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概述一、教育的概念(一)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学校、家庭、社会(二)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规定,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盼望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B)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B.初生婴儿吸奶C.成人学开汽车D.木匠教徒弟手艺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B)A.到电影院看电影B.幼蜂学筑巢C.师傅带徒弟D.课外活动学做航空模型(三)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本质——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四)教育的特点1.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2.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存在3.历史性:与社会的生产力和政治相关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B)A.永恒性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D.继承性(五)“教育”二字追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二、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一)教育者(二)受教育者(三)教育影响1.教育内容2.教育措施在教育系统的诸种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B)A.学生与课程B.学生与教师C.学生与教材D.学生与教学三、教育的起源(一)神话起源说——最古老(二)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三)心理起源说(四)劳动起源说——最科学、对的生物起源说1.基本观点:动物的本能行为2.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勒图尔诺)(英)沛西.能3.评价: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心理起源说1.基本观点: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2.代表人物:(美)孟禄3.评价: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劳动起源说1.理论依据: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2.基本观点:劳动3.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1.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的学说是(B)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需要起源说2.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的重要代表人物是(A)A.孟禄B.沛西・能C.利托尔诺D.华生四、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一)原始社会(二)古代社会(三)近代教育(四)20世纪世界教育(一)原始形态1.无独立、无专门化、无阶级性2.目的:为了生产和生活3.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二)古代教育:奴隶+封建1.中国2.印度3.埃及4.希腊、罗马中国夏代——学校教育形态的产生商朝(殷朝)——考古材料确切证实。西周:1.完备形态,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2.国学和乡学3.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分科课程的雏形)春秋战国:官学衰落、私学大兴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1.剩余产品2.相称的经验积累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1.程朱理学为国学2.儒家经典被浓缩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明:八股文清:科举考试印度1.婆罗门种姓的僧侣祭司2.刹帝利,为军事贵族3.吠舍种姓,仅能从事农工商业4.首陀罗种姓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婆罗门教的僧侣是唯一的教师。埃及1.文士学校2.“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性。3.农民子弟与学校是无缘的,奴隶子弟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希腊、罗马初等:1.大众阶层:学校教育2.贵族阶级:家庭教育中档——贵族、富人阶层西方七艺:文法、修辞、逻辑(三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术)雅典: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干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斯巴达: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古代教育的特点:1.阶级性/等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象征性(三)近代教育特性——公历十一16世纪以后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行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四)20世纪后世界教育特点——全民多献钟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1.“礼、乐、射、御、书、数”是我国________的教育内容。(B)A.现代社会B.奴隶社会C.原始社会D.封建社会2.“四书”、“五经”是我国______的教育内容。(D)A.现代社会B.奴隶社会C.原始社会D.封建社会3.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B)A.原始社会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第二节教育学概述一、学科界定教育学就是描述和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问题是研究的核心。二、教育学产生和发展阶段(一)萌芽(二)创建(三)科学教育学(四)多样化(五)分化与拓展(一)萌芽(奴隶——17世纪)1.孔子——述而不作《论语》“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中国最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2.《学记》——出自《礼记》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教育与政治的关系(2)“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臧息相辅”——课内与课外相结合(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式教学(4)“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循序渐进教学(5)学然后知局限性,教然后知困。知局限性,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3.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助产术——启发式教学(西方最早)世界上最早?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学生:是恶行。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学生:这是善行。但是,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假如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事实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学生:这是善行。4.柏拉图《抱负国》乌托邦哲学家、武士、农民唯心主义者5.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追求美德/理性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三段论推理6.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二)创建(17——18)1.(英国)培根初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并与其他学科并列--《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年)2.捷克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年)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对学年制、班级授课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提出“泛智教育”思想3.(英)洛克《教育漫话》绅士教育白板说4.(法)卢梭《爱弥尔》(三)科学教育学(18——19上)1.(德)康德,“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康德论教育》2.(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两大理论基础:哲学伦理、心理学教学过程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师三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拿着书本在课堂上课)学科中心课程代表人物之一传统教育学代表人物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现代教育学之父(四)多样化(19下——20上)1.(英)斯宾塞《教育论》教育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2.(德)梅伊曼—实验教育学思想(德)拉伊—《实验教育学》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新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儿童(学生)中心主义课程代表人物之一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教育的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设计教学法首创者4.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5.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教育学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分化与拓展(20中——)1.(美)布卢姆的《教育目的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的分为认知目的、情感目的、动作技能目的三大类2.