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心城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说明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b1bd96b01449fc3b572f986aa08361/e6b1bd96b01449fc3b572f986aa083611.gif)
![XX中心城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说明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b1bd96b01449fc3b572f986aa08361/e6b1bd96b01449fc3b572f986aa083612.gif)
![XX中心城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说明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b1bd96b01449fc3b572f986aa08361/e6b1bd96b01449fc3b572f986aa083613.gif)
![XX中心城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说明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b1bd96b01449fc3b572f986aa08361/e6b1bd96b01449fc3b572f986aa083614.gif)
![XX中心城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说明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b1bd96b01449fc3b572f986aa08361/e6b1bd96b01449fc3b572f986aa0836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市中心城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说明书目录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必要性 规划背景与必要性前言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成为城市快速发展之下的重点和难点,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不仅是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更是逐步成为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显得日益重要。一、城市快速发展的必然需要XX市中心城区地处滇中,是滇中城市群内重要城市,也是“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上的重要的副中心城市,近年来城市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趋势,与之不相匹配的是城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相对滞后,对城市经济发展形成了制约。需要对中心城区内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作出统筹规划和安排,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二、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已于2012年7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总规的大框架下,初步形成了“一城四点”的发展态势。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大框架下,对XX中心城区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分析研究,以专项规划的形式将此类设施确定下来。针对城市总体规划和中心城区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不足,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提高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质量,满足中心城区迅速发展的需要。三、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民生是本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多年来,XX中心城区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甚合理,特别是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体育设施的资源配置比例失衡,造成广大市民入学难、看病难、锻炼难的局面。本次规划将针对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按照城市发展的需要,重点对教育、医疗、体育等关乎民生的重要设施进行分级布点,逐步实现各类设施的软件、硬件资源的均衡配置,缓解扎堆上学、扎堆看病的问题。健全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重点强化城市居住生活服务、文化活动、健身康体、休闲娱乐功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切实改善民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强整个城市的归属感、凝聚力和活力,将XX建设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宜居与宜业相适应的具有现代都市气息的生态宜居城市。规划总述一、规划范围、对象及人口(一)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中心城区,规划区用地面积约280平方公里。二是中心城区以外的两个民族乡,即洛河乡和小石桥乡。(二)研究对象本次规划研究的对象为《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的A类用地,即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包括以下几类用地:A1行政办公用地A2文化设施用地A3教育科研用地A4体育用地A5医疗卫生用地A6社会福利用地A9宗教用地(三)规划人口规模(1)在2011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人口规模为75万人,而对中心城区各片区控规人口规模进行汇后,总人口规模已突破城市总规确定的人口规模,城市总规和各片区控规在用地和人口规模上存在冲突,针对这些问题,XX市规划局已开始组织城市总规的评估工作。(2)参考正在编制的《大XX发展战略规划》,其中的红塔-江川一体化发展区,估测人口为100-110万,剔除中心城区规划区280平方公里以外区域的人口后,预测本次规划中心城区人口为100万人。本着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适度超前的原则,本次规划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确定为100万人(属大城市Ⅱ级标准),规划将据此测算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指标。二、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在XX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已经对XX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城市的定位、职能以及各项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目标做了明确的阐述,本次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也是遵从城市总规的指导,在保持各项公共事业发展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对XX市中心城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要求和空间布局做更加详细的研究,从而引导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事业的合理、有序的发展。三、规划指导思想(一)体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高度重视文教体卫等各项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在规划目标上突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规划指标上与经济发展指标相协调,在建设标准上适度超前,参照我省大城市的发展水平,在空间布局上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逐渐消除地区差异。同时高度重视各类社区公共设施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各类设施的群众享用水平。全面推进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努力构建布局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现代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二)与“十二五”公共管理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相协调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是在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编制的,重点解决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与建设项目在城市空间上的布局,同时也反应了未来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趋势,指导XX市文教体卫等各项公共服务设施未来中长期的发展。