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本管理秋重本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e7f5ff3e111a7807017874a9f8efee5/2e7f5ff3e111a7807017874a9f8efee51.gif)
![2023年成本管理秋重本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e7f5ff3e111a7807017874a9f8efee5/2e7f5ff3e111a7807017874a9f8efee52.gif)
![2023年成本管理秋重本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e7f5ff3e111a7807017874a9f8efee5/2e7f5ff3e111a7807017874a9f8efee53.gif)
![2023年成本管理秋重本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e7f5ff3e111a7807017874a9f8efee5/2e7f5ff3e111a7807017874a9f8efee54.gif)
![2023年成本管理秋重本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e7f5ff3e111a7807017874a9f8efee5/2e7f5ff3e111a7807017874a9f8efee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秋期《成本管理》期末复习应考指南(成人本科)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和重、难点的掌握限度,以及运用本课程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解决成本管理各种活动的能力,同时还考察学生对成本管理各个方面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实际运用。2.考核方式本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携带计算器。3.合用范围、教材本复习指导合用于重庆电大成人教育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成本管理》。本课程考试命题依据的教材采用万寿义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成本管理》(2023年10月第1版)。4.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成本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实行细则。5.考试规定考试重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3个角度来规定。重要考核学生对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实际运用的能力。6.题型及答题规定本课程考试的形式为开卷。题型涉及下述几种形式中的部分或所有:1.名词解释:检核对基本概念的掌握限度。考试中的名词以重点概念为主。回答时规定简明扼要,不必要过多解释,要抓住概念的实质,一语道破。有些名词也许涉及其构成要素及显著特性。2.选择题:检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限度。3.判断题:回答这一问题时规定准确无误。4.简答题:检核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限度。回答这一类问题时,规定思绪清楚,条理分明,对该题所涉及的要点要叙述全面、完整、准确。5.论述题:检核对成本管理的重点理论、重点原理的掌握限度。回答时规定一方面解释本题所涉及的中心概念,然后阐述理论要点,同时对要点进行适当的展开说明;注意要论点对的,观点鲜明,论据充足并能支持论点。6.计算及分析:运用所学的基本方法对所给资料进行计算并分析。第二部分复习资料的准备及应考技巧1、复习资料的准备1、即将上挂的本课程的复习应考指南(非常重要)2、上课用的教材3、平时作业2、应试技巧1、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最高的规定是做到掌握教材的内容,可以靠掌握的知识完毕;另一方面就是要把我们复习资料上面的习题熟记,多看几遍复习题。在做选择题的时候排除法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大家可以好好的运用。2、简答题、论述题。最高的规定是做到掌握教材的内容,可以依靠掌握的知识完毕;另一方面就是要把我们复习资料上面的习题熟记,多看几遍复习题。对复习资料上面出现过的简答题一定要熟知。特别是论述题,由于一般只有一个题目,但是分数比较高,大家要进行充足的阐述,而不仅仅是答要点。3、业务题。涉及运用公式的一定要把公式写出;涉及经济事项的一定要有计量单位;业务题一定要做全面,规定分析评价的一定要分析评价;至少了解类似的例题在哪儿出现过;对教材的案例要引起注意。注意:(1)答题时,请先易后难,先把简朴的、有把握的、能在资料或者记忆里找到题目做好后再做比较困难的。(2)考试的时候一定只能用一种颜色的笔书写否则算违纪解决。牢记。(3)不管是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还是业务解决题,一定不要留下空白!第三部分
课程考核内容和规定第一章
总论一、重点掌握成本管理的原则(p6-10页)成本管理的内容(p10页)成本管理的方法(p27页)二、掌握成本管理的意义(p3-6页,共六点)成本管理的任务(p16-17页)成本管理体系(p21页)第二章
成本核算一、重点掌握(对于本章节的业务题应当进行重点掌握)成本核算的规定(p33页,特别注意对的划分各种费用的界线)材料费用、工资费用、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的计算和分派。(第二节,重要在于实际运用)废品损失、各种在产品成本的计算及账务解决方法(p66-74页,共有其中方法,最重要的是约当产量法)二、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分派方法的特点(p51-57,共五种方法,经常考试选择题)各种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经常考试选择题)第三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一、重点掌握生产类型的特点及成本管理规定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p89页)分步法的成本计算(非常重要,p109页和p114页)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合用范围(掌握复习题上面的简答题)二、掌握品种法、分批法的成本计算(重点熟悉教材的计算过程,p95页和p102页)第四章
期间费用的核算一、掌握期间费用的内容、特点及账务解决(三大期间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以及管理费用,掌握复习题上面出现的业务题)第五章
成本预测一、重点掌握目的成本预测的倒扣测算法和比率测算法(p155页和p156页)可比产品成本减少率和减少额的预测(p169页)产品总成本发展趋势预测的平均法(共有四种平均法,p173页)二、掌握目的成本预测的各种方法以及分解方法(p157页)新产品投产前成本趋势预测的各种方法(p168页)成本预测的特点及方法(p152页,p153页)功能成本预测的内涵及基本程序(p175页)第六章
成本决策一、重点掌握与成本决策有关的各种成本概念(p185-186页)成本决策所采用的方法(p187页)二、掌握成本决策的程序及应注意的问题(p185页)第七章
成本控制一、重点掌握成本控制的原则(p215页)定额成本差异、定额变动差异的计算(p221、224页)标准成本差异账户的结构及标准成本差异的分析(p234页)二、掌握定额成本法下实际成本的计算(p226页)标准成本下账务解决方法(p236页)第八章
成本计划一、重点掌握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p270页)二、掌握成本计划的内容及编制原则(p268页)第九章
成本报表一、重点掌握编制成本报表的规定(p280页)商品产品成本表的编制方法(p282页)二、掌握成本报表的种类(p280页)商品产品成本报表的结构(p281页)其他成本报表(期间费用明晰表、制造费用明晰表。P286-288页)第十章
成本分析一、重点掌握成本分析的原则(p296页)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p297-300页)二、掌握产品成本分析的意义(p294页)成本分析的任务(p295页)第十一章
成本考核一、重点掌握成本考核的方法和评价(p332-335页)二、掌握成本考核的原则(p328页)成本考核的指标(p331页)第十二章
成本审计一、重点掌握成本审计的方法(p341-345页)二、掌握成本审计的内容(p340页)第十三章
质量成本管理一、重点掌握质量成本核算和分析(p352-362页)二、掌握质量成本的内容(p340-351页)第四部分
