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经济性分析_第1页
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经济性分析_第2页
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经济性分析_第3页
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经济性分析_第4页
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经济性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经济性分析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目录如何研究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参考文献一、研究意义上述原因导致这些结构不能满足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等相关要求,可靠性也在逐渐降低。如不及时处理,这些既有建筑或早或晚会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既是一个建筑大国,又是一个建筑存量大国

;庞大的既有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建筑接近或已经达到其设计使用寿命;恶劣环境、自然灾害、人为因素影响等也严重影响到结构的正常使用。我国每年新建建筑居世界首位;总建筑面积也居于世界榜首,当前我国既有建筑物总量约450多亿平方米。

我国绝大多数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约为50年上述结构,如果推倒重建,将耗费巨额投资,这对我国这样的资源贫乏的人口大国而言不可取,拆旧建新的处理方式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不符合当今低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通过对既有建筑结构进行科学的检测鉴定,制定科学的安全评估体系,采取合理的加固改造措施,提高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满足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延长建筑物安全使用寿命不失为一种节约社会资源的好方法。

既有建筑结构的加固方法很多,它涉及到对既有建筑结构现状安全可靠性的评估、加固方案的技术性、加固方案的经济性、加固方案的耐久性、加固的可修复性等很多方面,需要综合权衡加固方案之间的优劣。因此,本论文拟以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经济分析作为研究课题。二、文献综述1、国内外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研究(1)国外研究状况

1984年瑞士国家实验室首先开始了外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试验的研究,随后,各国学者在该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工作,美国、日本等国家己经制定了外贴纤维复合材料的有关技术标准。HassanandRiskily(2003)的碳纤维加固试验并不是单纯的粘结性能试验,更接近于小梁的抗弯加固试验,通过配筋构造使受弯裂缝出现在跨中,研究不同锚固长度对极限荷载的影响。

LorenzoLi(2005)在实验中使用外包钢法加固损伤的钢筋混凝土梁,参考梁抗弯单调加载相应最大承重能力,在损坏的这些梁上使用不同的规定和长度的钢板修理和加强钢筋混凝土梁。

(2)国内研究状况

我国已有建筑的加固方法很多,在上部结构中,有加大截面加固法、体外后张预应力加固法和改变结构传力体系加固法等;近年来粘钢加固法、植筋、碳纤维加固法等一些新技术,新工艺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工程加固中。

孙瑞峰(2007)首先对加大截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和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这三种常用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的施工工艺、各自的优点和先进性进行了比较,进而得出对于需要加固的构筑物,应根据构筑物的不同情况,遵循安全、经济、快捷、施工方便的原则制定不同的加固方案。张积德(2009)采用混凝土置换、粘钢、粘贴碳纤维、化学植筋等多种加固方法对甘肃金昌某两栋商品房的一至三层的部分楼板、阳台悬挑梁等部位进行加固,在技术和经济上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曹丹阳(2003)通过对某商住楼的柱进行加大截面加固法的加固设计,达到了此楼由于局部功能的变化,使荷载增加,需进行加固处理的要求。

费伟等(2009)针对无锡嘉德广场工程在施工中管线分布不合理,造成混凝土板底面产生裂缝,裙房楼面出现贯通的裂缝,为确保使用安全,以及碳纤维的抗拉强度高、重量轻、耐久性好、施工方便快捷等特点,采用了碳纤维布加固方法对工程进行加固,取得了良好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郑伟涛等(2010)通过对粘钢加固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种因素对粘结强度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具体处理措施,尤其是对空鼓现象的独特修补,解决了粘钢加固的最终缺陷,使钢板和混凝土结构构件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刘航等(2002)对一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9根已建好的框架柱进行混凝土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采用碳纤维布对柱进行包裹的加固方案,得出碳纤维加固结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2、ANSYS在结构加固应用研究情况

ANSYS是一个多用途的有限元法计算机设计程序,可以用来求解结构、流体、电力、电磁场及碰撞等问题。

王亚萍等(2002)结合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特殊性,利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计算受弯构件的变形及其正截面应力应变。最后将有限元计算的结果与精确解比较,分析误差存在的原因及改变的方法和措施。程颖(2006)从结构可靠性指标的几何意义出发,提出了在ANSYS平台上采用有限元法和梯度优化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可靠度分析的构想,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该方法.该方法能用较少的有限元计算次数得到较精确的可靠度和验算点值。张子潇等(2005)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U型FRP受剪加固梁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混凝土使用solid65单元,钢筋使用Links单元,FRP布采用Shel63壳单元,模拟了梁的加载全过程和受剪剥离受力性能。3、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研究情况建设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是指从建设意图产生到项目废除的全过程,它包括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运营阶段。