(三)与《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相协调各项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在空间布局上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结合XX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空间结构进行配套建设,并充分预留未来发展空间。(四)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及改革相适应目前,我国各项社会事业正处于变革之中,社会公益性设施与盈利性设施逐渐分离,各类设施的分类、服务对象、投资主体发生变化,社会需求差异化日益明显,从而极大影响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与配套标准,专项规划急需打破原有的传统规划方式,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规划体系与标准。四、规划原则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提升城市功能为宗旨,按照“区域规划最佳、设施配置最优、服务效率最高、资源效益最大”的要求,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合理配置,强化服务功能,营造面向城市层级职能的设施层级网络,促进城市公共职能的升级。(一)分级分类原则按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任务、规模将其分为不同级别,形成不同类别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二)均等可享原则从群众需求出发,做到服务半径适宜,方便群众享受服务。(三)协调性原则协调公益性、非公益性等各类文化设施布局,保障文化设施满足城市居民文化多样性的需求。(四)整体性原则公共设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类设施共同担负着为城市服务的职能;同时每类公共设施也是一个单独系统,需要满足自身的层级要求。因此公共设施规划需要具备整体思想,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五)可操作性原则紧密结城市未来总体发展目标和教育、文化、医疗、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展特点,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标准体系、供需关系、空间布局进行了专题研究,对大型的设施建设做到了定位与定量,并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突出了土地使用与规划控制,确保了规划的可实施性。
(六)特色原则通过对市、区级大型文化设施的规划布局,结合XX市的山水生态资源及“三乡”的人文资源,建设具有XX地区特色的、标志性的文化设施聚集区,创造文化标志形象。五、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与《XX市城市总体规划》基本一致,即2014-2030年,其中:近期:2014-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规划依据(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5、《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6、XX市生态文化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片区控规7、《XX市红塔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8、《XX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3年)9、《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1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11、各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相关规范(二)主要参考文献1、XX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评估及重点片区动态维护2、XX市红塔区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3、大XX战略发展规划4、XX市红塔区关于加强民办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工作意见5、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具体要求七规划技术路线(一)现状调研分析,需求预测现状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研究城市总体规划、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等城市规划标准与各部门发展规划,进行公共设施需求趋势研究。(二)明确定位和布局方案对影响公共设施的“城市功能定位、城市布局结构、人口结构与规模、系统化配置的要求以及规范与标准”等五大因素进行分析,充分论证,确定XX市中心城区公共设施总体规划布局方案。(三)解决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对“存量”设施进行分析,对现状用地标准和建设标准低的公共设施考虑扩建、降低使用级别或者取消另行选址;对“增量”设施结合人口密度、服务半径等进行合理布点。(四)公共设施布局与“三旧”改造相结合针对公共设施发展面临的诸如土地权属关系的复杂性、土地资源的稀缺性等问题,遵循“公共设施优先”的原则,尽量选择空地落实公共设施用地;对于用地条件较差,涉及较大拆迁量的地块,结合“三旧”改造,提出调整与解决方案。(五)提倡规划公众参与坚持“公众参与”的原则,积极和分管公共设施的各主要职能部门和街道办进行沟通和协调,广泛听取市民意见,做好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工作。(六)协调相关规划,提高可操作性积极与中心城区已编和在编的各相关专项规划、法定控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避免用地冲突、考虑设施兼容,与城市总规评估、控规动态维护工作衔接,力争今后将各类公共设落实到法定图则中。本专项规划的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八、研究方法(一)定性和定量研究通过组团功能定位、布局结构等方面对公共设施做出定性研究,应用深标等相关标准对公共设施做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结论指导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成果反映定性研究结论,两者相辅相成。(二)现状调查与研究采用社会调查方法,包括重点访谈法、座谈会法、实地勘查法等对各职能部门、街道办关于公共设施的发展规划做出评价,对公共设施的需求和供给关系做出分析,得出关于供需状况的结论。(三)对比研究在现状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类设施现有分布形态和分布数量、使用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对涉及产权纠纷、用地权属不清设施加以综合协调,以此制定出便于规划实施的管理图则。(四)与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的协调本次规划与XX市城市总体规划、生态文化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电气化火车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彩虹右所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时代、诸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珊瑚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泷水塘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金钟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协调。同时也参考了现在正在编制的大XX战略发展规划和大营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总体定位与规划目标一、发展趋势通过对XX市中心城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的初步分析,可以发现在城市建设中存在公共配套设施不足的现象,主要是:一是对公共设施建设重视不够,设施总量不够、布点不均衡;二是部分设施的建设主体不清,导致部分公共设施无法建设或置换为其他盈利性设施;三是规划依据不足,原有的配建指标已不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必须改进原有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建设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新区开发强调公共设施先导(SOD)战略通过政府调配公共资源,有意识的在城市新区创设比旧区设施更完善、质量更高的教育和医疗设施,引导建设一批大型的文体设施,对旧城区的人口疏解起到较好的作用。(二)多种供应模式,逐步降低公共设施供应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凡是具有纯公共物品性质的城市公共设施,可采取政府直接供应和引入社会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和经营,如学校、医院、文化等公共益性设施。