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装…………○…………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一、诗歌鉴赏(共10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梅痴子乞陈师曾为白梅写影属赞三首(其三)释敬安寒雪一以霁,浮尘了不生。偶从溪上过,忽见竹边明。花冷方能洁,香多不损清。谁堪宣净理,应感道人情。(注释)梅痴子:李瑞清,号清道人,诗人。陈师曾: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字师曾。释敬安(1851-1912):近代爱国诗僧。净理:佛教的教义,诗中指不俗的高洁之魂。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前四句写在寒雪放晴之后,在洁净的小溪岸,白梅傲然开放,“偶、忽”极言其偏远之意。B.第四句用一“明”既写出了梅花的颜色是白色,同时也写出了白梅花带给欣赏者的惊艳之感。C.尾联道出诗人对画中白梅表现出的深厚意蕴的赞誉,也称颂了乞画人、画家胸中的高洁情怀。D.这是一首题画诗,全诗不仅写活了梅花的形象与气魄,而且也借此盛赞了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2.本诗写出了白梅的什么特点?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舟行西郭即景①庞树柏一棹夷犹去②,三桥寻梦痕。夕阳红纤路③,春水绿柴门。樵笠歌松顶,渔榔④响苇根。野桃开又落,何处武陵村?注:①西郭:即诗人家乡附近江苏常熟西城门。②夷犹:从容。③纤路:江河边拉纤的小路。④渔榔:渔人捕鱼时用以敲击船症、惊鱼入网的长木。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题意,诗人荡舟悠闲,顺水而下,寻找旧游痕迹。着一“寻”字,承首句之“去”字,又领起所写之景。B.颔联侧重写景,平常的景物夕阳、纤路、春水、柴门,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的景色图,优美动人。C.颈联侧重写人,椎歌飘忽,渔榔阵阵,写出了江南人民勤劳而又充满活力的生活场景,人物怡然自乐。D.尾联由“寻”之所见,直抒胸臆,发出由衷感叹;此地美景如画,人们安居乐业,何必羡慕武陵之桃花源呢?2.本诗在写景抒情方面运用了哪些具体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咏怀阮籍(魏晋)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注释:湍濑:水流沙石之上叫作湍濑。扶桑:传说中的神树名,据说太阳每早就从这棵树上升起。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诗人与庄周对人生的态度没有什么区别。荣枯不足赖,即视生死是同一的,没有什么区别。B.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是说人不能长生不死;死后抛于旷野,也不能逃避乌鸢的啄食。这表现了庄子的达观态度。C.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生命并不仅仅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雄杰之士便是凭借着其功名,延续了自己的存在。D.本诗主题思想与曹操《短歌行》的主题思想有某些相同之处,两首诗都借助对英雄的景仰,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2.本诗前六句运用怎样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心目中怎样的雄杰士形象?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蒿里行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①。初期会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②,刻玺于北方③。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注)①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党羽。②淮南弟称号:指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③刻玺于北方:指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A.“蒿里行”为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本为当时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写时事。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B.“初期”句用典,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孟津大会八百诸侯,此处借指关东诸将起兵讨伐董卓,在孟津会师。C.诗人称诸将为“义士”,带兵讨伐“群凶”,指出“乃心在咸阳”,意在恢复汉祚,抒发了诗人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D.“势利”句到“刻玺”句写关东诸将各为自己的利益而争,发展到自相残杀的程度,最后点明他们称帝的野心,可谓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2.钟嵘评曹操之诗:“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请结合本诗的“悲凉之句”分析诗人的情感。3.在《短歌行》中曹操抒发了人生短短的忧叹,诗人的这一情感与本诗的哪些诗句存在关联?请简要分析。5、阅读《短歌行》,完成题目。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革。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唯有杜康
杜康:这里代指酒B.青青子衿
衿:古式的衣领C.鼓瑟吹笙
鼓:弹奏D.山不厌高
厌:厌恶2.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起首四句,以朝露易干为喻,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人生短暂,年华易逝而功业无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的紧迫感。B.“呦呦鹿鸣”四句,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描写宾主欢饮、融洽相处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C.“月明星稀”四句使用典故,写诗人因贤才难求而孤独寂寞,形象生动,感人至深,韵味隽永。D.全诗全用四言,四句一韵,句式整齐,音调和谐,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给读者一种美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3.诗中多次出现“忧”,这种“忧”是否意味着诗人对人生持一种消极悲观的态度呢?4.“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在《三国演义》中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你觉得用“何”好还是用“无”好?为什么?6、阅读《短歌行》,完成下面小题。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你同意“怜才”一说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2.解析“周公吐哺”典故的含义。7、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试题。短
