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际法学导论_第1页
第一章 国际法学导论_第2页
第一章 国际法学导论_第3页
第一章 国际法学导论_第4页
第一章 国际法学导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法西南政法大学CompanyLogo国际法体系解构国际公法(国际关系)规范主体总论原则CompanyLogo国际法博士点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湖南师范大学CompanyLogo国际法学导论第一节国际法学概述第二节国际法的渊源第三节国际法的编篆第四节国际法的历史发展第五节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CompanyLogo第一节国际法学概述国际法的概念国际法的性质国际法的特征国际法的作用国际法的效力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又称“防止核扩散条约”或“核不扩散条约”。于1968年7月1日分别在华盛顿、莫斯科、伦敦开放签字,当时有59个国家签约加入。该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该条约1970年3月正式生效。截至2003年1月,条约缔约国共有186个。CompanyLogo《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共有11条规定,主要内容是:有核国家不得向任何无核国家直接或间接转让核武器或核爆炸装置,不帮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无核国保证不研制、不接受和不谋求获取核武器;停止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把和平核设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保障之下,并在和平使用核能方面提供技术合作。根据规定,该条约有效期为25年,其间每5年举行一次会议,审议条约的执行情况。1995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审议和延长该条约大会上,决定无限期延长这个条约。截至2002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共有187个。CompanyLogoCompanyLogo为了更有效地防止核扩散,1997年5月1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核准了保障协定附加议定书。这是自1970年通过第一批依照《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与无核武器国家缔结的全面保障协定实施细则以来,对机构保障体系所作的最重要修订。附加议定书的标准文本由序言、18条正文和2个附件组成,内容包括:有关国家提供有关核燃料循环的一切信息,以及视察员进入这些场所的权利;有关一国核场址上的一切建筑物的信息及视察员临时通知进入这些建筑物的权利;改进视察员指派过程的行政安排,发放多次入境签证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利用现代通信手段的权利;国际原子能机构遵守实施的卫生、安全、实物和其他保安方面的规定及尊重个人权利,并采取一切预防措施保护由此得知的商业、技术和工业秘密及其他机密信息等。中国于1998年12月31日签署了附加议定书。截至2001年11月,签署附加议定书的国家有57个CompanyLogoCompanyLogo一、国际法的概念定义:国际法是调整国际社会主体间关系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名称:1、万民法(jusgentium)——荷兰学者格老秀斯(“国际法之父”)1625年《战争与和平法》。第一章\格老秀斯.ppt2、国际法——英国功利主义法学家边沁在18世纪末最早采用。第一章\边沁.ppt国际法与国际私法:普遍国际法与区域国际法:划分标准——适用的范围CompanyLogo二、国际法的性质问题:国际法是法律吗?国际法否定论的回答:法律需要有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执行机关。国际法无,故其不是法律。反驳:1、以国内法的标准本身判断国际法是错误的。2、用成熟的国内法判断不成熟的国际法是错误的。3、即便国际法发展成熟也不可能与国内法相等。法律的本质:1、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国际法规定国际主体的权利义务2、具有强制力:国际法也具有强制力结论:国际法是不同于国内法的法律。CompanyLogo三、国际法的特征国际法主体——主要是国家国际法的制定方式——国家间通过协议的方式制定国际法的强制方式——国家本身单独或集体的行动国际法的法律性质不容置疑(一)国际法普遍存在于国际社会,并以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作为其表现形式。(二)国际法是由作为国际法制定者的众多国家依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三)国际法的法律效力已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四)国际法与国内法一样具有强制性。CompanyLogoCompanyLogo四、国际法的作用国际法是衡量和裁判国际行为的是非标准国际法对一切国家都具有拘束力国际法主要是确立国家间某种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形式CompanyLogo五、国际法的效力根据自然法学派NaturalLaw(维多利亚、苏亚利兹):自然法。新自然法学派:分支1、社会连带法学派(狄骥,庞德):各民族的法律良知。第一章\庞德.ppt分支2、规范法学派(凯尔逊):人类的正义感或法律良知。实在法学派PositiveLaw(边沁、奥斯汀):现实国家的同意或共同意志。新实在法学派:分支1、权利政治说(摩根索):国际政治(核心为国家权力)。分支2、政策定向说:国家对外政策。格老秀斯学派(折衷学派):自然法+国家间同意。格老秀斯:法律=自然法+意定法[神意法+人定法(国际法+国内法)];国际法=自然国际法+意定国际法;自然国际法是意定国际法的依据,意定国际法不得违背自然国际法中国主流观点:国家之间的协议。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国家之间的协议1.国家间的协议反映了各国的协调意志。2.各国达成的协议,是各国作为国际法的制定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共同制定的法律文件。3.各国之间的协议是各国强制执行国际法的根据。CompanyLogoCompanyLogo第二节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渊源的概念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方法CompanyLogo一、国际法渊源的概念法律渊源——法律原则、规则和制度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国际法渊源——国际法作为有法律拘束力的规范而成立或存在的表现形式《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第1款第一章\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第1款.ppt国际法渊源的种类——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CompanyLogo二、国际条约定义——国际法主体之间依国际法而缔结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书面协议种类——造法性条约和契约性条约造法性条约:确立或修改国际法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条约第一章\《联合国宪章》序言.ppt契约性条约:为缔约国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条约国际条约是国际法最主要的渊源CompanyLogoCompanyLogo三、国际习惯国际习惯与国际惯例广义的国际惯例=国际习惯(狭义的国际惯例)(有法律拘束力)+通例(无法律拘束力)国际习惯的形成条件——物质因素+心理因素物质因素——各国重复类似行为心理因素——被各国认为具有法律拘束力(法律确念)国家行为不一致国际习惯存在的证据1、国家间外交关系2、国际组织的实践3、国家内部行为国际习惯是国际法最古老的渊源CompanyLogo1.甲公司是瑞士一集团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该公司将SNS柔性防护技术引入中国,在做了大量的宣传后,开始被广大用户接受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原甲公司员工古某利用工作之便,违反甲公司保密规定,与乙公司合作,将甲公司的14幅摄影作品制成宣传资料向外散发,乙公司还在其宣传资料中抄袭甲公司的工程设计和产品设计图、原理、特点、说明,由此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甲公司起诉后,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的有关规定,判决乙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5万元。针对本案和法院的判决,下列何种说法是错误的?CompanyLogoA.一切国际条约均不得直接作为国内法适用B.《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可以视为中国的法律渊源C.《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不是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法院的判决违反了“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分属不同的法律体系,法院在判决时不应同时适用CompanyLogo在中国适用包括:一是国际条约在国内适用,宪法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实践中有三种形式,即采纳、转化、并行;二是国际习惯在国内的适用。本题中体现了国际条约的转化的问题。A选项之所以错误,因为民商法领域的国际条约在我国国内可以直接优先适用。CompanyLogo法律渊源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地位的法律的不同表现形式,即根据法律的效力来源不同,而划分的法律的不同形式。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为依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规章、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只要我国签署生效的国际条约对我国国家机关、团体和公民就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也是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之一,在审理案件时可以直接适用。我国已于1992年加入了《伯尔尼公约》,因此这一国际公约就成为中国的法律渊源,故A项错误,B项正确。CompanyLogo法律体系,又称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或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但法院的判决依据是法律渊源而不是法律体系,司法原则的“以法律为准绳”的“法律”应当包括属于法律渊源之列的国内法和国际法,故《伯尔尼公约》虽不属于我国的法律体系,但是为我国的法律渊源之一,法院在根据其作出判决时,并不违反“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故C、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A、C、D项。CompanyLogoCompanyLogo四、一般法律原则关于“一般法律原则”的争论1、国际法的一般原则或基本原则2、“一般法律意识”或“文明国家的法律良知”所产生的原则3、各国法律体系所共有的原则一般法律原则是国际法补充性的次要渊源CompanyLogo一般法律原则一般法律原则是各国法律体系所共有的原则,即众多文明国家共同适用的国内法原则。一般法律原则在裁判中通常被作为补充渊源适用,它在国际法的渊源中居于次要地位。CompanyLogo柏威夏寺(泰语:ปราสาทพระวิหาร,PrasatPhraViharn;高棉语:ប្រាសាទព្រះវិហារ),是一座位于柬埔寨和泰国边境的古代高棉印度教寺庙,两国对此庙的归属有争议,目前该寺处于柬埔寨柏威夏省的实际管辖之下。2008年,该寺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引起了泰国和柬埔寨之间新一轮的主权争夺CompanyLogoCompanyLogo柏威夏寺起初并不是佛寺,而是一座印度教神庙,供奉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毁灭之神湿婆。十三世纪后,随着印度教在这一地区的衰败,柏威夏寺逐渐融合佛教元素,成为佛教寺庙。自公元十一世纪起的100多年,高棉帝国进入苏利耶跋摩一世和苏利耶跋摩二世统治的极盛时期,柏威夏寺形成现在的规模,成为高棉帝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石宫建筑物之一,威风堪比都城吴哥的诸多名刹殿宇。“极佳地势”和“自然景观”是柏威夏寺的精髓所在,也是导致泰柬两国闹得不可开交的重要因素之一。CompanyLogo1904年,暹罗(泰国)当局与殖民柬埔寨的法国殖民者各派一个勘测组,协商测绘柬埔寨与暹罗边界线。当时,双方同意沿马夸山山脊划定边界。由于柏威夏寺位于崖顶,如按山脊划边界,柏威夏寺全寺应在暹罗界内。但3年后,法国殖民者完成边界划分图,暹罗政府意外发现柏威夏寺被划入柬埔寨一侧。尽管有异议,但暹罗政府还是接受了这张边界划分图。这张图,后来成了国际法庭判决的主要依据。CompanyLogo