凡是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城市公共设施,可以采用政府特许经营的方式,如体育中心、文化中心等,这是改革中城市公共设施供给模式转换的主体形式。(三)合理制定配置标准,预留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用地对公共设施进行合理分级,通过比较研究,采用适合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尤其要重视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指标,规划中作为强制性内容进行提前预留。二、城市定位与城市职能(一)滇中城市群发展总目标带动云南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区域性国际枢纽,中国西部新兴特色产业基地,竞争力较强的门户城市群,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区域中心。整合区域产业、人口和环境资源,建设完善的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保护性利用区域资源,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实现滇中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内外联动,对内扩大与国内各大经济区的联系,对外全方位拓展与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交流合作,提升滇中城市群国际化水平;通过率先发展,协调发展,优化人居环境,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滇中城市群整体活力、竞争力和辐射力,为滇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开放性的空间载体。(二)XX在滇中城市群的定位XX都市区指以XX中心城区为核心,涵盖周边峨山、通海、江川部分城镇。XX都市区是亚洲烟草产业基地,“三湖”休闲旅游特色产业基地,以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滇中城市群次中心。XX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应优先发展休闲旅游、高新技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现代服务等产业。(三)XX中心城区的定位和城市职能按《XX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城市性质为:滇中城市群次中心,以烟草、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基础,具有高原山水特色的现代宜居生态城市城市职能为:(1)XX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2)烟草、生态旅游、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高新技术等特色产业基地(3)中国-东南亚国际大通道区域中心枢纽(4)云南省重要的生态、文化旅游服务基地(四)城市空间结构一城四点的城市空间结构的解读:(1)“一城”即“主城区”,XX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核心地区。包括老城(凤凰、玉带、玉兴三个街道)、李棋街道、高仓街道和高新区,是XX市政治、经济、科技文教、商贸中心。(2)“四点”即“四个片区”,包括北城、春和、大营街、研和。◆北城片区:城市北大门。主动对接昆明,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旅游服务、科教职教及生活居住。◆春和片区:城市重要功能区。依托红塔工业园区观音山片区及高新区九龙片区,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绿色生物制药和农特产品加工产业,拓展九龙池及飞井海旅游区的休闲度假功能。◆大营街片区:城市对外门户。重点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休闲居住及烟草配套产业。◆研和片区:城市重要功能区。打造滇中城市群南部物流中心,特色工业新城、生态工业园区。三、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科学把握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人为本,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出发,建设完备的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群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总体发展目标为:至规划期末,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达到或超过相关规范要求,各类公共设施布局完善、级别明晰、配置均衡、使用方便。将XX中心城区建设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宜居与宜业相适应的具有现代都市气息的生态宜居城市。(二)分项目标1、行政办公设施以便民高效、土地集约化为目标,对原有的行政办公设施资源进行整合,以“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形态,进行布点规划。2、文化设施盘活现状文化设施,公益性和市场性相结合,逐步建成结构合理、发展均衡、服务优良、全面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3、教育科研设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着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打一剂强心针。4、体育设施响应中央提出的全民健身的号召,分别对竞技型体育设施和全民健身型体育设施进行布点规划,以达到竞技型体育设施能够满足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需求,能够承担和举办3-5万人规模的比赛项目;全民健身型体育设施能够满足市民活动健身的需求。5、医疗卫生设施以全面提高市民健康水平为中心,建立市—区—社区级医疗体系,对区级和社区级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重点建设,能够应对突发的医疗事件,引导私立医院的健康发展。6、社会福利设施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建设与挖潜相结合、建设示范性福利设施与发展社区福利设施相结合的原则,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儿童福利服务设施等社会福利设施建设。7、宗教设施保留现有的宗教设施用地,避免对居民产生干扰。四、各类设施的分级方法及配套标准(一)行政办公设施1、分级方式分为市、区两级行政办公用地。2、标准依据《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设计规范GB50442-2008》(二)文化设施1、分级方式分为市级、区级、街道级和社区级。2、标准依据《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设计规范GB50442-2008》《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8-74号)》《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8-128号)》(三)教育科研1、分类方式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教育和高校。2、标准依据《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设计规范GB50442-200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XX市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四)体育设施1、分类与分级方式分为竞技体育设施和群众体育设施两大类。市级、区级、居住社区级三个级别。标准依据《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设计规范GB50442-2008》《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五)福利设施1、分级方式分为市级、区级、街道级和社区级四级福利设施网络体系。标准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参考相关国家、省、市标准(六)宗教设施1、分类方式分为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三大类宗教设施。标准依据《宗教事务条例》行政办公设施布局规划规划背景XX市红塔区为寻求城市发展,增加城市竞争力,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加快了城市更新和改造的步伐,为打造XX红塔区的首个城市(新天地)综合体,将最具有商业价值的地段整理出来,用于开发建设,其中就涉及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行政办公用地。目前市、区两级政府的办公场均采用租赁的方式,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在城市发展中预留行政办公设施的用地,用地规模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现状分析(一)现状情况中心城区行政办公设施原多集中在老城区,2013年市、区两级政府办公用地搬迁之后,现状的分布较为分散,如市政府位于主城区西侧,市委、区委、区政府、高新区位于主城区南侧,其他机关单位分散于主城区各处,没有集中的市、区行政中心。