歌
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在《三国演义》中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你觉得是选“何”好还是“无”好?为什么?8、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各题。蒿里行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①。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②,刻玺于北方③。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注)①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党羽。②淮南弟称号:指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③刻玺于北方:指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1.下面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蒿里行”为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本为当时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写时事。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B.“初期”句用典,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盟津大会八百诸侯,此处借指关东诸将期望也能像那八百诸侯一样同心协力,除奸诛恶。C.诗人称诸将为“义士”,带兵讨伐“群凶”,指出“乃心在咸阳”,意在恢复汉祚,抒发了作者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D.“势利”到“刻玺”句写关东诸将各为势利而争、发展到自相残杀,最后点明他们称帝的野心,可谓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2.钟嵘评曹操之诗:“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请结合本诗的“悲凉之句”分析诗人的情感。9、阅读《短歌行》,完成下面问题。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对酒当歌
当:(2)青青子衿
子:
衿:(3)呦呦鹿鸣
呦呦:(4)何时可掇
掇:(5)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陌:
阡:
枉:
用:
存:(6)绕树三匝
匝: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D.通篇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中比喻用得多而贴切,化用《诗经》成句自然而不露痕迹。3.将诗歌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2)契阔谈䜩,心念旧恩。(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0、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问题。咏怀·夜中不能寐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注:阮籍,魏末晋初人,处于司马氏集团专政之下。1.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一开头就写诗人半夜醒来,难以入睡,披衣起坐,弹响起了抒发心曲的琴弦。B.诗人写月之明,风之清,正衬托了自己的高洁不群;写“薄帷”、写“吹我襟”,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C.结尾句诗人的笔触从主观的自我回复到客体的自然,留下一个孤独地徘徊,永恒的悲哀的诗人形象。D.阮籍的诗歌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2.“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请简要分析这两句诗的艺术手法。============参考答案============一、诗歌鉴赏1、1.A2.写出白梅不怕严寒、傲然独放、不媚俗世的明艳、孤高、洁净、清香的特点。作者托物言志,借此寄寓了自己不畏惧环境艰难、坚守高洁情操的情怀。【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A项,“‘偶、忽’极言其偏远之意”错误,颔联写诗人偶然从溪边经过,不经意间看到了竹子旁白盛开的白梅。“偶”和“忽”表现梅花的盛开并非是来迎合世俗,作者和梅花只是不期而遇,从而赋予白梅一种人格的力量,突出表现其不求媚俗、傲然独放、情操高洁、追慕自由的品格,并不是表现其“偏远”。故选A。2.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和主旨的理解概括能力,诗歌中的常用意象往往会有一些固定的内容,平时多加储备,此外具体分析意象时要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意境,逐联进行概括总结,最后通过意象的分析把握诗歌的主旨。概括主旨时要包含内容、手法、主旨三部分。首联,写寒雪放晴后的寒冷和洁净,这是白梅盛开的环境,突出白梅高洁、不畏严寒的品质。颔联,写诗人偶遇在溪边独自盛开的白梅。突出白梅傲然独放、不媚俗世的品格,同时,一个“明”字又突出其花开明艳的特点。颈联,直接写白梅严寒中盛放,洁白无瑕,清香怡人的特点。尾联,作者由画中梅写到人,由对画中白梅表现出的深厚意蕴的赞誉,到对乞画人、画家胸中的高洁情怀的称颂。综上所述,作者笔下的白梅具有不怕严寒、傲然独放、不媚俗世、明艳、洁净、清香的特点。而作者是托物言志,借此寄寓了自己不畏惧环境艰难、坚守高洁情操的情怀。【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2、1.D2.①色彩对比。“夕阳红纤路,春水绿柴门”,色彩鲜艳、明亮,红绿交错,相映成趣,画面赏心悦目。②视听结合。颔联、颈联把视觉、听觉形象融为一体,绘声绘色的勾画出了一幅夕阳下流动变幻的图画。③动静结合。夕阳纤路、春水柴门,松顶樵歌、苇根渔榔,画面和谐静美,声响动人心弦。④远近结合。纤路悠远,松顶樵歌自远而来;柴门近在眼前,渔榔声声传出芦苇丛中,富有生活气息⑤联想或用典。武陵村,借用陶潜笔下桃花源之典故,展开联想:野外的桃花开了又落,此地一年四季,景色如画,人民生活祥和安宁,岂不正是武陵又一村!【分析】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D项,“直抒胸臆,发出由衷感叹”错误。是作者由“寻”而发出的由衷之感。