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绿色食品产地选择与环境质量评价_第1页
第二讲绿色食品产地选择与环境质量评价_第2页
第二讲绿色食品产地选择与环境质量评价_第3页
第二讲绿色食品产地选择与环境质量评价_第4页
第二讲绿色食品产地选择与环境质量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食品产地选择和环境质量评价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调查与选择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质量监测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质量现状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污染控制讲述要点第一节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调查与选择

绿色食品产地:是指绿色食品的初级农产品和农产品深加工原料的生长地,比如小麦、蔬菜的种植地块,畜禽养殖场地和渔业养殖场地等。

产地要素:生物、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组成

绿色食品产地的选择:是指在绿色食品开始生产之前,对产地生态环境条件的调查和现场考察,对场地的环境监测和环境现状质量评价,并通过环境质量的现状评价,对产地环境质量是否适合生产绿色食品作出合理的判断。绿色食品产地的建设:绿色食品产地的建设是指对已经确定为绿色食品的产地或备用产地进行生态建设与环境污染控制,使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一、绿色食品产地选择的任务和意义

按照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的绿色食品管理办法,为保证绿色食品生产全过程符合绿色食品的标准的有关规定,各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受理申请后,按中心制订的考察要点及企业情况调查表的内容,对申报企业的产地进行实地考察,根据考察结果确定是否安排环境监测。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与选择的目的和意义

农业生产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农业环境收到污染,破坏,就会影响到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绿色食品产地是绿色食品初级产品或加工品原料的生产地,产地生态环境条件是影响绿色食品产品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发绿色食品,必须通过调查,合理选择绿色食品产地。1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选择的目的

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目的是科学、准确地了解产地环境,为优化监测布点提供科学依据2.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指导思想产地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的区域(边远地区是绿色食品产地的首选区域;未受污染或污染较轻的城市郊区,是“相对清洁区”)3.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选择的任务

为其产地的环境监测和质量评价作技术准备

(1)现场踏勘,为正确的布点采样做好准备(2)现场调查,初步评估产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后续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二、绿色食品产地选择的标准要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绿色食品产地应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的地区,应尽量避开繁华都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对大气的要求对水的要求对土壤的要求二、绿色食品产地选择的标准要求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准则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准则

(一)调查原则与方法(1)产地环境质量调查目的是科学、准确地了解产地环境,为优化监测布点提供科学依据。(2)根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特点,重点调查产地环境质量现状、发展趋势及区域污染控制措施,兼顾产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工农业生产对产地环境质量的影响三、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调查与选择

调查方法

(1)省级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对绿色食品产地进行初步考察,决定该地区是否适宜发展绿色食品(2)根据省级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下达任务书,由监测单位对申报的绿色食品及其加工产品原料生产基地的农业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和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现状调查,并决定布点采样方案。

综合现状调查采取搜集资料和现场调查两种方法自然环境与资源概况:自然地理;气候与气象;

水文状况;土地资源;植被及生物资源;自然灾害社会经济概况工业三废及农业污染物对产地环境的影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二)调查内容1.外源污染的现场调查污染源调查

A:产地周边环境:工业、交通、居民村落等的布局

B: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类型、种类,排放方式和排放量

C:污染物进入产地的路径(1)空气质量调查

A:污染源与常年主导风向、风速的关系

B:空气污染物对植物污染的症状调查(SO2,氮氧化合物,氟化氢)(三)现场调查(2)水质调查

A:污染源的污水是否进入绿色食品产区的地面水,或是否影响产区的地下水

B:产地的常年降雨量是否满足灌溉需要,或开采地下水是否造成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地面下沉、水污染等)C:人畜饮用水、灌溉水的水质感观如何

D:产地是否有污水灌溉历史2.内源污染调查(1)肥料调查肥料的种类和配方施肥情况,化肥的品种,有机肥的品种,施肥水平,是否使用污泥肥、垃圾肥、矿渣肥、稀土肥等情况。通过调查,对照绿色食品产地所规定的肥料使用准则进行评估。(2)植物保护调查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手段,是否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学农药的品种、数量,农药的安全使用情况。病虫草害发生、变化历史调查,是否出现过重大病虫害,如何控制等。通过调查,对照绿色食品有关农药的使用准则进行评估。(3)农用塑料残膜调查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历史,实测土壤残膜状况及残膜量。(4)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调查饲料的组成,饲料添加剂中的有害物含量等。(5)农业废弃物

