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前沿_第1页
人文地理学前沿_第2页
人文地理学前沿_第3页
人文地理学前沿_第4页
人文地理学前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文地理学前沿与案例

1.萌芽:1900年以前西方地理学geography由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人所创造,它是由“geo”(意指大地)和“graphein”合成,意指大地之描述。PaulClaval(保罗•柯拉法乐)提出按西方传统发展的六项地理概念:其中首两项起自远古,属于描述性质:制图学技术,它是表现地球表面的方式对区域的描述——发展1.萌芽:1900年以前从19世纪起发展起另两项传统,强调地理学是一门解释性的学科:19世纪大多数地理学家着重自然科学的一面,主要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19世纪上半叶,配合殖民扩张,地理学的主要工作集中于旅行和探险(洪堡、李希霍芬)。虽然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探讨了劳动分工理论包含空间的概念。杜能和劳恩哈特分别于1820年代和1870年代建立农业和工业区位论。但地理学家强调人地关系,受达尔文主义的影响,重点在环境对人类演化造成的影响。19世纪末,人文地理学成为地理学的子学科,社会关怀变得明显,部分地理学家把他们的学科视为社会科学。拉采尔:博士论文:中国人移民美国加州,观察一个族群置于新环境所发生的事情。第一部著作即以《人文地理学》(1882-1891)为题,开启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但拉采尔的影响主要在法国(白兰士)和美国,德国仍然坚持区域研究的传统至今。2.第一个演变阶段:从人地相关到区域差异(1900-1950年)

HowardL.GauthierandEdwardJ.Taaffe:THREE20THCENTURY"REVOLUTIONS"INAMERICANGEOGRAPHY:20世纪第一个主要的演化阶段发生于1900-1939年之间。美国地理学多受拉采尔环境决定论的影响,如Semple,Huntington美国地理学家从重视人地相关转向区域研究或区域差异,对20世纪早期的地理学家来说这个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2.第一个演变阶段:从人地相关到区域差异(1900-1950年)(续)到20世纪早中期时候,针对环境决定论的反对声音开始加大。1923年的HarlanH.Barrows的《地理学——人文生态学》和1925年CarlO.Sauer的重要专著《景观形态学》。Barrows认为人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人文因素跟环境因素一样重要,有时甚至更重要。然而,尽管环境决定论被Barrows所反对,但他仍然觉得地理学家应当注重研究自然环境,能够探索出一种方法来展示人们如何适应环境。2.第一个演变阶段:从人地相关到区域差异(1900-1950年)(续)Sauer对文化形式起源和扩散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理的人文尺度而不是自然环境本身。他的研究主要探索文化的优势地位,另外也经常会包括对环境重要方面的讨论。Sauer和他的学生研究了景观演化中人文干涉因素如种树、饲养动物、火的应用、人造物品的扩散、居住区形成等的作用,他们的研究依赖于强调景观外在特征的实地调查。第一次“革命”时间界线:从人地相关到区域差异

1906WilliamMorrisDavis:《地理学内容的归纳研究》

1911EllenChurchillSemple:《地理环境的影响》

1915EllsworthHuntington:《文明和气候》

1916IsaiahBowman:《南部秘鲁安第斯山脉》

1923HarlanH.Barrows:《地理学——人文生态学》

1923第一次地理学大会

1925CarlO.Sauer:《景观形态学》

1928RobertS.Platt:《区域地理学细解:一个工业组织——以埃里森湾为例》

1929DerwentS.Whittlesey:《接续而来的占领》

1933VernorC.Finch:《蒙特福特:西南威斯康星州景观类型研究》

1936CharlesC.Colby:《美国地理思想的变化趋势》

1939RichardHartshorne:《地理学本质》

资料来源:HowardL.GauthierandEdwardJ.Taaffe:THREE20THCENTURY"REVOLUTIONS"INAMERICANGEOGRAPHY,UrbanGeography2002,23,6,pp.503-527

