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58/58自考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笔记[0395]科学·技术·社会-01第二章
历史上的科学技术
第一节
古代世界的科学技术
P18
科学(Science)源于拉丁文
技术(Technology)源于希腊文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性相识,是知识体系,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原始社会技术上的突出成就有:1.火的利用及取火方法的独创;2.弓箭的独创;3.磨制石器;
4.制造陶器;5.制造铜器;6.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一
古代埃及: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奴隶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1.
天文学和数学: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是今日世界通用公历的基础->制定方法,把天狼星和太阳同时在地平线升起的那天定位一年之始,
2.
解剖和医药学:
3.
农业和手工业:
4.
建筑:古埃及在历史上最显著的技术成就是至今尚存的金字塔和神庙->现存最大的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600年,胡夫金字塔
二
古代两河流域:西雅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1.天文学和数学:阴历,绘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图
2.对动物作了最早的分类
3.苏美尔人造出世界上最早的轮车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4.冶金:
三
古代希腊:P22
1.天文学:毕达哥拉斯学派->最早构建同心球宇宙模型,中心天体名-中心火
2.数学: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勾股定理的证明和√2
的发觉
智者学派->三个闻名的几何作图难题
亚历山大时期
欧几里德->《几何原本》数学的最高成就
阿波罗尼->《圆锥曲线》
3.物理学:亚里斯多德->《物理学》世界上最早的力学专著
阿基米德->“力学之父”古希腊成就最大的物理学家
光学:欧几里德->《光学》和《论镜》最早的光学专著
4.生物学和医学:亚里斯多德->对生物贡献最大的古希腊学者
->首创解剖和视察
毕达哥拉斯学派
阿尔克芒->“医学之父”
希波克拉底->“四体液说”古希腊最闻名的医生
->“医生誓言”非常重视医德
5.技术:雅典->最闻名的工商业中心
四
古代罗马:476年西罗马为北方的日耳曼人所灭->欧洲奴隶制社会的终结
1.科学:托勒密->《天文学大成》古希腊天文学的继承者和集大成者
->天文学史上的名著,后经阿拉伯人翻译为《至大论》
老普利尼->《自然史》罗马帝国时期的一部百科全书
盖仑->“三灵气说”说明人体生理过程的理论
自然灵气,活力灵气和灵魂灵气
2.技术:加图->《论农业》西方最早的农学著作
维特鲁维奥->《论建筑》内容涉及建筑的一般理论,设计原理,
建筑师的教化以及建筑施工等问题
赫伦->古希腊罗马人创建了西方奴隶制社会科学技术的最高成就:
1.古希腊人注意对自然界的理论性探究,初步运用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和视察试验相结合的科学探讨方法
2.古罗马人注意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对技术问题进行理论总结
五
古代印度:
1.天文学和数学:《太阳悉檀多》古印度最闻名的天文历法著作
10进制“阿拉伯记数法”
“零”符号的独创
2.医学:《阿柔吠陀》古印度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名医妙闻和罗迦)
3.技术:世界上最早的棉花种植者,独创烧制建筑用的砖块
六
古代阿拉伯:13世纪中叶阿拔斯王朝为蒙古人所灭
P31
1.科学技术的青出于蓝
2.科技史上的特殊贡献:①沟通东西方科学文化
②保存古希腊学术典籍
3.科学成就:拉齐->《医学大成》内容丰富的医学百科全书
伊本·西那->《医典》“医学之王”
七
中世纪欧洲的科学技术:公元5~10世纪为前期->史称
黑暗时期
1.中世纪前期欧洲科学技术的停滞:科学的衰落,技术的倒退
2.中世纪后期欧洲科学技术的复苏:科学活动的重新开展,技术的进步14世纪欧洲人用中国独创的火药造出了火炮;14~15世纪普遍建起了造纸厂15世纪中叶仿中国的木活字印刷术独创了铅字印刷术
第二节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
P36
一
四大学科:
1.天文学:史上最早记录太阳黑子
主要表现在天文观测和历法
东汉张衡->水运浑天仪
天文历法之多为世界第一
南北朝
何承天->“元嘉历”
盖天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浑天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如弹丸,地如鸡中黄”
宣夜说->“天无行至”,“高远无极”,日月星辰皆悬浮及空中
2.数学:《周髀》->我国最早的天文数学著作
战国《墨经》->点,线,方,圆等几何概念的定义
东汉《九章算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标记
三国
刘徽->创建割圆术,提出初步极限概念
南宋
秦九韶->《数书九章》
3.医药学:春秋战国《黄帝内经》->我国第一部最为重要的医学著作
东汉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施治”
汉代《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载有365中药物
明代
李时珍->《本草纲目》世界科技史上的名著之一
针灸: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
战国
扁鹊->精通针灸著称于世
晋代
皇甫谧->《甲乙经》最早的针灸著作
汗末
华佗->麻沸散
4.农学:《吕氏春秋》->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
汉代->《汜胜之书》;南宋
陈濛->《农书》
元代
王祯->《王祯农书》;明代
徐光启->《农政全书》
二
三大技术:
1.陶瓷技术:唐宋->青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
2.丝织技术: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西汉->提花机
3.建筑技术:以木架结构为主要特点
山西应县
宋代木塔->世界现存最高的木构架结构建筑
战国
李冰父子->四川都江堰
隋代
李春->河北赵州桥,采纳“敞肩拱”桥形
北宋
跨海大桥->福建泉州建洛阳桥
北宋
李诫->《营造法式》
三
四大独创: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
造纸术:最早出现在西汉。东汉宦官
蔡伦->改进质量“蔡侯纸”
雕版印刷:6世纪隋唐。北宋
毕升->胶泥活字印刷术,元代
王祯->木活字欧洲最早仿照中国活字印刷的是
德国人
古藤堡->1450年制成铅合金活字
火药:唐代炼丹术士偶然发觉
司南勺:最早的磁性指示方向器
南宋用于航海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特点
P42一
发展的持续性:
1.千年来始终持续发展,总进程未曾中断,受外来影响不多。进入封建社会后,发展缓慢,但始终在接着发展,直至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传入后才渐渐衰落;
2.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和古希腊,在奴隶社会都创建过辉煌的科技成就,但都在外族入侵或不明的缘由下中断,未能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持续;
3.古阿拉伯在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
二
及封建社会同兴衰:
1.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产生于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春秋战国时期奠定基础,至秦汉时期形成体系,到宋代出现科学技术发展高峰;
2.到明清后,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败,很多学科和门类日渐停滞
三
注意好用,理论薄弱:
1.中国古代科学基本上都是好用性的,很少有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2.天文学基本是为制定历法服务的;
3.数学始终以计算见长;
4.中医有较深后的理论基础,未被西方代替
中国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的缘由
P43
自16世纪,中国明代中期起,传统科学技术总体上发展停滞,渐渐衰落
缘由:1.自然经济的阻碍: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是,个体农业及家庭手工业性结合的,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专制制度的束缚: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封建专制政治制度也是束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缘由
