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作品介绍_第1页
王澍作品介绍_第2页
王澍作品介绍_第3页
王澍作品介绍_第4页
王澍作品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简介及作品集——高强

目录■个人简介

■手绘表现

■模型制作

■快题设计

■建筑初步

■建筑设计

个人简历姓名:高强性别:女出生年月:1990-12籍贯:黑龙江齐齐哈尔在读院校:青岛滨海学院学历:全日制本科主修专业:建筑设计在读年级:大四爱好:唱歌,羽毛球曾任职位:2010年9月至今担任班级文艺委员2012年3月加入院体育部专业技能:熟练掌握cad,天正,ps,草图大师等相关软件获奖情况:2011-2012学年度获得校“推普积极份子”荣誉称号2012年5月获得校第六届科技节模型制作二等奖2012-2013学年度获得校“优秀学生”荣誉称号2013年7月获得山东省第十届机电创新大赛“智能家居”设计优秀奖证书情况:全国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工程师(二维cad建筑设计方向)

手绘表现1手绘表现2模型制作■■■■

■■■■室内家居社区文化中心主要作品-2■杭州墙门(雕塑)(2000年,已建成);

■杭州垂直院宅(钱江时代)(2001年,已建成);

■杭州一分为二(雕塑)(2001年,已建成);

■宁波当代美术馆(2002-2003年,已建成);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2002-2003年,已建成);

■东莞理工学院艺术系馆(2002-2003年,已建成);

■浙江台州路桥古镇保护、古建修复及协调区(2002-2003年,方案);■广州、北京拆筑间(2003年,已建成);

■杭州HZ093—728(2003年,已建成);

■南京三合宅(2004-2005,已建成);

■杭州三合宅(2004-2005,已建成);

■浙江宁波慈城古建保护、古建修复及协调区(2003-2004,方案);■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一期工程(2002-2005,已建成);■宁波五散房(2004-2005,已建成);■宁波博物馆(2005年,在建)。主要参展记录:

2005

多件作品应邀参加第二十二届世界建协大会中国建筑展,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2005

多件作品应邀参加意大利帕尔玛国际建筑节中国新建筑展

2004

作品《垂直院宅-钱江时代》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获银奖,

中国美术馆

2004

作品《瓷屋1》,应邀参加金华“建筑艺术公园—国际小型公共建筑展”

2004

作品《三合宅/南京》,应邀参加南京“中国国际建筑实践展”

2003

作品《HZ093—728》,参加“地之缘”亚洲艺术展,中国美院美术馆

2003

作品《拆筑间》应邀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在北京,中央美院美术馆。

2003

作品《拆筑间》应邀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在广州,广东美术馆。

2003

多件作品应邀参加法国巴黎篷皮杜艺术中心“Alos

La

Chine”中国当代艺术展

2002

作品《六分之一》应邀参加上海美术馆“都市营造—上海艺术双年展”

2001

多件作品应邀参加德国柏林依德斯美术馆“土木--中国新建筑展”

2001

作品《不断建造的》应邀参加

“梁思成建筑艺术双年展”,

中国美术馆

2001

作品《一分为二》应邀参加“2001年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杭州孤山

2001

作品参加“变更通知—中国房子五人建造文献展”,

上海顶层画廊

2000

作品《墙门》应邀参加“2000年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杭州太子湾

1999

作品应邀参加第二十届世界建协大会“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建筑八人展”,北京宁波美术馆--12005年10月,宁波美术馆落成,它是由轮船码头航运大楼改建而成,规模仅次于北京中国美术馆。整座美术馆外墙由青砖、木材、钢材构成,像一艘即将远航的轮船,给人的印象是沉稳、内敛、厚实,又略带几分神秘。开馆以来,平均每天都有200人光临这个艺术殿堂。鸟瞰图沿街面轮船码头作为三江文化长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美术馆也是国内乃至国际上为数不多的拥有码头的江边美术馆。据了解,该馆总投资1.2亿元,分大小展厅9个,占地面积1.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1万平方米,集收藏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艺术交流、艺术教育、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是现代化、高品位的造型艺术博物馆,同时也是一座既有港口特色、富有现代气息,又具备中国气派的公共建筑。由宁波航运大楼改建的宁波美术馆。在长宽各4米、高1米的红砖展台上,六只模型演绎着整个设计的过程。而看上去,这些美术馆的木制模型比老的航运大楼更像航运楼,一些标志性的符号,譬如码头,不是被抹去,而是被强化了。在王澍看来,码头是宁波这座港口城市最有活力的东西,体现着城市生活的延续性。宁波美术馆--2

宁波美术馆的前身是宁波港客运码头的候船大厅。如果鸟瞰这座建筑,它的外观依旧是一个线条和结构都极为简单的长方形盒子。要说在这样一个乏善可陈的结构中再造艺术风格独特而又极具实用价值的美术馆,实非易事。然而,就是在这个被废弃的庞然旧物上,建筑师王澍挖掘出了他的艺术空间。

