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封面中的这幅图叫什么?描绘了什么场景?是否能从图中人物的发型、服饰等要素猜测其所处朝代?《姑苏繁华图》中描绘:丝绸店铺共14家;棉花、棉布业共23家;染料染业共4家;蜡烛业共5家;凉席业共6家;衣服鞋帽手巾业共14家;钱庄典当业14家;洋货业共2家;皮货行1家……商业的本质是交换,它源于原始社会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后来人们把以货币为媒介而进行商品流通的活动,称之为商业。商业发展基本要素商人(商业活动的主体)城市、市场(商业活动的场所)商品的种类(交易内容)货币(交易媒介)国内贸易、对外贸易(交易范围)国家政策贸易通道概念解析关于生产专题一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专题二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关于交换专题三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农工商基础促进
农有余粟,则以易布;女有余布,则以易粟,此交易之始也。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活”打通渠道、互通有无、均平多寡12月4日浙江商务厅组织企业代表团赴海外“抢单”专题一二三的逻辑关系?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学习目标: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思考:根据材料和教材,概述商业起源的表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卫风·氓》1.时间:2.条件:3.目的:原始社会后期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交换的出现换取自己所需的物品(一)商业贸易的起源最初的商业贸易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易·系辞下》:“包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三国谯周《古史考》:“神农作市,高阳氏衰,市官不修,祝融修市。”据上述材料,由此得知()A.我国古代的“市”起源悠久 B.神农时官府已开始垄断商业C.当时“市”被限制在固定区域 D.当时的“市”并无时间限制A一、商业贸易的起源——原始社会后期二、商业贸易的发展(一)古代中国的商业贸易1.国内贸易商朝:①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职业商人)和最早的人工货币
②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③官府和贵族掌握商业,“工商食官”中原商业文化商业鼻祖王亥经商图铜贝“工商食官”: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官府的控制下工作,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盛行于西周时期,至战国后期,工商食官制彻底终结,但是演化出的官营手工业在此后的中国古代历史中一直存在。二、商业贸易的发展(一)古代中国的商业贸易1、兴起阶段——商周时期
商族人的祖先契被封到商这个地方。契的第六世后代王亥聪明多谋。他把牛训练得既能驮货物又能拉车,驾着牛车沿着黄河北岸到各部落去做生意,所以外部落的人把他们这些做生意的人称为“商人”,这就是“商人”称呼的由来。——《中国商邦》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1)初步发展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私商渐成主体;货币流通广泛;形成著名都会。端木赐:曾任鲁国、卫国之相,善于经商,曾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范蠡(陶朱公):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吕不韦:战国末期著名的商人、政治家,官至秦国丞相。2、发展阶段:春秋后期产生了一批私营工商业者,其中一些人拥有庞大的资产,如陶朱公“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史实反映了()A.工商食官格局逐渐被冲破B.各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出现一批商贾云集的城市D.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被打破A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猗顿用盬盐起。而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的原因。①周王室衰微,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②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手工业发展;出现私营手工业
③诸侯为增强国力重视经济发展;④成功商人的示范作用。秦车轨秦度量衡
(2)艰难发展阶段--秦汉:原因:大一统国家建立、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结果: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有学者认为,《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是供学习为吏者使用的识字课本。其末尾附录的两条魏律(颁布于公元前252年)规定:商贾和经营客店者“勿令为户”,不分给他们田地、房屋;派其从军,杀牛犒赏全军时,不给他们肉吃。由此可见A.魏律成为秦吏准绳 B.强制耕战成效显著C.秦国实行以吏为师 D.抑商思想影响渐广(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商人社会地位低下战国时期商鞅首创重农抑商,这一政策自战国开始一直影响到后续的中国古代社会D1.原因(1)直接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等问题;(2)根本原因: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直接目的),巩固封建统治(根本目的);【知识拓展】中国重农抑商政策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重农抑商政策唐宋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鼓励海外贸易和实行官商分利)汉朝休养生息,防止商人囤积居奇,对商人征收重税,贬低商人地位。明清重农抑商政策回归传统,限制商业发展2.