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辩证法面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黄爱华编制各篇随堂考试时间与成绩比例自然篇:约一节课;理论问题+分析题25%
科学篇:约一节课;理论问题+分析题25%技术篇或科学技术社会篇:约一节课;理论问题+分析题25%平时成绩:课堂讨论、考勤25%(分析题是指案例分析或言论观点分析)课程论文要求
1.内容:在规定范围内自行选题(可结合本专业)。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有观点、有论证、有分析,特别强调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点。2.格式:必须按规范格式写作: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学号、电子邮件信箱、摘要(300字内)、关键词(3-7)、创新点、正文、引文注释、参考文献(作者或译者、篇名、出版社、出版年代、页码)等各项内容。
3.字数:4000-5000字。
4.课程论文一般为学术性论文,不应写成感想、随笔、杂文之类的文章;论文中如发现有抄袭报纸、期刊、书籍、网上资料者,则课程成绩为不及格。相关纪律
上课期间如有请假,需提供学院书面证明或校医院出具的病假条,否则按旷课处理。若有缺考,在保证基本出勤率和正常请假的条件下,教师可安排补考,补考必须严格,并以一次为限。若有两次缺考,要考虑重修。
序:自然辩证法与STS§1,自然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就其广义来说,不仅研究自然界本身发展的辩证法,而且研究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发展的辩证法——自然科学发展的辩证法。因而辩证法有两个密切相关的序列——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其写作的延续时间:1873-1886;共有181篇文章构成,第一次全文发表是在1925年(莫斯科)
爱因斯坦的评价爱因斯坦阅读了《自然辩证法》手稿后做出这样评价:“爱德华•伯恩斯坦先生把恩格斯的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内容的手稿交给我,托付我发表意见,看这部手稿是否应该付印。我的意见如下:要是这部手稿出自一位并非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那么我就不会建议把它付印,因为不论从当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还是从物理学史方面来说,这部手稿的内容完全就是胡说八道、疯人之作。可是,我可以这样设想:如果考虑到这部著作对于阐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义是一个有趣的文献,那是可以出版的。”
消除某些误解: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已经过时,因而上自然辩证法课无甚意义;②研究生为什么要上这样的政治课。典型言论:一学者说:“有理工科研究生与我交流,他们对研究生还要上政治课不理解。他们的政治理论课同大学生不同,教的是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政治课老师告诉他们说,开这门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它可以指导自然科学的研究。对此,我的回答是:纯属扯谈!”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有很大的区别。现在的自然辩证法概念,其实是自然哲学、科技哲学和STS(这几个领域大都是欧美国家领先)的综合。自然辩证法这门课并不是什么政治课。此课的作用在于,启迪思维,开拓思维方式和视野,提高理论素质。
§2,我国自然辩证法经历的四种范式四个阶段自然观时期。从50年代到80年代。较多地强调自然的物质性,两条路线。文革结束后,开始淡化,确立了“三大块”,即“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随后大规模进入课堂。科学论时期。80年代后,国外科学哲学著作急剧引入,自然辩证法转入以科学认识论为轴心的科学论时期。后随技术哲学的引入,学科走向全面繁荣。确立了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框架:科学技术哲学。这意味着学科化、与国际接轨。STS时期。(Science,TechnologyandSosiety)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STS研究风行国内,学术重点伸向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突出三者互动。STS的核心内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拓展时期。当前国际上对科学技术的元层次研究十分活跃,称为ScienceandTechnologyStudies(“科学技术研究”、“科学技术元勘”、“科学技术学”、“科学技术论”等)“科学技术学”可以涵盖科技哲学、科技社会学、科学管理学、科技法等众多部门。§3,关于STS①STS产生的学术背景:
a.交叉学科:“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马克思)
b.科学技术研究的
“外在主义导向”:关于“内史论”与“外史论”
②STS产生的社会背景:环境运动、和平反战运动、消费者运动
《寂静的春天》(卡逊,1962)STS目前处于交叉学科(interdisplainary)阶段,在这个阶段,不同学科的人围绕共同的课题或目标进行研究,相互交流、相互适应,概念、研究程序、认识方法、术语、数据的相互整合。
现代科学的大规模性,面貌一新且强而有力,使人们以“大科学”一词来美誉之。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②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互动的若干表现A.科学技术的社会化
从小科技到大科技科学技术产业化
科技、教育、经济一体化B.社会的科学技术化科学技术成了第一生产力社会生活的科技化未来社会的科学技术化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定位与定性的主要观点有:a.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b.它是一个学科群,是包括许多学科的大口袋;c.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d.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e.它是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桥梁或结合点;f.它是具有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等等。我们倾向于上述第二、六种。无论是Science,TechnologyandSosiety,还是ScienceandTechnologyStudies,都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而是一个对科学技术进行多维视角审视、多种途经探索的具有哲学性质的学科群。自然篇第一讲“月亮问题”第二讲虚拟实在第三讲混沌与偶然性第四讲人与自然第一讲“月亮问题”
关于“客观实在性”的思考玻尔PK爱因斯坦1,物理学的“实在观变革”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区别?
