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发展理论、终身发展与青少年(全)_第1页
第三讲 发展理论、终身发展与青少年(全)_第2页
第三讲 发展理论、终身发展与青少年(全)_第3页
第三讲 发展理论、终身发展与青少年(全)_第4页
第三讲 发展理论、终身发展与青少年(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少年发展心理主讲教师:闽南师大教育系林国耀第三讲发展理论、毕生发展与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的年龄分期精神分析理论与人格的毕生发展理论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习性学理论生态系统论中国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各种理论对青少年的主要观点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发展心理学年龄分期产前期或孕期:从怀孕到出生婴儿期:从出生到3岁童年早期:3岁到6~7岁童年中期:6~7岁到10~11岁青少年期:11~12岁到17~18岁成年早期:18岁到35岁左右成年中期:35岁到55~60岁成年晚期:60岁到死亡一、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的理论

(2)艾里克森的理论(1)弗洛伊德的理论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1876年在E.W.VON布吕克的指导下,任助理研究员,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他在求学时即与J.布罗伊尔医生相友善。他看到布罗伊尔用催眠法治疗癔病,感觉到身心关系的微妙。因而于是1885-1886年间就学于J.-M.夏尔科,后又赴南锡观察催眠疗法,更深信神经病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而奏效的。1887年他曾用催眠治病,但到期1892年左右,他发现催眠的疗效不能持久,就改用他所特创的精神分析治疗法,借以挖掘忘记了的观念或欲望。弗洛伊德与潜意识一种驱力力比多(libido),或称精神能量(psychicenergy),或称普遍性精力,包括使身体产生快感的一切事情这种性精神精能量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这种动力是每个人和人类种族借以生存和发展的心理方面的根源和原动力。力比多集中的某些部位就是机体获得快感的重要区域,称为性感带,口腔、肛门和生殖器是三个重要的性感带。两种本能1、生的本能Eros(希腊神话中的爱神)它保证人的生存,如呼吸、吃、喝、性和机体的其他需要2、死的本能Thanatos(希腊神话中的死神)指人可能表现出来的各种破坏力。在一般情况下,生的本能大于死的本能,但如果死的本能达到一个临界点,就会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如纵火、斗殴、谋杀、战争、受虐狂、自杀.三种人格成分(人格结构)

1、本我id(最原始的、本能的、最难接近的,也是最有力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指向本能需要的直接满足本我的基本机能是寻求能满足机体本能的对象。年龄越小,本我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2、自我ego是人格的执行者自我遵循现实性原则,即寻找一种现实的途径来满足本能需要。自我既是本我的仆人,又是本我的主人。主人:它延缓本我需要的满足,直到现实性的机会出现;仆人:自我像一位仆人为主人服务那样,考虑各种灵活的行为方式,选择一个可行的计划来满足本我的基本需要。在发展中,孩子逐步学会了不能随心所欲,知道考虑后果,考虑现实的状况--自我是本我与现实的中介3、超我(大概5岁起建立)是人格的法官,它是人格当中内化了的道德标准,服从于理想原则。超我包括两部份,一个是良心,一个是自我理想。良心--惩罚性的、批判性的(犯罪感)自我理想--积极的,希望个体为之奋斗的若没有充分建立起超我,会缺乏内控机制;若超我过分强大,则会过分追求不可能实现的完美,不断体验到道德焦虑。弗洛伊德冰山理论本我自我超我意识前意识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在一个健康人身上,强大的自我不允许本我和超我过分掌管人格。四种研究方法1、观察法;2、催眠法;3、自由联想;4、生活史法人格的五个发展阶段1.口唇期(Theoralstage,0-1岁)

吃奶和吸吮给儿童带来最大满足。口唇期

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的发展是从嘴开始的。吮吸本能也能产生快感。弗洛伊德又将这口唇期分为两期:第一时期是0~6个月;第二时期是6~12个月。从出生到6个月,儿童的世界是“无对象的”,他们还没有现实存在的人和物的概念,仅仅是渴望得到快乐、舒适的感觉,而没有认识到其他人对他是分离而存在的。约在6个月的时候,儿童开始发展关于他人的概念,特别是母亲作为一个分离而又必要的人,当母亲离开的时候,他就产生焦虑不安。

