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民主主义革命30年_从五四运动到解放战争的胜利
历史概述:
与苦难悲壮的旧民主主义革命80年历史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30年,却是一段让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30年。经过中国人民30年的浴血奋战,先后消灭了北洋军阀,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第四讲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五四新文化运动(广义与狭义)◆新文化运动
内容与性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以资本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其性质是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运动。
意义与反思: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封建传统思想文化的猛烈冲击,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与思想解放运动,为西方的现代民主与科学等新思潮在中国的传播,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对“西化”与传统的态度?(“西化”是不是现代化?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西化”?在现代化过程中还要不要保持历史与民族传统?怎样保持历史与民族传统?)
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需要“西化”,但不能“全盘西化”。传统文化有糟粕,但也有精华。而西方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待古今中外的文化,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简单的“全盘西化”。◆五四运动
内容与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意义与反思:五四运动不仅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更重要的是涌现出了一批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先进知识分子,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得到广泛传播,推动了工人阶级走上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干部准备。
怎样看待五四运动中“救亡压倒了启蒙”?
在评价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问题上,有人赞扬五四学生爱国运动而反对新文化运动(如蒋介石的《两个中国之命运》),有人则认为“五四运动对新文化运动来说,实在是一个挫折”(胡适语)。海内外也有人因为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密切关系而试图贬低五四运动。其中就提出了“救亡压倒了启蒙”的问题。救亡与启蒙都是中国所必须的,而五四运动发生后确实是救亡压倒了启蒙。虽然中国很需要启蒙,但当时的中国更迫切需要的是救亡,因为启蒙是发展问题,而救亡却是生存问题。在生存与发展问题上,发展理所当然要让位于生存。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传播过程
五四运动前的初步传播(1899-1918)传教士→留日学生→资产阶级革命家(盲目性;批判性)。五四运动中的广泛传播(1918-1921)涌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等);成立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组织;创办了许多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刊物;翻译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传播原因?
客观原因:第一,工人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第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与各种新思潮的涌入。第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打压。
主观原因:第一,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第二,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的迫切需要。第三,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念与广泛宣传。◆历史启示?第一,马克思主义是在开放、比较中被人们所认同和选择的。第二,马克思主义是在批评、斗争中逐渐取得革命指导地位的。第三,马克思主义是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中共创立的历史背景(必然还是偶然?)◆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与官僚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历史呼唤着新型革命政党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工人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五四运动的爆发。现实提供了新型革命政党创立的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中共创立的过程、意义与特点◆过程: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中共一大的召开。◆意义: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方向;速度;保障)。◆历史特点:
积极方面:中共一创立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受到第二国际改良主义的错误影响;比较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的实践。
消极方面:理论准备不足;小资产阶级影响较深。
中国革命既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什么要由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
一般来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是由资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如英法美等)。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却不能由资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这是因为: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无法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获得胜利。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科学理论作指导,以先进阶级为基础,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革命政党。只有这样的政党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三、中国革命的新面貌
1、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党的革命纲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2、工人运动的发动: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3、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第一次国共合作:共产国际的推动;中共与孙中山的转变;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国民革命: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的破裂: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
◆
历史启示:
第一,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第二,在政党利益与国家利益问题上,政党利益应服从于国家利益,短期利益应让位于长远利益。第三,在政党合作中,要学会团结、妥协、斗争。
下一讲: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思考题:
1、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怎样认识中共历史上的“左”倾错误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危害?
