1.1开关同时接5V或接地时,转弯灯均不闪亮。3、P3.3口输入.P1口输出:1.P3口做输入口,外接一脉冲,每输入一个脉冲,P1口按十六进制加一。2.P1口做输出口,编写程序,使P1口接的8个发光二极管L1—L8按16进制加一方式点亮发光二极管。实验一P1口开关量输入输出实验三、实验说明(1)P1口是准双向口,每一位都可独立地定义为输出或输入。当P1口用作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置“1”。若不先对它置“1”,读入的数据是不正确的(2)P3口是准双向口,它作为输出口时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方法相同,当P3口作为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置“1”。(3)本实验中延时子程序采用指令循环来实现,在系统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此方法。延时时间=机器周期(12÷6MHz)×指令所需机器周期数×循环次数延时时间程序: Delay:MOVR7,#200 ;1 DEL1:MOVR6,#123 ;1 NOP ;1 DEL2:DJNZR6,DEL2 ;2 DJNZR7,DEL1 ;2 RET实验一P1口开关量输入输出实验实验1.2实验一P1口开关量输入输出实验实验1.3一、实验目的:

1、了解MSC51单片机中定时器/计数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2、掌握工作在定时器/计数器两种方式下的编程方法。二、实验内容:1、

定时器实验1:在使用11.0592MHz晶振的条件下,用定时器0,使用方式0产生100us定时,由P1.0输出周期为200us的方波信号,以查询方式完成,通过示波器观察P1.0的输出波形,或者观察二极管的闪动。实验二定时/计数器实验一、与T/C有关的SFR1、计数寄存器TH和TL

定时器/计数器的计数寄存器16位的由TH高8位和TL低8位构成。在特殊功能寄存器(SFR)中,对应T/C0为TH0和TL0;对应T/C1为TH1和TL1。定时器/计数器的初始值通过TH1/TH0和TL1/TL0设置。2、定时/计数器控制寄存器TCON

TF1TR1TF0TR0IE1IT1IE0IT0D7D6D5D4D3D2D1D0.IT0、IT1、IE0、IE1:外部中断0、1的相关控制标志位;.TR0、TR1:启动定时/计数器0、1。.TF0、TF1:定时器/计数器0、1(T/C0、T/C1)溢出中断请求标志;当T/C0、1计数溢出时由硬件置位(TF0/TF1=l);当CPU响应中断由硬件清除(TF0/TF1=0)。3、T/C的方式控制寄存器TMODGATEC/TM1M0GATEC/TM1M0D7D6D5D4D3D2D1D0T/C1T/C0.C/T:计数/定时器选择位;1→为计数器;0→为定时器。.GATE:门控信号;1→GATE;T/C启动受到双重控制,即要求TR0/TR1和INT0/INT1同时为高;0→GATE;T/C的启动仅受TR0或TR1控制。

在使用8051的定时器/计数器前,应对它进行编程初始化,主要是对TCON和TMOD编程;计算和装载T/C的计数初值。一般完成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T/C的工作方式——编程TMOD寄存器;(2)计算T/C中的计数初值,并装载到TH和TL;(3)T/C在中断方式工作时,须开CPU中断和源中断—编程IE寄存器;(4)启动定时器/计数器——编程TCON中TR1或TR0位。

五、定时器/计数器的初始化六、定时器/计数器的初值计算1个机器周期=6个状态周期=12个振荡周期在定时器方式下,T/C是对机器周期脉冲计数的,若fosc=11.0592MHz,一个机器周期为12/fosc=1.085μs,则:方式0---13位定时器最大定时间隔=213×

1.085μs=8.888ms;方式1---16位定时器最大定时间隔=216×

1.085μs=71.106ms;方式2---8位定时器最大定时间隔=28×1.085μs=277.76μs。举例:若使T/C工作在定时器方式1,要求定时50ms,求计数初值。设计数初值为x,则有:初值X=2k-定时值÷机器周期TX=216-50ms÷

1.085μs=65536-46083=19453=4bfdH因此,即:TH=4bH;TL=fdH定时初值X=213-500μs÷

2μs=8192-250=7942=1F06H在方式0中TL1的高3位不用,则1F06H应写成:00000110B=0F806H即TH1装入0F8H,TL1装入06H举例:若使T/C工作在定时器方式0,要求定时500us,求计数初值。设计数初值为x,则有:NY1.2主程序中断服务子程序2.