在口唇期过度沉溺的孩子,今后可能会在成年期内极喜欢吃、喝和抽烟。2肛门期(Theanalstage,1-3岁)

排泄给儿童带来最大快乐1-3岁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例如,大便产生肛门区域粘膜上的愉快感觉,或以排泄为快乐,以抹粪或玩弄粪便而感到满足。儿童的粪便是他给予世界带来的第一种东西。他后来对待金钱、他人、工作和一般生活的态度,大受他在婴儿时期对排粪过程和粪便本身的态度的影响。忍大便的倾向对于积钱、固执和吝啬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如果把完成排粪作用的意愿作为对父母表示爱的手段;并且,由于这一行为所获得的感官上的快乐,这种意愿会转变成慷慨、奢侈等性格。肛门型特征(Analcharacter)肛门期停滞所导致的人格特征称为肛门型特征。肛门型人格有两个亚型:一是肛门便秘型,另一是肛门排泄型。便秘型的最基本特征有三种:讲究秩序和整洁,过分吝啬或节约以及固执或强迫性。与便秘型特征相反,排泄型特征者有肮脏、放肆和浪费的习惯。

3性器期(Thephallicstage,3-6岁)

这是一个激动不安的时期,性器是儿童快乐和满足的主要来源。儿童的性欲主要通过自淫满足,

男孩子出现恋母情结和

阉割焦虑,因此极力

模仿父亲,以父亲自居;

女孩子出现恋父情结和

阳具羡慕,想和情人分享

阳具,开始吸引异性的

注意力。恋母情结也称俄狄浦斯情结,这个情结的解决对于男孩子性格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弗洛伊德的理论是,男孩与父亲的对抗引发他担心,强大的父亲会通过阉割(而不是杀害)战胜自己,而他对这个恐惧的反应,不仅仅是完全压抑住自己对母亲的性感觉,并用亲情来替代,而且把这种对父亲的敌对和反抗变成对他的认同,并承认他在生活中的作用。性器型特征(Phalliccharacter)这类特征是性器期没有解决好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所导致的。具有性器型特征的人,行为轻率、果断和自信,性器型特征实质上是极端自私和自恋,它妨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性器型特征者力图表现自己的男子汉气概,因而对妇女往往是粗暴和具有敌意的。性器型女子受强烈的阴茎嫉妒所驱使,总想在生活中扮演男性角色,力求超越男子。

4潜伏期(Thelatencyperiod,6-11岁)

利比多投入到学校学习和大运动量游戏中去这期间,他们很大程度上被解除了由性本能引起的担心和焦虑,并把他们的注意力和精力转入上学和成长中。可是,被压抑下去的性冲动只是被锁起来了,而并没有被消灭掉,它们一直想着要冲出牢笼。它们以梦的形式找到间接和隐蔽的出口,而且,在一些没有完全解决好俄狄浦斯情结的儿童中,他们是以病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潜伏期是一个相当平静的时期。5青春期(Thegenitalstage,12岁以后)

友谊,谋职,

求爱,结婚经过暂时的潜伏期,青春期的风暴就来到了,从年龄上讲,女孩约从11岁,男孩约从13岁开始进入青春期。按照弗洛伊德及其女儿的观点,青春期的发展,个体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寻求独立、要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同时,到了青春期,容易产生性的冲动,也容易产生同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青春期的荷尔蒙变化会唤醒沉睡的性冲动,被压抑下来的感情开始以社会可以容忍的形式向外宣泄,通常是导向家庭之外的异性。在儿童成长的最后的“生殖器”阶段,性渴望转变成“目标之爱”——性欲和感情欲望通过对另一个人的爱而以可接受的方式得到满足对弗氏理论的评价积极:1.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注意到这个阶段性的基础及教育和训练的作用。