过程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二)商业贸易的发展评价:(1)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小农经济、巩固新兴地主政权方面起了积极作用。(2)明清时期,阻碍商品经济发展,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发展),成为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重要原因。请判断以下能否体现“重农抑商”?4.为政者,一曰食,二曰货。1.乃令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2.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3.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战国—秦汉:重农抑商中唐以来:鼓励外贸官商分利明清:重农抑商限制外贸重农抑商政策的变迁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民为维持生计而四处买卖,逐渐发展为固定职业,周人称其为“商人”,称其职业为“商业”,沿用至今。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尚书·酒诰》高祖令市井之子孙,不得仕宦为吏。——《史记》宋时每逢科举考试揭晓那天,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一大早便纷纷出动,争相“榜下捉婿”。宰相富弼的女婿冯京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
—张邦炜《试论宋代“婚姻不问阀阅”》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明朝伍袁萃《林居漫录》先秦:秦汉:宋:明清:中国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商人出现,但地位不高。商人地位低下,生活受限大。商品经济繁盛商人地位提升。轻商思想淡化,财富成为身份象征。问题2:结合所学知识,与唐长安城比较,北宋东京城商业有哪些变化?商业有时间限制坊市分区制(商业有区域的限制)商业受政府直接监管城市的政治、军事功能较强商业打破时间的限制坊市分区制瓦解(打破区域的限制)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了瓦舍一些娱乐性的场所,基层市场蓬勃涌现【特别提示】古代“市”的基本形态(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最早出现于唐朝末年。(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瓦子:又称“瓦市”、“瓦肆”、“瓦舍”,为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一种更为大众性的享乐消费异军突起。榷场:宋、辽、金、元时在边境所设的同邻国互市的市场中唐诗人白居易有诗云:“皋桥夜沽酒,灯火是谁家。”晚唐诗人杜荀鹤也有“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的诗句。据此推测在唐朝(
)
A.诗人都很关注夜市B.夜市出现娱乐场所C.坊市制度已有突破D.商品交易方式多元C(1)从城市功能看: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宽,如宋代打破时空限制,晓市、夜市等繁荣。(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成相应变化。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在江南地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区域市场的带动、水陆交通便利,商业政策改变,对外贸易繁荣《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此景的出现,表明(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宽松环境利于商业繁荣C.官营手工业的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改变B明清时期的商帮与区域长途贸易明清时期商帮分布图商帮的象征——会馆商业市镇的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白银广泛使用形成许多区域性大商帮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出现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思考4:根据下列图片及所学,概括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表现: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②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③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兴盛(4)内盛外衰阶段—元明清:表现: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②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③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兴盛明清时期的商帮与区域长途贸易明清时期商帮分布图商帮的象征——会馆商业市镇的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白银广泛使用形成许多区域性大商帮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出现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明清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商人队伍壮大,思想观念转变。但封建社会强调重本抑末,国家无法律保护商人,民间对商人进行歧视。因而明清商人利用乡里、宗族关系联系起来,互相支持,形成商帮。著名的商帮有粤商、晋商、浙商、徽商等。乔家大院:晋商代表,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商帮的产生发展6.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它们集客馆、试馆与商馆于一身。其中广东会馆的数量约有45所,绝大部分是由广州府和潮州府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县所建立。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A.北京是经贸中心