秸秆的量及处置情况;人、畜禽粪便的量及处置情况;加工业下脚料的量及其处置情况。(6)农业生物物种

重点调查是否有转基因物种。

污染源影响预测

产地周边的工业布局将有何变化,产业方向、生产水平、工艺技术有何变化,对产地的环境建设和绿色食品的持续发展有否潜在的负面影响。3、生态环境的调查与选择

三个等级结构的生态系统:一是产地隔离带与产地组成的一级生态系统;二是产地内构成的二级生态系统;三是产地内土壤构成的三级生态系统。(1).一级生态环境调查与选择①一级生态环境的构成由产地周边环境构成。周边的林、草、花也需占一定面积,以形成隔离带②隔离带生态调查a土地资源利用调查:土地荒漠化情况,或水土流失、风蚀、盐渍化和污染情况;土地的功能分布,土地的复种指数。b气候资源调查:

光热资源、雨水资源调查。c隔离带的结构调查:隔离带可以是草地、树林或某些植物,或是水沟、山等地貌或地形,或其他人工屏障,属于哪一种都需要记录。产地的隔离带需要一定的宽度,除了扩大产地的生态调节作用,还可屏蔽或减少非绿色食品生产地块喷洒的化学农药和使用的化学肥料对产地的影响。d、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

生物的分布情况,特别是植被情况;主要的病虫草害情况和主要天敌情况,以供生态评估时参考。(2)二级生态环境调查与选择

①产地的地块调查:

②辅助能量投入调查

③农产品调查

(2)二级生态环境调查与选择

①产地的地块调查;②辅助能量投入调查;③农产品调查

3.土壤生态环境的定性调查(三级生态环境)植物、土壤动物、微生物,充当着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形成一个共栖、共生、寄生、捕食等相生相克的生态网络。

地表,庞大的生物群落层地表环境部分,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土壤颗粒,其间充满着空气和水分,即土壤的固、液、气体组成部分,土壤溶液中包含着各种营养成分。怎样通过目测确认土壤生态系统的优劣?

植物长势良好;无恶性病虫害事件发生;远离污染源(1)圈舍外环境条件地形开阔,地势平坦、向阳、背风,牧场场地高出历史最高洪水水位,地下水水位2m以下;同时水源水量充足,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圈舍周边无污染源,距离公路干线200m以上。4、畜禽生产环境的选择(2)圈舍内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条件、空气清洁程度等。对已有圈舍的选择,可实测温度、湿度、风速,和用快速测定法测定氨气、硫化氢气体;对新建产地,需要对设计提出达到环境条件的设计要求。圈舍环境条件的设计要求:①空气条件:温度:10~30℃;湿度:50%~75%;空气流速:冬季0.1~0.2m/s,夏季0.2~0.5m/s。②污染物浓度:氨气:鸡舍不超过15mg/m3;一般圈舍氨气不超过20mg/m3,硫化氢不超过5mg/m3;二氧化碳不超过0.10%,或按绿色食品的具体规定进行。③AA级绿色食品对种畜、种禽的环境条件规定:来源;品种多样化;生活空间圈舍环境条件的设计要求:④圈舍的建筑材料:

天然的、无毒无害的材料;可重复或循环使用的、节能的⑤绿色食品的畜禽饲料生产产地的规定:

饲料养分;饲料种植(人工牧场的轮作、轮放;天然的要防止放牧过度);饲料添加剂和植物生长添加剂五、水产品养殖区的选择第一,水源充足,常年有足够的新鲜水量;水温适合不同鱼种的养殖;池塘进、排水方便。

