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7304-2000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是中国国家标准之一,该标准规定了采用电位滴定法来测定石油产品及润滑剂中酸性组分含量的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石油产品与润滑剂,包括但不限于矿物油、合成油以及含有添加剂的润滑油等。

根据此标准,酸值定义为在特定条件下,将1克试样完全中和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这里提到的“特定条件”指的是使用适当的溶剂体系(如异丙醇-甲苯混合物),以确保样品中的所有可滴定酸都能被有效检测到;同时选择合适的指示电极(例如玻璃电极或银/氯化银电极)作为测量工具,通过记录滴定时溶液pH值的变化来确定终点。

整个测试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准备工作:清洗并校准所用仪器设备;
  • 样品处理:按照规定比例取样,并加入适量的溶剂溶解;
  • 滴定操作:向样品溶液中缓慢滴加已知浓度的标准碱溶液直至达到预定的电位变化点;
  • 结果计算:基于消耗的标准碱溶液体积及其浓度,结合试样的质量,计算出最终的酸值结果。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7304-2014
  • 2000-08-28 颁布
  • 2001-03-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7304-2000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_第1页
GB/T 7304-2000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_第2页
GB/T 7304-2000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7304-2000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75.080E3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304—2000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PetroleumproductsandlubricantsDeterminationofacidnumberPotentiometrictitrationmethod2000-08-28发布2001-03-01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GB/T7304—2000本标准等效采用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D664—1995《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电位滴定送)》对GB/T7304—1987进行修订。本标准与ASTMD664—1995的差异:1)名称不同:ASTMD664—1995的名称为《石油产品酸值测定的标准方法(电位滴定法)》:本方法为《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2))增加国产普通型参比电极;ASTMD664—1995中的参比电极为套管式:然而由于国产套管式参比电极很少.因此在本方法中规定套管式参比电极和国产通用型参比电极皆可使用。3)参比电极内液不同:ASTMD664—1995中参比电极内液为饱和氯化钾水溶液,而本方法中参比电极内液为饱和氯化钾异丙醇溶液。4)本标准在配制氢氧化钾异丙醇溶液时.加入了少量的氢氧化钡,所用的异丙醇为分析纯的异丙醇,水含量不超过0.2%,而ASTMD664—1995中未加氢氧化钡.所用异丙醇的水含量小于0.1%。55)本标准增加附录A(提示的附录)本标准对GB/T7304—1987的修订要点是:1.方法名称由原来的《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测定方法(电位滴定法)》修订为《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22.本方法取消了原标准的碱值测定部分。3.本方法精密度增加了自动电位滴定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兰州炼油化工总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亚斌、高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GB/T7304-2000(电位滴定法)代替GB/T7304-1987PetroleumproductsandlubricantsDeterminationofacidnumberPotentiometrictitrationmethod1范围1.1本标准适用于测定能够溶解于甲苯和异丙醇混合溶剂的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的酸性组分。这些酸性组分在水中的离解常数要大于10-".离解常数小于10-°的极弱酸不产生干扰.但水解常数大于10-的盐类将会参与反应。住:新油或使用过的油品中,酸性组分包括有机酸、无机酸、酯类、酚类化合物、内脂、树脂以及重金属盐类、铵盐和其他的弱碱的盐类、多元酸的酸式盐和某些抗氧及清净添加剂。1.2本标准可以显示油品在氧化条件下发生的与颜色和其他性能无关的相对变化。尽管滴定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但此方法不能用于测定油品的绝对酸值以预测在使用条件下的性能,酸值和轴承腐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注:用电位滴定法测得的酸值的结果和用GB/T4945—1985(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测定法(颜色指示剂法)》及SH/T0163—1992《石油产品总酸值测定法(半微量颜色指示剂法)》所测得的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一部分,除非在标准中另有明确规定,下述引用标淮都应是现行有效标准。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SH/T0079石油产品试验用试剂溶液配制方法3定义3.1酸值acidnumber(也称总酸值,TAN)滴定1g试样到终点时所需的碱量,以mgKOH/g表示注:在此方法中·碱的用量是以每克样品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毫克数表示。滴定溶解在溶剂中的样品时,从仪器的初始电位开始滴定,以相应的新配无水碱性缓冲溶液的电位值或有明显突跃的电位值作为滴定终点。3.2强酸值strongacidnumber(SAN)中和1g试样中强酸性组分所需的碱量,以mgKOH/g表示。1满定强酸值时,将溶解在溶剂中的样品从仪器初始电位滴到相应的新配非水酸性缓冲溶液的电位值或满至本标淮中规定的明显突跃点时所需的碱量。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