2.第一个演变阶段:从人地相关到区域差异(1900-1950年)(续)从20年代开始,许多美国地理学家开始从研究人地关系转向了重视区域研究。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对一个特定地理区域进行基础的描绘,而非规律性的总结。在30年代末期,RichardHartshorne出版了他的专著《地理学本质》。哈特向用“区域差异(arealdifferentiation)”描绘那些关注于具体的区域变化的描述和解释的经验研究,宣称,地理学家的任务就是用空间来描述和分析现象的相互作用和加以综合。

2.第一个演变阶段:从人地相关到区域差异(1900-1950年)(续)总结评论人地关系的研究是当时人文地理学的中心主题,但是该主题却无法建立一般的规律。与此同时,工业化、城市化正改变地球的面貌,发展的不平衡性促使区域和景观的研究不容忽视。因此,人文地理学包括以下三个主题:人地关系、景观分析、区域格局和结构的描述。将以上三者两两合并,形成新的三种学派:强调人地关系和区域分析的法国学派强调人地关系和景观分析的加州柏克利学派强调景观分析和区域分析的德国学派3.第二个演变阶段:从区域差异到空间分析(1950-1970年)

自19世纪以来,地理学一直以解释性的工作为主,但三个主要研究领域无法如物理学那样形成普遍规律性的法则,这些研究对于已发生演化作用的历史重建有用,但因过于强调人地关系忽略了社会互动。地理学需要的是一种能够预测的知识,而既存的知识无法满足新的社会需求。地理学者开始寻找社会和经济相互作用的分析,在此领域中,空间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成果,促使了地理学的现代化。3.第二个演变阶段:从区域差异到空间分析(1950-1970年)1950年代初,华盛顿大学地理系的Ullman推动新地理学的产生。Ullman从事流量地理学,对运输和迁移有强烈的兴趣。他认为,大多数地理学家过分关注人地关系的研究而忽略了社会和经济互动对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空间经济学和区位论的引进形成了人文地理学新的基本理论,由于区位论建立在基本假设(均质平原、经济人等)之上,使当时的大多数地理学家盛行新理论的验证工作。方法论上则受到逻辑实证主义的巨大影响:传统的实证主义强调观察和资料收集的重要性,忽略或低估形成假设的过程以及科学研究中理论的重要性。维也纳学派建立逻辑实证主义,提出通过建立假设,并且使用精确的观察和实验来检查这些假说从而建立科学理论。3.第二个演变阶段:从区域差异到空间分析(1950-1970年)(续)舍费尔则挑战哈特向的区域差异观,他认为地理学应该探索空间格局的规律性,对地理学的界定不应像哈特向所提倡的强调相对整体性的区域研究,而应该成为一门研究支配地表某些特征的空间分布的那些要素的科学。地理学家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现象的空间分布,而不应是现象本身。他为地理学采用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和理论提供了一个范例。同年,布拉什将中心地理论首次应用于美国的实例,他和舍费尔一同揭开了1950年代“空间分析”的序幕。3.第二个演变阶段:从区域差异到空间分析(1950-1970年)(续)这时的人文地理学以人文要素为研究对象,以区位论为研究重点。而源于经济学的区位论,无论是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还是克里斯泰勒和廖士的中心地理论,都假设均质平原这一无差异空间,从而排除了其它自然和人文属性,只有距离单一的空间自然属性起作用,所以在空间认识论上还是关注于自然空间(physicalspace)或者说是空间的自然性,并且希望探求到自然空间中的一般规律,数量化工具成为必然的选择。而且随着相对空间论的普遍认可,空间模型的构建者试图测度相对的而非绝对的空间。表2第二次“革命”时间界线:从区域差异到空间分析

