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上的改革(涵盖全部知识点)2018-6一、考纲解读1、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商鞅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张居正改革等。2、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3、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4、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5、了解忽必烈改制的历史背景,归纳忽必烈改制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策略设计本专题复习,一要注意客观全面地评价中国古代重要的改革,坚持以能否推进生产力的发展、能否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为标准来评价,而不能单纯地从其结果是成功或失败下定论;二是注意把握改革原因本质上的一致性和具体表现上的多样性,中国古代改革具体背景迥异,但其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三要注意中国古代改革的复杂性,改革涉及经济社会关系的组合和各阶层利益的调整,必然遭到旧势力和旧观念的抵制而呈现复杂性的特点,这使改革之路曲折而又艰难;四要注意决定改革成败因素的多样性,主要包括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改革与反改革势力间的力量对比,改革方针策略是否得当,改革家个人因素等;五要注意运用政治、地理、文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分析问题,并结合现实思考问题。三、复习要点阐述(一)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1、春秋战国的新气象(1)经济: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社会上出现了新兴地主、自耕农等新的阶层。(2)政治:新兴地主和自耕农等要求打破束缚,逐步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3)军事: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或兼并战争频繁。为自保或兼并他国,各诸侯国纷纷实行志在富国强兵的改革。(4)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思想文化逐步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2、春秋时期的改革(1)管仲改革:在赋税制度方面,实行“相地而衰征”,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最终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在葵丘大会诸候,连周王都派人参加。(2)鲁国的“初税亩”: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履亩而税”,即按亩收税。这就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3)春秋改革特点:春秋时期,其他各国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实际上都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整体而言,这些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的,没能触及上层建筑.因此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进入战国、废除世卿世禄制便成为变法的根本任务。3、战国时期魏文侯变法(1)战国时期最早进行改革的是魏国。公元前400年前后,魏文侯先后任用了一批有识之士进行改革。(2)主要内容:第一,李悝变法:①提出,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主张改变世卿世禄制,重要的官职由有才能的人来担任,有功劳的人才能享受优厚的俸禄。由此改善了吏治,同时也大大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②提出“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强调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号召大家“废沟洫”,铲除井田的疆界,以便建设农田水利,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③强调法治的作用,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一《法经》。虽然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统治阶级利益,但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等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第二,吴起军事改革:魏文侯还任用吴起进行军事改革,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一一“武卒”,使得“秦兵不敢东向”。(3)改革影响:李悝、吴起的政治、经济及军事改革共同构成了魏文侯变法的主要内容。变法有效地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魏文侯变法开启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4)战国变法整体特点:战国变法是在春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又更加彻底。各国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使新兴地主阶层的地位得以强化,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二)商鞅变法1、背景(1)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为他国所鄙视,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3)秦孝公希望建功立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4)商鞅宣传变法和改革精神。2、措施(1)废井田,开阡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这就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凡是努力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这就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小农经济发展,为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力提供了保证,但也限制了工商业发展。(3)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根据“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的原则,建立了一套军功爵制,按爵位高低授予种种封建特权。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严厉禁止私斗,凡擅自私斗者,视情节轻重,处以不同的刑罚。同时,还打击了贵族的特权。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动。一个人的政治地位要由有无军功来决定,这就沉重打击了奴隶主贵族,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4)推行县制,将全国分为41县,各县设有令和丞,由国君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4、结果及影响(1)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商鞅变法的许多具体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2)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3)军事上,奖励军功,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不断取得重大胜利,为秦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总之,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全面改革,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5、变法的历史局限(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刑。刑法过于严苛,易形成暴政,激化阶级矛盾。(2)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连坐法的推行,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痛苦。(3)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如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6、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商鞅变法顺应了当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以及土地国有向私有转变的历史潮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秦孝公全力支持,绝对信任商鞅;厉行法治,赏罚分明;改革的历史条件成熟;商鞅既有改革的智慧,又有改革的胆识、勇气和决心。