典型例题讲解一、名词解释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指的是防止成本、鉴别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等,它是公司整个成本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二、单项选择题1.公司当期发生的期间费用,应于期末时所有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B
)。A.营业外支出
B.本年利润C.利润分派
D.其他业务支出2.下列发生的支出,应记入“管理费用”科目的是(
C
)。A.研究与开发费用
B.广告费C.展览费
D.银行手续费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期间费用的项目是(
ACD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财务费用D.营业费用
E.采购费用四、判断题1.期间费用的高低与产品产量的多少居正比例的关系,即产量提高,期间费用也随之增长,反之,产量减少,期间费用也随之减少。(
错误)2.公司支付广告费时,所作的会计分录是借记“营业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对的
)五、简答题1.简述成本核算的原则。计算成本应遵循的原则。重要涉及:(1)合法性原则。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2)可靠性原则。涉及真实性和可核算性。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不应掺假,或人为地提高、减少成本。可核算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一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人
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真实性和可核算性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对的可靠。(3)相关性原则。涉及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及时性是强调信息取得的时间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及时地采用措施,改善工作。耐这时的信息往往成为徒劳无用的资料。(4)分期核算的原则。公司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必须将川流不息的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5)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由本期成本承担的费用,不管是否已经支付,都要计入本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承担的费用(即已计入以前各期的成本,或应由以后各期成本承担的费用),虽然在本期支付,也不应主考试本期成本,以便对的提供各项的成本信息。(6)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要按实际耗用数量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竣工产品成本的计算要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算。虽然原材料、燃料、产成品的账户可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加、减成本差异,以调整到实际成本。(7)一致性原则。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资料有统一的口径,前后连贯,互相可比。(8)重要性原则。对于成本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作为重点,力求精确。而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琐碎项目,则可以从简解决。六、计算及分析某公司有关资料如下;项目计量单位计划实际产品产量件210200材料单耗公斤1012材料单价54材料费用105009600规定: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分析对象:9600—10500=一900(元)产量变动的影响=(200—210)×10×5=一500(元)单耗变动的影响=200×(12—10)×5=2000(元)单价变动的影响=200×12×(4—5)=一2400(元)七、论述题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成本管理是指将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进行预测、决策、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等的科学管理工作,其重要的目的是减少成本,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成本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减少产品成本。通过成本管理要达成的目的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成本管理系统的运作,减少公司的成本费用水平,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成本费用水平减少的多少,可以作为评价成本管理工作好坏的标准,是进行成本管理工作考核的依据。(2)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提高公司成本核算水平和成本信息的准确性。由于成本信息重要是为公司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所以,成本信息准确与否,对于公司管理者是非常重要的,准确的成本信息可使成本预测和决策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成本管理系统在保证成本信息准确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成本管理,可以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3)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成本指标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公司各项工作的好坏,最终都能在成本指标的高低上体现出来,因此,通过公司成本管理工作,能揭示公司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因素,提出进一步改善的措施。因此,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促使公司改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劳动管理、物资管理等方面的经营管理工作,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4)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成本费用是抵减利润的因素,在损益表上,是以主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来抵减收入的,成本费用的减少,则意味着利润的增长,因此,通过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从不同角度出发,减少成本费用,提高公司整体的经济效益。(5)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公司成本水平的高低,对产品的价格影响很大。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活动,可以减少公司的成本水平,提高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6)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提高公司员工的成本意识。成本管理除了要应用科学的方法外,还规定成本管理人员有强烈的成本意识。应当认为,成本减少的潜力是很大的,它没有尽头,也没有到底的问题,关键在于成本管理人员应重视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第五部分
