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AirEnvironmentalImpactPredicationandAssessment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章教学要求熟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与内容掌握:大气污染物点源扩散模式掌握:非点源扩散模式掌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型中参数的选择熟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熟悉: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对策了解: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推荐模式及案例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与内容6.1.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1.大气污染与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物: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二次污染物:不是直接排放出来的,起反应以后的污染物飘尘:粒径10um以下的颗粒物(气体)降尘:粒径100um以上的颗粒物(固体)其他:总悬浮颗粒物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源的分类方法很多主要大气污染物常规污染物:TSP(PM10)、SO2、SO3、NOx、CO、CO2特征污染物:与生产工艺原料有关。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概述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方法运用最为普遍的是高斯模式:污染物在空间的概率密度在平稳均匀湍流场下服从正态分布(高斯分布)
适用条件—匀流场(即风速、扩散参数等不随时间、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建立数学模型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污染物扩散状态烟流模型烟团模型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箱式模型分类方法模型模型推导方法归纳法导出的统计模型演绎法导出的物理模型污染源特点体源扩散模型面源扩散模型线源扩散模型点源扩散模型气象条件封闭型扩散模型静小风下扩散模型熏烟型扩散模型下垫面地理条件城市扩散模型水域附近扩散模型山区扩散模型预测的时间尺度长期平均浓度预测模式短期浓度预测模型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法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由政府部门颁布实施或认证、普遍应用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型。
如: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模式香港特别行政区推荐的模式美国EPA所推荐的一系列模式目前,大多数法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属于正态模式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型选用的一般步骤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⑴确定预测因子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建设项目的特征污染物和预测区域内污染严重的因子
数量不要太多,3~5个,但对排放大气污染物种类较多的项目,可适当增加。
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⑵确定预测范围及计算点
预测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预测计算点分成三类:环境空气敏感区——所有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区域——直角坐标网格或极坐标网格
最大地面浓度点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设置方法(1)预测网格点距离源中心距离≦1000米,网格间距50~100米。(2)预测网格点距离源中心距离>1000米,网格间距100~500米。源网格网格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⑶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污染源的几何形态:点源、线源、面源、体源。污染源的空间位置:空间坐标烟囱参数:烟囱基底高度、烟囱几何高度、内径、烟气出口流速与温度等源强:污染物排放速度、浓度污染物性质:粒径分布与密度等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⑷落实污染气象参数
常规气象资料:风向、风速、风玫瑰图、干球温度、低云量、总云量、湿球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降水类型、气压、云低高度等一级评价:近5年内连续三年的逐日、逐次气象资料二级评价:近3年内连续一年的逐日、逐次气象资料三级评价:主导风向,风玫瑰图等常规资料。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简单地形距离污染源中心点5km
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的地形。在此范围内地形高度不超过排气筒基底高度时,可认为地形高度为0m;复杂地形距离污染源中心点5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地形。
⑸确定地形复杂程度