李静华(2008)引入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费用管理的概念,介绍了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费用的最小化出发,选择价值工程作为住宅经济性评价的基本原理,通过对住宅项目的功能分析和成本分析,来确定住宅全生命周期的价值评价模型。为消费者衡量住宅的效用和对生产者度量其开发成本提供参考依据。张宇辉(2010)确定既有桥梁各种改造方案的基础上,从工程经济的原理出发,在桥梁全寿命期内,考虑所有可能发生的费用,建立桥梁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模型(平均年费用模型),并且对加固、重建方案的平均年费用进行相互比较、分析。同时还基于平均年费用的分析模式,对桥梁的经济使用寿命进行了预测。4、既有建筑结构加固经济分析研究现状

如何选择一个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其他方面可行的加固方案,是决策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胡俊(2008)考虑加固工程各种影响因素,得出加固方案优化的初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lphi评分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加固方案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数学理论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隶属度,建立用参数p=1的海明权距离表示的优化模型,并引入价值工程的概念对己建模型进一步优化。采用MATLAB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并结合某工程实例验证了本文优化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李志林(2010)在传统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对常用建筑结构加固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重新建立了开放性的加固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融合利用层次单排序和指数标度的改进权重确定方法、基于指数标度的评价值赋值法,建立了改进的层次分析方法的基本构架,分阶段多步骤地对结构加固方案进行评价优选。三、如何研究文章在总结国内外既有建筑加固技术的基础上,使用ANSYS软件建模分析各加固方案的可靠度,并且利用全生命周期和价值工程理论的相关知识对既有建筑加固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即有建筑加固方案从各个指标层进行综合性分析。整个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既有建筑结构安全评估体系构建

本节内容研究既有建筑结构安全可靠性评估体系,通过评估体系的构建、运用,以便正确评估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现状,可为结构加固的方案遴选奠定基础。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技术性分析

2

本节内容研究调研既有建筑结构的国内外现有的加固方法及其适用性、以及新型加固材料的应用情况。视研究深度决定对典型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模,评估各加固方案的可靠性。3即有建筑结构加固经济性分析本节内容研究不同加固方案的经济性,经济性内涵包括既有建筑结构的加固建造费用和加固后的年度使用费用,即加固方案的全寿命周期费用(LCC),由于不同加固方案的服役寿命不同,构建不同加固方案的经济评价模型。既有建筑结构加固综合性评价4

运用适合的多目标决策相关知识,从技术性、经济性、可修复性、及社会效果等四个方面对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方案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更优的加固方案。四、参考文献[1]胡俊.建筑结构加固方案优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8.[2]吴学红.建筑结构加固方案的模糊优化设计及其应用

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3]郑昌坝.ANSYS在混凝土构件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2010,36(17):56-57.[4]鲁承宏.关于既有建筑结构加固问题的探讨[J].建筑科

学,2005,23(4):36-39.[5]刘航,李晨光.混凝土结构碳纤维加固技术及其适用性[J].建筑技术,2002,33(6):408-410.[6]范涛,丁南生,徐湘涛.基于ANSYS的湿式外包钢加固梁

有限元分析[J].建筑技术,2006,34(1):79-82.[7]ParrettiR.Behaviorof

PrestressedBeam

StrengthenedwithExternalTendons[J].Struct.Engrg.

2000,9(126):1033-1044.[8]廖祖仁,傅崇伦.产品寿命周期费用评价法[J].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9]陈晓芳,崔伟.关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理性思考[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3):52-55.[10]张宇辉.既有桥梁改造方案经济分析模型的构建[J].北方交通,2010(3):77-80.[11]夏海兵,姚安林,严斌.基于加固寿命周期成本

最小的桥梁维修决策[J].交通工程建设,2006(3):25-27.[12]易贤仁.钢筋混凝土薄腹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效应监控[J].建筑结构,2009,39(4):69-72.[13]刘光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健康诊断和加固技术的研

究[D].广西:广西大学,2003.[14]李志林.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筑结构加固方案设计[J].

建筑设计,2010(61):271-272.[15]石林.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的建筑结构加固方案优

选[D].山东:山东大学,2003.[16]程颖,涂宏茂,樊红丽.基于有限元法的结构可靠度分

析优化算法的实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26(4):305-308.[17]张积德.几种加固方法在某结构中的应用[J].河南建

材,2009(2):35-36.[18]刘桦,王子全.建筑物补强方法的技术比较与经济分析[J].工业建筑,2007,37(4):88-90.[19]郝伟.桥梁加固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研究[J].建筑

管理现代化,2009,23(2):168-171.[20]林明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