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实甫的《西厢记》_第1页
王实甫的《西厢记》_第2页
王实甫的《西厢记》_第3页
王实甫的《西厢记》_第4页
王实甫的《西厢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实甫的《西厢记》一、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今北京市)。生卒年不详。他一生创作杂剧十四种。今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另外,《贩茶船》、《芙蓉亭》各存曲文一折。胡适曾考证《丽春堂》一剧是元人杂剧中最早的作品,尊王氏为杂剧之始。以《西厢记》“天下夺魁”。

二、“西厢”故事的演变王实甫《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0折,该剧取材于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改编的《西厢记诸宫调》(习称《董西厢》)。唐·元稹《莺莺传》(亦名《会真记》)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元·王实甫《西厢记》三、王实甫的创新体制的创新:1、突破传统杂剧四折的通例,扩展为五本二十折;2、突破一人主唱的通例。几个角色都可以唱;使用多种宫调,用韵广泛多变。题旨的改造:“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四、《西厢记》主题及故事梗概第一本《惊艳》《借厢》《酬韵》《闹斋》第二本《寺警》《请宴》《赖婚》《琴心》第三本《前侯》《闹简》《赖简》《后候》第四本《酬简》《拷红》《哭宴》《惊梦》第五本《捷报》《猜寄》《争艳》《团圆》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护相国灵柩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爱慕之情。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在寺中借厢住下。

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园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经过诗歌唱和,彼此更增添了好感。

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因而许愿:“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

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只许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约张生相会。当晚,张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气,训斥张生不礼貌,张生从此一病不起。红娘前来探望张生,暗示当夜莺莺一定前来相会,张生病即痊愈。深夜,莺莺来到张生书斋,与张生订了终身。此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崔夫人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摇说,张生已做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喜结连理。主题:具有反封建战斗性,一方面反对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要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另一方面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坚持理想的爱情标准。董解元强调“自古至今,自是佳人合配才子。”王实甫结局更加正面提出“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对传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否定。四、《西厢记》的人物形象莺莺张生红娘(一)崔莺莺1、大家闺秀她有着美丽的容貌,又诗词女红无所不能,却被寂寞地锁在深闺之中,无法驱散青春的苦闷。2、主动追求爱情。半推又半就、充满“假意儿”

——惊艳、联吟、酬简。3、热情而又冷静,聪明而狡黠。——《闹简》:“小贱人,这东西哪里将来的?我是相国小姐,谁敢将这简贴来戏弄我?我几曾惯看这种东西?告过夫人,打下个你个小贱人下截来。”“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有时一本正经,有时黠谲多端,有时又扭捏尴尬。莺莺形象具有两种不同的内心节奏,展示出她对爱情的追求,既是急急切切,又是忐忐忑忑。(二)张生书生轻狂志诚种傻角风魔汉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我死也。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娶妻。敢问小姐常出来么?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三)红娘热心机智泼辣帮助莺莺及张生传书递简。在拷红一场中,紧紧抓住老夫人的致命弱点,大胆接露了老夫人的虚伪、自私,抨击礼教的罪恶和腐朽。对于莺莺她不断的给以善意的讽刺,批评她的虚情假意的软弱,帮助她与礼教进行抗争。在《闹简》一折表现最为明显。对张生的妥协、软弱也有清醒的认识,幽默地称张生是“傻角”、是“银样蜡枪头”。老夫人:典型的封建家长制代表,封建礼教的维护者。赖婚,拷红,逼试。五、《西厢记》的艺术成就1、体制和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克服“四折一楔子”的形式,采取五本二十折的长篇形式,来表现完整的故事,使人物丰满。2、将复杂的矛盾冲突有机地组合为一个艺术体。采用双线复合结构,戏剧冲突由两部分组成,这些矛盾交错发展,一波三折、曲折跌宕,扣人心弦。3、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