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历史教学论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e51395d023d20ac166feffd944f061/c1e51395d023d20ac166feffd944f0611.gif)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历史教学论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e51395d023d20ac166feffd944f061/c1e51395d023d20ac166feffd944f0612.gif)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历史教学论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e51395d023d20ac166feffd944f061/c1e51395d023d20ac166feffd944f061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历史教学论文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态问题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已构成极大的威胁。保卫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与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呼声。十八大提出建设山青水绿天蓝的生态文明的美丽梦想,我们国家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太湖文化论坛第二届年会开幕式上动情地说到:把一个什么样的地球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国际各界有识之士对生态的重视直接影响了各国的历史教学。我们国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加强历史责任感,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考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生态意识牵涉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两方面,普通高中历史教学肩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如何才能生成。一、利用与拓展教学材料相关内容进行教学,促使学生生态意识的生成历史教学材料是历史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凭借,是历史老师进行教书育人工作的详细根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提升能力、构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工具。在高中历史教学经过中,老师引导学生利用与拓展教学材料中有关生态内容进行学习,是促使学生生态意识生成的一种重要方式方法。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时,假如能利用与拓展教学材料中的一些相关知识,那学生的生态意识就能水到渠成地自然生成。在学习中可问学生: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方法对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呢?学生通过考虑、讨论自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伐林焚木,导致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与牛耕的推广,导致大量的草地林地被开垦,华夏大地上的绿色在一天天地减少,很多动物失去了家园。由本课探究学习总结中边际土地的开发,可引导学生去进一步的拓展:在重农抑商、重本抑末的经济政策驱动下,我们国家古代无休止地扩大耕地面积,开荒毁林,围湖造田,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毁坏,自然环境一步步恶化。国内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地开荒种地,导致鸟鸣鹿欢、水丰林美图景的消失。炎黄子孙在付出无数代价后如今认识到要退耕还林,再造青山绿水,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彩画卷。国外赫鲁晓夫的大规模开荒,疯狂地粗放耕作,严重地毁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很多地方变得寸草不生。固然国内外的做法,都增加了粮食产量,解决了燃眉之急,但从长远来看,这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引导学生用生态史观去分析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学生很容易就能感觉到科技革命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毁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让人类本身互相残杀。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属于文化史,很多中外思想家对生态环境都曾有所关注,在教学中能够进行适度拓展。(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此话具体表现出了孔圣人热爱大自然的生态伦理情怀。(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用竹竿钓鱼而不用绳网捕鱼,用带生丝的线射鸟而不射杀巢宿的鸟。几千年前的孔子已重视可持续发展了。(孟子王制〕:河池渊川薮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思想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人类与自然应和谐共处,互相不应有伤害。假如人类没有理性地去伤害自然,大自然必然要报复人类。假如人类对自然好,自然也会惠及人类。道家思想提倡道法自然,清静无为。(老子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以为人的贪欲是导致社会物欲横流、天下不安动乱的根本源头,主张人们恢复朴素之性,减少欲望和私心,以便使生命不致遭到欲望的吞噬而屡屡处于绝境。大量的事实表示清楚,正是无限制的贪欲导致对自然资源的无限掠夺,使地球生态危机急剧加重,也将人类的生存推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1]西方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以为人生存的环境决定人的心态和性格,人的心态和性格又决定他们采用什么样政治的、法律的制度。由此可见,利用与拓展教学材料相关内容进行教学对促使学生生态意识生成的重要性。二、联络实际与调查研究,促使学生生态意识的生成实地调查法是指在没有明确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研究者直接介入教育活动并收集资料,然后依靠本人的理解和抽象概括,从经历体验资料中得出一般性结论的研究方式方法。[2]它的主要特征是:学习者通过对历史遗物(遗迹、遗址)进行实地考察,或与历史的见证者、历史研究专家进行访谈,获得第一手或近乎第一手的材料,在分析直接经历体验和间接材料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结论。其成果形式主要有社会调查报告、调查资料汇编、研究体会、给地方决策者的详细建议等历史新课程改革注重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络,这样能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探究历史的渴望。历史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这样能培养学生的探寻求索品质与创新精神。高中历史教学如能就相关生态环境的内容引导学生联络现实社会,走出课堂,到现实中去调查研究,亲身感受生态问题的严重性、生态保卫的紧迫性,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能促进学生生态意识的逐步生成。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弯曲复杂中,关于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这段历史,教学材料学思之窗栏目有这样的表述:1958年,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起大炼钢铁的大军,几千万人在钢铁生产战线上奋战。全国城镇四处建起小高炉,炉火昼夜不熄。为了炼钢,人们毁掉山林,砍伐木材,把家里的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也不放过对学生生态意识的生成而言,这段文字描写,能够讲是恰逢其事。纸上得来终觉浅。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这段内容时,叫各个学习小组课后去做调查研究,访谈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查阅这一时期的相关研究资料,网上讨论沟通。