3.科技自身的缺陷:①科学的好用化倾向②科学试验方法没有确立③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排他性
第三节
近代科学技术
P45科学试验:把自然现象从实际的自然过程或生产技术实践中抽取出来,在人为的限制下加以探讨,是近代自然科学赖以发展的一个最直接,最切近的基础
一
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社会条件: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2.航海探险及地理大发觉:1492年哥伦布发觉美洲大陆
1497年达·伽玛开拓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1519~1522麦哲伦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3.文艺复兴运动:14~16世纪的欧洲,从意大利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多国
4.宗教改革运动:16世纪欧洲
德国,发起人
马丁·路德
二
近代科学的发展: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
1.近代科学革命:哥白尼创立日心说为开端,哈维发觉血液循环为重要标记,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宣告胜利①哥白尼日心说:1543年《天体运行论》->宣告神学宇宙观的破产
要点:⑴地球并非静止不动的天体,也不再宇宙的中心,它是一颗一般的行星,既有自传,又围绕太阳旋转;⑵月亮绕地球旋转,并且和地球一起绕太阳旋转;⑶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行星在各自的圆形轨道上围绕太阳旋转,他们的轨道导致处在同一平面,它们公转方向也一样
开普勒三定律:德国天文学家于1609和1619年先后提出行星运动的定律⑴轨道定律:行星运动的轨道是椭圆的
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⑵面积定律:单位时间內行星中心同太阳中心的连线(内径)扫过的面积相等⑶周期定律:行星在轨道上运行一周的时间的平方和它至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②哈维血液循环理论:《人体的构造》->“生理学之父”③牛顿力学体系: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的成熟
成为此后300年近代自然科学整体发展的理论基础
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近代科学史上最宏大的著作
2.近代数学的发展:P51①解析几何和微积分的创立:费尔玛最早用代数方程来表示几何曲线的性质,笛卡尔进一步把几何图形看作是依照确定的函数关系运动的轨迹微积分->牛顿和德国科学家莱布尼兹在17世纪60~80年代各自独立独创的②概率论的产生和发展:惠更斯1657年《论赌博中的计算》概率论最早的著作③代数学的发展:最早的代数符号->16世纪法国数学家
维埃特
创建
英国数学家耐普尔->1614年独创对数方法④非欧几何学的出现:
3.近代物理学的发展:P54①热学的发展:三种较为用用的温标->华氏,摄氏(最为通用),勒氏18世纪英国科学家布莱克->“比热”
热学第确定律->能量守恒及转化定律热学第二定律->在一个孤立的系统内,热总是由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中去②电磁学的发展:英国
吉尔伯特->最早做出成就丹麦
奥斯特->发觉电磁感应现象
英国
法拉第->验证电磁感应英国
麦克斯韦->最终建立电磁学理论
标记着近代物理学的成熟③光学的发展:开普勒->近代最早较系统探讨馆学现象的
牛顿->《光学》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发觉“牛顿环”现象
麦克斯韦->19世纪60年代
预言光是一种电磁波
4.近代化学的发展:P57①化学科学的确立:英国
波义耳-马略特定律->1661年《怀疑派化学家》
波义耳->史上第一次明确把化学及炼金术及其他好用工艺加以区分
17~18世纪->燃素说:把空气的助燃作用看作是带走燃素的结果
拉瓦锡->创立燃烧氧化理论:《化学纲要》化学作为科学已经形成②原子-分子学说的创立:英国
道尔顿->1803年
将古希腊哲学中的“原子”
发展成科学的原子学说
意大利
阿佛加德罗->1881年“分子学说”③元素周期律的发觉:俄国
门捷列夫->1869年“周期律”化学元素周期表
->奠定了现代无机化学的基础④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建立:德国
维勒->1828年
有机物尿素
5.近代生物学的发展:P60①生物分类学的发展:16~17世纪,存在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自然分类法,
人为分类法:(集大成者)瑞典
林耐->1735年《自然系统》确立“双命名法”
确定了动物,植物分类的通用层次(阶元)为纲,目,属,种四级②细胞学说的创立:19世纪30年代,法国科学家施莱凳和施旺共同创立
由此建立的细胞病理学成为西方现代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③微生物学的建立:法国
巴斯德->推翻“自然发生说”为微生物学奠定基础④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法国
拉马克->第一个提诞生物进化论
->1809年《动物哲学》获得性遗传学说
英国
达尔文->1590年《物种起源》真正确立生物进化论
6.近代天文学的发展:P63①太阳系起源及演化的星云假说的提出:康德-拉普斯星云假说②太阳系探讨的新成果:英国
赫歇耳->1781年
天王星
德国
加勒->1846年
海王星③对恒星和银河系的探讨:赫歇耳->最早获得对银河系的构成和形态的相识④天体物理学的兴起:1839年独创的照相技术->拍摄太阳黑子和各种恒星图像
7.近代地学的发展:古代就已形成的地理学是地学中发展最早的学科①地质学各分支的形成:⑴地层学->1816年
英国
史密斯《用生物化石鉴定地层》地层学奠基性著作⑵地槽学说->1973年
美国
达纳提出⑶矿物学和岩石学->在19世纪应用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上形成⑷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兴起于18~19世纪②近代地质学的一些争辩:⑴岩石成因的水成论及火成论之争
英国
赫顿->火成论集大成者地质学进化思想的先驱,“近代地质学之父”⑵地壳运动变化的灾变论及渐变论之争
1833年
赖尔《地质学原理》
三
近代技术进步及产业革命:P67
1.蒸汽技术革命:是科学理论和技术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电力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以电机的独创和电力的应用为标记及蒸汽技术革命相比较,电力技术革命始终以科学理论为前导
3.其他技术进步:1835年,美国
莫尔斯->独创电报
1867年,贝尔->独创
4.近代产业革命:①产业革命起始于最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继英国之后,法,德,美等国也进入了机器制造代替手工生产的时期
②产业革命是技术革命的经济后果。由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导致的近代产业革命整个地改变了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技术基础,创建力巨大的生产力,带来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旺盛,也加剧了自由竞争
四
近代科学及古代科学的主要区分:P45
1.和古代人们把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的方法不同,近代科学把自然界划分为不同的领域和侧面;
2.古代学者只是依靠直觉和哲学思辨对自然界提出种种揣测,近代科学依靠科学试验来检验和发展科学理论;
3.古代科学的发展主要依靠学者的潜心探讨,尔技术的进步则主要依靠工匠的娴熟技巧,科学和技术靓相分别,近代科学及技术从开始相互联系,逐步走向亲密结合
第四节
现代科学技术
P72
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
20世纪出创立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1.物理学革命:
①X射线,元素放射性和电子的发觉:1859年
德国
伦琴->X射线1896年
法国
贝克勒尔->铀元素的放射性现象1897年
英国
汤姆逊->阴极射线--人类相识的第一种基本粒子,“电子”②相对论的创立:德国
爱因斯坦->1905
狭义相对论,1915年
广义相对论采纳非欧几何的数学形式,进一步揭示了时空,运动及物质分布的关系,并重新说明白引力的本质,从新的高度彻底否定了牛顿的确定时空观③量子力学的建立:1900年,德国
普朗克“能量子”或“量子”
1924年,法国
德布罗意“物质波”->波粒二象性
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相识由宏观领域深化到微观领域,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规律,从根本上改变了只承认连续性和机械确定论的经典物理学观念
