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练习答案_第1页
古代汉语练习答案_第2页
古代汉语练习答案_第3页
古代汉语练习答案_第4页
古代汉语练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题1:常用工具书•填空题:.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是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共分为540部首,收9353单字,重文1163个;主要用于查检字的本义。.《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共分19篇,其中前三篇分别是释诂、释言、释训。.专门解释唐宋元明人诗词曲中习见语辞特殊用法的辞书是近人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程》:其中提到两类词语需要研究,分别是字面生涩而义晦的词和字面普通而义别的词。.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书是东汉班固撰的《汉书•艺文志》,其后,较为完善的有《隋书・经籍志》等。.我国大规模的目录学著作是清乾隆年间永珞、纪昀等人奉诏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其编排顺序是按经,史,子,集,四部目次:语言文字学属于四部之经部•小学类。.清代高邮王氏父子的四部重要文献分别是,王念孙的《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王引之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检字法主要有音序,部首和笔画,四角号码检字法。.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刘淇的《助字辨略》、杨树达的《词诠》和今人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等都是研究古汉语虚词的工具书。.汇集唐以前对古典文献解释的大型古汉语字典是清代阮元、臧庸等编的《经籍褰诂》;在此基础上,今人宗福邦等主编的一部汇辑从先秦至晚清的古籍文献中的注释材料的重要工具书是《故训汇纂》。.汉代运用“声训”原理而编纂的训诂专书是刘熙的《.释名》。.第一部研究汉语方言的著作是汉代扬雄的《方言》,全称是《翰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目前该书最新、最详的校释本是华学诚著《扬雄方言校释汇证》。.儒家的十三部经典著作称为“十三经”,它们分别是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唐代学者陆德明撰写的一部用于解释儒家经典文字音义的著作是《.经典释文》,后世治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者,均十分推崇此书。2006年,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汇校本,即黄焯《经典释文汇校》。10.释名。14.,,。15.o16.,。.页脚....唐代两位僧人编撰的解释佛教词语的音义书分别是玄应《一切经音义》和慧琳《一切经音义》。辽代又有希麟编撰的《续一切经音义》。.蒋礼鸿所著考释敦煌文献的疑难字词的工具书是《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是研究敦煌学的必备工具书。.今人所编写的杳检汉语字词的大型工具书分别是《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习题2:文字学1一、“六书”释义:.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用简单的线条描摹客观事物的形状,使人一看就能把字形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知道它所代表的事物。比如:人月.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用一种特殊性符号,标记某一客观事物和表示某一概念,这种标记符号或是加在独体象形字的某个部位,或是加在代表某种事物符号的特殊位置。比如:上“上〃字下面的一长横代表水平线,上面的一短横是指示性符号,表示位置在水平线以上这样一个概念。本〃本〃字是在象形的〃木〃字之下加一个指示性的小横,表示树根。.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把意义可以相互配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象形字或指事字结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比如:从(甲骨文)两个人形组合在一起,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后面,表示跟从。相(甲骨文)左边是一棵树的象形,右边是一只眼睛的象形,二者组合后,表示用眼睛观察树木。因此〃相〃的本义是〃仔细察看〃。.页脚...4.形声“以事为名,取譬而成,江河是也”。用一个字作形旁,表示意义类别,用另一个字作声旁,表示读音。两者结合成为一个形声字。比如:河。左边是〃(水)",作形旁,表示与水有关;右边是"可",作声旁,表示读音。谋。左边是"(言)",作形旁,表示与语言有关;右边是"某",作声旁,表示读音。.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指同一部首的字可以互训(互相解释,比如《说文解字》:"老,考也。”.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借用已有的字,表示同音而不同义的字。比如,借当小麦讲的"来"作来往的"来",借当毛皮讲的"求"作请求的"求"。[3]二、分析下列形声字(查《说文》),注意其形、声符的位置及隶变、楷化造成的变化。1.雎2.垂3.更4.旗5.修6.m7.荆8.弓金9.徒10.鲁11.题12.^13.罕14.急15.粗16.春17.戒18.责19.寺20.布.从虫唯声;2.从士张声;露从支丙声;4.从延其声;j从乡攸声;6.从天面声;7.从叫1刑声;8.从虫弘声J.从定土声;从旨尚声;1L从页是声;13从耳门声;.从网干声14.从心及声15,从米且声16.从钟从日屯声1.灰戈则声;1良从贝束声;19.从寸之声;2Q,从巾父声.三、用“六书”理论分析下列各字的结构:豆所承额心息颇肯胡兵.页脚...