各个学习小组把调查研究的材料聚集整理,在课堂讲解展示。教学到此并未结束,笔者又进一步引导学生,让学生联络当今的宿迁生态实际,对宿迁的生态环境进行进一步地调查研究,看看在今天有没有人还在继续犯为经济发展而牺牲自然生态的错误。各个学习小组再次行动起来,沭阳的花海栗林,让他们流连忘返;泗阳的万亩意杨,翩翩白鹭让他们宠辱皆忘;烟波浩淼的洪泽湖让他们心旷神怡;清清大运河,悠悠林场塔。通过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学生对家乡宿迁这片生态乐园充满热爱。但在调查经过中,学生也发现了一些令他们心痛的问题,个别电池厂污染严重,工厂生产严重影响职工健康。大量污染物未经合理处理被排进河道,毁坏河道周围生态。有些木板厂,使用不合格材料,甲醛等严重超标,影响职工身体健康。产品卖出去,同样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学生提出了自个的建议,写了给市长的一封信。在调查经过中,学生还对宿迁地区的废黄河的成因进行了探究。宋、金以前由于长期的滥垦滥伐,黄河中上游植被被毁坏,土壤沙化,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泛滥不断。南宋以后,黄河夺淮入海,在宿迁大地留下一道长长的伤口,造成千年水患。如今,流经宿迁的古黄河已由昔日的洪水走廊,变成了风光旖旎的景观带。在走进现实社会,调查研究的经过中,学生遭到了生态文明的熏陶,生态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自然生成。三、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促使学生生态意识的生成世界着名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表示清楚:个体获得的知识中,83%来于视觉,11%来于听觉;人们一般能记住自个阅读内容的10%,自已听到内容的20%,自个看到和听到内容的50%,在沟通经过中记住自个所讲的内容占70%。这就是讲,假如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沟通,用自个的语言表示出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当代科学证明:人脑有分工,左半脑是数字脑,负责语言、数字、逻辑等信息,右半脑是模拟脑负责处理诸如此图像、模型、音乐等信息。在历史教学中应用云计算能通过图(图片、图象、影象)、文(文本)、声(音效、音频)、动(动画)并茂的多媒体界面、丰富的教学信息,给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感官刺激,这符合对人脑的科学使用,可使大脑左右两半脑功能相结合,共同介入信息处理,同时刺激大脑两半球,使思维交往频率加快,如此教学较之传统的讲述法更科学,更能充分发挥大脑的功能,更能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4]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云计算教学的一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结合相关生态内容,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能够有效地创设生态教学情境,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与沉浸在学习之中,忘我地接受生态教育的洗礼。在与学生一起学习都江堰水利工程时,很多老师除了采用史料教学法外,还运用了FLASH当代化多媒体手段,模拟都江堰综合水利工程构造精巧设计,对都江堰的分流防洪、蓄水灌溉进行动态展示。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这座功在现代,利在千秋的无坝引流工程的建设智慧--既灌溉了农田,又消除了岷江水患,不愧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界性典范。有的老师课后还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制作都江堰综合水利工程模型,从设计、功能和影响角度来谈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地位。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考虑,假如没有李冰父子设计建造的都江堰综合水利工程,今天四川盆地会是如何的情形?这样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与创新精神,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感受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和谐与美妙。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历史与现实中的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理性认识。笔者在与学生一起学习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时,引入生态史观对三次科技革命进行评价。师生在网上搜集了大量相关图片,下载了一些相关视频。有的化工厂、钢铁厂浓烟滚滚,污水横流。烟尘覆盖了庄稼,黑水污染了河流。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身心健康与正常生活。张张图片让人触目惊心。关于原子能技术,每个国家的每次核试验给地球带来的创伤都是宏大的。师生共同展示了从网上下载的前苏联切尔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件纪录片的相关片段。前苏联公布,在这次事件中,死亡的有31人,受伤的有203人,被疏散的有13.5万人,倾泻而出的8吨多强辐射物质,污染普遍达到15万平方公里,694.5万居民,直接遭受核辐射损害的有320多万人。参加救援工作的有83.4万人,华而不实5.5万人丧生,7万人残疾,30多万人受放射伤害死去。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卢布。事故后,很多放射性尘埃飘逸到东、西欧和北欧一些国家。师生看完后,再联络日本的福岛核泄漏事件与当今台湾因核电站而引起的争端,有的学生感觉核电站如同魔鬼,谈核色变。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其国际影响不言而喻。20到70万年前先民们就在周口店一带穴居栖息,那时北京地区气候暖和湿润,森林茂密。但如今北京长期一直深受沙尘暴的侵扰,近来又受雾霾的覆盖,导致有的学校不时地放假停课,有的高端人才不愿驻留北京,这很不利于北京的发展。师生在看完相关视频后利用QQ群展开分析讨论:北京的天气状况为什么会越来越差呢?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北方不注重科学发展,滥垦乱伐,毁坏植被,土壤沙化加重;北京周围工业污染严重,对工业生产经过中产生的废气、废水不能科学的处理。最后师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等待:盼望首都北京天蓝水绿山青青。(中国环境保卫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保卫环境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环境教育是贯彻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环境保卫,教育为本。对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与构成而言,高中历史教学责任重大。历史老师应站在生态文明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影片发行权授权合同
-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范本
- 有限合伙股权转让合同
- 社交电商与物流配送的协同发展研究
- 社交媒体在提升员工参与度中的作用
- 现代仓储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散文12鱼书学案粤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三节化学方程式作业设计新版浙教版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课时分层作业22律师面面观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
- HYT 0314-2021 海水入侵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 质量奖现场评审问题集锦精编版
- 装配式结构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水资源论证报告
- 中药提取车间生产设备风险评估报告讲解
- 实现结构化: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
- 上海小弄堂-电子小报
- FZ∕T 54088-2016 锦纶6全牵伸单丝
- 任务工单1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检查与维护
- 食品销售流程图零售
- 物理化学完整版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