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共和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阅读文献和参考资料
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
2、陈绍禹:《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节选)(1931年2月)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11月7日)
4、毛泽东:《论新阶段》(节选)(1938年12月)
5、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节选)(1945年4月20日)第五讲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中国革命发展道路选择的理论依据与历史背景
1、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道路理论:最初,马克思、恩格斯极力主张无产阶级只有用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但在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相对平稳发展时期后,他们强调无产阶级要采取各种斗争手段,包括议会斗争等合法手段同资产阶级作斗争。具体采用什么方式要看当时的历史条件和阶级斗争形势。
因此,他们指出,无产阶级应当向各个资产阶级政府声明:“在我们有可能用和平方式的地方,我们将用和平方式反对你们,在必须用武器的时候,则用武器。”
2、国际经验:苏联十月革命道路的胜利。
3、国内背景◆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对外长期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没有民族独立;内部长期遭受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没有民主自由。◆民主党派的救国方略:实业救国、科技救国、文化救国、教育救国等。这些主张无一例外都遭到了失败。
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八七会议”与各地工农武装起义
◆“八七会议”: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选举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各地工农武装起义: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国共破裂后,中共在全国各地先后举行了大大小小一百多次武装起义,但大多数起义都遭到了失败。
2、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形成过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抗日战争时期基本成熟→解放战争时期进一步发展。◆主要内容:(1)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2)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共产党的领导、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3)首先占领农村,然后逐渐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
3、中国革命新道路形成的意义:从理论意义来说,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道路理论的重大发展;从实践意义来说,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4、理论思考: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第一,这是中国的国情(专制统治;发展不平衡)决定的。第二,中国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是农民。第三,中国革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农民的土地问题。
三、“生死攸关”的遵义会议
1、“左”倾错误的危害◆三次“左”倾错误:第一次是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第二次是以李立三(原名李隆郅)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第三次是以王明(原名陈绍禹)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左”倾错误的危害:使党、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遭受了重大损失,尤其是第三次“左”倾错误几乎将中国革命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中共为什么连续发生“左”倾错误?
客观原因:国民党对中共的残酷镇压;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共产国际和苏共的影响。
主观原因:背离实事求是的原则,严重脱离中国的国情,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共产国际的指示。
2、遵义会议的召开◆五次反围剿的不同结局: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与第五次反围剿的惨败。◆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主要是解决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在军事问题上,批判了博古、李德的单纯防御路线,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作战基本原则;在组织问题上,改组了党和红军的领导,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第一,在极端危难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第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标志着中共已从幼年走向成熟。
下一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思考题:
1、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与深刻启示是什么?2、如何正确评价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3、怎样看待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以及它在中华民族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上的意义?
阅读文献和参考资料
1、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筹备会宋庆龄等:《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1934年4月)
2、毛泽东:《论持久战》(节选)(1938年5月)
3、《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1937年8月25日)
4、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国军作战指导计划》(1937年8月20日)
5、《限制异党活动办法》(1939年1月)
6、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节选)(1945年4月24日)
7、胡锦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05年9月3日)第六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侵华与国内时局的演变
1、日本灭亡中国的图谋:
侵略和独占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基本国策。
1927年6月27日,日本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召集所谓“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要》,确立了把“中国本土及满蒙”纳入日本远东防御体系,首先将“满蒙”与中国本土分离,以“武力解决满蒙问题”的方针。同年7月25日,田中向裕仁天皇提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侵略中国、争霸世界的行动计划。
2、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日本为了实现侵略中国与征服世界的野心,从1931年9月18日到1935年底,先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和“华北事变”等一连串的侵华事件。
3、抗日救亡运动与西安事变的发生
◆抗日救亡运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广大工人、农民、青年学生、知识分子面对亡国灭种危难,义无反顾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及一部分国民党地方将领也加入了抗日行列,掀起了一股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