(三)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淝水之战后,鲜卑拓跋部趁势再度崛起。386年,拓跋琏重建代国,不久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的分裂局面,为北方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1)北魏制度建设不完善,宗主督护制不仅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而且由于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导致农民负担沉重而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2)民族歧视政策使民族矛盾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的统治。3、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1)实行均田制、三长制、俸禄制等重要制度。①均田制:a.条件:自十六国以来,由于连年战乱,北方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批的无主荒地,这就为北魏政府推行均田制准备了条件。b.内容:太和九年(485年),北魏政府颁布均田令,内容之一是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c.影响:均田制的推行,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并使北方经济有了明显的恢复和发展。②三长制:a.内容:北魏废除了旧的基层统治机构一一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以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三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b.影响:三长制的实行,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改变了隐瞒户籍的状况,使北魏的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③俸禄制规定官吏的俸禄由国家筹集,三个月发放一次。各级官吏无权到民间征收,也不得接受馈赠,违者严惩。凡贪污帛满一匹及枉法者,一律处死。地方官吏的任期,按照政绩的好坏来决定。对官吏三年一考核,以能否劝课农桑、克已奉公、推荐贤才、惩治盗贼为主要考核内容。影响:经过整顿,北魏吏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加上赋役负担减轻,使得农民可以安心从事生产,北方的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2)迁都洛阳①原因:a.北魏原先的都城平城气候恶劣,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处偏僻,使得北魏政府很难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这时,北方的少数民族逐渐强大,对北魏构成威胁。氏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洛阳在黄河之南,地处农业生产发达的中原地区,交通便利。在中国历史上,洛阳曾经长期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北魏迁都洛阳,既可摆脱都城沦陷的尴尬,又能举兵南下。这就为孝文帝实现南北统一的愿望提供了可能。c.平城保守势力强大,迁都洛阳可以减少改革阻力。②巧计迁都:493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亲自率领步兵、骑兵30多万,从平城出发,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洛阳。③迁都之争:孝文帝的迁都活动引起了拓跋鲜卑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以太子拓跋恂为首的保守派,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极力反对迁都。孝文帝秉公执法,打击保守势力,为改革的深入发展铺平了道路。④迁都意义:a.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b.北魏孝文帝迁都,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3)大力推行学习汉族文化风俗政策①移风易俗:a.禁穿胡服,改穿汉服。b.改汉姓,“定姓族”(肯定汉族土族的法律地位,确认鲜卑贵族的土族身份)。c.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鲜卑贵族与汉族土族的联姻,纯粹是政治性的结合。孝文帝正是通过联姻,把鲜卑贵族和汉族上层的利益与命运连在一起,借以巩固北魏的统治。d.宣布以汉语为官方语言,禁止人们说鲜卑语。②实行汉制:废除鲜卑族旧制。政权机构的设置、官吏名称、礼仪、典章等,一律改行汉制。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场改革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也与孝文帝的胆略卓识分不开。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2)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冲破重重阻力,毅然进行改革,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四)忽必烈改制1、忽必烈改制的过程和内容(1)建号改元,立志改革: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在《即位诏》中立志变通创新。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大元”,次年确定以燕京为元大都,忽必烈就是实现全国统一的元世祖。他决心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推进改革。(2)革除“旧俗”,力行“汉法”:随着蒙古汗国在军事上的扩张。蒙古贵族把游牧地区旧俗带到中原,对被征服地区实行残酷的屠杀政策,给中原地区带来巨大的灾难,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忽必烈严厉禁止屠城,废除州县官世袭,释放大批奴隶,重用汉官,推行汉法,确立“国家当行汉法”的治国方略。(3)改变旧制,政体更新:忽必烈为了巩固统一,接受汉族知识分子的建议,按中原王朝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在中央,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此外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央派出机构,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辖。新制实行兵民分治,“各有所司,互不统摄”,并废除世袭。通过制度更新,元政府有效遏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4)转变国本,农桑立国:忽必烈即位后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这一以农桑立国的方针,标志着蒙古汗国国策发生重大转折,加快了从游牧经济向农耕文明转变的步伐。由于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富有成效的体制机构和法规制度,并且高度重视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忽必烈以农桑为立国之本的国策得以充分贯彻实施,取得显著成效。2、忽必烈改制的评价忽必烈改制获得了巨大成功。在推行行省制、加强对边远地区开发管理、促进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等方面也有颇多建树。在中原文明基础上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五)中国古代改革总结1、古代改革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促进社会转型的变革:此类变革多侧重从政治秩序、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入进行改革。属此类型的改革有管仲改革、商鞅变法等。(2)封建社会富国强兵、拯救危局的改革:此类改革多把推行新的经济政策作为改革的重点。属此类型的改革有王安石变法等。(3)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制度和文化的改革:此类改革多是以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接受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属此类改革的有北魏孝文帝改革等。2、改革的原因和背景改革是统治阶级中的改革派利用政权的力量,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对国家管理制度的创新和统治政策的调整。具体到古代史上的改革,其背景和原因如下:(1)在社会转型时期,统治者为实现富国强兵、增强在争霸或兼并战争中的实力而进行的改革,如管仲改革、李悝变法等。(2)新的生产力产生,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这种趋势,统治者进行的改革,如商鞅变法。