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复习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复习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复习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复习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复习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首页末页违法行为1.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2.违法行为的类别及法律责任(1)违法行为根据其违反法律的类别,可以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2)违法行为根据其违法的性质和社会危害性,可以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见下表)首页末页性质类别违反法律违法行为法律责任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行政法律法规,如治安管理处罚法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拘留等)民事违法行为民事法律法规,如民法典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责任(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返还原物等)首页末页性质类别违反法律违法行为法律责任严重违法行为(犯罪)刑事违法行为刑事法律法规,如刑法故意杀人等刑事处罚首页末页一般违法与犯罪1.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是指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的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2.犯罪含义及其基本特征(1)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首页末页3.刑罚及其种类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种类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4.犯罪有何危害?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犯罪会危害社会,侵害他人利益,破坏家庭幸福,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首页末页5.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见下表)区别①社会危害性不同一般违法行为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违反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违反的是民法或其他行政法规,犯罪触犯的是刑法。③受到的处罚不同一般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或受到行政处罚,犯罪必须受到刑罚处罚。联系①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②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很容易发展成为犯罪。首页末页加强自我防范;学会依法求助1.青少年如何加强自身防范?(1)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2.青少年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1)原则:青少年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页末页(2)途径①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②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首页末页3.诉讼及其种类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特点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类型刑事诉讼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民事诉讼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行政诉讼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俗称“民告官”。首页末页4.青少年要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1)原因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②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③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2)做法①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②要善于斗争: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练达标训首页末页一、单项选择题1.2021年3月9日,据浙江省天台县人民政府网站消息,天台县政府、天台县人武部发出通告,经县研究决定,对周某、戴某某拒服兵役的行为依法实施处罚,取消两人家庭和个人义务兵优待,并处以伍万元罚款,户籍信息系统“兵役状况”永久标注为“拒服兵役”,纳入国防义务失信名单等。这说明()①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②他们没有违反“兵役法”③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④他们为自由奋斗情有可原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B2.某医院会计李某,利用职务便利,伙同医药公司中间商,骗取公款近3000万元。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贪污罪依法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十五年,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李某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是违法行为②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③违法行为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④李某承担的是民事责任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C3.2020年12月7日,王某将一张涉及“成都疫情及赵某某身份信息、活动轨迹”的图片在自己的微博转发,严重侵犯他人隐私,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经公安机关调查,王某对散布、泄露赵某某个人隐私的行为供认不讳,并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目前,王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王某的行为是()A.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犯罪行为D.严重违法行为B4.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下列行为的法律后果及理解正确的是()A.因两个子女拒不赡养老人,老人一纸诉状将子女告上法庭。经过人民法院调解,子女达成协议轮流照顾老人,子女承担的是刑事责任B.王某将欠自己债务的李某关在地下室,并对其进行侮辱殴打,此时李某应该向公安局起诉C.小成的爸爸开车时没有注意路边“禁止停车”的标志,将车停在路边,被交警处以二百元的罚款,小成的爸爸受到的是行政处罚D.15岁的小斌和几个初中生多次聚集在一起,用暴力胁迫手段抢劫他人财物,可以不受刑罚处罚C5.在我国,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将它们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对于这三种违法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情节相对轻微②都具有社会危害性③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④分别违反的是行政法律规范、民事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6.村民胡某曾与村委会签订承包本村鱼塘十年的合同,三年后因效益较好,村委会强行终止合同,胡某不服,于是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属于()A.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C.行政诉讼D.刑事自诉B7.山东临沂大学生小孙因“炒鞋”被骗19万,在其及时报案后,警方迅速破案,帮其追回了被骗钱款。据报道,因“炒鞋”被骗者大有人在,其中也不乏未成年人。这告诫我们中学生()①遇到不法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依法维护合法权益②加强法治建设,严惩网络诈骗③克服虚荣心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④避免盲目从众,绝不购买限量版的鞋子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A【解析】一些未成年人和大学生因为“炒鞋”被骗巨额财产,及时报案后,警方迅速破案,帮其追回了被骗钱款,说明了遇到不法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依法维护合法权益,①③说法正确;加强法治建设,严惩网络诈骗不是中学生能做的,②应排除;④“绝不”的说法太绝对,排除。故选A。8.放学后,小明在校外遭到社会青年的敲诈勒索,无奈之下,他将身上的零花钱全都交出。事后,小明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小明的做法说明他()①善于保护自己②应对犯罪,有勇有谋③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④制裁违法犯罪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A9.放学后,在离校门口不远的地方,小轩看见几个流里流气的青年人把同班同学小波围住,准备对其进行殴打。面对这种情况,小轩的正确做法是()A.迅速召集同班同学,与这几个青年人搏斗,不让小波同学吃亏B.不予理睬,小波得罪了其他人,应该自己承担责任C.及时报告给学校的老师或拨打110报警电话D.为了保护本班同学,不顾一切挺身而出,独自同不法青年搏斗C10.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但是作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下列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法不恰当的是()A.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B.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C.保护好作案现场D.不顾一切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正面对抗D

11.在2020年2月6日举行的广东省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胡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对于确诊或疑似病例不接受治疗或隔离管理、并且恶意放任病毒传播,危害公共安全、后果严重的,依法最高可判处死刑。这说明了()①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②任何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都要受到刑法处罚③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我国法律的主要任务之一④任何违法行为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D12.小青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标题:“微信等社交网络上发假消息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这种被判有期徒刑的行为具备的基本特征是()①严重社会危害性②行政违法性③应受刑罚处罚性④刑事违法性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D13.关于犯罪的基本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刑罚处罚性②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③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A.①②B.②③

C.②④

D.③④D【解析】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①错误;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②错误;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③正确;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④正确。故选D。14.2020年11月27日,备受关注的作家“童话大王”郑渊洁实名举报的特大侵权案,在江苏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以侵犯著作权罪,依法判处两个被告单位罚金人民币各50万元;以侵犯著作权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对8名相关被告人判处一年至四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或执行缓刑,并处6万至629万元不等的罚金。下列对本案中涉及的有关刑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有期徒刑是主刑②执行缓刑是附加刑③罚金是附加刑④犯罪的个人同时适用了主刑和附加刑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解析】题中涉及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材料中有期徒刑是主刑,罚金是附加刑,犯罪的个人同时适用了主刑和附加刑,①③④正确;缓刑既不是主刑,也不是附加刑,②说法错误,排除。故选C。15.社会生活中违法的表现各式各样,下列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的有()①拾得他人遗失的钱物不还②持刀拦路抢劫③在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带人④斗殴将人捅成重伤A.②④B.③④

C.①②

D.①③A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社会青年张某在2020年10月9日下午放学后,来到某中学大门外,对八年级学生进行敲诈勒索,从小庆同学身上搜刮到68元,小庆的好友小益趁机报警。警察及时赶到,将张某抓获。警方对张某进行法制教育后,鉴于其对社会的危害性相对轻微,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张某作出罚款五百元、并处行政拘留七天的处罚。(1)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结合材料分析张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①从危害程度的角度看,张某的敲诈勒索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相对轻微,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②从违反法律的角度看,张某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罚款五百元,并处行政拘留七天的处罚,属于行政违法行为。(2)小庆同学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同不法分子作斗争?(请从理论和具体做法两个角度作答)①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