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等院校转型发展研究综述,教育学论文_第1页
地方高等院校转型发展研究综述,教育学论文_第2页
地方高等院校转型发展研究综述,教育学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方高等院校转型发展研究综述,教育学论文内容摘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既关涉我们国家当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又关涉高等教育构造调整及分类管理等现代教育改革主题。地方高校转型研究也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门。通过分析20202021年发表的1500余篇该主题研究文献后发现,已有研究有如下特征:研究文献数量整体呈递增态势并于2021年到达峰值,绝大多数研究者来自地方本科院校,硕博论文的作者主要是高等教育学与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中国教育报〕和(教育与职业〕是刊载该类研究主题最多的报纸和期刊地方高校转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什么是地方高校转型、为什么要转型、转型转什么等。反思已有研究,发现当下研究还存在研究数量增长、研究内容尚不全面系统等问题;将来要进一步加强地方高校转型中产教融合这一核心问题研究,在研究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还应逐步提高研究质量。本文关键词语:地方高校转型;研究内容分析;研究量化特征;PresentSituations,ReflectionsandProspectsoftheResearchonTransformationofLocalUniversitiesSunCuixiangSunQihanXuRongqing一、引言作为我们国家现代的一项重要政策设想,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已成为引领地方本科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行动指南。2021年10月,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地方高校转型的主要任务和配套政策及推进机制,成为推动我们国家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行动纲领。之后,教育部等部委不断完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从多个方面对应用型高校进行了日益清楚明晰的政策设想与设计,尤其在2021年1月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应用型高等学校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一大类型,主要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1。在国家顶层设计框架下,地方高校转型的政策体系日趋完善,政策目的与实现途径也日益清楚明晰。不仅如此,推动高校转型发展也日益成为我们国家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将来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在2022年1月公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施行方案〕中,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被列为我们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至2022年所要达成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中国教育当代化2035〕中,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也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被提出来。这意味着,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已成为我们国家当前以及将来一段时间指导地方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战略。地方层面,当前已先后有辽宁、四川、广东、河南等20余省(直辖市)发布并施行了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的配套施行方案。整体上看,关于地方高校转型的政策体系已初步构成,成为地方高校转型实践展开的重要根据。在实践领域,地方高校转型改革实践也开展得轰轰烈烈,当前已有3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开展了转型改革试点工作,合肥学院、黄淮学院等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形式改革、老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积累了难得珍贵的经历体验。与国家政策公布、实践领域的探寻求索相照应,地方高校转型研究也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门和焦点,系统梳理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对提高研究质量、更好地开展后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二、地方高校转型研究:现在状况分析以地方高校转型为主题词,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搜索平台进行文献检索,时间跨度为2020年6月1日2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共搜索到文献1545篇。(一)量化特征分析1.研究文献年度发展态势。关于地方高校转型研究文献数量的年度变化态势,不仅能讲明学界对该问题领域的关注程度,而且也能反映出随着时间变化这一问题领域的理论建构水平。从地方高校转型研究的文献数量来看,期刊论文的总数量(1499篇)远远超过学位论文的总数量(46篇);学位论文中,硕士学位论文居多(42篇);期刊论文年发文数量较多,由2020年的17篇猛增到2020年的140篇,并以迅猛增加的态势增加到2021年的338篇,至2021年到达最高峰389篇,连续三年维持在每年300篇以上,但自2021年始,相关研究文献数量逐步呈递减趋势,2021年文献数量已减少至260篇(见以下图)。