(3)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受汉族先进制度、文化的影响,为适应统治需要、加强本民族封建化进程而进行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4)统治者面临统治危机,社会矛盾激化,为富国强兵、增加财政收入,改变困窘局面而进行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3、改革的内容(1)调整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改革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2)调整统治政策,采取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一系列措施。(3)改革军制,调整官制,整顿吏治。(4)开源节流,增加政府财政收入。(5)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和政治制度。4、改革的成效和结果从效果上看,所有改革都收到了明显成效:管仲改革、商鞅变法都收到了富国强兵之效;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加快了封建化进程。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改革有成有败,一般情况下,最高统治者直接推行的改革都取得了成功,王朝中后期推行的改革大多遭到失败。5、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①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效。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措施的施行。典例剖析例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A.周武王 B.齐桓公C.晋文公 D.楚庄王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从题干中的“尊王攘夷”“春秋五霸之首”可判断选B。例2、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A.A.土地私有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能力。四个选项只有D项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商鞅在地方上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官吏的任免权由地方到中央的变化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例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A.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B.正确的军事策略C.正确的外交策略D.重视水利,发展生产解析:选A。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B、C、D都是商鞅变法所带来的影响,A项是秦国强大的主要原因。例4、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民族大融合B.学习汉族先进文化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D.加速了封建化进程解析:选D。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A、B选项仅与后者有关,C选项与前者有关,D选项是两者的共同作用。例5、反映了北魏经过改革后出现的“胡人汉服”的社会时尚。这次改革的领导者是()A.商鞅 B.秦始皇C.汉武帝 D.孝文帝解析:选D。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根据图片信息,“胡人汉服”是出现在北魏改革后,那么北魏改革的领导者只有孝文帝。例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中这场改革是一场富国强兵的改革,这一目的最终实现了吗?能够说明这一问题的历史现象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卫鞅”指谁?他主持的变法哪一条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改革的内容?其作用是什么?(4)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管仲改革的目的最终实现,葵丘会盟大会诸侯,连周王都派使臣参加。(2)商鞅;奖励军功,贵族没有军功,不得授予爵位。(3)北魏教帝改革,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加快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4)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动力。改革过程中损害一部分人利益,会充满艰难曲折,但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符合实际的改革,一定会取得成效。近代中国的改革主讲:黄冈中学教师周华一、复习策略(一)考纲解读1、理解和掌握本专题中一些重要概念,如康梁维新思想、百日维新、公车上书等。2、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3、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4、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5、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6、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7、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二)策略设计本专题复习一要注意联系19世纪末国际、国内形势,分析维新变法运动开展的必然性。二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比较有关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及有关概念。如维新派与洋务派主张的比较,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异同等。三是紧扣民族危机加深一维新运动开展一百日维新一戊戌政变失败这一主干脉络掌握基础知识。四要注意用阶级的观点分析维新运动兴起的阶级条件及其失败的根本原因。五要运用列表法记忆有关基础知识。如戊戌变法的内容、新旧势力交锋等。六要注意多角度分析戊戌变法的原因。特别是从主观和客观角度分析。七要运用归纳法归纳百日维新的特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重点把握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实施情况及已取得的成就。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成熟发展并指导了实践,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二、复习要点阐述(一)甲午战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1、《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民族危机加深的原因:①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日本的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②英、法、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也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2)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方式:①经济上: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进入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②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3)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表现:①争做中国的债主。清政府借款的概况:为了缴付对日巨额赔款,清政府先后举借了“俄法借款”“英德借款”“英德续借款”三次大借款。特点:附有苛刻的政治条件。影响: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的政治势力。②争夺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特权。概况:几年间,英、法、俄、比等国通过铁路借款,获得了长达近万公里的铁路投资权和修筑权,控制了铁路沿线的土地和资源。③开工厂。依据: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片面最惠国待遇,与日本共享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结果: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将商品倾销到中国内地。④设银行。影响:通过资本输出的方式获取极大的利益。⑤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概况:从德国强占胶州湾开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沿海不少重要港湾成为列强的租借地,几乎全部国土被划分为列强的“势力范围”。⑥“门户开放”政策。提出国:美国。目的:以“利益均沾”为借口,分享其他列强的在华侵略利益。