2.五阶段的划分,如暂抛开其具体内容,与一般科学划分的阶段,有着一致性。消极:典型的本能理论,过分强调性能量的作用,否定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2)艾里克森的理论1902年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艾里克森将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划分为8个发展阶段,这八个阶段依次为婴儿前期、儿童早期、学前期、学龄期、青年期、成人早期、成人中期和老年期,其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艾里克森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存在特定的“危机”。如果顺利渡过危机,人们就会形成相应的积极品质,反之则不能并且前一阶段顺利渡过危机会扩大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埃里克森提出的人生发展8个阶段婴儿期(0~2)信任对不信任希望品质儿童早期(2~4)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意志品质儿童中期(学前期,4~7)

主动性对内疚目标品质小学期(学龄期,7~11)

勤奋对自卑能力品质青年期(12~18)认同感对角色混乱忠诚品质成年早期(18~25)亲密对孤独爱的品质成年中期(25~50)繁殖对停滞关怀品质老年期(50~over)自我完善对失望智慧品质婴儿期:0-2岁口腔—感觉阶段:基本信任对不信任主要活动:此阶段婴儿愉快的感觉集中在口腔部位,最主要的活动是吃奶。主要影响者:母亲是满足婴儿需要的最重要人物,婴儿的快乐、健康和满足均来自母亲,其生存和幸福均依赖母亲。因此,在发展的第一阶段里,同母亲的互动产生的经验,实际上就是社会经验。形成信任的条件:若母亲对婴儿采取慈爱的态度,这种慈爱是经常的、一贯的和可靠的,则婴儿会产生一种基本信任感。信任感的表现是,当母亲从婴儿的视线中消失时,婴儿并没有过度的焦虑,即显得平静,没有明显的烦躁不安。因为婴儿有一种内部信念,相信母亲会返回来照顾和哺育他。对以后的影响:艾里克森认为这种内部信念的获得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成就,是婴儿自我同一性的基础,它培养了婴儿对他人的信任感,使婴儿感受他人是可靠的。这种人际关系的经验给婴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形成不信任感的原因:若母亲对婴儿的态度是消极的、拒绝的,使婴儿体验到挫折和烦恼、恐惧和怀疑,每当母亲离开时,他就会烦躁不安,深怕被剥夺受哺育的权力。因此,婴儿可能产生基本不信任感,这种恐惧和怀疑将持续存在,影响到以后的发展过程。艾里克森认为最优的危机解决方式应兼具积极和消极两种因素,其中积极的方式所占比例高于消极的方式。在发展的第一阶段就是如此,婴儿既应形成信任感也应形成不信任感。而信任感应大于不信任感。因为在社会交往中,信任他人是交往的必要基础,但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决不应是时时事事都相信他人的人。那样的相信是轻信,那样的人是天真、易受骗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为维护自己的生存与利益,一定的怀疑是必要的,它可使人免受居心叵测者的伤害。危机的积极解决导致人格的一种积极品质的形成。