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道德(外招)_第1页
第三章道德(外招)_第2页
第三章道德(外招)_第3页
第三章道德(外招)_第4页
第三章道德(外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道德品质与道德修养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是经常地、反复地加以思索,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实践理性批判》伊曼纽·康德(1724—1804)

人是那种必须有某种善的标准的生灵。人如果不以自己所处的这种境况为前提,即不首先断定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善”的,那么就不可能从这种境况中解脱出来。这就是说,真正的现实主义者是承认善恶有别的。

莎士比亚:

人生就像是一匹用善恶的丝线交错成的布;我们的善行必须受我们过去过失的鞭挞,才不会过分趾高气扬;我们的罪恶有赖我们的善行把它们掩盖,才不会完全绝望。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我们为什么需要道德二、什么是道德三、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一、我们为什么需要道德

问题:1.人为什么要为别人?请说出至少五个理由。2.道德与法一样,就其自身来说不过是对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压抑和侵犯.你赞同这一观点吗?3.假设一辆驰而来的列车,如果不驶向左面的铁道压死1个人,就必须要驶向右面的铁道压死5个人.司机应该驶向哪一条铁道?为什么?哈曼实验:1.一个医生,如果把极其有限的医药资源用来治疗1个重病人,另外5个病人就必死无疑;如果用来救活这5个病人,那个重病人就必死无疑.你认为什么样的选择是道德的?为什么?2.有5个分别患有心脏病肾病肺病肝病胃病的人和1个健康的人.这5个病人如果不进行器官移植,就必死无疑;如果杀死那个健康的人,把他的这些器官分别移植于这5个病人身上,这5个病人就一定能活命,而且会非常健康.你认为医生应该怎么办才是道德的?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道德?

选择判断测试,用来了解每个人的道德选择及道德准则:

在一艘船,在海上遇险,快要沉没了。船上有12个人,但只有一只救生艇,只能载6人逃生。在此情况下,请你选择其中的6个人上救生艇。这12个人是:1、一个72岁的医生2、一个患不治之症的小女孩3、一个船长4、一个妓女5、一个精通航海术的劳改犯6、一个弱智的男孩7、一个优秀的青年工人8、一个天主教神父9、一个贪污的官员10、一个企业的经理11、一个新近暴发的商人12、你自己。

选择前的条件:1,不考虑会有别的船来救大家

2,救生艇只能坐6个人,不能多一个

3,每人作出的选择是有效的,大家都要服从

4,对其他人的了解,只限上述那此,没有更多的了解。

5,不能用抽签的方法

6,不考虑不作选择的“选择”,必须进行选择

分析:1,生存原则。即要保存人的生命,这里面体现了尊重生命的道德理念。

2,生存可能性原则。要生存就要考虑生存的可能性。

3,自我优先原则。每个人首先要救自己,利己原则。

4,妇女儿童优先原则。这一原则是义务原则,是人性善的表现。

5,最大功利或快乐原则。反过来说,就是最少损失和最小痛苦原则。

6,平均功利或公平的快乐幸福原则。或称补偿原则。

7,德性原则,人为什么需要道德

康德:人在自然界中获得自由的过程,就是人为自然立法和为自己的行为立法的过程。人为自然立法得到以因果律为内容的科学知识;人为自己的行为立法,人便能够得到以道德律为基础的自由。

为人生立法

人生中存在着三大法则:即“效率”法则、“公平”法则、“超越”法则,而三大法则无不意蕴着道德的内涵。二、什么是道德?