◆西安事变: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和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抗日爱国将领张学良与杨虎城毅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结束了国共两党长达十年的血腥内战,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创造了有利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国内外各种观点)?第一,张、杨两位将军的抗日爱国情怀。第二,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全国人民“结束内战,一致对外”的强烈要求。第三,苏联等国际力量的影响与斡旋。第四,蒋介石的被迫转变。
二、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1、第二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七七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的爆发,促使蒋介石最后下了联共抗日的决心。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明确表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9月22日,国民党终于通过中央通讯社发表了延搁已久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并作出了两党共同抗日的保证。至此,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征:没有共同的组织和纲领;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与军队;广泛的民族性与复杂的阶级性;复杂的国际环境。◆从第二次国共合作看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前景:
必要性:台独势力的滋长;美日以台制华的图谋
可能性:全球华人的心愿;国共两党的共识;经济利益的驱动;对台政策的调整。2、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抗战(过去的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忻口抗战、凇沪抗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正面战场的地位: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正面战场的作用:从七七事变到武汉失守的15个月里,国民党正面战场面对凶残的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表现了空前的爱国激情和无畏的牺牲精神,伤亡达80余万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使日军伤亡近40万人,使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宣告破产。(据网上资料,八年抗战里,国民党军队与日军进行大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00余次,小规模战斗38,000余次,阵亡将士380万人,内有少将以上达206名,将领以下之团、营、连、排长数以万计,共歼灭了日伪军100万以上。击毙日军将领一百二十多名。)
3、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中共的抗战路线与方针:与国民党实行的以政府抗战为主的抗战路线相比,中共实行的是人民战争的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方针。◆敌后战场的抗战:一是直接抗战(平型关战役、阳明堡战役、百团大战等);二是协助国民党抗战;三是发动人民群众抗战。◆怎样看待中共实行的游击战争的战略作用?(国民党的攻击;中共党内的分歧)第一,在抗战初期有效保持和发展了人民革命力量。第二,在抗战中后期起到了坚持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
1、胜利意义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日军大本营指挥官梅津美治郎与盟军代表在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
9月9日,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代表何应钦在南京主持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军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抗日战争终于以日本的彻底失败和中国人民的完全胜利宣告结束。
第一,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敌人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第二,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迅速壮大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第三,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胜利原因(海内外各种观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内外各种力量团结奋战的结果。首先,从国内来说,最根本的是中国人民长期不屈不挠地坚持抗战的结果;是国共两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团结奋战的结果。其中中共起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其次,从国外来说,是世界各国人民互相支援,共同奋战的结果。其中苏美两国的贡献最大。
怎样正确对待历史上的中日问题与现实中的中日关系?第一,既要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又要保持必要的理智。第二,既要牢记日本侵华历史,提高警惕,联合亚洲各国人民,坚决反对日本走军国主义道路。又要放下历史包袱,面向未来,保持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
下一讲:新中国的诞生思考题:
1、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什么要提出争取和平发展的前景?(必要性与可能性)
2、国民党在大陆垮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说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
阅读文献和参考资料
1、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1945年8月13日)
2、《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9月13日)
3、《中国民主同盟一届三中全会宣言》(1948年1月19日)
4、李济深、沈钧儒等:《对时局的意见》(1949年1月22日)
5、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通过)第七讲新中国的诞生
一、战后国内和平谈判与国共关系的破裂
抗战胜利后,国际国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国际局势来说,一方面,帝国主义力量遭到了很大削弱,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力量却得到了很大发展。这种力量的变化造成了美苏对峙的新格局。从国内来看,一方面,中日民族矛盾得到了基本解决,但另一方面,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这种矛盾集中表现为将中国引向何处去?即维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现状,还是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民主、统一、独立、富强的新中国。为此,国内各个政党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1、战后各党派的政治主张◆国民党:一方面坚持专制独裁的政治统治,另一方面又玩弄和谈伎俩(三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民主党派:坚持“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将中国引向英美式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共产党:坚持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主张通过和平的道路实现中国社会政治的改革,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三大主张评析:国民党的主张不好;民主党派的主张不可行(经济、政治基础);只有共产党的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因而也是可行的。
2、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以及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乘飞机到达重庆,与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谈判。