积极的品质:是指能够为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加强自我的东西。第一个发展阶段形成的品质:假如婴儿具有的信任感超过不信任感,则形成“希望”的积极品质。希望品质的表现:一个具有希望品质的人敢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对未来怀有热切的期待。在未来的发展阶段里,克服危机的积极体验可加强希望,而冲突和压力可毁灭业已形成的希望。儿童早期:2~4岁肌肉——肛门阶段:自主对羞怯和疑虑主要活动:这段时间里,儿童的肌肉开始成熟,并开始学习怎样控制肌肉。儿童想知道:我能做什么?外界的哪些东西是我能控制的?外界的什么东西控制着我?此时,父母也开始依据社会行为规范训练儿童的大小便。孩子必须根据父母的要求,学习控制肛门肌肉,知道在什么时间和场合可以大便,什么时间和场合不可以大便。主要影响者:父母。儿童的“随心所欲”和父母的要求之间造成一种冲突,使儿童陷入自己的意愿与父母的意愿相矛盾的冲突之中。形成自主性的条件:若父母能以理智和忍耐的精神,坚定和负责的态度,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儿童的行为,使儿童遵循父母的要求而又不伤害他自己的自信与自尊,让他感觉自己能够控制自己,儿童就会形成一种自主感。自主性的表现:此阶段儿童产生的自我控制感是自由意志的开始。形成了自主性的儿童,觉得自己是独立的,善于自我表现,富于自信心。对以后的影响:具有较强自主性的儿童,在以后生活中,将很愿意掌握自己的命运,自信使他们能向艰难困苦挑战,并战胜它们。形成羞怯和疑虑的原因:若父母要么放任自流、过分溺爱;要么严厉苛刻、专制独裁,那么儿童就会产生挫折感,导致羞怯和疑虑。这样的儿童缺乏自信心,怀疑自己控制生活的能力,觉得自己像个傀儡受别人驱使。今后的表现:羞怯和怀疑的儿童依赖性强,缺乏果断性,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这一阶段形成的品质:此一阶段的积极品质是“意志”。若儿童的自主意识超过羞怯和疑虑,则会形成意志。意志品质的表现:意志是人的一种内在力量,它使人自由抉择,自我约束。意志的力量在以后发展阶段中随危机的积极解决仍然不断成长。此阶段形成的意志仅仅是今后的发展的基础。幼儿期(学前期):4~7岁运动——性器阶段:主动性对内疚感主要活动:此阶段幼儿对父母、同伴和周围的环境产生好奇心;他的交往范围开始超出家庭,与同伴游戏、玩耍、交朋友;他们的语言能力进一步发展,会对成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想象力也更加丰富,常常与同伴在游戏中扮演大人的角色;对异性父母产生依恋感,并伴随对同性父母的排斥感。主要社会动因:家庭形成主动性的条件:若父母能鼓励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理解儿童,耐心地回答儿童的问题,儿童会形成主动性。主动性的表现:形成主动性是产生雄心壮志和目标感的关键。随着儿童主动性的发展,他们体会到一项任务完成的喜悦,能以积极主动且又自信的方式对待面临的一切事物。对以后的影响:艾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的发展程度有关。形成内疚感的原因:若父母不能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儿童的主动性与好奇心,讥笑或惩罚儿童的独创性,儿童就会缺乏信心,每当主动干一件事时,就想起父母的讥笑或惩罚,因而缩手缩脚、难以成功,导致内疚感的产生。今后的表现:这样的儿童往往循规蹈矩,缺乏进取精神,倾向于依赖他人。