(二)规划区内行政办公设施概况级别名称占地面积(㎡)市级XX市交警支队、车管所8600XX市人民检察院9507XX市公安局18023.4XX市人大常委7196.8XX市文化局(XX市聂耳图书馆)2896.94XX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1001XX市药监局5605.6XX市工信局577.2XX市地税局10833.7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673.9XX市卫生局6047XX市环保局10121XX市工商局3451.9XX市中级人民法院16960.5XX市卫生监督局2418XX市政法委1548XX市教育局8165XX市粮食局5195XX市安监局3641.5XX市国税局9417.9XX市防灾减灾局2743.5XX市农业局3710.9XX市审计局673.7XX市政府办公大楼37980XX市民宗局(市政府第二办公区)5754XX市水利局3468.1XX市信访局、人事局2224.1XX市广播电视局4517.6XX市财政局7540.3XX市科技局2312.6XX市体育局3905.6XX市气象局12576.7XX市商务局804.8XX市国土局2015.2XX市住建局(市国土局大楼)2015.2XX市规划局768.2XX市交通局972XX市旅游局714XX市森林公安局4243XX市林业局2841XX市政府第二办公区5754XX市统计局1078XX市发改委2392XX市卫生局6047XX市环保局10121XX市工商局3451.9区级红塔区商务局5820红塔区规划分局530红塔区国土局3248.2红塔区法院10320红塔区工信局2332.3红塔区公安局8245.6红塔区人事局1083.6红塔区人民检察院9188红塔区粮食局2339.3红塔区交通局2030.9红塔区环保局3092.2红塔区广播电视局5603红塔区政府第二办公区2964红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41红塔区卫生局960.7红塔区地税局4455.6红塔区林业局4979.1红塔区水利局2106.3红塔区农业局1885.4红塔区工商局4121.1红塔区药监局1115.8红塔区计生委2134.4红塔区科技局3698.1红塔区住建局2465.6红塔区教育局1662.56红塔区文体办、旅游局256.8红塔区财政局6072.1红塔区人民政府5160红塔区审计局3537红塔区森林公安局2077高新区公安局2371红塔区防震减灾局2804红塔区气象局(红塔区防震减灾局)2804高新区地税局3201高新区管委会13821现状行政办公设施用地面积为45.3公顷,人均用地0.96㎡。其中市级行政办公设施用地面积为27.15公顷,区级行政办公设施用地面积为13.06公顷。(三)存在的问题1、行政办公用地呈分散式布局市区两级的行政办公用地多集中在中心组团,分散的布局导致上下班高峰期“钟摆式”效应突出,容易出现交通拥堵,同时也易影响办事效率。2、租赁场地办公现象突出由于城市更新改造和长期以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部分党政机关没用独立的办公用地,靠租赁办公场所来办公,办公用地缺乏稳定性,不利于城市长远发展的需要。3、办公场所用地不足,设施落后部分行政机构的办公建筑由于建设年代较早,普通存在用地面积偏小、建筑质量不高、配套附属设施落后、停车位配置较少等问题。发展目标(一)内容的界定本次行政办公设施专项的研究对象为行政办公用地(A1),主要针对市级和区级两级行政部门的办公用地,其他企业和公司的办公用地不在此次规划中考虑。(二)规划目标1、建设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全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加快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阳光政府。整合行政资源,加快完善市、区、街道三级行政审批和服务网络,把各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成便民利民、优化发展环境的第一窗口。2、通过对行政办公用地的整合和在分配,达到“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形态,在中心组团中设立多处便民中心,以便实现行政高效,疏解交通的目标。指标体系与需求预测(一)行政办公等级体系本次行政办公设施依据具体的用地情况,结合现状部分行政办公和《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及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本着高效行政、便民利民的原则,优化和配置行政办公用地,形成市级—区级—街道级的行政办公体系。(二)指标体系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2008年颁布的《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中对行政办公设施规划用地指标的规定:行政办公设施规划用地指标分项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IIIIII占中心城区规划用地比例(%)0.8~1.20.8~1.30.9~1.31.0~1.41.0~1.5人均规划用地(㎡/人)0.8~1.30.8~1.30.8~1.20.8~1.10.8~1.1(三)需求预测中心城区人口未来预测为100万人,对应大城市取值标准选择II类,行政办公设施用地人均标准为0.8-1.1㎡/人,行政办公设施用地面积为80-110公顷。规划布局(一)规划设置市级和区级两个行政中心。1、市级行政中心在XX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在生态文化区玉枕山片区布局市级行政中心。随着城市发展,区域的融合和一体化,市级行政中心也可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选址(如江川区),能够加速红塔--江川一体化的发展。2、区级行政中心区级行政中心选址历经了XX大河生态文化区、高新区高龙潭片区等方案,由于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其选址有所变动,至今未有定论。未来的区级行政中心可由中心组团迁出,目的在于缓解老城区的交通和人口压力,解决城市发展过度向中心区域集中的倾向,带动周边功能区发展。具体选址可在北城新区内考虑。3、街道行政办公用地各街道办事处集中式行政办公用地原则上以利用现状为主,确实需要重新选址的,可在本街道辖区内进行。4、其他行政办公用地不能整合进入市、区行政中心的其他机关行政办公用地,原则上以现状利用为主,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森林公安分局、武警支队等单位搬迁至中心城区东北,山头村委会与任井村委会之间。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规划背景(一)省、市关于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要求当前,云南省委、XX市委相继作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决定,将文化发展作为推动地区和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战略和主导性战略,省、市关于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为XX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XX自身城市发展的要求XX山清水秀,XX的发展也确立了“生态立市”的方针,XX市政府将生态建设作为了全市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且在生态建设过程中突出了文化内涵,其中聂耳文化广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在XX中心城区建设国内一流的聂耳文化标志性基础设施群,成为建设具有现代气息的生态宜居城市和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三)农业基础建设的基本要求近年中央提出了要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农业基础建设,其中就包括了农村(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件要求,要深入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为农村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是繁荣农村公共文化的前提。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是当前制约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繁荣的主要障碍,不解决这个问题,繁荣农村公共文化就是一句空话。现状分析规划区内文化设施概况近年来,XX市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优化城乡文化空间布局,确立生态立市的方针,现状的文化设施基本形成了市级、区级文化馆、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四级网络。级别名称占地面积(㎡)位置备注市级博物馆21306XX市红塔大道30号图书馆2896.94XX市红塔区聂耳音乐广场附近青少年宫24150.4XX市红塔大道51号聂耳演绎中心3936.26XX市红塔区聂耳音乐广场附近聂耳纪念馆910.75XX市红塔区聂耳音乐广场附近老年活动中心4000XX市红塔区右所41幢群艺馆4965.7XX市红塔区东风中路附近滇剧团1347XX市红塔区凤凰路28号人民电影院1183.7XX市红塔区人民路10号区级图书馆1610.2XX市红塔区东风中路40号群艺馆750.4XX市红塔区人民路124号聂耳故居1296.7XX市红塔区北门街3号青少年宫8028.9XX市红塔区玉兴路49号新兴电影院(厚品)1945.8XX市红塔区南北大街26号街道、乡镇级文化馆840*9=7560各街道、乡镇地社区级文化活动室540*9=4860各社区企业红塔文体中心15236XX市红塔区秀山路(二)存在问题1、文化设施布局不甚合理现有文化设施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及周边区域,城市边缘区、外围各组团则较为稀疏甚至缺乏。2、设施老旧,功能单一现有的部分设施老化、设备简陋,部分设施尚未达标,活动器材和设备缺乏,已经满足不了市民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3、基层文化设施的投入有所欠缺基层文化设施主要指社区级或村委会级的文化设施,由于资金投入和管理的问题,只有少数社区和村委会配备文化活动室且正常投入运行。