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之一,发现学习提出者3.苏联赞可夫的《教育与发展》4.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练习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___的发展。(D)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状D.教育问题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所有艺术”的教育家是(B)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3.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提出“教师中心”观点的教育家是(A)A.赫尔巴特B.杜威C.夸美纽斯D.斯宾塞4.初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来的学者和第一次把教育学搬上大学讲坛的学者分别是(C)A.培根,夸美纽斯B.夸美纽斯,赫尔巴特C.培根,康德D.杜威,卢梭5.主张在教学中应用“产婆术”,即用讨论问题的问答方式与人谈话,但不直接把结论教给人,而是指出问题并引导人最后得出对的的结论。提出这一主张的教育家是(A)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6.20世纪初期,主张“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对改造中国旧教育做出伟大奉献的教育家为(B)A.蔡元培B.陶行知C.杨贤江D.徐特立7.《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指的是(D).A.既有正规学习,又有非正规学习B.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自学C.既有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D.既有在教室学习,又有在居所学习【多选】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BCD)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法E.论语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经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2.决定和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3.决定和制约学校的课程设立与内容。4.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二、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发明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教育对经济作用的特点:周期性长、发效性迟缓教育先行论教育同步轮教育滞后论三、人力资本理论(美)舒尔茨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第二节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一、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限度。3.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二、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毕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2.教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3.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第三节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互相部分包含、互相作用,并互为目的与手段的交融关系。一、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二、学校文化分类1.学校物质文化2.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核心3.学校制度文化三、学生文化(一)学生文化的成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性;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二)学生文化的特性1.具有过渡性;2.具有非正式性;3.具有多样性;4.具有互补性。第四节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一、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是决定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2、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3、人口的结构影响着教育的发展4、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二、人口对教育再生产1、控制人口的数量2、提高人口的质量3、改善人口结构,调整人才构成与流动第五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一、不平衡性二、继承性课堂练习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还决定着(B)A.教育年龄B.教育目的C.教育年限D.教育手段2.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C)A.政治经济制度B.社会文化C.生产力发展水平D.社会人口3.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4.“建国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B)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B.教育与政治的关系C.教育与科技的关系D.教育与文化的关系5.初次提出“人力资本论”的是(C)A.赫尔巴特B.杜威C.舒尔茨D.洛克6.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重要是强调教育:(D)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D.有自身的特点的规律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一、什么是人的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所有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二、人的身心发展两个方面(一)生理发展1.机体的正常发育2.体质的增强,即指生理机能的增强(二)心理发展1.认知:感知、记忆、思维等2.意向:需要、爱好、情感、意志等三、人的身心发展动因(一)内发论(二)外铄论(三)实践主体论(一)内发论核心观点: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1.孟子性善说2.(奥地利)弗洛伊德性本能(人格三结构:本我、自我、超我)3.(美)威尔逊基因复制4.(美)格塞尔成熟机制5.(美)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二)外铄论核心观点:人的发展重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规定,别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代表人物:1.荀子性恶论2.(英)洛克白板说3.(美)华生行为主义理论(三)实践主体论认为人的实践是推动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既是人的内在需要与潜能的表现,又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刺激下,发生并作用于外部环境的过程。第二节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一、遗传二、环境三、学校教育四、个体主观能动性一、遗传(一)概念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二)作用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也许2.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1.(美)高尔顿:《遗传的天才》1869,“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限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同样。”2.(美)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3.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二、环境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也许,涉及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悲观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的主观能动性。三、学校教育(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二)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最近发展区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干和发展个性的功能(三)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充足发挥的条件1、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2、学校教育自身条件(1)教育的物质条件(2)教师的素质(3)教育管理水平3、家庭环境的因素4、社会发展状况四、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在与环境之间互相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练习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______是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B)A.环境B.遗传素质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2.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______是主导。(B)A.环境B.教育C.遗传素质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3.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的因素是(D)A.遗传素质B.成熟C.环境D.学校教育4.“白板说”;“龙生龙,凤生凤”;“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结识分别体现了儿童发展中的(D)A.环境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辐合论B.环境决定论;辐合论;教育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决定论D.