第二,尽可能选取比较完整的水体,以利于生产控制和污染防治。第三,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养殖区附近无污染源(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养殖区生态环境良好,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第四,海水养殖区应选择潮流畅通、潮差大、盐度相对稳定的区域,注意不得靠近河口,以防洪水期淡水冲击,盐度大幅度下降,导致鱼虾死亡,以及污染物直接进入养殖区,造成污染。第五,交通方便。第二节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监测与评价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监测与评价绿色食品产地的评价还需分别对AA级或A级作出评价。

绿色食品的环境监测和现状评价的过程包括:资料调查、现场调查与评估、优化布点、样品采集与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和质量评价,包括产地环境质量信息的捕获——传送——解析——综合评价的全过程,它可为绿色食品的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提供代表环境质量和产品质量的信息。(一)、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监测1.监测分类2.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监测原则3.监测参数的选择4.监测布点5.布点6.采样7.样品的前处理8.绿色食品样品的测试方法9.绿色食品环境监测机构1.监测分类(1)基础性监测这类监测属于特种目的监测,一般在绿色食品产地开发之初,为判断产地是否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而进行的调查性监测。(2)监视性监测产品在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期内,为监控产地的环境质量所作的监视性监测。(3)仲裁监测为解决在基础性监测和监视性监测中所发生矛盾的特种目的监测。2.环境监测原则1.环境监测必须实行优化,包含质量优先和经济合理两重含义。2.环境监测的全过程都需采取全程质量保证措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投入。3.在保证监测质量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劳动和代价,用较低的监测费用,获得具有“五性”(准确性、精密性、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的数据。减少投入办法:①在保证监测质量为前提下节约投资。

充分利用现有环境监测资料。③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这是保证监测质量、节省投入的极好办法。

3.绿色食品监测参数的选择主要根据环境质量评价需要而定:①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如汞、镉、铬、砷、铅、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等。②有机毒物,如酚、氰、农药、食品添加剂。农药和食品添加剂在产地监测中较少选择。③生物污染物,如大肠杆菌、细菌总数等。④附加参数,如pH值、有机质、氧化还原电位、氮、磷、钾及多种营养元素等。4.监测布点(三个要素为:监测区域、点数和点位

)(1)监测区域是由绿色食品开发的申请者提出的,所申请区域是否合适,应通过产地选择,从生态环境和污染环境两个侧面去评估和认定。(2)采样点数

采样点数:是指把监测区域分成若干区域(采样单元)的数目,并在每个小区域布设一个采样点。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纲要》中规定,产地面积在666hm2以上,土壤监测可设5~10个点,每增加666hm2,则再增加2~5个点。空气采样点数,面积比较集中且在2000hm2:以上的区域,可只设3个采样点。如地块分散,总面积2000hm2:以上,需设4~10个点。工矿区附近监测,应适当增加点数。4.监测布点(三个要素为:监测区域、点数和点位

)(3)监测点位指采样单元中的具体取样位置,用随机性或典型性来描述点位。(4)监测布点图绘制环境监测布点图的三要素为:图例、指北向标和比例尺。布点的三要素:区域、点数和点位,均需在布点图上标明。5.布点(1)外源污染监控点一是定性确定法,在选择产地时有意避开污染源的影响,选择在离污染源有足够远距离的区域,起码不在污染源的下风向,或污染源下游区域作绿色食品产地;二是定量确定法,即布设外源污染监控点,实测污染源的影响情况。监测点位设在产地内的外源污染源入口处。(2)环境信息监测点绿色食品产地一般以面污染源为布点依据,用方格法均分区域,得到多个正方形或矩形采样单元,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在每个采样单元用随机性或典型性原则确定点位。6.采样(1)采样时间

①空气采样时段:年平均、月平均、日平均和1h平均

②水质采样时间:农业灌溉、畜禽饮用水(丰、平、枯三水期)

③土壤与作物采样时间:二者同步进行;植物生长期(2)样品的采集①土壤多点混合样品采集法(采样深度、采样量)

②空气样品的采样方法:直接采样法、浓缩采样法(液体吸收、固体阻留、冷冻浓缩)