2.新技术革命:现代新技术革命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以三大发觉和相对论,量子力学为中心内容的物理学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理论自然科学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新技术革命进入了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发展阶段->1942年第一座核反应堆,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1955年第一个民用核电站->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1969年首次人类登月,1971年第一个空间站
3.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发展的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化大生产为现代科学技术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经济需求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军事需求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
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构:P77
1.现代科学技术分类:①现代科学分类:
⑴基础科学:自然界基本运动规律的相识
⑵技术科学:探讨各门专业技术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探讨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中带普遍性的问题
⑶工程科学:探讨特定对象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原则和方法的应用性科学,探讨科学理论如何转化为技术,以供改造自然,进行生产之用②现代技术分类:
⑴试验技术:是基础科学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是检验基础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手段⑵专业技术:技术科学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中介,同时又是检验技术科学真理性的尺度⑶工程技术:把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及确定的物质手段相结合,以达到使自然资源或其加工品变为预设的人工产品的目标
2.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①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结构:依据对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分类:探讨过程结构;科学理论结构;技术实践结构②现代科学技术的层次结构:基础性,应用型,开发性
层次结构
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P80
1.综合化趋势:①科学技术领域中各学科,各门类之间的相互综合;
②科学技术及社会科学的综合
2.数学化趋势:数学向科学技术的渗透从近代就开始并渐渐扩大
3.科学及技术的一体化趋势:
①科学的技术化及技术的科学化
②科学技术向生产转化的周期缩短
③高新技术是科学技术一体化的集中体现
第三章
现代科学基础学科
第一节
数
学
P84
一
现代数学的主要特征:
1.纯属数学更加抽象和深刻;
2.数学在分化和综合的基础上统一;
3.数学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化;
4.数学和计算机结下不解之缘
二
纯粹数学的若干进展:
1.拓扑学:可一笔画的图除始点及终点可有奇数条连线外,其余各点均需有偶数条连线
2.抽象代数:包括->群论,环论,域论等分支
3.泛函分析:起源于对变分法的探讨和积分方程的探讨
->泛函数概念的形成是泛函分析创立的关键
三
数学的几个新理论:
1.模糊数学:存在着大量不精确,非定量的模糊性事物和现象
L·A·查德《模糊集合》首次提出“模糊集合”
->侦查破案中用来鉴定笔记,指纹;对卫星遥感图像的识别;
自动分析心电图,X光照片;对洗衣机的模糊限制
2.突变理论:法国
勒内·托姆于1972年创立《结构隐定性和形态发生学》
->主要以拓扑学,奇点理论为工具,通过对隐定性和形态结构的探讨,提出一些列数学模型,用以说明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所发生的不连续的变化过程。如火山爆发,桥梁断塌等
3.非标准分析:也称数学分析或古典分析,其主要内容是微积分
第二节
物理学
P91
一
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1.相对论-1905年狭义相对论,1911年广义相对论①相对论的主要内容:狭义相对论两条基本原理:
⑴相对性原理,指物理规律在任何惯性系中都一样;
⑵光速不变原理,指在任何惯性系中光速c都相同广义相对论两条基本原理:
⑴广义相对性原理,指物理规律在一切参照系中都成立;
⑵等效原理(等价原理),指在一个相当小的时空范围内,不可能通过试验来区分引力和惯性力,这两种力是等效的②相对论在时空观上的突破:
⑴狭义相对论从根本上否定了以牛顿为代表的脱离物质运动的确定时空观;
⑵广义相对论认为时空的性质不及取决于物质的运动状态,而且取决于物质的分布状况,这及脱离物质分布的确定时空观是决然不同的
2.量子力学:①量子力学的基本观点:微观客体具有:
->⑴量子性:微观客体在运动变化中具有不连续性和突变性
⑵几率性:由于微观客体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连续轨道,我们只能估计在某个时刻某个范围內出现微观粒子的可能性大小
⑶波粒二象性:微观客体不仅具有粒子性,而且具有波动性,即不仅具有能量或动量等,而且具有波函数所表示的各种性质,包括具有波长,频率等
⑷不确定性:指由于微观粒子没有确定的连续轨道,对共轭正则物理量(如动量及位置,时间及能量)不可能同时测准
②量子力学对经典确定论的冲击:经典力学认为,一切物体(包括微客体)运动变化听从确定的因果联系,从前一时刻的运动状态可以推断以后各时刻的运动状态
二
现代物理学的若干进展:
1.粒子物理学:现代物理学把比原子核更小的粒子统称为基本粒子。其中30多种属于寿命较长的稳定态粒子,其余皆属于寿命较短的非稳定态粒子。基本粒子可分为强子,轻子和传播子三大类
2.凝合态物理学:探讨凝合态物质微观结构,微观运动及其物理性质的学科
凝合态指通常说的固态和液态,这两态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之间都具有很强的内聚力
三
当代的场理论:历史上最早的场理论->法拉第1832年提出量子场论:物质存在的基本形态是三种基本场,即实物粒子场,规范波色子场(媒介子场)和希格斯粒子场量子场论把探究物质最基本层次,找寻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相互作用和探讨整个物质世界的起源等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存在不少难题
第三节
化
学
P99
现代化学是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以1927年量子化学的建立为标记特点:从宏观结构向微观结构理论过渡,从主要是定性的科学向定量的科学发展,从基本上是描述性的科学向推理性科学过渡包括:量子化学,结果化学,现代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等
一
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
1.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本质:电子云反映了核外电子的几率性;能量分布具有壳层分布的特征->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①元素原子的电子结构的周期性确定着元素性质周期性;
②原子外层电子结构(包括最外层电子和次外层电子)确定着元素的化学特征
2.化学键和量子化学:化学键,组成分子的原子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力即化学结合力的形式。
其基本类型有三种:离子键->依靠正负离子键的静电引力所产生的化学键,如食盐-氯化钠共价键->原子或原子团通过共有的电子对二结合的化学键,如氯原子金属键->金属中的原子和离子依靠自身的运动相互连接的化学键->金属键和共价键都靠共用电子把原子结合在一起
量子化学的主要内容:
①探讨原子,分子及晶体的微观结构,揭示物质微观结构及它的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②探讨分子中的化学键,探讨分子中原子之间结合力的形式
③探讨催化作用
二
现代化学的主要内容P101:
1.结构化学:系统地探讨分子和晶体的结构及其及物质性能之间的关系->建立于20世纪30年代
2.现代分析化学:特点->①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运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特殊是有高速运算实力的电子计算机
②分析过程快速,分析结果精确;探讨范围扩大,从宏观到微观,从总体到微区,从整体到表面和薄层,从表观到内部结构,都是它发挥作用的场所