艾里克森认为最优的危机解决方式儿童保持这种主动性,但是要学会不侵犯他人的权利、权益和目标。这一发展阶段形成的品质:目标品质目标品质的表现:目标品质在艾里克森的理论中指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标和勇气。学龄期(小学阶段)7-12岁潜伏阶段:勤奋对自卑主要活动:在学校里,儿童学习各种新知识和新技能,开始与别的孩子展开了竞争。主要影响者(社会动因):老师与同伴形成勤奋感的条件:在教师和父母的引导下,儿童形成认真刻苦地完成任务的勤奋感,若儿童在学校里经常能获得成功,并获得家长和教师的承认与奖励,则勤奋感就会进一步发展。对以后的影响:他们的竞争意识就会不断增强,这为他们今后成为积极的、有成就的社会成员铺平了道路。形成自卑感的原因:若儿童得不到正确的指导,经常体验到学业失败的苦涩,儿童就会产生自卑感,感觉自己不如他人,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成员。对后来发展的影响:自卑感也可能由以往发展阶段中的不足所导致。例如,没有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感,缺乏自主性或主动性。发展中的不足可以克服艾里克森相信,上述发展中的不足可通过教师的努力而得到克服。教师积极地鼓励和引导,相互信任师生关系的建立将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矛盾与冲突,走向正常的发展道路。这一阶段形成的品质:若儿童的勤奋感胜过自卑感,则形成“能力”的积极品质。能力品质的表现:在艾里克森的理论中,能力指的是运用自如的聪明才智,这种聪明才智不会为自卑所损伤,是今后承担社会工作的基础。青年期(中学阶段)12-18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主要活动:整合自我形象。通过前4个阶段的发展,儿童懂得了他是谁,具有什么特点和能力,了解了自己在不同的场合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此时,儿童要把这些特征和以往的经验组合在一起,形成自我同一性。其中有积极的自我形象,也有消极的自我形象。这种消极的自我形象包括了受到过惩罚或批评的自我形象,以及失败的和无能的自我形象。主要影响者:同伙和小团体形成自我同一性的表现:(1)对个人未来的方向和个人独特性的意识;(2)对个人以往各种身份,各种自我形象的综合感;(3)一种对异性伴侣和爱的对象能做出明智选择的意识;(4)一种对未来理想职业的向往和作为社会负责任成员的意识。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已经是什么,我们想成为什么和我们应该成为什么。不能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原因:艾里克森是一个性善论者。他认为就青年人内在的倾向来讲,每个青年均可克服危机,达到自我同一性。但社会文化急剧变迁所带来的价值观方面的矛盾使青年人无法适应,因而导致内部的冲突与危机。另一方面,父母和其他老一辈人本身缺乏牢固的信念基础,因而无法给青年人提供适当的指导,也是造成青年人同一性危机的原因之一。不能形成自我同一性的表现:若不能形成自我同一性,则产生角色混乱或同一性危机。这样的青年人不能正确地选择生活的角色,或在选择生活的角色上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对未来没有正确的信念。他们感觉自己不能对自己的未来做出明确选择,然而又觉得父母和社会逼迫他做出选择,于是他们反抗,以保护自尊心不受伤害。许多青少年犯罪都与同一性危机有关。同一性危机的几个症状:(1)回避选择、麻木不仁;(2)对人距离失调,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空虚、孤独,迫切感、充实的时间意识消失;(4)勤勉性的扩散,不能专注于工作或学习;(5)对他人的评价特别敏感,以病态的防御抵抗他人的批评;(6)自我否定的同一性选择,破坏、攻击或自毁、自灭。这一个阶段形成的品质:忠诚忠诚品质的表现:忠诚是对自己的朋友、亲人和生活伴侣承担责任的意愿,也是执着地追求既定目标的能力。成年早期18-25要解决的矛盾:亲密对孤独这一阶段形成的品质:若亲密的比例大于孤独的比例,则形成“爱”的积极品质。主要活动:年轻人开始寻求一种亲密感,并在情感方面得到成长,这就需要与他人形成一种“心理上的真正的、相互的亲密感”,这包括友谊和异性伙伴。主要影响者:爱人、配偶或亲密朋友(同性或异性)什么是亲密感亲密关系的确立不能与性关系上的密切混为一谈。因为亲密关系不仅仅指性关系上的密切,还包括彼此的心理融洽和责任意识,以及相互的信任。亲密关系也不限于配偶之间,同事、朋友之间也可建立亲密关系。与同事朋友同甘共苦、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彼此分享对方的信任,可以建立浓厚的亲密感。不能形成亲密感的表现:在这一阶段不能形成良好的亲密感的人,会面临孤独。他们可能经历了多次肤浅的关系,但从来没有在真正的密切关系中获得情感满足。成年中期25-50主要矛盾:繁衍对停滞.要形成的品质:关心品质,体验着关怀的实现主要活动:在这段时间里,健康的成人不仅具有了牢固的自我同一性,而且同他人建立了成熟的关系。此时人的主要责任是生育和指导下一代。社会动因:配偶、孩子和文化规范繁衍感的表现:艾里克森指出,繁殖并不仅仅指生育和指导孩子,它还包括文学艺术、思想观念和物质产品的创造。通过创造来丰富和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也是繁殖的一个重要方面。停滞感的表现:停滞始于枯燥无味的生活和无所事事,典型的表现是缺乏创造性和人际关系的贫乏。这种人没有生活的追求,不能担负哺育下一代的责任,工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缺乏责任意识。老年期50岁以后主要矛盾:自我完善对失望