4、筹资渠道单一,设施无法持续运转部分文化设施投入使用后,经常性开支往往不能得到有力的保证,制约了文化设施功能的正常使用。目前重大文化设施的建设基本靠政府财政的投入,未能充分调动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文体设施筹资渠道不够顺畅,多元化投资机制还未形成。发展目标(一)内容的界定此次规划中对公共文化活动设施的定义略有缩小,只对公益性和半公益的文化活动设施进行规划布局,对私营及非公益活动的文化设施不做具体要求,由市场运作完成配置。(二)规划目标1、在中心城区逐步建成结构合理、发展均衡、服务优良、全面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市区两级配比,改变现有文化设施设备陈旧、布局不合理,街道、社区等基层文化设施配套不到位等现状。2、通过实施本规划,将XX建设成为与我市经济、人口和服务要求相适应,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资源共享、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拥有先进的文化设施、高层次的文化人才、高质量的文化工程、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和广大人民群众综合素质普遍提高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和文化生态型中心城市。四、指标体系与需求预测(一)分类与分级文化设施根据其性质、规模和服务人群,可分为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和基层文化设施两大类,服务体系可大致分为:市级、区级、街道级和社区级四级网络构架。规划对大型公共文化活动设施进行规划布局,具体落实文化设施的用地,而对基层文化设施则只需按片区或辖区配置,不安排具体用地,在下一层次的规划中可按本规划要求具体配置用地。(二)指标体系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2008年颁布的《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中对文化娱乐设施规划用地指标的规定:文化娱乐设施规划用地指标分项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IIIIII占中心城区规划用地比例(%)0.8~1.00.8~1.10.9~1.21.0~1.31.0~1.5人均规划用地(㎡/人)0.8~1.10.8~1.10.8~1.00.8~1.00.8~1.0文化娱乐各类占该设施规划用地比例设施类别广播电视、出版类图书馆、展览类影剧院、游乐、文化艺术类占文化娱乐设施规划用地比例(%)1020501、图书馆建设标准中心城区人均公共图书拥有量为2册/人。其中市级图书馆、区级图书馆、社区文化设施的藏书量比例为“1∶0.5∶0.5”,即市图书馆达到1册/人,各区图书馆达到0.5册/人,社区文化设施为0.5册/人。图书馆每万册图书配置125平方米的综合建筑面积。各城市组团人均藏书量为2册,其中基层综合文化中心(站)藏书量为0.5册/人,区(市)县图书馆藏书量标准为1.5册/人。图书馆每万册图书配置125平方米的综合建筑面积。2、群众艺术馆建设标准中心城区各级文化馆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6平方米/千人,容积率约为1.5。各城市组团文化馆采用双指标控制——人均指标和最低建筑面积指标。按中心城区每千人建筑面积6平方米作为人均指标。3、观演类建设标准结合图书馆、文化馆设置区级剧场一处,观众席位数约1200座,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并以其余政府、企业、学校等所属剧场为补充,结合各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设置约500座的小型观演设施。5、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标准每5-8万人设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一处,建筑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与社区中心合建;每1-1.5万人设综合文化活动站一处,建筑面积约为300平方米。5、新型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各新型社区应根据所辐射人口规模设置文化活动站。3000人以上的新型社区(村)应设置综合文化活动站,建筑面积约为300平方米。3000人以下的新型社区(村)设置文化活动站的建筑面积可适当减小,同体育、娱乐设施合设。6、工业区文化设施设置标准工业区面积大于12平方公里应结合住宿区设置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各工业集中发展区及工业点应根据住宿人口规模设置综合文化活动站,每1-1.5万人设置一处,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三)需求预测中心城区人口未来预测为100万人,对应大城市取值标准选择II类,文化娱乐设施用地人均标准为0.8-1.0㎡/人,文化娱乐设施的总用地为80-100公顷。其中,XX市中心城区公益性的各类文化设施规划用地应不低于80公顷,图书、展览类用地应不低于16公顷,影剧院、游乐、文化艺术类应不低于40公顷。五、规划布局规划主要在行政文化中心区集中设置全市性大型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形成具有规模的市级文化中心。完善、改造老城区文化设施。各社区级文化设施参考大型居住区级公共设施标准建设。基层文化设施应综合设置,选址宜与街道或社区办公场所同区位,融合医疗、养老、全名健身场地为一体。保留:对已有的重要公共文化设施予以保留。如:XX市博物馆、市区图书馆、聂耳纪念馆、市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恢复:对虽然存在,但对公众开放程度不高或丧失其应用功能的文化场所予以恢复,如市、区两级群艺馆。规划:切实落实XX市城市总体规划与各片区控规中确定的文化设施用地,对“空白”区域进行扫盲式布点。规划新增23处重要文化设施用地,详见下表。在街道、社区基础文化设施布局规划方面,规划区内共设置了91处基层文化设施,对其进行提升性改造,提高设配套的水平,确保基层文化设施正常运转,建议与体育、卫生、养老等设施合建,一站式服务,提高土地集约性,其规模以500平米为宜,各个社区可依据自身条件增减。规划设施一览表:XX市中心城区规划文化设施用地一览表项目分类项目名称级别占地面积(㎡)占地面积(亩)位置A2文化
设施用地图书展览设施用地滇剧院市级2398336白龙路与红九路交叉口附近会展中心市级3023745.3康井路与红九路交叉口城市规划展览馆市级106000159玉江大道与玉河路交叉口文化活动设施用地GH-W-01——6227239.45北城街道GH-W-02——44126.62北城街道GH-W-03——1496522.5北城街道GH-W-04——3448651.75北城街道GH-W-05——3074346.05李棋街道GH-W-06——1938729.1春和街道GH-W-07——2494337.35李棋街道GH-W-08——53728.1春和街道GH-W-09——2859042.9李棋街道GH-W-10——3019245.3李棋街道GH-W-11——2496237.5李棋街道GH-W-12——1444621.75春和街道GH-W-13——1443521.6春和街道刘总旗社区GH-W-14——2878243.2春和街道GH-W-15——2016930.3大营街街道赤马社区GH-W-16——1233618.6大营街街道GH-W-17——2474237.05大营街街道GH-W-18——58908.85高仓街道GH-W-19——3330349.95高仓街道GH-W-20——4041120.2研和街道合计——————635058858.42——教育设施布局规划规划背景(一)科教兴国、教育强省根据《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20年,云南省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力争进入人力资源强省得行列。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标准化要求,普通本、专科院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合格以上标准,教育质量总体提升,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得到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较大满足,各类人才的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二)XX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XX城市建设的速度较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但由于教育设施配套建设不足,漏建、欠建和迟建现象严重,伴之而来的是城市子女入学难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催生了“择校”行为的产生,影响了教育公平性的推进和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市教育设施建设,确保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免费就近入学,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现状分析(一)规划区内教育设施概况中心城区规划区内现有的教育设施如下:1、幼儿园77所,其中:主城区37所,周边各组团40所;2、小学共有68所,其中:主城区内28所,周边各组团40所;3、初中共有18所,其中:主城区10所,周边各组团8所;4、高中6所,其中:主城区4所,周边各组团2所;5、高等院校1所(XX师范学院,分本部和西院);6、特殊教育学校1所。