洛克的“两种性质”说:
第一性质:形相、广延、动静等,有原型,肖像----客观性
第二性质:色、声、味等----自然界中不存在测不准原理;工具仪器的介入;世界的本原:物质;能量;抑或关系?微观客体的客观实在性问题
2,月亮问题:爱因斯坦在一次散步时问他的学生派斯教授:“你是否相信,月亮只有在看着它的时候才真正存在?”
“Ithinkthataparticlemusthaveaseperaterealityindependentofthemeasurement.Thatisanelectronhasspin,locationandsoforthevenwhenitisnotbeingmeasured.IliketothinkthatthemoonisthereevenifIamnotlookingatit.”
这里爱因斯坦谈的是量子理论,特别是在物理观察意义上微观粒子的客观存在性问题。而玻尔认为,没有观测的时候,不存在一个客观独立的世界。所谓“客观实在”只有和观测手段连起来讲才有意义。因此“月亮的存在与我们的观察相关”。学界曾围绕“月亮问题”展开激烈讨论。爱因斯坦也会错吗?
爱因斯坦:“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上帝是否掷骰子?哥本哈根诠释:玻尔试图证明,在量子物理中我们必须抛弃因果论和决定论,代之以互补性。海森堡的测不准关系和玻尔的互补原理构成了量子力学的所谓哥本哈根诠释。“波包扁缩”
或薛定谔的猫:原子—(衰变—放出中子)—毒气瓶--猫
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争论,是20世界物理学界历时最久,最具哲学意义的争论。持续近40年之久。
3,主观与客观关系的再思考
——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矛盾传统唯物主义一个基本点是,对象在时间上先于认识而独立存在。在未有人前,物质自然界早已存在,这是其认识论的一个本体论前提,即宇宙发生论前提。月亮生成在前,对月亮的认识在后。不说明在前,就不能充分回答在后。人来自自然界且属于自然界,自然界始终对人保持优先地位。这是一个自然科学验证了的事实。因此恩格斯有一个著名论断,即“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漫长而艰难的发展所证明的”列宁曾对主观唯心主义提出过两个致命问题:其中之一是:“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是否存在?”
有生命的人存在——生命探测仪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大陆早已存在
在葛兰西看来,关于恩格斯那个著名论断,应当加以正确分析:这个论断的真实性恰恰在于,为了求证“客观实在性”,必须求助于“哲学-科学”(无论是理论认识还是科学实验),即是说,求助于人和人的认识与实践。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说,“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又说,“说一个东西是感性即现实的,这是说,它是感觉的对象,是感性的对象。”“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人择原理和“属人的”人择原理可以释义作:“我们看到的宇宙之所以这个样子,乃是因为我们的存在。”这条原理很复杂,但简而言之,即谓正是人类的存在,才能解释我们这个宇宙的种种特性,包括各个基本自然常数。
第二讲“虚的实”
关于VirtualReality
(虚拟实在)背景概念:传统哲学的实在(Reality)概念
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构成万物的始基、本原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什么是VirtualRealityVirtualReality及其译法
1989年,jasonLanier提出VirtualReality(虚拟实在)技术,其主导思想是:用户“投入”到计算机产生的三维交互环境中去。也就是说,VR就是让用户在合成的环境中获得“进入角色”的体验。VR是人们通过计算机对复杂系统界及其数据进行可视操作以及交互的一种崭新方式。
“虚拟现实”、“灵境”、“临境”、“实境技术”、“人工现实”、“模拟实现”、“虚拟实境”、“虚拟真实”、“虚拟实在”、“虚的实”
从哲学层面上看,VR是计算机创造和生成的一种新的实在。这种实在与传统的实在概念的不同之处在于,尽管是虚拟的,却会产生实实在在的“功能”、“效果”、“影响”。“VirtualReality”和“Internet”