因期刊论文数量较多、占比拟大,因而,从整体上看,期刊论文发文数量变化趋势与整体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整体研究文献的变化态势上来看,有两个显著的增长期,,增速明显;,增加态势强劲。2.从研究者及其机构来看,绝大多数研究者来自地方本科院校。从研究者及其所属机构来看,地方高校转型研究的绝大多数研究者均来自地方本科院校,论文作者所属单位频次出现最多(20篇以上)的是许昌学院(51篇)、黄淮学院(30篇)、湖南文理学院(30篇)、钦州学院(21篇)、白城师范学院(20篇)、贺州学院(20篇)等。这些地方高校均是1999年我们国家高校扩招之后由原来的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的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历体验。许昌学院是河南省首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和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来自许昌学院的多位研究者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地方高校转型的论文,主题牵涉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老师主体性变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生管理保障机制、基础学科教学改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业能力提升、许昌形式等。在这些来自地方本科院校的研究者中,部分研究者对地方高校转型研究进行了持续关注,刊发了一系列该主题的研究成果,华而不实,来自黄河科技学院的研究者杨刚要重点关注了国外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及办学特色及创新创业教育等。3.硕博士论文主要来自师范类院校,作者所学专业主要是高等教育学与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硕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往往与最新的教育热门和难点问题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能讲明该主题的受关注程度。从数量上讲,以地方高校转型为主题的硕博士论文整体呈增加态势,2021年到达高峰(见26页图)。从这些硕博士论文作者的所属单位来看,作者主要集中于师范类院校,在全部46位作者中有24位作者来自师范类院校,占比52.17%,华而不实,出现频次最多的是沈阳师范大学(7篇)和陕西师范大学(3篇)。从硕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的专业来看,主要属于教育学和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下的子学科(专业)(见下表),华而不实,属于教育学一级学科目录下高等教育学与职业技术教育学两个专业的作者比拟多,分别占到总数的41.30%和15.22%;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目录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作者也占比拟大,到达21.74%,即3/4的硕博士论文作者所属专业为高等教育学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4.从文献来源来看,(中国教育报〕(教育与职业〕成为刊载该类研究主题最多的报纸和期刊。从刊载地方高校转型主题的文献来源期刊看,报纸类媒体(中国教育报〕(37篇)与期刊类杂志(教育与职业〕(27篇)是刊载此类主题的最主要媒介;其他如(中国成人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等也刊载了多篇地方高校转型主题的论文。华而不实,(中国教育报〕作为以全面、准确、及时宣传国家教育政策及报道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和经历体验为宗旨的主流媒体,20202021年刊发了一系列由记者、高校知名教授、地方院校校长(书记)撰写的文章。除了(一场悄然兴起的教育变革〕系列报道之外,还针对地方高校转型中的关键问题,刊发了牵涉地方高校转型的顶层设计、产教融合等关键问题的文章,如(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呼唤顶层设计〕(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转型发展〕等,十分具有标志意义的(反思高教改革的两个三十年〕(加快探寻求索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道路〕等,基于历史维度、时代特征解读与厘清地方高校转型的众多关键问题,对实践中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具有指导意义。另外,作为我们国家成立最早、历史最久的职业教育期刊,(教育与职业〕20202021年也刊载了大量以地方高校转型为主题的论文,牵涉地方高校转型的政策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老师转型发展、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等主题,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地方高校转型的理论体系内容。地方高校转型研究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作者所学专业统计(二)地方高校转型研究文献的内容特征分析1.什么是地方高校转型?高校构造与型态的整体变革。转型这一问题的研究牵涉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往往被泛指某一领域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系统化的、带有根本性转变的变化经过,如政治转型、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等。到底什么是地方高校转型?这是开展地方高校转型研究必须首先厘清的一个问题。但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关于地方高校转型的内涵这一问题的观点多样。绝大多数研究强调地方高校转型是学校整体转型(或称改革、转变、转化、创新升级)经过,提出转型不是局部的变化,而是事物整体主导性质的变化,强调事物的构造、功能、形态、运转形式等的根本性转变经过。地方高校转型是指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经济社会需求以及高校本身特点等科学定位,并在办学体制、专业建设、教学形式、人才培养形式、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服务形式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3。