外立面的木墙和钢柱,色调单纯,尺度超常,带给你视觉的冲击和不同凡响的感受。整个建筑的体量在浑然不觉中增大了许多。光线的介入是打破单调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让不同材质更显柔和协调的一个手段。干净的线条,简约的色块,光的参与,影的投射,人的渺小感……这一切竟让你凝神无语。如果说现代建筑主要还是一种“雕塑”的思维方式,那宁波美术馆偏重“空间”和“场所”的思考则明显地具有了“后现代”的意味。宁波美术馆--3宁波美术馆--4不要以为这仅是在尺度上取胜。如果亲临这木墙和钢柱间长长的廊道,你会发现“木墙”原是一扇扇通高的“巨门”。在许多扇门板的脚下,细心的你还会发现长长的插销,当你得知这些“巨门”竟然可以一扇扇打开,定会另有一番惊喜。二维的平面转而成了通向另一个未知空间的通道。显然,设计师对艺术空间的创造往往需要观赏者的体验和阅读来完成。所谓移步换景,空间的知觉,是在时间的向度上完成的。有人说这些巨幅的门象征着古老店铺的“门板”,此意象不妨看作是对宁波历史悠久的商业文化的一种暧昧的隐喻。这种“文脉主义”式的解读,使这个实体空间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入口上去后的平台

径直穿过的竹院

依旧保留的“登船”长梯,将美术馆和码头连接起来。它的一端通向优美的廊道。在一个天气宜人的早晨,阳光可爱地照射进来,廊道上三三两两的游人或驻足,或踱步……在洞察秋毫的摄影师眼中,这些都是极佳的构图题材,可以被他的镜头处理成绝妙的画面。你站在廊上看风景,廊下有人在看你……

装饰性的梯步,橱窗陈列式的小空间挖入墙面,打破了外墙单一的立面效果。斜线的运用,零散化的空间形态,呈现出“后现代”的多视点,也是对单调乏味的一种解构宁波美术馆--4沿街一入口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1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的王澍在该校象山校区的规划与设计中,成功地把中国传统的空间概念、传统的诗意与审美带入当代建筑,以达到平衡一座规模庞大的校园与一座不甚高大的山的目的。理解象山校园,先要理解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感情。2002年,杭州南山路开始改建,杭州市政府想把这条路建成上海的衡山路,西湖边上的很多民居就开始拆毁。为了阻止这一切,王澍沿西湖拍了400多张幻灯片,一张一张地讲给负责改建的官员看:每一幢房子,都带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他说:你们知道南山路的历史有多久吗?从你们改建完成那天起,南山路的历史就只有1年了。

象山校园正是建立在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理解之上。

一个外来者对象山校园的惊奇,一定是从大门开始的。象山校园的大门不是“门”,而是“墙”。是没有围合的墙的自然延伸,墙身矮得经常让人有翻过去的冲动。但这是一堵砖砌的墙,那砖也不是普通的砖,而是从乡下拆房现场收上来的老砖。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2

这座带着时间的象山校园,建筑占一半,自然景观占一半。校园中心是葱郁温婉的象山,山脚下一弯流水,10座已完工的建筑像书法笔触一般顺着水势面山而建,建筑群随山体扭转、断裂。王澍说,“这首先在于一座规模庞大的校园与一座不大的山的共存,因为那山是先在的”。

象山脚下的这片空地,开工之前,原本是一片平坦的水稻田。但王澍运用了传统园林建筑中“平地起坡”技法,顺着山势和水势做出坡度。王澍说,中国人盖任何房子都会讲究一个势。第一期完工的建筑是教学楼等公共建筑,在山的北面,地势是北高南低,北边的房子要高,这是一个合院的基本语言。南方民居中常见的砖、瓦、檐、竹、木,让王澍的建筑充满了江南的灵性。整个象山校区的建筑,片片鳞瓦,铺陈栉比;重重密檐,错落有致。“你知道,南方诗歌文化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是下雨,以及下雨之后看到雨水从哪里下来。”他说,做瓦檐的时候,一直在想象学生们从窗外看着雨水从瓦檐上滴落的浪漫场景。另外,瓦檐还有着奇妙的实用价值。瓦片间充满了交叠出的缝隙,这是天然的空调机,夏天的时候,风从缝隙间吹出来,自然地形成习习凉风;而冬天,这些缝隙又会对风力形成自我调节。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3砖在校园中的运用既实用又富有趣味性。在每一个“合院”中,王澍都利用石头基座等营造出地势落差,造了很多“下沉的院落”。这些院落的灵感来自传统建筑中的“天井”。院落种着葱翠的树木和修竹,地面是古老的青砖,青砖的缝隙里长着很多青苔,踩上去滑滑的,心里却有一种沉沉的踏实。王澍对传统的运用并不拘泥,所有的合院都不是闭合的;在有的院子里,王澍把面山的一面彻底打开,而在图书馆这处院落里,围合处会有一个缺口,种上一棵树。王澍说,等树长大,学生们会在树荫下看书。而在建筑的内部,所有的内部设计,都非常现代主义:线条感极强的灯、屋顶的水泥质感、管道和线路的裸露。

