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会考复习_第1页
最后的常春藤叶-会考复习_第2页
最后的常春藤叶-会考复习_第3页
最后的常春藤叶-会考复习_第4页
最后的常春藤叶-会考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后的常春藤叶[美国]欧亨利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第1至11节):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第12到36节):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新燃起了生的欲望。(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1、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想象,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的颜料,在墙上施展他从未施展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毫无保留地献出了生命。合作思考讨论2、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是个怎样的人?(提示: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本文的主人公应是贝尔曼先生。

贝尔曼是个怎样的人?

初见贝尔曼:

形象一:(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杰作),牢骚满腹

——

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

再见贝尔曼:

形象二:(正面描写)

当得知琼珊的病情后

语言描写:对这种白痴的想法“连吼带叫讽刺地咆哮了一阵”

“可怜的琼珊”“可恶的藤叶”

——

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

形象逆转:人格升华后,我们重新审视“贝尔曼”,归纳贝尔曼的典型形象:

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一样的爱心。穷困潦倒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生命代价。“期待了二十五年的杰作”,不得志仍不放弃追求,抱负远大。重见贝尔曼形象三:(侧面描写)医生:“他身体虚弱,病势来的很猛,他可没有希望了”苏艾:“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因此得了肺炎,两天就去世了。”

——人格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精神得到展现。著名的欧·亨利式结尾:

突然把故事的谜底揭示出来,让故事赋有了新的意义,对人物的评价忽然有了180度大转弯。结尾特点:结尾是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然而那意外的结局一般来说是令人宽慰的,是带着含泪的微笑。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那么作者笔下的这一片叶子究竟有何深意?

这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既象征着顽强的生命,也象征着生命中坚定的信念,更是我们的主人公贝尔曼的化身。1.阅读课文13-15页,回答下列小题(2011会考真题)。(1)14页第4段“天色刚明的时候,狠心的琼珊又吩咐把窗帘拉上去。”中“狠心”反映了琼珊怎样的心理?(2分)害怕最后一片叶子掉落,自己生命走到尽头,又想看看这片寄寓着自己生命希望的叶子是否真的掉落的矛盾心理。1.阅读课文13-15页,回答下列小题(2011会考真题)。(2)文中描写了琼珊想活下去的哪些表现?(3分)吩咐苏艾拿汤弄牛奶,要看苏艾煮东西。希望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织深蓝色披肩等1.阅读课文13-15页,回答下列小题(2011会考真题)。(3)贝尔曼画常春藤叶这一重要情节是借苏艾的口说出来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