详细统计详见各表:XX市中心城区现状教育设施用地—幼儿园用地一览表名称班级数(班)学生数(人)位置占地面积(㎡)占地面积(亩)备注XX市第一幼儿园25875XX市红塔区文化路9号XX第一小学对面103633584XX市第一幼儿园南苑分园9315XX市红塔区龙潭路22XX市第二幼儿园27960XX市红塔区玉兴路118号950013.5XX市第二幼儿园龙湖园区9315XX市红塔区玉湖路26号22503.75XX市第二幼儿园山水园区9315XX市红塔区东风北路附近铭德上居南门22503.75红塔区第一幼儿园9315XX市红塔区聂耳路426323.95红塔区第二幼儿园15525XX市红塔区玉兴路47929113.94红塔区第二幼儿园分园玉兴中心幼儿园7245XX市红塔区玉江大道附近30504.58红塔区第三幼儿园18630XX市红塔区桂山路25号735911.04瓦窑中心幼儿园10350XX市红塔区红塔大道冯井幼儿园6210XX市红塔区冯井路附近快乐双语幼儿园19665XX市红塔区迎春街9号好孩子幼儿园7245XX市红塔区葫芦园商贸城民富街87号南方艺蕾幼儿园10300XX市红塔区红龙公路附近奇芳幼儿园7245XX市红塔区小广场吉新街47号小大人幼儿园10415XX市红塔区聂耳路6号9001.35小灵通幼儿园5175XX市红塔区凤凰路50-9号蓝天幼儿园9315XX市红塔区七星街2号33335蓝天第二幼儿园7245XX市红塔区许家湾路41号小白鸽艺术幼儿园7245XX市红塔区红塔大道24号云兴建材市场大门前行15米处兴云幼儿园6210XX市红塔区民心街旁盼盼双语幼儿园5175XX市红塔区西菱巷阳光幼儿园3105XX市红塔区玉带路金官营东风幼儿园4140XX市红塔区东风北路弘玉第二幼儿园5175XX市红塔区虹桥路38附近红苹果幼儿园5175XX市红塔区彩虹北街附近51987.8向阳花幼儿园4140XX市红塔区九曲巷32新贝贝幼儿园4140XX市红塔区气象路红宝宝幼儿园3105XX市红塔区中卫东路54-4李棋中心幼儿园11385XX市红塔区李棋路5148697.35李棋康井社区幼儿园7245XX市红塔区李棋街道康井社区北城中心幼儿园11385XX市红塔区玉丰路32北城居委会幼儿园3105XX市红塔区凤玉巷附近北城南连幼儿园7245XX市红塔区北城街道莲池社区北城花仙子幼儿园9280XX市红塔区北城街道24003.6春和黑村村委会幼儿园5175XX市红塔区071乡道附近春和刘总旗幼儿园7245XX市红塔区活发路附近春和启点幼儿园5175XX市红塔区刘总旗社区1组春和童蒙幼儿园3105XX市红塔区213国道春和红宝宝幼儿园5175XX市红塔区富春街2号春和好娃娃幼儿园7245XX市红塔区汇西路附近春和王大户居委会幼儿园3105XX市红塔区春和街道王大户社区大营街赵桅幼儿园5175XX市红塔区121乡道附近大营街杯湖幼儿园270XX市红塔区258乡道附近春和智发幼儿园4140XX市红塔区富春街16号大营街龙潭幼儿园3105XX市红塔区大营街街道龙潭社区大营街师旗社区幼儿园5175XX市红塔区大营街街道师旗社区大营街启航幼儿园3105XX市红塔区大营街街道郭井社区大营街幼儿园10350XX市红塔区兴福街88大营街小乖乖幼儿园4140XX市红塔区思民路16大营街赤马社区幼儿园5175XX市红塔区272乡道附近高仓排山幼儿园3105XX市红塔区173乡道附近高仓中心幼儿园9315XX市红塔区高仓街道36075.4研和奇彩幼儿园10350XX市红塔区虎山路附近10001.5研和中心幼儿园11385XX市红塔区142乡道和研兴北街的交叉口附近研和安美幼儿园6210XX市红塔区虎山路附近学前班班级数(班)学生数(人)地址占地面积(㎡)占地面积(亩)备注研和秀溪小学270XX市红塔区研和街道秀溪社区1233418.45小学的占地面积研和贾井小学270XX市红塔区研和街道贾井社区40026小学的占地面积研和中村小学270XX市红塔区研和街道中村社区45356.75小学的占地面积研和可官小学270XX市红塔区研和街道可官社区42076.3小学的占地面积研和宋官小学270XX市红塔区研和街道宋官社区60039小学的占地面积研和厂南小学270XX市红塔区研和街道厂南社区36895.55小学的占地面积大营街常里小学270XX市红塔区大营街街道常里社区54118.1小学的占地面积春和中心小学270XX市红塔区086乡道附近56968.55小学的占地面积春和马桥小学270XX市红塔区春和街道60249小学的占地面积春和孙井小学270XX市红塔区春和街道孙进社区43346.45小学的占地面积春和团山小学270XX市红塔区春和街道团山社区55888.4小学的占地面积春和飞井小学270XX市红塔区春和街道飞井社区42546.45小学的占地面积春和龙池小学270XX市红塔区春和街道龙池社区43006.45小学的占地面积春和春和小学270XX市红塔区春和街道894313.35小学的占地面积李棋下赫小学270XX市红塔区李棋路15号847112.75小学的占地面积李棋任井小学270XX市红塔区李棋街道1264518.9小学的占地面积李棋玉河小学270XX市红塔区红龙公路附近36685.55小学的占地面积李棋山头小学270XX市红塔区李棋街道红龙路56498.4小学的占地面积李棋金家边小学135XX市红塔区方家湾2号2332334.95小学的占地面积北城大营小学3105XX市红塔区北城街道大营社区944014.1小学的占地面积振兴学校3105XX市红塔区金州社区35435.25小学的占地面积XX市中心城区现状教育设施用地—小学用地一览表学校名称班级数(班)学生数(人)位置占地面积(㎡)占地面积(亩)XX第一小学6135583133346.95亩XX第二小学422905853612.75XX第三小学3620591006015.15XX第四小学3415631666725.05XX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71181838927.6红塔区冯井中心小学176741456721.9红塔区瓦窑中心小学1782933314.95红塔区中卫小学1782163809.6红塔区郑井小学178421333619.95红塔区黄官小学623430544.65红塔区灵秀小学616946697.05红塔区高仓中心小学1863557348.55红塔区高仓镇桃源小学1242654278.1红塔区高仓镇排山小学618054808.25红塔区高仓梁王坝小学123551000015红塔区高仓龙树小学6158133333199.95红塔区研和中心小学166932543438.1红塔区研和镇秀溪小学145391233418.45红塔区研和镇中村小学1239545356.75红塔区研和镇南厂小学929136895.55红塔区研和镇东山小学82861467422.05红塔区研和镇宋官小学1240260039红塔区研和镇贾井小学1240340026红塔区研和镇玉屏小学82611567523.55红塔区研和镇可官小学929342076.3红塔区大营街中心小学1876465789.9红塔区大营街镇师旗小学932434005.1红塔区大营街镇杯湖小学1237548607.35红塔区大营街郭井小学1137433334.95红塔区大营街镇龙潭小学619345236.75红塔区大营街赤马小学1243052007.8红塔区大营街镇常里小学1244554118.1红塔区大营街赵桅小学1450340006红塔区大营街镇甸苴小学124971185317.85红塔区春和镇中心小学834756968.55红塔区春和镇黑村小学1247050007.5红塔区春和镇马桥小学1248360249红塔区春和镇孙井小学625243346.45红塔区春和镇团山小学622755888.4红塔区春和镇飞井小学831642546.45红塔区春和镇龙池小学621243006.45红塔区春和镇中所小学93791200618红塔区春和镇刘总旗小65红塔区李棋镇中心小学1143844496.6红塔区李棋镇下赫小学6215847112.75红塔区李棋镇任井小学124401264518.9红塔区李棋街道玉河小学827536685.55红塔区李棋街道山头小学624856498.4红塔区李棋镇康井小学10368695710.5红塔区李棋镇金家边小学113712332334.95红塔区北城镇中心小学20805886713.35红塔区北城镇大营小1红塔区北城镇东前小学1030926483.9红塔区北城镇夏井小学826928134.2红塔区北城镇梅园小1红塔区北城镇后所小学621844976.75红塔区北城镇高桥小学724944386.6红塔区北城镇莲池小学12422804712红塔区北城镇东古城小学827148647.35红塔区昌仁小学615123853.6红塔区文兴学校626166349.9红塔区春和镇春和小学11439894313.35红塔区北城镇皂角小学826233354.95红塔区北城镇王棋小学623256678.55红塔区振兴学校1153135435.25红塔区锦程学校1264423623.45红塔区关爱学校626217442.55红塔区博文小学829922393.3XX市中心城区现状教育设施用地—初中用地一览表名称班级数(班)学生数(人)位置占地面积(㎡)占地面积(亩)北城后所中学241116XX市红塔区北城街道后所社区2344035.1北城中学241111XX市红塔区何井1号2881343.2春河中学21964XX市红塔区倪井1号3235348.6春和马桥中学251375XX市红塔区西河路1533422.95李棋中学281246XX市红塔区李棋街道2870843.05XX实验中学12570XX市红塔区中卫西路22394435.85XX第五中学301714XX市红塔区北苑路302805542.15XX第四中学402469XX市红塔区文化路11号3327149.95XX市体育运动学校8302XX市红塔区东风中路365536183.1XX市第六中学301343XX市红塔区明珠路983480652.2XX市第八中学20948XX市红塔区红塔大道1044365665.55大营街第二中学18792XX市红塔区广卫41664324.9大营街第一中学291316XX市红塔区258乡道1595924XX第一中学分校12446XX市红塔区大营街街道1900028.5高仓中学22932XX市红塔区167乡道附近1514122.65XX第七中学361834XX市红塔区研和街道81933122.85振兴学校2106XX市红塔区金州社区锦程学校292XX市红塔区文化路129XX市中心城区现状教育设施用地—高中用地一览表名称班级数(班)学生数(人)位置占地面积(㎡)占地面积(亩)XX第一中学602984XX市红塔区太极路21221150331.8XX第三中学381886XX市红塔区东风北路75976390XX师院附中392020XX市红塔区聂耳东路54630269.45XX实验中学7342XX市红塔区中卫西路2143332214.95XX第一中学分校19813XX市红塔区大营街街道2394435.85XX第二中学391861XX市红塔区书院路2号1900028.5XX市中心城区现状教育设施用地—职业教育和高校用地一览表名称占地面积(㎡)XX市工业财贸学校214920XX市特殊教育学校23401峨山县职业高级中学实习基地云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XX分校XX教师进修学校8312.5XX市体育运动学校55361XX市卫校27067XX市少体校18389XX二职中139860XX技校黄官烟农学校大营街职业技术学校XX市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46933XX师范学院西院22187XX师范学院732000(二)存在的问题1、教育设施布局不合理从教育设施现状图上可以看出,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老城区,城市边缘区和周边组团分布较为稀疏,服务半径过大。