例1、设单片机的fosc=6MHz,使用定时器1,以方式0产生周期为500uS的等宽正方波,并在P1.0脚上输出,以查询方式完成。经计算计数初值为FC03H

mov tmod,#00h mov th1,#0fch mov tl1,#03h mov ie,#00h setb tr1loop: jbc tf1,loop1 ajmp looploop1:mov th1,#0fch mov tl1,#03h clr tf1 cpl P1.0 ajmp loop ret例2、设单片机的fosc=6MHz,使用定时器1,以方式1产生周期为500uS的等宽正方波,并在P1.0脚上输出,以中断方式完成经计算计数初值为FFA1H

mov tmod,#10h mov th1,#0ffh mov tl1,#0a1h setb ea setb et1loop: setb tr1here: sjmp $ … mov th1,#0ffh mov tl1,#0a1h cpl p1.0 reti实验三单片机中断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单片机中断原理,中断过程,中断方式(电平触发方式,边沿触发方式)的选择及编程方法。二、实验内容:1、编制P1口发光二极管加1程序作为中断服务程序。编制主程序,用低电平或下降沿触发INT0(P3.2)/INT1(P3.3)引脚,使CPU产生中断,响应中断后便进入中断服务程序。2、P1口接高4位开关,低4位接LED,INT0接中断源,中断服务程序读取P1口高4位开关状态,来控制P1口低4位LED的状态。每中断一次,读取开关状态,根据开关状态点亮相应的LED。实验三单片机中断实验三、实验原理图实验三单片机中断实验中断允许寄存器IE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51单片机的中断优先级分为2级,当IP中相应的位取值为1时,该中断为高优先级,取值为0时为低优先级TF1TR1TF0TR0IE1IT1IE0IT0D7D6D5D4D3D2D1D0四、实验说明:中断初始化定时/计数器控制寄存器TCON中断系统的初始化:

(1)置位相应中断源的中断允许。(2)设定所有中断源的中断优先级;(3)若为外部中断,应规定中断的触发方式。

实验三单片机中断实验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编号中断源入口地址0外部中断00003H1定时器/计数器0000BH2外部中断10013H3定时器/计数器1001BH4串行口中断0023H

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仅间隔8个字节,编译器在这些地址放入无条件转移指令跳转到服务程序的实际地址。实验三单片机中断实验中断处理流程关中断保护现场和断点开中断中断服务关中断恢复现场开中断中断返回(RETI)实验三单片机中断实验中断服务程序的语法规则org 0000hljmp startorg 0003hljmp int0org 000bhljmp timer0org 0013hljmp int1org 001bh ljmp timer1 org 0023h ljmp serial org 0040hstart: ………..例1

ORG0SJMPSTARTORG0003H;INT0中断向量地址LJMPINT0SERVSTART:SETBIT0;设置INT0为边沿触发方式SETBEA;CPU开中断SETBEX0;允许INT0中断MOVP1,#0FEH;P1口初值MOVA,#0FEHSJMP$;等待中断;中断服务子程序INT0SERV:PushPswPushAcc::PopAccPopPswRETI;中断返回END实验四D/A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

1.了解D/A转换与单片机的接口方法。2.了解D/A转换芯片0832的性能及编程方法。3.了解单片机系统中扩展D/A转换芯片的基本方法。二、实验内容

利用0832D/A数模转换输出一个方波。实验四D/A转换实验三、程序流程图实验四D/A转换实验四、实验电路实验四D/A转换实验五、实验连线⑴连接138译码输入端A、B、C,其中A连A2,B连A3,C连A4,138使能控制输入端G与总线单元上方的GS相连。⑵数模转换单元的CS与译码单元Y0相连,数模转换单元的WR与系统单元的IOW相连。⑶用8芯扁平电缆将数模转换驱动单元的数据总线插座与数据总线单元任一插座相连。实验五八段数码管显示一、实验目的⑴了解数码管动态显示的原理;⑵了解用总线方式控制数码管显示。二、实验内容利用实验系统提供的显示设备,动态显示一行数据。三、实验说明系统提供的6位八段码LED显示电路,只要按地址输出相应数据,就可以实现对显示器的控制。实验五八段数码管显示四、程序框图实验六电脑时钟(定时器、中断器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MC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