诸多虚拟事物:虚拟监狱;网络游戏;虚拟财产;虚拟人虚拟社会的特点、特性:1,交往的开放性。2,表达的自由性。3,参与的互动性。4,财富效应。负面和问题1,人的异化。2,思维能力的退化。3,网络伦理:网络道德容易失控。
①过度自由;②
匿名性:“隐身人”;。
③人肉搜索④
“黑客伦理”
4,网财问题
“所有的云都是钟”
“所有的钟都是云”
——波普尔
第三讲云和钟
混沌与偶然性决定论与强决定论
决定论观点:
“每一事件都有它的自然原因”;承认客观普遍的因果律。决定论的各种样式:
环境决定论;基因决定论;经济决定论;科技决定论;历史决定论;等等
强硬决定论(harddeterminism,又称极端或机械决定论)
:
“每一事件都有它的充足原因”;否认偶然性和自由温和决定论(softdeterminism)
:
决定论观点与自由相容;人是动因强决定论之拉普拉斯决定论:
如果知道了宇宙中每一客体的位置和运动,就能预见宇宙中每一客体在将来任何时候的位置和运动,当然也能追溯宇宙过去的每一状态。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获得了宇宙的正确图景,就能预见一切发生的事以及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
“拉普拉斯妖”:拉普拉斯在他的《分析概率论》中提出:“我们可以把宇宙现在的状态视为过去的结果和未来的因。如果一个智能(intelligence,即“拉普拉斯妖”。),知道某一刻所有自然构成的物件的位置,那么没有什么事物会是含糊的,而未来只会像过去般地出现在他面前。”强决定论之无知论:斯宾诺莎(荷兰):“任何一个被我们称为偶然的东西,其唯一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缺乏完备的知识。”
霍尔巴赫(法国):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所以一切都是必然的。一切都是必然的,所以不存在偶然性。偶然意味着无知。一切都是必然的,所以不存在着自由。混沌与混沌学三种混沌:原初式、终极态、演化式混沌三种现象:决定性现象(必然性现象)、随机现象、混沌现象
E·洛伦兹于1963年在《大气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确定性的非周期流”,这标志着混沌学的诞生。混沌学跻身于20世纪物理科学令人震惊的三大成就,即相对论、量子论和混沌论。洛伦兹也被称为“混沌学之父”。混沌学与60年代兴起的孤立子、分形理论构成非线性科学的三大理论前沿。混沌的几个特性与观念
初值敏感性(蝴蝶效应);内在随机性极为有限的可预测性。奇怪吸引子。
重估偶然性的作用
庞加莱:偶然性的三个特点:原因的微小差别与结果的巨大差异;原因的复杂性引起结果的巨大差异;未考虑到的原因相互作用而产生巨大结果。(庞加莱:《机遇》)莫诺:“人仅仅是蒙特卡罗赌场上抽签得奖的号码。”测不准原理说明什么?“历史逻辑机”的悖论应用
预警机制“鲶鱼效应”
第四讲善待自然生态伦理学: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①中国古代生态观:
中国哲学若干核心概念:“气”、“阴阳”、“五行”。气是充斥宇宙的基本实体。它的动因在于阴阳,而五行则是阴阳之气的基本形态。五行相克相生:
木→火→土→金→水(相生序)
木→土→水→火→金(相克序)
天比道大
阴阳互补;阴阳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风水说:大地母亲说;“乾坤”;女阴崇拜②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人类中心主义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的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康德:“人是目的”;“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培根:“知识就是力量”。人类中心主义一切以人为尺度。只承认人的价值和利益,不承认自然界的价值和利益,充分肯定人的价值高于自然的价值,人是一切价值的来源,非人类的世界只有外在的工具性价值.非人类中心主义
把道德关怀的界限固定在人类的范围内是不合理的,必须突破对人的固恋,把道德义务扩展到人之外的其他存在物身上去。人以外的存在物,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和“权利”。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可分为三个主要流派:以辛格、雷根为代表的动物解放权利论;以施怀泽、泰勒为代表的生物中心论;以利昂波德、罗尔斯顿、乔治•塞逊斯等为代表的生态中心论.
