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田径教材教法_第1页
第3讲 田径教材教法_第2页
第3讲 田径教材教法_第3页
第3讲 田径教材教法_第4页
第3讲 田径教材教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田径教材教法

田径运动有40多个单项,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大类:走、跑、跳、投,而中学体育教材主要集中在8个单项。1一、快速跑〔一〕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和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优良品质,开展速度、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跑的能力和协调性,增强腿部力量。2〔二〕教学特点1、属短距离、高速度、大强度的缺氧运动2、兴奋与抑制的转换节律快3、改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机能4、对其他工程教学产生积极作用〔属根底中的根底〕31、重点:途中跑的正确姿势〔途中跑距离长、速度快、对掌握跑的正确技术,形成跑的正确姿势影响最大〕2、难点:蹬摆的协调配合和自然跑进及放松能力的形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注:重点、难点辨析1、重点:通常是指技术关键,指对运动成绩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环节。2、难点: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整套动作最难学习与掌握的某一技术环节,二是指整堂课最难驾驭、调控的某一内容,如跨栏,如何消除惧栏心理就是组织教学的难点。4〔四〕教学顺序1、途中跑2、起跑3、起跑后的加速跑4、终点冲刺5、全程跑5〔五〕教学建议1、整体安排、循序渐进初一、初二:途中跑为主,培养跑的正确姿势和能力初三、高一:起跑、加速跑、途中跑为主,提高快速反响能力高二:终点冲刺、改进完整技术,提高快速跑的整体水平62、因人而异、合理应用辅助性练习起跑:〔1〕俯撑起跑〔2〕在横竿与橡皮带限制下起跑、接力加速跑〔3〕“各就位〞、“预备〞的模仿练习途中跑:采用踏线跑、窄道跑及看目标跑等定向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车轮跑、后蹬跑、跨步跑……均属专项诱导性练习。〕3、一般宜安排在课的后半局部4、距离不宜过长7二、耐久跑〔一〕教学任务通过耐久跑的教学,使学生学习耐久跑的根本知识、根本技术,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提高跑的能力,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开展耐力素质,进行意志品质培养,促进跑的练习习惯的养成。〔青年人、中老年人的健身跑属于变相的耐久跑〕8〔二〕教学特点1、属于耐力性运动:用较长时间跑完较长距离2、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工作:运动系统、内脏器官在有氧条件下进行长时间的节律性工作3、速度、耐力为主要素质要求:既要求一定速度、又要有耐久性4、增强内脏器官功能,锻炼意志品质91、重点:途中跑——要求技术正确,体力分配合理,动作轻松协调,既讲究动作效果,又强调有效的节省体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难点〔1〕体力的合理分配〔2〕意志品质的培养〔3〕蹬摆的协调配合10〔四〕教学顺序1、技术环节〔1〕起跑〔2〕起跑后的加速跑〔3〕途中跑〔4〕终点冲刺112、教学顺序〔1〕途中跑〔2〕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3〕终点冲刺〔4〕全程跑12〔五〕教学建议1、在中学各年级都应安排是快速跑的根底,一般先耐久、后快速,逐步延长跑的距离,提高练习强度。2、注意测试学生各时期心率包括相对安静时、运动各时期和运动后,以便分析练习效果和对学生区别对待。3、要将技术练习和意志品质锻炼有机结合应从正面严格要求,要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用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完成学习任务。134、要以一般耐力为根底速度耐力的开展是建立在一般耐力的根底之上,在教学开始阶段宜开展一般耐力,然后开展速度耐力。一般耐力:走跑交替、定时跑、速度游戏速度耐力:重复跑、计时跑、越野跑5、掌握正确的口鼻式呼吸方法呼吸方法、呼吸节律在耐久跑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在教学的开始阶段就要给与足够的重视,一般为口鼻式呼吸方法,其节律可分为“二步法〞和“三步法〞,既“两步一呼、两步一吸〞和“三步一呼、三步一吸〞。