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路面积水积雪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安全隐患与思考_第1页
城市路面积水积雪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安全隐患与思考_第2页
城市路面积水积雪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安全隐患与思考_第3页
城市路面积水积雪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安全隐患与思考_第4页
城市路面积水积雪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安全隐患与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路面积水积雪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安全隐患与思考一、说明问题每当大雨骤降时,路面积水成河,雨后片片积水形如沼泽,行人们踮着脚涉水行走;飞驰的车轮带着积水飞溅向两侧,行人们无耐的躲避着;有时公交车停靠车站轧着积水溅向候车的人们,人们在埋怨声中涉水上车。每当飞雪飘至,道路上车辆滑行追尾事故屡见不鲜;融化后夹杂着污物的黑色雪水四处飞溅;大雪或连续降雪后,积雪在路面上融化结冰,行人和车辆都小心翼翼地行走;公交车在停靠车站前就做好了在冰面上滑行的准备,上下车的人们努力的保持着身体的平衡。这一一幕的场景是居民出行之痛,更是城市之殇。位于我国陆域版图几何中心的省会城市XX,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由于受XX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限制,XX东西狭长、南北不阔、道路交通呈平面交叉,致使XX市区交通东西拥挤、南北不畅,特别是遇雨雪天气,更是引发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的"城市顽疾"。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宏伟战略目标,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就必须医治城市之殇。因此,我们从2012年12月1日起开展社会调查,寻找医治城市之殇的对策。2013年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6项重点任务,占据第一位的,就是加强市政地下管网建设和改造,完善城镇供排水设施,提升城市防涝能力。同时,提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绿地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等功能的3项任务。2013年9月16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家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和出台的政策为解决这一城市之殇指明了方向,也更坚定了我们调查研究XX面对这一城市之殇状况的信心和决心。二、调查计划1、调查研究时间:2012年12月1日-2013年9月30日。2、通过网络相关信息,调查了解。3、通过网络相关信息,查阅有关书籍,分析。4、了解国内外对雨雪过后的处理情况。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三、调查方法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采访,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四、调查范围和内容公交车站随机进行实地调查,向路人发放问卷,采访公交车司机。五、调查过程和分析〔一调查过程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许多路段是由华丽地砖铺设的,这样的路面在雨雪天特别滑,例如:天桥、繁华地段的路面等等。路面之滑让许多人们望而却步,不敢涉足。1.走访医院骨科了解到的情况2012年12月26日,在三爱堂医院骨科走访了工作证编号为1406的骨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戴大夫,了解到该医院骨科平均每天接治滑倒致伤病人30人左右,其中在雨雪天行走滑倒致伤病人10—12月29日,我们利用双休日来到了XX石化总医院,在这里通过与该医院骨科值班医生——主治医师梁大夫交谈,了解到20XX该医院骨科在雨雪天气比较集中的一、四季度共接治各类病人727例,其中因滑倒致伤261人,占总接治病人的35.9%,并且大多数人员仍然是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体。2013年1月12日,采访了XX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生方大夫,据他介绍,20XX至20XX冬季骨科平均每天门诊接治病人80人左右,主要是外伤和骨关节炎这两种病人,而雨雪天这个数量会激增到150人以上,而且新增病人百分之百是由于雨雪天路滑造成的外伤病人,如骨折、关节脱位等。