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安全第一章_第1页
旅游安全第一章_第2页
旅游安全第一章_第3页
旅游安全第一章_第4页
旅游安全第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安全管理学14级旅游管理专业2015旅游学院第一章概述安全“安全”的定义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的危害的隐患。安全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安全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安全”的释义1:平安、无危险【出处】:汉焦赣《易林·小畜之无妄》:“道里夷易,安全无恙。”《百喻经·愿为王剃须喻》:“昔者有王,有一亲信,于军阵中,殁命救王,使得安全。”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有在大王之国者,朝廷不戮其家,安全如故。”“安全”的释义2:保护、保全【出处】:《晋书·慕容垂载记》:“孤受主上不世之恩,故欲安全长乐公,使尽众赴京师,然后脩复国家之业,与秦永为邻好。”《南史·陈纪下·后主》:“隋文帝以陈氏子弟既多,恐京下为过,皆分置诸州县,每岁赐以衣服以安全之。”“安全”的文字解读在古代汉语中,并没有“安全”一词,但“安”字却在许多场合下表达着现代汉语中“安全”的意义,表达了人们通常理解的“安全”这一概念。例如,“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安全”的文字解读《易·系辞下》这里的“安”是与“危”相对的,并且如同“危”表达了现代汉语的“危险”一样,“安”所表达的就是“安全”的概念。“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即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这是与人们的传统的安全观念相吻合的。“安全”的文字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安全为天”、“安全第一”的说法。安全伴随着人类社会始终,是人的一生中最基本的欲求;安全的主题是人,安全以人为本。“安全”的英文解析Safety和Security:两者都有平安、健康和安全的意思,意义上几乎没有多大区别;Safety更强调物态的、自然性的“硬安全”,如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技术安全等;Security则重在人文的、社会性的“软安全”,如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有施用制度措施等构建安全保障的意义,同时还含有心理上的安全可靠。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第一章概述风险“风险”的定义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等要素组成。换句话说,是在某一个特定时间段里,人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与实际出现的结果之间产生的距离称之为风险。风险源的定义及其分类能够带来风险的人或物,又或事件都可被视为风险源。(1)物质环境(physicalenvironment)是最基本的风险源,它是指由于自然环境和实物条件的变化导致的损失可能因素的出现。物质环境即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2)社会环境(socialenvironment):社会环境是指组成社会的个体的道德信仰、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社会结构和制度变化带来的风险因素的可能。

(3)政治环境(politicalenvironment)(4)法律环境(legalenvironment)(5)操作环境(operationenvironment)(6)经济环境(economicenvironment)

