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5027-2016 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与《GB/T 5027-2007 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相比,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修订:

  1. 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列表,以反映最新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
  2. 在术语和定义部分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增加了对某些概念更加明确的解释,确保了术语使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对于试验方法的具体描述上做了调整,比如对于试样制备、尺寸测量等方面的要求变得更加具体明确,提高了可操作性。
  4. 强调了实验过程中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并增加了一些关于如何保证测试人员安全的具体指导。
  5. 针对数据处理与分析部分,更新了计算公式以及推荐使用的软件工具等信息,以便更准确地获得r值。
  6. 扩展了附录内容,提供了更多参考案例及解决方案,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这些变化旨在提高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反映了行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6-02-24 颁布
  • 2016-1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5027-2016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_第1页
GB/T 5027-2016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_第2页
GB/T 5027-2016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5027-2016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7704010

H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027—2016

代替

GB/T5027—2007

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

r值的测定

()

Metallicmaterials—Sheetandstrip—Determinationofplasticstrainratio

(ISO10113:2006,MOD)

2016-02-24发布201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5027—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标准代替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与

GB/T5027—2007《()》。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GB/T5027—2007,:

修改了测量塑性应变水平的规定见年版

———(8.5,20078.5);

删除了和见年版

———8.68.7(20078.6、8.7);

规定了方法采用公式和公式分别计算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真实塑性应变并增加

———A,(5)(6),

两个注见和年版

(9.220079.2);

增加了方法见年版

———9.3B(9.3,20079.2)。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的

ISO10113:2006《()

测定英文版

》()。

本标准与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ISO10113:2006:

在第章范围部分增加了适用性内容以适应我国标准制订要求

———1,;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

况集中反映在第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2“”,: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代替了

———GB/T228.1—2010ISO6892-1;

替换了表中脚注a

———1;

修改了的内容删除和

———8.5,8.68.7;

修改了的内容

———9.1;

修改了的内容规定了方法并增加两个注

———9.2,A,;

增加了方法采用式和式分别近似计算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真实塑性

———9.3“B”,(10)(11)

应变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

为避免悬置段添加了相应章条编号

———,;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附录

———;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参考文献新增引用的中文文献

———,。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SAC/TC183)。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

:()、、

院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

、、、、()

司首钢总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荣锋凃应宏李和平董莉周崎徐惟诚方健古兵平苏洪英王丽英

:、、、、、、、、、、

王萍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T5027—1985;GB/T5027—1999;GB/T5027—2007。

GB/T5027—2016

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

r值的测定

()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种测定金属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由均匀塑性变形的材料即塑性变形范围内应力应变曲线呈单调连续上升的部分

(-),

也适用于不均匀塑性变形的材料即塑性变形范围内应力应变曲线呈锯齿等不连续形状的部分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8.1—20101:(ISO6892-1:2009,MOD)

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

GB/T12160—2002(ISO9513:1999,ID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

塑性应变比plasticstrainratio

r

在单轴拉伸应力作用下试样宽度方向真实塑性应变和厚度方向真实塑性应变的比见式

,(1):

ε

r=b

ε…………(1)

a

式中

ε厚度方向真实塑性应变

a———;

ε宽度方向真实塑性应变

b———。

注1以上用单应变点的表达式只适合均匀塑性应变范围的情况

:。

注2因为长度的变形量比厚度的变形量测量更容易更精确在塑性变形伸长量不超过最大力对应的塑性伸长量

:、,

A的范围内由体积不变原理得到式用于计算塑性应变比r值

g,(2),。

æö

çb÷

lnèbø

r=0

æLbö…………(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