3.现代合成化学:探讨如何应能用现代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合成一些性物质的一门学科
4.高分子化学:合成有两种基本方法:加成聚合及缩合聚合
->主要探讨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制备方法,聚合反应的理论和机理,特征结构及特征性能的关系,加工成型及其应用等(自然橡胶,纤维,纤素,蛋白质)
三
化学的新发觉:
1.分子设计:也称分析工程,是在量子化学和结构化学进展中产生的
2.核素理论:指各种不同的原子核->概念产生来源于人工合成元素的发展
第四节
生物学
P105
一
生物进化论的进展:第一个提诞生物进化论的是法国的拉马克,于19世纪初创立的“用进废退”学说;英国
达尔文,于19世纪中叶创立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
->新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德国生
魏斯曼->现代达尔文主义代表人物->美国
杜布赞斯基:综合进化论,从种群的水平上重新相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基本原理: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必需从群体遗传学的角度来探讨生物进化的机制
②突变,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及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其中突变时生物进化的材料,通过自然选择保留适应性的变异,通过隔离巩固和扩大这些变异,从而形成新种
二
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现象的科学,通过对生物体的主要物质基础,特杯时蛋白质,酶和核酸等大分子结构,运动规律的探讨,来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
1.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有20种)
酶->一种具有特定生物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2.核酸的结构及功能:分为两类->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核苷酸
->遗传学中的“基因”,是指具有特定的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段或RNA片段->DNA是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为双螺旋结构
3.生态学:探讨生物的生存条件以及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能量流淌,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系统成了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食物链是生态系统探讨中的一个主要环节
第五节
天文学
P111
一
天文观测的新发觉:
1.类星体:1960年对宇宙“射电源”观测和探讨发觉
2.脉冲星:天文学家们找寻已久的中子星
3.星际分子:
4.微波背景辐射:对于大爆炸宇宙学是极大的支持
5.γ射线暴和X射线暴:
二
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1.现代天文学发展的基础:①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高能物理学,相对论引力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为现代天文学供应了强有力的理论工具;②各种新型观测仪器的出现,特殊是射电望远镜的诞生和大气外空间探测器的研制,为现代天文学供应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2.新学科的诞生:射电天文学;空间天文学;高能天体物理学;等离子天体物理学;相对论天体物理学
三
宇宙起源及演化学说:P116
1.宇宙起源及演化问题的由来:1917年,爱因斯坦依据相对论的的基本原理建立起有限无边的宇宙模型
1929年,哈勃定律:星系里银河系愈远,他的红移量愈大;洪移量及距离存在正比关系
2.大爆炸宇宙论和暴胀宇宙论:①大爆炸宇宙论:1931年,比利时
勒梅特->宇宙起源于“原始原子”爆炸假说->假设条件:在大尺度上宇宙是匀称的,各向同性的;宇宙早期的物质是离子的志向气体;宇宙的膨胀是绝热进行的
伽莫夫->宇宙起源及演化的大爆炸宇宙论学说的创立者
②暴胀宇宙论:80年代初期提出->认为宇宙起源于“原始火球”的大爆炸瞬间
第六节
地
学
P119
一
地球形成及演化理论:1.关于地球的形成问题:“热”起源说->太阳分逸出来的热气物质或火球,经过冷却渐渐变成地球
“冷”起源说->地球是由冷的尘粒和星子积聚而成的,其热能主要来自内部放射性元素
2.关于地球的演化问题:①固体地球的演化;②大气圈及水圈的形成和演化
二
大地构造理论的新进展:1.大陆漂移说:1912年德国
维格纳《海陆的起源》
->打破了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和大陆位置固定不变的传统观点,确立了地壳运动衣水平运动为主的新观点,轰动了整个地质学界
2.海底扩张说:1961年,美国
赫斯和狄兹依据海洋地震记录->分别提出
3.板块构造说:1965年,加拿大
威尔逊提出“板块”概念
第七节
系统科学
P124
一
系统论:
1.系统论的产生及发展:
2.系统论的基本概念:
系统->有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确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要素->组成系统的各个单元,各个部分
环境->是系统之外的全部其他事物
结构->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在时空方面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
功能->系统在其外部环境作用下做出反应的实力,由系统的内部结构确定
3.系统的基本性质:系统的整体性->最基本的性质“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4.系统方法: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遵循原则->整体性原则,关联制约原则,目的性原则,优化原则
5.系统工程:在系统论的思想指导下,从这提上考虑问题,把困难的对象作为一项工程技术处理,协调这个工程体系理的各个部分的关系,使体系达到所要求的性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
信息论:
1.信息论的产生及发展:1948年,美国
申农->信息论建立者
2.信息概念:狭义->具有新的内容,新的知识的消息
广义->系统内部建立联系的特殊形式,使系统确定程度的目标
3.信息量及信息系统:
4.信息方法: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作是借助于信息的获得,传送
特点->用信息概念作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完全撇开对象的详细运动形态,把系统的运动过程抽象为信息的转换过程,并且认为反应信息的存在,是系统朝向预定目标的关键所在
三
限制论:
1.限制论的产生及发展: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
2.限制论的概念和原理:限制论中最重要的概念和原理是系统概念,信息概念和反馈原理。
在确定条件下,经过反馈:使输出值趋近于目标值->负反馈
使输出值偏离目标值->正反馈
3.限制论的基本方法:①反馈方法:运用反馈概念来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②功能模拟方法:以功能和行为相像为基础,用模型仿照圆形的功能和行为③黑箱方法:当不知道或根本无法知道一个系统的内部结构时,依据对系统输入和输出变化的视察,来探究系统的构造和机理。典型->中医看病
四
自组织理论:
1.耗散结构理论:1969年,比利时
普里戈金->首次提出
->一个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通过及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当限制掺量超过某一阀值,系统可能失稳,通过涨落,有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
2.协同学:创始人->德国
哈肯
->把由完全不同性质的大量子系统所构成的系统作为探讨对象
3.超循环理论:英国
艾根->解决了生物信息起源问题第四章
当代高新技术
第一节
信息技术
P137
一
信息技术及信息社会:
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传递,加工,处理,储存,利用等的技术
信息社会主要具有以下新特点:1.信息将成为避能源,材料,资本等更为重要的资源和竞争要素;2.信息产业将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领域,并对整个产业产生重大影响;3.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时空距离相对缩短二
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科技的基础,主要包括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等,核心和代表是集成电路技术