B.闭关政策的影响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区域商帮的发展7.关羽是山西解州人,是晋商心目中“信、义”的象征。山西商人每到一地,便集资修建关帝庙。这些关帝庙既是会馆的办公地点,又是晋商开会议事的场所。这说明()A.会馆是商帮经营的票号
B.晋商注重对内部道德教化C.晋商率先推崇关羽精神
D.商帮具有地域性经营特点8.徽商经营之道,有许多方面值得今人效仿,如史载“徽之俗,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在明中叶的抗倭斗争中,他们或捐资筑城,或募勇抗倭;又如徽商妇“居乡数月,不沾鱼肉,日挫针治缝纫绽……盖亦由内德矣”;徽商吴鹏翔信守儒家“明允笃诚”“取予有义”。材料体现了徽商哪些精神()①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②赴国急难、民族自立的爱国精神③不辞劳苦、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④以诚待人,以义为重的商业理念A.①②③④ B.①②C.③④ D.②③④【D】
【B】
【A】
时期总体特征概况政策商朝兴起发展出现商人;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工商食官春秋战国繁荣工商食官局面被突破,私商兴起;金属铸币大量出现秦汉艰难发展货币、车轨、度量衡统一;商贸活动严格限制在政府控制的市内;对外贸易发展,丝绸之路出现重农抑商魏晋南北朝缓慢发展货币在流通中作用减小;出现草市隋唐较快发展实行坊市制;出现柜坊和飞钱;对外贸易繁荣;大运河促进了商贸往来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国家鼓励海外贸易。宋元空前繁荣纸币出现;边境贸易(榷场);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坊市界限被打破;草市普遍明清继续繁荣专业性市镇兴起;农副产品商品化;长途贩运发达,全国性商业贸易网络形成;商帮兴盛;钱庄、票号;货币经济占主导强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1、发展历程综述贸易范围:活动场所:组织形式:交易内容:商业政策: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趋势不断扩大,地区性到全国性。城市到农村;固定(坊市制)到不固定。官商到私商到区域性商人。土特产品、奢侈品到普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重农抑商持续始终。原始社会末期商朝周朝春秋战国隋唐宋代元代明清A、私商为主,黄金白银成为货币,都会兴起B、商贸繁盛,世界级大都会,外贸繁荣C、广泛流通纸币;商业发展步入新高峰D、物物交换,原始商业E、“工商食官”,政府统一管理F、纸币出现,集镇、夜市兴盛G、商业市镇的兴起,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货币推广农副产品商品化,区域大商帮形成H、职业商人、货币产生秦宋唐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唐六典》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东京梦华录》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唐·王建周清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国语·晋语》推测以下商业场景分别出现在中国的哪个时期?并说明判断依据。二、古代中国的商业贸易1、发展历程综述古希腊各城邦:形成若干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活跃。拜占庭帝国:一度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古罗马:征服地中海周围地区后,商贸逐渐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古埃及:金字塔壁画上有了人们在市场上交换产品的场景;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国王经常派商队到国外从事贸易活动阿拉伯商人: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特征:①各地区商贸活动各具特色,存在明显的多源性和差异性;②商贸活动最初只是地方性行为,后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三)古代世界的商业贸易发展知识拓展——古代商贸的特点?历史悠久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地区性国与国、洲与洲间接转口(四)古代重要的商贸通道
陆路(主):长安—河西走廊—中亚、西亚—欧洲1.丝绸之路:起源于汉代张骞通西域①地位: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重要贸易通道。②作用:通过丝绸之路,商人们将中国生产的丝绸等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再把欧洲和中亚等地的奇珍异宝输往中国。西域西亚欧洲北非2.海上贸易通道(1)路线: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商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近达南洋,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地区。(2)商品:中国出口商品,除丝绸外,还有瓷器、纸张、茶叶等。(3)管理机构:官府在东南沿海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海路:东南沿海港口(广州、泉州、明州)出发—南洋—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沿岸从西汉至宋代丝路贸易路线的变化?汉以陆路为主唐海陆并举宋陆路中断以海路为主海上丝路日益繁荣汉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很大发展。汉武帝在位期间是汉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他派使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从长安经新疆、中亚直抵地中海东岸的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随着东西交往的密切,佛教于1世纪时传入中国……9—10世纪,中国的造纸技术又通过丝绸之路西传。