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第一节概述第三节胃内消化
第四节小肠内消化第二节口腔内消化第五节大肠内消化第六节吸收第七节消化活动的调节第一节概述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吸收:食物的成分或其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称为吸收。食物的消化有两种方式:机械性消化:即通过消化道的运动,将食物研磨与消化液混合、搅拌,并向消化道远端推送的过程。化学性消化:即通过消化腺分泌的各种消化酶的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一般生理特性
1.兴奋性低;2.富有伸展性;3.紧张性;4.自动节律性低,收缩缓慢;5.对不同性质刺激的敏感性不同(对电刺激较不敏感,对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特别敏感)
(二)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2.慢波电位3.动作电位慢波本身虽然不能引起收缩,但动作电位和肌细胞收缩只能在慢波的基础上产生,所以慢波电位是平滑肌活动的起步电位。它们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消化液的主要作用有:
①分解食物中的复杂成分使之便于吸收;
②为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
③稀释食物,使消化道内容物的渗透压与
血浆渗透压接近,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④所含的粘液、抗体和大量液体具有保护
消化道粘膜的作用,防止物理和化学因素造
成消化道损伤。第二节口腔内消化一、咀嚼与吞咽
咀嚼
吞咽:分为3期第一期:口腔→咽第二期:咽→食管上段第三期:食管→胃
二、唾液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唾液的主要作用:
①湿润口腔和食物,便于说话,利于咀嚼、吞咽和引起味觉
②消化作用,唾液淀粉酶(最适pH7.0)可使食物中的淀粉
分解为麦芽糖
③排泄功能
④清洁和保护口腔
⑤杀菌作用
第三节胃内消化从功能上通常将胃分为头区和尾区。头区包括胃底和胃体的上端,尾区包括胃体的下端和胃窦。
一、胃的运动
(一)胃运动的主要方式容受性舒张(50ml~1.5L)蠕动紧张性收缩(二)胃排空及其控制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1.胃内容物促进胃排空。胃内容物的容量与胃排空速度呈线性关系。2.十二指肠内容物抑制胃排空。食糜中的盐酸、脂肪、高渗溶液等。
二、胃液的分泌(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纯净的胃液是无色透明呈酸性的液体,pH0.9
~1.5,正常成人每日分泌量为1.5~2.5L。胃液的成分除水外,主要有盐酸、胃蛋白酶、粘液、HCO3-和内因子。1、盐酸胃液中的盐酸也称胃酸,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盐酸过程如下:胃酸的主要作用有: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变为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②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③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④有利于铁和钙在小肠内吸收。⑤胃酸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2.胃蛋白酶原
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和粘液细胞分泌。
胃蛋白酶原本身无活性,盐酸和胃蛋白酶可将其激活,变为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为眎和胨,也生成少量的多肽和氨基酸。
3.粘液和HCO-
3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mucusbicarbonatebarrier),可有效地阻止H+的逆向弥散,保护胃粘膜免受H+的侵蚀。(二)胃液分泌的调节
一般根据感受食物刺激部位的先后,分为三期:头期、胃期和肠期。1.头期胃液的分泌头期胃液分泌的机制曾用假饲方法进行研究。头期胃液分泌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头期胃液分泌量约占整个消化期分泌量的30%,胃液的酸度和胃蛋白酶含量均很高。2.胃期胃液分泌胃期分泌的胃液量占整个消化期分泌量的60%,酸度也很高,但胃蛋白酶原的含量较头期分泌少。
主要途经如下:①食物机械性扩张刺激胃底、胃体和幽门部感受器,经迷走—迷走神经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的短反射,直接或间接通过促胃液素引起胃液分泌。②扩张刺激胃幽门部,通过壁内神经丛反射作用于G细胞引起促胃液素分泌,使胃液分泌增加。③食物的化学成分直接作用于G细胞,引起促胃液素的释放,胃液分泌增加。3.肠期胃液分泌