(4)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的影响:①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社会矛盾、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②列强侵略的加剧,促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从而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2、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①《马关条约》签订后出现的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②偿还巨额借款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③各地连续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清政府不得不增加经费兴修水利和赈灾,又减免了灾区田赋,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危机。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①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扩大,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提出自办铁路,自设工厂,抵制洋商洋厂的主张。③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a.原因:当时,洋务派已经无法再垄断近代工业,财政困乏的清政府也无力再投资新式企业;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投资设厂的刺激。b.影响: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企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表现: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厂矿企业,如张骞创办的大生纱厂等。(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存在的困难: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相当薄弱,不但数量少、规模小,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又遇到重重阻力和困难。表现在:一方面,民族工业无力与实力雄厚的外国在华资本及其廉价商品竞争,随时都有破产和倒闭的危险;另一方面,民族工业还要承受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影响:①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发展民族工商业,他们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②19世纪末,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二)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1)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并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思想基础: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以王韬、薛福成等一批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思想家。他们要求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这些思想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19世纪90年代以来,康有为将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的维新变法理论。(3)社会背景: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在经历了边疆危机、中法战争,尤其是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后,不再相信洋务运动可以使中国走向富强,开始寻找新的救国道路。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挺身而出,四处奔走,呼吁通过变法谋求国家的富强,来挽救民族危亡。他们联合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2、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1)康有为:写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和自由平等学说为武器,对恪守祖训不可变的封建传统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科举制度,培养有用人才,大力发展近代工业。3、公车上书和强学会(1)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各界反应强烈。康、粱等进行“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2)为了争取更多支持,维新派还在京、沪、湘、津等地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宣传变法主张。(3)1895年8月,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在北京成立。康有为是发起人之一。受到翁同稣、张之洞等中央和地方官员以及一些西方传教士、外交官的关注。不久康有为又成立上海强学会,东南地区的维新运动迅速开展起来。(4)1896年初,由于守旧官僚的攻击:北京强学会和《中外纪闻》被查封;不久,上海强学会也随之解散。4、梁启超与《时务报》(1)强学会解散后不久,梁启超等人以《时务报》为中心,在上海掀起声势更浩大的变法宣传运动。《时务报》于1896年8月创刊,梁启超担任主笔。他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等文章,明确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以变法图强的主张。(2)在湖南,1897年初,谭嗣同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他参与湖南巡抚陈宝箴创办的时务学堂,为变法维新培养人才。谭嗣同还和唐才常等人在长沙创立学会、创办《湘报》,进一步宣传维新变法。由于得到地方官员的大力支持,湖南的维新运动蓬勃开展,成为当时全国最有朝气的省份之一。(3)在天津,1895年,严复发表《原强》等政论文章,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和政治观点,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1897年,他创办《国闻报》,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他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自己的维新变法主张,认为只要实行变法,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否则将会走向灭亡。(4)维新派倡导立学会、办报纸、兴学堂的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维新派逐步拥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5、百日维新的实施①百日维新的背景(1)1897年,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中国人民展开了反侵略、反瓜分的斗争。(2)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阶段,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和进呈的《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等书籍,得到光绪皇帝的赞赏和支持;1898年康有为发起成立保国会,使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变法形势进一步高涨。②百日维新的内容及其特点(1)内容:类别颁布新法(布新)改革旧制(除旧)影响或作用政治方面①告诫廷臣舍旧图新,力行新政。②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③谕令各省督抚举荐通达时务的新政人才①精简机构,裁减冗员。②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准其自谋生计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打击了守旧势力经济方面①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②提倡私人开办工厂,采用机器生产,奖励创新发明。③设立铁路、矿务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业。④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文化教育方面①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堂。②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③筹设铁路、矿务和医科等专门学堂。④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⑤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书刊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军事方面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添造兵船,增强海军实力裁撤旧式军队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打击了守旧势力(2)特点:①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②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③从推行者来看,是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④从推行过程来看,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⑤从性质上来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⑥从目的上来看,是变法图强,救亡图存。