——摘编自《中国2007》(1)根据史料一,概括汉代丝绸之路开通的条件,并指出东西方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交流的主要内容。条件:国力的强大;经济的发展;张骞出使西域。主要内容:商品;文化(宗教);科学技术。思考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丝绸之路与汉代的不同。材料自东晋以来随着北方人口的不断南迁,江南的开发速度日益加快。宋朝时期形成了“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局面。农业的进步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民营手工业在宋代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制茶业和制瓷业最出色,成为当时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这些行业的繁荣带动了农业商品化的扩大。当时的海船载重大大增加,在泉州出土的宋船重量约为250吨,属于中等船。宋朝在当时国际军事舞台上远逊于汉唐,其政治弱势地位使它缺乏胸怀世界、吞并八荒的政治抱负……塞尔柱突厥人的兴起迫使阿拉伯商人把海外贸易视线转移到东方,向东方开辟新商路。北宋中叶,西夏控制了河西走廊,宋政府规定只许“自广州路入贡,更不得于西番出入”。从大食来访的使节“贡赋不绝”,宋代海外贸易直接和间接地扩及欧洲、中东、东非、印度、东南亚,以及日本、朝鲜等地。——王树伟《宋代海外贸易研究》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的发展;造船与航海技术的进步;积贫积弱的政治局面;陆上丝绸之路交通不畅;有利的国际环境。不同:宋代是海路为主,汉代是陆路为主;宋代贸易范围更广;宋代对外交流的主要商品是瓷器、茶叶,汉代主要是丝绸。
明清时期,朝廷对朝贡国家、路线、港口、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严格的规定。明朝后期,政府指定若干特许商人设立“牙行”,专门经营进出口贸易。清初继承,后为统一贸易的规程,将各牙行联合,在广州成立公行,垄断对外贸易。1757年,清政府将通商口岸限定在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十三行”行商(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代理。广州十三行“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4.中国的公行贸易3.“朝贡贸易”: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之一。(1)含义:(2)特点:(3)目的:(4)影响: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也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明清是朝贡贸易发展的顶峰)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政治上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满足统治者对于奢侈品的需求①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扩大了中国的影响②造成政府的财政负担③东亚逐渐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深化拓展]二、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1.先以陆路贸易为主,后以海路贸易为主。汉代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国对外陆路贸易开始发展;唐朝时,海陆并重;宋元时期,海路贸易日渐上升,并占据主导地位。2.以友好交往为主。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带去的都是我国最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等,虽然畅销,但有不少是赠送的,返航时不仅带回货物,而且常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3.外贸伴随着文化交流。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4.外贸促进了民族交融。不少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5.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自守。汉朝至明初的对外友好政策,促进了我国与亚、非、欧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自守,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我国日益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6.朝贡贸易。政府垄断对外贸易,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思考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其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材料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纳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特点:政府垄断对外贸易,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贸易活动依附于各国使节朝贡的体系;对贡使的货物给予高额回报。影响:①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及海外诸国的交流;②带来巨大财政负担,影响了正常对外贸易的发展。材料著名爱国诗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黄遵宪认为“此事实大错”的原因。自我封闭阻碍了中国先进生产方式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造成中国近代的落伍。1.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2、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AD3、爪哇人原来是“吃食无匙箸……用盘满盛其饭,浇酥油汤汁,以手撮人口中而食”。中国瓷器传入后,部分爪哇人“采用来自中国的陶器和碗碟”。