肠期胃液分泌量占整个消化液分泌量的约10%,且酸度和胃蛋白酶原的含量也比胃期明显低。肠期胃液分泌主要是通过体液调节机制实现的。(1)十二指肠分泌的胃泌素(2)小肠粘膜分泌的肠泌酸素促进胃液分泌的因素主要有:(1)乙酰胆碱:ACh+M3---胃酸分泌(2)胃泌素---壁细胞—胃酸分泌(3)组胺---壁细胞H2受体---胃酸分泌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主要有:
精神、情绪因素恐惧和交感神经紧张消化道因素(1)盐酸:胃和小肠的pH降到一定程度,HCl对胃腺活动抑制(2)脂肪的消化产物:刺激小肠粘膜分泌肠抑胃素(3)高张溶液:通过肠-胃反射抑制胃液分泌第四节小肠内消化一、小肠的运动消化期小肠的运动形式及其意义:1.紧张性收缩2.分节运动3.蠕动
二、胰液的分泌(一)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胰液中的有机物主要是多种消化酶,包含有分解三大营养物质的各种酶,如蛋白水解酶、淀粉酶、脂肪酶等。1.蛋白水解酶主要有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和羧基肽酶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等。另外还有胰蛋白酶抑制2.胰淀粉酶3.胰脂肪酶
(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胰液的分泌也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胰液分泌的调节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1.头期胰液分泌
特点是水分和HCO-3较少,而酶含量多。头期胰液的分泌量占消化期胰液分泌量的约20%。2.胃期胰液分泌此期的胰液分泌酶多液体量少,其量占消化期胰液分泌的5%~10%。3.肠期胰液分泌此期分泌量最多,占消化期胰液分泌量的70%,HCO-3和酶的含量均高。三、胆汁的分泌和排出(一)胆汁的性质和成分胆汁中的无机盐成分有水、Na+、K+、Cl-和HCO-3等;有机成分主要有胆盐、胆固醇、卵磷脂、胆色素等,但不含消化酶。(二)胆汁的作用1.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2.运载脂肪促进脂肪的吸收;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胆盐的肠肝循环胆盐的肠肝循环第五节大肠内消化
大肠内细菌的作用:
大肠内有大量的细菌,它们来自空气和食物。其主要作用有:①发酵未消化或不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纤维素)和脂类,产生短链脂肪酸和多种气体。②利用肠内的简单物质合成维生素K、B1、B2、B12和叶酸。③可转化胆红素为尿胆素原;分解胆固醇、药物和某些食物添加剂。④使某些氨基酸脱羧生成胺,包括组胺、酪胺、及有臭味的吲哚和粪臭素。细菌对糖和脂肪的分解称为发酵,对蛋白质的分解称为腐败。
第六节吸收一、吸收的部位及机制(一)吸收的部位小肠吸收的物质种类最多、量最大,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各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的吸收部位见图6-11。小肠有许多对物质吸收的有利条件:①食物在小肠内已被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②小肠有巨大的吸收面积,人的小肠长约4m,粘膜有许多环形皱褶,皱褶上有大量的绒毛,绒毛表面柱状上皮还有大量的微绒毛,这就使小肠的吸收面积比同样长度的单筒面积增加约600倍,从而使吸收面积可达200m2左右,③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3~8小时),有充分的时间吸收。④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加上小肠运动和绒毛的节律性伸缩与摆动,可加速绒毛内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有利于吸收。见图6-12。(二)吸收的途经与机制吸收的途经有两条:一条是跨细胞途经;另一条为旁细胞途经。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有下列几种:①被动转运: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渗透。②主动转: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③入胞和出胞。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一)糖的吸收食物中的糖类一般须被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只有少量的二糖被吸收。肠道中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若以葡萄糖的吸收速率为100,各种单糖的吸收速率分别为:半乳糖110、果糖43、甘露糖15、阿拉伯糖9,单糖的吸收是一种继发性主动转运过程(图6-13)。
