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二讲-王瑞朋2014年9月5日_第1页
《教育学》第二讲-王瑞朋2014年9月5日_第2页
《教育学》第二讲-王瑞朋2014年9月5日_第3页
《教育学》第二讲-王瑞朋2014年9月5日_第4页
《教育学》第二讲-王瑞朋2014年9月5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第二讲王瑞朋一、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在原始社会中,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的经验很简单,这时就很难寻找得到教育学的端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产生了文字,出现了学校,人们的教育经验逐渐丰富,教育工作日益复杂,越来越需要对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对教育经验加以总结,这样就产生了教育学。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的独立形态时期;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代的一些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都混杂在他们的哲学著作或政治著作、语言记录中。如《论语》一书,其中就有很多的孔子关于教育的论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散记在他的政治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Plato,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柏拉图认为,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柏拉图认为这些都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7岁以后,儿童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等。从20~30岁,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出特殊兴趣的学生就要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与和声学等学科,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使他开始探索宇宙的奥妙。柏拉图指出了每门学科对于发展抽象思维的意义。他主张未来的统治者在30岁以后,要进一步学习辩证法,以洞察理念世界。经过5年后,他就可以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王了。《论语》一书中,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学、思、行相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启发诱导的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时必须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然对知识已经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因材施教的方法,《论语》中有一则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事例,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家里有父兄,怎么能自作主张就去做呢?”冉求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当然应该立即去做。”公西华对此很不理解,孔子告诉他说“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去做。子路遇事轻率,所以要抑制一下使他审慎些。”这一个具体的事例,表明孔子能区分学生的不同特点,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因材施教。要求学生实事求是的教学方法。孔子曾对子路说“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文只有1229个字,却内涵丰富,十分精彩。《学记》中有两段经典的话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促进)也。”

在我国封建社会,涌现了不少优秀的教育著作,像荀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朱熹关于读书法的《语录》等,对师生关系、如何读书与学习,都作了精湛的论述。比如,荀子论述学习知识的过程,重在积累,需要坚持不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再比如,《师说》中,韩愈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再比如,朱熹所制定的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其中引用《中庸》里的话语,写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对学习过程的深刻描述。(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资产阶级教育家为了阐明他们的教育主张,总结教育方面的经验,写出了一些教育著作,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比较独立的学科。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从而使智慧得到全面的发展。他主张学习广泛的知识,掌握学科知识的精粹;强调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语言的学习;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等。在其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地讲,这本书“它阐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1762年,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以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为“模特儿”,按个体生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可以说,卢梭对教育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变革。《爱弥儿》书中的名言:“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它在继续不断地锻炼孩子;它用各种各样的考验来磨砺他们的性情;它教他们从小就知道什么是烦恼和痛苦。通过这些考验,孩子便获得了力量;一到他们能够运用自己的生命时,生命的本原就更坚实了”。1776年到1787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经先后四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较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后来,赫尔巴特接替了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的教育学教席,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本书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该书分为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教学、德育四个部分。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曾一度风行世界,对很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赫尔巴特明确提出了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在他看来:“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他在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学理论,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道德教育理论,从而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在这一阶段,教育学已经具有独立的形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教育问题的论述,逐渐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说明,重视教育要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天性,开始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论述教育问题。但是,这一时期的教育家们未能运用实证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因而,他们的教育著作还没有达到真正科学化的地步。(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学、伦理学、政治学等经验学科逐渐兴起。这些学科对教育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教育学不仅从这些学科中吸取有关的研究成果,而且逐渐利用社会学所常用的实证方法和心理学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使教育学不再仅仅是根据一定的理想和规范去考察教育,而是从教育事实出发,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与研究,从而使教育学向着实证的社会科学转化,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1861年,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的《教育论》出版。斯宾塞是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者,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他强调生理学、卫生学、数学、机械学、物理学等实用学科的重要性,反对古典语言和文学的教育。斯宾塞的教育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倡科学教育,反对古典主义教育;提倡自主教育,反对灌输式教育;提倡快乐和兴趣教育,反对无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斯宾塞终身未娶。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两位朋友。一个朋友问他:“你不为你的独身主义后悔吗?”斯宾塞愉快的答道:“人们应该满意自己所做出的决定。我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满意。我常常这样安慰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有个女人,因为没有做我的妻子而获得了幸福。”20世纪初,欧美的教育学者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出现了“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这个术语是由德国的梅伊曼在1901年首先提出的。他认为过去的教育学是概念化的,往往与实际相抵触,为了防止仅仅根据理论和偶然经验下结论,必须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另一位德国教育家拉伊在1908年出版的《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这种教育学说是杜威所创立,其代表著作是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是在批判脱离儿童生活的、以教师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基础上提出来的。在他看来,传统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消极地对待儿童,机械地使儿童在一起,课程和教学法的划一。概括地说,重心在儿童以外,重心在教师和教科书,唯独不在儿童自己的直接的本能和活动。”杜威心目中的教育是把“教育的社会方面放在第一位”,而学校生活的组织则以儿童为中心。1919年,中国有五个学术团体联名邀请杜威东游。当时虽是北洋政府统治,但是民间学术社团与外国人交往却无任何限制。五个教育团体请他到北京、上海、南京和其它几个城市讲演,他也接受了。发起这件事的是胡适、蒋梦麟(十五年的北大校长)、陶行知等杜威的弟子,代表江苏省教育会、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知行学会等五个团体。他在中国的时间总共是两年又两个月,就是从1919年5月到1921年7月。杜威提出了两个非常著名的口号:“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1、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的过程,而不是为将来生活做预备。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没有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他反对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目标。2、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1963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了他的《教育过程》这本著作。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他还认为,学科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命题:“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他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通过发现来学习。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对于选编教材,发展学生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1975年,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一书出版,这本书全面阐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的体系。通过实验,他批评了苏联传统的教学理论对发展学生智力的忽视,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赞科夫的教学理论对苏联的学制和教育改革,一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提到了一条教学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学生有好、中、差三种类型。赞可夫认为:差生之所以差,主要是他们的发展水平低,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学习信心,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薄弱。而教师对待差生的传统办法就是补课,反复做机械的练习。结果,差生的负担更重,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中,差生见到的东西少,想到的东西少,因而学习的东西少。智力活动的减少,又使得发展水平难以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要促进差生的发展,教材必须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学要以实验为基础,多做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用知识本身来吸引学生,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体会到克服学习困难后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喜悦,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教育学科的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许多分支,普通教育学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普通教育学,通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我们的教育学教材就是一本关于普通教育学的书。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一)历史法所谓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察,以清楚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二)调查法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教育调查是了解教育情况,研究教育问题的基本方法。它对于制定教育规划,检查教育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调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经常采用的有如下几种:1、观察。观察应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即尽量地做到不使被观察的对象受到干扰。2、谈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