《东西洋考》记录加里曼丹岛的“文郎马神”人的改变称:“初用蕉叶为食器,后与华人市,渐用磁器。”这表明中国瓷器的输入()A.提升了中国在东南亚政治影响力 B.提高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C.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落后的习俗 D.推动了当地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4、朱元璋时期,采用折变的方案,把胡椒、苏木这些珍贵的南洋香料,作为各级官员工资发放,取得良好效果。但随着郑和下西洋的开展,这一政策却遭到了群臣反对,最终被迫废除。这反映明朝()A.中央财政状况逐渐得到改善 B.香料货币功能因贸易扩大而丧失C.官方贸易加强了中外的交流 D.明朝政府已经具备现代金融意识DB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1.产生原因:生产力发展;商业规模扩大,货币成为媒介。2.表现:(1)中国早在商朝就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2)公元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3)公元前8—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金属铸币。3.意义:(1)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并成为财富的象征。(2)货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p39【学思之窗】拜占庭帝国的金币在中国出土数量很多。指出金币的史料价值,可以用于佐证什么历史现象?(一)货币拜占庭帝国的金币属于实物史料,史料价值高,魏晋时期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商贸往来频繁。◎商朝铜铸贝◎洛阳唐墓出土东罗马金币◎白衣大食倭马亚帝国金币夏商最初可能用海贝;大约商朝后期,开始岀现铜铸币春秋战国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此后长期沿用西汉汉武帝时开始铸造“五铢钱”唐朝唐初铸行“开元通宝”钱,此后铜钱大都以“通宝”“元宝”命名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纸币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明清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1、演变历程【知识拓展】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明清白银元宝钞夏商秦汉唐宋二里头出土海贝铜铸币半两钱五铢钱开元通宝交子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2、由杂乱形制向规范形制的演变——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4、钱文纪重到宝文钱的演变————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演变规律海贝到铜贝。秦朝圆形方孔半两钱。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秦汉“半两”“五铢”到唐高祖“开元通宝”。北宋交子。【典例研析】(2020·全国·高考真题)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答案】B【详解】商周的贝币、春秋战国的布币和汉代的五铢钱都是当时流通的货币,在形制方面都体现出便于携带的特征,这种形制有利于商品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说明这些货币形制是商品交易活动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B正确;【典例研析】(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朱元璋时期,采用折变的方案,把胡椒、苏木这些珍贵的南洋香料,作为各级官员工资发放,取得良好效果。但随着郑和下西洋的开展,这一政策却遭到了群臣反对,最终被迫废除。这反映明朝A.中央财政状况逐渐得到改善 B.香料货币功能因贸易扩大而丧失C.官方贸易加强了中外的交流 D.明朝政府已经具备现代金融意识【答案】B【详解】明朝以胡椒为代表的折俸制度来减轻财政支出,使官员不得不把香料投放市场出售,随着郑和下西洋的开展,香料货币功能因贸易扩大而丧失,官员薪俸低廉,因此遭到了群臣反对,B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中央财政状况,但这不是明朝的中央财政状况逐渐得到改善的主要途径,排除A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故选B项。唐朝飞钱清朝庄票材料:(宪宗)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新唐书·食货志》
庄票形成于清初,是钱庄签发的一种票据,上面写有一定金额并由钱庄负责兑现。庄票都不记名,凭票即付,所以庄票可代替现金流通。
作用:减低对铜钱的需求,缓和钱币的不足;减轻商人前往各地进行贸易活动时,携带大量钱币的不便。唐朝飞钱3、货币信贷春秋实物借贷形式普遍,货币信贷出现唐代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宋代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明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清朝除传统借贷关系外,资本性借贷也有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货币:汇兑/借贷:飞钱、柜坊、钱庄、票号2.特点:①契约关系的双方是平等的②契约关系的主体是自由的主体③契约主体要诚实守信,善意履行契约内容④契约要保障主体双方的公平性◎唐·石染典买马契约地区时间商业契约史实古埃及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前2600年左右古巴比伦中国商周汉朝唐宋以后契约广泛使用。凡转让重要财产,都要在地方或中央官署达成书面契约,由书记官登记、备案,以证明财产的所有权已经使用契约订立契约是普遍现象。契约除明确规定当事人双方在所从事活动中的责、权、利以外,在末尾必须有双方的盖章,以及几位证人的签名出现契约凡涉及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几乎都要订立契约契约应用更加广泛3.世界各地契约发展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商业契约孕育有哪些精神?有何作用?