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由于成人本科成本管理课程试卷由重庆电大出题,而该套综合练习题也由重庆电大下发,因此针对性较强,希望大家认真对待。一、单项选择题1.假如某公司预计原材料消耗定额减少3%,原材料价格平均减少2%。基期直接材料占总成本的比重为60%,则直接材料变动将使单位产品成本的减少比例为(D)。A.1.8%B.1.164%C.0.036%D.2.964%2.产品成本实际涉及的内容称为(B)。A.生产费用B.成本开支范围C.成本D.制导致本3.下列一般不属于成本项目的是(B)。A.直接材料B.折旧费C.直接工资D.制造费用4.某公司设有供电和修理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份供电车间提供的电力为54400度,其中被修理车间耗用4000度,发生费用13608元;修理车间提供修理工时11360小时,其中被供电车间耗用300小时。共发生费用10064元,若采用直接分派法分派辅助生产费用,则供电车间的费用分派率为(B)。A.0.252B.0.275.假如公司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间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与其他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期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可采用(A)。A.约当产量法B.定额比例法C.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D.按定额成本计价法6.在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派方法中,最为准确的方法是(D)。A.直接分派法B.交互分派法C.顺序分派法D.代数分派法7.采用在产品按竣工产品计算法分派计算竣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应具有的条件是(D)。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C.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D.在产品已接近竣工9.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中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A)。A.品种法B.分批法C.分步法D.分类法10.假如某公司属于连续式复杂生产公司,该公司分解产品目的成本时,应采用的分解方式是(B)。A.技产品组成分解B.按产品制造过程分解C.按产品结构分解D.按产品成本项目构成分解11.成本还原对象是(D)。A.产成品成本B.产成品成本中所耗上环节半成品成本费用C.最后环节产成品成本D.各环节半成品成本12.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成本计算方法是(C)。A.品种法B.分批法C.逐步结转分步法D.平行结转分步法13.假如采用功能成本预测,成本改善的标志是(B)。A.价值系数大于1B.价值系数小于lC.价值系数趋近于lD.价值系数等于l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目的成本预测方法的是(D)。A.倒扣测算法B.选择测算法C.直接测算法D.比价法15.决策中不需要区分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以利润作为最终评价指标的决策方法是(A)。A.总额分析法B.差量损益分析法C.线性规划法D.边际分析法16.联合成本属于(C)。A.机会成本B.专属成本C.淹没成本D.重置成本17.公司计提的折旧费不应属于(B)。A.无关成本B.相关成本C.共同成本D.淹没成本18.准时间顺序排列有关的历史成本资料,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和模型进行加工计算并预测的方法称为(C)。A.定量预测方法B.定性预测方法C.趋势预测方法D.因果预测方法19.在进行可比产品成本减少任务完毕情况分析时,单纯产品产量的变动(A)。A.只影响成本减少额,不影响成本减少率B.只影响成本减少率,不影响成本减少额C.既影响成本减少额,也影响成本减少率D.既不影响成本减少额,也不影响成本减少率20.下列各项指标中,反映成本变化中的一个侧面的指标是(C)。A.实物指标B.价值指标C.单项指标D.综合指标2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目的成本预测方法的是(D).A.倒扣测算法B.选择测算法C.直接测算法D.比价法22.下列各项中,属于趋势预测方法的是(B)。A.本量利分析法B.指数平滑法C.投人产出法D.市场调查法23.功能成本预测也称为(A)。A.价值分析B.价值预测C.功能分析D.功能预测24.以某一先进单位产品成本作为目的成本的预测方法称为(B)。A.倒扣测算法B.选择测算法C.直接测算法D.比价法25.下列各项指标当中,不属于进行质量成本效益分析的指标是(A)。A.成本基数B.产值质量成本率C.销售收入质量成本率D.质量成本利润率26.下列各项指标中,属于公司内部责任成本考核的指标是(D)。A.销售收入成本率B.成本减少率C.成本减少额D.责任成本差异率27.下列属于鉴定成本的项目是(A)。A.检测实验费B.质量培训费C.质量改善措施费D.产品评审费28.公司计提的折旧费属于(C)。A.专属成本B.机会成本C.淹没成本D.相关成本29.产品成本属于(C)。A.专屈成本B.机会成本C.历史成本D.相关成本30.某公司准备将其所属的餐厅改为洗浴中心,预计洗浴中心未来一年内可获利润70000元,在这种情况下(A)。A.应考虑机会成本后再决策B.可以直接做出决策C.应改为洗浴中心D.不应改为洗浴中心二、多项选择题1.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应注意对的解决好的几个关系涉及(ACD)。A.市场与成本管理的关系B.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关系C.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D.公司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E.成本与费用的关系2.在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中建立内部结算价格制度的作用在于(BCD)。A.推行经济责任制B.制定成本计划C.制定费用预算D.计算产品实际成本E.计算应交的各种税金3.公司的生产技工艺过程的特点划分,可分为(AB)。A.简朴生产B.复杂生产C.大量生产D.成批生产E.单件生产4.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对的划分的各种费用界线涉及(ABCDE)。A.对的化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线B.对的划分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的界线C.对的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线D.对的划分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线E.对的划分竣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线5.下列属于期间费用的项目是(CDE)。A.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营业费用D.管理费用E.财务费用6.下列各项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ABC)。A.主营业务成本B.生产成本C.制造费用D.财务费用E.营业费用7.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保持其成本特性不变,相关范围是指(AC)。A.产销量的变动范围B.单价的变动范围C.时期的变动范围D.利润的变动范围E.毛利的变动范围8.成本预测具有的重要特点是(ACE)。A.科学性B.准确性C.近似性D.精确性E.可修正性9.产品成本发展趋势预测重要涉及(BCDE)。A.目的成本的预测B.新产品投产前的成本趋势预测C.可比产品成本减少的趋势预测D.产品总成本的趋势预测E.功能成本预测10.由于方案自身生产能量运用限度不同而表现在成本方面的差额称为(BC)。A.广义的差量成本B.狭义的差量成本C.增量成本D.相关成本E.机会成本11.在进行可比产品成本分析时,需要计算的各项指标涉及(ABCD)。A.可比产品成本实际减少额B.可比产品成本实际减少率C.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减少额D.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减少率E.可比产品成本上年度减少额和减少率12.在进行成本考核时,公司内部责任成本考核指标重要有(AC)。A.责任成本差异率B.标准责任成本总额C.责任成本减少率D.可比产品成本减少额E.可比产品成本减少率13.质量成本效益分析时使用的指标涉及(ABCDE)。A.产值质量成本率B.销售收入质量成本率C.销售利润质量成本率D.产品成本质量成本率E.质量成本利润率14.