道德的语义学解析:"道"即道路,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规范."德"即"得",是指人们将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道德即从物之道引出人之得.最早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概念解释: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定义概括:

本质规定: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作用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良心)。作用方式:善恶评价。存在形式: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三.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观点:

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利益=???利益结构着社会,利益连接着人!利益的存在不仅是物质的、经济的利益,还包括政治的、社会的利益,心理的、生理的需要也构成各种利益。广义文化意义上的各种需要,包括自尊、名誉、虚荣、感情、爱------都是利益!人生存的各种需要层次,饮食、性爱、安全感、家庭子女、繁衍后代------都是人生的利益。人,社会,生活,到处充满了利益!我们要用儿童游戏的眼光

看——利益对待利益的智慧态度:看清利益,不被迷惑。看清利益,不被小利小益所蒙蔽。看清自己的利益,又不执着于自己的利益。看清自己的利益,寻求相应的道德崇高感。道德的起源和目的:保障利益共同体和增进人类利益道德的总原则:“善”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公正”、“人道”善待自己的道德原则:“幸福”、“贵生”第二节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一.中西方伦理思想介绍二.中西方伦理思想的比较三.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一.中西方伦理思想介绍

引言

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和西方伦理思想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背景,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作为一种价值系统和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两者之间也存在很多相同之处。我们研究中国和西方的伦理思想,目的既是为了总结中国道德发展的经验教训,也是为了吸取外来民族的优秀道德的精华,以促进中西伦理思想之交融。中国——西方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西方是以希腊为代表的“古典的古代”式,而中国是以“亚细亚的古代”式。。“古典的古代”是革命的路径;“亚细亚的古代”却是改良的路径。前者是所谓“正常发育”的文明“小孩”;后者是所谓“早熟”的文明“小孩”。

(一)、中国伦理思想的演变

中国伦理思想源远流长,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可以说是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主干的各种伦理思想相互激荡、相互作用的过程。1、春秋战国时期的伦理思想

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的时代。随着社会性质的变革,在思想领域中产生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围绕着道德作用、道德本原、人性与人的本质、义利之辩、道德准则、道德评价、道德修养等理论问题的探讨,出现了儒、墨、道、法等诸家伦理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勃发时期。

儒家伦理思想

孔子创立,孟子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完善,荀子是先秦哲学的总结者,但其伦理思想仍以孔子为宗。儒家伦理思想就其总体而言,它建立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反映封建等级关系的“爱有差等”的道德规范体系,一方面主张“仁者,爱人”,并提出“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作为实行“仁爱”原则的基本途径;另一方面又主张“克己复礼,为仁”,坚持“爱人”必须要以“礼”为度。孔子建立了以仁和礼为核心的人道理论,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境界。

孔子伦理思想的现代商业价值:

孔子的伦理思想延伸到现代商业方面,也有许多可供借鉴的价值,这主要体现在四点上:一是以人为本,以人为贵;二诚信经营,童叟无欺;三是义利并取,以义取利;四是富而好礼,仗义施财。这四个方面,集中回答了怎样经商和经商的目的问题。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

孟子伦理思想及其价值的现代透视:

孟子的性本善、忧患意识、和谐意识、节义意识、修养意识、爱国意识等思想培育了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儒家伦理思想在价值观方面,强调道德义务,轻视功利目的,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反映了道义论的倾向;儒家伦理思想在道德作用方面,强调并夸大道德的社会作用,一定程度上具有道德决定论的特点;儒家伦理思想在人性论方面,探讨了人所以有善、有恶的根源,具有德性主义的特征,并以德性主义人性论为基础提出了一套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方法。

墨家伦理思想

由墨子所创立。与儒家的“爱有差等”和“重义轻利”相对立,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认为爱人应以利人为内容和目的,体现了墨家伦理思想的功利主义特点。既贵义,又尚利,达到义与利的统一,从而既与儒家的道义论相区别,又避免后来商鞅、韩非否定道德作用的极端功利主义。墨家以贵义尚利的功利主义为内容,反映了平民、小私有劳动者的利益,具有许多合理的内容。