谈判的焦点是关于中共领导的政权和军队问题。国民党要求中共交出政权和军队,共产党要求国民党先废除专制独裁统治,然后再交出政权和军队。经过43天的艰巨谈判,于10月10日通过了《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纪要》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大计。重庆谈判虽然没有解决多少实质性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意愿,对于争取国内和平发展的前景仍有重要的意义◆政治协商会议根据重庆谈判达成的协议,1946年1月10日,由各党各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这次会议的焦点仍然是关于政权和军队问题。国民党提出先军队国家化,然后才能政治民主化。共产党提出先政治民主化,然后再军队国家化。民盟则主张全国所有的军队应即脱离任何党派关系,而归国家统一领导。经过多方努力,会议最后通过了关于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5项议案,使会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国共关系的破裂
由于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的既定方针,在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前后,蒋介石就制造了一系列破坏和谈的军事政治事件(上党战役、邯郸战役等;“一二•一惨案”、沧白堂事件等)。在作好了各种准备后,1946年6月国民党悍然撕毁和谈协议,指挥百万大军进攻中原解放区,国共内战正式爆发,抗日战争中建立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
二、国民党统治的全面危机与中间道路的破产
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和平团结建国的强烈愿望,悍然发动内战,不仅遭到了全国人民坚决反对,也引发了国民党统治的全面危机。
1、国民党统治的全面危机◆军事危机:内战初期,蒋介石企图凭借其军事优势,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以百万之师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试图在3~6个月内,彻底消灭人民解放军。但从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到1947年2月8个月的作战中,国民党军不仅没有消灭人民解放军,反而被解放军消灭71万余人。
从1947年3月开始,国民党被迫放弃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共虽然主动撤离了延安,但短短3个月后,就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从1947年6月开始,人民解放军由被动防御转为战略反攻。从6月30日起,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由陈庚、谢富治率领的太岳兵团和由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三路大军38万余人组成“品”字型阵势,挺进中原,向国民党军发动了战略反攻。与此同时,东北、华北野战军也在各条战线发起强大攻势,迫使国民党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从1947年7月到1948年6月,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战略反攻,共歼灭敌人152万余人,取得了战略进攻的伟大胜利。从此,国民党军士气大挫,迅速陷于空前的军事危机之中。
◆政治危机
国民党坚持独裁、坚持内战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全国各阶级、各政党的强烈反对,使国民党陷于全民包围之中。
1946年11月15日,国民党在南京擅自召开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由于共产党和民盟等多数民主党派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的反对,国民党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共和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打压和迫害,先后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下关惨案、李闻惨案,并发布“戡乱建国”号令,通缉中共领袖毛泽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至此,国民党的法西斯独裁面目已暴露无遗。◆经济危机:随着内战的扩大,军费猛烈增加,导致国民党统治的经济危机也日益加深。一是通货恶性膨胀,物价疯狂上涨。(1946年国民党的财政赤字为50450亿元,1947年就增加到289000亿元,1948年则猛增到2600000亿元。)二是工商企业大批倒闭。(据统计,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7年,上海、天津、重庆、汉口和广州等20多个城市,工厂和商店就倒闭2.7万多个。)三是农业经济日益破产。(由于国民党军在战争中的大量伤亡,需要不断补充兵源,就在农村横征暴敛,抓兵派夫,造成广大农村田园荒芜,农业生产严重衰败。)四是人民生活极度贫困。(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飞涨,加上政府的各种苛捐杂税,导致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据不完全统计,1946年,全国活活饿死上千万人口,灾民达一亿以上。)
军事危机、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不断加深,使国民党的统治迅速陷于分崩离析之中。2、中间路线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所谓中间路线是指由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一种介于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治国主张。他们既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独裁统治,也反对共产党的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路线,主张在中国走英美式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中间路线代表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上为反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制独裁统治作出过积极贡献,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其主张严重脱离了中国的国情,是注定不能实现的。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以摧枯拉朽之势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垮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1、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伟大的战略决战: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共集中优势兵力,相继发动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三大战役共歼敌154万余人,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赖以生存的军事基础。◆南京政府的垮台三大战役结束后,蒋介石眼看大势已去,决定以退为进,发出了“和谈”要求。中共洞悉蒋介石的“和谈”意图,为了减少战争的破坏与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另一方面又作好最后用战争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买东西的学问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 《静女》《涉江采芙蓉》联读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第三单元第十五课《公式与函数》说课稿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1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2025年房产销售佣金返利合同3篇
-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2025年建筑工程项目介绍合同3篇
- 2025年度绿色低碳示范项目承包合同2篇
- XX工程联建双方合作合同(2024版)版B版
- 专用于负债的财务担保协议2024版B版
- 2025年苏教新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燃气有限公司工程部管理制度汇编
- 2024年中国干粉涂料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自考)经济学原理中级(政经)课件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全面)
- 调解行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 科创板知识题库试题及答案
- GB/T 3324-2024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 NGS二代测序培训
- 《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材料化学专业)
- 小红书食用农产品承诺书示例
- 钉钉OA办公系统操作流程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