在象山建筑中,王澍最大的突破,在于尺度。中国传统合院尺度是很小的,但王澍的建筑尺度观念即使在现代建筑里也是相当大胆的。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4在象山校园中,刻意简化处理的立面、为满足功能要求而略显庞大的建筑体量,都与自然和土地有一种亲近的交接,普遍种植的燕麦增进了环境的“中国”品质。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之间的微小差异,较之文化之间的差别,更能赋予环境乡土的特质。黑瓦、石墙、长草、斑驳的泥土、水渍和青苔、有意营造的粗犷,这一切都在灰绿色的天空下塑造着淡远的荒疏。这是有节制的荒凉,有别于日本式园林的无所不在的精致,是地道的中国风味。与自然风物之间的对话,并不是观光客般的欣赏、或风水先生般的推算。场所感的营造需要的不是理性而是感触,这一点,在王澍不乏诗意的自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读到。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5画廊背丘面湖,屋顶一波三折,檐下空间具有典型江南建筑的气候特征,建筑前后各设两条砾石干铺带,可以作、为户外盆景的展示场地。宁波五散房---画廊五散房是5处小公建,一共才2000平方米,是一次小实验。五散房分为茶室、画廊、咖啡厅、管理用房等。分别用了5种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建造方法。

钢筋条做垂帘

外墙的外层是各种砖块堆砌的咖啡厅屋面地面均为曲面,柱子微微倾斜,桌椅均根据地面的变化特殊设计主入口

坡道通向屋顶

宁波五散房---咖啡厅廊,各种通道的交接茶室采用合院形态,6米高的院子中围着一个3米高的青砖台,种着两棵大树,树影随风移动宁波五散房---茶室1室内不规则窗的开启通往入口的小径入口立面是大尺度的混凝土花格

另一个茶室的屋面由钢构玻璃建造,南面有一小荷塘,经一小桥直入宁波五散房---茶室2茶室室内砖的砌筑是宁波本地传统民居的建造工法主楼黄颜色的墙是土墙水景入口管理用房以平屋顶立方体建筑为原型,屋中人可穿越建筑一直看到湖面砖的排列管理用房的入口

随地形起伏的建筑或随建筑起伏的景观宁波五散房---管理用房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几个小立方体甚至冲破了大盒子的重重束缚,破茧而出,从而完成了一种‘复杂建筑——简单城市(comple-xhouse—simplecity)’的跃进。王澍关于文正图书馆的评说:

如何让人生活在处于“山”和“水”之间的建筑中,以及苏州园林的造园思想是我设计这座图书馆的沉思背景。基地北面靠山,山上全部竹林,南面临水,一座由废砖厂变成的湖泊,全为坡地,南低北高,高差4米。南北向进深浅,东西向以水为界,曲折狭长。

按照造园传统,建筑在“山水”之间最不应突出,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从北面看,三层的建筑只有二层。矩形主体建筑既是飘在水上的,也是沿南北方向穿越的,这个方向是炎热夏季的主导风向。值得强调的是,沿着这条穿越路线,由山走到水,四个散落的小房子和主体建筑相比,尺度悬殊,但在这里,可以相互转化的尺度是中国传统造园术的精髓。而从一个文人的角度看,那些小房子也许更重要,例如,水中那座亭子般的房子,图书馆的“诗歌与哲学”阅览室,便是一个中国文人看待所处世界的“观点”,一个人与自然生态相互平衡的位置。

他的作品“拆筑间”是把这次国家馆的大门入口和走廊进行改造,将意大利古典式的大门改造成了精巧而优美的中国“园林”风格特点的门,又利用院子投射到走廊的自然光,用钢模和灰砖砌成了“墙与漏墙”,使走廊空间变成中国式的“院子”。色调沈稳而优雅,走廊顶部装置的镜子强化了如梦的诗意空间,既传统而有现代感,集中突出了中国建筑空间文化的智能和神韵。灰黑的砖石的静止稳固,使记忆感伤和时间随意穿过、走动起来。中国语境中的园林、廊、砖这些文化意义书写的空间元素,是某种文人世界的记忆符号。王澍在很多场合谈到这件作品时,他认为:“中国古代园林对于文人来说,是他生活的整个构成,整个世界仿佛都在里边了,生息和沉思,生活的平静性和缓慢感是这种生活的基调。我就是想在今天的热闹环境中展示这种空间的沉静”。“拆”、“筑”、“间”,这样的词语提示出我们曾经的和未来的梦想空间意义,更主要的是,作品流露出对逝去的生活风格以及回到一种诗意缓慢生活速度的怀念和梦想。拆筑间

王澍给陈默的图纸很简略,只有两张剪去枝蔓,基本是四样东西:一条走廊,走廊内的走廊;一间房子,房子中的房子;几段弧墙,墙体边的墙体;一块台地,地面上的地面。潜含的问题是:如果想使建筑得到理解,那么若不把"建筑"从建筑中拎出来,摆在人们面前,又如何理解呢?

正是在这种重复制作中,产生了建筑自己说话的可能性。不是用任何概念去设计,而是建筑的语言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