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育复试题库及答案_第1页
汉语教育复试题库及答案_第2页
汉语教育复试题库及答案_第3页
汉语教育复试题库及答案_第4页
汉语教育复试题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教育复试题库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通假字的是:

A.焉B.而C.何D.之

2.下列句子中,不属于文言文句子的是:

A.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狐假虎威,终为所败。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3.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实词的是:

A.是B.而C.也D.以

4.下列句子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的是:

A.吾友张生,才高八斗。

B.王子安石,字介甫。

C.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

D.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5.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的是:

A.也B.而C.以D.是

6.下列句子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的是:

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D.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

7.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的是:

A.车马B.乾坤C.莲花D.珍宝

8.下列句子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的是:

A.女子无才便是德。

B.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成语的是:

A.一举两得B.一日千里C.一丝不苟D.一毛不拔

10.下列句子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疑问句的是:

A.你好。

B.你吃饭了吗?

C.你从哪里来?

D.你为什么这样做?

11.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并列短语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2.下列句子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转折句的是:

A.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偏正短语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4.下列句子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递进句的是:

A.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5.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动宾短语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6.下列句子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主谓短语的是:

A.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7.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并列短语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8.下列句子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转折句的是:

A.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偏正短语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0.下列句子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递进句的是:

A.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古代汉语中的“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没有实际意义。()

2.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通常是因为省略了主语或者宾语。()

3.古代汉语中的虚词,如“而”、“以”、“则”等,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补充等作用。()

4.古代汉语中的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诗句等。()

5.古代汉语中的疑问句,通常以疑问代词或者疑问语气词结尾。()

6.古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组合而成,但在实际使用中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

7.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强调句子中的某个成分,将成分的位置颠倒过来。()

8.古代汉语中的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且意义基本不变。()

9.古代汉语中的并列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成,意义相近或相对。()

10.古代汉语中的转折句,通常由转折连词“然而”、“但是”等引导,表示前后两句意思相反或相对。()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古代汉语中“之”字的不同用法。

2.解释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的特点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3.列举三个古代汉语中的成语,并说明它们的出处和基本意义。

4.分析古代汉语中的疑问句的结构和常见疑问语气词。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结构上的异同,并举例说明。

2.结合具体实例,探讨古代汉语在词汇、句式、修辞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试卷答案如下: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A

解析思路:通假字是指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故选A。

2.D

解析思路:A、B、C均为文言文句子,D为现代汉语句子。

3.B

解析思路:实词是具有实在意义的词,故选B。

4.C

解析思路:省略句是指省略了句子中的某些成分,故选C。

5.A

解析思路:虚词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词,故选A。

6.A

解析思路:判断句是指对事物的性质、状态、关系等进行判断的句子,故选A。

7.A

解析思路: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组合而成,但在实际使用中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故选A。

8.D

解析思路:倒装句是指将句子中的某个成分的位置颠倒过来,故选D。

9.A

解析思路:成语是固定搭配的词组,故选A。

10.C

解析思路:疑问句是提出问题的句子,故选C。

11.C

解析思路:并列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成,意义相近或相对,故选C。

12.C

解析思路:转折句是表示前后两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句子,故选C。

13.B

解析思路:偏正短语是由名词、代词、形容词等修饰、限制另一个名词或代词的短语,故选B。

14.B

解析思路:递进句是表示事物逐渐发展或深化的句子,故选B。

15.A

解析思路:动宾短语是由动词和宾语组成的短语,故选A。

16.D

解析思路:主谓短语是由主语和谓语组成的短语,故选D。

17.A

解析思路:并列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成,意义相近或相对,故选A。

18.C

解析思路:转折句是表示前后两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句子,故选C。

19.B

解析思路:偏正短语是由名词、代词、形容词等修饰、限制另一个名词或代词的短语,故选B。

20.B

解析思路:递进句是表示事物逐渐发展或深化的句子,故选B。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

解析思路:“之”字在句子中除了起连接作用,还有指示、代替等意义。

2.√

解析思路:省略句确实是因为省略了主语或宾语。

3.√

解析思路:虚词的确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补充等作用。

4.√

解析思路:成语确实大多来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诗句等。

5.√

解析思路:疑问句确实以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结尾。

6.√

解析思路:偏义复词确实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

7.√

解析思路:倒装句确实是为了强调句子中的某个成分。

8.√

解析思路: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且意义基本不变。

9.√

解析思路:并列短语确实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成。

10.√

解析思路:转折句确实由转折连词引导,表示前后两句意思相反或相对。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古代汉语中“之”字的不同用法。

解析思路:列举“之”字的用法,如代词、助词、结构助词等。

2.解释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的特点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解析思路:描述省略句的特点,如省略成分、保持句子结构完整等。

3.列举三个古代汉语中的成语,并说明它们的出处和基本意义。

解析思路:选择三个成语,分别说明其出处和基本意义。

4.分析古代汉语中的疑问句的结构和常见疑问语气词。

解析思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