1.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1947年
美国->研制胜利第一支半导体晶体管1958年
世界第一块集成电路;个人电脑核心->中央处理器:微电子芯片CPU
2.微电子技术的代表——集成电路技术:把某一单元电力用集成工艺制作在同一基片上,使之具有和单个分开元器件所制作的电子线路同等或更好的功能三
计算机技术:有关常规计算机及其变形机的设计,制造及应用的技术
1.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第一个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我国的电子计算机研制始于1958年,1958~1958年先后制成小型和大型
2.电子计算机的组成:电子计算机都是基于逻辑运算理论->微机操作系统Dos和Windos等,属于系统软件
3.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前进:①提高软件和硬件的性能,开发新的应用②接着朝巨型化和微型化两个方向发展③从原理和结构上改进,试图突破冯·诺依曼机的局限,并超智能化发展
四
通信技术及网络P144:
1.现代通信方式有两大类
->有线通信:金属电缆传输,光纤传输等;
->无线通信:微波传输,移动通信,卫星传输①金属电缆传输:最早用来传输信号的媒介②微波传输:目前的广播,大部分电视节目采纳,每隔50公里设一个微波站③卫星传输:美国“铱”1998年底正式投入运用④光纤传输:1978年首次投入运用
2.通信网络及信息高速路:1993年,美国
克林顿“信息高速安排”第二节
生物技术
P147现代生物技术以现代生物学和生命科学为基础
一
生物技术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后期,法国
巴斯德->微生物学
1929年,发觉抗生素,并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
1916年,固定化酶探讨,为酶工程的大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二
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
1.发酵工程:以传统发酵为核心,目前在整个生物产业中仍是最重要的部分->筛选和培育能产生特定生物活性物质的优良菌种,弄清微生物生理代谢机理,供应微生物生产的最佳条件,是发酵工程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工业菌株培育是利用自然界现有的菌种,现在可运用细胞融合技术和重组DNA技术,选育出人们所须要的类型
2.酶工程:酶是一种具有特定生物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酶工程一般分两类:->化学酶工程,也称初级酶工程,通过对酶进行化学修饰,固定化处理,甚至化学合成等手段来改善酶的性质以提高催化效率及降低成本->生物酶工程,基于化学酶工程,是酶科学和以基因工程为主的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也称高级酶工程,通过对酶基因的修饰改造或设计,产生自然界不曾有过的,性能稳定,催化效率更高的新酶->现代酶工程的关键技术是固定酶技术
3.细胞工程:细胞是除病毒外的全部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融合技术也就是体细胞杂交
->1997年,体细胞克隆羊
多利
4.基因工程: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DNA重组技术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也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5.蛋白质工程:
三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前景:P152
1.应用:①现代生物技术是实现高效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手段②生物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健康的福音③进行生物治理是环境爱护的根本出路④现代生物技术的渗透将使传统工业大大改观
2.发展趋向和前景:①基因操作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完善,并将通过商业渠道,大力推广②生物治疗将突飞猛进③转基因植物和动物将有重大突破④阐明生物体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质结构和功能是当今生命科学发展主流方向⑤生物技术及其他科学技术的相互交叉融合,将带来科学技术体系和社会生活的全面改观
第三节
新材料技术
P154
一
材料及人类社会:钢铁材料奠定了近现代工业的基础
二
现代材料的基本组成:统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据物理化学属性,分为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高分子以及复合材料四大类
三
当代新材料发展的几个前提:
1.高性能金属及合金:①形态记忆合金->具有超弹性,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记忆铆钉,人造心脏②贮氢合金->地球上一种取之不尽的,极具开发前景的清洁新能源③非晶态金属->又称金属玻璃,变压器铁芯,传感器,磁屏蔽材料,焊料等
2.先进陶瓷: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硬度和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结构陶瓷大大提高了陶瓷的韧性,热机,耐磨部件,涂层和生物医用等领域->功能陶瓷及电子技术关系亲密,可制备超高绝缘性,半导性,导电性等陶瓷
3.超导材料:一种具有超导电性(电阻为零)的材料->具有在临界低温下电阻突然消逝的效应
->完全抗磁(排斥磁场)效应
4.新材料发展的整体趋势:①由于多种材料学科的交叉,融合新材料的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特征将更加突出;②新材料将层出不穷;③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及其制造工艺,加工技术将被优先采纳,材料的可再生循环技术将备受青睐
第四节
新能源技术
P160
一
能源及人类社会:->按能源成因,太阳的能量,地球本身的,月亮及太阳对地球相互吸引力产生->按形成条件,在自然界中是否须要加工转换产生,初级/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按消耗后能否短期内再生以及反复利用,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按是否对环境造成显著污染,清洁能源,非清洁能源->按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是否成熟和能否推广应用,常规能源,新能源
二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人们正在主动探讨,开发较有推广应用前景的->
1.太阳能:大规模利用的关键->解决太阳能的聚集和储存及转换效率的问题
2.地热能: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败产生的热量
主要有->水热型,地压型,干热岩型,岩浆型
四大类
3.核聚变能:核能又称原子能,是原子核的结构发生变化时释放出来的能量->1938年,人类发觉铀核裂变现象,1942年,建成第一座原子核反应堆->核聚变的原料主要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
->1952年,试验胜利氢弹
4.氢能:21世纪最志向的新中介能源,效率高,无污染,来源广
5.海洋能:温差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流能,盐度差能->是我国解决能源短缺的一条有利途径
三
我国的能源现状和节能新技术:
1.干净煤技术:在煤炭加工,转换过程中探讨削减污染和高效率的新技术的总称
2.生物质能利用新技术:地球上最大量,清洁,广谱的能源。近年来,我国政府实行“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政策,大力推行生物质能新技术,以提高其利用率
3.其他工业节能技术:我国的企业特殊是重化工企业大多是靠高能耗进行生产,因此研制和推广工业节能技术意义尤为重大
第五节
空间技术
P168
一
空间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942年,德国
第一枚军用液体火箭V-2
1957年,前苏联
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记“空间时代”真正开始
1958年,美国
/
1970年,中国->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前苏联
载人飞船,
加加林,108分钟,人类空间技术进入新时代
加加林,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宇航员
1969年,美国
阿波罗飞船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上月球
1982年,苏联
两名宇航员在“礼炮7号”度过211天,创建了宇航员空间飞行的时间记录
二
现代空间技术:
1.空间技术的理论基础->“三个宇宙速度”理论,火箭推动原理,航天器返回技术