物活论权利概念的泛化?③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悲观主义代表:罗马俱乐部1968年4月,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的林赛科学院,30多位来在各个国家的科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计划工作者举行了一次为期两天的座谈会,讨论了如何有效地控制人类社会在其环境的关联域中的复杂动态体系等问题。《增长的极限》(1972)第一,世界目前的增长趋势将导毁灭性的结果。“人口问题”、“粮食问题”、“工业化问题”、“不可再生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是制约人类增长的五个极限。如果按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将在今后100年中有朝一日发生。最可能的结果将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双方有相当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第二,科学技术的进步无法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困境。☆乐观主义(美)赫尔曼·卡恩,
《今后二百年——美国和世界的一幅远景》在过去到未来的前后各200年中,人类将从困境中摆脱出来,自然因素并不构成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使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充满活力;自然资源供应无限,人类的资源短缺、土地、粮食、污染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来解决;当穷国富起来时,人口增长就会自动停止。☆两种观点的比较悲观论者——看到了在现有社会条件下,从时间趋势外推计算,必然导致突破自然容量的限制;但是他们不懂得,造成这种后果的是现有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乐观论者——以自然资源潜力无限和科学技术能力无限为立论根据;但是他们忘记了,自然资源在理论上的潜在存在和现有的历史条件下对资源的开发,实际上是不同的两码事。☆“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④人与自然关系的蓝图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本质:现代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超过了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人与自然关系的蓝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
“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1993年:“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代际公平”、“代内公平”、“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一词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MaterialsCycle)经济的简称。是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模式以恢复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为目的,要求按照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技术规律和环境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弃物处理过程。将“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开放式经济系统转化为“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闭环式经济系统。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减量化(Reduction)、产品的反复利用(Reuse)和再循环使用(Recycle),即三R原则。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⑤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背后
——人与人的关系、利益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性:与自然发生关系的人是社会的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密切相关;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首先必须实现社会内部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环保问题直涉经济政治。生态学成为一种政治学.“政治生态学”理论(高斯《生态学即政治》)在不同的社会形态、社会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形态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不同形式和结果.(如,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宗旨的生产方式,必然破坏生态环境。)应当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代际关系。.罗马俱乐部对人类困境的分析所采取的是一种超超社会制度的“全人类”观点,即它所分析的是一种超越社会制度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将人类的困境及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归咎于人性的因素,而不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它要人们抛开社会政治因素方面的考虑来共同克服人类困境。这里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最后的机会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一个国际公约,于1992年9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制定,旨在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尽量延缓全球变暖效应。确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1997年12月,有了补充条款,即《京都议定书》——更加清楚地指出要“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条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至2012年失效。
穷国富国上演激烈攻防战
(2009-12-2111:18:17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第一阶段:发展中国家集团以攻为守抢占先机.有发达国家集团密谋的《丹麦文本》提前曝光,大大激怒发展中国家集团。在强烈的攻势下,发展中国家集团迅速抱团,并进行了有效反击,坚守《京都议定书》。第二阶段:发达国家集团分化发展中国家阵营试图各个击破发达国家集团攻心为上,分化敌营;发展中国家集团众炮齐发,徒增内耗。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集团采取分化发展中国家,找准一个国家集中攻击的方法,如全力把巴西从“基础四国”中分离,集中攻击中国等。这使得发展中国家内部一致性暂时丧失,内耗加重。第三阶段:重现僵持中国力抗英美联合施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互不相让,特别是发达国家在长期资金援助和自己的减排目标上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这种对峙降低各方对最终协议的期望。中国受到发达国家减排衡量、核查标准等多方面的公开非难,对此中国进行了严正的回击。第四阶段:中美印南巴五国协议获部分支持.无结果的会议成为下轮谈判的“开始”.多哈气候大会
“70亿人,1个挑战”
在多哈(卡塔尔)会议的谈判桌前,此前在哥本哈根、坎昆和德班上演的情形不断重复:一边是学者、国际组织官员力证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一边是各国外交官们为了本国利益不断在讨价还价。目前除形成几个类似谈判纪要的文本外,多哈大会并无实质性进展。《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减排力度和执行长度、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转让、“德班平台”规划等重要议题的谈判进展缓慢,一些发达国家甚至企图抛弃早已达成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一涉及到钱,问题就复杂。”
论文参考题论人与自然的关系评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月亮问题观察的哲学认识论问题(如“观察渗透理论与科学知识的客观性问题”、关于机遇问题等)论“虚拟实在”克隆人的是是非非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论科学划界标准关于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探讨论范式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论文参考题科学研究有无禁区科学共同体(地位、作用等问题)关于科学规范拉普拉斯决定论知识经济循环经济沌学与偶然性技术是否负荷价值科学技术是否是中性的“李约瑟难题”之探讨关于创新(含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科学与人文(或“两种文化”、“斯诺命题”)评“科技商品化”(或“资本影响学术”)科学、技术篇第五讲中医是科学吗?第六讲科学革命第七讲“看”是一件充满理论的事第八讲寺院中的钟表发明第五讲中医是科学吗?