要形成的积极品质:智慧品质,体验着智慧的实现,特别是面临死亡时对生命的一种超然态度。主要活动:人生的主要活动已基本结束,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在家中安度晚年。社会动因:个人生活经验、社会经历完善感的表现:健康的老人能适应生活的这一新阶段,当回忆往事时,能安然地面对过去的胜利与失望。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圆满的、有意义的,因而不惧怕死亡,这样的老人具有自我完善感失望感的表现:不能形成这种完善感的人会落入失望的境地。他们觉得自己的时间太少了,年轻人拥有的机会他们都没有了,一生已经过去,他们希望再重新生活一遍,因此常常通过对他人的厌恶和轻蔑来表达他们的失望。观点一:同一路线和个别差异艾里克森认为,上述8个阶段在各种社会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社会对人们施以不同影响,因而各阶段出现的时间可能不尽一致,在某些社会中某个阶段可能早些,也可能晚些,但每种社会的成员都要经过这几个发展阶段。观点二:连续中的阶段性正如其他儿童发展阶段论者(如皮亚杰)一样,埃里克森没有把各阶段看成完全相互独立的。他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因此每一阶段都要受前一阶段所发生情况的影响,并对下一阶段的发展也产生影响。观点三:可变性(可补偿性)在某一阶段未获得积极结果的人,还可以通过以后的发展阶段逐渐得到补偿;同样,曾经获得积极结果的人,也有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失掉。讨论:弗氏与艾氏理论的区别弗氏强调本能的作用、本我的力量,自我只是本我和超我的奴仆;艾氏则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弗氏仅把儿童放在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而艾氏则把儿童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弗氏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而艾氏则将其扩展到毕生,贯穿人的一生;弗氏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艾氏则认为人的本性既不善也不恶。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SR刺激反应强化不强化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进而控制、预测人的行为。他们认为,思维、梦、愿望等是无法观察到的,只有从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方面去研究,心理学才能成为一门客观的科学。一、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二、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三、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四、社会学习理论五、简评一、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1.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形成过程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条件反射形成示意图大脑皮层暂时性联系耳铃声唾液腺唾液食物舌丘脑延髓兴奋灶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复习)(2)剌激的泛化与分化(对类似情境做出反应或学会辨别)主要用于动物行为训练,在教学中应用不多,但可以解释不少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在陌生人群中会产生焦虑的孩子,可能就不想上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华生是美国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成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人.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剌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在他看来,人出生只有几种本能的反射,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起来的.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如果让我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