复杂地形的条件排气筒5km范围内,存在大于或等于排气筒高度的地形。D<5km,ht>h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⑹设定预测情景常规预测情景的组合方式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⑺预测模型选用与验证由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的应用条件与实际环境条件不是完全相同,必要时应当进行验证。验证方法:示踪剂法(如SF6)、室内模拟(风洞、水槽)实验等。计算1小时平均浓度时,可不考虑SO2的转化,其他情况应考虑SO2转化为H2SO4SO2转化可取半衰期为4小时。对于一般燃烧设备,计算小时或日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NO2/NOx=0.9;在计算年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NO2/NOx=0.75。⑻其他相关参数的确定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1.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为评价提供涵盖建设项目(或规划)建成实施后在各种情况下的基础定量数据。(1)了解建设项目或规划建成后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程度(2)确定建设项目或规划建成后,大气污染物影响的范围及空间分布情况(3)比较项目各种建设方案或规划实施方案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4)给出各污染源对关注点的污染物浓度贡献(5)优化关注区域的污染源布局,并对其实施总量控制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目的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对于一、二级评价,应当包括:①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②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
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③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浓度。气象条件:一级评价项目为近五年内至少连续三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二级评价项目为近三年内至少连续一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④非正常排放情况,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其施工期超过一年的项目,并且施工期排放的污染物影响较大,还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三级评价的项目可不进行以上述预测。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续)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2大气污染物点源扩散模式经典的大气污染扩散模式以高斯大气扩散模式为基础,高斯大气扩散模式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扩散模式采用笛卡尔坐标系原点取污染物排放口在地面的垂直投影点X轴:主导风向Z轴:正向指向天顶Y轴:满足右手定则XYZ主导风向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2.1无界高斯烟羽扩散模式⑴污染物在各个断面上呈正态分布,即在y轴和z轴上分别有:
1、基本假设⑵大气流动有主导风向,风速在预测范围均匀稳定,即U=常数⑶在x轴方向上,平流输送作用远大于扩散作用,故在x轴方向的扩散作用可以忽略不计。⑷污染源强连续且均匀,污染物质量守恒⑸浓度分布不随时间改变,即:(6.1)条件:无界空间,连续点源烟流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下风向任何一点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函数由前,解得则无界高斯烟羽扩散模式x、y、z——预测点位空间座标,m,坐标原点在源口;
Q——源强,mg/s;
U——污染源口平均风速,m/s;——垂直于平均风向的水平横向(y方向)扩散参数,m;——铅直方向(z方向)扩散参数,m。——下风向某点处,大气污染物浓度贡献值,mg/m3;(推导省略)XYZ主导风向0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y、z方向的污染物浓度呈正态分布;在一定范围内随x距离的增加,、也逐步增大;、【讨论】无界高斯烟羽扩散模式的讨论与污染源的源强Q成正比;与风速U成反比;无界烟羽下风向轴线浓度最高,即令y=0,z=0,得到下风向地面轴线浓度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2.2有风点源正态烟羽扩散模式有风指距地面10m高处的平均风速风速把烟流落于地面后的污染物浓度看成两部分之和:不存在地面反射时(实源)的污染物浓度;由于地面反射作用(虚源)所增加的污染物浓度。XYZ主导风向0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2.2有风点源正态烟羽扩散模式实源作用
虚源作用
实、虚源作用迭加
高架连续点源的扩散模式
如果排放源为地面源(He=0)此浓度为无界模式的两倍预测点到源口距离如果地面对污染物完全吸收,无反射,虚源贡献为零0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地面浓度我们更为关心的是烟羽扩散对地面的影响。高架连续点源烟羽落地时,Z=0若为地面源2地面轴线浓度烟羽沿风向轴线上的污染物浓度最大;地面轴线上,Y=0,Z=0
若为地面源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高架源与地面源的地面轴线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地面源的浓度大于高架源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高架连续点源最大落地浓度构造关系式:(地面轴线浓度)(6.14)代入得到求导当时,可以得到最大落地浓度距离:(6.17)令(6.17)中,x=xmax,则(6.18)(6.20)(6.21)将(6.20)、(6.21)、(6.17)、代入(6.18),得到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若对式6.14对x进行求导、在当时也可求解得到