质量成本的内容一般涉及(ABCD)。A.防止成本B.鉴定成本C.内部故障成本D.外部故障成本E.废品损失成本15.公司内部责任成本考核指标有(DE)。A.成本减少率B.成本减少额C.销售收入成本率D.责任成本差异率E.责任成本减少率16.以下各项可以运用边际分析法进行决策的有(ABD)。A.最佳质量成本的决策B.最佳生产批量的决策C.最佳工艺方案的决策D.最佳订货批量的决策E.最佳生产组合的决策17.下列属于成本管理原则的是(ACDE)。A.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B.权责发生制原则C.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密封线内不要答题D.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E.全面成本管理原则18.工业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涉及(ACDE)。A.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B.用于产品销售的费用C.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D.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费用E.用于筹集生产经营资金的费用19.公司的生产按生产组织的特点划分,可分为(CDE)。A.简朴生产B.复杂生产C.大量生产D.成批生产E.单件生产20.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时需要的指标有(ACDE)。A.定额成本B.标准成本C.脱离定额差异D.定额变动差异E.材料成本差异21.下列属于成本报表的是(ABDE)。A.商品产品成本表B.重要产品单位成本C.钞票流量表D.制造费用明细表E.期间费用明细表22.成本考核的指标重要有(ABCDE)。A.实物指标B.价值指标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E.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三、名词解释题1、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重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2、一次交互分派法:是指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派。第一阶段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互相提供的服务量按交互分派前的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第一次交互分派;第二阶段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派后的费用(即原费用加上交互分派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派转出的费用),按其提供应基本生产车间和其他部门的服务量和交互分派后的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派。3、总额分析法:以利润作为最终的评价指标,按照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的模式计算利润,由此决定方案取舍的一种决策方法。4、相关分析法:指在分析某个指标时,将该指标相关但又不同的指标加以对比,分析其互相关系的一种方法。5、约当产量法:是先将月末实际结存的在产品数量,按其竣工限度折合为相称于竣工产品产量,然后按照竣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派计算竣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6、淹没成本:只是那些由于过去的决策引起的,已经发生并支付过款项的成本。7、成本预测:指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历史成本资料以及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互相依存关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公司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的科学推测。8、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9、比率测算法:是倒扣测算法的延伸,他是依据成本利润率来测算单位产品目的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10、成本考核:是指定期通过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对目的成本的实现情况和成本计划指标的完毕结果进行的全面审核、评价,是成本会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11、成本审计:指对生产费用的发生,归集和分派,以及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检查监督。涉及事前、事中和时候的成本审计。12、概算法:只运用直接法测算直接材料的设计成本,其他成本项目,比照类似产品成本中这些项目所占的比重来估算新产品设计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13、定额比例法:产品的生产费用按照竣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派计算竣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其中,原材料费用按照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额费用分派;工资和福利费、制造费用等各项加工费,可按定额工时的比例分派。它合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14、防止成本:指为了防止生产不合格产品所发生的成本。成本决策: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方案的比较、分析、判断后,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15、成本性态分析:在明确各种成本性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最终将所有成本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建立相应的成本函数模型的一种计算方法。四、简答题1.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对的划分哪些费用界线?P33-34(1)对的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线;(2)对的划分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的界线;(3)对的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4)对的划分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线;(5)对的划分竣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线。2.什么是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涉及哪些内容?P349-351质量成本:是公司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以及因没有达成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之和。质量成本一般涉及四项内容:(1)防止成本(质量工作费、质量培训费、质量奖励费、产品评审费、质量改善措施费、工资福利费)(2)鉴定成本(检测实验费、工资及福利费、办公费、检查设备折旧及维修费)(3)内部故障成本(废品损失、返修损失、停工损失、事故分析解决费、产品降级损失)(4)外部故障成本(索赔费用、退货损失、保修费、诉论费、产品降价损失)3.公司成本管理的规定对成本计算方法有什么影响?P89一个公司究竟采用什么方法计算产品成本,除了受生产类型的特别影响外,还必须根据公司成本管理的规定,来选择适合于本公司的成本计算方法。例如:在大量大批复杂生产的公司里,一般以每种产品及其通过的加工环节作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分布法来计算产品成本。但是,假如公司规模较小,成本管理上不规定计算产品所通过加工环节的成本,只规定计算出每种产品的成本,这时,可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因此,公司选择什么成本计算方法,除了考虑生产类型的特点外,还要考虑成本管理的规定。