——华生(美)华生的经典实验:9个月的阿尔伯特对白鼠产生恐惧感,并泛化到兔子和圣诞老人面具。说明环境的决定作用。二、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1.迷笼实验2.联结说学习是建立刺激-反应(S-R)联结,这种刺激-反应联结是通过渐进的尝试错误形成的,因此,联结说又称为试误说。

3.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效果律桑代克的实验表明:行为之后出现的剌激影响着以后的行为效果律:如果一个动作之后,伴随着环境中某种令人满意的结果,则该动作在相似情境中被重复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反之,如果一个动作之后,伴随着环境中某种令人不满意的结果,则该动作在相似情境中被重复的可能性就会减少.练习律

桑代克认为,练习次数的多寡,影响刺激和反应之间练习的稳固程度。准备律行动之前预期某一结果发生,当行动之后所预期的结果真的发生了,个体就会觉得很满足很高兴;相反,若没有预期的结果发生,就会很沮丧很不高兴。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论斯金纳箱的实验早期使用时,先调试好实验装置,保证白鼠偶尔按压杠杆后可获得一粒食丸。几次偶尔按压杠杆以后,白鼠会频繁地按压杠杆,同时其他行为减弱(如在箱子四周乱跑)。以后还可增设其他装置,控制白鼠在压几次杠杆后或用某一特方式按压杠杆后才能获得食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主要观点:行为的分类:应答性vs.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类:应答性(经典性)条件反射vs.反应性(操作性)条件反射两者的区别:无条件刺激引发vs.自发产生在“经典的”(巴甫洛夫式的)条件形成中,动物对食物的非条件反应(分泌唾液)被变成对以前属于中性的刺激(节拍器或者铃铛的声音)的条件反射;行为改变的关键因素是新的刺激。在“操作性”(斯金纳式的)的条件形成中,行为变化的关键因素是反应,而不是刺激。中性的反应——在随机性的获取食物过程中碰巧踩在踏板上——被奖励食物,并成为学习得来的行为,它能够达到以前没有过的目的。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的发生概率强化类型:正强化vs.负强化强化物类型:一级强化(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强化物)vs.二级强化(社会性强化;代用券;活动)强化的安排:连续强化vs.间歇强化强化与行为塑造技术不同行为塑造方法比较程序目的例子做法正强化增加行为例:三好生,奖学金行为之后给予奖励负强化增加行为例:认真上课,不用补考行为之后撤消厌恶刺激无强化减少行为小家伙的恶作剧大人不予理睬行为之后无刺激,被忽视惩罚减少行为打屁股或不让玩游戏。行为之后给予厌恶刺激或撤消正面刺激正强化一个婴儿偶然发出“Ba”或“Ma”的声音,父母亲欢天喜地地朝婴儿笑,后来婴儿发出这个声音的概率越来越高逛商店时,一个小朋友想要一个玩具,父母亲不答应,于是小朋友哭闹,父母为了让小孩停止哭闹只好答应买,以后该小朋友越加经常用哭闹来获得满足在上面两个例子中,某种行为因为该行为带来了愉快的结果而加强了,这就是行为塑造中的正强化普雷马克原理通过将低渴望的活动和高渴望的活动联系起来,以促进低渴望活动的出现。又称:祖母原则。如:“吃完蔬菜才能出去玩”“做完作业才能玩!”“你先整理好小床,我再给你讲故事”运用正强化法进行行为塑造连续接近技术:通过不断强化有机体的一系列逐渐接近最终行为的反应来使他逐步形成这种行为。通过这种技术能够让动物学会很复会的行为。运用正强化法进行行为矫正4岁的小华到幼儿园以后,从来没有好好吃过饭。一次,他因为饿,终于把一顿饭很快地吃完了。老师很高兴,一面说:“小华乖,老师真高兴!”一面报以微笑,轻轻摸他的头。还在教室墙上的奖励栏里给他加了一朵小红花。从此以后,小华吃饭慢慢好起来了。负强化一个小朋友为了避免让妈妈生气而自己认真吃饭如果你发现你早上7点起床去听一个老师的课可以避免被记旷课,那么你可能成为一个早起床的人。在上面两个例子中,行为都因为负强化--通过某种不愉快的事情避免出现或消除而加强了。负强化与惩罚不同一个负强化物是一个令人厌恶的刺激,而当孩子表现出一个符合期望的举动(它是做出强化的人希望逐渐养成的东西)时,这个负强化物就撤回了。反之,最常见的惩罚方式是当孩子做出一个令人不快的行为就给他一个使他厌恶的刺激。换言之,惩罚的目的是与强化相反的,是禁止一个不能接受的行动,而不是加强一个可接受的行动。惩罚不如强化有效父母的确经常运用惩罚作为控制孩子行为的手段。有一种情况不得不使用惩罚,这就是当被惩罚的行为是某种危险行为,如玩火柴、电源插头等。操作学习论者坚信,一般来说,在促进向好的方向转化方面,惩罚不如强化管用。例如,一个孩子因为用手抓食物吃而受到惩罚,可能会连吃东西一起制止了,而不是促使孩子去学习使用勺子。要想促进这种行为向好的方面转化,强化是简单得多的办法。操作理论家还提醒人们,惩罚还可能有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惹孩子生气,对惩罚者表示愤怒。有证据说明惩罚可能会导致相反的结果,采用严厉惩罚来制止孩子攻击行为的家长,可能培养出一个极具攻击性的孩子。(3)强化程式连续式:对每一次每一阶段的正确反应予以强化(即时强化)