其中可解得:其中——分别为横向扩散参数、铅直向扩散参数的回归指数;——分别为横向扩散参数、铅直向扩散参数的回归系数。首先计算,再利用(6.22)或(6.23)求解。【例】某地区有以高架连续点源,有效源高为160m,实测平均风速3.0m/s,排烟量4.5×105m3/h,排烟中SO2浓度为1000mg/m3。已知,试求下风向距烟囱500m,距地面x轴线50m处SO2的地面浓度值,并求出该高架点源排出SO2的地面最大浓度。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提示:1、计算源强(排烟量×浓度,mg/s)
2、计算x=500m,y=50m处的地面浓度
3、求出最大落地浓度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解】1、计算源强首先计算σmax,再利用(6.22)或(6.23)求解。
3、求出最大落地浓度2、计算x=500m,y=50m处的地面浓度6.2.3静小风扩散模式小风(1.5m/s>U10
≥0.5m/s)、静风(U10<0.5m/s)时,污染物在X方向的扩散不可忽略 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2.4封闭性扩散模式若在排气筒出口上方存在一个稳定的逆温层,那么大气污染物向上的扩散会受到阻挡,同时由于地面的反射,污染物的扩散如同被限制在逆温层与地面之间的封闭型空间内。在封闭性空间内,空间内一点的污染物浓度可以看作为实源及其虚源多次反射作用所得浓度之和。计算模式h——混合层厚度(由地面到逆温层底部的高度),m;n——烟羽在地面和逆温层底之间发生的反射次数,一般取n=-4~4。一般经1~4次反射之后,虚源的作用已经很小。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地面浓度公式:地面轴线的浓度公式:当污染物经过多次反射,其在垂向上的浓度趋于均匀,通过对式6.32的无穷和对n求积分,可求得污染物在垂向上浓度均匀分布时的地面浓度表达式(6.32)通常认为,当σz=1.6h时,污染物在混合层内混合均匀;因此,当σz<1.6h时,采用式6.32来计算地面浓度,当σz>1.6h时,采用式6.34进行计算。(6.34)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2.5熏烟扩散模式晴朗夜间,由于地面辐射冷却,大气底层形成贴地逆温层;日出后,靠近地面的低层空气被日照加热使逆温层自下而上逐渐破坏,但上部仍保持逆温;当逆温层在烟囱高度之上时,烟云就好像被盖子盖住,只能向下部扩散,像熏烟一样直扑地面,即形成熏烟型扩散。在污染源附近污染物的浓度很高,地面污染严重,这是最不利于扩散和稀释的气象条件。在逆温消退至排气筒烟羽顶部时,对地面浓度贡献最大;此后随逆温层高度上升,混合层厚度继续增加,熏烟逐渐消退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假设逆温消退过程,浓度在垂直方向均匀分布,水平方向仍呈正态分布熏烟时的地面浓度公式6.2.6颗粒物扩散模式颗粒物从粒子直径上可以划分为降尘、总悬浮颗粒物与飘尘。直径大于100μm的粒子称之为降尘,在重力作用下很快下降,在一般天气情况下不会远距离输送;离子直径小于10μm的称之为飘尘,也称作可吸入颗粒物;粒径介于降尘、飘尘之间的一般称作总悬浮颗粒物。颗粒物在扩散的同时还存在着以沉降速度Vg向地面的沉降,使烟流向地面倾斜,减小了有效源高,其减小量为Vgx/U。同时,尘粒子到达地表时,由于静电吸附、化学反应等因素的影响,一部分粒子被地面阻留。
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2.6颗粒物扩散模式颗粒物的地面浓度扩散模式,即部分反射的倾斜烟云扩散地面浓度模式:
——空气动力黏性系数,一般取1.8×10-4g/(cm•s)。——尘粒子的地面反射系数,其定值见表6-4
——尘粒子沉降速度,cm/s。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2.7长期平均浓度公式前面的模式适用于短时间(30min)的浓度预测,且在预测范围内风速、风向稳定;预测长期(年、季、月、旬,乃至若干日)大气污染物浓度,需要考虑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的变化。联合频率的全称是风向方位-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常用的长期浓度平均公式为联合频率加权计算公式。风向方位i一般取16;稳定度j的总数不宜少于3(稳定、中性、不稳定);风速段在不单独考虑静风频率时,k的总数也不应少于3。——有风时的风向方位-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当有效源高较大(He>200mm),且fLijk<20%,
可以不单独统计,此时式(6.46)右侧括号中仅包括前一项。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任一风向方位i的孤立源下风距离x处的长期平均浓度——静、小风时的扩散浓度,用静小风扩散模式计算——有风时的扩散浓度;——静、小风时的风向方位-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6.46)长期平均浓度公式计算中,方位划分为16个,每个方位实质上代表的是π/8方位角的扇形区,计算公式为如果评价区内的排气筒数目多于1个,则将多个排气筒的计算浓度求和。m为风速段数;n为风向方位数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2.8日平均浓度计算计算日平均浓度的方法有保证率法、典型日法与换算法。典型日法是最常用的计算日平均浓度的方法。
典型气象条件是指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严重污染的风向、风速、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等的组合条件。确定典型日的方法:按全年内各气象要素(包括稳定度、风向、风速等)的组合划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就算作一种典型日。
根据典型日的逐时(次)气象数据,求算小时平均浓度,再按照选取的日气象观测次数n求其平均值,即得日平均浓度。表达式如下: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3非点源扩散模式6.3.1线源扩散模式对于直线型线源,采用高斯烟羽点源模式,在风向上沿线源长度积分
对照有风点源正态烟羽扩散模式——线源源强,mg/(m·s);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风向与线源垂直无限长线源在平坦地形上,平直高速路对于路边近处的大气敏感目标而言,可以视为一无限长线源。因为则地面浓度(Z=0):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有限长线源以风向为x轴并通过关心点,线源的两个端点分别为y1、y2,设即有、