2.发放问卷调查表2013年5月1日,我在市内人流密集的不同路段对行人做了一次社会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了人们对雨雪天出行的看法及意见。⑴在广场西口随机询问行人进行问卷调查。一般在21—40岁左右的人能够较积极地配合我,大多数人一般出行都选择搭公交车或乘出租车,许多人都曾在雨雪天遇到交通拥堵的情况。在雨雪天气后,行人都希望有人能够及时疏通排水,清扫路面积雪。⑵在邮电大楼十字路口进行问卷调查。在雨雪天路面积水和积雪碾压成冰时,行人们反映一般会为了保证安全而选择绕行通过,能够看出很多人们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同时,在雨雪天经常发生堵车,许多人只能在雨雪地里等待,也看出城市在雨雪天的应急处理还不够周全。⑶在安定门十字路口进行问卷调查。那里有一段下坡路,汽车在冬天刹车会经常滑行一段距离,行人也常有在结冰路面摔倒的情况,所以这里比较有代表性。在调查过程中,一位老人说到:"在雨雪天出行常常遭到汽车溅起的雨水或雪天的泥水,应该让政府责令各行各业的人们各自清扫商铺门前或马路,并让车辆限速,尽量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保证行人的安全。一位叔叔经常在这里乘公交,每次雨雪天公交车都会晚点,有的还停靠在路旁的水洼处,让人涉水上车"。乘客对此叫苦不迭。⑷在新村十字路口进行实地采访及问卷调查。从采访的附近居民处了解到,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该路口东西、南北双向路段经过近几年的大力整治、修缮,该路段已全部实现了柏油路面,并且路面也进行了有效的拓宽,给附近居民出行及来往车辆的行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我们也看到,该路口双向四个路段均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路段,在地面湿滑的情况下,非机动与机动车极易发生刮擦事件,特别是在机动车行驶过程中,非机动滑倒后与机动车接触引发人事伤亡事故时有发生。⑸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还特别针对企业通勤车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调查。以XX石化公司通勤车为例,由于企业通勤车以服务企业生产、员工生活为主要目的的特殊性,雨雪天气乘车人数会大幅增加,企业会相应增加部分线路的发车数量,因此在雨雪天气车辆运行的频次、数量会随之增加,尤其是企业通勤车大多运行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加大了安全风险性。<6>在西关枢纽站了解司机师傅的想法。司机师傅们也是有苦说不出,路边的积水没能及时疏通,他们尽量提高职业技能,绕开积水或慢行稳步停在积水处。冬天降雪和路面结冰时,除缓慢行车外还提前判断前后车辆的行驶路线和速度,避免发生车辆追尾事故,并做到稳驾慢行礼让行人,确保安全行车,但交通事故还是难以完全避免。〔二分析现状2012年12月1日—2013年9月30日,我们在XX市城关区人口密集区的主要路段和医院进行了社会调查。调查主要采用了雨雪天实地实景观察拍摄照片记录、人口密集的主要路段和交通枢纽站点随机问卷调查行人和司机、到医院骨伤科采访主治医师的三种方式进行了社会调查。经汇总整理,反映出的客观情况如下:1.问卷调查对象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3人在XX市城关区人口密集的4四个主要路段和公交枢纽站点对行人和司机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40份,其中男性24人、女性16人;年龄在20岁以下的3人,21—40岁的28人,41—60岁的8人,61岁以上的1人。2.平时出行选择的交通工具和雨雪天主要出行方式通过调查,人们在平时和雨雪天出行时选择的交通工具大多数是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分别占调查人员的92.5%和77.5%,少数人选择步行或自行车出行。平时出行选择的交通工具见下图雨雪天选择的交通工具见下图3.雨雪天道路拥堵情况和出行中保护自身安全的方式遭遇到过因雨雪天道路湿滑造成交通拥堵情况的33人,占总人数的82.5%;没有遭遇到过的7人,占总人数的17.5%。道路积水或路面结冰,如要在车流中行进选择何种方式保护自身安全,等待的7人,占总人数的17.5%;小心通过的22人,占总人数的55%;绕道通过的11人,占总人数的27.5%。在雨雪天公交车停靠站点时,站点傍有积水或路面结冰时人们大都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来保护自身安全。通过对公交车站侯车人群的调查,36%的人选择在远处等车进站停稳后才上车,26%的人选择穿过冰面上车,只有8%和10%的人选择涉水上车和跨越水面上车,说明人们对雨雪天气公交车停靠车站时的安全存在很大疑虑,害怕被水溅到或公交车打滑失控造成人身损害等。4.