2、各学龄段学校数量配比不合理依我市中心城区现状人口,按0.5W人/幼儿园、1W人/小学,2W人/初中,4W人/高中的配置要求,我市中心城区的教育资源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趋势,即幼儿园和高级中学的教育资源缺口较大,小学和初中相对较小。3、新老学校之间办学条件有较大差异近几年新建的教育设施,如幼儿园、中小学普遍用地规模都有所提高,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同时也存在部分老城区学校用地不足,缺乏运动场地和配套设施,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不利于办学水平整体提高。4、各分类教育设施存在的问题(1)幼儿园:公立幼儿园普遍存在用地规模偏小、服务半径过大等问题;私立幼儿园虽然数量众多,但存在设施配置较差、教学水平良莠不齐、用地面积较小、缺乏办学连续性等问题。(2)小学:主城区的小学普遍存在用地规模偏小,运动场地严重缺乏的问题,因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部分学校班级超员现象较为突出。(3)初中:主城区内现有初中10所,普遍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用地规模偏小,服务半径过大等问题。其他各组团的初中则存在办学规模较小,用地紧张,在岗教师不足,班级数量不足,配套设施较差等问题。(4)高中:主城区内现在高中4所,分别是XX一中、XX三中、师院附中和实验中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空间分布不均衡,校点数量过少,服务半径过大等问题。(5)大、中专及职业教育:本市职业教育发展在省内属于领先水平,通过多年的发展,现有工业财贸学校、二职中、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校分散,未能形成聚集效应,用地规模普遍较小,长远发展受限。(6)高等教育:溪师范学院位于云南省XX市红塔区凤凰路(原玉江东路),始创于1978年,原名XX师范高等专科学校。92年改名为XX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XX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与XX师范学校、XX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合并,成立XX师范学院。合并后,原XX师范学校校区成立XX师院附中,成为相当独立的部分,XX师范学院实由原XX师范高等专科学校、XX成人教育培训中心两校合并。XX师范学院是XX市唯一的一所高等学院。学院现有本院、西院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于2011年通过了校园规划的修编,未来的校园发展正按规划逐步实施。三、发展目标(一)内容的界定此次规划主要针对的教育类别为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幼儿园和部分私立学校的用地分类虽不属于A3类,但从方便管理和服务的角度考虑,也将其纳入此规划中。对大、中专及职业技术学校无强制性配置的要求,规划中提出的均为发展性建议。(二)规划目标通过增加校点数量和布局调整,使城市规划区内的学校布局合理,基本满足适龄人口的就近入学的需求,并实现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实现教育现代化,使我市教育事业整体迈入全省先进行列,成为周边区域内的一个教育“标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打破“顶端优势”,倡导教育集团化,优秀教师轮岗制,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从整体上提升中心城区教育设施的软、硬件水平,逐步实现居民就近入学,化解学区道路拥堵等系列社会问题。教育设施规划的目标是:合理调整教育结构,积极扩大教育规模,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1.基础教育继续加强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达到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上限标准,巩固普通初中学生的入学率,小学、初中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争取使大部分学校达到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准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2.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初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九年义务教育有机结合的形式,完善市、乡、村三级职业教育网络,2030年力争初中毕业升入普高、职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达到100%。3.成人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教育培训基地的硬、软件建设,积极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其它教育,不断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切实加强村庄教育网络建设,积极构建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倡导建设学习型村庄。4.高等教育将XX师院、XX农职学院建成具有省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的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万人以上。四、指标体系与需求预测(一)分类根据教育阶段的差异性,将教育设施分为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大、中专及职业技术学校五类。(二)指标体系根据《XX市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中对教育设施用地指标和教学规模的规定:中小学、幼儿园设施规定居住人口规模(万人)教育设施规模(班)4高级中学302初级中学181小学180.5幼儿园9中小学、幼儿园用地标准教育设施用地标准(平方米/人)班级规模(人/班)完全中学1650初级中学小学1245幼儿园1330备注:办学规模可参照《XX市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要求,即每所中学的设置规模宜为24-60班,每所小学的设置规模宜为24-48班,每所幼儿园的设置规模宜为9-24班。校点服务半径按中心城区教育设施分布现状,在国家规范基础上适当提高,幼儿园500米,小学800米,中学不大于2000米。(三)相关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1、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2006)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平方米/千人)居住规模居住区小区组团类别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教育600—12001000—2400600—12001000—2400160-400300-5002、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完全小学: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场所,共有6个年级,属义务教育。非完全小学: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场所,设1年级~4年级,属义务教育。初级中学:对青、少年实施初级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3个年级,属义务教育。高级中学:对青年实施高级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3个年级。完全中学:对青、少年实施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6个年级,含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育的学校,其中1~3年级属义务教育。九年制学校:对儿童、青少年连续实施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的学校,共有9个年级,其中完全小学6个年级,初级中学3个年级,属义务教育。中小学校:泛指对青、少年实施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学校,包括完全小学、非完全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完全中学、九年制学校等各种学校。各类中小学校建设应确定班额人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完全小学应为每班45人,非完全小学应为每班30人;(2)完全中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应为每班50人;(3)九年制学校中1年级~6年级应与完全小学相同,7年级~9年级应与初级中学相同。3、XX市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中小学、幼儿园周边50米半径范围内,不得安排生产、经营、储存易燃易爆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产生噪声污染的建设项目。中小学、幼儿园正门及主体建筑两侧各30米范围内,不得设置垃圾中转站、机动车停车场、集贸市场。中小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毗邻,与公共娱乐场所、网吧的间距不得小于200米。