则简写为地面浓度的解法参考式6.29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风向与线源平行当风向与线源平行时,只有上风向的线源才对关心点的污染物浓度有贡献无限长线源地面浓度有限长线源,设坐标原点于线源中点,线源长度为2x0e——常规扩散参数比,e≈0.5~0.7,靠近线源中心线取小值,反之取大值;r——线源上各点到关心点的等效距离,m;y——线源上各点到关心点的横向距离,m。——分别为与风向垂直、与风向平行的扩散模式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风向与线源呈任意交角当风向与线源呈任意交角,可采用简单内插法估算地面浓度:、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3.2面源扩散模式面源一般指无组织排放或在不大范围内较均匀分布且数量多、源强及源高都不大的点源。常采用两种扩散模式:点源积分法和点源修正法。主要介绍后一种方法。当面源面积S较小时(S≤1.5km2),把面源看成点源,按高斯点源扩散模式进行计算,但需要对扩散参数进行修正。
点源修正法修正式x——自接受点到面源中心的距离,m;
——面源在y方向的长度,m;
——面源平均排放高度,m。(1)直接修正法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①认为面源内所有排放的污染物可以看作在面源中心向上风向后退xy、xz距离的虚拟点源;②分别相当于x+xy和x+xz时的横向扩散参数和垂向扩散参数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⑵虚点源后置法也称点源后退法,也是把面源当作点源处理,按点源扩散模式进行计算。该方法思想核心:
、即x——自接受点到面源中心的距离xY、xZ分别由下列经验公式反推求得z0——相应气象台(站)风速器高度,一般指10m处,m;z——计算高度,m;
——z高度处的平均风速,m/s;
——z0高度处的平均风速,一般指距地高10m处的观测风速,m/s;
m——风速高度指数。风速高度指数与大气稳定度和地面粗糙度有关。查表6-7。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型中参数的选择与计算6.4.1平均风速,z≤200m,z>200m
烟囱口的平均风速一般采用幂律分布模式计算:风幂指数法表6-7风速高度指数m值稳定度ABCDEF城市0.100.150.200.250.300.30农村0.070.070.100.150.250.25平均风速参数实测法对数风速法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4.2大气稳定度
1.大气稳定度的判定一气团受外力作用,离开平衡位置,向上或向下移动,撤除外力后,发生3种情况:若气团存在继续移动的趋势,则认为大气呈不稳定状态;若气团存在回到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则大气是稳定的;如果气团既不远离原平衡位置也不返回,则认为大气呈中性状态。在大气中,气团受到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向上或向下的垂直运动,这种影响气团垂直运动的特性称之为大气稳定度(又称大气静力稳定度、层结稳定度)。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大气烟团上方密度轻烟团下方密度重大气上方温度高-热大气下方温度低-冷烟团稳定大气重轻冷热烟团不稳定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大气稳定大气呈中性大气不稳定气温的垂直递减率γ与干绝热递减率γd判断大气稳定度平流层,平均的气温γ=0.65℃/100mγd=0.98℃/100m,大气稳定。外力使气块上升或下降气块去掉外力气块减速,有返回趋势,稳定气块加速上升或下降,不稳定气块停在外力去掉处,中性参考说明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大气稳定度等级的分类主要介绍修订的帕斯奎尔(Pasquill)分类方法(简记为P.S)。该方法把稳定度分为6个等级,即:A—极不稳定;B—不稳定;C—弱不稳定;
D—中性;E—稳定;F—较稳定。2.大气稳定度等级的分类及划分方法太阳倾角可按下式计算:
——当地经度,deg;t——进行观测时的北京时间,hr;
————当地纬度,deg;h0——太阳高度角,deg;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确定太阳辐射等级。由云量与太阳高度角按表6-8查出太阳辐射等级数。(2)大气稳定度等级的分类方法太阳高度角h0用下式表达:——太阳倾角,deg。——,deg;——一年中的日期序数,0,1,2,…,364。太阳高度角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专业上讲太阳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阳光线与该地作垂直于地心的地表切线的夹角。太阳倾角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倾角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垂线之间的夹角。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倾角是零度
。到秋分的时候,太阳再度直射赤道,倾角再一次是零度。到了夏至的时候,太阳直射点抵达北回归线,北倾达到最大值。到冬至的时候,太阳直射点抵达南回归线,倾角达到最大。云量,1/10太阳辐射等级数总云量/低云量夜间h0≤15º15º<h0≤35º35º<h0≤65ºh0>65º≤4/≤4-2-1+1+2+35~7/≤4-10+1+2+3≥8/≥4-100+1+1≥5/5~70000+1≥8/≥800000表6-8太阳辐射等级数确定了太阳辐射等级后,再根据地面风速查表6-9确定大气稳定度。地面风速m/s太阳辐射等级+3+2+10-1-2≤1.9AA~BBDEF2~2.9A~BBCDEF3~4.9BB~CCDDE5~5.9CC~DDDDD≥6DDDDDD表6-9大气稳定度等级横向扩散参数与垂直扩散参数的表达式
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4.3大气扩散参数1有风时扩散参数的确定0.5h取样时间——分别为横向扩散参数、铅直向扩散参数的回归指数;查表6-10、6-11——分别为横向扩散参数、铅直向扩散参数的回归系数,查表6-10、6-11。x——下风距离,m