诗人的家乡,地处江南,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安宁,岂不正是武陵又一村!作者把这种言外之意,寓于这尾联的问句之中,使读者去品味、去想象,正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之笔法。尾联非直抒胸臆,而是以问句传达言外之意:所见之处,岂不也是令人向往的武陵桃花源吗。故选D。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夕阳红纤路,春水绿柴门”,写景色之秀美。落日的余辉染红了岸边的纤路,澄绿的春水映照得岸边的柴门泛着绿色。诗中的“红”、“绿”,以鲜艳、明亮的色彩引人注目,色彩对比鲜明。颔联、颈联主要从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等角度来写。颔联、颈联把视觉、听觉形象融为一体,夕阳、纤路、春水、柴门,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的景色图,而红绿交错,相映成趣,又该是怎样一幅和谐静美,赏心悦目的动人画面。颈联中的“歌”、“响”二字,造成强烈的声感,给人以如闻其声的感受,它扣住了樵夫、渔人的身份特征,既写出了江南人民勤劳而又充满活力的生活情景,又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纤路悠远,松顶樵歌自远而来;柴门近在眼前,渔榔声声传出芦苇丛中,富有生活气息。“武陵村”,陶潜《桃花源》中所描写的世外桃源。常熟虞山北麓有桃源涧,诗人因作此联想。运用联想或用典,展开联想,诗人的家乡,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安宁,岂不正是武陵又一村。3、1.A2.前六句整体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个作者心中高大威武的雄杰士形象。前二句渲染出了一个极为雄阔的环境,奠定了全诗气势。为下四句直接描绘雄杰士提供一个雄阔的空间。后四句在具体形象描绘上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弯弓”“剑”句树立了高大形象,“泰山”“黄河”两句表现了雄杰士的开阔胸襟与视野。【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设题角度主要有诗句内容或大意的考查,以及主旨思想的探究、于相关诗词的比较阅读等等。做题时对每一个选项力求仔细分析理解并与原文全面对照,耐心细致地找出问题,不能直接确定答案时可以借助排除法。A项,“诗人与庄周对人生的态度没有什么区别”错误。阮籍认为庄子拒绝做楚国令尹、拒绝弟子为其厚葬、不怕死后尸体被乌鸦和老鹰所食的做法并不足取,他当时真正仰慕的是那些能够建功立业的豪侠,他说“岂若豪杰士,功名从此大”,这正反映了与初唐诗人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同样的心态。可见“诗人与庄周对人生的态度没什么区别”曲解文意。故选A。2.本题考查对相关诗句手法及形象的理解分析以及能力。题干为“本诗前六句运用怎样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心目中怎样的雄杰士形象?”“前六句”明确了答题区域,“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是设置的问题一,“描绘了诗人心目中怎样的雄杰士形象”是设置的问题二。要做好本题考生应该熟悉古诗词常见的艺术方法,比如象征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典故、渲染等等。解答手法题,首先明确手法,尽量全面准确;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手法;最后点出手法的效果,对于内容、情感的作用。解答这道题首先提取前六句:“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并了解大体。“炎光延万里”,描写的是浩渺无边的日光之景。“洪川荡湍濑”,状写水流之汹涌。太阳当空照,自上而下垂直状态,水之横流,任其东西,一纵向一水平,光线耀眼,洪流肆意激荡,极写空间之宏阔壮大。这两句属于背景,虽然无人可想见诗人开阔的胸襟高远的格局。至于扶桑、天外,就渐趋有人了。此人必然是大胸襟有局气的,他挂弓于扶桑、倚剑于天外,所以表弓、剑之宏大,则弓、剑之用亦宏大,而用此弓、剑之人亦宏大也。这两句是俯视之景象也。泰山虽高,用以砥砺倚天之剑,犹嫌其小;黄河虽长,用以束大人之腰,犹嫌其短。“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是绝对的客观空间;“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是主观相对的空间;“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也是用来突出人物的高大形象。可见前六句表面写景,实为写人,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引发读者联想想象,大写了一位高大威武的雄杰士形象。前二句奠定了全诗气势,铺垫出了一个极为雄伟辽阔的背景画面。为下文张本铺垫。“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此四句运用了超现实的夸张手法,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突出了人物高大的形象,表现了英雄豪杰的宽广、开阔的胸襟与视野。【点睛】象征的概念:(1)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2)用来象征某种特殊的意义的具体事物。(3)文艺创作的一种具有假托、替代或暗示性质的表现手法,一般都是在准确把握象征体和本体内在联系的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某种一定的具体形象,曲折地表现某种概念或思想感情。象征的作用:象征这种表现手法,借用这种艺术手法来构思文章,能深入浅出地表明精深的意蕴,激发悠远的情思,收到饶有意味的艺术效果。借象征构思,一般是对比较复杂而有深刻意交的事件而言,因为它可以使抽象的事物、情感具体化、形象化;有时借助象征,可以通过某一具体形象,含蓄地表明作者的思想感情,增添艺术魅力。4、1.C2.①憎愤。“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用反讽的手法表明诗人对诸将的厌恶,对袁绍、袁术兄弟借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之实给予揭露,并对由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憎愤。②失望。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由此诗人对诸将感到失望。③同情。诗人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给予同情。3.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消除百姓苦难而不得,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这一点从《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等诗句中可以得到佐证。【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对本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意在恢复汉祚,抒发了诗人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错。