4.成本考核的指标有那些?P331(1)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实物指标:是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按照它的自然计量单位来表达的指标。价值指标:是以货币为统一尺度来表现的指标。(2)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是反映一定期期某一方面工作数量的指标。质量指标:是反映一定期期工作质量或相对水平的指标。(3)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单项指标:是反映成本变化中一个侧面的指标。综合指标:是总括反映成本的指标。5.提高价值系数的途径有哪些?P177价值系数的高低,取决于功能与成本的结合情况,提高价值系数不外乎有以下途径:(1)在保持产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减少产品成本;(2)在不增长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产品的功能;(3)在提高产品功能,同时减少产品成本;(4)成本增长不多,产品功能却有较大的提高;(5)消除过剩功能,同时成本有效大减少。6.相关成本与产品成本有哪些不同?P185单纯从成本核算的角度来看,产品成本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属于历史成本,必须在帐簿中予以反映,而成本管理更侧重于预测和决策,关注未来成本也许达成的水平,成本决策中经常考虑与决策有关的成本概念,这些成本概念统称为相关成本。相关成本与成本核算中的产品成本概念不同,一方面相关成本所属概念交错样化,是与决策有关的一系列成本概念的总称,如机会成本、差量成本、专属成本、重置成本等;另一方面这些与决策有关的成本概念一般无须在凭证和帐簿中反映,但决策中必须考虑。7.什么是成本最低化原则?如何理解这一原则?P9成本最低化原则:成本管理的重要任务是在一定条件下,分析影响各种减少成本的困素,制定也许实现的最低的成本目的,通过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使实际执行结果达成最低目的成本的规定。理解这一原则时,一方面应注意全面研究减少成本的也许性。另一方面,要研究合理的成本最低化。包含一是要从实际出发,而是要注意成本最低化的相对性。总之,应拟定一个比较的标准,才干进一步拟定最低化,从而解决减少成本的策略问题。8.与基期赚钱水平直接挂钩分解法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依据是什么?P158基本思绪:在调整期赚钱水平的基础上,先拟定公司计划期总体的目的销售利润率,然后将其分解到各产品,进而运用“倒扣测算法”拟定公司总体的目的成本以及各产品的目的成本。理论依据:目的利润决定目的成本,只要各产品加权平均的销售利润大于或等于计划期公司总体的目的销售利润率,就可以实现公司的目的成本规划。9.如何进行材料费用的审计?P342审计人员可以各种领料单、材料耗用表、材料明细帐、物资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帐、委托加工物资明细帐和期未盘存资料等进行审计。材料费用的审计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审计用途是否恰当。对生产耗用的原材料的审计,一般根据“领料单”与“材料耗用汇决表”和“记帐凭证”逐项进行,审查材料的用途,看有无基本建设用料、福利部门用料混杂在生产用料之中,有无增大或缩小产品成本的现象。(2)审计数量是否确切。假如存在审计数量不确切现象,应调整用料数量,否则会导致用量不实、虚列成本。(3)审计材料是否合理。在审计中,应按差异额计算和程序进行复算,以便核算材料成本差异计入到产品成中的数额的对的性。10.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种类各有哪些?决策中为什么要区分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P185相关成与无关成本的区分在于是否与决策相关。与决策相关的成本概念统称为相还将有成本,涉及:(1)差量成本:是指由于方案自身生产能量(产量的增减变动)运用限度不同表现在成本方面的差额。(2)机会成本: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主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3)专属成本:是指那些可以明确归属于特定备选方案的固定成本。(4)重置成本:指目前从市场上购买同一项原有资产所需要支付的成本。(5)无关成本:与决策无关的成本称无关成本,是已发生并正计入帐薄,不予考虑也不影响成果:涉及:淹没成本:指那些由于过于的决策所引起,已经发生并支付过款项的成本。共同成本:指那些由多个方案共同承担的固定成本。(6)相关成本:是新局面策过程必须考虑成本,假如不考虑的话,会导致决策结果的。11.简述成本计划的编写环节。(1)收集和整理资料(2)预计和分析上期成本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3)进行成本减少指标的测算(4)正式编制公司成本计划。12.编制成本报表有哪些规定?为充足发挥成本报表的作用,成本报表的内容既要满足公司微观管理与成本分析的规定,又要适应宏观管理的需要;公司应按有关规定编制成本报表,并要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编报及时,这是对成本报表质量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规定。数字准确。就是报表的指标必须如实反映情况,不能任意估计数据,更不允许弄虚作假,篡改数字。因此公司在编制成本报表前,所有经济业务都要登记人账,要调整不应当列入成本的费用,做到先结账,后编表。内容完整。就是指编报的各种成本报表必须齐全;应填列的报表指标和文字说明必须全面;表内项目和表外补充资料不管是根据账簿资料直接填列,还是分析计算填列,都应当完整无缺,不得任意取舍。编报及时。就是规定按规定期限编制成本报表。这样才干保证运用准确完整的资料,及时地对公司成本完毕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发现问题,迅速采用措施加以解决,以充足发挥成本报表的作用。五、计算分析题1.某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耗用某种原材料1530公斤,每公斤3.50元,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5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公斤;乙产品实际产量为100,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1.50公斤;丙产品实际产量为3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4公斤。规定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分派各种产品应承担的材料费用。(P41/例1、P72/例14)解:材料费用分派率=(3.50×1530)÷(3×150+1.50×100+4×300)=2.975(元/公斤)甲产品应承担的材料费用=2.975×3×150=1338.75(元)乙产品应承担的材料费用=2.975×1.50×100=446.25(元)丙产品应承担的材料费用=2.975×4×300=3570(元)2.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竣工限度估计为50%,甲产品本月竣工100件,月末在产品为20件。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费用如下表所示。规定按约当产量法计算竣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P67-70/例10、11)产品成本计算单摘要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工资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1756139.60576.25275.502747.35本月发生额378446570.4010973.7516884.5072272.65合计396006710115501716075020产品产量竣工产品产量100100100100100在产品约当产量20×100%=2020×50%=1020×50%=1020×50%=10-合计120110110110-单位成本39600÷120=3306710÷110=6111550÷110=10517160÷110=156652结转竣工产品成本330×100=3300061×100=6100105×100=10500156×100=1560065200月末在产品成本330×20=660061×10=610105×10=1050156×10=15609820补充题某种产品经2道工序完毕,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70%,第二道工序30%。