环境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5.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看,属于外铄论者的学者是(A)A.洛克B.格塞尔C.孟子D.威尔逊格塞尔的“单卵孪生儿爬楼梯实验”,充足说明了(A)。A.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限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个性C.遗传素质可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D.遗传素质提供了人的身心发展的也许性第三节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一、顺序性二、阶段性三、不平衡性四、互补性五、个别差异性一、顺序性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档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发展的不可逆。1、身体的发展: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2、心理的发展: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一般情感到复杂情感。教育措施我们在向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档到高级等顺序逐渐前进。二、阶段性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性及重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教育措施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年龄特性和重要矛盾。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例: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初中生: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高中生:辩证思维三、不平衡性(一)不平衡性表现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则更晚。(二)教育措施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定教育要抓住关键期,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学记》:“当其可谓之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难成”5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期;学习外语应当从10岁以前就开始;学习乐器在5岁左右为最佳9岁(小学三年级)是道德形成的关键期。四、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互相关系。它一方面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另一方面,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教育措施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定教育者一方面要帮助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技能方面有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某方面的补偿性发展达成一般正常人的水平;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学会发挥优势,长善救失,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的发展达成身心的协调。五、个别差异性人的发展有共性,也有个性。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差异性,虽然在一定限度上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结果还是来自环境和教育的差别。教育措施教育工作应当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使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切实地提高。总结教育是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通过他们努力可以达成的规定,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练习1.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C)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2.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性表白了个体的发展具有(B)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3.“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A.顺序性B.不均衡性C.阶段性D.个体差异性4.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D)的特点。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5.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是(C)A.大学阶段B.高中阶段C.初中阶段D.小学阶段6.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A)A.3岁B.4岁C.5岁D.6岁7.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白给身心发展具有(D)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8.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由于(C)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同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简答1.“孟母三迁”的典故体现了影响人发展的哪一种因素?这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3.简述学校教育的独特功能。案例分析我是一个9岁孩子的家长。在孩子5岁时,我就开始带孩子去各种专长班上课,以培养和开发孩子的智力。可是,近一段时间,孩子拒绝去专长班上课,在学校也拒绝学习任何新东西,并且性格变得孤僻。我想尽了各种办法,他都不愿再学习。我真不知道怎么办,请帮助我。这位家长望子成龙的努力为什么适得其反?请从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1、这位家长违反了孩子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2、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决定因素。第四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一、概念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盼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如何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规定。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教育活动有指导意义。二、层次结构(一)国家教育目的(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的(三)课程目的(四)教师的教学目的三、概念辨别(一)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二)教育目的与培养目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教育方针的表述结构应当涉及三个组成部分:①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②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规定;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主线原则。教育目的与培养目的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总体规定。培养目的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定。两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四、教育目的功能(一)导向功能(二)选择功能(三)激励功能(四)评价功能第二节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一、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三、教育的无目的论四、教育的辩证统一论五、生活本位论六、文化本位论一、个人本位论(一)核心观点:主张拟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二)代表人物卢梭、洛克、夸美纽斯、(德)福禄倍尔、(瑞士)裴斯泰洛齐、人本主义者、孟轲二、社会本位论(一)核心观点:主张拟定教育目的不应当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当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拟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二)代表人物:孔子、(英)斯宾塞、(法)涂尔干、(法)孔德、(德)凯兴斯泰纳三、教育的无目的论代表人物:杜威核心观点: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四、辩证统一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给予个体自由地充分发展,并予以高度重视;但不是抽象的脱离社会和历史来谈人的发展,而是把个体的发展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因而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五、生活本位论“生活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或认为教育即生活自身,关注使受教育者将来如何生活。(1)英国斯宾塞提出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教会人们如何生活。(2)杜威反对将教育视为未未来生活而准备。认为“教育即生活”,主张教儿童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培养能完全适应眼前社会生活的人。六、文化本位论以(德)狄尔泰、(德)斯普朗格为代表基本观点: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目的的制定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练习1.在整个教育体系中,(A)属于核心地位,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类进行改革的依据。A.教育目的B.教育内容C.受教育者D.教育手段教育目的是指(D)。A.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具体规定B.