科学划界探讨一、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a,逻辑经验主义的意义标准
孔德、休谟、罗素、石里克等科学命题是有意义的命题
“有意义”:逻辑分析与经验证实
关于“拒斥形而上学”(形而上学诸涵义:原意;关于最终本质、实在的学说;思辨、抽象、超验的哲学;反辩证法的同义语)
存在的问题:个别经验无法在逻辑上证实普遍的、以全称方式表达的原理,即著名的“归纳问题”
b,实用主义的效用标准
杜威、詹姆士等
概念与理论是工具;重要的是效用困境:难以将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区别开来c,证伪主义的可证伪性标准波普尔:证实与证伪(证伪比证实更具优越性);观察和实验的结果与理论一致,理论并不能得到证实;观察和实验的结果与理论不一致,则理论被证伪。可证伪性。存在的问题:
占星术问题中的科学划界之争d,科学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等范式;不同范式以不同方式解释;范式选择中包含了世界观和信仰、感情、习惯等非理性因素。不可通约性:不同范式之间不存在共同的评价标准。
e,多元划界标准邦格f,外在标准
科学与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和干扰划界问题。无政府主义和后现代哲学的消解标准:
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不仅是人为的,而且对知识的进展是有害的。二、科学与伪科学界定伪科学的若干层面:研究对象概念系统经验证据争取承认的方式三、中医存废问题历史上有多次中医存废之争
2005年2月,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功耀在网站上发表《告别中医中药》列举中医的三大罪状:一,装腔作势,欺骗患者;二,推行异物、污物、毒物入“药”,坑害患者;三,以严格的“奇方”追求“奇效”为难患者,并为医生的无效施治开脱责任。
在张功耀(中南大学)看来,中医算不上科学,至少具有非科学特征,因为中医不能够建立起明确的因果关系,也不能够还原成经验事实。“比如药性的‘五味’和‘四气’在经验世界里就找不到任何解析。”张功耀进一步认为,中医不但算不上科学,甚至科学化的可能性都没有。他说,所有已经尝试过的“中医科学化”方法,没有一项是成功的,而且中医越是在科学化道路上迈进,其缺点就暴露得越多越充分。
张功耀提出如下建议:一,修改《宪法》,删除《宪法》第21条有关中医的内容;二,采取适当措施让中医在5年内全面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使西医成为国家唯一的主流医学,中医以民间医术身份在“无伤害”原则指导下,作为国家医疗体制外的一种补充存在,以便于集中使用我国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和科学研究资源;三,立即停止缺乏科学原理、违背科学精神、没有安全保障的中医中药研究,把这些钱节约下来,救助我国城市贫困人口和农民看病困难;四,在促使中医中药逐步退出国家主流医疗体制的过程中,善待已经取得相关执业和职称资格的中医师,引导他们主动转向主流医学。方舟子的“废医验药”:中医是一个包含了哲学、玄学、迷信、民间医术和巫术的大杂烩。如果有人非要说这种东西是科学,那就是伪科学。中医没有什么科学价值,但是有文化价值。它的民间医术部分含有一些古人的医疗经验,也有一定的价值。我个人认为,对中医“废医验药”目前在实际上做不到,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还相信中医,中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涉及到巨大的经济利益,政府不可能对其有太大的动作。“烟草院士”之争“杀人院士”、“高效杀人”
要求取消“烟草院士”的院士资格。
关键点:“降焦减害”
是不是伪科学
行业问题
科学与道德、政治标准
第六讲科学革命
科学发展模式①科学发展
科学目标:真理还是工具波普尔;库恩;劳丹;费耶阿本德若干真理论:
符合论:当且仅当陈述或信念与事实相符一致论:当且仅当与其他陈述或信念相一致实用主义:当且仅当起作用或有效
科学进步:波普尔;库恩;劳丹;费耶阿本德③科学发展的模式ⅰ.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归并论;“中国套箱”;“水桶理论”ⅱ.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
P1TTEEP2ⅲ.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
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常规科学
……ⅳ.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
“科学研究纲领”:“硬核”、“保护带”、“启示法”(助发现法)
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新的进化的研究纲领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
第七讲“看”是一件充满理论的事
科学方法论中的若干概念与问题1,科学问题
科学研究从何开始?观察抑或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经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行。”(爱因斯坦)
“只要科学家在研究一个他知道应该没有的答案的问题,他的整个态度就会不同,他在解决这个问题的道路上几乎已经前进了一半。只要我们没有提出同样的问题,那么就永远不会获得对问题的正确答案。”(维纳)什么是科学问题?