1953Fred.Schaefer:《地理学的例外论:一个方法论的检验》1953JohnE.Brush:《西南威斯康星州中心地体系》1953EdwardL.Ullman:《人文地理和区域研究》1954PrestonJames和ClarenceJones,编者:《美国地理学:知识基础和展望》1954ChauncyD.Harris:《市场对美国工业区位的影响》1954HaroldMcCarty:《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探究》1956WilliamL.Garrisonetal.:《乡村公路与乡村发展》1958BrianJ.L.Berry和WilliamL.Garrison:《中心地体系的的功能基础》1959WilliamL.Garrison:《经济学的空间结构》1959RichardHartshorne:《地理学本质的透视》1960WalterIsard:《区域分析方法》1963IanBurton:《数量革命和理论地理学》1965PeterHaggett:《人文地理学区位分析》1965EdwardAckerman:《地理科学》1967RichardJ.Chorley和PeterHaggett:《地理模型》1969DavidHarvey:《地理学解释》4.第三个演化阶段:从空间分析到社会理论(1973年至1980年代)

背景:从196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西方一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如社会动荡、贫富分化、内城问题等等。在美国,则有从50年代开始的黑人民权运动和60年代末兴起的反(越)战运动。60年代末,是各种社会运动最为集中的时期。1968年5月,法国的五月风暴。所有这些因素给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地理学第三个演化阶段起始于1970年代早期,它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以后。从1970年代初起许多年轻地理学家开始反对空间分析并开始探索交错理论和进行规律探索。在20世纪余下的时间里,人文地理学的探索转化到社会理论的研究上,形成新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等不同流派。表3“第三次革命”时间界线:从空间分析到社会理论

1973DavidHarvey:《社会公平和城市》1974PeterGould:《思想地图》1976Golledge和G.Rushton:《社会选择和空间行为》1976Yi-FuTuan:《人文主义地理学》1977EdwardRelph:《Placeandpalcelessness》1977HardPeet:《美国激进地理学的发展》1978DerekGregory:《意识形态、科学和人文地理学》1979NeilSmith:《地理学、科学和解释的后现代模式》1983D.Ley和M.S.Samuels:《人文主义地理学:前景和问题》1983AlanPred:《结构和地方:关于地方和结构感觉的变化》1984DoreenMassey:《劳动力空间分配:社会结构和生产地理学》1984AndrewSayer:《社会科学方法:一个现实主义者方法》1986Sayer:《现实主义和地理学》1987MichaelDear:《后现代挑战:重筑人文地理学》4.第三个演化阶段:从空间分析到社会理论(1973年至1980年代)(续)70年代初,西方社会科学研究发生转型,重新发现空间的重要性。法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列斐伏尔被认为是一位“元哲学家”,在把历史性、社会性和空间性结合起来的这一方面其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学者。列斐伏尔从60年代起开始把空间引进其研究。“Space:socialproductandusevalue”提出“空间中的生产(productioninspace)”转变为“空间的生产(productionofspace)”,其区别在于前者指自然属性的空间,而后者指社会属性的空间。这种转变源自生产力自身的成长,以及知识在物质生产中的直接介入。其结果是现代经济的规划倾向于空间的规划。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进入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它被利用来生产剩余价值。按照列斐伏尔的理解,资本主义的空间具有以下功能:生产资料:城市、都市空间不仅仅是消费的场所。城市、区域、国家或大陆的空间配置增进了生产力,利用空间就如同利用机器一样。消费对象:作为整体的空间在生产中被消费。政治工具:国家利用空间确保对地方的控制。阶级斗争的介入资本主义空间的主要矛盾源自私人财产造成的空间粉碎化(pulverizationofspace)、对可以互相交换之断片(fragments)的需求,以及在前所未有的巨大尺度上处理空间的科学与技术(信息)的能力。列斐伏尔认为:空间从来不是空洞的,它往往蕴含着某种意义。据此,他从不同的角度,如制度、性别、精神、感觉、功能来划分空间的类型。4.第三个演化阶段:从空间分析到社会理论(1973年至1980年代)(续)与此同时,法国另一位社会学家福柯也关注到空间的重要性。他对于权力和本体的思考在某些方面迎合了人本主义地理学家的需要。福柯通过空间认识权力与知识间可能存在的各种关系。对他而言,空间乃权力、知识等话语转化成实际权力关系的关键。空间的尺度从列斐伏尔的断片进一步浓缩到具体的地点(site),他一一对应地思考牢头——监狱、医生-医院、工头-工厂,贯穿始终的就是权力-空间的关系。“空间是任何权力运作的基础。”,福柯说,“某种空间形态的持续所指向出的是某种权力配置的持续。”在他看来,建筑、规划所形成的空间意象都是有其隐喻的,因为它们是和经济、政治或制度交织在一起,仅是利益的一部分。4.第三个演化阶段:从空间分析到社会理论(1973年至1980年代)(续)正是对权力的思考,使得福柯十分重视对于社会边缘空间的研究,这与百年前霍华德在“田园城市”图中为社会弱势群体留出的空间有着某种精神上的契合,而他的空间观中蕴涵的这种人文关怀精神恰好弥补了列斐伏尔过于强调结构主义方法论的不足。当强调阶级斗争的激进地理学逐渐消退之后,福柯关于权力和空间关系的分析是后现代地理学时代关注不平等社会问题的思想来源,如女性地理学、城市贫困等方面的研究,从而为人本主义地理学家们所接纳。4.第三个演化阶段:从空间分析到社会理论(1973年至1980年代)(续)

