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博学职业培训学校自学考试辅导模拟试卷_第1页
2023年博学职业培训学校自学考试辅导模拟试卷_第2页
2023年博学职业培训学校自学考试辅导模拟试卷_第3页
2023年博学职业培训学校自学考试辅导模拟试卷_第4页
2023年博学职业培训学校自学考试辅导模拟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博学职业培训学校自学考试辅导模拟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3709)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的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劫难,这些人的做法违反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实践标准是拟定性和不拟定性统一的观点)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最基础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锋利)资本的不同部分按其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为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生产阶段)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辩证唯物主义结识论与旧唯物主义结识论的区别表现在(1、是否认可实践对结识的决定作用,2、是否认可结识是摹写与发明的统一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1、“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2、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理念”的影子3、“理”是天地万物之根下列各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有(1、水是万物的本源2、火是万物的始基3、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构成意识是(1、人脑的属性和机能2、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产生的途径涉及(1、国家与私人资本共同投资于一个新的公司2、国家向私人出售一部分国有公司的股份3、国有公司购买私营公司的一部分股份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1、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2、不同的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3、是社会发展经常的、必要的条件辩证的否认是(1、事物联系环节和发展环节的统一2、由事物内部矛盾决定的自我否认3、既克服又保存下列选项中说明量变是质变前提的有(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九层之台,起于垒土3、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1、不变资本2、固定资本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同一性含义的有(1、矛盾双方互相转化2、矛盾双方互相依存3、矛盾双方互相渗透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构成人的现实的结识客体答:此观点是错误的,只有作为对象性的事物即进入人的实践与结识范围的客观事物才干成为人的现实的结识客体。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答:此观点是错误的,这是诡辩论,它的要害是把运动绝对化,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质和量与事物的存在都是直接同一的答:此观点是错误的,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并且这个“质”是指主线性质或所有的质,失去质事物就要转化为其它事物,而量不是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由于“质”的范围内量的变化不影响事物的存在。二元论是介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第三条哲学路线答:此观点是错误的。哲学上的两条基本路线是指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二元论是哲学主义路线,它虽认可有两个本元,一是物质,一是精神,但物质的本元是悲观的被动的,而精神的本元是积极的,能动的,所以二元论最终倒向唯心主义问答题(每题7分,共28分)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以及两者的辩证关系。答: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合的变更,量变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变化,是在变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物质向另一种质态的奔腾,质变表现为主线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变的突破,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变的范围变化,属于质变,两者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质变是量变开辟了新的道路,两者互相渗透。试述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规定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答:上层建筑的发展规律是:涉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1)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规定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对的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对的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我国正在运营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2)根据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当上层建筑存在,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规定的部分环节,不能很好的为经济建设就要进行改革(3)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上层建筑既有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不能很好的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一面,所以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革除其中的弊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简要说明整个人类的结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答:结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每一次具体的结识是有限的,结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结识是无限的,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结识,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结识,则具有无限性,,结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整个人类结识的无限性,存在这个时代的人的结识的有限性,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结识,而得以实现,结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至少对我们来说,事实上是无止境的世代更替中才干得到解决。试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本质。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发生了很多的变化:(1)从生产力方面看,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2)从生产关系方面看,所有制关系,劳资关系和分派调整。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达国家缓和阶段避免社会加剧冲突和动乱,保持社会稳定,建立实行了普及化的社会福利制度。(3)从上层建筑方面看,再现: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增强,资产阶级和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的内涵与外延有新的拓展,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分歧逐渐减弱,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实质:在资本主义社会,控股权还是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股权社会化但是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一种新模式,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仍然存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主线性质发生了变化。材料分析题材料1:陆九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集》)王守仁:“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传习录》)材料2:朱熹认为,“理在气先,”“宇宙间一理而已,天得知而为天,地得知而为地。”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材料3:列宁:“哲学唯心主义是把结识的某一特性,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话了的绝对。“(《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请回答:材料1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简析材料2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谈谈对材料3的理解。答:1、陆九渊、王守仁是中国古代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他们认为只有“心“才是最真实的,而物质世界都是虚幻的,主张”心即主观精神,,是宇宙,是物质世界的本元,物质世界延生于精神,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2、朱熹是宋明理学的著名代表,他认为在具体事物“气“存在以前,就有理一种脱离人和具体事物的抽象精神存在了。“理在气先”就是指客观精神“理”决定事物的存在,“理”是万事万物的本元,这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3、列宁深刻指出了唯心主义产生的结识论根源,结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假如把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和方面加大夸大或绝对化,使精神成为主宰物质的东西,就导致了唯心主义,夸大了感性结识,如感觉往往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了理性结识,往往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3709)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抱负是(实现共产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重要错误是(否认物质是意识的决定作用)相对静止是指(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两条主线对立的结识路线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唯心主义实验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互换,其因素在于它们(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辩证唯物主义结识论与旧唯物主义结识论的区别表现在(1、)哲学基本问题重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下列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规律的特点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实践是结识发展的动力,这是由于()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辩析题(每题5分,共20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由于他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答:此观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由于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性批判和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设想,被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吸取和借鉴,而不是由他们的历史观,事实上,历史唯物主义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才被创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观基本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并且,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唯物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干真正超越空想社会主义,创建科学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和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答:错误。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讲,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涉及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答:对的。所谓“天”即客观世界,它既涉及自然世界,也涉及社会世界。所谓“天行有常”是说自然界和社会都有它运动内在规律性,这规律是客观的,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尧”这样英明的君主和“桀”这样残暴的君主也不能改变这些规律。这种结识是符合唯物辩证统一的。垄断形成之后,竞争就不存在了。答:错误。垄断不会消除竞争只会让竞争复杂和加剧。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任何垄断组织都不也许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问答题(每题7分,共28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主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结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正常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主线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一方面,是由马克思理论的本性决定的,另一方面,由于资产阶级的历史决定的,最后,是否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唯物观和唯心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对的性。答:矛盾是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个矛盾及其侧面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个性,两者是对立统一辩证的关系,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当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同时,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在某种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2)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社会主义提醒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包含了社会主义所固有的共同本质是矛盾的普遍性,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国情的特殊规律,基本国情是矛盾的特殊性,一方面,中国国情是多么特殊,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否则就会推动社会主义方向,另一方面,又有考虑中国国情,把两者结合起来,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答:(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说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不同,意识形态就不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变化(2)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是阶级性的,超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3)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一经产生,便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渗透。(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性,这是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有质和量的两个方面,反作用的质就是对社会历史发展是促进还是延缓。反作用的量就是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大小,深浅,重要取决于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掌握群众越多,反作用就越大。论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内涵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答:(1)商品涉及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劳动二重性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方面,不是两次劳动或两种劳动。具体劳动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材料分析题(12分)材料一:“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所有生命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只提出自己可以解决的任务,由于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材料二: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同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即历来为繁芜从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朴事实:人们一方面必须吃、穿、住然后才干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去那样做得相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776布页)材料三:一方面,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取决于某些“客观”的条件的成熟,是先进工业结构的形成,这些条件由资本主义通过盲目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的作用产生出来。这样资本主义就是注定要产生出另一种更高级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的一个阶段。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认为他的理论不只是一种社会科学。它还是另一种革命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不只是要了解社会;它不是革命的无产阶级将起来***资本而是积极动员人们去这样做。它插手去改变世界。问题是,假如资本主义的确是注定要被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社会替代的规律所支配,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问题是要改变它假如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既然看来人们无论如何受必然规律的约束,为什么又必须动员和劝告人们遵照这些规律呢?***请回答:(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2)试分析阿尔温。古尔德纳的观点。答: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中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