月末在产数量为:第一工序300件,第二工序300件。该月竣工产品140件。月初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费用2900元,加工费用1350院。规定:(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竣工率(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按照约当产量比例分派计算竣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4)计算竣工产品和月末在品的成本(1)竣工率第一道工序70%×50%=35%第二工序70%+30%×50%=85%(2)约当产量第一工序300×35%=105件第二工序300×85%=255件合计360件(3)原材料费用分派率=2900/(140+360)=5。8元/件竣工产品材料费用=140×5。8==812元在产品材料费用=360×5。8=2088元加工费分派率=1350/(140+360)=2。7元/件竣工产品加工费=140×2。7=378元在产品加工费用=360×2。7=972元(4)竣工产品总成本=812+378=1190元在产品总成本=2088+972=060元3.某公司本年度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资料产品名称产量(件)单位成本(元)计划实际上年实际本年计划本年实际甲产品165022001009089乙产品550550200190188规定: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减少任务和实际完毕情况,并分析由于产品产量、品种构成和单位成本变动对可比产品成本减少任务完毕情况的影响。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减少任务(P304-306/例6)可比产品计划产量单位成本总成本减少任务上年计划上年计划减少额减少率甲1650100901650×100=1650001650×90=1485001650×(100-90)=1650016500÷(1650×100)=10%乙550200190550×200=110000550×190=104500550×(200-190)=55005500÷(550×200)=5%合计2750002530002200022000÷275000=8%可比产品完毕情况可比产品实际产量单位成本总成本完毕情况上年计划实际上年计划实际减少额减少率甲220010090892200×100=2200002200×90=1980002200×89=19580022=242002420÷220230=11%乙550200190188550×200=110000550×190=104500550×188=10340011=66006600÷110000=6%合计----330000302500299200308003080÷330000=9.33%分析计算过程:可比产品成本减少任务完毕情况分析(P303-306例6)影响因素计算方法顺序产量品种单位成本减少额减少率(1)计划计划计划计划减少额22000计划减少率8%(2)实际计划计划实际产量计算的上年总成本×计划减少率330000×8%=26400计划减少率8%(3)实际实际计划实际产量计算的上年总成本-实际产量计算的计划总成本330000-302500=27500本环节的减少额/实际产量的上年总成本×100%(27500÷330000)×100%=8.33%(4)实际实际实际实际减少额330000-299200=30800实际减少率(30800÷330000)×100%=9.33%各因素影响分析(2)-(1)产量因素的影响26400-2200=4400(3)-(2)品种构成因素的影响27500-26400=11008.33%-8%=0.33%(4)-(3)单位成本因素的影响30800-27500=33009.33-8.33=1%合计88001.33%4.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假定甲产品产销平衡,预计明年甲产品的销售量为1500件,单价为50元。生产该产品需交纳17%的增值税,销项税与进项税的差额预计为20230元;此外还应交纳10%的营业税、7%的城建税和3%的教育费附加。假如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20%。规定:(1)预测该公司的目的成本。(P155-156/例1,P161/例7)(2)假如该产品由两个工序组成,相关的成本结构资料如下:第一工序直接材料占70%,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各占15%;第二工序半成品占80%,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各占10%。拟定各工序的目的成本。解:(1)目的利润=1500×50×20%=15000(元)应缴税金=1500×50×10%+(1500×50×10%+20230)×(7%+3%)=10250(元)目的成本=预计销售收入-应缴税金-目的利润=1500×50-10250-15000=49750(元)(2)第二工序目的成本分解,其中半成品目的成本=49750×80%=39800(元)直接人工目的成本=49750×10%=4975(元)ﻩ制造费用目的成本=49750×10%=4975(元)第一工序目的成本分解,其中直接材料目的成本=39800×70%=27860(元)直接人工目的成本=39800×15%=5970(元)ﻩ制造费用目的成本=39800×15%=5970(元)目的成本分解计算表成本项目目的成本第二工序目的成本第一工序目的成本直接材料39800×70%=27860其中:半成品49750×85%=39800直接人工49750×10%=497539800×15%=5970制造费用49750×10%=497539800×15%=5970合计4975049750398005.某公司设有供电、锅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本月份直接发生的费用金额为6800元,锅炉车间本月份直接发生的费用金额为5032元。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数量及各受益单位耗用量如下:辅助生产劳务供应告知单受益单位用电度数用汽吨数供电车间锅炉车间第一生产车间:产品耗用一般耗用第二生产车间:产品耗用一般耗用管理部门耗用22001050012007500800500051350401502069合计27200680规定:根据上述资料,采用直接分派法分派辅助生产费用,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P51/例5辅助生产费用分派项目分派费用分派数量分派率分配金额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供电车间680027200-2200=250006800/25000=0.27210500+7500=1800018000×0.272=48961200+800=20232023×0.272=54450005000×0.272=1360锅炉车间5032680-51=6295032/629=8350+150=500500×8=400040+20=6060×8=4806969×8=552合计11832---8896-1024-19126.某公司生产甲产品,材料项目的有关资料如下:材料项目有关资料表材料名称计划实际耗用量(公斤)配比单价(元)成本(元)耗用量(公斤)配比单价(元)成本(元)A630%402403.620%36129.6B210%30606.335%34214.2C945%252252.715%3286.4D315%20605.430%1897.2合计20100%-58518100%-527.4根据上述资料,采用三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甲产品单位成本的影响。(P308/例8)解:价格总差异=527.4-585=-57.6(元)按计划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价=585÷20=29.25(元/公斤)按实际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价=(3.6×40+6.3×30+2.7×25+5.4×20)÷18=28.25(元/公斤)按实际配比的材料平均实际单价=527.4÷18=29.30(元/公斤)单位产品材料消耗总量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18-20)×29.25=-58.5(元)材料配比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28.25-29.25)×18=-18(元)材料价格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29.3-28.25)×18=18.90(元)各因素变动对单位成本影响的金额=-58.5-18+18.9=-57.6(元)7.某公司生产丁产品,月初在产成本资料为:直接材料3520元,直接工资2400元,制造费用1300元。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57200元,直接工资21036元,制造费用14324元。