(7)认识环境(congnitiveenvironment)风险源可分为:相同的风险因素可能是由不同的风险源产生的。安全:对风险的可知可控安全,是相对风险而言的。如果我们知道哪里有危险,并且能控制这种危险不让它发生,或者发生后不让它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命财产,我们就认为我们是安全的。安全,就是对风险的可知可控。安全事故现代社会的风险接受三原则社会要发展,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我们就不能不从事工、农、商业等各项活动。没有现代大工业生产,我们就会倒退到神农氏时代,那时可是有很高的活活饿死的风险,那威胁,比起我们偶尔遇到一次车祸来,真不知要大了多少倍。所以虽然安全是我们的基本需要,但我们却不能贸然地宣称:“我什么风险都不接受。”一般来说,我们都会“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现代社会的风险接受三原则一项活动的风险能否接受,有三个指导性原则。1活动必须是正当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风险看成是损失的话,工业活动的所得必须大于所失,冒一点风险是值得的,也是必须的;2风险必须是可接受的,也就是说,所失必须有限的和暂时的,不允许对环境和社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后果;3由于人们对灾难性事故特别敏感,人们不能接受恐怖性很高的事故。现代社会的风险接受三原则当然,人们对风险的认识,与人们的知识水平有关,也与人们的经验有关。100多年前,当小汽车刚刚开上街头的时候,人们惊呼:“它比马车快那么多,撞死人怎么办?”满清政府末年,当第一条铁路在中国建成时,王公贵族们认为它破坏了风水,惊恐之极。当飞机初次上天的时候,人们担心它会掉下来把乘客摔个粉身碎骨。而现在,我们谁也不会放弃乘坐汽车、火车和飞机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第一章概述事故“事故”的定义事故是一种发生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的特殊事件,人类的任何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事故。事故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意外事件。由于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往往包括许多偶然因素,因而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质。在一起事故发生之前,人们无法准确地预测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什么样的事故。事故是一种迫使进行着的生产、生活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事故中断、终止人们正常活动的进行,必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某种形式的影响。因此,事故是一种违背人们意志的事件,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事件。事故是发生于预期之外的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或经济损失的事件。事故的分类1.按安全事故类别分类: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等。事故的分类2.按安全事故的伤害程度分类:轻伤,指损失1个工作日至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重伤,指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工作日;死亡,指损失工作日超过6000工作日,这是根据我国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和平均寿命计算出来的。事故的分类3.按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分类:(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事故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危险有害的环境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课堂讨论:典型旅游安全事故——侏罗纪公园惊魂!问题:该主题公园的风险源有哪些?事故类型为?事故原因是?对冒险型主题公园如何进行合理的安全管理?课程简介旅游安全课程简介旅游安全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介绍安全科学的各项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及其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即讲述典型旅游要素的风险分析及安全管理方法。本课程以阐述安全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各类安全工程现象的普遍规律为核心,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运用、典型安全问题的科学分析;通过学习其它安全工程学分枝的原理、方法及技术,从而进一步深入理解旅游安全学的内涵。课程安排课堂授课课堂案例讨论课后大作业期末考试安全问题与安全科学发展历程第一章第一节事物发展的流向自然流向在事物本身的动力作用下,事物按自然状态发展,也受随机因素的控制与调节。人为流向人类设法扼制事物发展的自然流向,使之向有利于人的方向流动。“自然流向”发展进程比“人为流向”发展进程不易发生事故,天人合一。不同时期的安全问题石器时代不同时期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自然灾害:雷、电、风暴、地震、水灾、火灾、野兽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人为灾害逐渐增多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各种新的灾难伴随这科技的发展而层出不穷信息时代?工业时代的典型人为灾害(一)大气污染大气污染进入人体呼吸道产生不适、呼吸器官障碍、运气管哮喘、肺癌等病症,甚至造成急、慢性中毒或死亡。(PM2.5,PM10)1985与1988年分别在南极与北极上空发现臭氧层空洞;导致有害的紫外线辐射进入地球等危害工业时代的典型人为灾害(二)核灾害-三大核事故法国安全机构负责人安德鲁-克劳德罗科斯塔则称:“福岛核电站事故比美国三哩岛到核事故更为严重,但不如切尔诺贝利核危机影响大”。切尔诺贝利核爆炸:1986年4月26日凌晨,就在这间4号反应堆的控制室里,操作员犯下了一连串致命错误。随后发生的爆炸至今仍危害着土地和生命工业时代的典型人为灾害据苏联官方公布,这起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卢布(约合29亿美元),如果把苏联在旅游、外贸和农业方面的损失合在一起,可能达到数千亿美元。同时,在核事故的危害下有33人死亡,300多人因受到严重辐射先后被送入医院抢救,有更多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辐射污染。为了防止进一步的辐射,苏联将28万多人疏散到了辐射区以外。发生在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此次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工业时代的典型人为灾害核灾害-日本福岛核泄漏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4月12日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提高至7级。这使日本核泄漏事故等级与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相同。工业时代的典型人为灾害(三)化学污染每天至少有2.5万人因饮用恶质水而死亡;由于自然环境严重污染,物种灭绝的速度逐渐加快;工业时代的典型人为灾害(四)航天航空工业灾害1986年1月1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后不久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工业时代的典型人为灾害(四)航天航空工业灾害飞机失事虽然次数少,然而生还可能性小,且造成社会影响大。工业时代的典型人为灾害随着我国通航产业快速发展,低空领域不断开放,飞行事故或许会如同现如今的车辆事故一样普及。2014年通航发生6起坠机事故,致7人死亡。2015年通航发生11起坠机事故,致11人死亡,事故发生数量同比上升83%。工业时代的典型人为灾害(五)交通运输事故工业时代的典型人为灾害(五)交通运输事故工业时代的典型人为灾害(五)交通运输事故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当时中国动车班次较密,一条铁轨上,车间距离为10分钟路程。7月28日,上海铁路局局长安路生表示,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分析,“7·23”动车事故是由于温州南站信号设备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遭雷击发生故障后,导致本应显示为红灯的区间信号机错误显示为绿灯。工业时代的典型人为灾害(五)交通运输事故:甬温线交通事故现场航拍工业时代的典型人为灾害在雷击造成温州南站信号设备故障后,电务值班人员没有意识到信号可能错误显示,安全意识敏感性不强;温州南站值班人员对新设备关键部位性能不了解,没能及时有效发现和处置设备问题,暴露出铁路部门对职工的教育培训不到位。事故反映出现场作业控制不力,温州南站电务值班人员未按有关规定进行故障处理,没能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事故反映出的设备质量、人员素质、现场控制等问题,说明铁路部门的安全基础还比较薄弱,这些问题反映出铁路部门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工业时代的典型人为灾害(五)交通运输事故我国汽车车祸死亡人数仍然居高不下,约10万人,居各国之首。工业时代的典型人为灾害(六)工业与矿山灾害各种工业灾害频发,炼油厂、化工厂爆炸事故频发;我国煤矿及非煤矿山的事故更是此起彼伏(王家岭);