道家伦理思想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老庄由自然“无为”之“道”立论,主张“绝仁弃义”,反对世俗的道德规范和善恶观念,提倡一种“无知无欲”的素朴的“至德”境界,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以保全自身。道家的这种伦理观,既与儒家、墨家对道德特别重视相对立,又与法家的非道德主义有区别,在理论上具有自然主义和超善恶论的特点,反映了过着“隐士”生活的那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消极厌世的心理。老子出关:寻“道”老子------遵循道修身处事的三大要点

(一)宽厚仁慈是安心立命之本

老子认为,天慈万物,道是“善利万物而不争”,人也应该效法天道“执左卷而不责于人”。宽厚仁慈,既是爱人,又是爱己,这可谓是安心立命之本。

(二)清心寡欲是修身养性之要

老子说:“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罪莫大于贪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我不贪欲,则甘于恬淡而不奢侈,不因贪欲充塞其中以欲乱情,故而内心清静,以至能顺应本性以行天道,则能尽自然之理,以应万变而依然能平安如故。经常保持澹泊清静的心态,致使神安体健,这是老子告诫我们的修身养性之要。(三)谦虚柔和是立身处事之则。

满招损,谦受益。老子说:"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为人处事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柔顺自然,持中和之道,无过无不及。虚则明道,柔能克刚,不盈则弊不新成。谦虚柔和可谓是老子教导我们的立身处事之则。

庄子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自由精神平等意识张扬个性和谐精神不为物役生态智慧反朴归真宽容精神批判精神

法家伦理思想

以韩非为主要代表。韩非是先秦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一生致力于变法的理论和实践,创立了一个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这一理论包含了法家所特有的伦理思想,法家主张人性“自为”;主张“不务德而务法”,否定道德和道德的社会作用,从极端功利主义走向了“以法代德”的非道德主义。2、西汉至明清时期的伦理思想

秦亡汉兴,西汉统治者为维护封建“大一统”的统治秩序,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董仲舒创立了一个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阴阳五行“天人合类”为宇宙论基础的神学伦理思想体系。从此,儒家伦理思想作为封建“名教”的意识形态而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的正统。由魏晋进到南北朝隋唐时期,外来的佛教和土生土长的道教开始兴盛,中国的民族文化尤其是伦理思想形成了以儒学为主的儒、佛、道三者相结合、相补充的格局。

(1)秦汉时期:

是中国封建制度全面确立和逐渐巩固的时期,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主要代表有西汉的董仲舒和东汉的王充。董仲舒:

认为“天”是一个有人格的主宰一切的神,它本身就具有道德属性。人性问题上,提出了成性说,即人性无所谓善恶。人伦关系上,明确提出了作为封建道德核心内容和人们行为基本准则的“三纲五常”学说。王充

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性的影响。认为道德水平的高低是由物质生活状况决定的。

(2)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乱分裂的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以儒家为主,儒、道、佛三者逐步融合的局面。道教:

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劝善成仙,即把道德行为与个人的长生不死相结合,道德是求得不死而成仙的重要手段。为达到这一神圣目的,道教伦理要求信徒清静无为,与世无争,清心寡欲。佛教:

伦理的核心是劝人在今世行善,以求得来世的好报,或者在死后进入佛的极乐世界。佛教伦理的理论前提是:人生是一个“苦海”,苦难的根源在于人自身的精神世界,即在于人“无明”。(3)隋唐时期:

是我国历史上两个统一的王朝,表面上是儒、道、佛三教并用,实际上最注重儒家,以韩愈为代表。韩愈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他毕生“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努力以自己的学术努力重建儒家精神,对于儒学的弘扬,功劳甚巨。(4)宋至明中叶:

统治者为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提出以“天理”为宇宙本体和道德本源,把正统的儒家伦理思想发展到最高阶段。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学派,以朱熹和王守仁最为突出。

程朱伦理思想主要表现在:

1.伦理本体化或伦理宇宙化。

2.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封建禁欲主义。

3.使儒家道德修养理论达到完备程度。(5)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中国封建社会的矛盾充分暴露,但还未达到崩溃的程度。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封建社会“自我批判”意识,一批进步的思想家如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戴震等,开始展开对宋明理学的批判总结。他们集中批判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伦理思想纲领,把人的自然欲望作为人性的重要内容,肯定人性的合理性,强调功利的正当性,指出“后儒以理杀人”甚于“酷吏以法杀人”,触及了封建礼教的实质。但由于清朝封建统治趋于稳定,在文化思想上实行怀柔与高压相结合的政策,自乾嘉以后,具有启蒙意义的伦理思想转向沉寂,统治者大力提倡的仍是已僵化的程朱理学。3、清末到“五四”前时期

的伦理思想

(1)酝酿萌芽阶段:鸦片战争前后,在地主阶级内部,以龚自珍和魏源等人为代表的思想家,对封建制度和纲常名教进行了批判。他们竭力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

(2)初步形成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政治上提出君主立宪,在思想文化上,主张废科举,兴学堂,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伦理观念。其中以康有为、谭嗣同、严复最为突出。(3)发展成熟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派取代了改良派,革命派先后提出“道德革命”、“三纲革命”的口号,强调自由、平等和博爱乃是“根于心理”的真道德,论述了“自利利人”的“合理利己主义”思想。其中以章太炎、孙中山最有代表性。4、中国伦理思想的主要特点重视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协调,提倡仁爱精神,强调德治和仁政;重视、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把“天人合一”作为最高的精神境界;重视群体性和整体性,忽视、甚至抹杀个人和个性;重视道德和利益的关系,即有把道德与利益对立起来、忽视个人利益的倾向,又有重视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优良传统;重视道德的实践和道德的实际生活,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5.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现代启示

(1)重视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而奋斗的爱国主义思想。(2)推崇仁爱原则,强调建立“厚德载物”的和谐人际关系。(3)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美德。(4)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二)、西方伦理思想的演变

西方伦理思想是在西方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相应的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重要遗产.西方伦理思想发源于古希腊,其发展进程大体上经历了早期、中世纪、近代和现代这几个阶段。西方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

西方传统伦理文化,尽管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辗转多变,但是从整体上看,各个时代所普遍尊奉的基本价值理念以及普通西方人在实践中所奉行的根本伦理原则,有着共通之处:

个人主义---个人主义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选择、自我控制的个人或自我。个人或自我是独立的,是和他人相分离的有独立精神的个体。只有个人得到充分发展,才能有社会的发展。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是以人类利益和价值为中心的一种学说。它反对超自然主义,把人看作是自然对象,肯定人的基本尊严和价值,以及人运用理性和科学方法获得自我完善的能力。敬畏上帝---敬畏上帝的观念处处体现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和日常生活方式之中,构成了西方人的精神支撑。

1、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伦理思想

西方早期伦理思想指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的伦理思想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伦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是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问题,对伦理思想和伦理学说作出较大贡献的思想家主要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伊壁鸠鲁、斯多葛学派等。

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

苏格拉底在伦理学上的突出成就是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也就是道德依赖于知识,知识不仅是德行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它的充分条件。他认为知识就是关于善、道德义务的知识,知道道德义务是什么,人们就会有相应的道德行为。

柏拉图的伦理思想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忠实学生,他提出“善的理念”的学说,认为善的理念是独立存在的实体,不依赖于具体的善的事物,但它却决定具体善,构成每一善的事物的本性,既是判断任何事物和行为的标准,又使得人们具有识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制约着人类社会的道德现象。在人生观方面,柏拉图强调理性生活,贬低或否认感性生活。在其《理想国》一书中,他还提出了三个等级(统治者、武士、劳动者)、四主德(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的政治伦理思想。