波兰尼: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智力上的愿望波普尔:背景知识中固有预期与所提出的观察或假说等新发现之间的冲突图尔敏:科学问题=解释的理想-目前的能力科学问题的来源2,科学事实本体论中的事实概念与认识论上的事实概念
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
价值陈述与事实陈述的不同事实可辨真假;价值则不一定
“从‘是’中推不出应当”事实标准的一元性与价值标准的多元性问题没有S的骨髓,M不能得救。所以,S应当献他的骨髓。没有S的骨髓,M不能得救。人人应当捐献移植自己的骨髓(只有微小的危险)以帮助别人。所以,M应当捐献他的骨髓。。
3,科学观察(若干哲学认识论问题):
①观察和实验中的机遇(参见第三讲)②测量问题:微观客体的客观实在性问题(参见第一讲)③观察与理论的关系:“观察渗透理论”
汉斯、波普尔、库恩等汉森:“‘看’是一件充满着理论的事。”4,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
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联系与区别5,科学假说——从发现到证明
科学发现和科学证明的关系:科学发现过程是否内在地包含了证明。
第八讲
寺院中的钟表发明
技术是否负载着价值§1,什么是技术?
技术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涉及到物质装置;涉及到技艺、技能;涉及到知识;涉及到目的;是可操作的体系。§2,技术是否价值中立?
技术中立论:技术只是一种工具的手段,在政治、伦理上和文化上是中性的,没有好坏、善恶、对错之分,本身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
梅塞纳:“技术产生什么影响,服务于什么目的,这些都不是技术本身固有的,而取决于用技术来做什么。”
技术价值论(社会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技术负载着价值
社会决定论:技术不只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而且也是伦理、政治与文化价值的体现。
技术决定论:技术根据它自身的逻辑发展的观点,也称自主技术论。
§3,技术负价或技术悲观主义
庄子:“有机械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埃吕克:现时没有一种东西能和技术抗衡,道德、公众、舆论、社会结构、国家都对技术无能为力。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技术执行着意识形态的功能,技术成了一种新的控制形式;单面人”、“单面社会”。科学技术社会篇第九讲科学家的私利性第十讲“文人相轻”
第十一讲“李约瑟难题”第十二讲炸药——用于爆竹的发明第九讲科学家的私利性
科学的社会规范
科学技术社会篇§1,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
科学建制(socialinstitution)始于17世纪;科学研究逐渐职业化和组织化
科学共同体与范式
默顿的科学规范:普遍主义:主要是指科学标准的普遍性。任何科研成果的评价都应当以科学本身的价值为标准,而与政治的、人种的、社会的、文化的、宗教信仰等其它无关。公有主义:
主要指科学知识的公有性。研究成果不属于科学家个人,而属于整个人类。无私利性:无私利性规范,主要强调为科学而科学,创造科学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谋私利。(disinterestedness)有条理的怀疑主义:主要是要求人们对于科学,无论新的还是旧的,都应当持理性的批判态度和怀疑态度。第十讲“文人相轻”
科学与人文
达尔文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到自己对诗歌、戏剧、绘画、音乐曾有过热烈的爱好和追求,可后来,“我竟不能容忍去阅读一行诗句:最近,我尝试去阅读莎士比亚,却发现它枯燥乏味,使我难以容忍,以致厌恶万分。我几乎也丧失了对绘画和音乐的兴味。”达尔文对此感到悲哀,他忧心忡忡地表示:“这些兴趣的丧失,也就是幸福的丧失,可能会对智力发生损害,而且很可能也会对品德有害,因为这种情形会削弱我们天性中的情感部分。”
“两种文化”或“斯诺现象”:(《两种文化和科学革命》,斯诺,1959)
由于科学家和人文学者在教育背景、学科训练、研究对象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他们关于文化的基本原理和价值判断经常处于相互对立的位置,而两个阵营中的人士又都彼此鄙视,甚至不屑于去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
“科玄之战”: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
丁文江;张君励;胡适;梁启超等“第二次科玄大战”:
杨振宁教授在北京“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点燃.关于“科学战争”
它的起因是出版于1994年的一本名为《高级迷信:学术左派及其对科学的责难》的书,作者是美国两位科学教授勒维特和格罗斯。他们以傲慢的口吻发问:不管是多么天才的社会理论,在过去的世纪里有过什么进展吗?它对重要的社会事件做出过真正让人信服的解释吗?做出过任何可靠的预测吗?人文:一是理想的“人”、“人格”、“人性”,一是为培养这种理想的人和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寻找统一的基础:A,思维的互补B,共同的“求真、向善、爱美”追求
C,相互促进。杨叔子:人文是为人之本。科学是立世之基。(《科学人文和而不同》)马克思预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十一讲“李约瑟难题”
中国何时成为科技强国“李约瑟难题”原名约瑟夫•尼达姆:《中国科学技术史》,7卷20册