诗中用极凝练的语言将关东之师从聚合到离散的过程原原本本地说出来,成为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客观叙述,选项曲解文意。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题干要求,即分析诗人的情感。通读全诗,可将其分为三层,前4句为第一层,中间6句为第二层,最后6句为第三层,这三层分别抒发了诗人的愤懑之情、失望之情和对百姓的同情。解答时分别对每一层的情感概括分析即可。3.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抒发了人生短短的忧叹,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结合作品的创作时代,与本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所描绘的满山遍野堆满了白骨,千里之地寂无人烟,连鸡鸣之声也听不到了,正是满目疮痍,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令人目不忍睹的景象存在关联,诗人想到这些惨痛的事实,简直肝肠欲裂,悲痛万分。表现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同情。解答本题,应注意分析《短歌行》中人生苦短的忧叹这一情感所产生的原因,再结合本诗的具体诗句做分析。【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的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5、1.
D
2.
C
3.
从“忧”产生的原因来看,正因为人生短暂,而诗人自己年岁已高,霸业未成,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才更迫切地希望实现自己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宏伟大志。作者的这种忧思,正是源于内心的焦急、内心的渴求,源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忧患意识,体现的正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以这里的“忧”不是消极悲观的态度。
4.
用“何”好。“无”字,展现的是往南去的人才没有“枝”可依,即没有接纳他们的地方,即使投靠曹操,也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何枝可依”展现的是乱世当中,往南而去的人才在徘徊、犹豫中待做出的选择,而此时的曹操,恰似那雄伟的山、浩瀚的海、求贤若渴的周公,成为那些贤才可以依托的对象。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解读能力。解读诗句中相关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诗歌语境以及自己所掌握的文言知识进行理解。D项“山不厌高”,意思是山不嫌其高,比喻品行越高尚越好。所以“厌”,可以理解为“满足”。故选D项。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运用了什么手法、技巧,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使用典故”及对诗句的理解有误,应为比喻,以“乌鹊”喻犹豫不定的贤才,以乌鹊南飞、绕树启发贤才要择良木而栖。故选C项。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了解“忧”的原因,一忧贤才难得,二忧人生苦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对招纳贤才的优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对人生短暂,而诗人自己年岁已高,霸业未成的忧思,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从其产生的原因来看,正因为人生短暂,而诗人自己年岁已老,霸业未成,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才更迫切地希望实现自己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宏伟壮志。作者的这种忧思,正是源于内心的焦急,内心的渴求,源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忧患意识,体现的正是一种使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由此可以明确这里的“忧”不是消极悲观的态度。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此处主要考查诗歌的炼字能力,作答时把两个字代入句中进行比较,看表情达意上的区别。“无”字没有的意思,“何”字还有选择性。一“无”字,展现的是往南去的人才没有无枝可依,即没有接纳他们的地方,即使投靠曹操,也只是一种无赖的选择。而“何枝可依”,展现的是乱世当中,往南而去的人才在徘徊、犹豫中进行一种选择。诗人一方面写出了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的情形,另一方面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我这边来,表明自己是那些贤才可以依托的对象。由此可知此处用“何”好。【点睛】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这类题答题步骤是:(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6、1.(示例)同意。这首诗是曹操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言之有理即可)2.(示例)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举。【分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的鉴赏能力。解答时需要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依据诗歌内容证明自己的观点。“怜才”就是“爱才”“惜才”之意,因此本题考生应答“同意”。本诗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对酒当歌”八句,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的是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青青子衿”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用含蓄的方法来提醒当时的贤才:“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明明如月”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是说“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治,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月明”四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犹豫不定的贤才,透露出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周公吐哺”典故用在这里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能力。