1953年11月,柬埔寨脱离法国独立,法军撤出柏威夏省,次年,泰国军队占领柏威夏寺。柬埔寨政府1959年提出抗议,一纸诉状将泰国告上了国际法庭。泰柬外交关系随之恶化,双方陈兵边界,互相威胁动武。海牙国际法庭的判决依据不是寺庙的文化归属或高棉帝国的后继者身份,而是1907年法国殖民者测绘的边界划分图。当时,在法庭上为柬埔寨辩护的是退休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为泰国辩护的是退休英国总检察长弗兰克索斯凯斯。前者提出边界划分图属官方文件,而后者则辩称因殖民压迫等问题文件无效。CompanyLogo1962年6月15日,法庭大陪审团以9票赞成、3票反对的结果裁定寺庙归柬埔寨,同时以7票赞成、5票反对的结果判决泰国向柬埔寨归还所有从寺庙中夺走的文物珍宝。判决后,泰国政府指责美国偏向柬埔寨一边,泰国国内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不过第二年,泰国人降下了柏威夏寺里的泰国国旗,柬埔寨士兵正式进驻寺庙。二十世纪70年代起,柬埔寨陷入长达20多年的内战,柬武装组织占领了柏威夏寺,并在周围布下地雷,寺庙受到一定程度的损毁,但在此期间,寺庙周边的两国民众没有停止共同入寺礼佛的传统。1993年,柬埔寨内战结束,5年后正式对外开放柏威夏寺,但同样按照旧俗,默许泰国人免签免费入寺礼佛。