中国的科学为什么持续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或中古的理论?如果事情确实是这样,那么在科学发明的许多重要方面,中国人又怎样成功地走在那些创造出‘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3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在理论和几何学方法体系方面所存在的弱点,为什么没有妨碍各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涌现?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文明却未能,其阻碍因素是什么?“超李约瑟问题”: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就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什么在160年的历史时空中,还没有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强国?。“未来李约瑟问题”:中国自70年代末走上改革开放道路,能否在21世纪中期成为科技一流的世界强国?这个问题是当代人面对的未来问题。科学发展中的不平衡:科学活动中心及其转移现象
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提出了关于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理论(《科学活动中的转移》)21世纪中国能否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国人的“诺贝尔情结”
第十二讲炸药——用于爆竹的发明
论创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创新“是指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重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使其技术体系发生变革”,以获得“企业家利润”或“潜在的超额利润”。创新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重要的因素,是所有变化和发展的原动力。
5个方面:创造新的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控制新的原材料,采用新的产业组织形式。
技术创新:创造性和市场成功,是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
知识创新:通过创造、演进、交流和应用,将新思想转化为可销售的产品和服务;以取得企业经营成功、国家振兴和社会全面繁荣
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的环境保障
知识经济
在经合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对知识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四大形态:
know-whatknow-whyknow-howknow-who知识与经济:知识的经济化和经济的知识化一、爱因斯坦在一次散步时问他的学生派斯教授:“你是否相信,月亮只有在看着它的时候才真正存在?”这里爱因斯坦谈的是量子理论,特别是在物理观察意义上微观粒子的客观存在性问题。玻尔试图证明,在量子物理中我们必须抛弃因果论和决定论,代之以随机性和互补性。他认为,没有观测的时候,不存在一个客观独立的世界。所谓“实在”只有和观测手段连起来讲才有意义。而对于爱因斯坦来说,物理世界遵循严格的因果律,而不依赖于什么“随机性”。至于抛弃客观实在,更是不可思议的事。学界曾围绕“月亮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问:①就月亮问题,你倾向于爱因斯坦还是玻尔?为什么?②由此谈谈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13%)二、“偶然意味着无知”是什么意思?你是否同意?假设存在着“拉普拉斯妖”或“历史逻辑机”,未来任何事件都可以计算和推导出来吗?
请阐述理由。12%一、爱因斯坦在一次散步时问他的学生派斯教授:“你是否相信,月亮只有在看着它的时候才真正存在?”这里爱因斯坦谈的是量子理论,特别是在物理观察意义上微观粒子的客观存在性问题。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课课程设计与制作英语
- 户外厨房项目课程设计
- 《国际国内双循环背景下促进居民消费的税收政策研究》
- 《区块链存储可扩展与去中心化的关系研究》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W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教学计划
- 内科护理业务查房的范文
- 跨境电商疫情期间物流安全制度
- 加盟商签约合同范文
- 特防特护期间公共安全保障方案
- 化肥的发展史
- 水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斑蝥的药用价值与养殖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应用实例(课堂PPT)
- 消防水池施工方案
- 小学美术《多变的纸拉花》课件ppt课件
-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 译林版五年级上册英语五上《朗文阅读》U1-2练习题
- 锻造课设右转向节臂说明书
- 庞中华现代汉语7000通用字行书钢笔字帖(上)
- 连续油管作业问题及对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