国家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C.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的具体规定D.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3.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C)A.卢梭B.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特D.洛克4.下列不属于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的是(D)A孔子B斯宾塞C赫尔巴特D裴斯泰洛奇5.在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中,争论最多、影响最大的也是最主线性的问题,是(A)之间的矛盾或平衡问题。A.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B.教育者的规定与受教育者的规定C.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D.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多选1.教育目的的作用有(ACD)A.导向作用B.教育作用C.激励作用D.评价作用2.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BE)A.萨特B.孔德C.卢梭D.马斯洛E.涂尔干3.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对的的选项是(ABD)。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28页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建国以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不同样,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以下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的是__D___。A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主线所在,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使受教育者在德智、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C强调教育与生产相结合D突出教育要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二)教育目的精神实质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规定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规定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规定,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发明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其要点有以下几方面:1.人的片面发展的主线因素是社会分工。2.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规定,同时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也许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B)A.原始社会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基本内容1、德育:是培养学生对的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对的的思想方法的教育2、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体育: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4、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发明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崇高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5、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德育是实行各育的思想基础,为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各育的实行都不能离开知识技能教育;体育为各育的实行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行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与实行,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第四节教育目的与当代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产生背景(一)教育自身的问题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1、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2、学校教育重智育,分数至上(二)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知识发展速度的空前加快(三)对教育结识的深化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主线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抱负、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主线区别(一)素质教育是“发展”人的,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二)应试教育是“选拔”人的,面对的是少数学生。三、创新是实行素质教育的关键1、创新精神不仅是一种智力特性,更是一种人格特性、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主线区别所在练习1.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D)A.剩余价值学说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C.劳动学说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2.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D)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素质教育的核心是(A)A.创新教育B.思想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科学文化教育4.体育的主线任务是(B)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增强学生体质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5.二十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D)的具体体现。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文化本位价值取向D.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学校教育制度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一、概念(一)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行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营的规则。(二)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它集中体现了整个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二、形式上的发展历史上曾经历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非正规教育,再从正式非正规教育到正规教育的演变过程。正规教育的重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一)前制度化教育(二)制度化教育(三)非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初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特点:1.教育主体拟定;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合和设施等;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制度化教育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非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针对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认。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抱负正式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三、影响学制的因素1、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3、考虑到人口状况4、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性四、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第二节学制的形成和发展一、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二、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欧美学制建立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欧洲现代学制三种类型:(一)西欧双轨制(二)美国单轨制(三)前苏联型学制双轨制以英国的双轨制典型为代表,法国、前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这种学制。1、学术性的一轨2、生产性的一轨单轨制美国的现代学制最初也是双轨制,但学术性的一轨没有充足发展,群众性的新学校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开创了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在形式上保证任何学生都可以由小学而中学直至升入大学。前苏联型学制中间型学制或是“Y”型学制,这种学制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互相衔接,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互相联系,形成了立体式的学制。二、我国学制形成和发展(一)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1902年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初次制定了近代学制,但是未实行。1904年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以日本为蓝本。