平原地区农村及城市远郊区:A、B、C级稳定度直接由表查算,D、E、F级稳定度则需向不稳定方向提半级后再由表查算。工业区或城区中点源:A、B级稳定度不提级,C级稳定度提到B级,D、E、F级稳定度则需向不稳定方向提一级后由表查算。丘陵山区的农村或城市的扩散参数选取方法同工业区。扩散参数选取方法:参数修正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⑵大于0.5h取样时间垂直扩散参数不变,横向扩散参数按式(6-95)计算,或按式(6-96)计算回归系数:(6-95)(6-96)2小风和静风()时扩散参数的确定0.5h取样时间的扩散参数按表6-12选取;大于0.5h时,可参照式(6.95)及式(6.96)计算。稳定度等级γ01γ02U10<0.5m/sU10<1.5m/sU10<0.5m/sU10<1.5m/sABCDEF0.930.760.550.470.440.440.760.560.350.270.240.241.570.470.210.120.070.051.570.470.210.120.070.05烟羽抬升的高度主要取决于烟气温度Ts与环境温度Ta的差异
以及烟气的出口速度vs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4.4有效源高烟囱排出的污染物出了烟囱口,一般还会上升一段距离抬升后的烟羽高度称为排气筒有效高度He
H——排气筒距地面几何高度,m——烟羽抬升高度,mΔH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烟气抬升6.4.4有效源高烟羽抬升公式:1.有风时,中性和不稳定条件⑴当烟气热释放速率且烟气出口温度与环境大气温度的差值n0、n1、n2可以查下表得到。的选取Qh,kJ/s地表状况(平原)n0n1n2Qh≥21000农村或城市远郊区1.4271/32/3城市及近郊区1.3031/32/32100≤Qh<21000且ΔT≥35K农村或城市远郊区0.3323/52/5城市及近郊区0.2923/52/5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注意Qh的取值范围!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⑵当1700kJ/s<Qh<2100kJ/s时,——仍按该式计算
⑶当Qh≤1700kJ/s或者ΔT<35K时,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小风()和静风()时,稳定条件2.有风时,稳定条件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烟气抬升高度公式条件选择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例题】城市远郊某热电厂设计时烟囱高度有210m、240m两种选择,其锅炉燃煤252t/h,烟气排放率7.1m3/kg煤,烟囱出口设计温度为80℃,当地10m平均温度为19.1℃,温度梯度为0.78℃/100m,烟囱口高度平均风速:9.8m/s(210m)、10.1m/s(240m),问两种烟囱高度下的烟囱有效高度。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4.5混合厚度——MMD大气中污染物得到混合和进行扩散的高度。主要取决于地表粗糙度、风速及太阳辐射。厚度越大:污染物进行稀释的空间越大。由低空探测资料绘图求得。MMDMMDMMD6.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第一阶段:收集资料,工程分析第二阶段:现状监测,预测评价第三阶段:总结结论。⑴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5.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三级。——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估算模式
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估算模式
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①如有地方标准,选用地方标准中的相应值;②一般情况下,选取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的小时平均浓度允许值;对于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③若①、②中未包含该项目,可参照TJ3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标准要求,及其它居住区大气卫生标准要求,如GB18066《居住区大气中臭氧卫生标准》、GB18067《居住区大气中酚卫生标准》等;④对上述标准都未包含的项目,可参照国外有关标准选取,但应作出说明,报环保部门批准后执行。C0i的选取分为四个层次D10%——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到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⑵确定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⑶确定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
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
Pmax<10%,且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评价工作等级Pmax——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⑴多个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取其评价级别最高者;⑵高耗能行业的多源项目,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⑶建成后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明显减少的改、扩建项目,评价等级可低于一级;⑷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或主要评价因子的浓度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还应符合以下规定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⑸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⑹对于公路、铁路等项目,应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等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一、二级评价选择(HJ2.2-2008)推荐模式清单中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三级评价可不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直接以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依据。