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向整体的世界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的来临)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连接为一体(世界市场的形成)电气时代的来临(二次工业革命)原因过程影响原因政治前提:条件市场:技术:资本:
劳动力: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积累了大量资本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进程过程电的发明和应用:
新兴产业:汽车、石油、石油化工传统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中心:标志:时间:成就美国和德国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1866年电气时代
钢铁时代
特点交通运输的发展——内燃机的使用:
电信事业的发展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点发明者发明基础时间范围重要标志开始部门集中于重工业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工匠、技师 生产实践的总结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棉纺织---轻工业
1765--19世纪中期英开始--法美结束100年
19世纪中期德俄日开始1866-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0多年科学家、工程师自然科学成果同时开始于几国英国—法美—德俄日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电力---重工业德俄日交叉进行速度快、范围广、多国同时进行爱迪生1877留声机1879电灯1889电影机美国德国瑞典戴姆勒1883汽油内燃机狄塞尔1897柴油内燃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煤产量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生铁产量以上材料反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什么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材料一依据下列材料分析:二次工业革命有何影响?
材料二
1863年,约翰·洛克菲勒同别人合资,在克利夫兰开办了一家炼油厂。两年后,他独占了这家工厂,又吞并了许多中小炼油厂。到1869年,这家工厂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炼油厂。1870年,洛克菲勒组建俄亥俄美孚石油公司,他勾结铁路部门控制运价,打击竞争对手。美孚公司发展很快,1880年,它提炼的石油占全美的95%。垄断了美国石油工业。现今,美孚通过其关联公司在全球大约2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拥有8.6万名员工,其中包括大约1.4万名工程技术人才和科学家。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什么现象?垄断组织的形成材料三到1900年为止,世界殖民地面积共计73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5.3亿。其中,英国占有3270万平方公里,人口3.6亿;法国占有1098万平方公里,人口5600万;俄国吞并邻近各国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2500万。材料三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殖民征服发生什么变化?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年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870321013231900207173019131461636
各国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科技角度分析美德迅速崛起原因变化:英法两国经济发展缓慢,美德经济发展迅速。原因: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两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科技的发展速度超过了英法两国。
材料四“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历史.必修2》材料四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产生什么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摘自[芙]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的内容,简要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表现: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联结在一起;运河的修建和轮船的改进,缩短了世界各地间的航行时间;海底电缆和洲际铁路的出现,加强了洲际联系;世界通讯网络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
两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市场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国际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垄断组织的产生;现代公司;股票交易市场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主义过渡殖民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国际关系的紧张最终引发一战
世界市场: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经济结构:
钢铁工业的发展使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新兴产业兴起:近代汽车、石油、化学等工业和化工技术发展起来;
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化。发达国家首先实现首先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垄断组织的产生(大企业或现代公司)
原因②生产和资本高度的集中
概况
①现代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②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巨型企业
影响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形式托拉斯、卡特尔、辛迪加①根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木牌上写着:“这是一个为垄断者所有、为垄断者服务的参议院”形如钱袋的肚皮上写着钢材、铜业、食糖、石油等托拉斯⑴经济:
①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对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起了积极作用,表现出资本主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缓解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③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增强,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资本家通过控制某部门生产进而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自己攫取了高额的利润。
⑵政治:随着经济实力增长,垄断资本家更多地干涉国家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了垄断组织的代表者。
⑶对外:垄断组织的形成推动了殖民扩张,垄断组织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它们要求扩大资本输出,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因此,代表垄断组织利益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垄断组织产生的影响:工具规模分工纪律出现时间手工工场手工工具较小较粗较松14世纪工厂制大机器较大细密严格工业革命产物垄断组织(大企业)主要靠科技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兼并或强强联合,规模空前扩大细密严格二次工业革命产物手工工场、工厂制与垄断组织比较表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主要标志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电的发明与应用主要部门轻工业重工业主要特点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生产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主要动力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基本能源煤电、石油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等化学工业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交通工具火车、汽船汽车、飞机广度深度由英国扩展到其他国家欧美工业国同时展开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公司制和垄断组织经营理念自由主义政策自由经营和国家干预经济扩张以商品输出为主以资本输出为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最终形成列强在亚洲扩张
土耳其受到英、俄、法、德的侵略殖民地:菲律宾(西班牙)
印尼(荷兰)
印度、新加坡(英国)半殖民地:中国、伊朗、
奥斯曼帝国帝国主义对非洲的瓜分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列强在非洲扩张漫画:争夺殖民地(一)瓜分世界狂潮思考以下问题:①列强为何掀起瓜分狂潮?②瓜分狂潮的概况?③美国的对外政策是如何演变?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一)瓜分世界的狂潮原因