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实行的学制。1922年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二)新学制的内容1.幼儿教育2.初等教育3.中档教育4.高等教育第三节义务教育一、义务教育概述义务教育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具有的三个基本特性: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二、义务教育的起源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子女入学,否则政府得逼迫其履行义务。此为义务教育的开端。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现代生活所必需,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第四节终身教育一、提出者“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ParlLengrand)正式提出。二、特点1.终身性2.全民性3.广泛性4.灵活性和实用性练习1.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行的第一部学制是(A)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D)A.中档教育B.幼儿教育C.高等教育D.义务教育3.“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围墙之内”体现了______教育理念。(C)A.前制度化B.制度化C.非制度化D.前三项兼有4.欧美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重要有三种类型,前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属于(C)。A.单轨制B.中间型学制C.双轨制D.分支型学制5.对义务教育中“义务”的理解,以下说法中,不对的的是(D)。A.国家有开办学校、任用教师、提供教材等便利儿童入学的义务B.儿童及少年在学龄期有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C.家长有让子女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D.学校有免费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义务学生与教师学生一、学生的本质属性二、学生的地位三、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一、学生的本质属性(一)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二)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二、学生的地位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其核心精神是出于对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的维护。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1、无歧视原则;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3、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4、儿童利益最佳原则。二、学生的地位对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从三个层面进行:第一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第二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第三层面,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二、学生的地位对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从三个层面进行:第一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第二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第三层面,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多选】我国法律规定,中学生的身份是(ABD)A.国家公民B.国家和社会未成年公民C.国家和社会的成年公民D.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E.接受教育的成年公民三、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一)学生的权利1、人身权(1)身心健康权(2)人身自由权(3)人格尊严权(4)隐私权(5)名誉权和荣誉权2、受教育的权利。(1)身心健康权涉及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作业量、合理安排学生的体育锻炼、定期组织身体检查;安排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活动等。人身自由权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自由和行动的自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如教师不得由于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3)人格尊严权指学生享有受别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如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变相体罚或其他有欺侮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4)隐私权指学生有权规定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让别人获知或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如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陷或隐私,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等。(5)名誉权和荣誉权指学生有权享有大家根据自己平常生活行为、作风、观点和学习表现而形成的关于其道德品质、才干及其它方面的正常的社会评价,有权根据自己的优良行为而由特定社会组织授予的积极评价或称号,别人不得歪曲、诽谤、诋毁或非法剥夺。2.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涉及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发明必要机会和物质条件。(二)学生的义务(三尊一学)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遵守法律、法规。第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第三,努力学习,完毕规定的学习任务。第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第二节教师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二、教师职业的性质和教师角色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四、教师劳动的特点五、教师的职业素养六、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一)教师职业的非专门化阶段(二)教师职业的专门化阶段世界最早的独立师范教育机构产生于法国。1681年法国天主教神父拉萨尔(1651一1719)创建了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成为世界独立师范教育的开始。(三)教师职业专业化培养模式多元化阶段二、教师职业的性质和教师角色(一)教师职业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的专业性。(二)教师的职业角色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1、教师的传统职业角色(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管理者角色(4)示范者角色(5)父母和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2、教师角色的更换(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当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一)教师的权利1、教育教学权2、科学研究权3、管理学生权4、获取报酬待遇权5、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教师的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毕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拟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惜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四、教师劳动的特点(一)示范性(二)独特的再发明性(三)劳动的复杂性(四)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五)劳动效果的隐含性(一)示范性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D)A.主体性B.发明性C.间接性D.示范法(二)独特的再发明性1、一方面表现在因材施教上2、表现在对教育、教学的原则及方法的运用和选择上3、表现在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解决和加工上4、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教育机智就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景做出迅速、恰当解决的随机应变的能力。(三)复杂性1、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复杂的。2、教师的职责是多方面的。3、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4、教师劳动的能力需要是复杂的。(四)空间的广延性与时间的连续性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限于学校。既然学生接受外界影响没有时空的界线,教师的劳动自然也无时空界线可言。(五)劳动效果的隐含性教师的劳动效果作为一种潜在的价值,隐含在学生身上,体现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德”“才”之中,无法直接观测到,需要等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干显现。此外,学生成才需要很长的周期。