⑦从作用上来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6、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原因史实启示主观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政治上不成熟①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②脱离广大群众。③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④采用“和平”“合法”方式①依靠光绪帝。②竭力游说外国公使和传教士。③光绪帝接见伊藤博文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客观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①慈禧太后掌握实权,光绪帝无权。②从中央到地方高级官吏反对新政7、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①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与欺凌,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②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提倡兴办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等,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8、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历程探索阶级原因实践结果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受鸦片战争的强烈刺激,一批有识之士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的教训,寻找御敌的方法,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开眼看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走出国门看世界在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统治集团为挽救统治,进行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清政府陆续派官吏常驻外国,并派遣留学生。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仿西改制看世界资产阶级甲午战争失败后,马关之辱和瓜分狂潮,使中国人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和耻辱感。先进的中国人把认识世界与变法维新结合起来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三)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①原因:一是粉碎仞人帮”后,在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过程中,国家某些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得不到及时平反,许多老干部的工作问题也被拖延。二是为了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②意义:这次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①背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其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②内容:政治上,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经济上,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的划时代的决定;思想上,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③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立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经济领域的改革(1)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和实质:原因:中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在“一五”计划期间逐步形成的,随着生产发展,弊端越来越明显,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实质:改革的实质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①特点:中国的改革从农村率先突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实行“政经分开”。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通过对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使农户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基本形成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轨经营体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1984年,改革进入产业结构调整阶段,表现为:一是乡镇企业大量涌现,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二是合同定购制与市场收购制代替了原来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取消生猪、蛋品派购,实行市场价格,改变了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④税费改革:a.原因: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匕目的:通过对农业和农村领域的税费制度的改革,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c.内容:可概括为“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和一项改革”:即取消屠宰税,取消乡镇统筹款,取消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用三年时间逐步减少直至全部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政策,调整农业特产税征收办法,规定新农业税税率上限为7%;改革村提留征收和使用办法,以农业税额的20%为上限征收农业附加税,替代原来的村提留。⑤税费改革新阶段:2005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明确规定:“在全国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开始并逐步全面展开的。②它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后来以“放权让利”为主线大力改革国有企业,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4)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它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主张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标志着以城市经济体制为重点的改革全面展开。(5)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①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②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深化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6)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全国财政收入达到较高水平。(7)对外开放的格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也迈开了步伐。开放区逐渐向内地和边境城市发展,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改革(1)反腐倡廉:①原因: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过程中,不正之风滋生蔓延,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着极大的腐蚀作用。反腐败成为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反腐倡廉是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党和国家机关的少数干部受到腐蚀。