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还应符合以下规定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5.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范围及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确定1评价范围的确定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200m的范围。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5.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范围及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确定2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确定一类功能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功能区中的居民区、文化区等人群较集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对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敏感的区域。6.5.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确定地面浓度占标率较大的为主要污染因子;评价区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公众关切的项目特征污染物;数量一般不宜多于5个。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2.大气污染源的调查一、二级评价项目:调查分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评价范围内的有关污染源、评价区内已批复未建的污染源。三级评价项目:项目的污染源1).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的对象2)污染源调查与分析方法调查方法:类比调查法,物料衡算法,设计资料分析法。对于已经存在的项目要使用实测数据;对于未建成的项目可以使用环评数据。3)污染源调查内容一级评价:调查内容最详细,包括污染源排污情况,各种参数;二级评价:参照一级评价,可以适当从简;三级评价:可只调查污染源排污概况,对估算模式中的参数进行核实。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6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对策6.6.1建设阶段对策1.防治施工场地(及辅助设施)扬尘常用对策⑴合理组织施工,缩短施工时间,并使单位时间内施工场地最小化;⑵场地施工面适当喷水保持湿润;⑶及时在裸土上进行覆盖,常采用植被、砂、石等,小面积的可用毡布等覆材遮盖;⑷采用建材合理放置或移种树木、设人工围栏等措施减小施工场地风速;⑸对于大面积的施工场地,还可以采用化学稳定剂固化表土;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6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对策6.6.1建设阶段对策2.施工机械与运输车和燃料废气排放防治对策⑴施工前做好施工机械与运输车辆使用规划,减少施工机械使用时间和运输车次;⑵合理安排运输车辆频次、密度,降低单位时间燃料废气排放量。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6.2运行阶段对策⑴污染源头控制。⑵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⑶合理利用能源。通常采取的措施包括:①节约能源、余热利用。②调整能源结构和用能方式。③采用先进的清洁煤技术。⑷利用工程技术控制废气排放。主要的工程治理技术有:①提出设备设计标准。②安装除尘净化装置。③选择有利污染物扩散的排放方式。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7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推荐模式及案例6.7.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推荐模式最新颁布的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推荐的大气污染物计算模式由三种类型构成:估算模式、进一步预测模式及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1.估算模式估算模式SCREEN3是一个单源高斯烟羽模式,可计算点源、火炬源、面源、和体源的最大地面浓度,以及下洗和岸边熏烟等特殊条件下的最大地面浓度。对于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的项目,可用该模式预测其污染物浓度。对于小于1小时的短期非正常排放,也采用该模式进行预测。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7.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推荐模式2.进一步预测模式进一步预测模式由AERMOD模式系统、ADMS模式系统及CALPUFF模式系统组成,是评价工作等级为一、二级时污染物浓度预测模式。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为保护人群健康,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在项目厂界以外设置的环境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是基于估算模式开发的计算模式,此模式主要用于确定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⑴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方法⑵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参数选择应注意: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我国法规大气模式最为常用的是估算模式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