五、教师的职业素养(一)思想道德素养(二)知识素养(三)能力素养(四)心理素养(五)身体素养(一)思想道德素养思想素养、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1、思想素养涉及:(1)科学的世界观;(2)积极的人生观;(3)崇高的职业抱负2、政治素养涉及:(1)教师应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作的理论基础;(2)教师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3)教师应自觉地树立共产主义的奋斗方向(一)思想道德素养3、职业道德素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年修订)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二)知识素养1、教师需具有学科专业素养2、教师需具有教育专业素养(二)知识素养1、教师需具有学科专业素养:(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二)知识素养2、教师需具有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三)能力素养1、基础能力素养:(1)智能素养(2)言语能力素养2、职业能力素养(1)教学能力素养(2)育人能力素养(3)教育科研能力素养(四)心理素养:认知素养、情感素养、意志素养(五)身体素养六、教师专业发展(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一)教师专业发展途径1、师范教育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费朗斯·傅乐的教师关注阶段论(1)教学前关注(2)初期生存关注(3)教学情境关注(4)关注学生(1)教学前关注此阶段是职前培养时期。教师们仍扮演学生角色,对教师角色仅处在想像,由于未曾经历教学,所以没有教学经验,因此只关注自己。(2)初期生存关注在此阶段,教师们所关注的是自己的生存问题,即能否在这个新环境中生存下来。所以此时,教师们关注的是班级的经营管理、对教学内容的精通纯熟,以及上级的视察评价、学生与同事的肯定、接纳等。在此阶段,教师们都表现出明显的焦急与紧张,所以这一时期的压力是相称大的。(3)教学情境关注此阶段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技巧提出规定,所以教师较多关注教学所需的知识、能力与技巧,以及尽其所能地将其所学运用于教学情境之中。总之,在此阶段,教师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表现,而仍不是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阶段虽然许多教师在实习教育阶段就能表达出对学生的学习、品德乃至情绪需求的关注,但是却并不能真正地适应或满足学生的需要,往往要等到自己能适应教学的角色压力和负荷之后,才干真正地关怀学生。第三节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构成二、师生关系的模式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一、师生关系构成(一)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二)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三)社会道德上的互相促进关系二、师生关系模式(一)放任型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其心态和行为特性的。(二)专制型以命令、权威、疏远为其心态和行为特性的。(三)民主型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重要心态和行为特性的。三、良好师生关系建立(一)建立新型的师生观(二)树立教师威信(三)善于和学生交往(四)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练习我国的教师职业就其身份特性而言,是(A)A.专业人员B.国家干部C.公务人员D.高级技术人员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儿童(A)。A.社会权利主体地位B.生存权利C.健康安全权利D.受教育权教师工作对象千差万别,这就规定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这说明教师是(C)A.组织者B.管理者C.研究者D.示范者“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C)。A.受教育的权利B.生存的权利C.安全的权利D.受尊重的权利个别教师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C)A.公正评价权B.人格尊严权C.隐私权D.名誉权教师职业权利涉及教育教学权,学术自由权,获取报酬权和(A)。A.管教权B.名誉权C.人身权D.生命健康权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此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D)A.示范性B.复杂性C.长期性D.发明性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属于教师的(C)A.人格培养B.学科专业素养C.教育专业素养D.职业素养教学相长”这一提法(C)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概念“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孔颖达为《诗经》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宋代朱熹在《论学》中也多处使用“课程”概念,“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中国古代课程大多指“学程”而非“教程”,即学业及其进程。一、课程概念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的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一、课程概念1.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等所有教育内容的总和;2.不仅涉及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涉及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3.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规定,并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立的程序和课时分派,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课程类型(一)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按课程内容的学科综合限度或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1、分科课程分科课程又叫学科课程,它根据学校教育目的、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的安排他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强调各门课程各自的逻辑体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2、综合课程(整合课程)综合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的课程形态。针对分科课程精细的学科化倾向,力图打破传统学科的界线,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日益综合化的需要。按综合课程的综合限度和发展轨迹(1)相关课程(2)融合课程,也称合科课程(3)广域课程(4)核心课程,又被称为问题中心课程。(二)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按课程的设计形式或固有属性1、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是按各种不同的学科划分门类,并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加以设计的课程。学科课程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二)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线,以学生的爱好、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行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行的规定1、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地规定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具有强制性。(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2、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里法定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的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1、显性课程显性课程也称正规课程,指学校所开设的所有课程,或者说在课程表上应当体现的课程。显著特点是计划性。(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2、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也叫潜在课程,无形课程或隐蔽课程,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具体学习环境中所获得的“计划外”的知识、观念、情感等,不是课程计划中所预期的东西。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角度划分,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制约课程因素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具体涉及:1.社会需求2.学科知识水平3.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4.课程理论四、重要课程理论流派(一)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二)学生中心主义的课程理论(三)社会改造主义的课程理论(一)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布鲁纳和施瓦布(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2)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3)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4)以学科基本结构(组织结构、实质结构、句法结构)的掌握为目的;(5)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二)学生中心主义课程理论也称经验主义课程理论1、代表人物:杜威、罗杰斯等;2、基本观点:(1)学生是课程的核心;(2)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爱好或生活为基础;(3)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4)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Brameld,美国)、弗莱雷(P.Freire,巴西)等;(1)社会(改造)是课程的核心;(2)学校课程应以建造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应当把学生看作社会的一员。(3)课程知识应当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课程的价值既不能根据学科知识自身的逻辑来判断,也不能根据学生的爱好、需要来判断,而应当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唤醒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练习我国中小学设立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D)A.