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酒果醋的制作_第1页
果酒果醋的制作_第2页
果酒果醋的制作_第3页
果酒果醋的制作_第4页
果酒果醋的制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发酵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发酵产品1.发酵:一、基础知识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及各种不同代谢产物的过程.发酵据氧气需求情况据发酵生成产物需氧发酵厌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2.微生物的分类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变形虫、草履虫、衣藻酵母菌、青霉菌、根霉菌细菌放线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无细胞结构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远古人类发现,吃剩的米粥数日后变成了醇香可口的饮料—人类最早发明的酒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甲古文中的酒文字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在酒的制作中,依种类分大体上可有白酒、果酒、啤酒和黄酒四类。制作方法各不相同,但相同部分是它们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酵母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已知有几百种之多,也是应用最广的一类微生物。如面包制作、酒精制造、药用酵母片、酿酒等。3.酒的种类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左:葡萄酒窖;中:啤酒酒窖;右:白酒酒窖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二、果酒的制作原理果酒是以各种果汁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而制成的酒精饮料,主要包括葡萄酒,苹果酒,梨酒等。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为10%~12%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果酒制作菌种:酵母菌真核、单细胞真菌、异养兼性厌氧型温度:最适200C18~250CPH:偏酸4.0~5.8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为无性生殖(出芽生殖、分裂生殖、孢子生殖),但多以出芽方式进行。酵母菌分布在含糖较高的偏酸环境中,如水果等。存在位置附着在葡萄上来自土壤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酵母菌新陈代谢类型:兼性厌氧型b.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酶a.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C6H12O62C2H5OH+2CO2+能量酶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厌氧制酒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果醋的制作菌种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30-35。C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醋酸菌(原核细菌)三、果醋的制作原理PH:偏酸5.4~6.3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若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其反应式:酶

C6H12O6→3CH3COOH(醋酸)2、若缺少糖源,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其反应式:酶2C2H5OH+O2→2CH3CHO(乙醛)+2H2O酶2CH3CHO+O2→2CH3COOH(醋酸)醋酸菌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有氧制醋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果酒制作果醋制作主要微生物代谢类型最适温度最适PH主要反应式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果酒制作果醋制作主要微生物代谢类型最适温度最适PH主要反应式酵母菌,真菌醋酸菌,细菌需氧型兼性厌氧型20℃30~35℃4.0~5.85.4~6.3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醋酸发酵果酒酒精发酵果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发酵瓶√四、实验设计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思考讨论酿酒实验中应控制的发酵条件(1)在酵母菌发酵过程中,如果要使酵母菌进行大量繁殖,应怎样处理?

(2)如果要获得酒精,应怎样处理?(3)酿酒时还需要控制什么条件?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五、果酒、果醋制作的基本过程。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2.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叶子。3.用清水冲洗葡萄1-2次除去污物。(注意冲洗次数不宜太多)4.榨汁后装入发酵瓶。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5.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18-25℃)下发酵。6.简易装置2-4天排气一次。(拧松瓶盖)7.10天后,取样检验。8.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移至30-35℃条件下发酵,适时充气。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

消毒。

(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

的空间。

(3)制作葡萄酒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时间控制在

d左右,可通过

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4)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时间控制在

d,并注意适时通过

充气。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70%酒精1/318-25℃10-12从出料口取样30-35℃7-8充气口回答问题:某同学用带盖的瓶子制葡萄酒(如图)(2)此后再将瓶盖拧紧,目的是(3)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原因是(4)分析此发酵装置不足之处(1)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为什么?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CO2,瓶盖拧松放出CO2防止进入O2,继续进行酒精发酵制造有氧条件,进行醋酸发酵易被杂菌污染方程式为:C2H5OH+O2CH3COOH+H2O酶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六、如何检验果酒、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的鉴定方法是:嗅味和品尝、显微镜观察、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的鉴定方法是: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比较发酵前后的PH值显微镜观察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思考如果进行大规模生产果酒、果醋时,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大规模生产果酒、果醋时,需要解决全面考虑,如:a:原料的来源和选择b:菌种的培养c:发酵设备、发酵条件的自动化控制d:严格控制杂菌污染等e:实际生产中还要考虑沉淀、消毒包装、保存,风味色泽等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下列条件不是酵母菌快速生长繁殖因素的是()A.含糖量高的培养基B.温度20℃左右C.pH=2.5D.pH=6C2.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A.温度控制B.溶氧控制C.pH控制D.酶的控制D练习: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3.果酒制作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A.将消毒过的葡萄汁装满发酵装置B.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CC.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D.进行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已冲洗并晾干的榨汁机内A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4、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B、酵母菌主要的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C、酵母菌只在酒精发酵中发挥作用D、酵母菌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存BCD(多选)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5.下列叙述能够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是()A.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B.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C.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D.发酵装置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ABCD(多选)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综合练习下图表示制造啤酒的过程方法。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把原料放入沸水中混合的原因是

。(2)在混合物中加入糖的理由是:

。(3)在混合物冷却后才把酵母加进去,是因为

;假如冷却时不慎使温度骤降到0℃,当温度逐渐回升到25℃时,酵母是否还具有活性?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除去原料中O2

糖是啤酒酵母发酵的原料

防止酵母死亡,并达到酶适宜的温度

有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但没有变性失活,当逐渐回升到最适温度,酵母菌生长繁殖恢复正常

(4)说出酵母菌细胞所进行的生化反应过程的名称并用反应式叙述这一整个过程。(5)酵母比水更稠浓,但在化学反应中它会上升到混合物的顶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为什么啤酒要至少搁置21天才可以过滤装瓶,请说出一种理由。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酶酵母菌细胞内产生的CO2,增大了本身在液体中的浮力,使其上升使酵母菌充分发酵,有利于混合物中杂质沉淀;进一步降低啤酒中的含糖量;增加啤酒中的CO2含量等。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2、一般情况下,葡萄酒呈红色的原因?

你知道吗?1、为什么酒是陈的香?在发酵的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红色。不论是果酒还是白酒,能散发芳香气味的功臣是乙酸乙酯。但新酒中乙酸乙酯的含量是微乎其微的。而酒中的醛、酸不仅没有香味,还有刺激喉咙的作用。所以新酿造的酒喝起来生、苦、涩不那么适口。把新制的酒放在坛里密封好,长期存放在温湿度适宜的地方,使之慢慢地发生化学变化,酒里的醛便不断的氧化为羧酸;而羧酸再和酒精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乙酸乙酯,从而使酒质醇香,这个变化过程就是酒的陈化。但需要的时间很长,现代科技可缩短这个时间。

3、根据葡萄酒的颜色分成白葡萄酒、红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三种。白葡萄酒:用白葡萄酿造,皮汁分离发酵;红葡萄酒: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