交醮暴隔除光旨信U)豆:糠形,像高脚酒杯之形.本是古代宗届里的祭

.器,即礼器;(2)所:形声,从斤户声,本又是锯木声;

(幻承:从手从升从P-升,是双手,1是人形的变

体;(4)^;从页客声;右)心:象形,(61息:从心从

自二(7)^t从页皮声;出)肯:从囱从丹省;(①胡:

从肉古声:(10)A:从卅持斤;CD交:象形;(12)

百凫:从鬼酉市:(13)暴:从日从出从卅从米;(14)隔二

从军易声;除:从阜余声喜(16) 从火在人上冕 第二■三;膏I1_-.业f占帚一夫二字:鄙析眉碧它羔秋恬防(19)赤:指事二(20)兄:从儿从山(21.)^.:从昨?声;(22)从肉高声;(23)叔:从又亦必;(24)从妇省从止自声;(2的夫:指事'色6]字:从子从a,子亦声;(27)都:从邑超声;(28)原:从泉出!~"不工仁9)郎:从廷良声:(3口)析:从斤从木;(31)眉」象彩[C32)碧:从玉从石,刍亦声】C33)它工象,形](34)蒸:从:Y从火手(35?秋:从禾,口省声;(36)

恬士从心,甜省声;(37)防二从方声:(38>解:从

刀从牛角;(39)武:从戈从止;(40)敬:从克从贝;|(41)|(41)集:从隹从木:(4£1益:从水在皿上会惹:(43)朱:指事;E始大:奔形】(45)母:象形;£46)当:从羽从白;(47)卒:象形;(48)弃:从升从小△象逆子之形;藁:从升从里从&(49)降:从『条声;&。》夜;从夕亦世声:[51)逐:从是从家?C51)封「从树之形从土从寸] 翼二从开从平从采,£5”甜,从舌从甘*《5。表二从衣从2(56>莫:从臼从哪才£57】凌:从「役省声;C58)吕:象形鼻£59」队二1丁.'到,,,:前。;理:■雨I三生岸姐"•二正母、二二一•整C62)前:从止从舟;(63)雨:象形;(64)姐:从女旦声工(65)甘।指事工(66)tgi从匚覆声tC67)来:嶷形;C6S)利:从未从刀;(69)之士从止从一;£703佞I从女信省或从女f二声;£71)宅:从a壬声:

(72亭1从高省1丁声:(73)意]从人从从群从大1(74)迪:族是由声:C75)及1队又从人;(76)从言方声:C77)止:源形;"8」特•「从牛寺声:<79)凯:从良从刁;CS0)戍二器形£811列,从刀•声:、,於;二.,利.11之•••一一|佞,—;二.,益朱大母1卒弃降封翼甜表莫疫吕队宅 亭寒 迪 及 言方 止 即 戍列 行铜 果 特.页脚...习题3:文字学2一、解释下列术语,并各举三例:.异体字一一指古今同词异形而又有区别意义的一组字。古字先出,今字是为承担古字的某一部分意义而早的字。古今字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孳乳现象。一字多义是古今字产生的重要原因。.繁简字一一也叫或体字。指意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也特指与正字音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通假字一一也叫通借、假借,同音借用。古书中以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子的现象,有三种情况:1)同音,2)双声,3)叠韵。二、写出下面例句中加点字的今字:.齐师败绩,知伯亲禽颜庚。(《左传•哀公二十三年》).禽通“擒”.不辟死伤,不畏众强。(《荀子•荣辱》)*辟通“避”.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乎?(《孟子•梁惠王上》)*采通“彩”.责收毕,以何市而反?(《战国策•齐策四》)・・责通“债”反通“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说通“悦”.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弟通“悌”.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然通“燃”.昔楚灵王好土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墨子•兼爱》)*要通“腰”.虽为庶人,取妻必告,死必赴。(《礼记•文王世子》)・・取通“娶”赴通“讣”.页脚….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暴通“曝”三、查阅工具书,写出下面简化字对应的所有繁体字:摆一一^ 才一一时 丑一一醮冲一一冲 复一一W筑一一桀 历一一E 获一一馥 台一一耋 干一一乾四、仔细阅读,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蚤一早.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论语•阳货》)归一馈时一伺.需弱者用,而健者不用矣。(《战国策•秦策二》)需一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生一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庄子•秋水》)辩一辨.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逝一誓.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贾谊《治

安策》)厝一措.薄伐糯狁,以奏肤公。(《诗•小雅•六月》)公一功.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史记•大宛列传》)更一经.老而无妻谓之矜,老而无夫谓之寡。(《礼记•王制》)矜一鳏.兄弟阅于墙,外御其务。(《诗•小雅•棠棣》)务一侮.未见君子,怒(ni)如调饥。(《诗•周南•汝坟》)调一朝.页脚.....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史记•平津侯主父偃列传》)情一诚.君有此土也三万人,以方行于天下,以诛无道,以屏周室。(《国语•齐语》)方一横.15.有成德者,有达财者。(《孟子•尽心上》)财一才•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史记•周本纪》)倍一背.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无一毋.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许一所.伊尹之状,面无须麋。(《荀子•非相》)麋一眉.张良出,要项伯。(《史记•项羽本纪》)要一邀习题4:文字学3一、名词解释:二、1.古今字古今字:某多义字的几个义项中,有一个意义后世用另一个字来表示,这个多义字就是