工业时代的典型人为灾害(七)食品安全2006年以来,北京的福寿螺事件、武汉的人造蜂蜜事件、台州毒猪油事件、南京“口水油”沸腾鱼、上海瘦肉精中毒事件、河北的“苏丹红”鸭蛋、“嗑药”的多宝鱼、富含“三聚氰胺”的婴儿奶粉、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频频爆发。工业时代的典型人为灾害(八)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各国的能源结构依然以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这些含碳燃料在给人们提供相对廉价、安全的动力的同时,往往释放出大量的CO2,CO2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人类对于防范意外事故的认识与科学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宿命论经验论系统论本质论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无意识地被动承受主动对策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事后型的“亡羊补牢”预防型的本质安全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单因素的就事论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三个阶段从工业社会到20世纪50年代事故学理论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的安全科学原理火灾火灾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危害。火灾的划分等级火灾动力学简介火灾的双重规律火灾是一种灾害性的现象,其发生和发展规律具有随机性和确定性的双重特点。随机性所谓随机性主要是指火灾在何时、何处发生等是不定的,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它却遵循一定的统计规律确定性确定性则是指如果在某一特定场合下发生了火灾,火灾会按基本确定的过程发展;火灾燃烧、火烟流动等都遵循确定的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物质守恒等规律火灾的类型城镇火灾建筑火灾工厂仓库火灾交通工具火灾野外火灾森林火灾草原火灾厂矿火灾火灾的类型(按发生场所)室内火灾发展阶段室内火灾发展阶段火灾发展时间阴燃火灾初期轰燃充分发展减弱火灾燃烧特性参量与探测设备火灾是可燃物和助燃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伴有发热和发光的物理化学现象,该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烟雾、光、热和燃烧波称为火灾参量。常见灭火方式与灭火作用常见灭火方式消防车云梯车消火栓灭火弹灭火器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灭火的作用避免轰燃的出现抑制过高温度的出现控制火灾的蔓延减少损失灭火器的类型及作用干粉灭火器

主要用来扑灭易燃液体或电气用具失火。水剂灭火器主要用来扑灭木材、布料等的失火。严禁用来扑灭未截断电源的电器失火,或易燃液体(如汽油、酒精和食用油)的失火。显像管、电视机或电脑屏幕失火,即使截断电源,也不能使用水剂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可用来扑灭各类失火,但不适宜油炉失火或小火。泡沫灭火器