1973年哈维发表了《社会公正和城市》一书标志着激进地理学的形成。他的研究与以往对城市内部结构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以往的研究都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之上,接受资本主义制度这一现实,然后按照资本主义社会中发生的过程及事物间的联系来解释城市结构,哈维的分析则直接从社会制度这一更基本的层次上来进行。

80年代,激进地理学由批判进入到理论化时期。代表作如哈维的《资本的城市化》、麦茜的《劳动空间分工》等。4.第三个演化阶段:从空间分析到社会理论(1973年至1980年代)(续)另一方面,来自经济学的影响也日益加深,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扩展到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层面。发展经济学:50年代起的依附论、刘易斯、托达罗关于农村人口的迁移理论、增长极理论、起飞论、80年代的世界体系论影响了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形成核心-边缘理论、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科斯交易成本理论。科斯-威廉姆森-斯科特模式(城市形态与劳动分工的研究)

5.1980年代以来的进展

人文地理经历了许多有趣而基本的变化(GauthierandTaaffe,2002)。主要的变化包括对GIS技术的注意、发展、应用(Wheeler,1997)。与此同时,对先进统计和定量方法的应用开始减少(Wheeler,1993),而对定性衡量测度的应用开始增多。对地图的应用和对传统方法的依赖也已经消失(Wheeler,1998b,2001)。社会、文化地理学的兴起(Wheeler,1998a),拓宽了传统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开始涉及更宽泛的社会文化事务。表4《UrbanGeography》发表的经济类和社会人文类文章的对比细目

年份经济(%)社会、文化(%)其他(%)1980-198543.018.438.61986-199132.529.338.21992-199731.432.136.51998-2001*25.439.535.1平均33.029.837.1*这里是4年的阶段而不是先前的6年阶段资料来源:Wheeler编辑。