2.空间技术的重要内容:运载器,航天器和地面测控技术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
空间资源的开发:位置资源,环境资源,物质资源
1.空间位置资源的开发:通信卫星中最重要的是同步通信卫星->只要在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上,等距离地分布三颗通信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和传播->1958年,美国
世界上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63年,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
2.空间环境资源的开发:
3.空间物质资源的开发:太阳能资源,月球资源,其他行星资源
第六节
光电子技术及激光技术
P174
一
光电子技术:20世纪50年代,以光电子理论为基础,以光电子元器件为主体,综合利用光,电,机,计算机和材料技术,以实现具有确定功能而且好用的仪器,设备和系统->在光电子技术应用的领域中发展最为快速,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信息技术领域->信息光电子技术将成为21世纪信息高技术的关键支柱,并极有可能成为推动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的生力军->光学信息存储,存储密度高,容量大,成本低,信息存取速度快,无磨损,寿命长,便于及计算机联机
二
激光技术:激光->受激辐射过程中产生并被放大了的光
1.激光的产生和特性:->激光产生基本条件:受激辐射,粒子数反转,光的放大和震荡,阀值条件->激光的优越性:亮度高,单色性好,方向性好,相干性好
2.激光的应用:激光改良农作物,加工,诊断及医疗,计量和检测,武器,通信和光信息处理,相关科技
第七节
传统产业技术的新进展
P182
一
自动化技术及制造业的更新改造:
1.自动化技术:再没有人直接参及的状况下,机器设备或管理系统通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推断,自动地实现某种预期的操作或过程->实施自动化的技术系统是自动限制系统
2.制造业改造的新技术:主要方向->提高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计算机协助设计及制造,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计算机协助设计:由计算机扶植设计人员完成产品)二
海洋资源及海洋技术:
1.丰富的海洋资源:生物:
矿物:
化学:
能源:
2.现代海洋技术:海洋环境探测技术: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海洋生物技术:
海洋工程技术:
三
高新技术及现代农业:
1.应用:生物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的应用:
核技术的应用:
2.现代持续农业的理论和实践
第五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节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思想的发展
P19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
一
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1.马克思正确揭示了科学的社会属性
2.马克思深刻阐述了科学的历史地位和在生产力中的作用
3.马克思透彻分析了科学及生产的关系及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基本途径->物化就是科学技术转化为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人格化就是通过教化和培育,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科学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以及新的技术手段,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和生产过程,使生产力多要素有机结合起来
二
现代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1.邓小平于1988年第一次提出
2.基本内涵:①现代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成为确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②现代科学成为科学--技术--生产力体系的先导,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拓道路③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3.重大意义:①在经济工作层面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揭示了当代科技进步及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为我们指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道路②在社会和政治发展层面上,科学技术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于社会经济生活,也深刻地影响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既影响及整个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③在社会主义发展,即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在世纪范围的比较和较量层面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
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1.过程:①当科技成果属于基础性探讨阶段时,该成果及实际应用还有较大距离,须要对该成果进行进一步的应用探讨和发展探讨,使成果不断趋于成熟②应用探讨阶段的成果,通过试验手段,解决和处理基础性探讨成果进一步开发应用所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等问题③开发探讨阶段,主要是解决应用探讨成果如何详细在生产中应用的问题
2.主要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程的运行方式,组织形态和支撑体系->四种模式:①政府主导型: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系统必需保持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科研队伍②企业主导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组合单元,是科技及经济的结合部③科研主导型: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将自己探讨出来的科研成果,利用自己拥有的手段,直接物化为好用技术和产品,打入市场④科研--生产联合型:科研机构及生产企业联合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企业可以利用探讨单位的探讨条件,开发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改进企业技术素养,提高生产条件,增加市场竞争力
3.动力机制:驱逐机制,牵引机制,综合机制
4.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条件:①体制条件:只有建立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体制,才能使科技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②政策条件:产业政策对企业实行新科技成果起着导向,驱动和限制作用。同时,适应科学技术内在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的科技政策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保证③管理条件:政府管理部门能从宏观上把握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趋向,确立区域科技发展的重点,能从宏观上通过对科技经费投向的调控,制约科研力气的走向④科研结构条件:是指基础性探讨,应用探讨,开发探讨在整个科研系统中有一个合理比例,并在三者及生产实践之间形成一个转化链,使科技成果不断接近生产,不断应用于生产⑤资金条件: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⑥人才条件:是科技成果转化之根本
第二节
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P203
一
科学技促进生产力结构的变革:
1.劳动者素养的变革
2.生产工具的变革
3.劳动对象的变革
4.生产管理的变革
二
科学技术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P205: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商业,金融,运输,电讯,科教,文化服务