②方针: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惩治腐败要“从政治上着眼,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彻底查处、严惩不贷”。③方向:2000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进一步为加强党风建设指明了方向。(2)政治体制改革:①开展: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整顿党风之时,政治体制改革也逐步开展起来。1987年,政治体制改革作为独立而紧迫的任务提上了议事日程。②含义:政治体制改革要在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的同时,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各种形式。③过程:第一阶段:政治体制改革初期,主要从制度上解决“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创伤,如废除人民公社制,建立乡镇体制,建立过渡性质的中央顾问委员会,重新设立了中央书记处和总书记职务,实行党政分开等。第二阶段:1987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村委会组织法》,正式确立了村民自治的原则及其框架,以直接选举村委会为标志的村民自治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村民自治这种新的组织管理形式的产生,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结果.标志着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第三阶段: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政治体制改革战略上对原有体制优势部分进行强化与完善,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依法治国等。④结果: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改革,我国政治体制开始从传统的集权模式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民主模式过渡。⑤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决策机制、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干部人事体制、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改革,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⑥目标: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4、团结一心奔小康(1)“小康”的提出及意义:①提出:20世纪70年代末,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之际,邓小平用“小康”一词来表述“中国式的现代化”,即“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②意义: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较长时期内明确具体的定量化发展战略目标。(2)“小康”的定量表述:党的“十二大”对“小康”做了定量表述:“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了这个目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3)“三步走”战略:①内容: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再经过50年,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②与叼、康”的关系:“小康水平”是其中的第二步目标。③意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任务的具体实施方案,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5、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①主要内容:国家明确提出“两个确保”(即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国家还进一步完善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②作用:新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了职工离退休、失业、就医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四)规律总结1、改革的基本要素:(1)根本原因:旧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2)根本目的:维护统治,解放发展生产力。(3)领导力量和方式:国家、政府的行为,统治者主动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4)过程:具有曲折性、艰难性。2、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2)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策略方针是否得当。3、改革的启示:(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可使国家变得更加和谐有力。(2)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精髓,善于吸收和消化他国的科技成果,才能促进国家的进步和繁荣,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4)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5)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6)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和谐发展等。三、典例剖析例1、成为中国近代维新变法运动导火线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由此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答案:C例2、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①到北京拜访中国外务部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A.①②③ B.②③C.②③④ D.③④解析:①④属于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的内容;②始于1895年的《马关条约》;③始于1844年的《望厦条约》。答案:B例3、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的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怀着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认为只有进行社会改革,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他们为救亡图存进行的探索是()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由题干中的关键词“康有为”“梁启超”“救亡图存”可知,康、梁二人领导的救亡图存的运动是维新变法运动。答案:B例4、“说凤阳,道凤阳,十年倒有九年荒”“改革鼓点先敲响,盖了楼房喜洋洋”。这两段花鼓词反映了安徽风阳农民生活的变迁。发生这一变迁的原因是()A.掀起“大跃进”运动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凤阳最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答案:C例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戊戌变法》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稣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摘编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材料三: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梦蕉亭杂记》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解析:(1)问主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来归纳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实则考查其必要性和可能性。(2)问应根据材料二分析归纳。答案:(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2)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过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改革——资产阶级改革主讲:黄冈中学教师周华一、复习策略(一)考纲解读1、理解和掌握本专题的一些重要概念,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等。2、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3、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化。