也有研究在强调整体转型的基础上,侧重对地方高校型态的强调,提出地方高校的应用型态抑或运行型态的变化等。高校转型发展意味着高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体制、办学举措的整体转变,是地方本科高校从追求传统的、既定的学术型态向当代的、创新的应用型态的整体位移,是国家战略、经济发展、教育改革等方面倒逼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领域深入变革的客观需要。4从类型上实现从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且强调整体转型。2.为什么要转型?来自高校内外部多种气力的推动。地方高校为什么要转型?显然,影响地方高校转型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样的。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分是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群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路建议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施行,地方高校转型有了特定的时代背景。除此之外,更直接的影响因素包括外部和内部众多气力。从外在客观因素分析,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需求、产业构造优化对人才培养构造转变的需求、建设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求5等成为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外部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产业构造的调整与转型升级必然对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构造、人才培养类型等提出新要求和新挑战,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地方高校通过培养与区域产业构造相适应的人才以回应学校外部气力对地方高校转型的迫切需要。从内部因素分析,地方高校招募生源的压力、学生就业的压力、院校办学的窘境等,也直接推动了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意愿,地方高校生存发展的转型需求、地方本科高校的招募生源及就业压力、地方本科高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5,成为推动地方高校转型的内部气力。除了上述观点之外,还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互动与利益调适所带来的转型动力6,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形式无法知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进而遭遇了合法性危机,因而,寻求合法性也成为转型的动力。73.转什么?聚焦定位、专业群、双师双能型老师队伍及治理机制。关于转型到底转什么的问题,绝大多数研究者从多维度对转型发展内容作了系统阐述,华而不实提及较多的是微观层面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的或学校办学定位、生源、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人才评价、学校治理构造等核心要素的转型,个别研究牵涉宏观层面的角色与政策工具等问题。首先,地方高校转型关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转向何方?这就牵涉地方高校转型的目的与方向问题,即地方高校转型中的高校定位问题。转型之后的高校应定位于什么?部分研究以为,转型后的地方高校应定位于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应坚持专业教育定位大部分地方高校应明确职业教育定位,着力培养高水平职业技能型人才8。还有研究从转型后地方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视角阐述了地方高校发展定位问题,提出地方本科高校应突出高创新型和高应用技能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定位..(1.1)。其次,建立与产业链、创新链严密对接的学科专业(群),是地方高校转型的核心,也是突破口。有研究提出专业集群的概念,并提出专业集群是对应产业集群上同一产业链、创新链的岗位(群)需求,根据群落状建设的原则,以与主干学科关联度高的核心专业(优势、特色专业)为龙头,充分融合若干个学科基础、工程对象与技术领域一样或相近的、具有内在关联的若干专业的有机集合..(1.2)。大多数研究多局限于某一专业的转型建设方面,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专业等。再次,地方高校转型经过中,加强双师双能型老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地方高校顺利转型的关键。多数研究将关注点集中于地方高校老师鼓励、老师教学质量评价、老师培养途径、老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老师角色转型、科研能力提升等,华而不实,讨论老师鼓励机制、老师绩效评价等主题的研究较多,我们国家地方高校转型中老师绩效评价改革应基于高校转型战略规划设计老师评价改革、基于战略目的研制老师绩效评价标准、基于政校关系重构完善高校转型发展的制度设计。..(1.3)最后,建立合作治理机制是地方高校转型顺利实现的关键,因而,对转型后的地方高校治理构造问题的研究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当前研究成果来看,建立行业和企业介入的合作治理机构和机制是重要观点之一,它以为地方高校转型经过中最根本的问题是探寻求索行业企业介入的新型治理构造,提出地方高校在转型经过中应设立由行业企业等组成的高效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建立健全地方、行业企业等介入地方高校管理的机制,确立和完善企业介入、委领导、校长管理、教授治学、群众监督..(1.4)的新型治理构造。当然,除了上述关注点之外,在地方高校转型经过中,角色、职责、与高校关系等问题也成为地方高校转型研究的关注点之一。有研究关注到了地方高校转型中的角色、职责等定位问题,提出在地方高校转型经过中,地方应尽快实现从全能走向有限、从管制走向服务的角色转变,加快服务型建设。..