计算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为起点的控制距离;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才算为大气防护距离。有场界标准的:首先场界要达标。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7.2案例分析1.案例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计算及判断某企业设一自备4t/h的锅炉,锅炉烟气采用麻石塔水膜除尘器脱尘后外排,SO2的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为0.50mg/m3。该项目SO2的排放速率为6.47kg/h。当地常年主导风向为北北东,项目锅炉烟囱距离厂界最近距离为24m、最远端为168m。【解】采用估算模式得到计算结果:该项目最大1小时浓度出现在下风向180m处,浓度为97.07μg/m3,换算成最大占标率Pmax=19.414%,其10%<Pmax<80%;同时,D10%出现在1000m左右,D10%大于锅炉烟囱距离厂界的最近距离。由此,可以判定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7.2案例分析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
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
Pmax<10%,且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案例2】热电厂位于西北地形平坦干旱地区,年平均降水400毫米,主导风向西北风。热电厂现有5×75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和4×12MW抽凝发电机,SO2现状排放量1093.6t/a。拟淘汰现有锅炉,新建2×670t/h煤粉炉和2×200MW抽凝发电机,年运行5500小时,煤含硫0.9%,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90%,180米烟囱直径6.5米,烟气排放量424.6Nm3/s,出口温度45度,SO2排放浓度200mg/Nm3,NOx排放浓度400mg/Nm3。
经过估算模式计算,新建工程S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0.1057mg/m3,出现距离为下风向1098米,D10%为37000米。(SO2二级小时标准为0.5mg/m3)试确定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6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解】:SO2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故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为以25k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根据HJT2.2-2008,评价范围为以污染源为中心,以D10%为半径的圆或以2×D10%为边长的矩形区域;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为50km的矩形区域。案例:某水泥厂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预测参数:SO2、NO2、PM10
和TSP评价区域:取以本项目位置为中心的16km×16km区域。坐标建立:以北面的生产线窑尾烟囱底部作为坐标原点,横轴(X)正向指向东,纵轴(Y)正向指向北,各污染源的坐标见下表。其中“1”指北面的生产线,“2”指南面的生产线。表20
各污染源的坐标地面浓度预测模式地面浓度计算方法采用花都国家气象站2004年逐日逐时的常规气象资料进行一小时平均、日平均和年平均地面浓度的预测计算。
一小时平均浓度利用上述预测模式计算评价区域内各污染物全年逐时地面浓度。日平均浓度对每日的逐时平均浓度求算术平均值,即:式中:C(x,y,0)d——地面(x,y)处日平均浓度,mg/m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金融服务协议书字体规范与风险控制协议3篇
- 2024年度地暖工程节能效果检测与施工监理合同3篇
- 2024年度林业用地离婚双方权益保障协议3篇
- 2024年施工围墙工程快速搭建与拆除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度带花园民房租赁及附属设施使用合同3篇
- 2024年度大型矿山资源开采承包合同范本大全3篇
- 2024年度高品质地砖铺设与维护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住宅小区物业产权转移及交接协议书3篇
- 《求婚策划的步骤》课件
- 2024年二级造价师考试题库(全优)
- 2024-2030年中国企业大学行业运作模式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电动力学-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2018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附答案
- 【MOOC】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违章建筑举报范文
- 糖尿病伤口护理
-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必刷单项选择题50题(含答案解析)
- 建筑师业务实习答辩
- 在编警察聘用合同范例
- “小城镇建设”论文(六篇)
- 人人爱设计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