专用于扑灭易燃液体失火。挥发液体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各种物品上较大的火焰,包括电器失火。使用该种灭火器会挥发出有毒气体,故不宜在不通风处使用。城市火灾形势严峻的原因客观原因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发生了较大改变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大量涌现石化生产和储存设备广泛应用可燃物的组成形式发生了较大改变新型高聚合物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品的使用增加了居住场所的燃料载荷日益增长对能源的迫切要求和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安全防护之间的矛盾煤矿的过度开采、石化工业生产规模、储存、运输设备越来越大城市火灾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观原因火灾安全知识缺乏,意识淡薄,对火灾防治工作很不重视,消防管理制度不健全应当提高人们的火灾安全观念,加强火灾防治的科学与技术研究,提高消防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古镇(古建筑)消防安全概述背景据悉,中国现有123座历史文化名城、252个名镇、276个名村、8630家文物保护单位、3744个古村寨,基本都为木结构建筑,火灾隐患较为严重。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至今,全国文物古建筑共发生火灾1343起,其中由生活用火不慎和由电气原因引发的火灾居事故原因前两位,分别占总数的37%和21%,其他原因依次为放火、玩火、吸烟、雷击。2014年1月11日,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烧毁房屋242栋,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严重损毁。2014年1月25日,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报京侗寨发生火灾,烧毁了300多年的侗族大寨核心区域,烧毁房屋148栋957间。独特的建筑艺术,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背景背景火灾隐患大量存在,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传统古建筑防火技术防火保护层与防火涂料防火墙和防火间隔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重视解决消防水源避雷措施火灾造成13户103间建筑被烧,过火面积2243.46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万元。见洛个客栈、班布痕迹客栈、木府古驿客栈、古程原生螺旋藻店、伊亚珠宝、一棵树工艺品店、银器店…丽江古城火灾传统街区火灾,首要措施是控制火灾蔓延丽江古城火灾存在问题1.建筑耐火等级低

很多房屋之间的隔墙和围护结构全都是木板,耐火等级为四级。2.建筑密集、无防火间距

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为主,且大都连成一体,建筑连串,连片布置,有的是几十户甚至近百户连成一体。3.消防通道无法满足要求

丽江古城除五条宽2.2米~3.5米的主街外,其余街巷弯曲,道路狭窄,大一点的消防车根本无法进入。4.旅游人口多、管理难度大5.体制不健全、规范不明确皖南古建筑结构研究功能祠堂、会馆、府第、民居、坊楼等平面布局面状分布、线状分布、点状分布等建筑材料木结构、砖木结构、石木结构、砖石结构等典型建筑结构—堂追慕堂敬爱堂履福堂淳仁堂典型建筑结构—阁楼雉山木雕楼石芝阁天一阁典型建筑结构—天井笃修堂天井燕翼堂后进天井典型建筑结构—庭院、书房、卧室书房古民居庭院卧室

皖南古建筑中防火元素—封火墙古民居封火墙(马头墙)皖南古建筑中防火元素—防火门窗古民居水磨砖防火门镶水磨砖门楣水磨砖镶面古民居“口”字防火窗外侧内侧窗叶皖南古建筑中防火元素—屋顶