竣工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为55000公斤,定额工时21000小时,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为11000公斤,定额工时为4000小时。规定: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竣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P72/例14)解:项目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合计1月初在产品成本35202400130072202本月生产费用572002103614324925603=1+2费用合计607202343615624997804=3÷(5+7)费用分派率0.920.937440.62496-5竣工产品费用定额550002100021000-6=5×4实际5060019686.2413124.1683410.407月末在产品费用定额1100040004000-8=7×4实际101203749.762499.8416369.60也许不给表格,则按表格顺序做题.解:1)直接材料费用分派率=(3520+57200)/(55000+11000)=0.92竣工产品应分派的原材料费用=0.92×55000=50600(元)月末在产品应分派的原材料费用=0.92×11000=10120(元)2)直接工资费用分派率=(2400+21036)/(21000+4000)=0.93744竣工产品应分派的工资费用=0.93744×21000=19686.24(元)月末在产品应分派的工资费用=0.93744×4000=3749.76(元)3)制造费用分派率=(1300+14324)/(21000+4000)=0.62496竣工产品应分派的制造费用=0.62496×21000=13124.16(元)月末在产品应分派的制造费用=0.62496×4000=2499.84(元)8.某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资料单位:元产品销售量(件)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甲产品20000106乙产品100002014合计---35000规定:预测该公司的保本额和各产品的保本额。(P164/例9)解:Px甲=20000×10=200000(元)Px乙=10000×20=200000(元)B(销售比重)甲=200000÷(200000+200000)×100%=50%B乙=1-50%=50%CMR甲=(p-b)÷p×100%=(10-6)÷10×100%=40%CMR乙=(20-14)÷20×100%=30%加权奉献边际率=50%×40%+50%×30%=35%综合保本额=35000÷35%=100000(元)甲产品的保本额=综合保本额×B甲=100000×50%=50000(元)乙产品的保本额=综合保本额×B乙=100000×50%=50000(元)9.某公司生产A种产品,合格品为190件,不可修复废品为10件,共发生工时20000小时,其中废品工时1500小时。共发生费用:直接材料80000元,直接工资44000元,制造费用76000元,废品残值回收800元,原材料系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规定:根据上述资料,根据上述资料,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废品损失,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P62/例8)不可修复废品成本计算表项目产量直接材料生产工时直接工资制造费用合计费用总额20080000200004400076000200000费用分派率80000÷200=40044000÷20230=2.276000÷20230=3.8废品成本1010×400=400015001500×2.2=33001500×3.8=570013000废品残值800废品净损失3200330057001220010.某公司生产甲产品,通过三个生产环节,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有关资料见下表。规定: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P109/例3产量资料项目一环节二环节三环节月初在产品数量202050本月投产数量200180200本月竣工产品数量180200150月末在产品数量400100在产品竣工限度50%-50%生产费用资料成本项目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一环节二环节三环节一环节二环节三环节直接材料1602006501732直接工资8101017220890制造费用122015208154125合计1802306752112362215第一环节产品成本计算单项目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①160812180本月发生费用②17321722082112合计③=①+②18921802202292产品产量竣工产品产量④180180180-在产品约当产量⑤402020-合计⑥=④+⑤220200200-单位成本⑦=③/⑥8.60.91.110.6转出半成品成本⑧=④×⑦15481621981908在产品成本⑨=⑤×⑦3441822384第二环节产品成本计算单项目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2001020230本月发生费用19082081542270合计21082181742500产品产量竣工产品产量200200200-在产品约当产量000-合计200200200-单位成本10.541.090.8712.50转出半成品成本21082181742500在产品成本第三环节产品成本计算单项目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6501015675本月发生费用2500901252715合计31501001403390产品产量竣工产品产量150150150-在产品约当产量1005050-合计250200200-单位成本12.600.50.713.80转出半成品成本1890751052070在产品成本12602535132011.某公司有关资料如下:项目计量单位计划实际产品产量件AO210A1200材料单耗公斤BO10B112材料单价元CO5C14材料费用元NO10500N19600规定: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P299/例2解:总差异=实际材料费用N1-计划材料费用NO=9600-10500=-900(元)(节约)因素分析:由于产量下降对材料费用的影响=(A1-AO)×BO×CO=(200-210)×10×5=-500(元)由于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A1×(B1-BO)×CO=200×(12–10)×5=2023(元)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A1×B1×(C1-CO)=200×12×(4-5)=-2400(元)结论:上述产量、单耗、单价三个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500)+2023+(–2400)=-900(元)12.某公司第一车间每月需要甲零件2023件,该零件既可以自制又可以外购。假如自制,每件发生直接材料30元,直接人工1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4元,分派固定性制造费用12元,此外还需购置一专用模具,需支出2023元。假如外购,外购单价为46元。规定:P199/例6(1)做出自制或外购的决策。(2)假如该零件外购后,闲置的能力可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获销售收入10000元,发生变动成本4000元,每件分派固定成本2元。做出自制或外购的决策。解:(1)相关成本分析表相关成本自制外购直接材料30×2000=60000直接人工10×2000=20000变动制造费用4×2000=8000专属成本2000外购成本46×2000=92000合计9000092000自制成本=(30+10+4)×2023+2023=90000(元)外购成本=46×2023=92000(元)自制成本90000<外购成本92000(元)结论:应自制甲零件,这样可以多获得利润2023元。(2)相关成本分析表相关成本自制外购直接材料30×2000=60000直接人工10×2000=20000变动制造费用4×2000=8000机会成本10000–4000=6000专属成本2000外购成本46×2000=92000合计9600092000自制成本=(30+10+4)×2023+2023+(10000–4000)=96000(元)外购成本=46×2023=92000(元)自制成本96000>外购成本92000(元)结论:应外购甲零件,这样可以多获得利润4000元。13.某公司月初在产品600件,直接材料定额成本按上月旧定额计算为每件100元,从本月起,每件直接材料定额成本减少为96元,本月投产1200件,实际发生直接材料费用120000元,1800件产品本月所有竣工。规定采用定额法计算竣工产品的实际成本。