(二)蛋白质的吸收食物的蛋白质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几乎全部被小肠吸收。氨基酸的吸收与葡萄糖的吸收相似,即通过继发性主动转运而被吸收。(三)脂肪的吸收脂肪酸、甘油和甘油一酯、胆固醇及其脂肪的消化产物基本上都是脂溶性物质,它们要被吸收进入肠上皮细胞,首先要通过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静水层。在所有的生物膜的表面,均附着有一层静水层,这层静水层是脂肪吸收限速的关键一步。胆盐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胆盐是双嗜性分子,脂肪只有与胆盐结合形成水溶性混合微胶粒后,才可通过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静水层,抵达细胞膜表面。在细胞膜表面,脂肪酸、甘油、甘油一酯和胆固醇等离开微胶粒,通过脂质膜进入上皮细胞内;而胆盐不能通过细胞膜,一部分留在肠内再利用,另一部分在回肠进行肠—肝循环。
脂肪的水解产物进入上皮细胞后的去路主要有两条:①长链脂肪酸及甘油一酯、胆固醇等进入细胞后,在滑面内质网中大部分被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并与载脂蛋白和磷脂结合形成乳糜微粒(chylomicron),乳糜微粒又进入高尔基复合体,被包裹在囊泡内,移行到细胞基底侧膜,最终以胞吐的方式离开上皮细胞进入细胞间隙,再进入淋巴,这就是脂肪吸收的淋巴途经(图6-14)。②中、短链脂肪酸及其组成的甘油一酯是水溶性的,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可由上皮细胞内直接扩散出基底侧膜进入门静脉而不必经淋巴途经。由于膳食中的动、植物油中含长链脂肪酸多,所以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途经以淋巴为主。(四)水的吸收成人每日大约由胃肠道吸收8L水,它包括随饮食进入消化道的水和消化液中的水。水是通过渗透的方式被吸收的。(五)无机盐的吸收1.钠的吸收钠的吸收是主动的,Na+由肠腔向细胞内扩散时要借助转运体蛋白。Na+通过四种方式经肠上皮细胞顶端膜进入细胞内:①Na+-有机溶质(如葡萄糖、半乳糖、氨基酸、二肽等)同向转运;②Na+-Cl同向转运;③Na+-H+与Na+-K+逆向转运;④少量Na+可经水通道被动扩散。
2.铁的吸收人体每日吸收铁的量约为1mg,仅为每日摄入膳食铁的5%左右,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食物中三价铁(Fe3+)不易被吸收,二价铁(Fe2+)易被吸收。维生素C能使Fe3+还原成Fe2+,因而可以促进铁的吸收。胃酸有利于铁的溶解,可促进铁的吸收。
3.钙的吸收从食物中摄入的钙,30%~80%在肠内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十二指肠。影响钙吸收的主要因素有维生素D和机体对钙的需要状况。(六)胆固醇的吸收胆固醇分游离的胆固醇和酯化胆固醇两种,只有游离的胆固醇才能被吸收。酯化胆固醇可被肠腔内和小肠绒毛纹状缘细胞质膜上所含有的胆固醇酯酶水解为脂肪酸和胆固醇,游离的胆固醇和胆固醇酯通过渗入混合微胶粒,被运送到小肠绒毛纹状细胞质膜上,其中胆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消费趋势
- 高一化学教案:专题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化学反应速率与可逆反应
- 2024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章第3课时化学平衡常数达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 2024高中地理课时作业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语文第二课千言万语总关“音”第4节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DB42-T 2352-2024 道路沥青红外光谱法快速识别技术规程
- 《豆角趣事》幼儿园班本课程课件
- (2篇)2024 年幼儿园保健工作总结
- 监督检查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 期末卷(一)-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题期末测试卷(江苏专用)(原卷版)
- QCT1067.5-2023汽车电线束和电器设备用连接器第5部分:设备连接器(插座)的型式和尺寸
- 电视综艺娱乐类节目主持精选课件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含13个附录)
-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大纲
- 110千伏、35千伏线路迁改工程技术条款
- 航空服务礼仪ppt课件(PPT 20页)
- 性格色彩培训-ppt课件
- 胸腔积液小讲课PPT课件
- TPM之成本损失分析
- Fisher控制阀产品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