覃恩堂南屏民居

虹关古村

皖南古建筑中防火元素—火巷火

巷皖南古建筑中防火元素—太平池石板太平池追幕堂寝殿太平池石头太平缸消防安全分析——火源皖南古建筑常见起火原因:生活用火不慎电线电器设备起火雷击起火小孩玩火生产用火其他原因消防安全分析——可燃物皖南古建筑中可燃物分类:建筑材料装饰材料木材、堆放的杂物家用电气、电器线路皖南古建筑火灾危险性以砖、木、石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为主含水率低,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燃烧温度高、速度快皖南古建筑火灾危险性建筑布局复杂无防火间距或不足,火灾易于蔓延消防通道不畅,火灾扑救困难皖南古建筑火灾危险性古建筑在消防使用管理中存在着较多的隐患:火源管理不严、电线乱拉乱接等火灾后建筑物易倒塌,造成人员伤亡火灾对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火灾会造成不利的舆论影响基本模型单元封火墙屋檐天井二层阁楼前门模型内部结构透视图模型平面结构图FDS场景设计典型场景FDS计算结果100s时烟气浓度截面1典型场景FDS计算结果100s时烟气浓度截面2典型场景FDS计算结果100s时温度截面1典型场景FDS计算结果100s时温度截面2安全度与安全容量安全度:免于风险的程度(相对值,0<安全度<1)安全容量意指城市灾害在一段时期内不会对城市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安全保障系统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最高限度,可将之量化为城市对灾害的最大容忍度。绝对安全绝对风险01安全度安全度降低,安全容量超载以香格里拉独克宗火灾为例公共设备老化人口数量剧增产业形态改变自然条件变化管理条例过时防火意识缺乏消防配备不合城镇安全容量城镇安全容量可持续发展性可持续与可再生遗址上的发展:置之死地而后生可持续与可再生从文化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从传统技能到社会习俗等,众多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是形成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也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可持续与可再生阶段1:事故学理论认识论:事故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事故,以事故为研究的对象和认识的目标,在认识论上主要是经验论与事后型的安全哲学,是建立在事故与灾难的经历上来认识安全,是一种逆式思路(从事故后果到原因事件)。阶段1:事故学理论认识论:方法论的主要特征在于被动与滞后,是"亡羊补牢"的模式,突出表现为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对策方式。阶段1:事故学理论理论系统:基于以事故为研究对象的认识,形成和发展了事故学的理论体系;事故模型论因果连锁模型(多米诺骨牌模型)、综合模型、轨迹交叉模型、人为失误模型、生物节律模型、事故突变模型等。阶段1:事故学理论理论系统:基于以事故为研究对象的认识,形成和发展了事故学的理论体系;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论、能量意外释放论、能量转移理论、两(三)类危险源理论等;阶段1:事故学理论理论系统:基于以事故为研究对象的认识,形成和发展了事故学的理论体系;事故预测理论线性回归理论、趋势外推理论、规范反馈理论、灾变预测法、灰色预测法等。阶段1:事故学理论理论系统:基于以事故为研究对象的认识,形成和发展了事故学的理论体系;事故预防理论三E对策理论、事后型对策等。阶段2: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认识论:建立了事件链的概念,有了事故系统的超前意识流和动态认识论。确认了人、机、环境、管理事故综合要素,主张工程技术硬手段与教育、管理软手段综合措施,提出超前防范和预先评价的概念和思路。阶段2: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理论系统:由于研究对象和目标体系的转变,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发展了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系统分析理论FTA故障树分析理论、ETA事件枝分析理论、SCL安全检查表技术、FMFA故障及类型影响分析理论等。阶段2: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理论系统:由于研究对象和目标体系的转变,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发展了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安全评价理论安全系统综合评价、安全模糊综合评价、安全灰色系统评价理论等。阶段2: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理论系统:由于研究对象和目标体系的转变,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发展了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风险分析理论风险辨识理论、风险评价理论、风险控制理论。阶段2: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理论系统:由于研究对象和目标体系的转变,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发展了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系统可靠性理论人机可靠性理论、系统可靠性理论等。阶段2: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理论系统:由于研究对象和目标体系的转变,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发展了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隐患控制理论重大危险源理论、重大隐患控制理论、无隐患管理理论等。阶段2: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方法和特征:由于有了对事故的超前认识,该理论体系给出了比早期事故学理论更有效的方法和对策,如管理中的"五同时"原则;企业安全生产的动态“四查工程”等科学检查制度等。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指导下的方法,体现了超前预防,系统综合,主动对策等特征。阶段3:安全科学原理认识论:以安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人―物―能量―信息”的安全系统要素体系,提出系统自组织的思路,确立了系统本质安全的目标。通过安全系统论、安全控制论、安全信息论、安全协同学、安全行为科学、安全环境学、安全文化建设等科学理论研究,提出在本质安全化认识论基础上全面、系统、综合地发展安全科学理论。阶段3:安全科学原理理论系统:安全原理的理论系统还在发展和完善之中,目前已有的初步体系有:安全的哲学原理;安全系统论原理;安全控制论原理;安全信息论原理;安全法学原理;阶段3:安全科学原理理论系统:安全原理的理论系统还在发展和完善之中,目前已有的初步体系有安全经济学原理;安全组织学原理;安全教育学原理;安全工程技术原理等。阶段3:安全科学原理理论系统:目前还在发展中的安全理论还有安全仿真理论;安全专家系统;系统灾变理论;本质安全化理论;安全文化理论等。安全系统的结构关系安全系统是由人(Men)-技术(Technology)-环境(Environment)构成的复合系统,即MET系统,包括了7个基本子系统,基本元素结构关系如下图所示:

M:人子系统;

E:环境子系统;

T:技术子系统;

MT:人-机子系统;

ME:人-环境子系统;

ET:机-环境子系统;

MET:人-机-环境子系统。METMEMTETMET基本逻辑运算:与逻辑“只有当一件事(灯亮)的几个条件(开关A与B都接通)全部具备之后,这件事(灯亮)才发生”,这种关系称为与逻辑(与运算、逻辑与、逻辑乘)。基本逻辑运算:与逻辑基本逻辑运算:或逻辑“当一件事(灯亮)的几个条件(开关A、B接通)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之后,这件事(灯亮)就发生”,这种关系称为或逻辑(或运算、逻辑加)。基本逻辑运算:或逻辑基本逻辑运算:非逻辑一件事(灯亮)的发生,是与其相反的条件为依据,这种关系称为非逻辑(非运算、逻辑非)。基本逻辑运算:非逻辑基本变量与逻辑函数z=F(abc…)其中,a,b,c…为输入变量,z为输出变量,是a,b,c…的逻辑函数;在逻辑代数中,不管是变量还是函数,它们均只有两个取值(0与1)。含义:决定事件是否发生的条件只有两种可能:具备和不具备,事件也只有两种可能:发生和不发生。真值表描述逻辑函数,各个变量取值组合和函数值对应关系的表格叫作真值表,逻辑基本函数的真值表如下:布尔代数的运算法则布尔代数中的变量代表一种状态或概念,数值1或0并不是表示变量在数值上的差别,而是代表状态与概念存在与否的符号。(1)幂等原则A+A=A(或A∪A=A)A·A=A(或A∩A=A)布尔代数的运算法则布尔代数中的变量代表一种状态或概念,数值1或0并不是表示变量在数值上的差别,而是代表状态与概念存在与否的符号。(2)交换法则A+B=B+A(或A∪B=B∪A)A·B=B·A(或A∩B=B∩A)布尔代数的运算法则布尔代数中的变量代表一种状态或概念,数值1或0并不是表示变量在数值上的差别,而是代表状态与概念存在与否的符号。(3)吸收法则当B为A的子集,则A+B=A,且A·B=A布尔化简方法:反复运用布尔代数法则;程序:代数式如有括号应先去括号将函数展开;利用幂等法则,归纳相同的项;充分利用吸收法则直接化简。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现象,称为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不发生的现象,称为不可能事件(Ø);

在相同的一组条件下,进行一系列的试验或观察,而每次试验或观察的可能结果不止一个,在每次试验或观察之前无法预知确切的结果,即呈现出不确定性,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也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事件”。

A随机事件的关系和运算与集合的关系和运算相同;事件的相互关系和运算维恩图(Venndiagram)

——

A

包含于B

事件A发生必导致事件B

发生AB

事件的包含

记号

概率论

集合论

Ω

样本空间,必然事件空间

φ不可能事件空集

样本点

元素

AB

A发生必然导致B发生A是B的子集

AB=φA与B互不相容A与B无相同元素

AB

A与B至少有一发生A与B的并集

AB

A与B同时发生

A与B的交集

AB

A发生且B不发生A与B的差集

A不发生、对立事件A的余集事件的运算法则流变和突变综合起来形成流变-突变理论,它描述了事物诞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流变-突变理论的背景知识流变:该词来源于古希腊,表示“万物皆变、万物皆流”;突变:事物从临界破坏点向前发生的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