活动课程B.潜在课程C.综合课程D.学科课程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划分依据是(A)A课程制定者B课程任务C课程目的D课程内容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比,它的缺陷是(B)。A.忽视知识自身的逻辑顺序B.不利于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忽视学生的爱好和需要C.忽视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D.强调要以儿童为中心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这是我国__B____的雏形。()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结构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不同学科的互相整合,以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设计的课程结构是(D)A.潜在课程B.分科课程C.活动课程D.综合课程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课程的任务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D)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C.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D.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第二节课程目的与课程内容一、课程目的的概念课程目的即课程的预期效果,它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的的影响。课程目的是国家或学校为实现培养目的而安排的教育内容进程以及规定学生达成的限度,是培养目的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二、制定课程目的的依据(一)对学生的研究;(二)对社会的研究;(三)对学科的研究。三、课程内容课程的三个层次:(一)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三)教材(教科书)(一)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立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立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派,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课程计划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献,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规定,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大纲和重要依据。(一)课程计划构成:1.教学科目的设立(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2.学科顺序3.课时分派4.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二)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献。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规定。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二)课程标准构成:1.前言(课程性质、课程价值)2.课程目的(总目的、分目的、三维教学目的)3.实行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4.其他(三)教材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等等。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根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第三节课程资源一、课程资源概述二、新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三、校本课程开发一、课程资源概述(一)概念广义的课程资源泛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的的一切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二)课程资源分类(一)概念1、从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区分: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2、按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区分: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3、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区分,有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二、新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课程定位及概念综合实践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是3-6、7-9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二、新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所谓综合实践活动,重要指以学生的爱好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重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二)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性质1.综合性2.实践性3.开放性4.生成性5.自主性(三)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理念1、基于爱好与直接经验。2、回归生活世界。3、立足实践。4、着眼创新。5、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四)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定领域内容1、研究性学习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3、劳动技术教育4、信息技术教育(四)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定领域内容以上几个方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涉及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三、校本课程开发(一)分类校本课程重要分为两类: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三、校本课程开发(二)校本课程开发价值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学校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合作精神、研究能力、课程理论素养)3.凸显学校特色。三、校本课程开发(三)校本课程开发途径1、合作开发;2、课题研究与实验;3、规范原有选修课、活动课三、校本课程开发(四)校本课程开发程序1、建立组织2、分析现状3、制定目的4、课程编制5、课程实行6、课程评价练习课程设计的第一个层次是(B)A.课程文献B.课程计划C.课程标准D.教科书目前我国课程的基本结构从宏观到微观的对的顺序是(A)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B.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科书C.课程计划—教科书—课程标准D.教科书—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充足运用本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称为(B)A.地方课程B.学校课程C.一级课程D.研究课程【多选】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内容涉及(ABCD)A.研究性学习B.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C.劳动与技术教育D.信息技术教育第四节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概念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三、课程设计模式一、课程设计概念课程设计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多种课程要素妥善地组织课程结构,使多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营的课程系统结构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地实现课程目的。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一)课程目的(二)学生的需要、爱好和身心发展水平(三)社会发展(四)科学文化知识三、课程设计模式(一)泰勒(R.W.Tyler)的目的模式(二)斯滕豪斯过程模式(一)泰勒目的模式1、基本观点:泰勒(R.W.Tyler)提出的四大课程基本问题:(1)学校应努力达成什么目的?(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干实现这一目的?(3)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如何拟定这些教育目的是否达成?(一)泰勒目的模式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的、内容、方法、评价,即:1.拟定课程目的;2.根据目的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的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的评价课程。他认为一个完整的课程编制过程都应涉及这四项活动。(一)泰勒目的模式2.评价——长处(1)泰勒的目的模式注重目的、效率和行为控制,强调通过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是一种有条理的、系统的课程设计过程。(2)目的模式把评价融入课程设计过程,提供了可用于修改课程计划的反馈方式。(一)泰勒目的模式(3)目的模式结构紧凑,逻辑脉络简洁清楚,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师生有据可依,课程设计容易实行,因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4)目的模式把评价关注的焦点从学生身上转向整个课程方案,是一种突破。(一)泰勒目的模式存在的局限:目的模式强调课程目的的预先计划,使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和拟定性,强调了教学过程的可控性、可预期性方面,却忽视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减少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对各种现象进行解决和解释的自主性。(一)泰勒目的模式此外,目的模式中,课程目的都是以显性行为来界定。