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二)策略设计本专题复习,一是要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比较相关的重大事件、历史现象等。如明维新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比较;理解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手段。二是要运用列表法记忆有关改革的内容,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措施或作用。三是要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联系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形势,分析工业文明潮流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的关系,并加深认识改革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认识改革对这些国家近代化的影响。四是要注意运用地图、图片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如结合相关历史地图,结合克里米亚战争形势图、日俄战争形势图分析战争对俄国改革或革命的影响;再如利用日本工业革命后的大阪纺织工厂图、困苦的农民、儿童在做模仿甲午中日战争的游戏等图分析明治维新改革措施的进步作用及局限性等。五是要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各个国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如明治维新的历史作用及局限性、进步性和局限性等。六是要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近代改革的背景或原因,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可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如国内方面就可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二、复习要点阐述(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1)基本国情:19世纪上半叶,沙皇俄国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落后的君主专制国家。(2)国内:经济上,资本主义因素在国内逐步发展起来,并且开始了工业革命,大工厂逐渐代替手工工场,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操作,另一方面,19世纪中期的农奴制已经颓败不堪,农奴制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导致俄国大大落后于西欧诸国。政治上,19世纪,俄国社会出现了要求变革的呼声。1825年12月俄国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结果失败,俄国农奴制出现危机;思想文化上,19世纪中期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进步文学家、思想家撰写的大量文学作品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进行了揭露和抨击,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3)国际: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彻底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和经济军事的落后,加剧了农奴制的危机。正因为如此,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刚刚上台的亚历山大二世主动推行农奴制改革。2、克里米亚战争(1)原因:①为了扩大在地中海和西亚等地的势力,攫取更多的土地;同时,也为了转移国内矛盾,1853年,俄国派军队侵入奥斯曼帝国。②俄国的军事行动侵犯了英国和法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不久,英、法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同盟条约,派兵进入克里米亚半岛参战。③英、法并不想彻底打垮俄国,战争仅局限于克里米亚半岛,因此这场战争称为“克里米亚战争”。(2)概况:英法联军很快进抵俄海军重要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双方展开激战。联军从海上和陆地炮击要塞,俄军死守要塞。1855年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沦陷。(3)结果:俄国战败。1856年,双方签订和约。俄国撤回在黑海的舰队,拆毁在黑海沿岸的防御工事,交出多瑙河沿岸的战略要地。(4)俄国战败的原因:俄军武器装备匮乏且陈旧,交通运输原始落后,指挥系统腐败无能,后勤供应不足,再加上出身农奴的士兵长期营养不良,疾病、饥饿和恶劣的环境,使俄军非战斗性减员严重。(5)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的影响:①克里米亚战争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也进一步激化。战争不但使俄军伤亡惨重,还耗费了大量物力和财力。为了筹集军费,政府加重对农民的盘剥,阶级矛盾尖锐,农民纷纷暴动,震撼了封建统治。②战争沉重打击了俄国人的士气。亚历山大二世继位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不得不走上一条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3、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1)主要内容:①法令规定废除农奴制度、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并享有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任意买卖、赠送、抵押农民。农民可以合法拥有财产、提起诉讼、自由结婚、经商和做工。②在土地仍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③法令规定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付清赎金后,农民必须得到村社同意才能脱离村社,如果一个农民希望到外地找活干,也必须得到村社的书面许可证。(2)进步性和局限性:①进步性:a.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使农奴的人身获得了解放,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农奴制的改革还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改革过程中收取的巨额份地赎金,也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总之改革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一个重要的转折点。b.通过改革,农民得到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②局限性:a.改革后的农民虽然不再受个别地主支配,但仍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b.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改革后的农民不仅获得的土地比原来耕种的少,还要交纳巨额的赎金,以至于为维持生计还要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4、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1)对经济近代化的推动。1861年农奴制改革扫除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障碍,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改革后,俄国工业发展迅速,到19世纪末基本实现了工业化。(2)对政治近代化的推动。为适应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亚历山大二世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但有严格的限制。此外,还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司法改革,废除了原来按等级进行审判的制度,实行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从而建立起近代司法体系。(3)此外在军事、教育方面也实施了一些改革措施,使俄国向近代化过渡。军事上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起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教育上,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4)改革后思想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总之,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思想文化方面向近代化过渡,但是由于这种改革自上而下变革的不彻底性,使得俄国无法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全面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改革用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式,造成了人民购买力降低,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广大农民对改革的不满。