2003年,柬埔寨建成漫长的盘山公路。此后,柬埔寨独自申遗,拒绝了泰国关于两国共同申遗的建议,泰柬关系又一次恶化。CompanyLogo五、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方法司法判例——国际司法判例+国内司法判例国际司法判例=国际法院判决+国际仲裁法庭裁决第一章\国际法院规约》第59条.ppt国内司法判例:不能表现为国际法,但在一定条件下(如国家责任、主权豁免)表达一个国家的国际法观点。公法学家学说判例和学说对查明和确定国际法的渊源起补助作用,但不是直接渊源CompanyLogo第三节国际法的编篆国际法编篆的意义国际法编篆的发展联合国与国际法编篆CompanyLogo一、国际法编篆的意义定义——把现有国际法或国际法某一部门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全面地、系统地加以法典化。全面编篆和个别编篆——划分标准(内容)官方编篆和非官方编篆——划分标准(主体)全球性编篆和区域性编纂——划分标准(范围)国际法编篆≠国际立法CompanyLogo二、国际法编篆的发展非官方编篆1、边沁于18世纪末首先提出国际法编篆问题。2、1795年,法国格雷瓜尔,《国际法宣言》(草案),21条。3、学术团体——国际法学会(国际法研究院)第一章\国际法研究院.ppt官方编篆1、最早的官方编篆——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2、大规模编篆——1899年和1907年两次海牙会议3、国际组织对国际法的编篆——国际联盟(1924年设立法学家委员会)CompanyLogo三、联合国与国际法编篆联合国——提倡国际法之逐渐发展与编篆国际法委员会——1947年联大通过《国际法委员会章程》第一章\国际法委员会.pptCompanyLogo第四节国际法的历史发展古代国际法中古国际法近代国际法现代国际法近代中国与国际法新中国对国际法的贡献CompanyLogo一、古代国际法古代国际法的体现古埃及——公元前1296年埃及法老和赫梯王国皇帝订立同盟条约。第一章\赫梯.ppt古希腊——使节和战争制度。古罗马——市民法与万民法。古印度——《摩奴法典》。第一章\摩奴法典.ppt古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国际法的特点——零散性、宗教性、地区性。古代国际法是处于萌芽阶段的国际法。CompanyLogo二、中古国际法“皇帝主世俗,教皇操灵界”