因此,像理解力、鉴赏力、人的情感、态度、情趣、价值观等一些不能完满转化成可测量的和可清楚地被观测到的行为的目的就会丢失。而这些容易忽视的无法测量的被排除在课程目的之外的内容,往往是最具有教育价值的东西。(二)过程模式“过程模式”是斯滕豪斯对泰勒“目的模式”批评的基础上提出的。过程模式的特性是不以事先拟定好的、由仔细分解一般目的而得出的目的系统作为课程编制的依据,而是关注整个课程(涉及教学)展开过程的基本规范,使之与宽泛的目的保持一致。第五节课程实行一、课程实行的概念二、课程实行的基本取向三、课程实行的结构四、课程实行的影响因素一、课程实行概念课程实行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成预期的课程目的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是贯彻课程改革、实行学校培养目的的重要措施。二、课程实行基本取向辛德等人关于课程实行取向的分类(一)忠实取向(二)互相调适取向(三)课程创生取向(课程缔造取向)(一)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行过程是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衡量课程实行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所实行的课程与预定的课程变革计划之间的符合限度,符合限度越高则课程实行越成功。持这种取向的教师在具体的课程实行过程中显得呆板、僵化,缺少发明性,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规定不相适应,是被批判的实行取向。(二)互相调适取向认为课程实行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的、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互相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三)课程缔造取向课程缔造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缔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行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三、课程实行的结构(一)安排课程表(整体、迁移、生理适宜)(二)分析教学任务(三)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四)选择并拟定教学模式(六)组织教学活动(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四、课程实行的影响因素(一)改革自身的因素1、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2、实行者对改革结识的清楚限度3、改革自身的复杂性4、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四、课程实行的影响因素(二)学校内部的因素(校长、教师)(三)学校外部的因素1、社区与家长的影响2、政府部门的影响3、社会团队的影响第六节课程评价一、课程评价的概念二、课程评价的重要模式一、课程评价概念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的、编订和实行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限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善课程的决策。二、课程评价模式(一)目的评价模式(二)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三)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一)目的评价模式1.代表人物:目的评价模式由被誉为“教育评价之父”的泰勒提出2.观点: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的为中心而展开的。在课程研究发展史上,泰勒第一次把课程评价纳入课程开发过程并使之成为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之一。(二)目的游离评价模式1.代表人物:针对目的评价模式的弊病,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了目的游离评价模式。2.重要观点:认为评价应当注重的是课程的实际效果而不是预期效果,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专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三)CIPP评价模式CIPP模式由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等学者提出来的CIPP是背景评价(content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evaluation)练习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A)A.泰勒B.罗杰斯C.布卢姆D.布鲁纳被称为“科学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C)A.杜威B.斯塔弗尔比姆C.泰勒D.裴斯泰洛奇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的预期结果转向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A)A.目的游离评价模式B.目的评价模式C.过程模式D.CIPP评价模式第七节新课改一、新课改理论基础二、课程目的改革三、课程内容改革四、课程结构改革五、课程实行改革六、课程管理改革一、新课改理论基础(一)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二)建构主义(三)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1.言语-语言智能;2.音乐-节奏智能;3.逻辑-数理智能;4.视觉-空间智能;5.身体-动觉智能;6.自知-自省智能;7.交往-交流智能;8.自然观测智能。二、课程目的改革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新课程的总目的:1.面向全体学生2.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3.培养创新精神和发明性思维三、课程内容改革1.素质教育理念。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突破学科中心。从“难、繁、偏、旧”→注重基础、简化内容、反映新的研究成果、紧密联系现实”。3.改变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积极参与、探索学习。四、课程结构改革课程结构的转变: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少整合→实现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新课程结构的特点)。四、课程结构改革1、设立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立分科和综合课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掌握基础的同时规定个性发展,开设选修课。四、课程结构改革2、从小学到高中把实践活动设立为必修课程。内容涉及: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3、农村课程设立要为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五、课程实行改革(一)理念改革1、现代学生观2、现代教师观3、现代教学观(二)方式改革1、教学方式改革2、学习方式改革(一)理念改革1、现代学生观(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一)理念改革2、现代教师观(1)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当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④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一)理念改革(2)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一)理念改革3、现代教学观(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二)方式改革1、教学方式改革(1)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探求知识,学生积极学习知识。(2)由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充足运用课堂和校外社区综合教学模式。(二)方式改革1、教学方式改革(3)由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获得社会知识。(4)教材中的知识由脱离生活的知识→与社会紧密相连的知识。(二)方式改革2、学习方式改革(1)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积极探求知识。(2)只注重学习教材中的理性知识→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良好人格的获得。(3)只注重与书本结论一致的知识的获得忽视积极获取知识过程→强调积极探究知识过程。(二)方式改革3、现代学习方式(1)自主学习(2)合作学习(3)探究学习六、课程评价改革(一)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六、课程评价改革(二)现代课程评价特点-立足过程、促进发展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2、评价内容综合化。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4、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5、更注重评价过程。七、课程管理改革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一)国家课程(二)地方课程(三)校本课程练习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初中阶段设立_C___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和综合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费者权益保护与仿冒治理-洞察分析
- 文本蕴涵识别-洞察分析
- 影院智能化管理探讨-洞察分析
- 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洞察分析
- 关于国旗的国旗下讲话稿范文(6篇)
- 网络教育资源整合-洞察分析
- 网络零售商竞争策略-洞察分析
- 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的构建
- 餐桌礼仪与服务流程培训
- 制定清晰的工作职责与分工计划
- 邮轮工作应聘程序
- (海绵城市)竣工验收自评报告
- 需求分析说明书模版
-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 读音易错字
- 2023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 管道和设备保温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电缆槽桥架安装检查记录
- 游戏王统一规则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9.3 多边形的面积(复习)丨苏教版 (共15张PPT)
- 员工培训记录虫害人员
- 外科学教案-下肢骨关节损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