2、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3、经济实力上升到与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增大。4、垄断资本集团大规模向海外扩张,寻求和扩大投资场所概况影响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一战2、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变的更加贫困和落后1、根本原因: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P102—p1033、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英法俄等……)(2)德美日等后起强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导致列强之间矛盾加剧(二)美国的对外侵略扩张
早期政策重点门罗主义
泛美同盟新殖民主义倡导者和设计者
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1、目的是追逐商业利润,要求“公平”竞争,不搞歧视和垄断措施和政策“海权论”
“美西战争”
“门户开放”政策——建立美洲体系2、“不割让主义”,反对分割殖民地和势力范围3、“保全”中国的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背景:美大棒政策金元政策“泛美主义”门罗主义19世纪初,拉美独立运动接近胜利时,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门罗主义”,暴露美国对拉美的扩张野心。19世纪末,美国又提出“泛美主义”,建立了“美洲共和国国家联盟”。90年代,马汉提出“海权论”。美国于1898年4月挑起美西战争,并迅速击溃西班牙海军,夺得菲律宾、关岛、波多黎各,迫使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此后不久,美国把古巴变成自己的保护国。美国的扩张20世纪初,成为西半球霸主“门户开放”政策原因提出内容实质1、新殖民主义的提出美国国务卿约翰1899年9月6日提出“自由贸易”原则。次年7月3日,重申“公平贸易”原则1、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即得利益为了缓和列强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影响1、标志美国侵华进入新阶段——有了独立政策,并得到了西方列强不同程度的赞同.2、使帝国主义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2、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实行排他性殖民政策。2、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利益均沾”3.美国由于忙于美西战争,且其军事力量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美国提出新殖民主义的背景1.美国完成在北美大陆的扩张2.美国工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3.19世纪末,欧洲列强对世界的瓜分,实行排他性的殖民主义政策,对美国利益有害世界连接为一体------世界市场的形成1、世界一体化的推动因素(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1)根本原因:(2)客观条件:(3)手段(途径):工业革命为其提供物质条件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革新为其提供链接的纽带国际贸易和殖民扩张(4)重要保障: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2.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是指落后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控制,沦为其经济附庸的地位,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3、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影响:①促进了世界各地间的交流和物种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②促进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殖民地、半殖民地---粮食、原料③促进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1)积极性: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推动世界发展。(3)消极性:A、它扩大了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以及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B、世界一体化导致了国际关系的紧张——激化殖民国家之间、殖民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二次工业革命原因过程:影响前提市场资本技术劳动力时间标志中心成就特点生产力经济结构生产关系国际关系世界市场生产关系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新航路开辟雏形殖民征服与掠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
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萌生手工工场工厂制度;资阶、无阶;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形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市场知识小结:机器大生产机器大生产概括二次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联系中国近代史影响分析:往往从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入手⒈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⒉“设厂自救”“实业救国”,出现民族工业的第一个高潮。——经济⒊救亡图存运动高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思想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巩固练习选择题: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西门子发明发电机B、爱迪生发明电灯C、贝尔发明电话D、乔治发明电影放映机2、1898年人们可使用最新发明的交通工具是()
A、飞机B、汽船C、火车D、汽车3、垄断组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表现为①扩大生产规模②改善经营管理③提高生产效率④加紧瓜分世界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ADB选择题4、美国确立西半球霸权地位是在()A、19世纪初B、19世纪中C、19世纪末D、20世纪初5、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革命的特点是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DA选择题7、19世纪美国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在不断调整,其主要原因是
A、世界形势的变化B、美国经济的发展
C、自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D、英国等国家的衰落的8、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A、经济走向全球化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9、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B、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
C、社会财富的日益集中D、生产关系的新变化BDA选择题10、下列有关世界一体化说法,不正确的是()A、面对世界一体化潮流,亚非走向了自主型的工业化道路B、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经济文化的交流C、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促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D、世界一体化在政治领域内主要体现为国际关系的日益复杂A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可选择的证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湖北机场集团航空物流有限公司招聘第六批派遣制工作人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13足球绕杆 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学期体育与健康
- 2025年电子脂肪仪合作协议书
- Module8 Unit2(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2024年度四川宝兴县夹金山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五章 四、运动的相对性》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 Module 11 Unit 2(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第八章第二节 欧洲西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 2《燕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Unit 3 All about me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探析(定量论文)7800字】
- 肺部感染临床路径
- 高中英语3500词(乱序版)
- 钢结构吊装技术交底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道办事处招聘4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数学家祖冲之课件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名师教学设计】
-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
- 【2024高考万能答题模版】数学答题模板1
- DG-TJ 08-2242-2023 民用建筑外窗应用技术标准
- 2024年俄罗斯高空作业平台车行业应用与市场潜力评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