P224-225/例2解:本月竣工产品定额成本=1800×96=172800(元)加:脱离定额差异=120000–1200×96=4800(元)(超支)加:定额变动差异=600×(100–96)=2400(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计:竣工产品材料实际成本180000(元)14.某公司生产三种产品,有关产量及单位成本资料如下:产品别实际产量(件)计划单位成本(元)实际单位成本(元)可比产品甲产品200120110乙产品250400420不可比产品丙产品300600520规定: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如下"所有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毕情况表"。(P302/例4)所有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毕情况分析表产品名称总成本(元)差异按计划计算按实际计算减少额(元)减少率可比产品甲产品2400022000-2000-8.33%乙产品100000105000+5000+5%合计124000127000+3000+2.42%不可比产品丙产品180000156000-24000-13.33%合计304000283000-21000-6.91%15.假如某公司生产甲产品的单价为20元,销售量为10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本期发生固定成本总额为20230元,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35%。该公司期末存货中的固定成本是3000元,期初存货中的固定成本是2023元。规定:(1)预测该公司的保本点;P164/例8(2)预测实现目的利润时的单位变动成本的减少额;P166/ﻩ 例11(3)预测该公司完全成本法下的保本量。P165/例10解:(1)保本点X0=a÷(P-b)=20000÷(20-12)=2500(件)即实现目的利润时的单位变动成本的减少额=12-11=1(元)(2)实现目的利润时的b’=(PX-a-P’)÷X=(20×10000-20000-20×10000×35%)÷10000=11(元/件)即实现目的利润时的单位变动成本的减少额=12-11=1(元)(3)完全成本法下的保本量=[20000-(3000-2000)]÷(20-12)=2425(件六、论述题1、影响成本分析的基本因素有哪些?P297(1)固有因素:它是指公司在建厂时先天条件的好坏对公司产品成本的影响。它涉及诸如公司的地理位置和周边资源条件公司的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公司的专业化协作不平等因素。这些因素在公司建立后由于一般不也许改变,但其对成本的影响是很大的。(2)宏观因素:它是指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所作茧自缚出的各种安排对公司的影响。这些因素重要有宏经济政策的调整、价格政策的改变、成本管理体制的改革、职工工资政策的变化等。这些因素不是公司主观导致的,而是客观因素对公司的影响。这些因素变化对成本高低的影响是公司所不能控制的。(3)微观因素:它是指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工作的质量对成本高低的影响。假如说固有因素和宏观因素对成本高低的影响是公司自身不能加以控制的话,微观因素即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成本的影响则是公司可以控制的。微观因素对成本的影响重要表现在如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生产设备运用效果、原材料和燃料动力的运用情况、产品的质量、公司的成本管理水平、公司的技术水平等方面。2、论述产品目的成本的分解?P160(1)按产品级成分解:对装配式复杂生产公司应按照产品的组成结构,运用功能评价系数或历史成本构成比例将产品目的成本分解为各零件或部件的目的成本。(A、运用功能评价系数分解产品目的成本;B、运用历史成本构成比例分解产品目的成本。)(2)按产品制造过程分解,对连续式复杂生产公司,应按照产品成本形成的逆方向,由拟定的产成品目的成本依次倒推各环节的半成品目的成本,即根据各环节半成品的成本项目占所有成本比重的历史资料并通过调整,还原已拟定的产品目的成本,从面对而将产成品目的成本分解为产品的半成品目的成本。(3)按产品成本项目构成分解。假如公司生产的产品属于新产品在运用“倒扣测算法”测算出新产品的目的成本的基础上,还需根据设计工艺拟定的技术定额,拟定各成本项目及所占成本总额的比重并以来分解目的成本。3、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是什么?P3成本管理是指将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进行预测、决策、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等的科学管理工作,其重要的目的是减少成本,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1)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减少产品成本。通过成本管理要达成的目的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成本管理系统的这作用减少公司的成本费用水平,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成本费用水平的减少的多少可作为评价成本管理工作好坏的标准,是进行成本管理工作考核的依据。(2)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提高公司成本核算水平和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影响成本信息准确性的因素较多,单纯依赖成本管理体系学是不够的,但成本管理在保证成本信息准确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因此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促使公司改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劳动管理、物资管理等方面对面的经营管理工作,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
(4)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因此通过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从不同角度出发减少成本费用,提高公司整体的经济效益。(5)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之间的竞争是非常剧烈的,公司要在剧烈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在成本上下功夫,只有成本较低才干在竞争中处在有利的地位。ﻫ(6)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提高公司员工的成本意识。成本管理除了要应用科学的方法外,还规定成本管理人员有强烈的成本意识,这里所说的成本意识是指破除成本减少的潜力已到尽头的思想,就当认为成本减少的潜力是很大的,已没有尽头,没有到底的问题,关键在于成本管理人员应重视成本管和成本控制。4、如何进行功能成本预测?功能成本预测也称为价值分析,它是以分析产品应具有的功能为出发点,力求以最低最合理的成本代价来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数据金融项目建议书
- 昆虫记中的生命奥秘征文
- 太阳能光伏系统投资合同
- Pyridoxine-tri-2-hexyldecanoate-生命科学试剂-MCE
- Imidazole-salicylat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工业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项目合同
- 自卸车自愿租赁协议书
- 肉类供应购销合同
- 中学生如何克服困难的故事征文
- 项目收尾阶段的工作总结报告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
- 小学班会-交通安全伴我行(共25张课件)
- 2025年日历(日程安排-可直接打印)
- 部编版高二思想政治下册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安排)
- ihaps用户手册
- 铁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抱杆计算
- 总生产成本年度比较表
- 新媒体运营全工作计划表(共2页)
- 2020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 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
- DNA甲基化检测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