“古字”,后世所用的另一个字就是“今字”,而在这一个意义上它们又形成一对“古今字”。例如:“莫”的本意是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日暮、傍晚,后来“莫”字被假借作

否定性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为了在书面语中不至于混淆,就又在“莫”字下再加形符“日”成"暮”字来表示“傍晚”的意思,“莫”和“暮”就成了一对古今字。.六书六书:指古人归纳的六种汉字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周礼》。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第一次对“六书”的含义作了解释,并举了例字。他说:“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日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捅,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的解说是后世六书说的依据。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说法不科学。实际上,汉字的造字.页脚...

方法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假借只是一种用字方法。至于转注,文字学家对它的解释众说纷纭,很难作出定论。.《说文》四大家《说文》四大家指的是清代研究许慎《说文解字》的四位大家: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骏声。他们的主要著作分别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隶变指汉字形体由篆书演变为隶书。隶变的特点是把篆书圆润弯曲的笔画变为隶书方折波磔的笔画,把篆书的形象表义形态变为点画符号形态。隶变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次质变,汉字经过隶变由古文字阶段转变为今文字阶段。.战国文字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所使用的文字,包括这一期的金文、玺印文、货币文、陶文、简牍文、帛书、石刻文字等。由于诸侯国各自为政,不统于东周王室,所以各国的文字在形体结构和书写风格上都有许多差异。战国文字可以分为“六国文字”和“秦国文字”两大系统。“六国文字”主要指韩、赵、魏、齐、楚、燕六国文字,“秦系文字”指秦国使用的文字。战国文字上承甲骨文、金文,下启小篆、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今隶隶书分古隶和今隶,古隶又称秦隶,今隶又称汉隶。汉隶的结构和秦隶相同,只是笔画形态略有不同,有波势和挑法,以示区别。此外,后人为区别于汉魏时代通用的隶书,又别称楷书为“今隶”。.隶古定(隶定)汉末人用隶书的笔法书写古文字的字形,人们称之为“隶古定”。后来有人把用楷书的笔法书写古文字字形称作“隶定”。“隶定”和“隶变”不同,所形成的字形也不同。参裘^圭《文字阜概要》(2005,78页)。、写出下列古文字的楷书,并说明属于六书的哪一书:安(会意).车(象形)下(指事)禾(象形)5⑨中朝(会意).拿犬(象形)春(形声)津雉(形声或会意).页脚…9.臣(象形)於自(象形)11.9.臣(象形)於自(象形)11.宝(会意)12.WV齿(象形)13.乘来(象形)14.乂'竹(象形)15.V.并(会意)16.雁而(象形)17卷,初(会意)18.(会意)19. 为(会意)20.17卷,初(会意)18.(会意)19. 为(会意)20.(形声)三、回答下列问题:.举例说明假借字与通假字的区别。(1)假借字是本无其字,而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指用“六书”中的假借造成的字,即“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也就是本来没有正字,而借用某个字。例如艰难的“难”,借用表鸟名之“难”;自己的“自”,借用表鼻子之“自"。假借字与被借字字形上是一个字,属于用字法的范畴。通假字是指古代汉语书面语中,依据音同或音近的关系而用另一个字代替本字或通用字的现象。例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用跳蚤的“蚤”代替早晨的“早”,这是音同通假;"之死矢靡它”,用箭矢的“矢”代替发誓的“誓”,这是音近通假。通假字与本字之间均是已经造好的字,二者同时存在。(2)从时间长短来看,假借字则是一经借用便借而不还,永久替代。而通假字则是临时替代,离开特定语言环境后,通假字便不复存在。艰难之“难”借表鸟之“难”,借用后一直在使用,其使用范围超过其本义。“蚤”离开具体的语境,会认为是跳蚤之“蚤”,而不会被认为是早晨之“早,(3)假借字虽不能造出新字,但却能够产生新义,而通假字则不具备这一特点。例如“乌”本指乌鸦,假借为乌乎之“乌”,于是“乌”产生了叹词的义项。而“蚤”就无表早晨的义项。.举例说明汉隶与小篆从笔形到结构的不同。.页脚....试举例说明古今字产生的途径。(1)本原字(古字)后来用作假借义,后起字(今字)表本义。例如:莫一暮。莫,本义为“日暮(m立)”。后来无定代词“莫(m。)”因音近假借“日莫”的“莫"字形,古字“莫”反倒专作假借义,今字“暮”专表本义。(2)本原字(古字)表示引申义,后起字(今字)表本义。例:丞一拯。丞,甲骨文象一人陷落阱中,另一人伸手拯救,本义“拯救”,后引申为“辅助”,古字表引申义,今字表本义。(3)后起字(今字)表示某一引申义,本原字(古字)表示本义及其余的引申义。例:道一醇。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为“道理”、“引导”,后另造今字“醇”专表“引导”这一引申义。(4)本原字(古字)产生的一些假借义,由本原字增添形旁构成后起字来表示。例:辟一避一僻。辟,甲骨文象人受凌迟刑罚之形,本义“刑法”;假借为躲避之“避",另加形符1(迳)构成今字“避";又假借为偏僻之“僻”,另加形符“彳”构成今字“僻”。.举例说明异体字形体构造差异的几种情况。4,异体字是形体结构不同或结构部件位置不同,但读音.意义完全相同的字。