5.1劳动分工理论的演进从分工到劳动空间分工:人文地理学的诠释

部门空间分工:传统的劳动空间分工形式产品内空间分工:劳动过程空间分离的表现资料来源:源自Hayter,R.(1997),Fig5.10。制衣业、汽车产业和微电子产业分别是工业革命以来最典型的三种产业。上图展示了这三种产业不同的劳动过程,以及每一个工序的劳动属性。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跨国公司往往是根据各段工序的属性特征,将它们区位到不同的空间上,并用交通运输和信息通讯技术相互联结,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一般来说,资本密集型模块定位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而劳动密集型模块则会寻求低工资的区位。其中不同的区位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的比例多少也决定该地区所能承接到的模块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垂直空间分工和水平空间分工并存的格局。劳动空间分工:经济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统一社会地理学分析空间中的社会现象,研究社会类型与现象的区域分布并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探讨人地关系上强调社会因素对地区文化景观、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人口、聚落、社区、民族、宗教、语言行为和感应等方面的地理问题,并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5.2社会地理学的演进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城市结构的社会意义城市发展中的社会经济背景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意义与相互作用城市社会空间差异模式研究城市社会关系及其网络结构城市社会群体的隔离与集聚城市与不同性质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包括性别、种族等)城市空间与制度框架城市住房分配与居住结构城市服务的不平等与冲突城市情景中的环境与(特殊群体)行为邻里、社区以及地方的社会建设价值中立和价值介入价值中立的分析芝加哥学派,采用竞争、选择、迁移、支配等生态学原理解释城市不同地域空间的形成,形成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因子生态分析:社会区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法,用归纳法来对城市地域结构进行分层、分类。价值介入的分析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新韦伯主义研究,强调制度分析。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回顾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人类)行动和结构,个人与社会间的关系一直是困扰人们的核心问题之一。或将社会和社会结构置于个人之上,强调它们对个体行为绝对的制约作用;或将焦点聚于个体的行动、言语、动机上,认为它们才是解释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吉登斯认为:社会结构一方面由人们的行动所建构,同时它又是这种建构的中介,即结构的两重性。结构:不是指社会关系的内在网络模式,也不是隐藏在表层肌理之下的深层密码,而是指一整套“富有生成能力的规则与资源的系统。”由资源引申到权力关系。制度:由某一团体的绝大多数成员进行或认可的处于动态之中的实践活动。结构化理论首先将行动者视为参与建构社会生活进程的主体。由于行动者介入的是制度化的过程,社会生活的结构特性便对个体的活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社会系统的结构化指呈现为互动模式的结构与社会系统关系在结构的二重性过程中不断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后现代主义与地理学福柯:“空间被当作是死寂的、固着的、非辨证的、不动的。相反地,时间是丰富的、多产的、生命的、辨证的。”“目前的时代,可能基本上是空间的时代。我相信我们正处于一个时刻,在其中我们关于世界的经验,比较不是随时间展开的长远生命,而是一种连接各点,并且与自身的经纬相互交错的网络。”庞蒂:后现代主义要恢复那些被现存的各种文化形式、社会理论和认识论所排除的东西。空间属于被排除行列里的一员。后现代主义被诠释为对社会理论的批判,因为后者赋予时间和历史优先性,而后现代主义则表达了地理学和空间性的恢复。女性地理学鲍尔比等(Bowlbyetal.,1989)将女性主义地理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两个转折点:第一阶段称之为女性地理学(Thegeographyofwomen)阶段,1970年代中到晚期发端于法国,其任务是通过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批判以发展女性地理学,并进而使妇女登上历史舞台,理论上主要受到女权运动和福利地理学的影响,更多的是站在妇女的角度揭示城市空间结构的潜在矛盾。因为对女性的家庭需求和劳动市场需求往往是对立的,需要妇女同时兼顾时间和空间的安排。女性地理学1970年代末,女性主义地理学发生第一次转型,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中吸收理论养分以解释资本主义制度下地理、两性关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赖,这被称之为社会主义女性地理学(Socialistfeministgeography),活动的舞台也从法国转移到英国。社会主义女性地理学家主要在城市和区域的空间范围内研究,比较强调空间分离和地方性的研究。麦肯齐和罗斯(MackenzieandRose,1983)认为社会再生产的要求,妇女劳动力的类型以及不同阶级对妇女正当地位的不同认识这三个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城市化。麦茜(Massey,1984)则从区域水平上研究了便宜的女性劳动力对产业地理重构的吸引力。

女性地理学1980年代晚期,女性主义本身开始出现了多重意识形态立场的同时并存的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