亚里斯多德的伦理思想

亚里斯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强调各种具体的善。他说,一般的善总是与具体的善相联系而存在,至善就是幸福,虽然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不同,但幸福标准即人的本质。人的心灵分为理性与非理性两大部分,人具备了理智的德性和非理智的道德的德性,就达到了幸福和至善,幸福即是心灵合于德行的活动。人既是理性的动物,又具有感性的要求,但更为特殊的本质是理性活动。因此,正确的人生观应是以理性为目的、为指导的理性和感性的和谐,即中庸。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前270)

伊壁鸠鲁的伦理学又被称之为“快乐论”或快乐主义。他认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而以感触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

2.中世纪伦理思想中世纪是欧洲的封建时代,也是基督教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占据支配地位的时代。这一时期的伦理思想主要讨论的是神与人的关系,正统的宗教伦理思想一般都认为:爱上帝就是道德的最高标准。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354—430)

教父神学的主要代表,基督教奠定基人,全面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了基督教的世界观的教义和伦理思想,对中世纪以及后来的西方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

[ThomasAquinas]

经院神学的代表,其伦理思想的最大特点是把基督教教义与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调和起来,创建起庞大的天主教思想体系。

3.西方近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想

学术界一般把西方“近代”的时间概念理解为16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和科学昌盛的时期,同时又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伦理思想家们所考察的主要是人性问题(人们行为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感性还是来自理性;人们在与他人相处时的主要态度是利己指向还是利他指向)、功利与道义的关系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的思想体系成为伦理学近代化的主要标志,其主要代表作是《利维坦》。霍布斯对人性的看法有两点:一是机械(感性)的,二是利己的,善就在于个人利益的不断满足。在霍布斯看来,法与道德没有区别,国家法律、君主意志是道德行为的外在标准,而个人利益、幸福是道德行为的内在标准。克劳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ClaudeAdrienHelvétius,1715-1771)

法国十八世纪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一个教育万能论者。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是追求肉体感官的快乐。并提出了“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著名论断。关于道德教育,爱尔维修认为:做人的道德准则应该使人们认识自己对祖国担当的义务。应该把公共的福利----最高的法律当成信条。杰里米·边沁(JeremyBentham,1748—1832)

至19世纪,伦理思想史上的两大主要对立派别都已形成完备的体系,一是以康德为代表的道义论,一是以边沁、穆勒为主要代表的功利论。在边沁看来,人都是趋乐避苦的,能够满足人们这种要求的行为和原则就是善的,具有道德价值;反之,则是恶的,不具有道德价值。而所谓需求,也就是利益。于是,他得出了功利主义的公式:能够增进利益的,就是道德原则;反之则不能成为道德原则。而道德原则的客观依据则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或利益)。约翰·穆勒(JohnStuartMill,1806—1873)

穆勒自幼受功利主义思想熏陶,但其幸福主义与边沁的不同之处在于:他认为快乐不仅有量的区别,而且有质的不同。感官的快乐是低级的快乐,精神的快乐才是高级的快乐。求得最大幸福或快乐的最佳途径或方法,不是取消道德规范,而是遵循道德规范。穆勒既强调功利,又重视道德规则,表现出一种试图统一义利的趋向和努力。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

与功利主义相对立,康德认为:虽然,人的一切行为的自然趋向是利益,这源自于人首先是动物这一事实。但是,正因为人有自然的动物冲动,才需要有道德并将道德系于神圣性来源上,而不是系于任何感性冲动上。道德的功能正在于克制利益冲动,使行为遵循一定的道义之规。道德的意义不在于做感性的工具,帮助感性达到目标,而在于服从自身的理性命令。行为正当性不在于对行为效益的计算,而在于对理性法则的遵守,哪怕一无所获。“人是目的,而不仅是手段”黑格尔(Hegel,1770—1831)

对伦理思想史上争论不休的人性善恶问题,黑格尔认为人性既是善的又是恶的,人是受环境制约的,据此强调人的道德责任。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黑格尔主张国家至上的道德观。

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的过渡时期,西方主要伦理学流派有: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德国唯意志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