题干明确指出要求解析“周公吐哺”典故的含义。周公吐哺,出自《史记》中《鲁周公世家》,周公说他在吃饭时曾多次把把饭从嘴里吐出来,停下来不吃,去接待宾客,唯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后遂以“周公吐哺”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形容礼贤下士,求才心切。曹操在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是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而殷勤地接待天下贤士,使天下的贤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自己,为自己所用。7、1.C2.“何”好。“无”字,展现的是往南去的人才没有枝可依,即没有接纳他们的地方,即使投靠曹操,也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何枝可依”,展现的是乱世当中,往南而去的人才在徘徊、犹豫中进行一种选择,而此时的曹操,怡似那谦虚的山、博大的海、求贤若渴的周公,成为那些贤才可供依托的一枝。【分析】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2.试题分析:题干问“‘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在《三国演义》中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你觉得是选‘何’好还是‘无’”好”,这是考查诗歌的炼字技巧。作答时要先明确自己的观点、态度,然后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阐述。就本诗而言,从作者曹操的角度看,还是“何”好。“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意思是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诗意中透露作者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这里曹操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的。而“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意思是一群向南飞去的乌鸦绕树飞了很多圈,却找不到它们的栖身之所,即没有接纳他们的地方,这不符合曹操在诗歌中流露的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的主题思想。8、1.C2.①憎愤。“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用反讽的手法表明诗人对诸将的厌恶,对袁绍兄弟借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之实,给予揭露,并对由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憎愤。②失望。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由此诗人对诸侯内部感到失望。③同情。诗人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的给予同情。【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抒发了作者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表述错误,“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用反讽的手法表明诗人对诸将的厌恶,对袁绍兄弟借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之实,给予揭露,并对由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憎愤。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本题中,①憎愤。“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用反讽的手法表明诗人对诸将的厌恶,对袁绍兄弟借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之实,给予揭露,并对由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憎愤,如“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意思是: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②失望。如诗中“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所述,意思是: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由此诗人对诸侯内部感到失望。③同情。如文中诗句“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意思是: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可见诗人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的给予同情。9、1.(1)对着(2)对对方的尊称
古式的衣领(3)鹿叫的声音(4)拾取,采取(5)东西向田间小路
南北向田间小路
枉驾
以
问候,怀念(6)周,圈2.A3.(1)歌声慷慨复激昂,我为贤才思难忘。(2)欢饮畅谈话重逢,念念不忘旧恩情。(3)我意如山成大业,我心似水纳贤才。周公废食待人才,天下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产品买卖合同模板
- 2024年中国石灰软化设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药品销售业务协议模板
- 食品质量保证协议书
- 会计服务终止协议书
- 个人借款协议范本
- 人才流动库劳动合同泳池
- 人力资源外包担保协议书
- 企业贷款合同模板木材行业
- 临时工竞业限制合同模板
-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
- 《电视摄像》电子教案
- 深圳市中小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 上册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化学式
- 专业技术职称等级分类
- 江苏省城市设计编制导则
- GB_T 28581-2021 通用仓库及库区规划设计参数(高清版)
- 2022年铁路货运员考试题库(汇总版)
- 《基坑支护》PPT课件.ppt
- 探究如何提高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方法
- 仓库分区及状态标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