间隔式(延缓强化)时间式比率式定时距式变时距式定比率式变比率式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强化与反应次数的比例是不固定的(4)强化原则新任务即时强化逐渐转入间隔强化确保往正确方向引导四、社会学习理论阿尔伯特·班杜拉:人的学习行为不一定需要直接强化“无尝试”学习斯金纳理论认为,儿童必须先表现出一个行为反应,在这个反应受到强化后,它才能被学习到。班杜拉不同意。1965年他做出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论断:儿童可以仅凭观察社会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习,尽管他们从未尝试做出他们见到或受到过任何强化来做出这个反应。班杜拉的经典实验幼儿学校儿童在半黑暗的房间里看一部短片。他们在影片中看见一个女性成人榜样对一个大充气娃娃做出一系列的攻击行为,如一边用木棍打娃娃,一边喊叫:“真带劲儿!”把皮球扔到娃娃身上,喊叫:“梆!梆!梆!”等等。实验条件有三种,一是榜样奖励组,在影片的最后,出现了另一个成人,她给了攻击型榜样一些糖果和饮料,奖励她的“冠军行为”。第二组是无结果组,那个打娃娃的女人既没有受到奖励,也没有受到惩罚。第三组是榜样惩罚组,影片最后出现另一个成人训斥并打了那个打娃娃的榜样几巴掌,因为她打了娃娃。看完电影之后,每个孩子单独留在一间游乐室里,游乐室和影片中那个房间里的布置完全相同,娃娃、木棍等等,都和影片里一样。实验者隐藏在暗处观察儿童的行为,纪录下所有模仿榜样的攻击行为。前两组儿童的模仿行为明显多于第三组儿童,说明前两组儿童学到了相当陌生的攻击行为,他们并没有受到任何强化。这很像班杜拉假设的“无尝试”学习。观察学习的结果行为习得的途径:一是个体的直接实践活动,是直接经验的学习(直接强化)二是间接经验的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学习,这是人类学习的主要形式(间接强化)观察学习的过程:①注意过程②保持过程③动作再现过程④动机过程基本观点社会学习的自我调节机制自我强化:班杜拉认为,人的许多行为是通过自我强化而自我调节的。行为标准:们为自己设立各方面的行为标准,并根据这些自己为自己规定的要求,努力达到这些标准。自我效能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自我效能这一概念。他指出自我效能是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例:雕塑、绘画、书法的自我监控过程一位雕塑家在用泥土雕塑一个作品时,从开始干到塑成一个满意的作品,他不需要身边有人一步步地强化他。艺术家对什么作品值得满意,是心中有数的,他会进行自我调整,直到自己的作品达到这一标准。有一位画家,说他从未创造出令他满意的作品,他对自己的画总是不满意。尽管他卖画收入不菲,但他对自己的工作持久地不满意,终于导致他改了行。行为标准的产生班杜拉认为,人们为自己设立各方面的行为标准,并根据这些自我规定的要求,努力达到这些标准。儿童是经过直接教学或观察学习,习得它们的行为标准的。做父母的经常教给孩子一些标准,或向他们灌输一些思想。如果孩子的行为达到或超过了这些标准,就奖励孩子。以后,他就根据这个习得的行为标准,在学习当中进行自我表扬或自我批评。过强的自尊班杜拉指出,有许多在别人眼里能力超群的人,由于不能实现自己的高抱负而对自己持否定态度。他说:苛刻的自我强化体系导致抑郁、沮丧、无能感和漫无目的感。实际上,过强的自尊是造成精神抑郁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虽然患抑郁症的人比正常人的成就一点都不差,但他们评价自己的成就时总是说非常糟糕(1971)。”幸福的公式

幸福=现实/期望(3)自我效能感对人的发展的贡献他自己的研究(1982,1986,1989)证明,大多数儿童愿意承担那些他们认为有能力干的新奇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