1.现代科技带来了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2.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①高新技术的发展导致众多新产业的崛起②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传统产业的面貌:->为古老农业的发展带来勃勃朝气
->为工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
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增长:
1.技术创新的内涵:
2.技术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
3.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粗放型:单纯依靠劳动者,资金,设备和原材料集约型:->是实现高效益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削减奢侈的有效途径->技术创新的累积效应推动制度创新,从而使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
科学技术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
1.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不仅标记着一个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市场的形成,而且标记着世界贸易的自由化程度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跨国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总趋势的组成部分
2.现代科学技术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纽带和动力
第三节
经济发展水平对科学技术的制约
P214一
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决于经济须要:
1.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孕育,发展了古代科学技术
2.近代社会生产发展的需求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外部推动力
3.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空前剧烈->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全球问题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要求
二
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赖于高效的经济体制:
1.僵化的安排经济体制束缚科技发展
2.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益机制
->市场导向机制
->竞争机制:市场经济最大特点之一
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须要足够的资金投入:
1.科技经费投入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①小科学时代的科技发展就学要确定的经费支持->特点:
⑴科学家自己有科研经费;
⑵自己可以制造仪器装备;
⑶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地选择喜爱的探讨课题②大科学探讨须要巨额经费投入
2.科技投资的来源渠道:⑴国家财政科技经费:⑵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自筹科技经费:
⑶金融机构的科技贷款:主要投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⑷风险投机构的风险投资(重要来源):政府和企业是两大支柱
第四节
科学技术及可持续发展
P224
一
科学技术及生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演化:环境污染(三废:废气,废水,废渣);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资源遭破坏;水资源枯竭;海洋受破坏;能源危机;生物物种濒危及灭绝
2.科学技术及环境问题的关系:
⑴无视科学技术造成环境问题
⑵滥用科学技术造成环境问题
⑶科学技术本身的负面效应造成环境问题
二
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化:1972年,瑞典《人类环境宣言》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①强调发展,认为停滞发展,抑制发展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是消极的,没有出路的②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爱护是相互联联系和不可分割的③强调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代人利益及后代人利益兼顾起来④强调建立和推行一种新型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机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模式⑤强调人类应当珍重自然,爱惜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中的一员,及自然和谐相处
3.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定选择:->人口庞大,资源性对短缺,生态变化态势令人担忧,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三
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古代思维方式:思辨现代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方式
1.科学技术实现经济集约增长的支柱
2.科学技术是环境爱护的有效武器⑴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供应了依据和手段⑵为消退和限制环境污染供应了有力工具⑶还开发了清洁生产,无害工艺,使污染消逝在源头
3.科学技术是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有效手段⑴科学技术拓宽了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范围⑵科学技术可以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资源⑶科学技术提高了能源利用的效率
4.科学技术是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有力工具⑴限制人口数量过快增长
⑵促进人口质量提高
第五节
科学技术及知识经济
P239
一
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点:
1.知识经济的提出:
2.知识经济的内涵:要点:⑴强调知识在经济运行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⑵知识经济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特殊是人创建力的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⑶知识经济强调高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
3.知识经济的特点:①在资源配置上,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无形财产为第一生产要素的经济②在本质上,知识经济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③在形式上,知识经济是信息化,网络化经济④在范围上,知识经济是全球经济
二
知识经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知识经济将使传统经济发生根本变化:⑴改变经济增长方式⑵改变安排方式⑶将改变传统经济结构⑷使就业机构发生变化
2.知识经济对教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劳动者素养和实力的新要求:
⑴信息实力
⑵创新实力
⑶应变实力->对教化体制提出了新要求:
⑴要彻底改变教化模式,从应试教化专项素养教化
⑵要在办好正规一般教化的同时,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接着教化
3.知识经济引发思想观念的变革:⑴智力资本确定个人财宝的观念⑵无形资产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的观念⑶信息资源确定国家的发展前景的观念
三
信息技术及知识经济:
1.信息技术孕育知识经济