146、介绍“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现象及应对方法使学生有足够心理上、思想上的准备。7、注意变换练习手段和教学形式利用自然条件进行越野跑、游戏方式、接力赛和耐久跑竞赛。15三、接力跑〔一〕教学任务通过接力跑进教学,使学生掌握接力跑的根本知识和根本技术,进一步开展速度素质,提高灵敏性,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16〔二〕教学特点1、属于团体锻炼与竞赛工程2、学生在快速奔跑中完成交接棒3、开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171、重点:传接棒方法。在高速奔跑中顺利的完成交接棒。〔在规定的区域内完成奔跑及交接棒〕〔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难点:起动时机与传接棒时机确实定。18〔四〕教学顺序1、传接棒技术:上挑式、下压式2、接力区内的交接棒技术注:接力区以棒是否在接力区内为准,而不是以运发动身体的某一局部。3、全程接力技术19〔五〕教学建议1、应用多种方法学习和锻炼如迎面接力,圆圈接力,异程接力,各种速度、方法、距离的接力。2、应以快速跑为根底在教学过程中,把开展学生快速跑能力和掌握接力技术结合起来,是完成接力跑的重要条件。203、把握教学难点——传接棒技术该阶段教学主要是在学习传接棒技术根底上,体会相互间的速度配合,形成正确的技术概念和接力区概念。4、把握接力跑教学任务的本质在学习与掌握传接棒方法的根底上,侧重开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和集体主义精神,不要过于追求传接棒的准确性。故在成对练习中不要拘于固定的搭配,主要还应考虑实力的均衡,以提高练习的积极性、竞争性、趣味性和剧烈程度。21四、跨栏跑〔一〕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跨栏跑的根本知识,具备跨越栏架的根本能力,能够跑跨结合,连续跨越栏架,开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和柔韧素质,提高弹跳能力,培养勇敢、顽强、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22〔二〕教学特点1、属于短距离障碍跑工程2、快速奔跑、跑跨结合3、节奏感强4、对技术要求及心理品质要求高5、可较全面的开展学生的身体素质231、重点:跨栏跑的跨栏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难点:跨栏步与栏间跑技术的结合以及惧栏心理的克服。24〔四〕教学顺序1、技术环节〔1〕起跑上第一栏〔2〕跨栏步〔3〕栏间跑252、教学顺序〔1〕跨栏步〔2〕栏间跑〔3〕起跑至第一栏〔4〕栏间跑和全程跑26〔五〕教学建议1、应安排至跳远和短跑教材后进行教学该教材对腿部力量和速度都有较高要求。2、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对技术要求不宜过细过高3、开展素质与跨栏技术相结合274、抓好“跨栏步“的教学,并与栏间跑相结合在教学中要广泛应用多种教学手段,降低动作难度,努力克服跳栏现象。〔降低栏架高度、使用辅助性器材、橡皮筋〕攻摆:原地攻摆,上步对墙攻摆,跑动中栏侧攻摆起跨:原地栏侧提拉练习,走动中和跑动中做栏侧提拉练习在两者根底上:原地过栏练习,高抬腿或小步跑过栏练习,连续切栏练习,5~7步过栏练习不同高度和栏间距的过栏练习全程跑:初中女生80m,高中女生100m,初中男生100m,高中男生110m28五、跳高〔一〕教学任务1、学会自然的助跑、有力的踏跳、协调的过杆和轻松的落地等技术;2、开展学生的弹跳力,提高灵敏、柔韧素质和协调性;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29〔二〕教学特点1、是人体的根本活动能力之一,亦是田径运动的主要工程,大、中、小学不同年龄阶段均设有该工程。2、通过助跑后越过垂直障碍。3、对增强下肢力量、提高人体的灵巧性有显著效果。301、重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它要求通过助跑获得水平速度,并在助跑过程中逐渐降低重心,以便在起跳时有较长时间的工作距离,能合理的利用水平速度加大垂直速度使人充分腾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难点:过杆技术31〔四〕教学顺序1、技术环节:助跑、踏跳、过杆、落地、缓冲2、教学顺序:过杆与落地;助跑与踏跳;完整技术练习32〔五〕教学建议1、俯卧式跳高应以跨越式跳高为根底跨越式跳高技术简单,开展弹跳力效果良好,助跑与踏跳技术与俯卧式根本相同。2、先分解、后完整先学习过杆技术,然后练习完整技术333、由易至难、由近至远、由低至高、循序渐进助跑、踏跳:〔1〕建立完整技术概念〔2〕学习起跳腿和上步起跳技术〔3〕3~5步助跑起跳练习〔4〕助跑起跳用头或腿触标志物练习4、不宜过多强调过杆技术教学重点应放在助跑与起跳相结合上,要让学生理解“结合好〞、“跳得起〞和“过得高〞的关系。