学校主要教室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同侧边缘路轨的距离不应小于300米;与高速路、底商轨道交通或城市主干道的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米。当小于80米时需采取有效的隔音降噪等措施。学校校门不宜开向城市主干道,主要出入口临街时,校门外应布置缓冲场地,一般其出入口和城市道路之间应有10米以上足够的缓冲距离,便于临时停车及人员疏散。(四)需求预测规划中中心城区人口按100万人计,根据《XX市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又结合XX红塔区现有学校的办学规模的实际情况,建设时按照节约和集约用地以及资源共享的原则,在不突破国家规定的办学规模最大值的情况下,加大每一个校点的班级规模:幼儿园由9班升至18班;小学由18班升至36班;初中由18班升至36班;高中由30班升至48班。1、幼儿园校点数量由200降至100个,用地规模不少于70.2公顷;2、小学校点数量由100降至68个,总用地规模不少于97.2公顷;3、初中校点数量由50降至25个,用地规模不少于72公顷;4、高中校点数量由25降至16个,用地规模不少于48公顷,五、规划布局(一)幼儿园现状幼儿园数量为77所,对“存量”资源进行梳理,取缔一部分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幼儿园,原则上在小学里不设置学前班,逐步进行剥离,设置独立的幼儿园。对成片开发且居住人口大于5000人的居住小区需强制要求配置相应规模的幼儿园。幼儿园的规模设置,原则上以规划集中连片的居住板块为核心,以500米的服务半径为尺度,以18班标准规模进行布局。对局部生源数量较少的片区可与周边片区幼儿园合建,具有合理的规模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幼儿园的服务半径原则上不大于500米,但可由服务区域的生源数量酌情增减服务半径。幼儿园需求测算表:单位:所现状测算(按现状人口)缺口测算(按规划人口)相差7794(9班制)17100(18班制)23备注:现状人口按47万人计,规划人口按100万人计。现状缺口占现状校点比为22%,规划期末差距占现状校点比为29.9%保留:44所原址扩建:2所规划新建:54所取消:3所幼儿园、20所附属小学幼儿园规划的幼儿园一览表,含原址扩建和新增,保留学校不再重复表示:XX市中心城区规划教育设施用地—幼儿园用地一览表项目分类项目名称班级数(班)学生数(人)占地面积(亩)位置备注A3教育设施用地北城梅园幼儿园123603.5北城街道梅园社区建议扩建为7.5亩北城后所幼儿园92703.5北城街道后所社区建议扩建为5.4亩北城大营幼儿园151503.5北城街道大营社区北城高桥幼儿园61803.5北城街道高桥社区建议扩建为5.4亩北城王棋幼儿园92703.5北城街道王棋社区建议扩建为5.4亩北城东古城幼儿园154503.5北城街道东古城社区建议扩建为9.0亩春和飞井幼儿园61803.5春和街道飞井社区春和中心幼儿园123607.5XX市红塔区教育路春和中心小学旁春和团山幼儿园92705.4春和街道团山社区李棋任井幼儿园92703.5李棋街道任井社区建议扩建为5.4亩李棋山头幼儿园92703.5李棋街道山头社区建议扩建为5.4亩XX市第一幼儿园分园万裕幼儿园92705.4XX市红塔区南祥路和春晖路的交叉口附近麒瑞幼儿园92705.4XX市红塔区玉江大道旁二小区内李棋玉河幼儿园92703.5李棋街道玉河社区建议扩建为5.4亩李棋金家边幼儿园92703.5李棋街道金家边社区建议扩建为5.4亩玉兴中心幼儿园1545010明珠路玉交集团玉带中心幼儿园1545010XX市红塔区玉带街道红塔区第二幼儿园1880015XX市红塔区玉兴路47号原址扩建XX市第二幼儿园1880015XX市红塔区玉兴路118号原址扩建红塔区第一幼儿园1880015火车站公租房附近泷水塘幼儿园123607.5环山路盛世庭园附近金钟山幼儿园92705.4XX市红塔区凤凰路政法小区幼儿园92705.4XX市红塔大道政法小区内凤凰中心幼儿园1545010红塔大道与环山路交叉口灵秀幼儿园61803.5XX市红塔区灵秀社区高龙潭幼儿园123607.5南祥路与抚仙路交叉口高仓社区幼儿园92705.4高仓街道玉山城配套幼儿园92705.4XX市红塔区玉山城内高仓梁王坝幼儿园61803.5高仓街道梁王坝社区高仓桃源幼儿园61803.5高仓街道桃源社区高仓龙树幼儿园3903高仓街道龙树社区大营街甸苴幼儿园61803.5大营街街道甸苴社区大营街杯湖幼儿园92705.4大营街街道杯湖社区大营街常里幼儿园61803.5大营街街道常里社区大营街赵桅幼儿园92705.4大营街街道赵桅社区研和贾井幼儿园92705.4研和街道贾井社区研和中心幼儿园92705.4研和街道老政府内研和社区幼儿园92705.4XX市红塔区研和镇欣裕路原研和中心小学改造研和可官幼儿园92705.4研和街道可官社区研和宋官幼儿园92705.4研和街道宋官社区研和东山幼儿园92705.4研和街道东山社区GH-Y-0192705.4北城街道梅园社区GH-Y-0292705.4北城街道莲池社区GH-Y-0392705.4春和街道龙池社区GH-Y-0492705.4北城街道GH-Y-0592705.4北城街道GH-Y-0692705.4北城街道GH-Y-0792705.4北城街道GH-Y-0892705.4春和街道GH-Y-0992705.4李棋街道山头社区GH-Y-1092705.4春和街道马桥社区GH-Y-1192705.4李棋街道GH-Y-1292705.4大营街街道赤马社区GH-Y-1392705.4大营街街道GH-Y-1492705.4玉带街道黄官社区GH-Y-1592705.4研和街道合计——54616860318.5————实施建议:规划推荐采用公办私营方式,即幼儿园的所有权属于政府,经营权实行特许经营制度,通过业绩招标幼儿园的管理单位,这样体制比较灵活,便于实际操作;或采用协商解决方式,在新的土地出让前,明确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主体,最好在建成后,移交政府统一管理,这种方式责任主体明确,有利于幼儿教育的良性发展,同时也鼓励鼓励私立幼儿园办学,加大对民营机构办学的政策支持,但同时教育部门也要对其办学资质进行严格审查,深化户籍改革,真正实现就近入学。(二)小学现状小学数量为68所,对“存量”资源进行梳理,实行“撤、并、扩、迁”方针,切实保证学生在校的教学质量和安全。对成片开发且居住人口大于10000人的居住小区需强制要求配置相应规模的小学。小学的规模设置,原则上以规划集中连片的居住板块为核心,以800米的服务半径为尺度,以36班标准规模进行布局。对局部生源数量较少的校点与周边片区校点合建,具有合理的规模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小学的服务半径原则上不大于800米,但可由服务区域的生源数量酌情增减服务半径。小学需求测算表:单位:所现状测算(按现状人口)缺口测算(按规划人口)相差6846(18班)满足68(36班)满足备注:现状人口按47万人计,规划人口按100万人计。现状校点数满足现状需求,规划期末校点数满足,未来需要对现状校点进行扩建,增大办学规模。保留:41所原址扩建:5所异地重建:6所合并:1所规划新增:15所XX市中心城区规划教育设施用地—小学用地一览表项目分类项目名称班级数(班)学生数(人)占地面积(㎡)占地面积(亩)位置备注A3教育设施用地北城中心小学3620002000030XX市红塔区乐学巷38号原址扩建春和小学3620002000030XX市红塔区春和街道XX第二小学3620002000030XX市红塔区九曲巷25XX第三小学3620002000030XX市红塔区珊瑚路59号高仓中心完小3620002000030XX市红塔区高仓街道文化路李棋玉河小学3620002000030李棋街道玉河社区异地重建李棋山头小学3620002000030李棋街道山头社区黄官小学3620002000030原黄官小学西南方大营街中心小学3620002000030大营街汇溪公园内高仓桃源小学3620002000030高仓街道桃园社区原兴民小学研和中心小学3620002000030研和街道李棋中心小学3620002000029.8XX市红塔区李棋路15号李棋小学与下赫小学合并高龙潭小学3620002000030抚仙路与创新路交叉口GH-X-013616201549923.25北城街道GH-X-023616202354235.25李棋街道GH-X-033616202765541.55李棋街道GH-X-043616202826042.45聂耳路与紫艺路交叉口G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365-2024电工术语电磁兼容
- DBCO-C3-amide-PEG6-NHS-ester-生命科学试剂-MCE-2122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入股合同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巴士驾驶员雇佣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自动售卖机智能物流配送与仓储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餐饮品牌形象授权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水电工程合同纠纷处理合同
- 2025年度时尚主题饭店出租运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信用贷款合作协议书
- 施工现场施工防外部干扰制度
- 2-3-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
- 2024年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新课标Ⅱ卷语文+数学+英语试题(真题+答案)
- (正式版)YS∕T 5040-2024 有色金属矿山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标准
- 2024年全国甲卷高考化学真题试题(原卷版+含解析)
- 焦煤集团5MW10MWh储能技术方案
- JT-T-617.7-2018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第7部分:运输条件及作业要求
- 小学一年级拼音天天练
- 医院病房用电安全宣教
- 逐梦青春成就最好的自己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浙江省电力交易员竞赛选拔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北京市部分区2023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