(1.5)假如讲服务型仍然是一种改革导向的话,那么详细赋予一定的角色,就使得在地方高校转型经过中的作用更为详细和明确。有研究提出了作为制度性能动者的角色,以为是转型高校合法性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政治合法性和实用合法性,通过讲话和出台政策来赋予转型高校以政治合法性,同时给予高校以政策和资源优惠,赋予地方高校以实用合法性..(1.6)。还有研究侧重研究地方高校转型中的职责问题,以为在地方高校转型中,要承当主动将高等教育改革纳入法制化教育、要营造地方高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切实扩大和落实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1.7)等责任与作为。需注意的是,与高校的关系一直以来是我们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地方高校转型经过中,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涵,因而,厘清与学校各自权责边界、角色定位等研究就显得更为迫切。三、反思:研究数量增长、研究内容尚不全面系统(一)研究文献数量的急剧式增长:凸显意志、媒体声音与院校实践的合力作用正如前文所述,关于地方高校转型研究文献数量出现两个极速增长期,即20202020年、20202021年,之所以在这两个时间段出现研究文献大幅增加的态势,与此时期密集征求政策意见及公布出台一系列政策有密切关系。首先,20202020年,政策意见征求稿传达了国家顶层设计意图、地方高校联盟组织机构的成立、教育主流媒体发声、院校实践,共同促成了地方高校转型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020年初,教育部就开场着手转型的调研与论证,教育部组织了15个省份35所地方本科高校及研究机构..(1.8),开展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课题研究。之后,(当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202020年)征求意见稿〕印发,提出试办应用技术大学(学院)、促进地方高等学校和行业特色高校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向应用技术大学(学院)方向转型发展等政策意向。这一政策意向代表的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引发研究者开场关注地方高校转型这一新领域。与此同时,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于2020年6月成立,这一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黄淮学院等35所高校发起的组织机构的成立,被视为开启了地方高校转型的大幕。与国家政策顶层设计及实践界探寻求索不谋而合的是,学界自2020年也开场出现对地方高校转型的关注和研究,较早研究地方高校转型问题的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途径选择与内涵建设〕一文,该文对地方高校转型的目的、主要内容及转型发展的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上述一系列课题研究、实践及媒体声音共同促成了地方高校转型成为新的研究问题领域、新的关注点。其次,教育部发布的政策意见征求稿及具有重要节点意义的政策,直接促使大量研究迅速涌现,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增加迅猛。(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当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公布,使地方高校转型成为确定性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不仅从政策角度急需地方制定和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更关键的是,在实践领域,3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及300多所独立学院迫切需要对其之前一直坚持的带有补偿性质的追赶式扩张发展形式进行反思,亟须突破来自外部社会环境压力与内部发展制约所带来的窘境。而上述政策恰恰如一个航标,在关键时刻为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指明了方向和途径,因而,来自这些机构的实践者以此为契机,从实践层面及理论研究层面进行了积极探寻求索,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也迅猛增加。当然,除了研究成果数量急剧式增长这一特点之外,在研究作者群体的扩展及研究机构层次的提升上,仍需引起更多、更高层次层次研究机构的关注。(二)研究内容尚不全面系统,招募生源考试制度、产教融合等核心内容的研究过少从整体上看,已有研究内容尽管牵涉地方高校转型的方方面面,但客观分析,当前尚缺乏针对某一核心研究内容的深切进入、细致、系统研究,绝大多数的研究牵涉地方高校转型的多个要素,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地方高校转型的内在规律和要求,但缺乏针对地方高校转型中某一个核心要素的深切进入、细致、系统研究。反思当前已有研究成果,关于地方高校转型中的很多问题十分是对地方高校转型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如地方转型高校招募生源考试制度研究、地方转型高校课程体系研究、地方转型高校拨款制度研究、地方转型高校治理构造研究、地方高校学科专业(群)设置研究、地方转型高校产教融合办学及人才培养形式研究等,亟待深切进入系统研究。四、地方高校转型研究:将来瞻望(一)要进一步加强地方高校转型中的产教融合研究,这是决定地方高校转型成功与否的核心与命脉客观分析,地方高校转型的逻辑起点与贯穿始终的逻辑主线,在于地方高校的人才供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地方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相脱节,因而,只要促进作为教育侧的地方高校与产业侧的行业(企业)深度融合,才能从根本上契合地方高校转型的逻辑诉求。推进地方高校由产教分离或产教融合程度不高到产教融合,实现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办学或人才培养,既是地方高校转型的核心目的,也是地方高校转型的重要内容,更是地方高校转型能否最终实现的必然途径。地方高校转型中的产教融合研究,作为地方高校转型的核心和命脉,在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可以以找到佐证。