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 - 副本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 - 副本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 - 副本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 - 副本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 - 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贡献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二、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理: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且生成物为固体易溶于水,是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位减少的氧气的体积。药品:红磷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反应原理):点燃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PO2P2O5

对应的化学式

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药品(红磷量要过量—使容器内的氧气尽可能消耗完)3.点燃红磷,待红磷完全燃烧时迅速伸入容器内,塞紧4.观察现象(冷却到室温)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冷却后水进入容器,大约占容器总体积的1/5

5.结论:氧气的体积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想一想1.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瓶内剩余气体具有怎样的性质?

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溶于水2、红磷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白烟”可以说“大量白雾”吗?答:不能,烟是固体微粒;雾是小液滴。3.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会有什么原因呢?答:(1)红磷的量不足;(2)装置漏气;(3)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4)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夹子;(1)点燃红磷后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过慢;4、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会有什么原因呢?(2)止水夹未夹紧;5.能否用木炭和硫粉代替红磷完成该实验?不能木炭.硫粉燃烧虽然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但同时又生成了新的气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无法形成压强差,水无法进入容器,看不到实验现象.2、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2、等到燃烧停止,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容器大约占容器总体积的1/5

PO2P2O5五氧化二磷点燃实验结论: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实验原理:红磷+氧气实验成功的关键:

(1)装置不能漏气;

(5)集气瓶中加少量水(防止高温熔融物使瓶底炸裂)

(2)红磷应过量(使容器内的氧气尽可能消耗完)

(3)点燃红磷待完全燃烧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

(4)待红磷燃烧完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6)不能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因为它们燃烧虽然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但同时生成了新的气体容器内压强不变,不能形成压强差,水无法进入容器,看不到试验现象3、空气的组成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稀有气体氮气及其他气体杂质78%21%0.03%0.03%0.94%(N2)(O2)(CO2)(H2O)(体积分数)练一练根据要求回答问题:①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在燃烧匙中装足量红磷,夹紧止水夹④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塞紧橡皮塞⑤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1)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步骤⑤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3)该实验得出空气组成的结论是

;(4)该实验剩余气体的性质有

;(5)实验后集气瓶中水少于1/5,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几种改进实验装置图课堂练习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在100升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大约是()A78升B78%C21升D21%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A4:1B1:4C1:5D5:14.在人类历史上,较早用实验证明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舍勒B.拉瓦锡C.道尔顿D.普利斯特里5.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红磷过量),若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10。则可能的原因是()A.该空气中氧气只占空气总体积的1/10B.该空气中氮气只占空气总体积的1/10C.乳胶管上的止水夹没有夹紧D.橡皮塞没塞紧,外界空气进入6.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汽D.稀有气体7.某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操作主要步骤如下:①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②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③先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④燃烧停止后,松开弹簧夹。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3)该同学在实验中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含量明显低于集气瓶容积1/5,请你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4)通过该实验可得出关于空气成分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5)红磷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出氮气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1、氧气曾经叫“养气”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点低。密度:1.251g/L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用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工原料食品充气包装致冷剂超导试验车保护气制氮肥3、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3)用途:保护气、电光源激光技术、低温麻醉(1)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3、稀有气体四、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止1.空气中有害物质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02)臭氧O3烟尘(可吸入颗粒物)2.污染的三大类型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SO2、NO2等氟利昂等CO2含量增加3.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煤燃烧排放的烟气CO2SO2机动车尾气的排放NO2土地荒漠化引起的沙尘暴烟尘(可吸入颗粒物)3、治理措施:(1)、物理方法:水洗除尘等(2)、化学方法:燃料的脱硫,使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等4、汽车尾气治理措施:(1)、改进发电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2)、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的排放(3)、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4)、加大汽车尾气的管理力度(5)、使用替代能源,如压缩天然气,乙醇汽油。5、空气污染的现象:(1)、温室效应:①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CO2②形成温室效应的原因:

a煤、石油、天然气等含碳燃料的用量增加。

b森林面积的减少。③后果:

a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地区

b有些地方热得无法居住

c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④治理措施:

a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

b植树造林

c

双面使用纸张

d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对中学生来讲(2)、酸雨(PH﹤5.6的雨水)①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②形成酸雨的原因:

a含硫煤的燃烧

b工厂排放的废气

c汽车尾气③后果:

a草木枯竭,人的寿命缩短

b腐蚀金属制品,如输电线路

c腐蚀大理石建筑物④治理措施:

a脱硫煤

b工厂排放的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加大汽车尾气的管理力度(3)、臭氧空洞①形成主要物质:含氟物质的排放②形成物质来源:氟利昂制冷剂飞机尾气③后果:紫外线直接照射④治理措施:使用无氟冰箱,寻找新能源课堂练习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2、理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A.木灰 B.硫磺C.铁丝D.红磷3、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A.氢气B.氧气C.氦气D.二氧化碳CDC五.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性质如:N2、O2、CO2、P、P2O5、H2O(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各组分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保持自己原来的性质如:空气海水河水矿泉水饮料等

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为N2、O2、CO2等。(4)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3)混合物中各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例如: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都保持着各自的性质。纯净物混合物组成只有一种成分由几种纯净物组成组成性质固定不固定表示方法有化学符号无固定符号举例氧气(O2)五氧化二磷(P205)空气,海水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C食盐水

D75%的医药酒精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氮气蒸馏水B.铁矿石食盐水 C.氢气CaCO3 D.二氧化碳空气3、下列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自来水C河水D浮有冰的水4、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气袋包装的蛋糕产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如图2-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