材料1:民间产业,其祖遗者,自有先世置买文契并祖父分书为据。若新置者,自有卖主契、中证画押为据。此乃天下之通例也。
——[清]李渔《资治新书二集》
材料2:契约文书是进行交易和社会交往的见证和凭证,具有法律功能。人们相信“空口难凭,立字为据”,“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在各类契约中,经常出现“恐口(后)无(难)凭”“立契存照(证)”之类的套语。——王云红《传统契约文书与中国人的契约观念》契约精神:自由、平等、守信精神,证据意识、财产观念。①有利于维护契约关系双方的利益②有利于促进商品交换活动的有序进行③有利于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契约的作用:(2022·浙江期末)《吐鲁番出土文书》被评为首届向全国推荐的优秀古籍整理图书,其中整理的隋唐五代时期汉文商业契约文书约163件,有涉及借贷、契约、买卖等方面,文书内容全面丰富、规整清晰。可见隋唐五代时期()A.经济史的史料全面完善B.经济活动秩序趋于规范C.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D.商业贸易的主体多元化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鼎盛,“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这种情况表明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B.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
D.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BA1.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理解能力。B项明显错误,材料反映出的商业纠纷是在交子使用之后出现的。CD两项为无关项,所以排除这两项。材料中的“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表明交子的出现是民间的行为,其中最有力的证明就是“私为券”。2.清代,无论是买地、租房、雇工、合伙、婚娶、借贷等都以契约作为凭证,确立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在雍正、乾隆时期,既有官版契纸,也有民间手写契纸,如双方发生争讼,要出具契纸作为凭证。加盖官印的“红契”比未盖官印的“白契”的法律效力要大。材料主要说明了()A.清朝专制主义发展促进了契约的发展 B.清朝契约形式较前朝有了较大发展C.契纸凭证说明法治理念得到社会认可 D.契约的发展推动清朝的近代化转型【答案】B【详解】“官版契纸”“民间手写契纸”“加盖官印的‘红契’”和“未盖官印的‘白契’”说明契约的形式有了发展,B项正确;专制主义从根本上会对契约形成阻碍而不是促进发展,排除A项;法治理念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民主意识的发展而出现的,排除C项;材料没有说到契约的发展对近代化转型的推动,排除D项。故选B项。3.下表为古巴比伦西帕尔地区不动产契约中承租人情况简表。这反映了该地区()承租人身份无身份法官沙马什那迪图神庙主持神庙歌手理发师将军契约数(个)344623112承租人身份校尉信使神庙房屋监护商人总监长矛队长民族长占卜师契约数(个)4112112A.社会等级秩序森严 B.制定法律规范经济行为C.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D.商业借贷现象普遍存在【答案】C【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承租人身份是“无身份”的占比极其之多,说明古巴比伦西帕尔地区不动产契约非常注重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权。史料一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商品流通……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两宋时……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1)根据史料一,归纳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表现:出现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史料二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四《地部二》(2)史料二反映出明朝商业发展的新变化是什么?出现了地域性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南方的徽商和北方的晋商。史料三石仓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乾隆至道光时期,石仓就形成了极其活跃的土地市场、乡里社会,产生了数量众多的契约文书。在石仓,大至数千亩之山场、十几亩的水田,小至一个棚屋,甚至一棵树,在进行权利转移时,无论是否有血缘关系,当事者都会订立契约。石仓七村村民阙龙兴家中收藏的明清时期的古契约,是中国体量最大的客家契约文书藏品。石仓契约全面展现了石仓传统时代土地关系、民间借贷、工业生产、宗族与社会等历史关系,通过买卖契约、账本、家谱、分家文书等资料,还原了那份历史记忆,主要记录了嘉庆、道光、光绪、民国多个时期遗留下来反映生产生活过程的地契、田契、卖女典妻契约、婚约、证书执照、祖宗字画等。——《解读契约文化,回归历史文脉——浙江石仓契约博物馆》(3)史料三反映出古代商业发展的什么特点?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契约对商业贸易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
特点:契约应用非常广泛。影响:界定了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使社会形成重诺守约、讲求信用的伦理氛围;有利于商品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与农业、手工业发展联系紧密。2.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夜市、早市和乡村“草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数控弯弧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按键开关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市场路政信息管理系统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对甲硫基苯甲醛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喷砂保护膜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
- 最大回文串课程设计
- 践行耕读文化教育理念的评估与反思
- 小学跨学科课程设计讲座
- 插床机构课程设计目的
- 2024年高考真题-政治(江苏卷) 含答案
- 电子竞技赛事裁判员培训教程
- 2024重庆机场集团限公司公开招聘46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03S702钢筋混凝土化粪池-标准图集
- 统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体会人与动物的关系 20 狼(教学设计)
-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备课
-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2024年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单独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 幼儿园班本课程培训
-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质量管理题库
-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训练:文言文对比阅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