其指导思想就确立为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1.9)。该意见将其确定为指导思想,这意味着产教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将贯穿地方高校转型的任一环节、任一方面。从当前已有研究成果来看,明确以地方高校转型中的产教融合为核心内容的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因而,将来应加强地方高校转型中的产教融合研究,准确把握地方高校转型的核心与命脉。将来关于地方高校转型中的产教融合研究应集中于下面几个关键点:一是地方转型高校怎样融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地方转型高校的资源、构造怎样与区域产业体系相匹配、与区域产业布局相对接。二是重点研究地方转型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怎样更好地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这方面的研究要重点关注地方转型高校在学科专业转型经过中,怎样使转型高校的学科专业(群)更好地对接地方新兴产业链,包括怎样设置地方急需、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群)、怎样建立行业和企业介入的学科专业(群)设置和调整机制等。三是重点要研究地方转型高校怎样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贯穿学校人才培养的全经过。其既包括怎样确定产教融合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研究,也包括地方高校考试招募生源制度改革研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形式改革研究、企业深度介入的课程设置及课程施行研究、校企合作双师型一体化老师培养和培训体系研究、行业(企业)介入的高校理事会制度研究、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等。四是构建企业介入、对接企业需求、以企业成效为评价标准的高校科研创新机制研究。(二)在研究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应逐步提高研究质量地方高校转型研究的成果数量最近几年急剧增长,尽管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高校转型的理论体系建构和高校转型实践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客观地讲,当前已有研究成果的质量亟待提高,仍存在部分研究成果处于低层次重复研究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研究问题笼统而概括、研究方式方法局限于经历体验总结式、研究结论出现雷同、研究的学科领域局限于单一学科等方面。地方高校转型是一项教育综合改革的系统工程,从理论上讲,既牵涉宏观层面的与市场(产业)关系问题,需要政策顶层设计与制度供应;又牵涉中观层面的地方高校整体布局、地方高校与地方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密切对接,需要地方统筹规划和不同部门的协同推进;同时,还牵涉微观层面的地方高校内部核心要素(办学定位、招募生源、人才培养形式、治理构造、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变革。因而,要提高地方高校转型研究的质量,需要在确定研究问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方法等方面躲避盲目追求大而全、笼统而概括、方式方法及视角单一等问题。首先,在确定研究问题时要明确而详细地切中地方高校转型实践中的难点,如地方转型高校怎样服务于地方新产业、新技术,行业、企业怎样全方位全经过介入地方高校办学及人才培养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既是地方高校转型必须予以首先厘清的理论构建问题,又是真正关系到推进地方高校转型的实践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深切进入系统研究。其次,在选择研究方式方法时,应结合确定的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式方法,或采用量化研究或质性研究,对研究问题进行探寻求索和分析。当下地方高校转型研究迫切需要增加量化研究,采用数量和数据来分析、阐释地方高校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以更好地躲避当下太多带有自讲自话性质的经历体验总结式研究。最后,克制学科壁垒,从多学科融合的视角研究地方高校转型,才可能从多视角整合的角度把握地方高校转型的本质。如前文所述,当前地方高校转型研究主要局限于教育学学科视角,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地方高校转型不仅牵涉教育系统的综合改革,也牵涉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变迁问题,同时还牵涉产业侧的需求、治理体系构建和改革等问题。因而,地方高校转型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理应成为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只要从多学科多视角审视、分析、探寻求索地方高校转型问题,才可能使得研究成果更有利于地方高校转型问题的解决。1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21]3号)[Z].2021-02-04.2之所以界定搜索起始时间2020年6月1日,主要是发如今这之前的关于地方高校转型的文献,其转型意义皆不是本文所限定的基于高等教育构造调整、构建当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的转型之意。3硕博论文无法归到相应专业类别的皆归入其他,如某硕士论文属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无法归到相应二级学科专业目录下。4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站研究报告2020年[R].(2020-11-30)[2022-03-18]./view/f7015dd0856a561252d36f65..5颜炳乾.高校转型发展:职教与高教的共同战略切入点[J].职业技术教育,2020(31):26.6(7)赵新亮,张彦通.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动力机制与战略[J].高校教育管理,20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