此外改革未从根本上触动沙皇专制制度,尤其是农奴制残余过于浓厚,在这种情况下,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和传统农业的发展与政治的矛盾不断深化,使改革后俄国的近代化进程面临深刻的危机。(二)日本明治维新1、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1)基本特点:明治维新前,日本是—个落后的封建国家。(2)幕府的统治:①统治体制及政策:a.明治维新前,日本实行幕府统治,天皇没有实权,成为傀儡,并建立起幕藩政治体制。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是最大的封建主,地方分成多个藩国,首领是大名,直接听命于将军,大名和将军都拥有武士,他们是幕府的统治基础,必须效忠于将军和大名。b.实行封建等级制度,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c.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②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经济上,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并发展,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阶级关系上,出现了富有的大商人,农民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不满幕府的严格限制和掠夺,统治阶级内部,一些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产生反抗思想。政治上,社会矛盾激化,爆发了1837年的大盐平八郎领导的武装起义,打击了幕府统治,它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另外,19世纪中期,日本民族危机加剧,1853年美国打开日本的大门,1854年美日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此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先后迫使日本签订了类似的不平等条约,日本主权遭到践踏,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日本的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3)面对外国势力的入侵,民族危机的加剧,一批中下级武士相继进行了“尊王攘夷”运动和武装倒幕运动。2、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幕府被推翻后,明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现了由学习资本主义向发展资本主义的转变。初期的措施以“破旧”为特点,通过“废藩置县”,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新的身份制,实现形式上的“四民平等”;进行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制度,允许土地买卖,建立起土地私有制。后期改革以“立新”为特点,主要有“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和技术,实行全盘欧化;制定宪法(1889年),召开国会(1890年),初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体制,这些政策虽然是新政权为维护统治而定的,但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这些政策使日本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3、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明治维新在日本的近代化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地位。经过明治维新,日本从幕藩领主统治的封建国家变为带有封建性的资本主义国家,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避免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实现了民族独立,把封建割据、贫穷落后的日本变成统一的先进的资本主义强国,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走完了近代化的历程,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完成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但是明治维新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而是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领导的改革。它没有彻底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等级制,只是用新地主土地所有制代替了封建领主所有制,用中央集权的天皇专制代替了分散割据的幕藩体制,用新的等级(皇、华、士、平民)代替了旧的封建等级(士、农、工、商、贱民)。它没有给劳动人民和中小资产阶级以平等、民主、自由、博爱,没有为自由资本主义提供充分发展的天地,只给有特权的大资本家自由、民主、平等。明治政府发展带有封建性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特权财阀资本主义,把日本最终变成了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在维新过程中,日本侵略了中国宝岛台湾和朝鲜;明治维新刚刚结束,又发动了臭名昭著的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4、踏上对外扩张之路(1)日本侵略朝鲜事宜被搁置:幕府被推翻后不久,西乡隆盛等人就叫嚣着要侵略朝鲜,只是由于当时日本国力尚弱,发展国内资本主义经济是当务之急,侵略朝鲜才暂时被搁置。(2)明治政府初期的对外侵略:①对中国的侵略:1872年,日本迫使琉球国王宣布自己是日本的藩属。在古代,琉球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接受中国中央政府的册封。1874年,日本派军队侵入台湾。台湾人民英勇抵抗,日军伤亡很大。日本转而派人到中国进行外交讹诈,要求赔偿。腐朽的清政府对日本妥协让步,赔偿日本50万两白银。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了琉球,把它变成日本的冲绳县。②对朝鲜的侵略:日本派军舰侵入朝鲜港口。1876年,在日本炮舰的威胁下,朝鲜同日本签订了《江华条约》,规定朝鲜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否定了中国和朝鲜的宗属关系,朝鲜向日本开放釜山等通商口岸,日本还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等不平等权利。后来,日本又陆续得到了在朝鲜的驻兵权,使朝鲜由中国的藩属国变成中日两国的共同保护国。(3)日本扩大侵略的原因和表现:①原因: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的国力迅速提升;同时,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和资源不足的情况日益突出,对外扩张的欲望更加强烈。为此,明治政府积极扩充军事力量,为进一步的侵略作出准备。②表现:1894年,日本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打败了中国清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从中国割得台湾和澎湖列岛,获得了两亿多两白银的赔款。从此,日本开始侵入中国,并使朝鲜实际上沦为其殖民地;甲午战争后,日本积极参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日军占了八国联军总人数的大部分。5、明治维新成功的内外因分析(1)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内因的分析第一,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日本是封建的幕藩制国家,一方面存在着作为中央政权机构的幕府,因而具有集权政治体制的某些特征;另一方面,它的全部领土又被分割为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简历中自我评价15篇
- 法宣工作总结3篇
- 2025年CRO服务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健康服务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ITO靶材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专项计划自荐信汇编七篇
- 安全演讲稿范文七篇
- 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经典13篇
- 二年级老师教学计划五篇参考
- 初中生自我介绍范文集合六篇
- 海蒂(世界文学名著经典)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
- 变电站检修规程完整
- 海南文昌2x46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
- 形式逻辑学全套课件
- 姜安《政治学概论》(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国开电大公共行政学形考任务二答案
- YY/T 0698.1-201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1部分:吸塑包装共挤塑料膜要求和试验方法
- GB/T 25249-2010氨基醇酸树脂涂料
- 元旦知识竞赛(试题24道含答案)
- 数码电子阴道镜EK-6000B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