③水质采样方法:瞬时采样法、混合采样法④地面水流量的测定:流速仪法、浮标法和堰板法

⑤水样的保存:保存时间、保存方法(3)采样管理基本要求是: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在保存过程中不能丢失或污染,标签不能搞错,从采样到测定结束,样品不腐烂变质’。7.样品的前处理(1)土壤样品的前处理:采用风干方法,用白纸覆盖防尘,风干过程中每日翻动,风干时间不宜超过1周,以防污染。风干土壤样品的加工:用硬质木棒捣碎,除去石块、植物残渣后,用木棒压细,用四分法减量,一个样品一般保留100~200g,在玛瑙研钵磨细,至不同规格(0.25mm,1mm,2mm或100目)。(2)动植物样品的前处理新鲜样品的制备:立即洗净、沥干、捣碎、匀浆,消化测定干燥样品:干燥通风的室内晾干,或在40~60℃鼓风干燥箱内烘干,用硬质磨具磨碎,装瓶待用。8.绿色食品样品的测试方法绿色食品的测试方法,可以采用环境监测的标准分析方法和环境监测统一规定的方法9.绿色食品环境监测机构/上节课内容回顾

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调查与选择净气、净水、净土污染源(外、内)、生态环境(一级、二级、三级)

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监测气、水、土布点产地的环境质量评价能否作为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第三节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概述

环境质量是影响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的基础因素之一。研究环境质量变化规律,评价环境质量水平,探讨改善环境质量的途径和措施,是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工作的最终目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是根据环境(包括污染源)调查与监测资料,应用环境质量指数系统进行综合处理,然后对这一区域的环境质量作出定量描述,并提出该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措施。绿色食品产地的评价还需分别对AA级或A级作出评价。一、评价基本工作程序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工作程序随目的、要求不同而不同,最基本程序如图区域环境质量状况考察及环境本底特征调查环境质量调查及优化布点、采样调查资料及监测数据的分析、整理选定评价参数、评价的环境标准建立评价数学模式并进行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提出保护与改善环境的对策建议2.评价原则1)在区域性环境初步优化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同时不应忽视农业生产过程的自身污染。2)各项环境质量标准(空气,水质,土壤)是评价产地环境质量合格与否的依据3)在全面反映产地环境质量现状的前提下,突出对产品生产危害较大的环境因素(严控指标)和高浓度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现状评价体系与评价参数评价参数----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对环境有主要影响的污染因子。

一般选择相对浓度较高、毒性强、难于在环境中溶解,对动、植物生产影响较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危害较大的污染物,以及反映环境要素基本性质的其他因子。环境要素评价参数空气S02,NOx,TSP,氟化物等水质无机污染物(pH值,DO,F,CN,Hg,Cd,Pb,As,Cr等);有机污染物(BOD5、有机氯等);细菌学指标(大肠杆菌、细菌等)土壤无机污染物(Hg,Cd,Pb,AS,Cr等);有机污染物(六六六,DDT)土壤肥力指标(pH值、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孔隙度、质地、土壤自然生产力、碱解氮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①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如汞、镉、铬、砷、铅、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等。②有机毒物,如酚、氰、农药、食品添加剂。农药和食品添加剂在产地监测中较少选择。③生物污染物,如大肠杆菌、细菌总数等。④附加参数,如pH值、有机质、氧化还原电位、氮、磷、钾及多种营养元素等。4.评价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NY/T391-2000)

空气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畜禽饮用水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土壤肥力标准等。《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饮用水标准》GB5749–85《土壤环境质标准》(GB15618-1995)《土壤肥力标准》

为了促进生产者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生产AA级绿色食品时,转化后的耕地土壤肥力要达到土壤肥力分级l-2级指标。5.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分类:

1)第一类----严控环境指标:如有一项超标,就应视为该产地环境质量不符合要求,不适宜发展绿色食品2)第二类----一般控制环境指标:如有一项或一项以上超标,则该基地不适宜发展AA级绿色食品,但可从实际出发,根据超标物的性质、程度等具体情况及综合污染指数全面衡量,然后确定是否符合发展A级绿色食品要求。以单项指标评价为主,综合指标评价为辅。评价方法AA级: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