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微博生态圈的三大毒瘤_第1页
浅析:影响微博生态圈的三大毒瘤_第2页
浅析:影响微博生态圈的三大毒瘤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影响微博生态圈的三大毒瘤

最新的新浪微博财报数据显示,营收增长209%,活跃度也止住下跌之势,有所提升。笔者对这份财报并不太意外,甚至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新浪微博增加了阿里这个有力的筹码,有所提升,是必然之事,并不意外。本届大会主题是“共建良好生态环境,服务美好网络生活”,笔者就从生态圈的角度谈谈微博的商业化进程之路。历时4年,砸下不少于2亿美金,2013年的新浪微博遭遇到内部商业变现与外部微信、腾讯微博等双重竞争。笔者认为,探讨微博商业化,一定需要关注整个微博平台系统的生态圈状况。生态圈的健康与否对于社交电商的发展与成长,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目前,影响微博生态圈的主要因素有信息过载、僵尸横行(真实用户活跃度下降)、开放理念三个主要问题,它们构成微博生态圈的三大毒瘤,有意无意地影响着用户对微博这种社交电商的认可态度,以及发展轨迹。毒瘤一:信息过载,乱花渐欲迷人眼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Schmidt)曾经说过,现在全世界两天产生的信息量比2003年全年产生的信息都要多。微博拥有海量的用户群体,他们每天自发地产生数以亿计的各种信息。实际上,很多用户的观点与评论很可能是相同或者相似的。对于用户而言,高度重叠的信息只会成为负担,没有多大价值的,但是如何方便快捷地在海量的信息里面筛选到合适的,有价值的信息,则需要耗费用户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信息过载并非是微博特有的问题,早期的BBS也存在这个问题,但它在微博的表现尤其严重,赫然已经成为影响微博生态圈健康发展的一大毒瘤。实际上,面对狂潮一般的信息过载,很多用户并没有有效的办法管理信息,以及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当用户长期无法吸收到有效信息,产品体验就会下降,他们就会选择离开。显然,信息过载也不是普通用户可以解决的问题,它的实质就是微博平台信息过滤机制的问题!早在2010年,TwitterCEO埃文·威廉姆斯(EvanWilliams)就表示,Twitter将通过技术手段处理信息过载这一问题。所幸,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都已经开始从技术层面入手解决这一问题,努力为用户提供更健康的微博生态圈环境。对于这一点,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都在行动。新浪微博选择与阿里牵手,不管是橱窗广告、基于信息沉淀的page页面、还是刚刚推出的重磅产品“微博淘宝版“,从时间节点而言,都或多或少显得有些急迫。如果说新浪微博是在做“加法”,腾讯微博则明显是在做“减法”。基于QQ、微信、空间等军团式作战系统,腾讯微博的用户粘性明显高于新浪微博。它在提高用户对热点信息的获取效率,聚合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内容,给予了普通用户的生活类、垂直类信息更多的呈现机会。事实上,微博平台要解决的并不仅仅是信息过载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将有价值的信息快速呈现于用户面前。笔者在为广交会提供电子商务运营建议的时候,曾就此策略做过深入的研究与沟通,即针对不同的用户浏览时间、语义、词组等做深入的挖掘与分析,推断用户最感兴趣的信息与内容,从而实现平台式的系统性推送。我相信,这才是解决信息过载背后的核心价值与目的,笔者将此归结为“大数据营销”。新浪微博最直接的变现方式就是广告,广告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出现得宜,则好;不得宜,则容易激化用户的反感情绪,新浪微博需要掌握好其中的力度与节点。毒瘤二:僵尸横行,真实用户活跃低半月前,香港知名演员黄秋生在新浪微博发出最后一条微博,称离开的原因是“丧尸太多”。某些发布心灵鸡汤的公知、明星和营销大号,动辄数十万计的转发量,最近“王朔编剧”的乌龙事件等等,都让人明显感受到微博认证系统形同虚设,表面的熙熙攘攘已经掩盖不住背后的虚假。微博僵尸粉的问题由来已久,Twitter在2008年的时候,也遭遇过这个问题。所谓的僵尸粉是指微博的虚假粉丝,花钱就能买到“关注”,有名无实的微博粉丝,它们通常是由系统自动产生的恶意注册用户。目前,并没有确切的数据表示在微博僵尸粉占整体微博用户的比例有多高。笔者曾经专门请教过几位从事微博营销的朋友,他们提到,很多微博营销公司通过技术手段,每天都可以产生数以十万计的僵尸粉。以他们的经验估计,僵尸粉占据新浪微博用户整体比例约为50%左右。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微博商业化的基本前提就是诚信(我们亲爱的马云老师经常强调这事),一个僵尸粉比例过高的微博平台,显然是不健康的。一个健康的微博生态圈应该是由无数的草根屌丝群体、威猛无双的大V用户以及靠谱的商家联合构筑而成,我们在这里欢笑,在这里哭泣,在这里活着。当然,也在这里SHOPPING!事实上,不健康的微博生态环境不但会使得用户群体逐步流失,微博活跃度下降,更重要的是将直接导致商家的付出无法获取有效的回报(或者说回报逐步下滑),长此以往,双方将越来越不信任彼此,从而无法真正推动社交媒体商业化的崛起与发展!毒瘤三:开放理念,封闭不是大未来2013年7月31日下午,一条消息在互联网上炸开了锅:阿里将屏蔽微信淘宝客类营销应用数据接口。8月14日,淘宝再下“封杀令”,宣布在一个月内全面屏蔽外链二维码图片,业内普遍认为此举是为了对抗微信5.0强大的支付功能。上述两次封杀,阿里方面都高举安全之名。事实上,谁都看得出来,这是赤裸裸的“阳谋”,背后的根源就是移动电商的利益之争。新浪微博与阿里携手之后,迅速推出“微博淘宝版”并引入更多的淘宝广告。笔者以为,新浪微博走的是一石二鸟之计,既迅速实现新浪微博商业化,也能从侧面达到遏制微信移动电商的势头。早在今年6月,淘宝已经做出封杀美丽说与蘑菇街的行动。事实上,阿里有可能想把新浪微博变成另类大号的“美丽说”和“蘑菇街”。最近关于BAT三巨头开放与封闭的话题也很热门,从第三方收益角度而言,腾讯无疑是最为开放的一家。笔者于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