2.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⑴使知识的创建,储存,学习,传播和运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⑵促进知识及经济的结合,使知识商品化,信息商品化的实力极大提高⑶有助于全部生产环节的技术进步⑷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能
3.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第六章
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及社会政治
P252
一
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变革:->马克思主义,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气二
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政治生活最为显著的影响之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⑴分析问题及确定目标:科学决策首先必需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做出系统分析⑵制定候选方案:⑶方案的评价,选择:⑷方案的优化及实施:->决策的民主化:⑴深化了解民情
⑵广泛集中民智
⑶充分反映民意
三
社会政治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1.在社会政治制度层次上的影响
2.在体制和政策层次上的影响
3.在政治生活和政治形式上的影响⑴改革增加了社会对于科学技术的需求,从而加大了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投入⑵改革有利于调动广袤科技人员的主动性,从而醋及科学技术的发展⑶改革促进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及军事战争
P252
一
科学技术及国家军事实力:
1.武器装备水平的提高:⑴核武器及其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发展⑵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⑶常规武器的高技术化⑷指挥,通讯,情报系统的高技术化
2.军人素养的提高:->指战员的科技知识水平的提高->军队体制结构的变化:
⑴直接作战人员相对削减,后勤部队的人员相对增加;
⑵陆,海,空三军的融合;
⑶高技术兵种的出现二
科学技术及将来战争:
1.将来战争更具高技术化
2.将来战争的战场空间更加广袤
3.将来战争的时间性更强:⑴战争的突发性增大
⑵作战的节奏加快
4.将来战争的作战方式更加困难
5.将来战争的消耗更加巨大
三
战争和军备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军事须要->1939年,科学家们发觉铀核裂变的链式反应->1942年,美国制定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并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
->1945年,制成第一颗原子弹->1945年,美国制成军事须要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2年,德国,V-2火箭
->1957年,前苏联放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2.均是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⑴军事上对科学技术的须要促进使国家为发展科学技术供应必要的物质基础⑵军备竞赛对科学技术发展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⑶战争和军事武器装备的更新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3.军事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负面影响:⑴造成对科技资源的破坏⑵造成科学技术的畸形发展⑶影响到科技人员的科研主动性第三节
科学技术及文化艺术
P269
一
科学技术及艺术的互动关系:
1.科学及艺术的区分于联系:科学追求普遍化的,高度概括的客观知识,艺术以情感想象为特征的把握和再现客观世界;科学以“抽象思维”,艺术以“形象思维”;科学主要侧重理性方面,艺术主要发挥人创建实力的感性和直观方面科学和艺术都是现实的概括和能动再现,是人类才智和创建力的结晶
2.科学技术对艺术的作用:⑴科学技术作为艺术的表现对象,丰富艺术的内容和主题⑵科学观念改变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艺术表现方式⑶科学技术手段改变艺术的表现方式
3.艺术对科学技术的影响:⑴艺术促进科学创建思维⑵艺术影响科学家的情感及看法⑶艺术为科学技术普及供应了一个有效的形式
二
科学技术对媒体文化的影响
1.科学技术及新闻传播:⑴科技水平确定新闻传播的发展:电子新闻传播逐步成为当今世界新闻传播的重要工具⑵现代科技进步使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网络传媒被视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媒
2.科学技术及图书,图书馆,图书出版:P275⑴科技对图书的影响: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记载,传播知识的主要手段⑵科技对图书馆的影响:图书馆是人类才智的宝库⑶科技对出版事业的促进:
第四节
科学技术及思想观念
P277
一
科学技术促进思维方式的变化:
1.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
2.现代科学技术及系统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方式的形成:⑴科学理论的高度综合
⑵科学技术领域中各学科,门类之间的相互综合->系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⑴系统思维方式,把事物视作一个有要素构成,具有确定结构和功能并及外界相互作用的系统,着重从要素及要素之间,整体及部分之间,整体及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事物,以期全面把握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⑵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思维方式的首要原则),结构原则,动态原则
二
科学技术及道德观念:
1.科学技术对道德观念的促进作用:⑴推动道德观念的进步⑵促进新道德观念的形成⑶对道德观念的影响
2.道德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⑴科学家的道德素养对科学技术的影响⑵社会道德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三
科学精神及精神文明:
1.科学精神的内涵:狭义,指科学家从事科学探讨所表现的精神和看法,主要指求真,务实,探究,创新的理性精神⑴科学知识,是科学家探讨自然界事物而获得具有科学依据的知识⑵科学方法,指科学家在科学探讨过程中所采纳的手段,程序以及思维形式等⑶科学理性,科学家在科学探讨过程中的理性精神
2.科学精神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包括:⑴思想观念:志向信念,思想觉悟,道德情操,精神风貌
⑵知识文化:知识文化水平以及科学教化,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的发展水平以及及此相应的物质设施,机构的发展规模及水平
第五节
科学技术及生活方式
P286
一
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影视剧务管理师助理场记聘用合同
- 2024年度艺人经纪服务协议2篇
- 《审计学》全套课件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3拓展一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分析分层作业课件
- 二零二四年度工程安装项目信息安全与保密协议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分包方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履行与管理合同3篇
- 员工培训研究现状调查
- 七下英语六单元教育课件
- 钢管采购合同范本简易版
- 2024年度工程款支付连带责任担保合同15篇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婴幼儿保育组”赛项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栏杆喷漆合同范例
- 踝关节不稳的康复治疗
- 2024-2025学年必修一《3.1伟大的改革开放》(说课稿)
- 6人小品《没有学习的人不伤心》台词完整版
- 《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
-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件完美版
- 国学知识文库集部别集·楼居杂著野航诗稿野航文稿野航附录
-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最新整理)
- MODIS数据说明(经典)
-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