《罗得海法》(RnodianSeaLaw

7世纪)《海事法集》(CollectionofAdmiralty14世纪)第一章\罗得海法.ppt中古国际法仍是不发达的国际法CompanyLogo三、近代国际法国际法学对国际法产生影响——1625年格老秀斯发表《战争与和平法》。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召开——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第一章\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ppt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提出国家基本权利和义务概念,主张国家主权原则。第一章\博丹.pptCompanyLogo四、现代国际法确认了一系列指导现代国际关系的新的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调整对象和范围扩大国际法内容更新国际法系统化、法典化国际法产生了许多新分支CompanyLogo五、近代中国与国际法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1839年,林则徐命令将瓦特尔(Vattel)《万国法》的一些片段译成中文1863年,丁韪良将惠顿(Wheaton)《国际法原理》译成中文,取名《万国公法》。第一章\丁韪良.ppt1869年,普丹大沽口船舶事件第一章\普丹大沽口船舶事件.pptCompanyLogo六、新中国对国际法的贡献中国倡导和坚持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国际法基本原则主张用和平谈判方式解决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倡导人民外交方式在国籍问题上,中国主张一人一籍,不承认双重国籍,并致力于减少和消除无国籍现象对于旧中国政府签订的条约,按其性质和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分别给予承认、废除、修改或重订。对于国家和政府的承认提出自己的理论(逆条件承认理论、国际合法性原则、相互性原则)倡导非结盟、不针对第三国的地区合作模式(上海合作组织)CompanyLogo第五节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一、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理论19世纪以来;西方法学界对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这个问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一元论(主从论)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属于同一个法律体系。从这个观点出发,国际法和国内法便处于主从关系,因而又产生两派学说,CompanyLogo1、国内法优先说

该派认为国际法从居于国内法,国内法有公法和私法两部分。而公法又有对内和对外成分,;国际法便是这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对外公法”。这就是所谓“国内法优先说”。这派学说的代表人物有耶利内克、佐恩和考夫曼等。德国的耶利内克《论条约的法律性质》,该理论否定国际法的价值(佐恩):国际法效力来自国内法。他们认为法律是国家意志的反映,国际法只能从国家意志中取得它的效力和权威。;2、国际法优先说

CompanyLogo该学说也同样承认国际法与国内法属予同一法律体系,但应以国际法优先,国内法受制于国际法,这是所谓“国际法优先说”。主张这种观点的主要有狄骥、凯尔逊、波利提斯等。奥地利的凯尔森金字塔理论。该理论否定国家主权。耶利内克(1851—1911)十九世纪后半期提出“国家的自我限制”理论,贝格博姆:国家主权意志的“自限制”。(二)二元论(平行论)

CompanyLogo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是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法律体系,这两种体系是对立的、不相隶属的。这观点盛行于19世纪末,由德国实在法学派学者特里佩尔和斯特鲁普等所提倡。他们把国际法和国内法对立起来,认为国内法的效力来自国家意志,国际法的效力来自各国的“共同意志”。英国法学家奥本海、意大利法学家安茨洛蒂都主张这种观点,当代英国法学家费茨摩里斯和法国法学家卢梭也倾向于这种观点。国际法和国内法按其实质看,不应有谁优先的问题,也不能说彼此对立;两法在法律主体、调整对象、适用范围、法律渊源、效力根据、实施方式均存在显著的差别。CompanyLogo(三)现代法学派——“对立统一”理论我国学者认为国际法和国内法是不同的社会关系,但由于国内法的制定者和国际法的制定者是国家,这两个体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彼此不是互相对立而是互相紧密联系、互相渗透和互相补充的。1、对立关系(区别,同平行说)2、统一关系(联系,包括立法联系。司法联系、执法联系)

。、CompanyLogo联系的具体表现(1)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原则和规则相互渗透(2)国际法和国内法在实施上相互配合(3)国际法和国内法不能相互干预和改变CompanyLogo联系生成的原因国际法与国内法发生联系的根本因素和纽带,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是国际法与国内法发生联系的最重要的动力。国家,既是国内法的制定者,同时也是参与制定国际法的主体。因此,能为国家所接受的国际法规范必然与其国内法规范具有内在联系.(2)国家的对内职能及政策,同国家的对外职能及政策,虽然分属两个不同领域,但却彼此密切相关。这一客观事实,加强了国际法与国内法在实践中的联系,必然使两者在付诸实施的过程中相互发挥作用。(3)适用国内法的国内社会和适用国际法的国际社会,虽各有特点,然而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于国际法承袭了一部分国内法的有益经验及一般性规则,且国内事务与国际事务,彼此交叉,相互渗透,这种现实情况,对国际法与国内法在适用范围上无疑产生重要影响。CompanyLogo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评论一元论关于“国际法同国内法构成统一的法律体系”是正确的。因为如果完全是分别独立的体系,一国的国内法就可能会与该国已缔结的国际条约发生冲突(如国内法规定放弃战争权,而国际条约中又缔结军事同盟)从而破坏国家生活的统一一元论主张两种法中,一种赋予另一种以效力:“委任优先”,是错误的。因为从国际社会的性质和结构看,两法都依据各自的合法根据,或为媒介:意志在国内法的制定、修改、废除上单独起作用;国家在国际法的制定、修改、废除上共同起作用。二元论:两法应有各自不同的合理合法依据,而具有合法性;其统一性在于以国家意志,是正确的。但将国际法与国内法对立是不对的,理由如上。CompanyLogo二、国际法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