对雨雪天清理路面积水和积雪、行人出行方式、政府应采取何种措施的建议情况对雨雪天清理路面积水和积雪的建议方面,选择疏通排水的11次,占总选择的24%;选择及时清扫路面积水和积雪的24次,占总选择的52%;选择及时清扫站点路面的11次,占总选择的24%。对雨雪天行人出行方式的建议方面,人们出行的安全被动因素很多,大多数情况下选择远离危险源,同时希望政府出台制度规定规范车辆在雨雪天气行驶时对行人的安全保障,加强政府部门在雨雪天及时对路面清理,方便行人出行等应对措施,自身也要具备一定的安全常识和知识。对雨雪天政府应采取何种措施的建议方面,建议政府责令实行"门前三包"清扫的17次,占总选择的38%;建议车辆限速的13次,占总选择的30%;建议采用机械化作业保证行人安全的13次,占总选择的32%。〔三调查数据分析1.路面积水积雪给城市居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更重要的是还会造成交通事故和人身伤害。2.大家都希望政府能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及时排水除雪,保证行车和路人安全。3.大多数城市居民也在各自想办法确保自身安全。4.公交车司机们在雨雪天出行时也在想办法保证行人的安全,但由于能见度较低,路况湿滑等原因,交通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四政府举措的缺陷1.城市路面积水积雪,不仅给居民民出行带来不便,还会造成交通事故和人生伤害,这一问题是城市管理中长期未解决的顽疾之一。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车流和人流量的增加,人口的加速老龄化,以及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形势、新要求,城市路面积水积雪排除消融问题日益突出,急需政府作为一项重要课题加以研究和解决。2.政府目前采取的"门前三包"责任制、环卫工人和机关干部清扫等人工清扫和播洒工业盐、煤渣等方式,均是雨雪下过之后的一种清扫机制和措施,且收效甚微,难以保证行车和路人的安全。3.城市居民行走在积水结冰的马路上,等待车辆驶过后行走、小心涉水或在结冰路面上小心行走,以及绕道绕行都是居民各自想办法确保自身安全的无奈之举,且收效也不明显,仍然存在被溅水、滑倒致伤等问题。4.各类机动车司机们在雨雪天出行时也在尽量做到稳驾慢行,但由于在降雨降雪时能见度低、道路湿滑和降雨降雪后积水积雪路面结冰等原因,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屡见不鲜。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构建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增强城市防洪排涝和清除消融积雪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六、研究结果分析及建议根据调查表数据显示,消除城市积水积雪这一城市病是人们的期盼。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车流和人流量的增加,人口的加速老龄化,这一城市病对人们带来的危害和生活的不便日益突出。中外主要城市消除城市积水积雪能力的巨大差距形成了强烈反差,更显示出我们需要提高城市路面积水积雪排除消融能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为我们提高城市路面积水积雪排除消融能力已创造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和政策环境。1.消除城市积水的建议:〔1在新建或改扩建道路中应全面应采用德国将地面改用透水地面的模式。在不同的区域用不同的新型透水建筑材料设计铺砌,提高地面渗透水的能力,不仅解决积水,还可补充地下水,减少扬尘、扩大绿地面积。〔2严格落实道路路面平整度及单坡、双坡排水设计规定,切实减少路面积水。〔3参考美国和荷兰滞蓄雨水的模式,对绿篱带、行道树坑、绿地和休闲广场进行立面设计,使其低于路面高度,并在绿地中采用渗透性较好的细砂粒土壤,将雨水引流到绿地滞留渗透,多余的水蓄积起来作为后续绿化用水。〔4加强路边排水沟壑和市政排水管道建设,增强对暴雨洪水排泄能力。〔5政府要求新建的各类城市综合体在露天公共地面要积极采用透水性建筑材料和设计,否则将征收占建筑物造价2%的雨水排放费,鼓励建筑单位积极使用透水性地面设计和透水建筑材料。2.实时除雪的建议:〔1应转变传统的清扫城市积雪的思维观念,采用机械化"实时除雪"方式,政府应每年购买一部分现代化的"实时除雪"机械化设备,提高实时除雪的能力,减少人工除雪的劳动强度,消除融雪剂对环境的危害,提高除雪的科学化水平。〔2将机械化"实时除雪"设备吹到道路两边的积雪及时堆放到立面设计的绿地中作为浇灌绿地储备用水。〔3制定城市除雪的综合预警清除管理制度,提高综合除雪的能力。3.车辆进行技术革新的建议:〔1在大型车辆两侧的前后车轮间设计、制作可拆卸式伸缩隔离板,在特殊天气、特殊路段使用该隔离板,从而有效避免大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其他非机动车发生侧滑或行人滑倒后卷入机动车车轮而发生恶性交通事故;〔2在车辆外侧的车轮上设计、制作可拆卸式轻便挡泥板,防止在雨雪天气行驶中引起积水、淤泥飞溅;〔3在车辆上设计安装融雪装置,底盘设置多个融雪剂喷洒口,在冰雪路面上予以启动,加快冰雪融化。