34六、跳远〔一〕教学任务1、初步掌握蹲踞式和挺身式跳远的根本技术;2、开展学生的速度、灵敏、柔韧素质,提高弹跳能力;3、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35〔二〕教学特点1、快速助跑后使身体越过尽可能远的距离2、主要是开展速度素质和跳跃能力3、属于田径教学的主要内容361、重点:助跑与踏跳技术的结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难点:踏跳的准确性、空中姿势37〔四〕教学顺序1、技术环节:助跑、起跳、腾空、落地2、教学顺序:腾空后的空中姿势与落地技术、助跑、踏跳38〔五〕教学建议1、通过直观教具介绍跳远技术2、学习助跑、起跳相结合技术〔1〕原地臂腿配合练习①原地提腿摆臂练习②原地跳起提腿摆臂练习〔2〕走动中提腿摆臂起跳〔3〕慢跑中摆臂起跳〔4〕6步助跑跳板上起跳腾空步动作〔5〕连续2步或4步节奏跳过实心球等障碍物〔6〕不规定起跳点的助跑、踏跳练习393、学习腾空、落地技术〔1〕前、后开立做蹬摆动作后呈空中姿势落地〔2〕做立定跳远动作〔3〕近距离慢跑助跳板起跳后做空中动作〔4〕较远距离快速跑后起跳做空中动作,收腹举腿落地4、完整技术〔1〕确定全程助跑距离①20~25m②14~18步③一般设2个标志点〔2〕6~8步助跑完整技术练习〔3〕全程助跑完整技术练习40七、三级跳远〔一〕教学任务初步掌握三级跳远的根本姿势,体会三级跳远的方法和节奏,开展弹跳能力和腰腹力量,提高内脏器官机能,培养意志品质。41〔二〕教学特点1、技术复杂,对机体的承受能力要求较高复杂——在快速助跑条件下,连续完成三次大强度的跳跃。承受力——对双腿、腰腹、背部力量及内脏器官的承受能力。2、对开展各部位力量、内脏器官功能和身体的协调性效果显著3、有利于意志品质培养421、重点:三跳节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难点:三跳技术及相互间的协调配合。单足跳→跨步跳→跳跃43〔四〕教学顺序1、讲解示范,建立三级跳远的技术概念2、学习第一跳技术〔1〕行进间单足连续跳,体会趴地技术〔2〕3~5步助跑单足跳〔落进沙坑后继续跑进〕〔3〕在台阶上或跳箱盖上做单足跳443、学习第一跳与第二跳相结合技术〔1〕连续做跨步跳练习〔2〕上步做单足跳接跨步跳练习〔3〕行进间做上步做单足跳接跨步跳练习4、学习第二跳与第三跳相结合技术〔1〕原地做跨步跳接跳跃的练习〔2〕2~3步助跑做跨步跳接跳跃练习〔3〕立定三级跳远练习5、学习三级跳远的完整技术〔1〕3~5步〔2〕5~7步〔3〕中程距离〔4〕全程距离45〔五〕教学建议1、以分解教学法为主由易至难、循序渐进、,着重解决“三跳〞技术环节2、不要急于做完整练习和追求远度要与开展身体素质结起来,不要急于做完整练习,即使是做完整练习也应以短、中程为主,以免发生伤害事故。463、在体会三跳节奏时,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实际画出前两步落地区4、所有练习都要防止过于集中,也不要在水泥等硬地进行5、主要体会三跳结构及节奏,并通过练习开展学生身体47八、推铅球〔一〕教学任务学习推铅球的根本知识,掌握最后用力的正确顺序,逐步改善滑步与最后用力的结合技术和提高推铅球的完整技术水平;开展学生的爆发力和提高动作协调性,培养学生严密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刻苦锻炼、不怕脏的优良品质。48〔二〕教学特点与技术特点1、教学特点〔1〕是以力量为根底的工程〔力量是根底,灵敏、柔韧、协调为辅〕〔2〕是我国大、中、小学主要田径教材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主要工程〔3〕锻炼肌肉爆发力,提高中枢系统的协调能力和动作速度发反响,使全身各局部肌肉匀称开展〔4〕由于球的性状、重量及推球方法的限制,学生易感到枯燥乏味492、技术特点〔1〕属于单个动作的非周期性动作的组合,全部过程的动作结构包括:握法、持球预备姿势〔摆手〕、滑步最后用力、出手后平衡。〔2〕加力于物体的距离要长,在一定距离内用力时间要短。〔工作距离长,用力时间短〕〔3〕具有明显的“超越器械〞的技术特征说明:要获得最大出手初速度,必须要做到下肢快于上肢,腕的转动应快于肩,整个身体的移动速度应快于器械移动速度;使器械远远的落于身体的前方,这即是所谓的超越器械动作。其意义在于使参加工作的肌肉处于拉长状态,为最后用力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直线背向滑步被公认为是先进的传统的技术,通过滑步,人体移动的水平速度可达每秒2.53m,而这阶段球的移动速度往往要慢于人体移动的速度。注:决定投掷远度的关键是器械出手的初速度。501、重点:最后用力,各技术环节的正确构成与协调配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难点:滑步与最后用力二者结合〔1〕“超越器械〞动作的合理完成〔2〕最后用力:蹬、转、撑、送、挺胸〔顶肩〕、推、拨〔3〕学而乏味的心态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