异体字形体差异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一m六书结构不同:①最形字与形声字的不同:鬲一叫完一貌。②会意字与形声字的不同二泪一n戾,嶷一岳.<2)部件形体不同:①声符相同而形符不同:歌一需,杯一至”②形符相同而声符不同二蚓一城,线一^。③形符、声符都不同:视一眼,邮一村口④会意字构形不同:炙一灾,多一脸(3)构件位置不同;和一味,群一蕈。部件楷化方式不同:春1 吉,虚 虐B+,。解释下列成语中斜体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运斤成风斤,斧子。.页脚….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口诛笔伐诛,责备。.家给人足给,丰足,富裕。.苟且偷安偷,得过且过,马马虎虎。.不足为训训,法则,准则,规范。.7.洞若观火洞,透彻。.8.尾大不撞掉,摇动。.9.日薄西山薄,迫近。.10.比肩继踵比,并。2.3.4.5.6.7.8.9.10.。解释下列双音词中斜体加下划线的语素的意义:.楷模楷,法式,典范。.逗留逗,停留,停顿。.讽诵讽,背诵。.树艺艺,种植。.攻伐—伐,功劳。.劝勉劝,勉励,奖励。.7.字孕字,生育。.8.法则则必准则。.9.容止止,仪容,礼貌。.10.丰威登,庄稼成熟。。解释下列句中斜体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并根据同义联合的构词方式另写出一个含有其字的双音词:.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蟾也。(《孟子•公孙丑上》)赡,充裕,足够。丰赡。.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损,减少。亏损。.以防止水,以沟荡水。(《周礼•地官•稻人》)防,堤岸,堤坝。堤防。.页脚....文繁而义诡,意局而辞野。(《晋书•潘岳传》)局,限制,拘束。局促。.二人相憎,而欲相贼也。(《韩非子•内储说下》)贼,杀害,虐害。戕贼。.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贾谊《过秦论》)揭,高举。揭举。.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史记•淮阴侯列传》)慢,傲慢不敬。怠慢。.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世说新语•德行》)造,往,到。造访。.力不足者中道而废。(《论语•雍也》)废,停止。废止。.马逸不能止。(《左传•成公二年》)逸,奔跑。奔逸。。说明徒字在句中的意义:.舍车而徒。(《周易•贲卦》)徒步,步行。.帅徒以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步兵。.倒戟以御公徒。(《左传•宣公二年》)徒众,手下人。.是鲁孔丘之徒与?(《论语•微子》)徒弟,门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只,仅仅。.齐师徒归。(《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徒然,空空的。.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但。.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只,只是。。指出下列句子中斜体加粗的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1、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词义范围扩大;2、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臭:古义泛指各种气味,今义专指臭味,词义范围缩小;.页脚…3、缪公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怨:古义指痛恨,今义指埋怨,词义程度由重变轻;4、能透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谤:古义指背后议论人,今义指诽谤,词义感情色彩由中性变贬义;5、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递,中心不戚。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词义范围转移。。指出下列句子中斜体加粗的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诛:古义指责备、今义指杀掉、杀死,词义程度由轻变重;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羹:古义指带汁的肉、今义指汤类食品,词义范围转移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宫:古义泛指房屋、今义专指宫殿,词义范围缩小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坟:古义指大土堆、今义指坟墓,词义范围缩小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爪牙:古义指得力的助手或勇猛的干将、今义指坏人的帮凶词义感情色彩由褒义变为贬义率时农夫,播厥百谷。谷:古义泛指各种粮食作物、今义专指谷子一种作物,词义范围缩小。解释下列各句斜体加粗的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①昔楚灵王好细要。要:腰,本义②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发:出发,引申义.页脚…③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过:超过,引申义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防备,堵塞,引申义⑤其御之妻自门间而窥其夫。间:门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