4.对加强雨雪天气车辆管理的建议:〔1交管部门应实施必要的强制措施,在雨雪天气运行车辆需加装防滑链,特别是在降雪量较大的天气状况下,应要求防滑性能相对较弱的小型轿车不加装防滑链不得上路行驶;〔2建立以"雨雪为令"的应急处置预案,在遇到雨雪天气时启动该预案,改变以往"事后补救"为"过程管控",同时对立交桥、人车较为集中的特殊路段,应实行区域承包制,在雨雪天气及时疏通排水、洒放工业盐,保证责任区域内道路畅通。七、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调查研究的时间跨度较长,保持持续的实地观察、拍照留影取证工作的难度较大;2.调查研究内容的空间范围较大,涉及国内外,各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气候不同,对不同城市积水积雪的处理方式差别较大,增加了我们对城市所处环境不同采取不同处理方式理解难度。3.调查研究的内容需要我们有较强的对城市生活环境观察和思考能力,认识和反思城市积水积雪清除问题这一城市积弊,难以科学地提出意见建议。4.空间上涉及国内外,资料的收集难度较大。附件一研究结论一、调查结果分析<结论>在德国,很少见到路面积水。究其原因,是德国城市80%的地面改用透水地面有关。在不同的区域会铺就不同的透水路面:像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郊区道路等受压不大的地方,采用透水性地砖,这种砖本身可透水,砖与砖之间采用了透水性填充材料拼接。自行车存放地和停车场的地面,选择有孔的混凝土砖,并在砖孔中用土填充,这样有利于杂草生长,从而使地面的40%具有绿化功能;考虑到居民区、公园和街头广场更需要绿化和美化,因此这些地方选用实心砖铺路,但砖与砖之间会留出空隙;居民区、校园和公园等步行道路由于路面使用率高,用细碎石或细鹅卵石铺路会更合适。此外,在道路边修建引流暴雨的排沟壑。这些排沟壑直接连通市政排水管道。德国联邦统计局统计,德国全境共有51.5万公里长的排水管道,可环绕地球13圈,每年可以处理94亿立方米的污水和雨水。特别是透水性地砖不仅解决积水,还可补充地下水,减少扬尘。政府要求新建建筑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装置,否则将征收占建筑物造价2%的雨水排放费。根据我们调查数据显示,消除城市积水积雪这一城市病是人们的期盼。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车流和人流量的增加,人口的加速老龄化,这一城市病对人们带来的危害和生活的不便日益突出。中外主要城市消除城市积水积雪能力的巨大差距形成了强烈反差,更显示出我们需要提高城市路面积水积雪排除消融能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为我们提高城市路面积水积雪排除消融能力已创造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和政策环境。二、解决方案及建议1.消除城市积水的建议:〔1应采用德国将地面改用透水地面的模式。在不同的区域用不同的新型透水建筑材料设计铺砌,提高地面渗透水的能力,不仅解决积水,还可补充地下水,减少扬尘、扩大绿地面积。〔2严格落实道路路面平整度及单坡、双坡排水设计规定,切实减少路面积水。〔3参考美国和荷兰滞蓄雨水的模式,对绿篱带、行道树坑、绿地和休闲广场进行立面设计,使其低于路面高度,并在绿地中采用渗透性较好的细砂粒土壤,将雨水引流到绿地滞留渗透,多余的水蓄积起来作为后续绿化用水。〔4加强路边排水沟壑和市政排水管道建设,增强对暴雨洪水排泄能力。〔5政府要求新建的各类城市综合体在露天公共地面要积极采用透水性建筑材料和设计,否则将征收占建筑物造价2%的雨水排放费,鼓励建筑单位积极使用透水性地面设计和透水建筑材料。2.实时除雪的建议:〔1应转变传统的清扫城市积雪的思维观念,采用机械化"实时除雪"方式,政府应每年购买一部分现代化的"实时除雪"机械化设备,提高实时除雪的能力,减少人工除雪的劳动强度,消除融雪剂对环境的危害,提高除雪的科学化水平。〔2将机械化"实时除雪"设备吹到道路两边的积雪及时堆放到立面设计的绿地中作为浇灌绿地储备用水。〔3制定城市除雪的综合预警清除管理制度,提高综合除雪的能力。三、研究学习体会通过这次在车站的采访和调查,我了解到大多数市民都受到雨雪天气的困扰,在冰冻雨雪天时都会小心行走,防止摔伤。因此,政府应加强在冰冻雨雪天气时对路面的及时清理。对公交车司机的采访,在冰冻雨雪天时,乘坐公交车的人比平时明显增多;司机对乘客更加难以管理。因此政府应该大力倡导文明乘车。对医院的调查中,冰冻雨雪天气时摔伤的病人比平时增加很多,多数为中老年人,说明了行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政府应在冰冻雨雪天气及时清扫路面积雪积冰和积水,保障行人安全。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有很多方面是我以前从没有涉及过的,所以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困难,但是通过指导老师的帮助,我们终于完成了各项计划,也使我深刻的体会到社会调查并不像学习书本上知识那样容易,它需要走进社会、深入生活、贴切实际。在调查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走访交谈等形式,使我了解到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相关部门的辛勤工作下,我们的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居住环境、出行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也更加坚定了我要努力学习,早日成为一名"美丽XX"建设者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也发现目前影响我们建设"美丽XX"步伐的主要原因除了需要政府花大力气进行城市道路改建,还需要每一名XX人从自身做起,提高公民道德修养、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让不文明行为远离"美丽XX"。附件二国内外主要城市对路面雨水积雪的排除和清扫方式一、中外主要城市雨水排水方式〔1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下水道百年不积水。法国巴黎:专门制定了《城市防洪法》,内容涉及城市内涝预防、规划以及政府责任等与城市防洪相关的各个方面。19世纪,设计师奥斯曼为法国巴黎设计地下排水系统,将脏水排出巴黎。修建在巴黎城市50米以下的下水道已长达2347公里。总数达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均统一编号,由1300多名专业人员负责维护。特别是位于塞纳河畔的巴黎下水道博物馆,每年客流量超过10万人。英国伦敦:1859年,测量工程师约瑟夫·巴瑟杰设计的伦敦地下排水系统,下水道纵横交错,基本上把地下挖成蜂窝状。工程全长达到2000公里,将全部污水都排往大海。20XX,英国BBC拍摄介绍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地的七大工业奇迹的纪录片,伦敦下水道名列其中。〔2日本东京的排水系统像"地下神殿"。1992—20XX,日本投资2400亿日元〔约合200亿元人民币,在东京北郊琦玉县境内建设名为"首都圈外郭放水路"的巨型分洪工程。该工程位于地下50米处,是一条全长6.3公里、直径10.6米的巨型隧道。隧道连接着东京市内长达15700公里的城市下水道。隧道通过5个高65米、直径32米的竖井,连通附近的江户川、仓松川、中川、古利川等河流,作为分洪入口。在隧道末端,是一个高25.4米、长177米、宽78米的大型蓄水池。在这里,4台燃气轮机驱动的大型水泵,将水以200立方米/秒的速度排入江户川,再排入大海。该工程被誉为世界最先进的排水系统,它全程使用计算机遥控,并在中央控制室进行全程监控。该工程同时还是一个旅游景点,可以免费参观。〔3美国芝加哥的就地滞洪蓄水。以芝加哥为代表,美国鼓励兴建地下隧道蓄水系统,以解决城市防洪和雨水利用问题。其他很多城市还建立了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美国早已有强制性防城市内涝的法律,城市新开发区域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并制定了详尽的城市内涝防范、治理措施以及问责手段。〔4荷兰鹿特丹的地上"水广场"。鹿特丹开创了其独有的"水广场"防涝及雨水利用系统。水广场顺地势而建,由形状、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水池组成,水池间有渠相连。平时是市民娱乐体闲的广场。暴雨来临,就变成一个防涝系统。由于雨水流向地势更低洼的水广场,街道上就不会有积水。雨水不仅可在水池间循环流动,还能被抽取储存为淡水资源。〔5中国的北京故宫、XXXX古代建筑和城市排水系统仍在造福今人。〔6城市排水系统最具典范的当属德国。在德国,很少见到路面积水。究其原因,是德国城市80%的地面改用透水地面有关。在不同的区域会铺就不同的透水路面:像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郊区道路等受压不大的地方,采用透水性地砖,这种砖本身可透水,砖与砖之间采用了透水性填充材料拼接。自行车存放地和停车场的地面,选择有孔的混凝土砖,并在砖孔中用土填充,这样有利于杂草生长,从而使地面的40%具有绿化功能;考虑到居民区、公园和街头广场更需要绿化和美化,因此这些地方选用实心砖铺路,但砖与砖之间会留出空隙;居民区、校园和公园等步行道路由于路面使用率高,用细碎石或细鹅卵石铺路会更合适。此外,在道路边修建引流暴雨的排沟壑。这些排沟壑直接连通市政排水管道。德国联邦统计局统计,德国全境共有51.5万公里长的排水管道,可环绕地球13圈,每年可以处理94亿立方米的污水和雨水。特别是透水性地砖不仅解决积水,还可补充地下水,减少扬尘。政府要求新建建筑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装置,否则将征收占建筑物造价2%的雨水排放费。二、中外主要城市积雪清扫方式〔1发达国家多以除新雪为主,这种除雪模式是以机械除雪为主,融雪剂为副,人工为补充的模式。采用的冰雪清除机械主要有犁板刮铲式、抛扬式、刷扫式、高速气流吹扫式、热熔式等,机械化程度较高,技术比较成熟,如日本、美国、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